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27 05:05: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自卑、自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既有个体和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和家庭的原因。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帮助他们缓解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心理;就业期望值

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加之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他们就业择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深入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其身心健康及实现自我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 自卑心理

自卑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尤其是来自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常常过分地看重自己的短处,多疑而敏感,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面对复杂的社会,缺乏经验,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降低”,[1]过低地评价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不敢主动展现自己,不敢积极地参与就业竞争,从而因心理问题影响了求职择业。

2. 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具有自负心理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的条件比较优秀,自命不凡,过高地评价自己,不愿承担艰苦工作,眼高手低,对用人单位吹毛求疵,终因未能实现就业而悲观失望。伴随着自负心理的发展,虚荣心也会不断地增长: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就业,忽略了自己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盲目攀比,同时也产生了嫉妒心理。

3. 焦虑、抑郁心理

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通常是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即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和运动性不安,如心慌、胸闷、失眠、出虚汗、坐立不安等症状。焦虑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抑郁心理的产生,表现为心境低落、悲伤,食欲紊乱,自罪或丧失信心,进而丧失就业兴趣。

4. 从众心理

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此类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不顾客观实际,追求社会推崇的职业和价值观,部分大学生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出发,对就业意向缺乏正确的判断,对热门职业盲目追求。

5. 依赖心理

依赖别人如父母、师长、朋友等人,会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期待着别人的安抚与赞许,会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别人,以取悦对方,缺乏独立性、主动性,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此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一旦这种依赖心理得不到保障,就会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症状,如焦虑不安、抑郁等。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前途意识贯穿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其理想与追求有着明确的目标性,因此也常常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反映的心理问题来看,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1. 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完善期,易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智力水平,自我实现期望较高,但对社会认识不足,缺乏社会锻炼,自我评价易过高或过低,从而形成自卑、自负、攀比等心理。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贫乏,适应能力不足,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就业中的现实困难,难以承受就业竞争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2. 家庭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氛围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心理。父母给予过高期望,给子女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父母与子女缺乏良好的沟通,容易引起思想认识上的冲突,给毕业生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3. 学校因素

高校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用人单位不仅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面对严苛的就业要求,无形中给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另外,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重理论、轻求职能力的培养,缺乏健康就业心理的指导,也是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4. 社会因素

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毕业生择业时过多地考虑当前的利益,忽视职业的深层价值。盲目追求薪资、福利,放弃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毕业生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泛滥,致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造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盲目攀比等不良心态。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 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恰当制定、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所谓就业期望值,是指求职者要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满足程度。[2]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值。[3]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增长,远远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加强心理弹性

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与困惑,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应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和全面正确地评价自我。就业择业受挫是在所难免的,切不可因此气馁、放弃。面对挫折,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坦然面对,总结经验,找准目标,调整心态,努力奋进。

3.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教育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兴趣。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改变不良心态,缓解心理问题。同时,加强毕业生择业教育,帮助他们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高期望值”向“自我适当评价”转变,从传统的“计划观念”向现代的“市场观念”转变。[4]只有实现这两个转变,才能减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挫折,实现其人生价值。

4. 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认知技能、创新技能等,对求职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缓解紧张压力、增强自信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类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使之在就业前就基本掌握一些必需的技能。

5. 发挥家庭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提高他们就业心理素质。[5]家长既要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还要及时指导子女在校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及就业思想等问题,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要经常鼓励子女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理想的职业。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农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存在焦虑心理、自卑心理、刻板、功利心理、盲目从众心理和退缩等消极就业心理,应采取相应对策,以尽量缓解或消除他们这些消极的就业心理,让他们学会调整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问题,最终选择理想的职业。

关键词: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农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大学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由于受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知识能力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农村大学毕业生往往成为求职场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要么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要么因为过高的就业期望,面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就会产生忧虑、紧张、恐惧等焦躁不安的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心理,出现极端行为。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农村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问题。由于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较少,能力较单一(主要在学习成绩上),缺乏掌握信息的有效渠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无法与他人相比,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者即便参与竞争,也伴随着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体验。

3.刻板、功利心理

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刻板、功利心理。主要表现为:他们对某些职业、某些区域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式,比如认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稳定职业是他们的首选;在地域的考虑上,他们认为凡是能进入大城市里工作的毕业生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由于这些心理的作祟,他们往往忽视自己的兴趣,片面追求在部分农村家长眼里所谓“稳定”、“光鲜”的职业。

4.盲目从众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盲目从众,往往表现为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缺乏主见,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在校期间他们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来提高职业能力,就业过程中忽视自己的特长,不会恰当的自我推荐,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5.退缩心理

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或对就业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不顾现实情况,企业以通过考研、考证等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逃避就业。更有少数人为了不思考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他们不去做就业的相关准备,反而在就业的关键期选择打游戏、上网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二、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1.自身原因

一是其自身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农村大学毕业生受父母传统就业思想和同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在就业观上存在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加上自身对国家就业政策的不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搜索、加工能力,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自卑、盲目从众、功利等消极就业心理。二是自身能力欠缺。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的欠缺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起点上就和城市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视野上的局限、教育观念上的片面、父母在学业指导上的缺失,使得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缺乏竞争力而变得自卑,当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很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由于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面临就业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他们很难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从而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2.家庭原因

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及就业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希望子女能从事稳定的职业,比如教师、公务员、医务工作者等,他们仍保留传统中的包分配、要编制的就业观念。在区域的选择上,他们仍希望自己的儿女在身边(主要是本市、县级单位),但又不希望子女回到家乡(主要指农村),这就使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减少。长期的教养方式、就业观念的影响又使得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从而导致复杂就业心理的产生。

3.学校原因

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毕业生无业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面临就业时自然衍生出一些负性心理。二是高校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需要,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咨询,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疏导。三是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政策教育,缺少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缺乏健康心理疏导,导致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综合竞争能力,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产生了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

4.社会原因

一是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日益突出,整个就业大环境给农村大学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是就业市场体制不健全、社会用人程序不完善,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平等。这对于缺乏广泛的人脉关系的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三、消解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农村大学毕业生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1)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准确定位,减少盲目从众

首先,自我反省,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从而认识自己,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1]。其次,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中来分析、评价和认识自己,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再次,做心理检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标准量表,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减少就业过程中盲目从众的心理。

(2)加强人际交往,克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

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学习与人相处,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氛围,把自己融入集体的共同发展中去,在参加活动、与人沟通的同时,提高自信心。

(3)正确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善于从困难、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自己的勇气、能力和智慧,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合理的心理调适途径。

2.学校应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

(1)指导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树立主动、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消除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2)树立“大众化教育”观,正确认识就业制度从“包分配”到“找工作”的转变;3)树立科学的职业选择观,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待遇与发展、就业与创业的关系;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可变职业观”,正确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

(2)对农村大学毕业生详细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

农村大学生相对城市学生而言,信息渠道较窄,对国家很多就业政策不甚了解,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大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如自主创业、报考公务员、到部队工作、面向基层就业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3)充分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尽可能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首先,发挥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劳动人事部门可以联合各高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另外,及时准确地将校内校外就业信息公布于学校就业网站上[2]。其次,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并及时更新网页,避免农村毕业生错过招聘信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课程、讲座,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识和有效获取、筛选、运用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因就业信息匮乏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第三,鼓励校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大学毕业生,拓展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台[3]。

(4)及时有效地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农村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十分复杂多变,面对就业中的困难、挫折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其心理问题的出现频率非常大,因此应组建一支有相应专业水准和实际指导经验的就业指导及心理咨询队伍,让心理咨询工作贯彻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及时解决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农村大学毕业生父母应减少对子女就业的压力

父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避风港,在子女就业阶段,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父母也应尽自己所能积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与沟通,凭借自己的阅历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努力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以积极、坚强的心态度过就业这一特殊阶段。

4.政府应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学生从小就能够拓宽视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面,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农村大学生综合能力,减少城乡不平衡因素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差距。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大学校园是令人神往的,但是大学本身并不是大学生的人生归宿。他们真正的人生归宿是丰富多彩而又富于挑战的社会大舞台。今年,我国有400多万大学毕业生陆续步入社会成为职业人,面临角色身份的转换。他们角色身份转换的快慢直接影响着自身在职业生涯道路上能否开好头起好步,能否顺利地把丰富的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过人的聪明才智最大可能地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提高自身角色身份转换速度,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是摆在初涉社会大学生面前急需解决的大事。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要在较短时间内越过由学生到单位人、职业人这道坎,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自我培育,养成以信心、虚心、包容之心、恒心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心理品质。

一、信心――开启社会大门的钥匙

大学毕业生在刚步入社会进入单位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畏难、徘徊、退缩、回避的不良心理倾向。这跟他们缺乏对社会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客观的了解认识分不开,他们更多的是仅凭浅层的感知和不切实际的想象一相情愿地放大社会的复杂性,对社会持有一种怀疑戒备的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知识结构 、能力水平、专业优势等也没有认真剖析,不知道真实的自我是谁,常常是低估自己,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这样,无疑给自己主动积极地打开社会大门融入单位与社会设下了心理障碍。置身单位与社会常常是身心分离,尽管从形式上来讲已成为单位人、社会人,但从心理角度来讲还没有融入社会,其心还高悬着,其脚步尚未踏实。要改变这种不良现状,大学毕业生就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社会,相信单位与社会是真心实意地在向自己敞开双臂,相信真心付出一定会有真心回报;同时,要充分相信自己,只要融入单位与社会中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也一定能干出成绩,一定能证实自己不是平庸之辈。大学毕业生只要坚定信念,就能主动开启社会这扇大门,进入单位与社会大家庭,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

二、虚心――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先决条件

大学生思维敏捷,具有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走在社会的最前列。但是,由于受人生经历的限制,在许多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用专业理论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矛盾冲突的有效化解能力 、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要及早适应工作环境,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样才能不断弥补这些不足,否则,就不会产生主动向单位同事和其他社会人士学习的内在动力,单位的同事及别的社会人士也就不可能主动地将他们工作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传递给大学毕业生。所以,大学毕业生在刚涉入人生职业生涯时,要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不断吸收他人的宝贵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牢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做人之道 。

三、包容之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谐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个体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大学毕业生要尽快适应社会,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 ,就必须设法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让自己有一种平和而安全的心境和愉悦谐和的人际氛围;若人际关系紧张,不仅影响自身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自身聪明才智在工作岗位上的充分发挥,进而影响自己的职业人生。可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对大学毕业生来讲是何等的重要。然而,影响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其中,是否拥有包容之心是影响他们和谐人际关系能否得以顺利建立的基本准则。

相对来讲,时下较多的大学毕业生存在自负倾向,自我意识较强,听不进他人的不同意见 ,常常固执己见,以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片面地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做法才是正确的; 认知方式的局限,也常常导致他们听不得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意见、不能接受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稍有不顺心就可能情绪化甚至发生冲撞,乃至自己炒自己的鱿鱼,对所在单位进行全盘否定,偏激地认为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于是乎干脆卷好被盖逃之夭夭另谋出路。这种现象,其实是大学毕业生缺乏包容之心的不理性表现,若不及时矫正,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大学毕业生要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就要心胸宽广,豁达大度,就要有“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气概,真正拥有一颗包容之心。善待并包容他人,这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四、恒心――求得社会认同的基石

初涉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能否在较短时间内站稳脚跟,并拥有一席之地,被人们真正接纳,被社会真正认可,最终需要用事实、实力、工作业绩说话,而不是靠学历文凭说话,也不是靠任何投机取巧的小聪明说话。可是,大学毕业生在由学生向职业人、单位人、社会人的角色身份转换过程中,要立足本职工作干出显赫的成绩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可避免要经历无数的困难曲折和急流险滩。那么谁能真正站稳脚跟,得到单位与社会的普遍认可 ,关键就在于谁能坚忍不拔地越过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险滩,也就是说谁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挫折的恒心,谁就能最终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干出令人夺目的业绩 ,得到世人的认同。大学毕业生,要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单位人,求得社会认同,找到人生的归属感,就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用实际行动体现自己是有恒心之人;只要认准了前进方向坚持往前进击,成功离大学毕业生就会越来越近,在服务单位与社会的同时,就一定会寻找到心的寄托 ,并不断消融与单位、社会之间的隔膜,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成为经济社会共同体中的“有机分子 ”。

(作者单位: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

摘要:针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课题组通过抽样、座谈、个案跟踪等方法对8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认知、就业态度、就业意向、求职心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到若干有价值的结果,能够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意向;择业态度;心理调适

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着许多行业,许多企业和工厂纷纷倒闭,部分大中型企业也大举裁员,下岗待业人数急剧上升,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对此,国家陆续下发了相关文件,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2008年我国投入4万亿元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2009年1月7日,在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7项措施,但是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种就业环境,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什么样的就业心理?高校在哪些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座谈等方法对8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50份,回收800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3人,女生297人。涉及电子信息、机械设计、服装设计、信息科学、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通过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分析出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同时对调研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在有效调查问卷的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65.3%的学生在大三之前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14.7%的学生在大四才开始着手就业的相关事宜,还有10%的学生从来都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从被调查者的就业状况来看,67%的学生已经在开始投简历、找工作,还有31.3%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打算先避开风头,今后再就业。

调查中有43.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困难”,其余33.3%的学生认为“形势还算正常”,有44.21%的2010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与2009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2009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2009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听过学校组织的职业规划讲座,但有一成半的学生从未听过,近四成的学生没有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设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虽然日益理性化,对就业有了一定认知,但还是不够成熟,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择业的态度

薪金是每一个毕业生就业中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薪金期望标准高低往往对成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月薪期待的最低水平做了一项统计,28.8%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底线在1500元以下,期望月薪在1500~2500元之间的占60.9%,而2500元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10.3%。与往年相比,2010届毕业生对薪金要求有所下降。

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32.7%的学生认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太注重理论而实践不足。接下来两个重要原因分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期望值过高和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级人才,对本科生需求量减少,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6.9%和16.3%。

而当谈到应届毕业生正逢经济危机,毕业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时,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他们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四项分别是:先就业后择业、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和参加西部计划,分别为45.5%、25.4%、12.2%、11.2%,其他的加起来仅占5.7%。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选择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三、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意向

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何去何从大多有较明确的计划。20%以上的毕业生做了“求职、升学两手准备”。32%的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乐观,12.7%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如果就业不够理想,50%以上的毕业生准备“调整就业目标,先就业再做打算”,其次就是努力考研。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意向看,最具吸引力的是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37.9%的毕业生希望到这些地区就业,另外还有16.4%的毕业生选择去“其它城市”发展,10.2%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发展,有5.5%的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发展。同时在对“如果求职较为困难,是否会接受去小城镇以及乡镇单位”的调查中,仍有60.1%的毕业生选择“实在没有机会时就可以接受”,26.1%的毕业生认为“乐于接受”。由此可以反映,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下,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届毕业生在对“如果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否会选择创业”做答时,47.3%的学生选择“会”,15.3%的学生选择“不会”,同时有37.3%的学生选择“说不定,看情况而定”。这说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开始兴起。同时,他们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创业经验、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缺乏合适合作伙伴等。

四、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2010届毕业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自卑、恐惧、抑郁的分别占51%、15.9%、10.8%、2.2%,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认同不高;(2)自愧不如人;(3)自我期望过高;(4)家庭压力(经济、期望值等)。有35%的学生不愿独自面试,一半的学生存在不安情绪。

在求职中,76%的毕业生会因为未录用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其中60%以上的学生会通过不同方式化解心理问题,有15%的学生会因为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而对今后的择业产生重大影响。

应届毕业生在遭遇求职困惑时,31.7%的学生愿意求助的对象是“同学好友”,其次为“已工作的校友”、“家人亲戚”、“专业老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有43.7%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心理调适方面非常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2010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较平稳,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两手准备,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创业或下社会基层工作,这样缓减了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2010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但是部分应届毕业生仍存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缺乏正确认识,热衷于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对就业势态的认知不够、就业准备不充分;综合素质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缺乏抗挫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不能在求职中保持平稳心态;缺乏推销自己及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缺乏求职的主动性,过多依赖学校和老师;缺乏职业规划及存在焦虑悲观情绪等各种问题。

从上述调查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看,学校和个人尤其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的建议是: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规划就业课程,建立指导体系;充分开拓资源,搜寻求职信息;确立合理目标,克服心理问题;不断完善自我,增强生存能力。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医科大学生毕业前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生毕业前夕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5名沪州医学院毕业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测试。结果 应届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53%,SCL-90总分,各因子均分都低于国内常模。非临床专业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临床专业的学生。结论 医科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与专业差异密切相关。

【关键词】 医学生;毕业前夕;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竟争的加剧,高校毕业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与毕业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但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心理障碍的状况也有所不同。以往研究表明,大约有碍10%~30%[1]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目前关于大学生新生及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报道[2,3]比较多,而对大学毕业生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对毕业前的沪州医学院学生采用SCL-90进行了调查分析,试图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今后毕业生的心理咨询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此研究采取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沪州医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100人,其中有效问卷95份,男生45人,占47.37%,女生50人,占52.63%。签约52人,未签约43人。来自农村的有52人,城镇的有43人。

1.2 方法 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4],按要求采取团体自我评估方法进行。评分采用1~5 5个等级,依次表示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5个程度,并计算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的症状严重程度分及总分。

1.3 统计处理 以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医科大学生毕业前夕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以SCL-90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大于2分,可考虑筛查阳性。筛查为阳性的有10(10.53%)人,其中男生4(8.89%)人,女生6(12%)人,专业差异显著(P

2.2 与常模比较 沪州医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除恐怖因子之外其他差异显著(见表1)。

2.3 心理健康状况的专业差异 非临床专业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普遍高于临床专业,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分具有 显 著性 差 异(P

。见表2。

2.4 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性别差异 女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男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有无心理问题者因子分差值 将筛选阳性的10人单独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与筛选阴性者比较,各因子分明显偏高,分数增高程度依次为抑郁,强迫,人际关系,偏执,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敌对和躯体化因子,其中,值得引人注意的是,敌对因子的增分虽然不高,但实际均值在阳性组和阴性组都偏高,见表4。

3.1 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 虽然国内多项研究表明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与毕业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但本研究发现沪州医学院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仅为10.53%,并且与常模相比,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都很低,且差异非常显著,这与陈建云等报道的22.03%[5]存在着较大差异,说明沪州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是很少发生心理问题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良好。影响医科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上面提到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就业等原因外,还与其自身的生理,人格特征及文化素质等因素有关。鉴此,沪州医学院毕业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低的可能原因是医学院校比较单纯的社会环境,相当一部分同学自我调节能力良好,适应能力较强。

3.2 专业的差异 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躯体化,精神病性方面,非临床专业明显高于临床专业的毕业生(P

3.3 性别的差异 对医科大学生性别进行组间比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多数研究不同[6],但与张智勇等研究的结果[7]具有相似之处。在总体人群中,大学生SCL-90的性别差异是微乎其微的,可以忽略不计的。这与医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后对医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对人体生理的变化具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生理和心理进行调节有一定的关系。

3.4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心理问题发生者因子增分的情况,了解到他们的症状严重程度依次是:抑郁,强迫,人际关系,偏执,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敌对和躯体化因子。医科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肩负着“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在赋予医学生重托的同时,也对医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解除患者生理上的疾苦,还要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在为应届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心理咨询时,应根据其自身心理问题的特点,特别注意那些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强迫,人际敏感等,做到有的放矢。在此,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次研究调查发现敌对因子均值在毕业生中普遍偏高。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据电视媒体报道今年全国将有150万的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境况。现在,毕业生正处于找工作阶段,同学与同学之间除了平时的友谊关系,更多的存在激烈的竞争,一个岗位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去竞争,这就导致毕业生的敌对心理普遍较严重。因此,学校应举办更多的讲座和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做好毕业生从单纯的学校步入错综复杂社会这一过程的有利跳板,为他们提供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经济危机对毕业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济危机对毕业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经济危机下山东某高校234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高校毕业班大学生焦虑、抑郁、敌意、恐怖、精神病性、偏执、人际敏感、强迫、躯体化各因子均值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结论 经济危机造成毕业班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 经济危机;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毕业班学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后倍受关注的一个群体,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期,也正处于向社会转型过度的时期。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国外有研究发现,寻找工作、经济压力以及寻求研究生学校是大学毕业班学生最为关注的事件[1\]。资料显示,有10%~30%的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2\]。笔者对经济危机形势下某高校毕业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山东某所普通高校的234名大学生,其中女生98名,男生136名;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1.3±1.38)岁;农村大学生122名,城市大学生112名。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 性别、年龄、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独生子女等

1.2.2 评定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评定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共90个问题,采用5级评分法:1分表示没有该情况,2分表示频度和强度上较轻,3分表示中等,4分表示较重,5分表示严重。90个问题归纳为9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1.2.3 统计分析 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有关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毕业班大学生SCL-90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高校毕业生各因子均值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2.2 毕业班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SCL-90因子分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从农村来的毕业班大学生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城市大学生,其中焦虑因子分最高(

2.3 毕业班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SCL-90因子分比较 见表3。

由表3可见,女大学生各项因子分均高于男大学生, 其因子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意、精神病性、恐怖、躯体化、强迫,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毕业班大学生SCL-90阳性症状分布 躯体化10例(4.27%)、强迫19例(8.12%)、人际敏感21例(8.82%)、抑郁23例(9.81%)、焦虑36例(15.45%)、敌意20例(8.55%)、恐怖17例(7.26%)、偏执16例(6.84%)、精神病性13例(5.56%)。心理问题发生率以SCL-90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数目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超过3分考虑为阳性,即视为有心理问题的发生。调查可见,有心理问题者83例,检出率为35.47%,各因子的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焦虑、抑郁、人际敏感、敌意、强迫、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

3 讨论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和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择业期间的焦虑情绪严重[4-5],大学生承受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6-8]。刘欣等总结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报告就达125篇[9]。大学毕业生健康问题的产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因素,还与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以及个人的价值观等人格因素密切相关。据报道,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在16%左右。易银沙等[10\]近来对省会某高校248名大学毕业班学生随机抽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国内常模;与国内非毕业班大学生比较,多数分值也偏高,并以抑郁、强迫、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为主要特征。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许多毕业生对前途感到迷茫,甚至产生悲观情绪,经济危机导致大学生求职压力加大。本文调查中毕业班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这可能与毕业班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化程度、学习压力、求职压力及对前途的担忧等问题有着更多的考虑,承受的压力更大有关;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5.47%,与张强等[2\]研究结果近似。

家庭经济状况也严重影响毕业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农村来的大学生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城市大学生,其中焦虑因子分最高(

我国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而受到关注。易银沙等[10\]调查发现,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生差,心理障碍患病率比男生高。她们对外部刺激比较敏感 ,情绪稳定性较差,情感比较丰富、细腻、强烈 ,而感情脆弱,应激能力差,更容易陷入心理矛盾的泥潭,从而产生心理障碍。究其原因 ,易银沙等[10\]分析:其一,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选择单位、选择职业上面临较强的竞争,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关知识,其学习负担和压力明显大于以前;其二,对毕业后工作、待遇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担忧,使得他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张玉柱等[12\]考察发现,女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在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和问卷总分均高于男毕业生,与安雅然[1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者占59.65%、欠佳23.29、障碍17.06%,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学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自我价值实现矛盾和情感困惑等方面[14]。本调查显示,毕业班女大学生各项因子分均高于男大学生, 其因子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意、精神病性、恐怖、躯体化、强迫,其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毕业班女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大学生。可能与女生较敏感、更易受到挫折有关,而社会在求职、用人等方面存在的性别偏见与歧视也加重了女大学生的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更加复杂多样,这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等是社会对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精神卫生专家认为,大学毕业班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卫生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 ,学校等有关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适时、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提供职业指导,以便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新生和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山西省高校大学新生和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西省内5所不同类型高校的1 915名大学新生和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山西省大学新生和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总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89%,新生在强迫、焦虑2个因子上得分高于毕业生,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不如女大学生。结论:山西省大学新生和毕业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 大学新生;毕业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到2007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达1 738.8万,在学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令人担忧。由于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完善,加上社会经济的转型、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学业与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而且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新生与毕业生是心理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但不同学校、专业心理障碍的状况特点也不尽相同。笔者对山西省5所大学的新生和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以期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各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原则,于2007年9月~2008年6月期间,从山西省5所高校抽取大学新生和毕业生共1 915人,涵盖理、工、农、医、文、史、哲等各专业类别,其中,综合类山西大学450人,理工类太原理工大学345人、中北大学344人,医科类山西医科大学424人,农科类山西农业大学352人;一年级新生985人,毕业生930人;男生1 127人,女生788人。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1]对5所高校大学新生和本科毕业生进行测评,以班级为单位,在统一的指导语下,采用无记名方式由学生认真填写,当场收回问卷。全部数据输入SPSS13.0做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由表1统计结果可知,山西省大学生在全部9个因子、阳性项目数及总均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以SCL-90阳性症状均分或9个症状因子任一项≥3分,考虑为有心理健康问题[2]。在1 915名学生中共有266人检出有心理问题,占总数的13.89%;其中新生149人,占新生人数的15.13%;毕业生117人,占毕业生人数的12.58%;男生183人,占男生人数的16.24%;女生83人,占女生人数的10.53%。经统计学检验,新生和毕业生无显著性差异,男生和女生有显著性差异。以各因子≥3分计检出率排序,可知本次调查山西省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5.27%)、人际关系敏感(4.33%)、抑郁(3.50%)、敌对(3.34%)、焦虑(3.03%)等。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差异

由表2统计结果可知,山西省大学新生在强迫、人际关系2个因子上得分高于毕业生,且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则无明显差异。

表 2 大学新生和毕业生SCL-90评分结果比较(x±s,分)

*P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

由表3统计结果可知,在SCL-90全部9个因子中除焦虑因子外,山西省大学生男生在其他因子均分和总均分上都高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

表 3大学男女生间SCL-90评分结果比较(x±s,分)

*P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提示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很不乐观,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充分说明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国内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3-4],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本次调查显示山西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3.89%,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等,与国内近年来对不同地区大学生测试结果的报道[5]基本类似,提示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及表现形式方面,大学生这一群体之间有其共性的一面。

大一新生从中学来到大学这个新的环境,是人生历程的一次重要转折,也是其所面临的新的人生阶段[6],由于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适应性心理障碍。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普遍问题,而要找一份理想工作就更难了,所以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因此,大学新生和毕业生同是大学生中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年级,他们的心理问题都比较突出,而关于新生和毕业生之间的比较还鲜见报道。毕业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比新生要好,可能是因为毕业生们彼此之间经过4年的相处与磨合,人际关系状况与处理能力已明显提高,而新生刚来到大学校园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故人际状况相对较差。

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不如女大学生,与郑建等[7]报道的结果一致。笔者认为,其深层原因还是一种文化影响。在中国的文化中,男人应该成为社会的强者,应该是事业的成功者和支撑家庭的主心骨,尤其作为内陆地区的山西省,这种思想更加根深蒂固。因此,男大学生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背负着更大的中国文化包袱,其精神、心理压力自然要比女大学生大得多。当然,也不排斥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女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比男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而且有效,更容易宣泄消极、不良情绪,更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及对策探析

[摘要]随着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藏族大学生告别了计划分配,了解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于高校开展就业教育,对于政府的就业政策制定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就业心理 对策

西藏自治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5年,从2006年开始西藏自治区专科毕业生不再计划分配,2007年西藏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也不再计划分配,均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制度的改革都给藏族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挑战。能否顺利就业,影响到毕业生的人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业行为的根源在于就业心理,因此,分析西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就其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民族高等教育就业指导的必要工作;同时,对于促进藏族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相关文献并不多,而从学生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极少。心理学认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1]就业心理可以预测人的就业行为,所以,我们尝试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揭示学生就业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根据其结果探讨针对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策。

一、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根据《西藏自治区政府批转自治区人事厅等部门关于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意见的通知》(藏政发【2003】19号文件):“从2003年开始,新招收的大专(含)以上毕业生,除选派生、师范生、定向生和系统(单位)委托培养或少数特殊专业外,都要进入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府主管部门不再指令性分配”。[2]根据该文件精神,自治区从2006年之后专科生、2007年之后非定向本科生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1.留恋计划分配、工作求稳。实行双向选择政策,使得西藏大学生就业率告别了100%的概率,这给面临就业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西藏自治区同学对就业制度改革后的就业过程心存恐惧,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希望回到过去的“计划分配”时代。在态度上,更多看到新就业制度对个人就业和发展不利的一面,甚至有同学认为政府不包分配工作的情况下,家里没有关系就没有办法就业。

求稳是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调查发现,90%的学生希望能到各级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而愿意到企业去的学生只有10%。原因是政府机关和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单位待遇稳定,工作流动性小、不容易失业。因此,出现了大四一年都在考公务员,自治区机关不可以考市机关,市机关不可以考县机关,县机关不可以考村官的特殊现象。

2.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调查现实,67%的被调查者都希望到拉萨市或其他的区内市级城市工作。首先,这样的就业理想受传统就业制度的影响,反映出学生的职业价值倾向。西藏是全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省区。2006年全区总人口为28l万,GDP为29l亿元,年GDP在全国省区位列末尾。[3]虽然2009年与2008年相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了13%,但还是排在全国省区的第25位。相对于家庭收入的增长,大学教育的投入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所以在面对就业时,学生期望能尽快地得到回报。

学生的就业理想与西藏自治区的就业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尽管多年来自治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经济总量和人均值偏小。在全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7.6%、27.6%、54.8%,[4]虽然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第二、三产业绝对值不大,规模性企业较少,是典型的输血型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就业的带动作用有限。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

1.就业心理被动。第一,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特点的制约。就业制度改革后,学生从就业责任的客体变成就业责任的主体,需要学生有主动争取就业机会,积极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当今的大学生一踏入学校的大门,就要树立就业意识,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发展,通过职业指导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未来择业的必由之路。西藏自治区学生入学后,面临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适应压力很大,[5]特别是到自治区外高校就读的学生,由于语言、文化和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个大学阶段都处于追学习、求毕业的紧张过程,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职业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对自己未来就业的准备。面对就业的来临,显示出被动、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特征。第二,面对就业的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政策,在高中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免费的,高考是自治区内竞争,相对来说他们的个人学习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自己独立思考、决策的机会不多,在择业时,面对选择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

2.就业手段局限。藏族大学生大多个性质朴、随和、多较内向,不善言语,[6]进入大学后这样的特征会直接影和制约着他们的学习潜能、创造思维和学习效果。在学习上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和学习方法不恰当等问题。另外,语言障碍使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存在困难,甚至无法接受大学全汉语教学,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面对就业学生容易出现专业知识不自信、自我效能感低等心理特征,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就业行为表现出从众、畏惧等不良现象。这样的心理表现在就业手段的选择上,主动求职行为很少,扎堆考试较多。前期的访谈中发现,关于实现就业的方法学生的选择也非常传统,大部分同学认为选修第二专业非常重要,后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验证了学生的选择(66%)。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表明,选修第二专业对学生自身就业几率和待遇的正面影响正在快速下降,而藏族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存在局限性的,这也反映出学生的选择和现实存在差距。

(三)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发展趋势

1.逐渐接受现实、与全国趋势一致。在《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大连。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7][8]这说明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在西藏区域内表现出和全国大学生选择本质的一致性,都倾向于大城市、大机关和高工资又舒适的工作。但是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他们大多会选择到西藏地区基层岗位(通过“三支一扶”等)而不是到内地大城市。

2.短期内就业焦虑仍将增加。通过自治区政府的促进就业政策引导,2006年至2008年,西藏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2009年就业率为84%。[9]但政府提供的岗位涵盖了大部分就业学生,比如2007年有85%的毕业生是通过政府提供的岗位就业。[10]随着时间的发展,政府可以提供的岗位将逐渐饱满,另一方面,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比如2007年8003人,2008年11118人,2009年达到了13047人。[11]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决定其农牧、电信、金融、旅游、餐饮等行业提供岗位较多,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行业不对称,结构性矛盾突出。除此之外,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分流人员逐渐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进藏求职的区外毕业生逐年增多,使自治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9]所以学生就业焦虑仍将增加。

二、解决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要切实解决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心理问题,需要针对上述各方面问题,从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此,笔者认为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应从高校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两方面入手,学校应以学生就业需要为主导注重藏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一)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有其独特特征,在大学教育中,应该按照他们的就业需要设置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培养三种素质:第一是社会适应、求职的机能,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三是人文社会知识。除了开设相关公选课程之外,学校要引导学生多读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促进学生的择业心理健康

藏族大学毕业生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针对学生倾向于回西藏地区工作的特点,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自治区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另外,还应该开展就业知识技能培训,除了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知识外,要加强藏族大学生普通话培训、汉藏两种语言的自荐材料准备以及面试技巧训练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测评帮助藏族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新环境提供帮助。

(三)加强毕业生就业追踪,做到专业和社会需要的良好对接

大学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原因有高才低就、专业不对口、酬劳不对等等,给用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负面影响。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通过追踪自治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其人才流动的原因,学校通过教育调整,可以更好地为自治区发展培养人才。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区第一产业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比重歧高,另外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适应现象较为严重,[12]民族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因此高校应该按照自治区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实现人和岗位的匹配,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发展资本。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小毕业生、高校和政府的就业压力。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状态与管理策略

将要完成学业,准备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们,在个人需要上有迫切感;在情感体验上会出现跌宕感;在行为表现上易产生松懈感。要调整好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的心态,就应从多方面抓好对他们的管理工作,从而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大学毕业生 心理状态 管理策略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表现都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于那些将要完成学业,准备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来说,他们的心理活动则更为复杂、更趋活跃。说到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特点。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他们只是大孩子。他们处于一个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急剧走向成熟的年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就是:他们渴求获得社会承认,对待周围的事件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们思维与心理都十分活跃和积极,但也容易走向偏激。对待大学毕业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分析,应该结合他们是年轻人以及大学的特殊环境来考虑。

一、存在问题

1.不好找工作的大学生心理会有一定落差

随着现在大学的扩招,以及市场与大学生的双向选择中存在的脱节,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是个十分明显的问题。在读书期间,大学生一般不会对工作有太多的考虑,甚至很多大学生认为毕业后找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不过是工作好与坏的区分罢了。但到了毕业阶段,找工作成了现实压力,他们不得不面对了。然而在这个时候,如果工作不好找,他们就会在心里形成一定落差。

高中生通过艰苦努力考上大学后,都会有一种像中举一样的“事业有成”的感觉。然而大学毕业时如果找不到工作,自己以及家庭的热切期盼都无法实现,只能面对冰冷的现实时,自然大学生会有一定心理落差。

随着并轨以后,大学招生开始对学费收取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读书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的一个较重的负担。大学生和其家庭都希望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然而毕业找不到工作,自然会很着急甚至会对学校及社会产生怨恨。

很多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把专业知识学好,通不过招聘单位的考评。他们自然会埋怨自己过去不努力,但也会怨恨学校没有教育好他们或者学校这样那样的不好。特别是那些因为补考科目多等原因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

2.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容易产生骄狂放纵心理

当然能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往往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所以平时他们就比较骄傲。在工作找好之后,所有后顾之忧都消除了,他们往往会放纵自己。面对周围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他们容易有骄傲情绪。然而没有找好工作的同学本来就心里烦躁,双方都容易受到对方的刺激,从而产生一些事端。此外,找好了工作的学生往往会没有心思学习,只知道玩耍,浪费时间。

3.平时没有学好专业的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一些大学生本来是想把专业学好,由于平时贪玩好耍等原因没有学好。但没想到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他们就要毕业了,这个时候他们常常会产生消极心理,自暴自弃。他们或者会沉溺网络游戏,以忘记现实的痛苦,或者找些消磨时间的事情。如此以来,他们常常会浪费毕业学年的重要时光。

4.毕业在即,很多学生容易因为感情问题出事

快毕业了,大学生因为依依惜别往往会聚在一起大吃大喝,从而产生一些问题。另外,有些人因为这几年的恩怨情仇,也会在毕业时进行“算总账”,从而闹出一些事端。

二、做好对毕业生的管理工作

1.增进师生感情

深厚的感情是做好学生毕业工作的情感基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感情,老师对待学生要有父母心、兄长情,诚恳、热心地帮助他们,使其受到感动和鼓舞。当然,这种感情的建立,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平时就要注重这种感情的培植,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服务,在教他们知识的同时,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当老师和学生产生感情上的隔阂时,老师要及时主动想方设法化解、疏导矛盾,以免引起毕业生情绪冲动,以致采取一些非理智性的行动,酿成不良后果。

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当毕业学生心理出现障碍时,他们总是希望得到集体的同情和支持,特别是在联系工作受挫时,受到不正确的影响,就可能失去自制力而冲动起来。相反,如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排除了不良影响,就会使其情绪稳定,甚至会感激老师终身。荣誉感是支配学生的一种内在动力,要通过激发荣誉感,使他们能从保持集体荣誉的高度来评价和调节自己毕业的言行。可以采用与往届毕业生谈体会,组织学生们到社会上参观等多种形式,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克服不和谐现象,努力营造一个使毕业生从容笑对现实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毕业生心理辅导工作

1.制定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目标

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个人的知识、体力、能力、社会经验、智力和个性特点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职业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就业可能性,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具备的条件与就业因素恰当地联系起来,加以合理的组合,做出合理的选择,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需要。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分工、经济特点、相关的职业群在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些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为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追求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还要培养其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帮助大学生了解个人的智能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指导他们选择今后就业的大致方向,以提高知识学习和个性锻炼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以及求职自荐能力和转业改行的多项适应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和职业道德辅导,引导他们抓好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一般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团队意识、吃苦精神、责任心等。

2.具体落实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内容

(1)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就业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高速发展中,应首先在观念上积极地转变并适应和接受。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就业和其他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双向过程之中。如今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锤定终生”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2)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与其具体的择业行为之间,总的来说虽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其根源就在于毕业生的各种具体的择业行为很容易受眼前利益所驱动,从而掩盖了职业的深层价值。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一方面最看重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等职业价值;另一方面又似乎主要为经济利益所驱使,它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表现。不少毕业生一味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却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功利,却忽略了情感和理想。因此,毕业生完全不必要拥在所谓的“热门”行业上,而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抱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

(3)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一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主要是指导师、家长、朋友、同学等。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由于机会多、情感因素影响较小,评价的参照较宽,因而比较准确、可信。二是从活动成绩的优劣来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三是从教师、专家对自己的专门的评定中来认识自己。

(4)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导向

价值观是主导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倾向,决定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人们的抉择取向,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人们注重的内容千差万别,但只要人们在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时,把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工作,多元价值也未尝不可。最高尚的职业价值观是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利益结合在一起。

3.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方式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相关课程

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开展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行为观念、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等。

(2)开设就业心理辅导课和辅导活动

这是为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大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应充分适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全班大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不把就业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新生入学时的"开始辅导"、毕业时的就业辅导也属于这一类。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必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大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大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广泛地收集资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依据诊断的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大学生解决问题。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

(5)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

如模拟招聘活动、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更好地作好就业准备,消除就业恐惧心理。

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校管理部门应该付出更多精力与心智,关注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就业心理,调整好他们的心态,从而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他们的就业更加顺利和谐。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挫折心理及其调适

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多以发达地区供需来作为风向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就业已进入买方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短线专业就业差距一时难以平衡,学生求职时间和求职成本增加,社会整体薪酬水平下降,院校之间就业差距在不断拉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就业市场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就业市场尚未规范,机制尚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用的就业新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均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积极促进毕业生的就业。但是,工作中也有一些欠缺和漏洞。首先,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就业信息的搜集和组织供需洽谈活动,而对学生的就业心理缺乏深入的研究来解决毕业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其次,有的院校即使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却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和心理咨询人员,兼职人员又是缺乏时间和专业能力,从而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在不断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对毕业生的择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

一、在大学生求职受挫后

出现的心理障碍及其成因

(一)情感障碍

1.焦虑障碍。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时,易产生不安情绪,表现在对自己将来生活事业前途的担忧、恐慌及某些不当心理反应。一些未确定职业或未找到理想工作的毕业生往往会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特别是一些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和一些性格内向或成绩不佳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这种低落情绪往往渲染到学习生活中,使人精神负担过重、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2.自卑怯懦。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怯懦,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有的在与用人单位见面时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精心准备的“台词”情急之下忘得干干净净。面试受挫后,常常表现出自卑和怯懦心理。研究认为,自卑和怯懦都是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现象,如果处理不好,这种情绪障碍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后续择业行为,甚至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3.孤傲。一些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过于膨胀,很难把自我理想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对自我评价过高,就业过程中陷入自我浪漫意象之中:最好的城市、最好的单位、最好的待遇。但求职过程中很难随其所愿,因此常常碰壁。这样就降低了其自我认知水平,于是他们在重新审视自身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觉得自己无能,于社会无用。

4.愤世嫉俗。由于就业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少数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讲人情、讲关系现象使得有的学生产生归因偏差,把求职失败归为无权无势、生不逢时,从而产生一种愤世嫉俗心理,认为世上一切都不公平。

(二)行为障碍

1.消极等待。有些毕业生本身就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不能积极地参与就业市场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我的努力去赢得竞争。特别是他们一旦求职受挫,就更丧失了择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家庭,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2.攻击行为。一些求职受挫的学生,由于心情忧郁焦虑,心中常有无名之火,这种无名之火常常会迁移于各种情景中而发泄出来。少数毕业生动辄就与人争吵,甚至打斗,还有些毕业生把无名之火发泄到学校公共财物上,在课桌上刻写不文明的词语发泄不满,甚至损毁桌椅门窗等。有些人更走向极端,由于归因偏差而迁怒于社会不公现象,出现报复行为,导致刑事案件发生。

3.自我贬损。毕业求职受挫的学生,除了部分出现攻击行为外,还有些学生走向另一端,出现自我贬损现象。他们受损后往往过分自责,懊悔不已,恨自己无能,并开始封闭自己。有的甚至对前途充满恐惧和绝望,走向自杀。近年来的毕业生自杀增多的现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成因分析

1.就业目标设置不当,期望值过高。就业对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都是平生第一次。青年人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期望找到一从份条件优越、待遇好、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有些毕业生由于就业目标设置过高,使得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在求职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而导致就业时心理受挫。

2.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浮躁理解。当代大学生注重强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由于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大人的百般呵护,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他们一方面渴望干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但另一方面又不愿吃苦,害怕困难,希望找到一条既平坦又能成功的道路。这种对人生价值的浮躁理解导致现实当中心理受挫。

3.自我意识和自我把握能力的矛盾。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都很强,强调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但是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把握机会。很多人自我评价过高,而另一部分人则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不正确定位,产生择业偏差。

二、毕业生挫折心理的调适方法

(一)认识心理辅导

认识心理辅导是指从学生的认知入手,纠正认知偏差。让学生了解有关职业与人才的基本知识,认识职业道德、职业现象、形成职业观念,帮助其建立合理的人才观念与择业观念。

1.就业形势分析。各高校应尽快建立起区域乃至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为毕业生的流向和人才的宏观调控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使毕业生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供需情况和人才流向等信息,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求职方向。

2.择业观念转变。学校应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大学生要为社会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必须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精神和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因此,学校在择业观念方面,要引导大学生顺应新时期的社会要求,树立积极的择业观念以及接受终身学习观念。

3.自我意识辅导。大学生能正确估价自身的兴趣、能力、态度及其他相关因素,了解成功的条件是正确选择职业的前提。因此,就业辅导工作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我,了解自我性格、兴趣能力和生理心理素质等;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实理自己就业理想目标。

(二)心理问题干预

1.引导注意转移。辅导学生在受挫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另外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中去,减少学生求职失败的自我负强化机会,避免学生一直陷于挫折情境而不能自拔。

2.给予积极暗示。给予积极自我暗示,避免消极的断言。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潜意识中往往寻找极端形式借口自我开脱。这种极端借口就是消极的断言,如“再也没脸见人”、“我真没用”。消极的断言表达出消极的情绪,预示消极的未来,从而人为地创设出更重挫折情境,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在辅导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或消除学生消极的断言,对学生情绪给以客观评价,使情感具体化,就事论事,给予积极鼓励性暗示。例如“你还不错,竟然没哭”,“你这次情感反应比以前要好多了”等。指导学生将消极心情冷静处理,降低挫折带来的压力。

3.鼓励情绪宣泄。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情绪定向应付策略。当挫折情绪已经带来巨大心理压力,而一时难以克服困难化解压力时,可以主动地把心理压力转化为适度的情绪反应,并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如求职碰壁时,可以通过自我言语的“自嘲”方式宣泄出来,或者通过书信等方式进行自我倾诉;鼓励学生把心烦恼向辅导老师倾诉,并给予保密和安慰,或者引导学生把不快的情绪发泄到有益的活动上来,如唱歌或参加体育运动等。

4.培养风险意识。对大学生就业受挫心理辅导,要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培养大学生求职风险意识,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承受能力。首先,教育毕业生加强对事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正确看待就业挫折。其次,锻炼学生意志,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成功与失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转化心理品质。再次,辅导学生自我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心灵得到感性的熏陶和理性的升华,以坚强的风险意识和顽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迎接求职困难和考验。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及心理调适问题研究

摘要:大学毕业生,当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即将告别母校,从而开始人生新的航程之时,也正值国家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之际。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天降之大任于肩,任重而道远。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不辜负国家厚望,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如何进行角色认知、顺利度过角色转换,是迈好就业上岗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关键词:角色;角色转换;角色冲突;心理调适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范畴,进而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角色”不是具体的个人,它本质上反映一种社会关系,而具体的个人只是一定社会角色的扮演者。

一、正确认知社会角色

所谓“角色”,是指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遵循相应该身份和地位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它是由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所决定的,并且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是社会对特定社会关系上的同一种社会位置的价值与意义的期望,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一)学生角色

我国大学生年龄阶段大多处在18―24岁之间,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趋于成熟,充满青春活力,思维敏捷活跃,正是人生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努力学各种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道德品质、能力素养方面不断锻炼。

在经济方面,大学生主要还是依靠家庭的资助,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国家贷款的方式,靠自己来部分解决经济方面遇到的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学生角色:在国家社会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的保证下以及家庭的主要经济资助下,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自身多种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自身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职业角色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由此而产生了众多的职业:律师、警察、教师、工程师、拍卖师、经理、工人、理发师等。而新的社会需要的产生,使一些现代色彩的的职业如短信、健身教练、服装选购员等也应运而生。

职业类型众多,角色“个性”具体。但是千差万别的职业角色有其共同的内容:职业角色扮演者具有自己的社会地位,享有一定权力并履行一定的义务,受到相应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经济独立。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职业角色:在某一位置上,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具体地开展工作,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取得相应报酬。

二、大学生面临的角色转换

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步入外面的世界,从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成为某公司的职员,生活开始了新的阶段,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角色变化不仅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内容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在踏入社会后,不可避免要受到更多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转换,在一定意义上是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换,即“社会化”的过程。

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转换到职业角色的过程,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行为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间必然伴随着较大的不适应性。只有正确认识这种角色转换过程,尽早做好准备,形成职业角色观念,提高职业角色技能,增强角色扮演能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心理不适应,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开端。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充分把握好毕业前后的两个重要阶段:

(一)择业期是进行角色转换的首要阶段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在每年7月份离校,奔赴各地的工作岗位,但是学校的就业工作一般从前一年的11月份就开始了,通过双选会等各种渠道,大学生提前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择业准备。这一时期也是大学毕业生进行转换角色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当中,各地区及高校学校相继开办供需见面会和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众多择业平台,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可以加强对用人单位性质、规模、管理、经营、市场的了解,初步掌握关于自身发展待遇、住房、家庭组织、深造等相关情况,较为合理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定位,进而通过签定就业协议书来确定自己的职业角色。

(二)见习期是进行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

参加工作后的一年或半年为见习期,之后转为正式人员。这一时期开始,对于在择业期间内对职业角色的一切想象均成为了现实,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的岗位工作情况是期望与现实的“磨合期”。

初到一个崭新的工作岗位,工作和生活环境与大学校园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差别。在地域上,高校大多位于大中城市,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学习和生活的条件比较优越,压力较小;而众多的职业岗位不一定在城市里,有的在偏僻的山沟里,有的处在茫茫的戈壁,环境相当艰苦。在时间上,毕业前的学生时代,环境和工作非常熟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而就业后,由于初到岗位,一切可能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工作繁忙,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从大学学习环境到职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产生的较大的挑战,在见习期内对未来职业角色的正确认识并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的关键。

三、角色冲突及其产生的不适应性

(一)角色冲突的内涵

首先,社会角色的不同要求产生角色冲突。如前所述,“角色”指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一个人的角色反映了他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经常需要同时扮演几个社会角色,而当这些角色对他的要求又不一致时,或者当人们对同一个角色在需求、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等有着几种不相容的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其次,个人和角色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例如一个学生在美术上非常有兴趣,但是在报考时屈从父母期望而读管理专业;一位管理者具有仁慈、乐于助人的特质而不愿意使人为难,但是又必须控制、评估、培训甚至解雇下级等,这就是个人和角色之间的冲突。

(二)角色冲突产生的不适应性

角色冲突是引起个人心理不适应的一个源泉。研究证明,体验到角色超负荷的人会心率加速,胆固醇增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角色紧张”,角色紧张对社会及个体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害。

心理不适应,是指人们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心理失衡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最先遇到的麻烦就是心理上的不适应。毕业生到岗后心理不适应主要包括畏惧感、失落感、压抑感、怀旧感、孤独感

四、心理调适的方法

以上一些心理不适应都是上岗后容易出现的,可能常常几种情感伴随出现。但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要正确的看待和分析,找出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在良好个性基础上实现角色转换,适应世界,并改造世界。

(一)行为调节法

行为词节的方法很多,其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够使迅速缓解不良情绪。因此,在工作的交往中,要了解经常相处的他人特点,做到尊重、谦虚,与人为善。同时还要明辨群体对自己的期待,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二)语言调节法

语言调节可不出声地进行,也可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呼喊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用文字记在日记上、扉页上,或写在纸片上贴在床头,经常看到想到、不断鞭策自己。

(三)行为补偿法

当所追求的目的受到挫折或因个人的某种缺陷而失败时,及时改变方向以其他能获得成功的活动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不要总是处于追悔和失望中,要积极寻找新的机会重新开始。

(四)注意转移法

如果个人有了焦虑或苦衷,不能长期憋在心里,要用适当的方式,向自己信赖的领导或是朋友倾诉。以减轻内心中的苦闷,同时认真听取别人意见,运用恰当的方式参加集体活动,这样通过与人沟通,增进同事之间互相的了解,以便调整心态,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去。

(五)精神升华法

刚刚进入社会,毕业生很有必要进行一番自我认识,明辨个人优势和缺点,找准新的生活坐标。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毕业虽然拥有较大的知识优势,但是同时一定要放下架子,坚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虚心请教,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日后担当重任积累经验。

总之,心理矛盾的调适必须脚踏实地、从现实出发去追求解决的办法。在过程中应主动接纳新鲜的事物,并积极行动起来,恰当调节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缘何“心理不就业”

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从2001年的125万到2002年的145万,从2003年的212万到 2004 年的280万再到2005年的338万。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年俱增,客观上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04年10月至12月,在北京、上海、福建、湖南、辽宁和陕西等六省(市)20所高校发放大学生问卷4000份,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问及“您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时,有43.1%的大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大”;以下依次为:学习压力大(39.3%)、无法确定发展方向(36.5%)、经济压力大(30.1%)。由此可见,大学生主观上已经感受到严重的就业压力。

但是,同时也不能忽略这样一种并存的社会现象:在大多数同辈群体在就业上跃跃欲试的场景下,部分大学生自主选择了不就业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不就业的原因形形色色,如暂时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希望深造等,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学生个体原因。

社会、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在学生毕业后立刻找到工作岗位,却忽略了有些大学生自身可能根本没有就业的心理准备和就业意向,具体而言,造成部分大学生不就业的个体原因比较突出的是大学生的心理不就业。

心理不就业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不就业是目前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心理不就业的大学生主要特指部分大学生由于心智能力不成熟导致不愿或不能就业的含义,排除已经有明确的目标暂时不予就业的大学生以及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如心理不就业的大学生不包括毕业后虽暂时没有就业,但是自身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已经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大学生。

心理不就业大学生的特点是虽然个体有健康的体魄、却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没有时间概念、跟着感觉走、贪图享受或者“长立志”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心理不就业包括三类大学生:一是主要由于性格原因,如胆怯、不愿吃苦等,毕业后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一直没有走上工作岗位,很多大学生不愿就业的理由一般都是“工作没意思”、“没心情工作”、“太 累”;二是毕业后虽然暂时勉强走上工作岗位,但是从内心并不珍惜工作机会,在工作中没有全身心投入,以工作太紧张、不适应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不好和希望再学习等原因随时可能撤离工作岗位,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频繁跳槽;三是盲目报考研究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报考研究生的目的不是出于对报考专业的热爱、深思熟虑希望深造,而是随大流、逃避就业的权宜之计。

心理不就业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欠缺生存忧患意识,没有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的观念和责任。这部分大学生共同的特点一般是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父母对于子女比较娇惯或者比较纵容,养成成年子女自立能力和意识薄弱,毕业对于他们只是一个形式而没有价值和意义,因此有人也形象地将这些学生称为“NEET族”。

另外造成学生不思进取的原因是学校教育的缺陷。高考指挥棒下的学生只知道埋头学习、认真考试,不知道如何做人。如有的学生高考分数很高,入学后却不能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更谈不到照顾他人。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学的事迹感动和震撼了大学生,原因之一就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生活过于安逸、享受,没有生存的压力。

第二,大学生“长大不成人”,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突出的表现就是 “心理不就业族”的头脑中完全充斥着自我,考虑就业问题几乎完全是站在个人利益立场上的表态。大学生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的心理年龄远远低于生理年龄,社会化成熟度低,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淡薄。如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不愿到贫困地区。如目前最需要毕业生的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等中小型单位虽然非常希望能接收到大学毕业生,但年年要人却年年要不到人。

第三,错误的职业观,收入水平已错误地成为大学生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志。根据相关统计资料,2005年本科毕业生有超过七成月薪在1500――2000元,超过2500元的不足10%,大学生中出现了“毕业漂族”、“啃老族”。另据报道,广州某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更倾向于实际经济利益,在待选的16项标准中,个人收入的被选率居首位,达82.2%。中国教育报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71.5%的学生希望能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外资企业金融机构是许多学生最理想的单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流传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等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职业观念,认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错误的精英意识使的他们对职业有过高的期望值,主观上已经对职业划分出高低贵贱,没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概念,对职业的过于挑剔,使他们虽然有较高学历,总也找不到满意的岗位,错误的职业观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另外,大学生被动的等待就业岗位,没有创新意识和魄力也是当代大学生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 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提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 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 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于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 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就业不是被动地等待工作,也不是必须在现有特定的领域寻找空缺,而是主动地、全方位地寻找可能的岗位并通过施展才华使其成为自己的现实工作。

第四,求学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自己没有学习计划、学习是被动的、敷衍的,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没有充分被消化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系统,对知识的理解是肤浅的,同时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不可能有意识、系统地拓展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导致知识和社会技能欠缺。

目前部分高校招生标准降低,进校后对学生的要求不严,加上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掌握很差,毕业时虽然能勉强过关但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普遍看重人品和能力,不少单位已经开始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这部分学生是很难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的。

第五,大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薄弱。这样的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在求职过程中只要受到打击就会一蹶不振,很难在摔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不能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导、乐观地寻找出路,而是变得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

心理不就业的矫正对策

首先,建立正确社会人才观的舆论氛围,因为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有极大的影响。当前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明确表明劳动就是光荣的,就是对社会有益的,只有好逸恶劳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可耻的。热爱劳动,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人就是社会所认可的人才和栋梁,帮助大学生鄙弃那种一切钱看、贪图享受的错误观念。

其次,社会、家庭和学校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成人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如榜样的示范效应、讲座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法,防止他们心理年龄低龄化,增强他们的成人感,树立他们的社会责任心。

同时,高校应认真贯彻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正确的择业观,引导他们走出以个人为中心的狭隘小圈子,摒弃自私自利、享乐腐化等思想观念。正如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所指出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研究和思考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上。面对新的开始,他们必然要接受一种心理挑战。如何面对这种挑战,会直接影响到人生的成败。因此,研究和思考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尤显重要。

关键词:涉世之初;大学毕业生;心理问题

一、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心理是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初,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后而产生的一些心理活动,主要有:

1.怀旧心理

怀旧心理是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对校园生活,对学生角色的依恋心理和怀旧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大学毕业生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学生角色来要求自己和对待工作,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面对与同事、领导等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及职业责任的压力,不禁会留恋相对单纯的学生时代。

2.竞争心理

竞争心理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的鲜明的特点是自主性、开放性和竞争性等,它在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和自由空间的同时,也渗透了更强的竞争力。这一切就促使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心理的形成。

3.抱负心理

抱负心理和竞争心理是孪生姐妹。年轻的学子们通过在学校的多年“充电”,每一个人都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走出校园,渴望在新的工作环境里,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人生价值,真可谓是激情满怀,虎虎生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抱负心理。

4.抵触心理

抵触心理和抱负心理是一对矛盾心理。大学毕业生刚工作时,一般都满怀希望,充满信心,然而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些人便会出现心理逆转,即产生了所谓的抵触心理。抵触心理大多是对现状不满意,引起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逆转。比如环境的不尽如人意、工作的不能完全胜任、人际关系的生疏复杂、工作待遇的不够理想、社会舆论的偏见、单位领导的关心不多等等,这些都是产生抵触心理的原因。

5.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和竞争心理是一对矛盾心理。依赖心理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但我这里指的是在工作中的不思进取、不积极主动地去竞争,而是“等和靠”的一种心理。大学毕业生刚走上社会,对这一大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独立意识,在工作中不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而是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等。

6.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也可称自傲心理。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有些大学毕业生常以文凭、学位或毕业于名牌大学而自居。自认为接受了正规教育,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是个人才,因此轻视实践,放不下架子,只想做高层次的工作,看不起基层工作和基层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一个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干一些不起眼的事是大材小用,有失身份。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的自傲心理。

二、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便在人生的旅途中完成了一次庄严的跨越,开始了人生的又一个新的起点,从此,他们面对的将不再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他们将面对新的开始、新的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大学毕业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大学毕业生本身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的变化,从一个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

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是一个校园人,生活的圈子只局限于校园这个小范围,在人们的眼中是个半独立的成年人,因为他们虽然在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心理尚在发展之中,而且在经济上还依赖父母。当他们从校园走上社会,心理便逐渐成熟,而且经济上也开始逐渐独立,就会成为主宰自己生活的一个独立的人。

2.人际关系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所以进行人际交往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但在校期间和走上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里,大学生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同学,他们有着相同的年龄,相同的志趣爱好,而且同学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所以,这种人际关系相处起来比较容易、比较和谐,但走上社会后,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复杂,每个人都要处理好和领导、同事、邻居和朋友的各种人际关系。

3.目标的变化,从掌握知识到应用知识

目标是一个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或者是想要得到的结果。一个人所处的时期不同,他的目标也就会有所不同。在学校里,大学生的职责是学习,那么,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评上三好或先进,这就是在校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当走上社会后,大学毕业生的职责变成了工作,那么,积极努力的工作,让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所展示、有所发挥,成为被人重视的人和成为单位的骨干就是大学毕业生所追求的目标。

三、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对策略探

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之初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是自然的,对这一点应有基本的和足够的认识,但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任之发展,而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以避免造成心理障碍,影响人的健康发展。

1.立足现实,增强独立意识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应尽快从大学生活的沉湎中解脱出来。学生时代相对单纯自由,学习生活上依赖父母和家长,工作后大学毕业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要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人们也开始把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来看待,这就要求大学生进一步增强独立意识。

2.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

刚走进社会,自我期望不要过高,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期望,接受自己工作初期的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表现,丢掉完美主义,客观地分析自我,对自己来点平常心。此外,还要理解别人对你的角色期望,认识到,别人不会因为你的不适应而排斥你。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无良好的自我概念,这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基础。所以工作初期必须能客观地分析自我,拥有良好的自我概念,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3.培育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在心理认知观念上,不要受“消极情绪”感染,只见影子而不见阳光,变成一个悲观主义者,对生活失去热情,消极处世。而要正确地看待社会,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发展,保持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