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

时间:2022-05-28 03:09: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

计算机本科论文:MCLA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提出将MCLA模式应用到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中来。分析了我国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现状,构建了基于MCLA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模式,最后探讨了模式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MCLA教学模式;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积极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过论证、反思和实践,纷纷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但是,一方面,地方性本科院校占我国本科院校总数的80%以上,阵容庞大,是本科教育的主力军。它们大多扎根地方,面向行业,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对于应用型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有的甚至还处于踌躇徘徊和选择中。因此,研究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为本科院校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然而,高校培养的信息技术类人才面临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在现有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大部分院校都是按照专业来设置课程,各专业之间课程相对独立,我校也是如此,几个不同专业之间又分为不同的方向,门类众多,课程繁杂。学生在学习中也常常由于孤立的知识学习而难以形成较好的学习效果,课程也往往只能做到对特定部分知识或技能的理解和应用,难以形成综合性的信息技术类开发和创新能力。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工科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相应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是教育改革的意义之所在。

二、基于MCLA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实践教学中的构建

MCLA是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

ture)的简称。它能让学生在典型的“案例”驱动下,以榜样(教师或专家) 为中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运用这一独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还能让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知识,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MCLA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实践教学的构建,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通过MCLA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要探索一条适合我院发展定位的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类人才实践教学新模式,将实践教学全面引入到课程教学中。

(2)创建基于网络平台、开放的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在新世纪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实现实验教学的开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开放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适应新时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MCLA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开放网络平台中充分发挥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3)进一步拓展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企联合办学新模式,准确把握IT市场需求,尽早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际操作,并以企业实际运作模式来开展项目实训中心的运营;通过项目实际操作进一步实践MCLA模式理论的应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三、构建MCLA教学模式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1)基于MCLA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建设。包括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专业培养类型的定位,即如何依据学科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探索“创新型应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体系。

(2)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动态适时完善和调整相应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案等,探索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中如何发挥MCLA模式的作用。

(3)在MCLA教学模式理论中,特别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引导教师将MCLA模式充分应用到课程实践教学中来,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和积极参与意识,切实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是我们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沿袭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我们以过程学习、反思性学习、开放式协作学习等教学理论为指导,并引入MCLA模式理论,通过加强教师或专家的主体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构建基于MCLA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应用型计算机类本科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探索

[摘 要]江苏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工程学院定位培养计算机高级应用型人才,以质量保障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导向,以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连接教育与就业为目标,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企合作广泛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抓手,形成了完备的“3+1”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了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同时,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也显著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实力,学院社会声誉也得到逐年提升,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学院其他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 校企合作 实践教育基地 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应用型大学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在就业阶段尤显突出。为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适应高校招生与就业竞争形势,改革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调查研究,在试点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前三学年主要奠定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并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最后一学年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兼顾考研,综合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积累实际项目开发经验,以企业文化熏陶和职场要求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的实施效果显著[1],其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深度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一、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背景

(一)计算机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计算机工程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三个专业方向: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软件工程(设两个方向: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设两个方向:影视后期制作和游戏开发)、教育技术学,这些专业的实践性都很强,其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充分体现学生成才和能力培养特点。实践内容安排和项目设计、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等都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

(二)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四年为一周期,为了以一变应万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必须适应这种发展现状。“3+1”模式是比较科学和可行的一种尝试,但前提是要有适应新技术发展教学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硬件条件是指实践场所和设施,软件条件是指掌握新技术的师资和相应的教学资源。就学校现有条件是无法完全满足这一要求的,唯有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和教育机构联合起来,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形成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才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2]

(三)计算机人才需求形势严峻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才快速流动的现状,很多企业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项目)经验的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而是将目光投放在具有至少1-2年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身上。能否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具有相当于1-2年的项目实践经验,对高校而言是个严峻的挑战。几年的实践表明,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即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就某一岗位的实际项目需求进行系统的训练。前提是有训练场地、训练项目和训练教师。就目前而言,学校难以完全做到,但一些相关企业或者培训教育机构可以做到。高校只要与这些企业和机构互利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精心设计合作内容和机制,严格执行合作方案,就能培养企业认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远不能满足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办学历史、生源质量、办学实力、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决定了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应该有自己特有的办学模式、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3+1”模式是比较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而“3+1”模式中第四年的专业综合实训和工作经验积累的改革必须依靠坚实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五)学生就业

江苏理工学院培养的学生有大部分的毕业选择是直接就业,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使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是学校、家长、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是最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我们目前主要的努力方向之一。唯有校企合作,广泛建立适合各专业就业岗位需求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才能真正实现“零”距离专业就业。

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关键环节

本校计算机类专业涉及5个专业约9个专业方向。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的内容较多,但以下八项主要环节不容忽视。

1.学校重视,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2.成立基层教学单位负责人牵头和专业负责人为主要骨干的实践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小组,保证基地建设重要决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3.广泛交流,深入调研,严格筛选优质企业和机构作为长期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合作的基地必须具备以下主要条件:(1)有合法的开展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相关企业资质;(2)有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一切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质量就业为目标;(3)有安全和完备的实践教学场地、设施和基本的生活条件保障;(4)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组织机构和高水平的管理队伍;(5)有先进的企业项目实训教学计划;(6)有充足的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有负责学生职场文化教育和负责学生就业的企业级指导教师;(7)有系统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有序的教学运行体制;(8)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行业和用人单位有广泛合作,能够保证人才需求和输送“零”距离接轨。

4.校企签订实践教育基地协议,签订人才培养详细实施协议。

5.校企协商决定基地教学内容。

6.校企协商安排基地教学计划的实施。

7.校企合作成立基地教学质量督导和评估小组。

8.基地要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追踪计算机新技术)、适用性(针对本科生)和系统性(完整的企业项目过程训练)。

三、实践教育基地活动

学校在实践教育基地的主要教学活动是大四学生在第7学期(共8学期)进行的专业综合实训,其目的就是通过半年的实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前三年所学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达到提升技能、系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这是学校联系教育与就业的重要节点,也是关系“3+1”人才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环节。除此之外,在基地还会安排其他一些实践环节,如专业见习、社会调查、IT论坛、毕业设计、就业指导、师资培养、各类研究项目联合申报、中高职骨干教师联合培训等。

专业综合实训是学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的主要教学环节,本校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完善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流程,即考察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协商制订基地实训方案、安排基地实训带队教师、基地实训项目、学生预报名、宣讲实训项目、正式报名和名单确定、学生提交专业综合实训申请表、学生和基地签订实训协议、学生完成实训、学生提交实训手册、带队教师评定实训综合成绩、基地推荐学生就业或实习、学生和用人单位签署实习/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实训工作总结。

四、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效

(一)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弥补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一是对学校实践设备、场地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二是通过聘任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实践,减轻了校内实践指导教师不足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的是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十分有利于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培养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近年来,学院建成近40个实践教育基地,涵盖了IT行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去向的主要领域,包括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C++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分布式云计算软件开发工程师、ERP软件开发工程师、ERP软件规划工程师、ERP技术支持工程师、大型数据库运行维护工程师、游戏开发工程师、影视制作工程师、室内设计工程师、虚拟现实开发工程师、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设计工程师等,满足了各专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不同需求。

(二)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通过基地建设,学院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现学院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定期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与市场接轨的高素质人才;教师与学生一同到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任实践指导教师,也促进了学校的师资水平;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调整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社会声誉越来越好。

(三)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完善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和“3+1”人才培养模式计划的顺利实施。2009年以来共有955名大四学生参加了校外基地3到6个月不等的专业综合实训,每届学生参加校外实训人数都在50%以上,学生的总体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逐年提升。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校计算机工程学院2010届参加校内、校外实践的学生进行了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研,统计数据表明参加校外实践的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平均月工资高约500多元,离职率低(9%),掌握的IT工作能力高出10%,专业就业率达83%(没有参加校外实践的学生仅达59%)。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所做的《江苏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计算机工程学院2011届和2012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全校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两年的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半年后的非失业率、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都高于江苏省非“211”本科院校平均值。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全校最高(3488元),且超过江苏省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月收入(3212元)和全国本科生平均月收入(3366元)。[3] [4] [5]

(四)实践教育基地是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学院每年寒暑假都要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学风建设意义重大。

(五)实践教育基地是学校IT论坛的坚强后盾。学院每月组织一次IT论坛,做技术报告的教师基本都是从基地请来的IT高级管理专家、项目经理或者技术骨干。通过IT论坛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社会对IT人才的要求,对指导学生成才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践教育基地更是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大学第7学期参加基地的专业综合实训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企业工程项目实践经验,这样的学生普遍受到企业欢迎,由基地推荐,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流程,大部分学生可成功选择IT企业直接顶岗实习或就业,毕业时候可以积累相当于1-2年的工作经验,保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七)实践教育基地是各类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功申报和完成的有力支持者和合作者。2012年本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共同申报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计算机类重点建设专业;同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申报获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在2013年首轮检查中“软件工程专业”获评优秀;2012年申报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本科专业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软件工程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2013年申报获批江苏省“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201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申报获批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中高等计算机专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201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申报获批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

(八)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也是对学校作为国家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工作的有力支持。学院每年都要承担国家和江苏省中高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实践教育基地在师资、场地、项目等方面都能给予全力支持,满足了骨干教师培训的企业实践需求。

五、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改进思路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地方高校工科计算机专业和产业、企业无缝对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探讨一种以质量保障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导向,以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连接教育与就业为目标的联动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社会一体化。首先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行业应该加大指导和引导力度,企业应该自觉承担人才培养的一定社会责任,高校应该主动和企业深入交流、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行业企业需求、文化以及创新思想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过程当中,从而实现全社会机制联动、理念一致、资源共享、质量保证的人才培养体系。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计算机类专业中职、本科课程衔接问题探讨

摘 要:职业教育一直以来被称为"断头教育",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毕业以后会直接参加社会工作,而很少会再继续进行高等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中职、本科3+4这种分阶段培养的教育形式,对于实现职业教育多元化,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新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课程衔接问题是中职与本科分阶段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是分阶段培养能否顺利进行的核心环节。本文就计算机专业中职、本科课程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 中职 本科 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会直接参加工作,而很少能进入本科院校进行学习,至于进入硕、博方向的中职学生则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断头教育”。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做好中职、本科这种分阶段培养的教育工作,从而在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现,实现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课程衔接问题作为分阶段培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其对于分阶段学生培养的质量以及中职教育能否顺利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关键

培养目标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关键,其需要中职、本科院校对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共同的制定,同时这也是分阶段课程教育中实现课程衔接的第一步。中职与本科教育在教学目标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中职区别于普通中职,本科也不同于普教本科。此外,在教学层次上,中职教育更加侧重培养实用型技能操作人才,即学生可以有一技之长;但是本科教育则主要侧重管理型、应用性和高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也就是培养那些可以工作岗位需要的工程师、高级技师等专业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中职和本科院校需要对于两者的共同目标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确保两者目标的一致性。例如计算机类专业需要专、本进行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需要明确在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具体培养要求。

二、制定两个阶段统一、贯通的课程标准

为了确保课程标准设计的合理性,需要将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这两个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的认识和设置放在一个统一的课程框架中来进行课程标准的统一性制定,从而给课程的开发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和指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结构的层次性,以及课程内容设计的连贯性,避免中职、本科教育课程衔接过程中出现趋同、定位模糊以及各自为营等问题的发生。

在计算机类专业中,体现中职、本科这两个阶段阶段贯通和统一性的会好形式为模块化学习,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在“活模块、宽基础”的教学原则指导下,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方向入手。此外,对于各岗位工作内容的分析需要结合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内容,并需要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所需要的技术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将其分解为多种教学模块。中职、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均可通过模块化来实现,如对于高级网络管理人员这一工作岗位的培养可以沿着“网络原理――数据通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网络管理”这一主线来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实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将教学大纲动态化、丰富化。理论上来讲,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技术的更新频率通常比较快,所以需要将这些新的知识和内容及时的加入到与教学相关的模块中来,避免课程内容衔接过程中出现脱节问题,还需要加强各操作和知识单元的衔接性,进而实现分阶段课程的整体衔接。

三、中职院校要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确保专业衔接

在专业衔接的过程中,课程设置通常主张“重实践、宽基础”的原则,“重实践”主要是指职业教育需要区别于普通教育,“宽基础”主要是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高等教育服务,从而让学生有更大的工作后劲。对于形式类似或相同的专业基础课,不可采取盲目地撤销办法,而需要根据详细的情况来进行安排。课程设置的内容上可以有所重叠,但是在深度上需要有所区别。例如,在计算机类专业中,程序语言课程是中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这两个阶段都需要开设的,但是,该门课程在这两个阶段过程中的培养目标和语言均不一样。该门课程在中职阶段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编程思想和素养;而本科阶段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对于分阶段培养的中职生来说,如果一开始就教授给学生专业课程,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必然会相应的缩减,但是这不是轻视文化课程。如数学等类型的文化课程,它对于学生后续的本科教育中的高等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中职、本科课程教育中出现脱轨问题,要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强调专业技能课程外,还需要重视文化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制定弹性化的学分制度

中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就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将来的专业方向,而普教学生通常需要到了大学阶段才可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分阶段培养的学生而言,高校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弹性的学分制度。通过弹性学分制度的制定,建立自有的选课制度,有助于学生全身心的钻研自己的专业内容,这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核心和关键。鉴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为了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资源,计算机类专业中职和本科院校需要建立统一的选课和学分转换机制。例如,如果学生可以获得培训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则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课程的学分,这样就可以为中职、本科教育的衔接建筑统一的共享平台和课程框架,从而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多元化是当下中职教育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做好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衔接设计,确保课程衔接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分阶段项目的顺利实施。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摘 要 】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对培养对象能力的要求,就电子商务专业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计算机类技术基础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定位与作用,整合课程体系等几点改革措施。

【 关键词 】 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

1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与计算机技术能力要求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等多种知识和电子商务综合技能的,较好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商务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及其贸易政策,熟练掌握英语和一门东南亚语言,能够较好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事网络环境下的商业、贸易和营销管理等的实践或研究、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对网络贸易人才的需求。

1.1 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综合性学科,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主要由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构成其知识体系;要求培养对象在3~6年时间内,完成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管理、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实战训练,达到掌握经济管理、网络贸易、市场营销、在线交易、物流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商务应用系统规划、可行性论证及评估、需求分析、设计、开发、部署与维护的技能;侧重在分析和规划的能力培养。

1.2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运用能力包括:商务应用平台规划、网络集成运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应该具备:①掌握软件工程理论与规划方法,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②掌握大规模商务应用平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规划、可行性论证、概要分析、需求分析、需求设计、设计、测试、培训、评估、部署等方法。

2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不够准确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该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电子商务专业建立初期,我院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技术方向,一个商务应用方向。大一基础课程结束后,学生必须确定其方向,每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技术方向的课程偏向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于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高级语言、商务应用等;而商务应用方向则偏重于会计、营销、管理、物流等专业内容;两个方向的交集是数据库、会计、营销等专业内容。这样,偏重于技术的学生,缺乏商务知识,而偏重于商务应用的又缺乏信息管理能力,导致最终的结果是技术方向的学生可以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替代,商务方向的学生可以被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替代,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完全没有得到体现,甚至学生都无法理解电子商务专业到底能干什么。

2.2 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的复合型教师,专业教师分别由机电、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领域教师组成;各专业领域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无法明确商务和信息技术真正、合理的切入点,导致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商务应用知识类课程的随意和简单组合;在实践环节,教师缺乏相应的实战培训和应用经历,仅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讲解并引导学生,难免出现教学实践和现实应用的脱节。

2.3 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

计算机课程设置随意性比较大,目标不够明确;例如为便于学生考二级,将Access数据库原理列为基础课程,大二学生要学习高级语言,又开设网络数据库作为先行课程,两种数据库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考虑。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不合理,例如计算机类课程设置课时均在50个左右,未能考虑该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实训类课程,先行课程安排不合理,例如管理信息系统、Web站点设计,所需的先行课程包括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动态网页设计及网页设计、项目管理等。一般为了拿出更多课时安排商务类课程,将必须的先行课程压缩数个,导致综合实训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甚至成为演示课程。

2.4 实践环节薄弱

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其培养目标是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取得了较大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但建设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重硬件轻软件,认为组建了实验室,配置了电脑,接入了网络,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思维在各高校都普遍存在。

2.5 缺乏综合性实践环节

综合性实验是高校培训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潜质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理工科教育开始逐步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了许多综合性实验环节,例如电子器件设计,给学生一个课题名称和内容介绍(或者学生根据课题方向,自拟题目),让学生综合所学内容和翻阅各种文献,完成设计工作,最后提交一个产品,并要求学生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对于许多有创造性实用价值的产品,指导老师会协助学生申请发明专利,通过校企合作推向市场。和理工科相比,电子商务专业在综合实验环节还比较薄弱,其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环节起步较晚,高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和缺乏高素质实践性教育人才。

3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3.1 将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定位和作用

重新审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意识,熟悉商务过程、精通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对象的绝对优势。在教学过程,应该合理规划计算机课程体系,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计算机课程与商务类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能片面的剥离;例如在讲述市场营销、物流、经济管理课程时,可将涉及到的各类信息系统融入其中,并对各类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架构、服务等进行讲解,同时完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熟悉商务过程,同时掌握系统平台的架构、技术、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2 完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逐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计算机信息类课程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和平台,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实验教学是整个培养体系的重点,实验环境、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将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在构建各门课程实训任务的同时,不能忽略综合性实训平台的搭建,综合性实训平台应作为一项独立实践环节开设,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负责,旨在培养学生参与商务体系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为学生进入社会角色提前做好铺垫。

3.3 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侧重几个方面。

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限于学历、职称的提升,应该“走出去”,和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培训,甚至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商务活动,进行深入锻炼、学习,教师的商务素养提升了,自然会影响到教学的实践环节。

加强课堂教育。在当前科研氛围浓重的高校,教学过程被许多教师轻视,这种趋势要遏制,课堂教学必须保证质量,让每位任课教师都能站稳讲台。

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按学科分类,加强各专业学科与交叉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各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

提高专业教师待遇。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实践任务和其他专业相比,比较繁重,因涉及到信息技术,要不断学习,在薪资待遇方面,要对其进行补偿,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稳固教师队伍。

从企业、高校引进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作为学术顾问或者学科带头人,创建良好的学术和人才培养环境。

3.4 营造自由学习氛围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突破常规,去除说教思维,根据前沿的商务信息技术应用,实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团队可以走出学校,加强和商务企业合作,从企业获取各种应用项目,为学生营造实战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规划、分析、论证、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行、部署上线、维护等全过程;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在实战过程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在实战过程,可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思维能力的提升。该教学模式是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综合实训项目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根据自身情况,自由组合团队,并协调团队内部分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5 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高校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要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化,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学生集中做实验,密度比较大,时间安排比较紧促,学生很难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后,学生要做实验,必须提前预约,学生预约实验就需要提前主动的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验效果更佳,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

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学生来说,相应地增加了学习时间,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工作量的增大。在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解决实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也为综合性实验科目、独立实验项目的设立奠定了基础条件。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本文提出将“竞争性”教学理念应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当前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竞争性”教学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中的优势,探索如何将竞争机制引入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竞争性教学

引言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尽管学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外部企业单位的实践需求差距还是很明显,一方面企业招聘不到合格的程序设计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计算机毕业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岗位。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反差需要高等院校采取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来减少与市场对人才培养质量需求的差距。对于产生目前这种状态的原因,已经有研究人员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1]有的提出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竞争性机制,并在操作系统实训进行了实践。[2]有的探索专业学科竞赛和“3+1”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3]还有的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与监督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和方法。[4]

研究证明,一般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比成就动机低的学生容易取得优良的成绩。[5]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成就充满渴望,带有竞争性质的学习是激发学生成就动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6]

普通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而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它不同于物理、化学等实践课程,也不同于理论课程,而是两者的结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功能以及最后熟练地综合应用。但是目前程序实践课程中简单的控制台输入输出效果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达不到实践课程的设置目的。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各自低头开始练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竞争性实践教学方法

纯竞争性教学方法是精英化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学习较好的学生将占据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性教学方法时应做到鼓励先进,促进后进,以先进带动后进。[7]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结合相关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程度,设置合理的竞争规则以及实践内容。因而对教师有如下要求:

(1)自身要求更高。由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目的性明确,为准备实践课题的限时实践,需要提前进行相关的准备练习。在课后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要及时解决,那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花更多的时间解答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比较熟练地解决这些教材中没有的案例。这样,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对程序设计课程要有较强的编程实战能力,能够熟练解决各类程序设计的问题,对所承担的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要达到应用自如的地步;另一方面,还需要了解前沿程序设计知识与技术,能对相关话题进行解答。

(2)实施过程合理控制。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存在较大差别。在实施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逐步深入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控制教学节奏,充分考虑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和暂时落后的学生。不能在过程中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否则就达不到引入实施竞争性教学的目的。

竞争性实践教学实施方式

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需要调整原有课程评价的方式,不能简单地采用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最终成绩评价方式。因为程序设计课程的重点除了课本知识点外,最为关键的是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程序排错调试能力,这些能力的测试在笔试中难以实现。但如只采用上机考试,也存在一次考试定结果的问题,达不到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不能依靠一次考试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将评价分解到平时,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反映真实水平且能激发学生间的相互竞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竞争规则主要围绕如何加强过程管理进行设置,具体设定如下:

(1)修改课程考核方式。将平时的限时实践所得到的成绩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最终的总成绩,每次限时实践后要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也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计入总成绩。

(2)调整原来的教学方式。平时课堂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而是要结合实践教学的需要来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可以进行相关的实践训练。

(3)精心设置限时测试内容。提供限时实践测试的题目每次需要有2~3题,难度要有梯度,要保证有1题是比较简单,绝大部分学生只要认真即可完成的。测试题需要提供相关验证数据,而且要保证学生间有所区别,防止抄袭现象发生影响效果。

(4)测试结果评价。限时测试完成后要求学生按照提供的模版,将编写代码和运行结果截图即时提交测试结果电子报告,教师根据报告给定测试成绩。成绩不能是一个简单的分数,需要使用包括代码和报告规范程度、完成时间、代码质量等指标。

(5)即时综合评价。每次测试完成后,要根据本次测试结果结合前期测试结果进行重新评价,并进行综合排名。综合排名中考虑鼓励后进学生,因此综合评价不能简单地将每次测试结果累加,还要考虑学生的进步情况。进步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绝对分数的进步,另一方面是排名的进步。进步指标要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计入总评价中,并且每次测试后要将综合结果及时,以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

(6)最终综合评价。最终成绩的评定要考虑排名和综合分值的情况,本方法的最终目标是使更多的学生达到程序设计的合格要求。拔尖、合格和不合格要有一定的区分度。

实施效果

从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实施效果看,竞争性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整个实践课堂的时间非常紧张,学生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实践任务,并在课堂结束的时候上交实践的过程材料和结果。教师不需要在上课时反复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理论授课的内容,并加强实践练习,因为学生会自觉复习并准备下一次课堂的限时实践。在推行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过程紧张,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实践教学的效果确实有明显的提升。

结束语

竞争性实践教学模式,将由学生自由完成任务转换为限时完成任务,但这一变化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要求,并尽可能避免了部分学生抄袭上交实践内容。可在采用该方式的过程中,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假如能有相关的软件系统配合,则一方面可以更加客观和快速的评定,另一方面也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设置合理测试题目以及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实践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摘 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否成有效,直接关系到经管类学生以后的课程学习,还对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和深造都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随着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经管类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对于经管类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也变得日益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否成有效,直接关系到经管类学生以后的课程学习,还对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和深造都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要求,从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对于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极为有效,本文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

1 从应用的角度考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应用”,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这个词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幻灯片、电子表格、文字处理等基本软件来进行综合实训。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任务一,Word软件的应用,学生用Word软件完成一篇关于对经管专业的认识或者计算机基本组成的论文,论文务必要符合例文要求,格式要求清晰、美观,字数不少于两千字。

任务二,Excel软件的应用,学生用Excel软件来记录自己家庭在过去的一年中的财务收支情况,每月支出、每月收入情况要按照月季度来进行记录统计,然后再将这一年的财务情况制作报表形式,用图形的方式来比较,每个学生的工作簿中的工作表至少要有5个。

任务三,PPT软件的应用,学生用PPT软件来将任务一、任务二的情况展示出来,同时进行必要的解释,要求幻灯片的张数要多于30页, 合理使用声音、动画或其他媒体,PPT文档内容要简洁而清晰,每页的内容和制作方法也要各不相同。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如《计算机信息检索》、《网络应用软件》、《电子商务》、《多媒体应用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之类的选修课程,以此来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广度的需要。

2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运用逆向思维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影响,有些学生往往会在计算机基础学习的过程中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往往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就应该注重于加强逆高思维的训练。文章贵在出新,应该在高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上机独立完成某些任务作业时,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用逆向思维来提炼观点。还可以自己提出新观点,树立起新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同一任务、同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完成。

3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正在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高中数学教师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上课只需要听讲记笔记即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大大降低。

要想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教师就应该将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切实转移到学生身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力争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题,而应该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建议结合学情,突出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加以释疑解惑、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力求“点石成金”、给教师以启迪,谨求抛砖引玉。

4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爱学习的老师。有些学生之所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望而却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觉得计算机基础课程枯燥乏味,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应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实质内容要善于挖掘,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应该让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相互联系起来,使计算机基础课程变得具体形象起来。

(2)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导言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课程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每节课建议增加课时建议、作业设计等,每章开始的“知识体系”建议细化为知识点内在联系更为密切的“系统概念图”。

5 大力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平台建设

应该依托互联网来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网上教学园地,主要由课程交流、讨论和课程学习两大块组成。在课程交流、讨论部分,可以利用聊天室、BBS、微信、微博、E—mail、MSN、QQ等技术来进行多对多、多对一、一对多、一对一等相互型交流,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都能够有及时地了解;而课程学习部分则是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能够让学生浏览下载各种教学资源。实践证明,计算机基础网上教学园地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极为有效,同时,计算机基础网上教学园地还能够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有效地反馈,能够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较好的参考意见。

此外,大力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平台建设,还为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众所周知,学生在计算机实践能力和计算机知识掌握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传统的均一化教学,效果往往较差。而由于网上教学园地能够为学生提供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考虑灵活性和多样性,给学生布置不同广度和深度的作业,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同时,加大实践条件建设,创建优质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环境。在已有的公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基础上,各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公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设施、设备、资料及其他条件,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平台,为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为学生创设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讨论了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应对这种挑战的具体措施和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本科 应用型 实践教学 师资队伍

1 研究背景

近几年,应用型本科教育初步确立了“狠抓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的办学思路,建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时展的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实践教师是引导及传授学生实践能力,挖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力军[1]。因此,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应用型本科中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又要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要从社会需求,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需求出发,构建既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同时要高度重视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技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体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计算机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培养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也是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工作。

2 我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实验教师、部分兼职的理论课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组成,现有的队伍结构和能力结构难以适应新时期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求,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能力更新难以适应这种快速的发展和变化,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能满足新平台、新技术的实验要求,急需进修提高。

第二,教师队伍中,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所占的比例严重偏低,特别是青年教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程实践锻炼,因此,急需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第三,引入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不足,急需构建“双结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措施和途径

针对我校现有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工作。

3.1 积极开展调研,明确新时期计算机类实践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计算机信息系技术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知识更新很快,技术发展迅速,云计算,大数据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适应这种技术快速发展和变化的要求。

人才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间接反映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变化,为了及时掌握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我们对数十家有代表性的计算机类相关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这些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一些要求,其中,企业对于软件开发技术方面,软件架构设计和需求分析方面关注度较高,对于软件编程工具掌握JAVA语言排在了第一位。另外,在我们的调查还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的人才需求量在快速增加;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规范发展,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对于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应对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应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要求。

3.2 努力构建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呈现整合为“一”的教师,即除了具备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条件外,还应具备相应年限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双师型”教师能够进行专业授课、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想动手、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引导学生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知识提升之路的能力;“双师型”教师应能够进行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是学校最根本的基础建设之一。

为了打造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学校层面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印发了“《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暂行规定》的通知”、“《选派教职工出国(境)研修办法》”等,从教师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鼓励教师提升素质和能力,特别是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提升实践能力。

计算机工程学院在学院层面也为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具体包括:

第一,积极配合学校政策,安排教师参加校级的进修提高以及下企业锻炼。

第二,积极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去有实力雄厚的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培训和实训,每年选派3-4名教师到企业进行新技术实训。

第三,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和开发项目,在项目研究和开发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

第四,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资源,建立先进的学科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为教师开展校内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

3.3 构建一支“双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这里所谓的“双结构”是指形成校内定岗的教师队伍和企业工程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队伍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吸引企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教学活动。

第二,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产业教授,吸引企业的优秀工程师来学校开展兼职教学活动。

第三,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基地聘请高水平的企业工程师进行实践教学。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计算机软件在本科生工具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以工科专业本科生课程《有限单元法》的教学为例,讨论了工具类课程教学特点。根据以往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提出短学时课程教学要点。基于理论与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出实例教学、层层深入、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以达到让学生理论“听得懂”,软件“学得会”,实践中“用得了”软件的目的。

关键词:工具类课程有限单元法本科生教学实例教学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务实。工作经验往往成为一个单位选择职员的主要标准。但作为在校本科生,往往并不具备这一要求。为此,教育部制定新规定,要求所属高校大幅调整本科生的课程时间。简单地说,将原来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转变。以基础课程(如力学课程[1]~[3])为例,

目前本科生的课时量尚不如上世纪90年代相同专业本科生课程量的一半。此外,大部分工科专业都新增了工具类课程、增加工具类课程的学时。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本科生的就业。但另一方面,即不足之处是,后续研究生课程变得更加繁重,尤其以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为甚,以弥补本科期间基础不足的问题。本文以《有限单元法》[4]为例,讨论了此类课程在短学时情况下的教学难点和要点,以期抛砖引玉,为教学改革摸索新的方法。

随着当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研究规模的不断地提高,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场问题分析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如航空、航天、核工业、化工、建筑、机械等领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本科生有必要进行该方面的理论学习及技能培养。这对于理论复杂、又无法单纯依靠理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科生尤为重要。比如,对于力学应用较多的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1]、《结构力学》[2]、《弹性力学》[3]等各种基础力学理论之后,如何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他们要面临的困难。学习有限单元法及相关软件则是克服这一困难的捷径之一。

对于广大的本科生,特别是工科生,在他们踏入社会之前,仅教授他们理论知识而不指导他们高效地运用知识则无法满足工程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学习有限单元法往往对于这些工科生的择业至关重要。

作者所在单位已为本科生开设《有限单元法》课程已近20年。尤其近几年,随着“985”和“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落实,我校配备大型计算设备并先后购置了多种大型、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如ANSYS[5]、ABAQUS、ADINA。这为我校工科学生学习有限单元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近几年,笔者为水利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有限单元法这门课程。针对这两个专业本科学生的课程安排,有限单元法必须要安排在各种力学、数学[6]~[9]、计算机编程[10]、[11]等课程的学习之后,即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程度不够深入),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很难对实际问题准确建模分析)。同时,由于课时有限(28~32学时),因此教学方式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基础与未来需求展开。下面针对该门课程就这两个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特点和效果做分析。

2课程特点

2.1理论繁杂

有限单元法的理论则涉及到了数学方面的泛函分析(能量泛函及变分),微分方程理论(微分方程解答方法),计算方法(数值积分等),矩阵分析(刚度矩阵、应力矩阵、应变矩阵、总刚度矩阵及其逆矩阵等)、微积分(变形能积分计算、位移-应变之间的微分关系)等理论以及力学中的变形体理论(梁理论、平面问题、板壳问题或三维实体变形问题)等内容。其特点是理论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即使力学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2.2学时安排受限

与力学专业课程相比,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本科学生的培养计划中,通常开设的专业课程相对较多。尤其在第三学年,学生往往需要学习各门与实际相关的应用类课程,而大四学生又往往面临着毕业设计、考研或就业等事情。因此,有限单元法的课程安排的时间十分有限,并且通常仅有30个课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如何将有限元法的思想、主要概念讲清楚,而又能避免学生只会模仿,不会活用,甚至畏惧排斥这门课程,的确考验授课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仅理论部分花费的课时都需要30学时以上。没有那么多学时,就只好压缩这一部分的学时数(现将其压缩到10学时内)。这样做的后果之一是,学生通常很难清晰掌握理论、熟练运用理论,更难将其融会贯通。因此,理论分析部分的课时分配须有侧重点,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对知识点有选择地深入讲解。否则,学生面临各种概念,拘泥于细节而忽视整体框架,并不利于后期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

此外,有限单元法课程教学与后期本科毕业设计相衔接较为有效。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基本不包括准备考研的学生,通常考研学生占总毕业生的比例大约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有限单元软件的操作练习中,并基于此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3注重应用

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它。对于大部分工科专业的本科学生,毕业的选择大部分还是去工程单位就业。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之后,应具备较为清晰的有限单元分析思路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比如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并且,通过不断地加强此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在其后续工作中可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仅分配8~10学时用于纯理论讲解。在此过程中,我们给出整个有限单元分析过程的重要步骤并给出由此形成的分析框架。细节部分也仅讲述了节点、单元物理量的来源及特点、网格划分与总刚度矩阵的特点和计算量的关系等内容,至于更多理论细节仅一笔带过。许多内容被安排作为他们课后自学的作业。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以通用软件ANSYS作为讲解有限单元方法的工具。分析过程中则以典型结构为算例,结合算例讲解实际结构的模型化及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分析时需要的相关理论。这就要求学生须将实际问题和所学理论结合到软件操作与应用中。

3教学特点与效果

针对以上课程特点,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有限单元教学可以在理论讲授之后通过软件的上机实验提高教学效果和深度。教学过程中考察教学效果有三点: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了。若70%以上的学生能达到上述三点,则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3.1学习要求

3.1.1“听得懂”

根据课程安排,学生学习有限单元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力学、数学和计算机编程基础。有限单元方法的基本求解思想是将原无穷维问题转化为求解节点解的有限维问题。把握这一概念展开教学过程中,抓住主要概念、提出重点细节概念、构建知识主线的逻辑推理,和重要知识点的强调反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易于实现学生“听得懂”理论的目标。

“听得懂”并不只局限于理论教学部分。在讲解有限元软件的过程中,由于是英文界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陌生词汇多、专业术语多,甚至许多专业术语的背后就是相关理论。因此,教学过程中,英文界面的翻译随时都要到位。学生随问教师随答。专业术语,如节点、关键点、约束、应力、材料模型等,也必须结合理论进行讲解。因此,在学习软件的过程中,对关键词和理论的反馈式学习极为重要。这种学习和专业软件培训有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随时将理论知识与界面操作相结合。这样做的目的是弥补理论学时不足的问题。否则,“听得懂”就很难保证,后期学生对软件的活学活用就更困难。

3.1.2“学得会”

上文已提到,除了理论部分困难外,学习ANSYS软件[12]要面临一个主要的困难是英文界面操作。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各种国外CAE软件涌入国内市场,并应用于国内各个领域,以其优秀的功能及售后服务很快占据了市场主流。软件以英文界面为主。使得国内本科生在学习有限单元软件时,首先必须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商用有限单元软件中涉及到的英文又多为专业名词,甚至其中很多对应的中文名词也是在有限单元课程上才刚刚接触。以ANSYS为例,该软件有两个常用菜单,Main Menu和Utility Menu,涉及了逾千条操作,如果不能了解其中的大意,很难进行恰当操作。另外,ANSYS的帮助文件也为全英文。如果学生的理论没掌握,语言也有困难,则很难高效地学习这个软件。

克服英文障碍,除了要有一定的英文功底外,更重要的是避免产生畏难情绪。了解菜单是熟悉软件的第一步。只要不怕麻烦,在应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查询,就可以逐渐掌握。另外,在用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编写的命令流文件中的命令也是由英文简写或首字母缩写而得,加强英文界面学习对程序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能提高学习理解程序的效率。学生应注意避免对命令的死记硬背,工作量大,枯燥且容易记错。

此外,教学过程中,操作主要通过ANSYS软件的上机实习得到掌握。在分析实例时,对结构的建模、求解和后处理要有相似性、典型性和易于重复等特点。让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增加学习兴趣,也就容易“学得会”。

我们在利用ANSYS软件的教学过程中,曾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授课:一种是按照有限单元分析的思路,列清步骤,逐个讲解相关操作。按照有限单元分析的思路,通常包括如下步骤:建模、划分网格、加载、求解和后处理等。即按照步骤,讲解菜单,操作按钮。这种方法思路比较有条理,也更加全面,不会因为实例的独特性而漏掉一些知识点。但这种方法每一环节信息量都比较大,容易使学生难于将各个步骤相串联。故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多学时教学。

另一种是针对具体问题,按照一定步骤,逐步实现。为了加深学习效果,往往要讲解多个不同类型的算例(比如,桁架结构、框架结构、平面问题、板壳问题、三维问题、热结构等),通过每一个算例的相似操作思路,在几个算例的反复操作中体会共同点并掌握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第二种方式教学,其间穿插一些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技巧的讲解。

3.1.3“用得了”

学以致用在有限单元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始终起到指引作用。但在“用”之前,所学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普遍性这个看上去矛盾的前提。“针对性”无非是指专业限制,如水工、土木专业以结构变形为主,则流体、电磁部分的教学可先放弃。而普遍性则针对专业内的分析对象要具有普遍性,比如平面问题、板壳问题、杆系结构等。如果这些结构的建模分析方法掌握,它们之间的组合结构的分析就不难实现。学生在针对实际问题时,会主动寻找所需内容中的相关部分加以调整实施。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算例很关键。

综合而言,算例选择的思路就是如何在互通的基础上达到最大程度的互异。内容应当由浅至深,第一个例子步骤尽量简单,可以使学生尽快入门并对软件产生兴趣。然后逐渐加强难度,丰富结构、材料和荷载类型。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互通性表现在对命令流的整理上,互异性表现在工程结构的差异上。但往往限于学时,教学过程中对命令流的整理只做简要介绍。要想提高操作效率,还必须经过大量的动手操作。事实上,在目前的低学时下,我们也仅能让学生做到分析简单问题的程度,不涉及更复杂的建模、离散化、加载和求解等问题。通过对上述基本结构分析步骤及操作的学习,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在解决部分简单的实际问题是用得了这个软件。

3.2软件教学的授课形式

软件教学是这门课程教学的主体部分(大约占三分之二总学时)。因此,这关系到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在理论课程结束后(8~ 10学时),会专门用2个学时概述有限单元软件的研发概况。让学生了解到当前哪些软件被大量地应用于工业、科学研究中。简单罗列部分软件的优点、ANSYS软件的基本情况等。让学生了解到,工程设计领域对有限单元软件的需求状态。这有利于他们提高对后期择业的认识。

其次,在讲授ANSYS软件过程中,我们首先描述软件的基本框架、主菜单与主要功能选项。在讲授这些内容时,我们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

再次,我们在基于具体实例讲授软件操作时,同时使用投影仪(投放教师使用的计算机屏幕信息)和黑板。黑板主要用于把算例的模型、参数等主要信息固定放置在一侧,供学生随时查阅。讲授过程中黑板内容与操作结合,使得学生易于接受模型与操作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每次(2小时)授课会留出至少30分钟,让学生自己重复上述讲授内容。期间,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给于指导。

3.3学生分组讨论

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其理论基础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学习软件操作,前期基本属于按部就班地模仿,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对学生进行分组,即将班级学生(30人)自由组合成3~4人的学习小组。在软件学习过程中,分别负责界面操作、笔记和错误提醒等任务。最初,在我们没有分组前,每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当学习内容略复杂时,往往出现部分学生跟不上(找不到相应界面和菜单选项)的现象。教师只好再重复一遍。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学效率大幅下降,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无法体现。分组后,在我们授课过程中,小组成员同时听讲,但重点是完成自己的任务。待讲授完毕后,他们相互讨论,轮流学习笔记与操作。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分组讨论的另一个目的是让他们协作完成一个小课题。该课题由教师给出。不同小组课题的内容、参数等不同。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确定方案,最终完成课题。最终,小组成员交一份相同的课题分析报告作为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最终答卷。

3.4教与学的互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非常重要。尽管这对所有课程都是重要的。但就这门课程而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除了在上机实习过程中进行。另外,教师还可制作视频演示课件,将这些教学资料(视频,源程序)上传至校园专用FTP服务器供学生使用。这将方便学生深层次学习、自主实践。课后,学生可以通过E_mail随时提问讨论。在这种一对一的交流过程中,除了学生获得知识、解决疑问,教师也能从学生的问题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知识薄弱点,进而调整进度,注意难点讲解。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专业特点等不断地调整讲授方案,学生的总体反映良好。尤其在近几年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中,有限单元软件被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为完成毕业设计工具。这表明,通过该软件的学习,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4结论

通过分析有限单元法的课程特点,讨论了教学要点。在借助ANSYS软件为本科生讲授有限单元法的过程中,强调听得懂基本理论框架和软件操作及界面介绍、学得会基本理论和软件操作、最终在实践中用得了软件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综合学习这门工具课程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同时,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不但提高教学效果,且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近几年来,使用有限单元软件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不断地增加,表明该工具类课程正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100)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基于协同创新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 基于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创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着眼于“岗位、应用、工程”,以“产业主流技术”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搭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平台”,引进国际水准的计算机产业技术和知识。

关键词 协同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是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一种,学位为专业学士,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日制本科层次。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场工程师或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任务的本科专业教育。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目前,在国家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生产方式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制造业进行“庞大存量”的转型之后,人才需求层次明显提高。中国企业正逐步转向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获取市场,这需要建立结构合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计算机产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大量属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广泛使用信息化技术,对于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十分渴求。但在这些企业中,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数有限,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往往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开发维护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和协调能力。培养市场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

二、人才定位

(一)与普通本科专业的区别

普通本科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高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计算机学科体系为主线,着眼点是“基础、系统、学术”,面向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生产企业的研发部门。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相关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以计算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强化工程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着眼点是“岗位、应用、工程”,主要面向技术密集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

(二)与高职专业的区别

高职院校根据其职业岗位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理论基础,重在使学生掌握实用技术并熟悉相关规范;而应用型本科适应面较宽,适应层次较高,要求理论基础相对宽厚。高职院校主要使学生具备技能性的实践能力,重在常规操作,即运用成熟技术,按既定规范操作,强调熟练性、规范性;应用型本科重视系统的专业思维训练,培养技术性的实践能力,重在非常规操作,即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

三、人才培养方案

(一)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突破学科中心主义课程,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应用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性、应用性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专业的实际目标,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及特殊性的要求,拓展培养对象的就业面(适应性)[1],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

着眼于“岗位、应用、工程”,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将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化,并按照职位岗位工作过程以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明确每个能力模块所对应的课程,在消化吸收企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学习情境。突出工程领域中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培养,强调掌握计算机工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及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注重发展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课程都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进行整体设计,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建设主干专业和拓展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复合专业学习平台,按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专业能力、职业变迁能力、社会普适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图1为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开设情况,围绕工学必备能力、软件开发设计能力、软件工程管理能力、基础运维能力和拓展复合能力培养设置课程。

(二)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办学目标确定上,以“产业主流技术”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教学内容,通过和国际主流IT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合作战略平台,进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环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组建优质师资队伍,进行高标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2]。

确立“紧跟技术发展,瞄准业内主流”的指导思想,以搭建“持续双赢”的校企战略合作平台为基础,在“专业办学方向(目标)的确定、专业办学条件(环境)的建设和教学组织方式(手段)的探索”三个层面,立体交叉、整体推进,全面践行“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所示[3]。

(三)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平台

一是与企业协同合作。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融合,针对应用型本科生源较好、学生基本素质较高的特点,改革校企合作模式,引进全球知名企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项目开发、参与大赛、技能认证等方面,积极开展对外科技服务与开发,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锻炼师资队伍。共建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谋求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等多方面合作。

二是国际化协同合作。借鉴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经验,将世界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体验国际水准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了解顶级计算机企业运营模式。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借鉴其成功经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是“政、校、企、行”四方协同联动。加深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四方的协同联动,深度进行合作,打造好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撑平台。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基于“三元互动”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根据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要求,提出能力本位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三元互动;多层次;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德国“双元制”(学校+企业)本土化的一种吸收与创新,增加了“专业培训机构”这个衔接环节,是一种基于就业驱动的学位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学校、专业培训机构和IT企业有分工、有合作,“三元”相互渗透的专向性培养模式,实现的是“6(学校理论学习)+1(专业培训机构项目实训)+1(IT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分段式教育[1]。学校理论学习阶段的“6”(学期)主要完成专业全部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教学;专业培训机构项目实训阶段的“1”(学期)是根据IT企业的人才需求,以项目为引擎实施的针对计算机某一专业方向知识的专向化教学;IT企业顶岗实习阶段的“1”(学期)是前移企业员工培训环节、促进学生适应企业环境、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阶段。实现“三元”共赢的关键是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其中构建科学、合理、可行、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基础。

1、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指出,要“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学科教育与技术发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普遍存在脱节现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1)学科型师资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高校教师岗位的,即所谓的学科型师资。具有工程背景或工程能力较强教师的严重缺乏,再加上地方本科院校在财力和地域等方面受到的限制,使得绝大部分教师很少甚至没有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普遍存在思想观念不适应、知识技能结构不适应、教学方法不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难以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2)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难以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

实践教学以课程实验为主,仅限于满足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内容基本稳定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很少有综合I生和设计性实验,更鲜见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实验成绩的评定以实验报告而不是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作为依据;实验设备更新速度慢,很少使用正版软件,严重滞后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现实。

3)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难以适应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的要求。

课程实验均在校内实验室完成,三大实习(认知、生产、毕业)中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业性不强,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IT企业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基于“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教育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工程、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实践教学不仅要适应社会需要,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现实和IT企业生产与管理实际,促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企业基本运作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还要适合工程需要,强化教学内容使其与科研、工程和企业生产实际运用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符合现代工程技术的要求。由此可见,构建一个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三元互动”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体现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所在。

2.1 实施“三元互动”,确立实践教学新模式

“三元互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企业,即专业培训机构和下游IT企业。专业培训机构参与兴趣很高,而下游IT企业则不然。学校必须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困难、需求和利益,聘请专业培训机构和IT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参与专业管理和建设工作,安排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升IT企业的参与意识,还可提高学校专业的知名度。

1)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本专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新途径,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长期以来,学校传统的学科型师资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缺少工程应用背景,而聘请的企业专家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知识面较窄、理论功底不强,两者都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不足。学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将教师输送到企业参观、培训甚至挂职,将IT企业的生产和研发等实践岗位作为提升教师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阵地;引进企业专家来校开讲座、讲授理论课或承担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任务,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储备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熟练专业技能双重素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通过IT企业的深度参与,建立一批数量稳定、专业水平颇高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构建实习、就业一体的长效机制。

很多情况下,校外实训实习都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环境与条件。企业基本不得益使得企业的参与度不高,从而导致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实习基本以参观为主,只是简单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基于“三元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安排经过双向选择的学生到企业进一步实训实习;学生则要参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真正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和工作经验,完成学校到生产岗位的过渡。这实际上是将企业员工培训时间前移,既节省学生和企业的时间成本,又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还完成了学校的实训实习教学任务。基于“三元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还要求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要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校和专业培训机构的“人脉”作用。

2.2 强化能力本位思想,构造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和交叉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校内实践环节都是按照理论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只局限于单门理论课程以及基本的技能训练,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使得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没有突出层次感。这些都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障碍。

1)搭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

我们应该立足校内资源,依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更新与完善计算机类专业实验教学软硬件系统平台,尽可能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融入实验平台,这样既能满足课程实验的需要,又能满足更新实验内容和设计新实验项目的需要,并以此打造基础实践平台、综合实践平台和创新平台,形成层次分明、逐步递进、鼓励创新研究的实践教学平台。

①基础实践平台主要针对本科低年级学生,是通过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和专业课程基本原理、锻炼实践动手基本能力的实践平台,要求学生在“学中做”。

②综合实践平台主要针对本科2~3年级的学生,是通过建设信息技术及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来配置一定数量的案例库,打造跨学科、跨专业且能够综合或融合一门以上课程知识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乃至其他专业或学科知识的工程能力,要求学生在“做中学”。

③创新实践平台主要针对本科3~4年级学生,是通过大学生创新基地和创业实验室的建设,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的横向科研课题、实施大学生创业孵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做中思”。

这种阶梯状循序渐进的过程,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课程学习的各个阶段,实现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培训与创新研究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

2)构建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5个层次。

①认知实习是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到IT企业等社会组织参观、考察并听取企业管理人员的专题讲座以及承担一些具体事务,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工作程序和运行模式。

②课程实验是围绕某一门理论课程设置的课内实验或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独立实验课程,是针对理论课程教学知识点设计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引发深入思考,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③课程设计是综合与多门课程相关的实验,形成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特点的实验,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分析、设计和集成能力,独立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

④毕业设计是实践课程体系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独立设计、团队协作和问题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学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⑤毕业实习是面向就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项目开发过程,切身体会项目设计与开发方法,适应IT企业的工作环境,熟悉工作岗位和业务。

这种连贯性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体现了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内容、技术水平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系统性、系列性、完整性原则与要求。

3)建设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环境。

针对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环境,主要可以分为3个层次。

①第1个层次主要针对所有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等实践资源,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通过该层次的实践教学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分析方法,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素质。

②第2个层次针对大部分学生,在利用校内实践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IT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培养学生探索科技的精神。

③第3个层次针对少部分学生,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教授和博士工作室等实验开发条件,引导学生组建兴趣小组、进行科学研究或在教师的带领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活动,培养学术型和科研型人才。这种分层次、分类别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实践教学有效地推进个人发展。

4)实施就业驱动的专向性实践教学。

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推行市场导向、项目引领的实训实习体系,是“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该模式采取学生自愿参与原则,学校、专业培训机构和IT企业协同配合,明确权利义务,使得多方共赢。

①“三元”共同制订实践教学大纲。课程主讲由专业培训机构的资深讲师和IT企业的资深工程师担任,学校专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训,并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助理讲师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

②“三元”共同提炼企业和教师横向课题作为实际项目,结合专业方向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制订教学计划,经学校教学委员会审定后进行课程置换。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既要进行理论教学,又要协同专业培训机构的讲师和IT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实践训练,促使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并逐步进入准工作状态。

③学校专任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下游IT企业,专任教师协同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指导学生在IT企业的实际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

④学校专任教师根据IT企业实际项目选定部分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并按公司及学校要求安排毕业设计课题进度,按用户需求提出所作课题的要求,最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学生的答辩。

完成专向性实践教学的学生可在实习的IT企业就业。这种专向性实践教学为学校提供了天然的实训实习基地,为企业解决了“适销对路”的人才需求问题,为学生创造了零距离的就业机会。

3、结语

自2006年以来,湖北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通过搭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环境,较好地发挥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2012年,学院开始实施“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新模式,尝试引入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作为“专业培训机构”,确立了Java、a斗等专业教学方向,教师、学生、培训机构及IT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从目前的实训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横向课题的科研任务,数10名学生在全国信息安全竞赛、全国程序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大奖,有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始创业,而更多的学生已经被下游IT企业看中,很多低年级的本科生也表达了利用这种模式进行学习的意愿。

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讨和解决,如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专向性教学方向的选择与调整、学校之外的“二元”选择问题等。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研究与实践,共同改进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新兴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公选课教学改革思考

摘 要 新兴本科院校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其开设的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的意见,以期在现有的有限的资源基础上提高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 选修课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1 新兴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现状

1.1 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开设数量较少

新兴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重点精力都集中在本专业建设及计算基础教学方面,对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不够重视,因此相关课程开设数量非常有限。这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扩展的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出现了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程爆满且选课困难的局面。

1.2 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学内容不合理是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设课程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相差无几。作为没有学科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很多知识显得晦涩难懂,难以吸收。(2)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为规范教学,多数课程的教学都是尽可能地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来进行的。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新的技术和方法如何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陈旧的知识对学生毫无吸引力,从而导致了学生兴趣缺失。(3)过于依赖书本。有的课程内容虽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由于学生对中规中矩、照本宣科的专业性课程抵触情绪较大,和他们对公共选修课的期望背道而驰,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是现有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一个通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课时数少、教学条件等的限制、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老套以及不能和专业应用相对接等。

2 教学内容研究

虽然每所本科院校都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这门课程授课的重点在于Word、Excel、PPT等相关办公软件的操作应用。而仅仅这些知识是远远不能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计算机相关问题的。多数新兴本科院校为保证招生数量,生源以西部和偏远地区居多,这些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较低,由于入学之前接触计算机较少,因此相关技术自学能力较差。基于上述原因,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慎重选择。

2.1 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普及

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知识进行普及。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操作系统认识与维护、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Internet使用基本常识等,这是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基础。

2.2 校园网的使用及简单网络故障排除方法和技巧

校园网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很好地掌握校园网络的基本架构和组成,以及校园内网共享资源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在公共选修课程中,可将校园网络的相关知识进行引导式讲授。内容包括校园的网络拓扑结构、校园网络使用现状、局域网的基本架构及组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校内课程资源平台、FTP软件共享资源平台、数字图书馆资源平台、数字校园一卡通平台等使用方法和技巧。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校各类共享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2.3 信息安全基本常识

Internet发展至今,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每一位网络用户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开设信息安全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及相关技能,将对学生个人信息安全及校园网络安全做出重要贡献。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相关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可以从安全类软件使用方法、网络安全基本常识、手机上网安全、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和常见网络病毒攻击原理及防范方法等方面进行知识传播和普及。

3 教学方法研究

3.1 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共选修课,因此对于该课程总是充满期待。如果按照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授课模式开课,是很多非机计算机专业学生难以接受的,因为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支撑,有的知识他们很难理解,这将在心理上给学生以巨大的打击。故而要成功地开设公共选修课,就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将晦涩难懂的原理和技术,与贴近学生生活的人和事联系起来,深入浅出,用风趣幽默的方法讲述出来。

3.2 注重引导式讲解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让人始料不及。如果想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全部的知识和技术讲授给学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每一个问题。要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引导式讲解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授课时应以案例方式为宜,多做操作和演示。直观地操作和演示解决各种计算机应用问题的全过程,将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带着他们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判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留出新的问题进行课后思考和解决。反复多次引导之后,能够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3.3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建立课程资源平台是很多高校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开放的平台能够将课件、视频、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进行共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论坛或留言板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外讨论的空间。通过这样的资源共享,建立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 小结

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新兴的本科院校在这方面依然有诸多不足。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集合学校自身情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升课程的实际效果,可行性强,值得在同类高校普遍推广。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

摘 要:文中介绍了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主要从核心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素质拓展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该培养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能力;计算机

0 引 言

我国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准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标准,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因而导致各层次的本科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的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各自有相应的衡量专业人才的标准。因而,对于高校来说,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厘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都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开设大量突出实践应用的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支撑,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1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大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也具备类似特性:第一,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的成败;第二,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具有延展性。在校期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种或某几种现阶段比较专而实用的技术,但对应的面不广,这就不能算专业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第三,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分别为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三方面考虑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得竞争者无法模仿或模仿代价高昂,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校作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中心,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IT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走访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全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等各种会议,了解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需求;走访软件开发及软件测试等IT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确定在软件服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跟踪走访毕业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了解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优势,凝练本专业特色为“IT+金融”,明确本专业的专业能力为计算机编程能力、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硬件系统分析能力、金融信息安全技能、金融软件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行业软件测试能力。

2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2.1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依托学校行业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及业务流程,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具有基本的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金融软件测试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应用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融、会计基础知识及金融业务流程规范知识;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技术;掌握金融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为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具有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为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硬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金融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具有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具有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软件测试能力。

(3)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以期能真正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实现基本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拓展教育。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高级编程、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金融市场与机构、会计学、银行业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企业级项目开发、C/S项目实训、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综合实训、B/S项目实训、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为实现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金融业务软件设计、云计算与应用、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课内实验、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的实践课程体系,并结合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的形式,形成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实训平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开展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优势,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任务驱动、结果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研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针对不同教学环境,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3)依托金融特色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教学软硬件资源,以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金融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带+练”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案例、练习案例,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练、勤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到多个验证型案例中,并在综合型案例中体现整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最后在设计型案例中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点的同时自学并扩充前沿技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练边思,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支付宝、微信红包、P2P网贷平台、学生众筹、滴滴打车、美团等特色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

(5)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零对接。依托学校金融特色,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指导教师,并参与授课、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参赛以及指导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加校外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接。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课程资源全部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学生账号登录后,能够查看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外,还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并能够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查看教师的评定成绩及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的基本资源的上传,同时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验下发、实验报告收集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

(7)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将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采用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学生讲,或老师提问题学生讨论,或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或设置游戏环节及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课下学生复习、交流、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课程考核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项目,最终以提交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素质拓展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狭窄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以及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素质拓展体系将第一课堂和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课程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微视频大赛、指法大赛以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横向课题研发,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5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掌握了本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选派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够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 结 语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突出“IT+金融”的培养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对接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后序将继续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初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求,存在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MCLA模式;协作学习;计算机人才培养

0 引言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技术转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种,其中的应用开发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将计算机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开发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其他类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能通过大学期间训练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持续学习,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 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_,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仍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软件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软件企业选不到满意的人。软件企业欢迎的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它的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特别是业界所急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的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是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轻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他们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他们认真思考了社会的需求,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但由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决定了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技术性工人。这里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本科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吸取高职和社会办学的经验,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即学习团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则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评价、共同建构,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协调学生个体差异,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将“协作学习”理论用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社会属性也越来越彰显。尤其是在IT行业,由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已不再可能,往往是由项目团队的各个成员一起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来实施。此时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事实上,各大IT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团队协作精神。

(2)国外大学对于“协作学习”理论在计算机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他们提倡在平时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教学中以小组(group)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开发,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MCLA

MCLA是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印度NIT公司提出的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MCLA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根据业界中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解决-学生完成的独立实践-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方法的能力。

MCLA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融合。MCLA方法指导下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掌握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以具体案例来驱动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强调自主学习,提倡情境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学习―>实践_>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由于MCLA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

4 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结合

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有机的将“协作学习”理论同MCLA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二者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协同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如下好处。

(1)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全面构建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支撑,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集合计算机教育要素,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2)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MCLA教学模式、“协作学习”理论,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主体区分开来,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知识的建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MCLA学习过程的循环以及“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强调作为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中国经济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嬗变所提出的对新时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MCLA教学模式同“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4)注重实践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突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5 结语

因此,以建构主义、过程学习、开放式协作学习、反思性学习等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强调和关注学生个体的知识创新和学习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将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正逐渐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很多工作岗位都需要大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作者。但是在传统的育人环境里,由于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高校难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可靠的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实训。于是,高校毕业生就缺少足够的岗位技能训练,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出现陌生和茫然的情况。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对实践性要求比较高,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训练,就无法适应将来的工作。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式,可以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为高校在新形势下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

近年来,很多单位和企业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发展情况给予反馈,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是通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再次进行良好的工作培训和技能培养之后开始工作的。其中还包括“985”在内的高校,很多学生在学校中的成绩非常好,但是在参加工作时遇到计算机实际操作问题,就很容易暴露他们的不足。所以,本文探讨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分析当前比较流行的校企合作形式,提出关于计算机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课题。

一、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培养人才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高等教育一般都是以市场的导向为最终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同时还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针对具体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例如,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在未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校企协作过程中的主要思路

目前,我国的企业对于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想要改善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情况,吸引企业加入到人才培养环节,就需要高校改变传统观念,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切实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要以高校为载体、以企业为导向,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结合市场需求,通过高校良好的教学方式,以及与企业之间人才、知识的交换,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吸收人才的时候寻找到最佳切入点,利用良好的运行机制,合理解决“企业参与到校园教育中,共同育人”的基本问题,最终实现良好的校企育人合作机制。

三、人才培养的模式设计

我国的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更应该以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为最终的任务和目标,所以高校还需要面向市场和企业,把企业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导向。

1.按照市场导向改进教学方式

校企协同育人是保证校企良好合作的主要桥梁,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高校调整和优化原有的教学方式,同时还需要以市场发展方向为最终导向。由此可见,我国高校需要按照企业的需求,合理改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上学期间能够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学习和锻炼。面对企业提出的相关要求,教师还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2.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刚入校时都存在着基础差异,所以高校应该在前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良好的培训。按照学生的专业水平,合理选择校企合作的有效教学方式,并且按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以及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分层的教学。同时,这种情况也非常有利于老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难易有别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未来进入企业之后的工作路途更加平坦。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出校企协同育人的方法,积极推动学校和企业深入有效地合作,为在校学生创造更有利的成长条件,使在校学生都能够提前接受企业的核心技能训练。同时,高校还需要和企业共同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结合高校扎实的基础教育,又能够有效培养出市场中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探讨

摘要: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是当前国际国内的前沿专业,创新领域也很多,该类专业的本科生有很多机会参与创新活动。该文对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本科生;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学科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因此,高质量地培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极其重要。高质量地培养,除了传授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以外,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于向未知领域挑战的意识,是一种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意愿,也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创新思想,结合创新能力探索未知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后,还必须培养创新能力,才能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本科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主要是申请专利、发表科技论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参加科技竞赛等,其中参加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也符合本科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在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培养方法。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主要是工科专业,但是与其他的理科专业不同,计算机类专业是前沿学科,学生需要掌握较好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该专业的学生需要用计算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很多问题,因此需要计算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抽象与建模能力。而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是国内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教学方式方法问题。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传授式教学,也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该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是计算机专业课的老师基本上都用PPT教课,如果PPT做得好,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会使得学生厌听厌学。而实际上,目前很多老师讲课用PPT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计算机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工科课程,对于这些专业课来说,课堂上“填鸭式”教学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课程知识。上述问题导致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无法提出自己对课程知识的看法,教师也不能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专业问题,这就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二:创新自信不足。由于对计算机专业课学习和理解不足,数学基础不扎实,对创新的理解不到位,认为创新是一项深奥且复杂的活动,以目前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无法达到创新能力要求。这一认识误区使得很多学生不敢走出创新的第一步,不敢于面对各项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也就无法接触到学生阶段的创新需求和问题。

问题三:创新渠道不清。对参与创新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参加,参加何种活动属于创新活动。由于很多学校创造创新类科技活动的条件有较大的局限,尤其是计算机类的很多创新类科技竞赛经常有新赛事和新知识加入,如果不及时了解和更新,难以及时跟踪创新渠道。而且很多学生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对现有条件的依赖性高,缺乏向知识基础和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同学请教的勇气,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问题四:创新毅力不够。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甚至有些枯燥,它不仅仅是一个纯智力过程,还需要投入体力和情感,培养自己的兴趣,而这一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探索。根据我们对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观察和了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创新所需的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但很多学生遇到一点困难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惰性开始起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参与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很容易放弃。

2 培养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根据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近些年的创新活动参与和取得成绩情况,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的思路。

针对创新意识缺乏问题,可以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着手:1)在教材选择、课堂授课方式、综合实践实验、专业课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启发式、探究式、座谈式、讲座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课程实验与实践学时,并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勤于提问。2)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在课件中增加动画和其他形象易懂的内容。3)对于高年级学生,重点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主讲教师制,与现场兼职教师配合。4)采用研究生助教制度,对学生进行理论课程辅导、实践课程指导,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解决:1)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每年在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入学新生中,按要求通过报名、笔试、面试等综合考评程序,选拔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高、求知创新意识强的优秀学生实行“一对一”导师负责制和考核淘汰滚动机制。2)建立ACM班培养方法。采用选拨-考核-淘汰机制,探索和制定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置换体系,在兴趣小组成立、ACM竞赛场地提供和ACM系列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支持。3)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计算机科技文化艺术节、学术沙龙、专家教授讲座等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针对创新渠道和条件保障的问题,首先需要学生管理人员和老师重视。由于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经常有新的技术和理论出现,同时原有的一些技术会过时,所以相应的针对信息领域的科技活动也会经常变化。学生在校主要以学习课本知识和对应的实践知识为主,对计算机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更新的理解和掌握方面比较滞后,所以老师和学生管理者应该成为创新渠道的提供者,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和创新项目的指引者,提供参赛设备、场地和知识辅导的保障者。其次是学生本身应该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人员组织能力。通过信息获取,可以尽可能早地获取创新活动信息,并今早准备;通过人员组织和协调,可以把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团队,让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以更高的质量完成创新活动。

3 总结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纵观往年计算机类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尤其是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在工作或科研领域取得的成绩要比其他学生更好。因此,重视计算机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探索高质量的培养方法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