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04:17: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美国中小学参与心理咨询的人员有如下几类人:有关的医疗专家、健康专家、教育专家(包括教育专家、学科教师、特殊教职人员、资源人员)、行政人员、学生、家庭成员和学校协助部门等。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我分管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有一次,我到心理咨询室了解情况,我发现我班学生×××徘徊在门外,我觉得应该帮助他。于是经常找他闲聊,了解到他因学习压力过重,致使学习紧张、焦虑,成绩下降,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结果恶性循环。找出症结后就能“对症下药”,我与他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初中成绩拔尖,父母期望过高,高中基础不扎实,学习竞争激烈,一时无法摆脱失败的困惑,便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提出如下几个解决办法:一、调整学习方法,夯实基础;二、树立成功意识,不断激励他,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绩;三、调整心态,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只要做到努力就行,不要考虑成绩的名次;四、学会放松,到大自然中慢跑,释放精神压力,保持轻松、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经过多次的心理疏导,他的情绪终于较为稳定,成绩也稳步上升, 2 0 0 2年高考总分取得631分的成绩,各学科中最高分是语文659分,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看来,中学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因篇幅所限,社会因素在此暂不谈及。)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论文关键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趋势
论文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今后的研究将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并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多种方式相结合,继续探索发展性的教育模式;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培训制度远远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少人在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自理学知识培训的情况下便仓促上岗,开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展开。
一、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问题
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的历史短、起点低,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在研究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性研究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从而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价值不大,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总体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准不高,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现象严重,缺乏系统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2.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由于某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相应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失控现象时常发生。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目前中国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都是借鉴国外现成的量表作简单的调查和一般性验证。在选择研究的工具上,国外常用的有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其中MMPI在近几年用得比较广泛;国内常用的研究工具大部分来自国外,主要有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16PF、EPQ、SAS(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调查问卷等,最常用的是SCL-90。但是SCL-900的常模是1986年研制的,而且样本量仅为1388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类量表的局限性和可靠性也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
3.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首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导致研究不能全面的发展。如个别化倾向、医学化倾向、片面教育化倾向、万能化倾向等等。咨询和治疗上。使得研究工作越走越窄。其次,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有疾病的患者,用一些医疗的方式对待那些心理问题并不严重的学生。最后,一直都有学者在探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的问题。但研究者多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工具价值,没有把两者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终极价值缺乏关注,在模式构建和机制创新上探索较少。
4.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而言,其研究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研究相对集中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自己所在省市来选择研究对象。因此,有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主要为研究所和军校)的城市,当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能受到较多关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这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市,研究数量少的地区其研究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
二、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会日益深入和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任何研究都要经历理论探索阶段,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等理论一直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这些理论建构虽说没有完善,但基本上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相信今后一段时期,这些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正确的理论,必然要指导实践。目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逐步走上了实证研究的道路,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诸如个别、团体心理辅导或咨询、角色扮演训练、课堂教学、情景练习等不同方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但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满足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今后在完善的理论的指引下,实证研究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
2.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性格类型的人进行与之相关的教育。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及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年级军校学员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对大学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习与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学员则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与事业问题、情感与恋爱问题;三年级学员主要为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学员主要恋爱问题及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从年级看,四年级学员的心理问题要多于二三年级大学生;从地区看,农村贫困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全貌,针对他们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咨询和治疗,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结合多种方式,探索发展性教育模式。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要对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促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和良好地发展。面临着国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趋于整合的新趋势,当务之急应加强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积极开展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军校学员对挫折与生活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军校学员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所以,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尽快从被动转向主动,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且以发展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使军校学员心理和行为问题能防患于未然或化解于萌芽状态。
4.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观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会获得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由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扩展到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另外,研究也将涉及到所有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方面如: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精神疾病及生理问题、一般心理健康、转业、心理辅导及治疗、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人格特点等。不仅如此,服务对象也将进一步扩大范围,从学校逐步推广到社会,不仅重视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关注教员、家长及监护人等的心理健康,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实施和普遍发展。
5.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军校学员树立思想、确立“三观”,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但部分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中存在问题,将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今后各军校应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军校学员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考察,探索军校学员心理品质发展与思想道德发展的有机联系以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优化及完善。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新形势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模式,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论文关键词:教育 心理素质 自我调适 心理咨询 集体训练
论文摘要: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非常有必要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结合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加强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
当代中专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要想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中专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那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两组数据:1、在一次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2、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对北京两万多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枯燥的数字说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如学科渗透、心理咨询、团队工作等。本文主要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践,就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和尝试。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注意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日程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磨炼顽强的意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2002年我所带的班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就业技能全校第一。全班总平均分485.7,超出高考录取线61.7分,(全校唯一一个全部上线的班),本科录取率4%,专科录取率97.5%均居第一。本科上线率居第二。我所教的计算机属于专业基础课的一部分,我班高考专业基础课平均分200.4,居全市第一,高于市平均分23.5分,现在所带的班在几次考试中均居前列,在就业技能比赛中均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所有这些成绩与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二、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中专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得标准。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主要引导学生接受环境、顺应环境,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学习方面,知识密度大、知识难度加深,课程进度快。在生活和交往方面,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住宿要开始新的集体生活,和同学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密切。第一次远离父母,还要学会独立处理很多事情。另外,考入九中的学生在初中大多都是学习的佼佼者,在工作上都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现在大家都集中到一起,可谓人才济济。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调适自我,给自己定位。
基于此,我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心理保健的重点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科学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2.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辅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心理的关爱和情感的交融。
通过探索与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和学生接触的最多,时间最长,最有利于做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班主任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调整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朗坚强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学习兴趣,探究和创新精神,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为他们将来的成才与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班主任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达到情感和心理的交流,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二年级上学期时,高年级有位学生因父母离异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休学。后来,为了让她尽快从心理阴影中解脱,回到学校照常学习,校领导把她特意安排到我班,希望我能从心理的角度帮助她。最初她对学习和学校都充满了恐惧,她从不主动说话。非常胆怯。几天后,她请病假回家,连续三天没有到校。在我和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她除了有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外,更多的是心理不适。确切地讲是逃避现实,逃避生活,惧怕交往。当我了解到这些时,我果断地要求家长立即让她返校,并要求家长配合,坚持每天送她到校。同时我安排了班干部和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她的学习。我经常与她谈心。当我了解到她曾学过长笛时,在班会上,特意把她的家长请来,专门为她安排了一个长笛独奏节目。事后,她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这么多同学面前吹笛子了!渐渐地,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话也多了起来,性格也活泼了许多,经过半年的训练她已基本恢复正常,找回了失去的自信,最后考上了大学。
心理教育在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班主任管理的一个必要的手段,希望有更多的班级管理者参与心理教育这个重要的话题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家校心育 协同开展 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论文摘要]文章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意义,探讨高师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意义,以声乐演唱与教学为例,对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师音乐教育 结合 声乐
一、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能高效而快乐地适应;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人格统一,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所说的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以上的作用外,还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更好地完成高师音乐教育中技能课的训练,从而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当前社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提倡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指人在生活、工作、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其他教育的同时,必须关注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的功能。当今社会,体制交替、观念冲突、文化碰撞,人们的思想困惑越来越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的紧张,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感染和冲击着高校的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能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2.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的功能。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的功能能够引导人们从全局出发,珍视历史机遇,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中去。
3.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功能。当今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功能不仅能够引导人们加强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还能引导人们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排除心理障碍,积极看待人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及时排解其心理障碍,增强生活信念,启迪认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排除人格障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格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人格障碍是指人受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常态发展产生人格变异,导致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和疾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使这类人认清自身的人格偏差,逐步修正人格偏差,最终形成健全人格。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当今社会的青年一代在顺境中长大,承受生活打击的能力不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的磨难,掌握生活中的辩证法,恢复心理平衡,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4.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处理好人际关系。要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正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他人,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在交往中完善自我,提高整体心理素质。
(三)高师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结合的现实意义
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深入研究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规律、特点,还要深入研究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做好新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有很大的益处,需注意以下两点:
1.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除智力因素外的一些心理因素,它起着牵引人们思想发展的方向和深度的作用。当今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力因素,也需要较高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
2.个性型与合作型的统一。高师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同时又要兼顾音乐教育的规律,针对特殊音乐人才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与社会的需求和群体组织需求相结合,有正确的合作观和群体创造意识。
二、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培育心理和谐,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一)心理和谐的表现及其规律
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其次表现为人与事的心理和谐;再次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是对外适应和对内协调,能够客观看待社会和自我内心世界,愉快接纳自我,承认现实。
(二)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培养心理和谐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整体素质。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培育人的心理和谐,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等。二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高师音乐教育要注重培养和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培育尊重他人独特个性、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和情趣的意识和感受。
三、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
(一)智力品质培养
智力品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操作系统。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能力的大小主要看其智力结构的质量。高师音乐教育者智力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响教育的各种因素和问题进行加工能力培养。高师音乐教育者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影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二是传递教育影响的组织管理与语言能力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包括确定集体目标和计划的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思想教育能力;语言能力培养要培养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二)情绪情感品质培养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因素,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控制。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情绪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情绪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表现特征,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注重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陶冶。
(三)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
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意识到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追求;动机是激发或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的心理动力。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了解需要与动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需要层次、需要结构、动机水平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影响自身的需要与动机水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掌握运用需要与动机理论来努力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与动机水平。
(四)自我意识培养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自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懂得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
四、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以声乐演唱与教学为例。声乐课以及由声乐课派生出的声乐作品赏析课、声乐教学法等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主干课程。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人们重视歌唱中的各种技能技巧,往往忽略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影响。
(一)生理心理学原理与心理健康在声乐艺术中的应用
1.歌唱时对声音的感知。声音是听觉的艺术。人对声音的感知取决于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量、音色、音值。人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声波刺激所形成的整体听觉印象形成的。听觉印象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听觉,是指听觉器官对外界声音刺激的直接感受;一种是内心听觉,是指音乐家在想象声音或各种声音的配合时在音乐概念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听觉印象。初学声乐的人在歌唱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往往与别人听到的声音有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声音传导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有经验的教者会耐心鼓励和引导自己的学生学会分辨好与坏的声音,进而建立自己的内心听觉。
2.歌唱中的音乐想象。音乐想象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感知觉、意象、联想、思维、情感及意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主观积极的心理活动。歌唱者在演唱一首歌时首先是在头脑中把歌声和具体音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清晰明确的意象,通过思想上预想的活动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连续贯穿的表情。
(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歌唱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1.消除歌唱中的技术障碍与心理障碍。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和行为能力。歌唱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对于技巧而言,有人经过几年的大量、刻苦的练习能运用自如,而有些人虽然经过大量的练习却无法解决声乐技术上的难点。这些难点之所以不能消除,笔者认为,心理上的障碍是主要原因,它导致在练习中调节失控,进而出现技术问题。
2.培养良好的歌唱。一是日常技术训练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都处在平衡协调的积极状态,日常技术训练时要心情平静、精神集中,要把平时练唱当成最愉快、最舒心的事情,内心充满自信,不被技术方法所吓倒,充分相信自己,切记在练习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二是登台演出的心理状态。对于歌唱者来说,初次登台大多是在台下唱得不错,一上台就大打折扣,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本来很熟练的曲目却出现“卡壳”。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怯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怯场”并不是普通意义所说的上台紧张,而是指一种极度紧张的病态,如不及早纠正将会产生很严重的负面结果。解决办法首先技术要过关,要想在台上有充分的自信,台下必须把自己的技术练得有相当水准,只有掌握了较为精湛的歌唱技艺,才会在台上镇定自如,获得预期的演出效果。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演出态度,有些人在演出前个人思想杂念太多,总是处在患得患失的情绪之中。要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歌唱态度,消除自卑感,消除患得患失的思想,正确地认识自我,从自我中解脱出来,保持心情愉快,松弛神经,去除恐惧,这样才能获得一个良好的演出效果。
论文关键词:拓展训练;心理发展;开发与设计
论文摘要:通过拓展训练的阐述,使人们了解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给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拓宽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拓展训练是一项集求生、惊险、刺激、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极限运动。现在这项运动已经被许多国家的各级学校所喜爱,并有了专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对在校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求生意志、信念、欲望的训练,帮助受训者克服恐惧心理、坚定求生信念、建立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以无畏精神更好地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拓展训练给学校体育改革以深刻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特别是在野外生存训练受到很大限制的情况下更具意义。它借助于身体练习达到促进心理发展的目标,使身体练习原有的隐性功能“显形化”,其效果显而易见,而这一点正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之一。正在试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心理健康”这一学习领域中提出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如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等。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很好实现体育课程在心理健康领域制定的学习目标,深刻认识和理解拓展训练在促进心理发展方面的特殊价值和实现这种价值的条件,具备设计、创编拓展训练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拓展训练促进心理发展的条件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的心境状态具有抵抗作用(North etal,1990)。因此,本文认为,拓展训练的困难度、危险度、合作度、趣味度是引起心理负荷的主要外部条件。训练对象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协同等认知活动积极参与竞争,接受挑战,从而体验到成功感和满足感。正如Sonstrotm所说:“锻炼可以提高自信心,降低焦虑水平的途径之一就是参与者能够胜任某中任务。”这一观点与班杜拉的自定效能理论是一致的。班杜拉认为,人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是较为困难的任务时,其自定效能水平就会提高。对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来说,锻炼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他们能够使自己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种感受将有助于打破抑郁、焦虑以及与其他消极心境状态相关联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认为,有一定困难和危险的拓展训练手段,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和有趣的训练方式能引起较强的心理反应,能对训练对象在动机、情绪、意志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只有在承受负荷的情况下才能逐渐成熟并得到发展。如果训练对象在心理上无任何负荷,无法引起较为强列的心理体验,只是在机械地重复动作,那么,这种练习就失去了其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二、拓展训练对促进心理发展的价值
从上述拓展训练促进心理发展的条件可以看出,没有一点困难和危险,不需要合作和缺乏趣味的练习,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身体发展的作用,但促进心理发展的价值却不会太高。身体练习只有具备适宜的困难度、危险度、合作度和趣味度,才能引发心理负荷,促进人的心理发展。
1.拓展训练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自觉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意志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人们的意志具有不同的品质,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应指向与进步的方向和具有崇高的社会价值。意志品质应由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组成: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以及精力与毅力。拓展训练的困难度决定了练习者需要付出的意志努力的程度,有一定困难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训练具有较好的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特殊功效,可增强训练对象自尊、自信,促进训练对象具有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有利于自我观念的形成。但如果难度太大,超出了练习者的能力所及,就会挫伤练习者的自信和积极性。因而,只有练习的难度略高于练习者的现有水平,才可获得较好的参加内心理发展的效果。
2.拓展训练可以培养训练者的勇敢精神。训练的危险度是指训练对象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脱手、跌落等危险性的程度,它对训练对象的勇敢精神是一种挑战[1]。拓展训练过程中,训练者往往需要克服各种器械或其他障碍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容易产生恐惧感,这就要求必须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表现出勇敢精神。但训练者战胜恐惧,完成了一个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时,他会有信心倍增、重塑自我的感觉,有危险的动作还可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产生前所未有的体验。当然,选择和设计具有危险度的练习一定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练习有危险性但却不会产生危害。
3.拓展训练可以培养训练者的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来说,自信心是最为宝贵的,它是个体获取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证。缺乏自信心往往表现为害怕失败、消极对待、怀疑自己。真正的自信心不仅仅表现在认为自己是一个胜利者,也不是只有在成功时才具有,在失败时自信心是最宝贵的。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就是在这种成功和失败中培养和形成的。拓展训练以其独有的形式,使训练者互相鼓励、互相影响,从而使训练者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影响,从而使他们建立在从事任何事时都要始终充满自信的坚定信念。
4.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团队协同精神。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令人愉快的社会交往,具有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人际交往离不开互相信任,互相协作的精神。拓展训练的大部分项目如直体后倒、攀天梯、互相攀岩等都强调互相协作、互相信任的团队精神。在训练过程中,团队各成员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作,彼此为对方提供有利的条件,相互受益,共同提高。通过合作,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依赖,都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使自己的活动成功,达到自己的目标,而这样就会使团队成员对自己的活动感到满意,并彼此产生好感进而互相信任。因此拓展训练对协调人际关系,培养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良好作用。练习者会在集体中享受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体验到集体的力量与合作的愉快并增强相互信任感。
三、怎样开发和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
拓展训练在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维学习目标上是有差异性的,并非所有的拓展训练内容都具有等效的价值。如果我们有侧重地确定了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心理健康领域的内容,我们就应该有侧重地选择那些有一定困难度、危险度、合法度和趣味度的拓展训练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设计,创编具有促进心理发展价值的拓展训练内容。
1.创设合作情景。拓展训练多以集体形式进行,人际关系呈群体多向性,这种群体多向性的人际交往和互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在创编拓展训练的内容时,对训练者提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动作的要求,创设合作练习的情景,可以有效提高练习的合作度。如要求全组同学相互配合用自体或器材组成某种图形,在特定的约束下共同通过一段距离;两人一组在合作下完成某种动作等。
2.增加情景暗示。有些拓展训练只要增加一些情景暗示,会使训练者充满兴趣或产生某种新奇感觉,从而使训练更为惊险刺激。如进行攀天梯或互助攀岩以及在平梯上作悬垂行进等内容的训练时,训练者暗示训练对象:你们现在是在通过万丈深渊,一旦失手就会粉身碎骨。此时,训练对象的心情就会大不一样,训练所具有的心理负荷会有所提高。
3.设计的训练内容应具有非常规性。所谓非常规性动作就是不符合人们日常动作习惯的动作,如手倒立等。非常规的身体练习会使训练对象产生恐惧、刺激的感觉,从而对训练对象的勇敢精神和自信心发展产生影响[2]。如在单杠上做“挂膝倒悬垂”、“跪撑”,在跳箱上做“跪跳起向前跳下”以及“拓展练习”中“向后背摔”等。需要注意的是,非常规动作并不一定难度很大,“向背后摔”一点也不难,却能引起练习者强烈的担心和疑虑,产生较好的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4.变换训练的形式。变换训练形式可使训练对象产生兴趣。人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容易产生探求的欲望,有兴趣可以使练习者注意集中,情绪高涨,产生愉悦的心情。如队列队形练习中的队形变换、跑步的路线、徒手操的动作、练习器械的特征、游戏的规则等。变化可以出新,出新才有魅力,一成不变的训练是不会让训练对象有兴趣的。
【摘 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
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中有20% 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能主动到心理咨询门诊咨询的学生却只有l%~2%,与有20% 左右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相比较,相差甚远,因此说,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为实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政治目标,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其思想,进而指导其社会行为。两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相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和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两者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完整、高尚的人格,使他们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事实上,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往往与其心理素质特点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并不是所有高校都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的老师以及各级学生工作干部与全校学生进沟通的。在工作中,培育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培育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也没有截然分开。实践也证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变“等学生上门咨询 为“主动登门诊疗,既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培育的效果,又可以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的效果。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可行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把握结合度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一般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如心理负担、心理障碍、心理疾患等。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思想政治问题的解决。但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上,不能在更高层次上给大学生以引导,指明方向,其效果也只能是暂时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键是要把握好结合度。对心理、精神问题的研究,离不开社会的、政治的、思想认识方面的研究和指导。对因这两方面因素交织而产生的问题,可以从心理方面切入。把心理问题的解决与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同时。也必须看到,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非思想性、非政治性、非道德性的纯心理的问题。对此,应从心理的特有规律出发去观察、分析症状。对症下药。不宜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造成心态的进一步扭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要给予热情、细致的关心,了解他们致病的原因,主动与心理咨询机构联系,反映情况,配合心理治疗,在灌输正确思想的同时,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排除致病因素,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结合。对此,存在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把火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发展中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对这一类问题。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把两者真正结合进行,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态势,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奠定基础。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应变能力不强,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经济上攀比引起心理失衡,性心理适应不良等。① 环境应变问题主要在新生中表现突出。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家独住一间房和看电视、上厕所、洗澡等不用出家门的优越条件,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导致出现了适应困难,感到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种种神经衰弱症状。这类问题,在学生走上实习岗位时也会有所表现。②自我认识失调,主要是指一些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邻居、亲友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我感觉良好,但到了大学,这种优越感消失了,面对众多比自己强的同学,加上自身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上一有波动就出现自信心下降,甚至产生自卑感、失落感。③人际关系障碍主要是指由于沟通不良、性格缺陷、缺乏社交基本态度与技能等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引发人际冲突的状态,而陷入孤独、逃避、自我防御的境地。④经济上攀比引起的心理失衡主要在贫困生中表现突出。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在吃、穿、用等方面差异很大,需要用钱和家庭无支付能力的矛盾冲突导致一些贫困生心理失衡。⑤性心理适应不良主要指由于缺乏科学的性知识,性冲动与性压抑的矛盾冲突导致性心理失常以及恋爱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据此,应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相应措施。(3)分面、线、点施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落到实处。面上教育,就是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结合实际适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所有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维护和增进健康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径;认清心理咨询的性质、任务和服务范围等。宣传普及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广播、校报、墙报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举办心理卫生知识的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集体公开咨询活动等。通过活动,使学生建立自我心理和精神保健的概念,当产生心理问题时有接受咨询的要求,能自觉调节、保持心理健康,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线上教育,就是通过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开办热线电话、组织心理测试等活动,在积累学生个性资料的基础上分类处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跟踪把握学生心理波动变化轨迹。建立动态的。思想心理模型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科学、扎实。点上教育,就是个别的心理咨询活动。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听取前来咨询学生的讲述,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响应其讲述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增进与前来咨询学生的情感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别谈心活动溶为一体。
4、实施家校沟通 ,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绝大多数家长虽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但往往偏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忽视其政治、思想、道德、心理诸方面的健康。从而使得一些政治上无所追求、思想上不求进取、道德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心理上有轻度障碍的大学生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更得不到及时教育与治疗,给社会、学校、家庭都会留下一定的隐患。实施。家校沟通 ,就能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佳。
5、建设一支训练有素、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直接同学生接触,对学生中各种问题最了解。给他们补充心理学、心理医学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后以他们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机结合. 同时,应适量从心理学,心理医学方面转调一些人员充实这支教师队伍,对他们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逐步培养、建设一支既掌握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规律,又掌握心理咨询基本知识技能。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进而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6、摆正位置,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在医治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的同时,有责任向学生指出更高的目标,培养他们确立更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具有导向作用,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削弱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两者的位置不能颠倒。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摘 要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上的一种尝试,它是公办高等院校教学资源与社会资金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就我国目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体制
1 引言
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比其他普通大学更为重要,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有着更加沉重的心理负担,关于沉重的学费和那不堪一击的文凭,这种心理负担从他们选择独立学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接着,就伴随着他们度过几年的大学生活,直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面对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我们的学生怎么有足够的经历去面对生活和学习呢?所以,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行。虽然独立学院近几年有很大的发展,但它还是处于摸索实践阶段,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比如说,如何在独立学院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案。
独立学院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普通公办学校学生,没有国家和政府在经济上的帮助,不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同,但他们也不同于一般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学生都经过高考,并且分数达到了一定的标准,通过正规录取手续入学的学生,他们在很多方面比民办学校学生有优势。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针对那些有心理疾病的同学,而应在全体学生中进行,让大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共识。据调查,有超过半数的独立学院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卑、焦虑、困惑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给学生的精神蒙上了阴影。
独立学院学与普通大学生最大的不同点就正在于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因为高考没有考好,在被逼无奈时才做出选择的,这成为他们心灵上的阴影,因为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他们就感到沮丧,对未来没有信心。
在大学里,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我们更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学会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用一种极端的方法去思考问题,遇到事情一定要冷静,切忌义气用事,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的学业息息相关,心理上若存在问题,其他各方面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独立学院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时常会感到焦虑、恐惧、烦躁等。为此,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
2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生活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接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熏陶,家庭的不和谐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给他们的心理留下阴影。据调查,离异家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较正常家庭孩子多得多,家庭生活的无序、父母态度的粗暴,极易导致孩子形成自卑、粗暴的性格。另外,独立学院独生子女较多,无论家庭条件的好坏,都会受到父母的爱护,有的甚至是溺爱,导致孩子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办事情没有主见,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2)学校原因。作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由于独立学院的发展还不完善,有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在客观上给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学生自己不能溶入大学这样一个环境,缺乏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孤僻的个性,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3)社会原因。独立学院作为社会上的新生事物,还不能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由于人们对独立学院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独立学院本身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所以独立学院在社会上并不被人们看好,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等很多方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是歧视,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充斥着大学的校园,对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之大学生涉世未深,在社会经验、个人修养等方面还有一些欠缺,不能有效地抵制歪风邪气的侵蚀,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心灵扭曲,从而误入歧途。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应当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状况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独立学院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会对学生的人格完善、情绪调节、习惯养成、人际交往、自我意识,以及处事态度等大有帮助。
3 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那些比较自卑的同学要引导他树立起做人的勇气,相信自己能行,对于那些比较暴躁的同学,可以和他们心平气和地谈,让他们从无数次的心平气和中也学会忍让。
(2)通过讲授一些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比如说如何判断自己心理是否健康,如何人际交往等等,更重要的就是让同学们学会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并且要形成自我调节的意识。
(3)在基础知识了解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测试加以巩固,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接着让他们试着去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4)另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们的个人修养会不断提高,心态也会表现得比较平静。
(5)扩大宣传,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4 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措施
(1)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不久的将来要独自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人格是人心理行为的基础,它会直接影响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优良的人格是必不可少的。
(2)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只有知道了怎样的心态是健康的,知道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参加活动还可以增加与同学的接触,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4)在独立学院里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室,当学生发现有心理问题时,可以随时进行心理咨询,将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 游戏 学前儿童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初步探讨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健康人格;情感体验;行为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小学生处在少年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加之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双亲家庭的溺爱,在幼年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心理素质脆弱,必须对他们进行心里素质的培养,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和法纪等教育,使他们逐步成长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克服个人主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养成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好习惯,为此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改革实践中对德育内容的拓宽,是对德育对象的深刻了解,同时也是时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教育。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几种标准:一是要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进行正常的判断和推理;二是要有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的行为反映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接受他人,并与周围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了解自我,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六是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规律,挖掘智力潜能,优化智力结构,培养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操和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要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把自身融于集体之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环境的改变和所遇的各种困难。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2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
3.2.1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3.2.2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学生。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学习上的困难等还会使他们产生忧虑。如有的孩子,父母对其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些学生每次考查前都会忧心忡忡,怕万一“失手”,该如何是好?教师此时就应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告诉学生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它只是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并不全面的检查,况且,语文这门功课不是一个分数或等第所能测量出来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学得能力,学到本领,不要太在乎这一两次成绩,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会理解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也会的。细心开导,孩子们逐渐会对此忧虑慢慢减轻。然而,解开了束缚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
3.3挖掘教材榜样,培养健康人格。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得以渗透。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仅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3.3.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操。情感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从其内容来看,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如教材中《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课文介绍的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让学生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审美感是一种与人的审美需要相联系,由美、丑现象所激起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的课文举不胜举。用这些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友善、热爱人生、热爱生活。
3.3.2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耐挫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超越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表现主人公遇到挫折后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这些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可以说,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语文课本就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3.4搞好实践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
平时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策化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诸如“我能行”系列活动:“上课大胆发言,我能行”、“待人宽容谦让,我能行”、“帮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难,我能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培养心理素质。
3.5以作文为渲泄,保持阳光心境。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创设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当人类尽情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福祉时,人类的生活却越来越非人化。“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全面消退,表现在教育上,如为了让孩子将来多挣些钱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我们正在残酷地剥夺孩子的童年,将他们金色的童年消耗在繁多技能的学习和习题的演练中。教育中的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分数挂帅、文凭至上等功利主义思潮盛行,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民族使命和人类前途都被消解在日益膨胀的个人私欲之中。孩子们出现的人格缺失、心理失衡、情感荒漠等现象越来越让人揪心。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人文精神 拜金主义 科学技术 物质欲望 功利主义 社会责任 道德伦理
人似乎迷失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社会缺乏人文精神!
有不少学者指出,我们都是在一种缺乏人文关照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从开始接受教育到走向社会一直如此。在学校教育中,虽然我们也开设了文史哲艺等培养人文精神的学科,但不少老师迫于升学压力,把人文学科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来应付考试,而科学课程如数理化生等又专注于理性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两类知识在传授中都忽略挖掘知识的深刻内涵而成为空洞的教条,也就失去了价值导向功能和启迪益智的功能。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摧毁了人的精神自由,剥夺了人探究、创造的自由。成长于这种环境的人,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认识到人文在整个社会中应该具有的价值、地位和作用。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使学生从小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其健康成长?如何让人文精神教育重回校园?我们认为,除了在学科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程利国教授认为,在心理科学中,人文精神应该优于实证精神而居于主导地位。“我们人类之所以需要心理学,不单单要通过实证的手段去获取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我们精神生活的质量,让人们感悟到生命存在的社会价值。在当今世界,关于人的价值、人的命运、人的需要、人的创造力、人的自由解放和人际关系的协调等,已日益成为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聚焦点。这些聚焦点,正深深地嵌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折射出新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强调人的尊严,把人看作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肯定作为精神性的存在的人,他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价值观念、实践准则和评价体系。它既包含狭义的科学精神中所存的求真、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又包含狭义的人文主义中的求善、求美、自由、本真的超越精神。它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它追求一种“全人化”,它是一种普遍的人文关怀。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对人类社会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就不知该走向何处;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就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感和羞耻感。可见,任何时候缺失人文精神,必会丧失人所应有的一切生存意蕴。
人文精神关注的对象是人文世界特别是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价值。人文精神的目标指向是使人“真正成为人”,使人更富于人道精神。人文精神本身就包含一种德育观念,一种教化倾向,这是极为重要的。人文精神与德育,无论在内容方面(如怎样做人),还是在形式方面(如教化功能),都是直接相通的,甚至是直接同一的。德育作为育人的一门学问,是对人文精神的最直接、最自觉的精神阐释和守护。在一定意义上说,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又正是德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倡导建立的现代德育更强调的是培养健全完美的人格,即在思想政治品德等部分德育精神之外,还要包括非认知心理因素,如良好健康的心理品格,如善于适应环境、承受困难,开创精神,善与人处等。要让学生具有端正的志向,健全的心理与社会需要的多样才能。实现这些培养目标仅靠说教是不能实现的,必须用人文精神去化育。这些,都涵盖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
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体现和实践人文精神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和发展整合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素质。它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
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康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身就具有发展的功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倡一种发展的理念,提倡全人发展,全体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潜能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帮助他们度过成长中的危机,为其终身发展和最终的自我实现奠定内在基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具有为人服务的倾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辅导者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丰富与充实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精神心灵的需求与人格发展的需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好地实践人文精神呢?
1.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
人文精神以人为最高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它把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视为价值世界的核心,强调人是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一个社会要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们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发展人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人们的潜能就得不到发挥,就无法贡献自己一份独到价值。所谓个人的个性发展,即把自己培养成具有主体意识而又富于真才实学的人,它是个人独特潜能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天资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端正教育者的人性观。人性观是指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教育观念,它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在学校中,要建立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强调教育民主,强调尊重学生;要坚持人性化的教育原则,教育工作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要探索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不断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使个性不断完善。
2.强化养成性,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一种人文的自觉
养成是一个非认知心理过程的内化过程。教育者要重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强化学生在其非认知心理发展过程的自我完成作用,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养成”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人文环境作为无形环境或隐性文化在人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精神养成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无形的、不易形成,形成之后又不易消失。人们都有这样的一种经历:在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中,你会不由自主地爱惜周围的一切,文明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只是接受暗示的能力有差别。正是这种人类个体普遍存在的品质,才使得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挥作用,更有助于内化。
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应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一种人文的自觉,使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养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环境、充满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优美的艺术、意味深长的语言、优良的行为、可敬的榜样、多彩的活动,这些有形无形的环境,都可以使被教育者带着快乐的心境自然地受到感染,在感染中受到教育,逐渐养成一种人文的自觉。
3.树立民主、平等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文精神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民主、平等的精神。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表现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这一内涵时,首先应表现在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个性,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精神,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严格界线,用一颗平常之心、平等之心与学生交流。“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能使学生乐意亲近并视之为楷模,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师性”。这种“向师性”对塑造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具有暗示性、自我教育性、潜移默化性,学生在教师人格唤醒与鼓舞下,能逐步确立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崇高的理想、信念等,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表现出智慧的进发、道德的判断和审美的追求。
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的言行可以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如何体现,尊重人的价值如何权衡,如何为人处事,如何看待权威。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在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追求民主、平等,追求真善美,养成人文的自觉等方面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保健体育课 心理健康 特殊群体
论文摘要:普通高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当前,学校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普及体育及其健身理论,就必须把握好保健班学生体育这一环节,保障其接受体育教育的均等机会。为此,笔者从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保健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编制等几方面提出了一点思考,为完善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
一、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1、保健体育与保健体育课
保健体育教学是通过对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等有关知识的传授, 帮助学生懂得人体保健的基本规律,鼓励学生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引导学生合理而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措施, 养成有益于健康的锻炼行为,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保健体育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开设的体育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采取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对由精神压力和冲突引起的心理障碍和躯体性不适反应,进行预防性教育和处置,以便达到指导青少年讲究精神卫生、帮助解决心理困惑、预防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心理变态。高质量的保健体育课教学,可以改变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虽内涵不同, 但它们的确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对高校病、残、弱“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要做到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合二为一,才能符合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保健体育课的现状
1、对保健体育课认识不足
教育部于1992 年、2002 年先后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已把保健体育课列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一种类型, 并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2、保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针对性不强
普通高校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都不一样, 但大同小异。说明多数学校已认识到身体康复,不仅仅是生理机能的康复,更是通过体育手段,增强对生活、学习的信心,形成积极的期望。调查中还发现:多数学校把许多中国传统的养生、康复手段拒之门外,只有少数学校在开展,其原因是:多数教师因以前没有触及过此类教材,而不能适应教学。此外,多数学校未能安装健身路径等器材,康复体疗器材匮乏,不能更好地、各尽所需地开展体疗康复运动。由此可见,保健体育实践部分选择教材单一,重统一轻个体差异,这就很难激发保健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保健运动的愉悦感, 其影响学生终身健身习惯的养成。
三、保健体育课课程的构建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树立新的保健体育教学思维模式
加强对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的组织领导, 重视体育保健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大实施力度,并推广传统康复、医疗体操及适应性康复体育的教材。任课教师加强对传统医疗体操,如练功十八法、八段绵、五禽戏、易筋经等进修学习,以适应教学。同时还应打破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体系,逐步走向以增进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能力和习惯。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有机地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保健体育课教学模式。
2、完善残疾体弱学生的教育体系, 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切实把残疾人体育教育纳入本地区教育总体规划, 建立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 使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向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结合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现有的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便教师对各类残疾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使体育保健课更加符合残疾体弱学生个体的需要,适应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求。
3、构建合理的保健体育课教材体系
保健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构建, 应根据保健体育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保健班学生身体特点的基础上,选编教材。从保健体育资料及目前病残学生的现状看,保健体育课内容应包括保健知识,即为保健理论部分;身体练习,即为实践部分;个人选用部分,即为终身体育能力(自己创编锻炼方法组合或擅长项目的某此创新)。高校病、残、弱学生的康复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而且需要营养和生活卫生方面的配合,因此,保健体育课理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身体练习的内容应根据个别情况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选择。
4、建立合理的保健体育考核办法
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考核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水平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来提高高校保健体育教学质量。高校保健体育课的考核应根据教材内容体系而定, 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对病、残、弱学生加大课外体育活动考核比例,以创编锻炼方法组合和擅长项目选择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做到以人为本,遵循病、残、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四、总结
总之,新形势下的高校残疾体弱的体育教学,要将“康复、保健、健身”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康复、健身的基本手段、方法和保健的基本常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与保健打下基础。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97年我校参加了北大儿童心理学系许政援教授主持的《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因素的研究、鉴定与培养》。在许徐教授和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的指导下,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智能、认知、个性、社会交往等70项测试与调查,对个别心理障碍明显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和训练。我们还建立了充满温馨气息的心理咨询室--"向大自然敞开心扉"。
在70项测试的基础上,我们又和美国宾法夕尼亚大学合作,在俞大维博士的指导下,筛选出48名同学,征得本人和家长的同意,分为四组,由我校两位经过培训的年轻教师从98年9月11日开始"乐观人生课程"。经过半年的培训,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同学明显感到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水平提高,开始能够进行一定的情绪调节。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看到了心现健康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生机,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仅对一部分发现问题的学生有点为时已晚,应面向全体,防患于未然。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一、研究的目的与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会自我控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树立 "我能行"的自信心。
3、学会自我激励,了解兴趣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神奇效果。
4、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了解一些评价他人的技巧。
5、学会和谐地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培养良好的个性。
6、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
二、设计研究方案
1、 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针对自己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开展组内研究。
2、 根据年龄段,选择切入点。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就各个相同。因此,我们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心理导向教材为依托,我们选择了低年级:《你能坚持多久》、《聪明的我》。中年级:《了解兴趣》、《怎样看待他人》。高年级:《尊重他人》、《寻找快乐》这六课书进行了全校的专题研究。
三、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研讨,我们达到了这样一种共识: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潘东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在四年级《怎样看待的人》一课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首先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写鉴定,既看优点,也看缺点)这时再引起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小刺头"对小明的评价有没有片面、偏激的地方呢?经过讨论,孩子们的认识像无数条上溪汇入江河一样走到了一起。从而得出:①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②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启思明理水到渠成。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佳宾、观众, 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孩子们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这一课在五年级连讲了三个班,每到这个环节都出现了高潮,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都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和五年给《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寻找快乐》一课中,一个男孩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的内心独白,老师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蔡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8、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总结式。例:《怎样看待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一位曾有几千名科学家参与的登火星计划中承担重任的华人科学家说过:"人才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未来社会的创造,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②期望式。例:《尊重他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
③启发式。例:《了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基础,让我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出示投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 ④祝福式。例:《寻找快乐》(伴着"祝你平安"的乐曲)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就要降低欲求,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你就要转移注意,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请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愉快健康地成长!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心理健康课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6、娱乐性原则。心理训练应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操作,只有产生快愉快的体验,才能达到训练目地。
因此,只有融心理健康教育于轻松自然的导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画面,紧张激烈的竞赛,积极参与的小品表演,热烈的讨论,形象的练习,及时的反馈之中,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我校第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结束,通过本阶段的工作我们发现:全校同学普遍增强了自信心,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我很笨","我不行"的想法逐渐被"我最棒","我能行"所取代。心理健康教育还融洽了师生关系,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