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24 08:35: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微探

摘要

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成为研究问题与成为问题取向的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另一种是成为分析视角与理论视角的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论”。前者本质是质量管理效能的研究,后者视“质量管理”为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本质是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幼儿教师教育的质量。基于成熟度评价视角实施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既可以尊重幼儿教师教育院校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又有助于高校内部发展与外部质量监控间形成合理张力,使幼儿教师教育院校在自主自觉中实现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育;质量;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

质量管理是新时期幼儿教师教育院校面临的必然挑战。从学理上对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路径进行分析,不外乎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质量管理”成为研究问题与成为问题取向的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研究;另一种是“质量管理论”成为分析视角与理论视角,对幼儿教师教育系统各质量组成要素进行研究。前者是基于当前幼儿教师教育质量下降及其质量管理效能趋于低下的现状,倾向于从“问题解决”视角探求一种更为系统、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以实现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其本质是质量管理本身的质量—质量管理效能的研究。后者视“质量管理”为一个独特的理论基点或分析视角,观察、判断、衡量、评估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系统中的质量意识、质量文化、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组织等,其本质就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研究。

一、问题取向视角下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质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的障碍,并频频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如幼儿教师教育多层次大规模办学与教育质量协调发展问题,专业发展存在依靠外界评估来彰显自身质量而非从内部树立卓越质量理念的问题,学科建设存在企图依靠增加教育资源而非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以提高质量的问题……幼儿教师教育要走出质量之困,就必须找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三方责任主体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貌合神离”且各自的功能、角色不清

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其实质是政府、社会、院校三大责任主体以幼儿教师教育质量为核心,共同参与质量管理的过程。然而,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政府的功能是什么,他们以怎样的角色履行对各级类幼儿教师教育院校的质量问责,他们权力的边界何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职能处室之间各自如何责任分工,彼此应采取怎样的一种机制来实现外部质量管理和高校内部质量管理的互动与对接,这些问题都十分模糊,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的有效性。社会对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的监督主要通过中介组织来完成,他们通常以咨询服务、评估指导、教育评估等形式介入高等院校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然而各类中介组织来源的合法性以及资质如何,其组织成员是怎样被选择和训练的,是否有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管理者、国际同行等确保其公信力,他们的权威是来自他们积累的知识、业界的认可、学术界的指派、专业声望,还是来自教育质量保障机构本身的权力,这些都值得深究和明确。此外,中介组织受政府直接领导,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无疑会因受到政府意志的强有力控制,难以按照自身特定的章程以及严格的教育评估方法,对幼儿教师教育质量进行客观的诊断、评价和指导。质量管理的主要责任应归属于院校自身,因为他们更能根据自身实际,在其学科(专业)办学水平、课程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基本知能、毕业生质量等方面展开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任何外部质量管理都只是基于院校自我质量监控基础之上的干预。一直以来,各级类幼儿教师教育院校都拥有一套自己的机制,以确保其质量,然而在质量管理实践中,他们缺乏长效的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标准以及稳定的质量管理组织,他们的重点是努力使自身办学结果往外部评价指标靠拢,而不是思考如何提高与改进自身教育质量。并且,对待政府组织的种种质量评估,表现被动并配之以系列应激反应,如为迎评而设置临时的质量管理组织,以使评估工作小组确信他们有严格的质量管理过程。

(二)质量管理内容各有侧重,质量标准却有“一刀切”嫌疑

由于专业积淀和人才培养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不同层次幼儿教师教育院校在质量管理内容上也各有侧重,难以统一。如,有把教育条件(如高校师资结构与稳定性、学生入学水平与生源状况、学校物质设备、学校财政状况、高校质量文化、高校对外联系等)作为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关注点的;有把教育过程(如课程计划、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课程评估方法、课程评估机制、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师生关系等)关涉的内容作为质量管理聚焦重点的;也有把教育输出质量,如社会输出质量(学术资格、课程及各级统考通过率、毕业率、就业率、毕业后职业与专业相关性、社会满意度、若干年内失业程度)或学生学习质量(认知质量、能力质量、态度质量)等教育结果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的。相关研究随意地以某一管理内容为中心范畴,对整个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进行论述,各自的逻辑起点不一致,间接导致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缺少深入而精细的研究。“质量标准是衡量与规范高等教育办学活动的准则和制度工具。”[1]虽然长期以来,不同院校都有一套自定的标准来保障幼儿教师教育质量,但“一个共同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院校内部控制质量的机制运转是否正常,还需要外界提供保证”[2],尤其是幼儿教师教育质量在人们主观感受里的下降使得外部力量介入高等教育成为必然,各级各类幼儿教师教育院校的质量评定通常是以外部评价指标为准,但外部评价标准并未顾及不同学校在履行幼儿教师教育职能时各自的侧重点和独特定位,不尊重教育的多样性和办学的差异性,以统一的质量标准(即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培养规格)来衡量、评价整个幼儿教师教育系统中的所有院校,严重阻碍了高等院校办学的自主性、多样性、多元化。此外,教育质量本身是复杂的,质量标准以数字信息的形式衡量质量的优劣高低,这种化繁为简的评价模式,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对质量管理乃至质量改进的贡献是值得商榷的。

(三)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第一,缺乏明确的指挥系统管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这使得幼儿教师教育质量改进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缺乏顶层设计,相关职能部门的调度配合存在困难。第二,信息收集反馈系统不健全,对质量信息的收集抓不住重点或质量信息不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质量管理的科学决策。同时,信息反馈的准确性、畅通性又影响质量的改进和提高。第三,质量管理诊断系统缺乏,即对收集到的质量信息缺乏专门诊断,尤其是缺乏专家系统对其进行分析、甄别、归因、评价等处理。第四,质量管理审计系统缺乏,即缺乏对高校质量管理机制在达成既定质量目标方面有效性的审核。第五,质量保障辅助系统缺乏,即未能充分利用一些“隐性”的质量管理系统,如由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及各社团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坚守和发扬高等教育质量意识、质量责任感、质量文化。

二、“质量管理论”视域下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所以才有“质量管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的学术争鸣。保证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的传统方法是“发现优秀人才并使他们保持优秀”[3]。在师范教育完成转型且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幼儿教师教育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如入学人数增加、新生素质降低、教育资源减少等。当下的幼儿教师教育除了要使优秀的人保持优秀,还要使普通的学生尤其是专业技能“零基础”的学生,甚至是糟糕的学生变得优秀。面对这些新问题,“质量管理论”实际上是秉持一种全新的质量观去理解或“对话”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

(一)对“质量”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是习惯将“质量”与“问题”联系起来,将质量看作需要耗费特别多资源才能达到的目标,因而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需求只有底限没有上限。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质量”也就逐渐成了“问题”的代名词,并且通常将“质量问题”归因于财政问题或资源问题。当社会斥责当前幼师培养质量下降时,高校通常的做法是设法追加投资来拯救质量危机,而低效的结果又导致不断增加投入,这样的恶性循环间接地佐证了“质量是昂贵的,质量就是问题”这一认知。事实上,“质量问题”并非质量本身的属性,如果能充分关注学生当前所接受的教育能否适应下一阶段的教育需要或社会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专业优势等方面,幼儿教师教育就不会总处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中。二是把符合标准视为高质量,缺乏追求卓越的质量理念。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是在探索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的改进提升,而是把符合标准视为优秀,尤其在迎接教育评估或各类检查时,所有工作的努力方向都是符合标准,一旦达标则万事大吉。

(二)对“质量管理”的轻视和敌意

幼儿教师教育质量出现问题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对质量管理的轻视和敌意。这种轻视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高等教育已经建立起以自治和自由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他们长期遵循各学科发展的历史传统自行其是,在对待教育质量问题时习惯于沿用自定标准来界定质量,并且“通常是运用多年来成功地从事非质量管理工作所形成的习惯做法来推行教育质量管理工作”[4],当外界试图用外部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并促使其保持优秀时,高等教育就逐渐把“质量”看成是应付临时检查的词汇,只有外界的评估团需要对其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时才去关注,对质量监控、质量评估、质量管理等外来干预行为天然排斥。另一方面,大学一贯的精英主义情结认为,教育质量就像学校的声誉,是无形的、弥散的、自然演化的,而不是管理出来的。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将质量管理自觉化、显性化,更没有在学校中树立质量意识、营造质量文化,使质量理念融入质量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学校成为一个对质量敏感的组织。

三、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突围:基于成熟度评价视角

(一)转变质量理念:从质量问题到质量财富,从静态的质量到动态的质量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5]打破将质量与问题相连的思维定式,客观中立地看待质量,对质量理念始终保持开放性,势必有助于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深入研究。如果幼儿教师教育有严格的质量意识,让质量成为一种行事态度和工作习惯,并深入工作的所有环节,那么质量将不是昂贵的,而是免费的,甚至是可以创造财富的。此外,“现代质量管理认为质量已不仅仅是符合性与适用性质量,更多是实现组织持续改进的一种动态特征”[6]。幼儿教师教育应该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树立追求卓越的质量理念,将突破和超越本分的不懈进取精神作为一种质量文化和具体行事准则建构于学校的管理系统中。

(二)建构质量标准:基于成熟度评价的幼儿教师教育质量标准

标准之所以为标准,其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在某一向面或维度下的评判是兼具普适性和统一约束力的。幼儿教师教育质量标准的设计和使用必须考虑和尊重不同层次幼儿教师教育院校的差异性,因此应打破用单一、静态的符合性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不同院校的惯习,但同时必须实现用标准的统一性适应幼儿教师教育院校的多样性。对此,可以考虑从成熟度的视角寻找突破口,即基于内部质量管理的成熟程度设立过程性评价标准。因为质量管理活动无疑会按照“辨识问题—探索方案—严格实施—效能反馈—优化改进—(再)辨识问题”的循环回路螺旋式纵向演进,因此,不同幼儿教师教育院校均可以遵循这一共通的判断标准,以评估其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程度。同时,这样的评价标准也能够在尊重院校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幼儿教师教育院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探索管理之道: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成熟度评价

幼儿教师教育院校质量管理之道,应该是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担负的人才培养层次,科学地设定质量目标,并建构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活动机制,不断审视当前“存在的质量”,并施以维持现状和改进现状的方法,用系统化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实践中随时识别、搜集质量信息,及时总结、修正和调整优化质量监控督导方案,持续改进教育质量,以实现自身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质量目标的达成。幼儿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外部责任主体(政府和社会)则可以考虑从成熟度评价视角评价幼儿教师教育院校的质量管理过程,以解质量管理之困。“成熟度评价并不深入课程与教学、学位授予、科学研究等具体领域,其关注的是作为管理活动的过程质量……是考查高校如何采取有效质量管理措施来实现办学目标。”[7]另外,在责任主体权力平衡的问题上,政府作为外部重要的质量管理者,应以辅助者的角色,保障和促进幼儿教师教育质量,尤其在自上而下行使公共行政管理权力时,不应干预高校的办学行为、规定其具体的质量标准,而应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评价高校内部的质量管理措施、手段或制度能否实现其预设的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上。同时,作为政府补充力量的社会中介组织,在实施质量监控时,应充分考虑幼儿教师教育院校自身的质量使命,以此为基础和前提,对其办学质量管理行为的成熟度进行督导评价。唯有如此,内部发展与外部监控才能形成合理张力,使幼儿教师教育院校在自由的空间内,自主地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作者:唐桂英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探究

摘要:

近些年,随着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从终身教育视野下探讨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终身教育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终身教育;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被誉为“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可与哥白尼式的革命相媲美,它孕育着真正的教育事业”。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就成为全球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被各国作为教育的根本原则,引发了一场最深刻的教育改革实践。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社会人士所重视,与此同时,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与要求大幅度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终身教育的思想内涵

终身教育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5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一生不可能绝对划分为教育和工作两个部分,学校教育只是人们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非全部。“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应当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永恒要求”。终身教育的主要思想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及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又包括横向的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2)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人们养成学习习惯和持续学习需要的各种能力。终身教育只是一种手段,终身学习才是目的。(3)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模式。终身教育思想是全方面和多层次的,只有在理解其本质内涵以基础下才能有力开展相应教育工作。

二、终身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重视教育的起始阶段,重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和奠基阶段,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战略目标之后,人们纷纷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各级部门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纲要》提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得到社会重视,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幼儿教师培训工作。

(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首先,幼儿教师自身学习愿望日益增强。幼儿教师需要整天和年幼儿童打交道,工作繁杂琐碎,一些教师会感到“忙、盲、茫”。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等理念的提出,幼儿教师对学习的需求日益强烈,专业化意识日趋增强。但是,由于平日工作的繁忙和自身学历程度不高,自学对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比较困难,多数希望通过职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其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他们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在幼儿教师成长过程中,专业化程度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的成长并非依靠师范教育阶段就能完成,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特别职后继续教育对幼儿教师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另外,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号召,各级各类幼儿园不断扩大自己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很多非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更需要通过入职和职后教育了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和教育方法,从而逐渐促进专业化成长。

三、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虽然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日益重视,但是整个教育培训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规划有待完善。

虽然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幼儿教师培训计划,但是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少偏远的市、县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性,未将幼儿教师纳入教师继续教育队伍。其次,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公办园和市直属幼儿园占有优先权利,私立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再次,对于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政府和园所往往只重视培训是否顺利开展,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是否得到提升关注程度不够,学习和考核的整体规划有待提高。

(二)忽视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和主动参与。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现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多以培训形式展开,政府和学校部门按上级要求让一定比例的幼儿教师接受培训,教学内容大多是由教育专家及现有教学条件确定,容易忽视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幼儿教师大多希望通过培训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而现行幼儿教师培训重视理论知识及相应教学技能传授。其次,教育方式上,容易忽视教师主动参与。现行教育方式一般以集中学习、理论讲授为主,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很多老师盲目接受、应付差事,无法发挥调动教师学习主动性。

(三)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不平衡,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出现较大城乡差异。另外,幼儿园教师接受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过程中,农村幼儿园占有教育资源较少,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开展得极少,造成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四、终身教育思想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理想。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全世界各个阶段教育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构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1.强化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一体化。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贯穿人一生及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所以要将幼儿教师的成长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使幼儿教师一生都能受到一致的、连贯的教育。继续教育工作中,逐步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学习、不断成长。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做好幼儿教师的入职准备工作,让新手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还要转变思想,不能把继续教育作为幼儿教师学历的补偿,要注重通过继续教育使幼儿教师在思想和学习能力上有所提升。

2.完善园本培训,实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虽然国家和各个地方都在大力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可是落实到一个幼儿园,教师参与数量还是有限的。为了满足每一位幼儿园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园本培训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园本培训一般参与的教师比较多,而且可以在幼儿园经常地实地开展,园本培训可以幼儿园和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方式实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总之,幼儿园应该完善园本培训制度,让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共同提升。

(二)公平公正,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和评估。

终身教育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有重要作用,社会应对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提供终身保障,在终身教育思想下,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必须是公平公正的。这就要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的监督,尤其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不仅要公平分配教育资源,还要确保培训名额落实到位,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绩效评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指标,对教师、学员、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三)更新观念,构建系统化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1.注重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首先,由于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承担继续教育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一个符合多层次幼儿教师学习发展的分层教育模式,提高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比如,将新手幼儿教师、骨干幼儿教师及农村幼儿教师分层次进行继续教育,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培训目标,为不同层次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其次,培训内容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发展性,要深入实践发现幼儿教师需求,力求解决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最后,终身教育思想倡导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持续学习需要的各种能力,所以培训中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自学反思能力。

2.突出教师参与的主体性。在幼儿教师培训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师的主体参与性。多提供机会让幼儿教师与专家或不同地区幼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在培训方式上尽量拓展培训形式,充分开展参与式培训,如示范观摩、说课评课、集体研讨等方式。就像终身教育强调的那样,教育教学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人的身心所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再是从外部强迫灌输,而是自由地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进行。

(四)重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发展不仅包括职业技能的发展,还包括个体发展。幼儿教师如果单纯拥有超高教学技能和丰富知识水平,却无法在自己的职业中寻求到快乐和满足,这也是不幸的。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寻求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像终身教育理念提出的一样,教师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教师更好地“照亮”别人,实现其工具价值,而且帮助教师个人发展,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深入教师情意方面,包括教师的情感、期望、价值观等,注重教师自身成长,只有自身得到成长和满足,才会对该职业产生认同感,进而产生幸福感。走向幸福,才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宿。“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教师作为每一位幼儿启蒙阶段的指明灯,其作用是巨大且深远的。因此,必须在终身教育思想下彻底落实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赵静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幼儿教师家园共同教育研究

摘要:

《指南》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而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树立沟通观念掌握沟通技巧,对家长进行区分沟通,用真诚感动家长,发掘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老师与家长形成合力,实现家园共育。

关键词:

方法区分,沟通真诚,肯定家园,共同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3-6岁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与学习目标和想对应个阶段儿童的教育规划,然而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发展自我认识、学会自我控制、养成良好习惯、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技巧为今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基础,是对幼儿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面指出:家庭教育也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合伙人。应该本着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的原则,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家长的主动参与,来帮助提高幼儿的教育能力与成长。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里走向学校的一个过渡期,在此过度期间的教育除了老师的悉心教育外还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只有实现了家园共育才能使得幼教工作事半功倍。要得到幼儿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需要每一位老师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本人通过在日常幼教工作中的观察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沟通的观念和技巧作为一名老师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并注重沟通技巧。

(一)首先人无完人,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都会有亮点和缺点,要经常观察、学习对于在事情的处理问题上,多多想别的做的好的老师是怎样教育孩子,照顾孩子的,多主动学习,达到优秀的幼儿教育的目的。

(二)其次要学会找到优势方法,抓住问题关键

1.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发关心与细心照顾,只有你能够付出,就肯定能够得到孩子家长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得到家长的认可。

2.孩子都会喜欢年轻像天使的老师,这是孩子天真的心性,喜欢你之后也会回家跟父母说家长也会对你刮目相看,认为您有能力教育好他的孩子。

3.对孩子亲切,对孩子公平,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样可以让孩子的父母对你有良好的印象,在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好好沟通很多。

(三)最后要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建立与家长情感

1.密切注意孩子在学校里的日常动作,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细心照顾。提高你在家长心中的印象。

2.关注家长对你在工作中的情绪变化,是否满意您的工作,与家长随时保持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3.一定要做好家长平时给你交代的小事并努力的做到最好,避免家长产生负面的情绪,尽最大可能的跟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家长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四)在与家长发生矛盾是,想办法化解

1.我们需要分析事件的起因,了解事件的过程,并且积极的想家长反映事情的情况,得到家长认可。

2.我们也要反思下自己,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家长的不满,及时的了解情况,避免以后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引起就家长的反感。

3.可以把事件的过程与同事一起分享下,听取别人的经验是自己进步,同时可以倾诉自己的心声,缓解自己的情绪,达到双赢。

二、对家长区分沟通

对应不同的层次的家长,我们在说话的方式方法一定要有区别。老师要采用区分沟通,遇到什么样的家长说什么样的话,一定要区分对待。对于那些年轻的80后家长我们要让其多多关心孩子的教育、鼓励孩子,要与我们把孩子的教育工作优化到最大,对于50年代爷爷奶奶,老师要把他们视为自己的长辈一样,见到他们一定要尊称,这样可以让家长看到你的职业素养,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打下基础。大多数家长对老师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但是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家长,这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对于那些情绪激动的家长,首先我们需要让家长保持冷静,让其稳定情绪,在了解事情的原因,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到家长的认可。例如,我班幼儿在做游戏时,孩子间相互打闹,老师如果没有注意这些事情的情况,而孩子回家说什么人欺负他而引起家长的不满,家长就打电话来质问老师,引起不知情况的家长情绪非常大,老师一边解释当时情况,并让家长及时到幼儿园做处理,并且多次的主动打电话进行道歉,得到妈妈的体谅,让其态度有所转变。虽然父母与老师的身份不同,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关心教育好孩子。

三、用真诚去感动家长

在孩子的教育的工作中,首先我们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其次就是我们要把他们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与家长能够和谐相处。让家长信任你,在以后的交谈中也会给你说孩子回家的情况。早晨当家长们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时,看见笑容可掬的老师们,听到老师与孩子的问候语,也许家长的好心情就从这里开始。他们会感到孩子在学校就像在家里一样,他们更加安心。下午,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来接孩子时老师微笑对他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自己吃饭。”也许他的劳累立刻减轻了。当家长有事耽误了接孩子时,面对心急如焚、满脸歉意的家长,老师依旧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您别急。”

四、肯定孩子的优点,赏识每一个孩子,使家长获得心理的愉悦

这种肯定孩子优点的交流,能让家长保持一种自信、轻松、愉悦的心情去面对,并且会主动说起孩子在家里面的情况。其中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样建立起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家长会喜欢、主动和老师交流,有利于做好家长工作。

总之,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与老师要一条心,都需要相互合作,让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工作面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蹇洪 单位:重庆市大足区双桥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幼儿教师学前教育教学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更加注重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未来幼儿教师的摇篮,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能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笔者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相结合进行探究,力求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关键词:

学前教育;教学;幼儿教师

幼儿期是孩子的认知和心理都善未成熟的阶段,学前教育的教师承担着幼儿期学龄前儿童的综合能力的发展,由于幼儿教师特殊的工作性质,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也要求更高。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专业性幼儿教师的专业,这种职业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幼儿教师只有在专业技能学习和锻炼的阶段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工作岗位中肩负起教育幼儿的职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做到有效避免学生在学校所学和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中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的教师要把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生未来的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凸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存在的意义主要就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美术专业技能的幼儿美术教师,把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是顺应学前教育中各种关联要素的需要。第一、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是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今天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明天幼儿教室里的幼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用未来教师的标准去培养学生,能够让学生更加更够胜任未来的工作,所以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相结合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的需要。第二、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是社会的需要。对于幼儿教育人才,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幼儿的家长们都更喜欢专业技能高,工作适应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能够让学生顺利成长为用人单位和家长的需求,满足社会的总体需求。第三、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是实现中职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社会输送具有幼儿专业技能的人才,专业技能强的学前教育人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得到长足稳定地发展。

二、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的途径

学前教育要想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进行有效结合,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教师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成长成为综合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幼儿。

(一)学前美术专业教育要注重学生教师素养的培养

今天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即将成长为明天的幼儿教师,所以在学前教育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未来的教师进行培养。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美术技能,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教师技能的培养。学前教育美术教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育,学生除了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之外,还应该掌握如何把自己学到的美术技能交给学生的能力。所以中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的教师责任重大,不仅要教会学生美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未来的工作性质结合于教学中。如:教给学生一些幼儿小朋友要学习和掌握的简单的作画方式和作画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教学中得以应用。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教师素养,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多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良好的额口语表达能力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

(二)学前专业美术教育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前专业美术教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如果说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美术技能的掌握大多处于理论理解的程度,学生见习和实习的过程却是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和运用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到只是转化为专业技能,学生的综合技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第二、培养学生实际教育教学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会遇到很多突发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把一些在给幼儿进行美术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做成课件,在班上来和学生一起探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效应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学前美术专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幼儿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中职美术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创新是美术作品的生命力,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并把这种意识用于教学当中,才能让幼儿的美术作品充满新意。因为幼儿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仅让幼儿接受到新型的教学,还能让幼儿在具有创新精神教师的指引下成长成为有创新精神的儿童。中职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型的教育是把创新精神进行传承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了创新的精神能够让自己将来的教学工作充满新意,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幼儿教师能够享受到教学成功带来的成就感,树立自己教学的信心。

总之,在中职学前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教学和学生的岗位需要结合起来,把学生当作未来教师来培养。中职学前教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师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中职学前教育美术的学习让学生成长成为幼儿教师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并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在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成长成为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陈怡 单位:宁波外事学校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教育评价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水平路径探析

摘要:

学科教学知识详细阐释了一名教师应该掌握的认知知识,是当前有关教师研究的前沿理论。实践表明,多数幼儿教师并不具备完整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者意从教育评价这一环节出发,主要从教育评价是否有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可能性及保证教育评价可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条件两个角度阐述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育评价;学科教学;知识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逐步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迈进。毋庸置疑,幼儿教师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且,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如今,我们对教师的考察已经从单一因素,如考察教师品质、教师行为向多角度、多方面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成为当今有关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前沿领域,其详细地阐释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该掌握的认知知识。本文试着从教育评价这一环节出发,探讨、分析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方法。

一、教育评价的内涵

评价,即价值判断,是指对某一事或人进行判断、分析。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向,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依赖于科学、适宜的评价方案及评价方法。虽然不同的评价方案及评价方法关注点不同,实施程序不同,但其共同致力于解决同一个问题,即将评价与教学紧密联系,与幼儿的学习过程、成长紧密联系,实现评价为教师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直接服务的目标。

二、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1985年,舒尔曼针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中所出现的过于注重教学法知识,而忽略了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内容知识的问题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这一概念。在舒尔曼看来,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独有的专业知识,它将教师与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相区别,是关于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知道使用怎样的演示、举例、类比等来呈现学科内容,指导学生理解难点。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法知识三个方面。舒尔曼指出,一名教师应该掌握完整的学科教学知识,缺一不可。涉及学前教育领域,研究者则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掌握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领域教学知识、幼儿知识、教学法知识。

三、借助评价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水平的可能性

舒尔曼认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升需借助于教师的不断理解、反思。格罗斯曼指出,教师可以借助于对有经验教师的观察、课堂教学经历、继续教师教育等途径完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据此,研究者认为借助评价有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可能性。

(一)教育评价有助于完善教师关于幼儿方面的知识

在幼儿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学科教学知识中,教师对于幼儿知识的掌握尤为关键,是选择领域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桥梁、纽带。具体表现为,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现有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水平,才能为其提取自身所具备的领域内容知识提供方向,同时为究竟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提供依据。从评价出发,教育评价的过程必然包括对儿童行为表现的观察、分析与解读。评价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成长。

(二)教育评价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促进教师反思

研究者相信每位幼儿教师都知道反思在自我成长中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却做不到主动、积极反思,原因何在,这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在研究者看来,教师不反思主要是因为教师不知道反思什么,根据什么反思,反思后应该去向何方。然而,教育评价却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促进、帮助教师进行反思。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借助于评价环节搜集关于幼儿、教学的相关信息,判断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审视教育活动过程。之后,教师根据从评价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对其之前设计的教学活动及接下来准备要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分析、反思、总结。只有基于本班幼儿成长的反思才是真正、有效的反思。

四、保证教育评价可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水平的条件

评价能否有效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师所采用的评价工具及评价方法有很大关系,并不是任何一种评价都可以。

(一)保证教师与幼儿是评价过程的主体

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当其被动地接受评价时,总是无益于教学和幼儿成长的。只有教师作为评价过程的主体,其才能够真实地观察到儿童的真实表现和真实发展水平。另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不断反思,要不断提升自我的评价意识。幼儿作为评价过程的主体,首先要保证对幼儿的观察与评价是对幼儿真实活动情境、真实行为的观察与评价,而不是幼儿行为发生之后教师借助于回忆进行的观察及评价。其次,要关注儿童在评价过程中的自我评价。

(二)寻求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首先,寻求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能够保证教师有效使用评价工具。教师有效使用评价工具的潜在含义在于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评价工具融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者认为,对幼儿教师来讲,教学是其最关注的问题。如果评价工具本身所评价的内容正好与教师教学内容相一致,那么评价环节的工作必然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其次,从幼儿需要掌握的“关键经验”出发设计评价工具,可以做到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关键经验最初源于高瞻课程,是幼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幼儿社会、认知、身体和情感发展的综合描述。关键经验不是庞杂琐碎的学习主题或目标,而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生活经验。关键经验是每个幼儿都必须掌握的,并且是幼儿在各个任务中可以迁移的。关键经验必然是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点,如果也是评价的主要内容,这样便可以有效实现评价为幼儿教师教学直接服务的目的。

(三)评价工具本身可以提升教师领域教学知识

领域教学知识是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根基。我国当前很大的一部分幼儿园教师由于学历低、继续教育缺乏等因素确实忽略了学科知识的完善、提升。如果评价工具本身就幼儿所应该掌握的“关键经验”进行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系统设计,那么必然会在帮助教师在明晰学科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把握关于幼儿的知识并提取适宜的教学法知识。

作者:张冬霞 张金 辉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幼儿教师教育观念重要性

一、老师老师做游戏———游戏当中学知识

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中活动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游戏中融入知识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能力,则可以做到寓教于乐,既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友爱,又可以让孩子们从中学到知识。我在教学中,经常将所学习的常识和生活技能与游戏相结合,孩子们也都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的游戏。比如,我经常会让孩子们玩扮演的游戏,我首先会启发孩子“: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有老人上车,但没有座位,我们该怎么做呢?”孩子们纷纷回答“:要给老人让座。“”孩子们,你们回答得真好,那么我们来玩个扮演的游戏,将给老人让座的情景重现,好不好?”孩子们兴致都非常高昂。一个孩子要扮演“老人”,几个幼儿扮演放学路上的孩子,一个孩子还踊跃报名要扮演“司机”,摆上几个小凳子,就是车上的座位。“老人”上“车”之后,看到“座位”都坐满了人,就站在了“座位”旁边,一个小朋友很快站起来,扶住“老人”,还礼貌地说道“:老奶奶,你坐我这里吧。”孩子还故意变声回答道“:谢谢你,好孩子。”逗得别的小朋友都哄堂大笑。很多小朋友还在表演中有自己的发挥,有时候孩子们还会自发地扮演生活中的不同人物,表演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孩子们在表演中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事,在表演中学会了生活常识。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方式应当得到改变,教师要多采用让孩子更乐于接受的,更能培养孩子自发性的游戏教学方式进行幼儿教育。教师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孩子一同游戏,一同成长。

二、老师老师讲故事———故事内容含哲理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幼儿教师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会采用直接批评、说教的方式对待,这样对于孩子的自尊心伤害很大,孩子的内心也很难以接受。教师要改变这种呆板的批评模式,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告诉孩子道理,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激发他们思维的主动性。有一次,我给孩子上美术手工课的时候,有一个孩子一会想画画,一会又想做手工,一会和周围孩子说说话,一会又跑去喝水看书,不能安静下来做好一件事情。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孩子们美术手工课结束之后,我就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叫做“小猴子掰玉米”。讲述的是一只小猴子在玉米地看到玉米又多又大,高兴地掰了一个玉米往前走,突然看到地里的西瓜又大又圆,兴奋地扔下手里的玉米去抱西瓜。走着走着,看到树上的桃子又红又多,扔下了西瓜去摘桃子。一只鸭子从猴子面前经过,猴子丢掉了手里的桃子又去追鸭子,最后鸭子“嘎嘎嘎”地叫着跑走了,小猴子没有追到鸭子,水果也没有留下,只好垂头丧气地两手空空回家了。讲完故事之后,我向孩子们提问“:小猴子为什么最后两手空空回家了呢?”有的孩子回答说“:因为它一会要玉米,一会要西瓜,一会要桃子,一会又要追鸭子。”我点头称赞,给孩子们总结道“:因为猴子不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对什么事情都是三心二意,所以最后它一无所获。我们也是一样的,只有静下心来好好地、认真地做一件事,才能将事情做好。”之后我还让每个孩子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说感想。孩子们都对自己做了总结,在总结中也同时进行了反思,从这个故事中感悟颇多。孩子虽然还比较小,但是他们同样有自尊的感觉,有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将所要训导的内容融合故事内容,给孩子们以启发和思考,引发孩子们的主动性。

三、老师老师家中坐———家访之中知动态

家访可以让老师更多的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习惯,能够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一些行为的根源,也能够更好地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改变家长的一些溺爱情况,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孩子进行了家访。其中有一个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喜欢对别人呼来喝去,要每个人都称她为公主,还伸手打过别的孩子。我感到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于是对孩子进行了家访。发现在家的时候,因为爸爸妈妈工作比较紧张,孩子大多时候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爷爷奶奶在家里称呼她都会亲昵地叫“我的小公主”,老人对孩子百般顺从,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对老人缺少起码的尊重,随意地要老人为她做这做那,稍有不顺心,还会对老人挥小巴掌,而老人没有对孩子予以制止,还认为这样孩子不会受欺负。我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要让孩子正确认识事情的是和非;对孩子合理性的要求应当满足,而不合理的要求就要及时制止;让孩子学会最起码的尊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幼儿园,我也会适当地纠正孩子的一些行为,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在家长和教师的双重帮助下,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之前的趾高气昂到现在的乐于助人,从以前的不高兴就打人到现在学会和别人和谐相处,家长看到孩子的转变也是喜在心上。教师要改变之前单纯的“园内教学”,不仅要注重园内的教学,同时还要了解孩子园外的生活,这样才能更详尽地了解孩子,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新时期的幼儿园教学,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现在的孩子更加聪明、更加敏感,教师也要多尝试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游戏、讲故事、家访等活动,与孩子展开亲密接触,从孩子的角度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才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

作者:张燕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淼泉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现代教育理念下专业标准幼儿教师论文

一、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现状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学历要求进行了简单的规定。1995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条例》中也提到了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关的内容。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热爱幼儿,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2011年12月,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为理念,明确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要求。从已有涉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文件条例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已出台的条文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较为零散,模糊、笼统,缺乏规范、全面、统一的标准;其次,专业要求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内容不全面,对教师的要求都是原则性的,将教育理念与行为准则相混淆,不足以给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规范和指导;再次,专业要求的条目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不利于幼儿教师的理解和应用;最后,专业要求的内容很难反映现代教育的理念,应对新时期幼教现状与问题的能力略显薄弱。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缺乏统一全面的标准,导致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认识不够准确,更不能体现专业性,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质量,也无法指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完善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是幼儿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现代教育理念诠释与启示

教育理念,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三、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1.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2.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

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3.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鼓励幼儿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合作”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与同事与幼儿家庭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

应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尊重不同的家庭文化与价值,为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持;能够认识到家庭的作用,促使家庭参与到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中来;能够发起并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尊重,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够利用社会资源,与提倡服务于儿童和家庭的公益机构、组织等进行协调和合作;能够与同事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强调幼儿教师要接受并认可每一个儿童,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平等的学习机会,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全纳”的教育思想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首先应引导幼儿教师尊重和赏识儿童的多样性,能够以公平、平等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儿童;要照顾到所有儿童的需求,包括特殊儿童;对课程内容和所使用的教学材料要具备一定的敏感性,既要使用反歧视性的材料和作品等,又要反映出儿童的文化、语言的差异性;能够包容儿童的多样性,能够以公平、平等的方式教育每一个幼儿,欣赏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能够把个性化教育计划和个性化家庭支持计划整合进教学目标和日常活动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包括特殊儿童;能够与儿童进行积极的互动,帮助所有儿童接受自己,并为自己感到自豪。

作者:张银春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教育技术幼儿教师论文

1对教学活动方面的影响

1.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营造一个十分轻松、优美、愉悦的教学环境,能够促进幼儿提高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幼儿教师通常都是自己朗读课文,让幼儿跟读,这样虽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幼儿教师往往难以引起所有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得教学效果十分有限。而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课件,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课文展示给幼儿,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将文章的内容展示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轻轻松松地就能掌握整个的故事内容,并且针对课件中各种语言对白的声调、语速、神态等各方面的不同,让幼儿进行模仿和训练,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师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1.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技素质

在幼儿教育中,科技方面的教学是其中比较重要,同时也是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在传统幼儿教学当中,由于这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相对较为枯燥和乏味,理论和概念性的东西偏多,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因此,一些幼儿教师对此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幼儿在这方面的基础十分薄弱。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让幼儿教师改变了这种教学思想,他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科技教学的一些成果或实验等展示给幼儿观看,通过神奇的科学现象,引起儿童的兴趣,让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1.3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提出“歌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歌”,他认为,音乐艺术对幼儿性格的发育和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园中的广播和班级中的各种录音设备、多媒体软件等,对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性格的形成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应当分别在早操、午餐、午睡、下午的课外活动等时间段,有针对性的仔细挑选段不同的音乐来播放,通过大环境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对游戏活动方面的影响

2.1营造氛围

在传统幼儿教师的教学思想当中,对于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认为只要组织幼儿做游戏就可以,忽略了氛围的重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游戏时,幼儿教师往往只是给幼儿播放录音,效果十分不理想。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舞蹈、动作等立体、直观的展示给幼儿,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声音、画面、动作相结合的和谐效果。运用教学课件,将音乐与画面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将以前难以描绘的情境直观的展示出来,更加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模仿。

2.2积累经验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当中,对于游戏经验的积累,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会带领学生到一些活动场所实地进行参观了解;而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幼儿园,只能通过图片、文字等枯燥的、乏味的讲解和展示,让幼儿慢慢了解和掌握,效果十分的有限。而如今,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这些需要进行了解和体验的场景以视频的形式拍摄下来,让幼儿在不能现场体验的情况,也能有一个相对比较直观的感受,大大缩短了幼儿教师的讲解时间和讲解难度,提高了游戏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3对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

3.1有利于幼儿拓宽视野

在幼儿园课间休息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等设备,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让幼儿可以自行浏览和观看,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增加幼儿的知识面。应当注意选取一些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3.2方便于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网站等渠道,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日常学习、生活的情况,观看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以对幼儿的日常表现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以适当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引导,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对幼儿教师及幼儿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网站交流掌握家长们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采纳,以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提升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从而使幼儿教育变得更加完善和高效。

4结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幼儿教学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技术手段。而现代教育技术对幼儿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也已经十分深入。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利用,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当前幼儿教育的要求,为幼儿将来的良好发展打好基础。

作者:徐华勇 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学前教育男性幼儿教师论文

一、幼儿教师的教学重点

幼儿教师性别分配不均,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对幼儿教师的教学任务的认识。关于幼儿教师的教学的重点,许多研究者从不同方面给予了解读。从教学内容来看,学前教育以对知识的教育、习惯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发展这三者的教学为主。其中,知识的教育是教会幼儿习得某些知识。这些知识范围非常广泛,既有代表物品的名词,也有某些食物是否适合食用的常识,是帮助幼儿了解世界,表达自己思想的基础。习惯的养成是训练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成为幼儿的一种基本素质,在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人格的发展则是通过良好的示范和影响,提供优质的行为模板,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使幼儿身心健康,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不同性别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发展的不同方面起着不同作用。去除专业领域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方法等知识方面的差异以及元知识、元技能的辅助作用后,仍有大量由于性别差异带来的差异。

二、对幼儿发展培养倾向不同的人对教师选择的倾向

学前教育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十分重要,但对不同的人来说,对幼儿教育和培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和选择也会产生很大差异。侧重知识的人在考虑选择教师时,会着重考虑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课堂的把握能力,对幼儿状态的观察与判断能力。这些人倾向于选择表达和表现能力非常强,讲解耐心,心思细腻,善于感知幼儿心理变化的女性教师。侧重习惯养成的人在考虑选择教师时,会着重考虑教师外在形象,行为特征,对动作的表现和模仿形象的树立。幼儿的习惯往往是在生活中逐渐养成,这些人在选择教师时,会考虑到教师对幼儿的照顾与看管,是否负责任,是否有足够的精力等。对于教师的性别选择上,则各有所好,重视照顾幼儿生活的人会选择女性教师,因为女性教师够细心。重视责任感的人对教师的性别并没有倾向,而是看重教师的职业观和责任心。侧重健康人格的人在选择教师时,会考虑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影响,甚至对幼儿性心理的影响。这些人在选择教师时,会注意到教师的性别对幼儿产生的巨大影响,比如考虑到不同性别教师的行为所具有的性别特征对幼儿性心理发育产生的影响,幼儿对不同性别人的行为模式的建立等。因此,这些人在选择教师时,倾向于将不同性别教师比例配属在1:1。不同培养倾向的人选择教师的倾向性不同,从当前呼吁、提倡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均衡的人越来越多这一事实可以推测,人们对幼儿发展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注重知识向注重习惯和人格,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关心。

三、对男性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角色的讨论

男性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教育职责与教育特色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导致当前对男性教师的角色的认识存在理论性的不足。一直以来,男性教师在学前教育中从事与体育、游戏等身体活动有关教学,很少有男性教师进行知识性教学。这与幼儿的生理发育有着密切关系,也与男性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有关。男性教师如果要在学前教育中充当主要的教学力量,必需加强自身的表现、表达等技能的锻炼,同时,也要注意对自身的行为风格控制。

作者:何鹏飞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论文

一、要认清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艺术,是爱心工程。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幼儿教师,更要具有童心,只有拥有童心,才能与幼儿心灵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欢天喜地地生活,无忧无虑地成长。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对幼儿的教养,保育时刻都需要智慧。教育教学智慧就在于能够洞察幼儿的心灵,捕捉孩子们情绪的微妙变化,及时加以调控,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就是幼儿教师智慧的表现。智慧不等于知识,一个人知识再多,学富五车,如果缺乏智慧,仍然可能是弱智。教育是一项需要大智慧的事业,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这门学问很深,需要我们长期磨合,终生探讨。

二、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要敬业爱岗

教师首先要成为大写的人,必须有高尚的人品,必须不断提升、净化人格。要坚持修身养性,要修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幼儿教师的人生应该是道德化的,不断在道德化的人生中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由从业而敬业,由敬业而乐业,要将自己的幸福与幼儿的幸福结合起来。高尚的师德是幼儿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认识到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包容和恰当的教育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爱的践行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职分。

三、要具有良好心态和顽强的事业心

实践告诉我们: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要从小培养。幼儿年幼无知,模仿性强,处处以老师为法式。上学时养成的性格和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某种习惯的形成日也就是某种性格的形成之时。这就是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心态,要谦虚、勤奋、自信、好学、勇于担当、勇于创新,要有宽广的胸怀,教师要有正气。教师的精神是富有的,要一身正气、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教师可以平凡,不能平庸。今天,三、四岁的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这个年龄段进入听觉发育敏感期,听力大有发展的空间。鉴于此,在课堂要带领他们饱含想象的听音乐、弹奏键盘。这种快乐的音乐体验,能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教育是影响人的事业,教师的高尚情操、专业兴趣、美好心灵、宽广胸怀时时影响着孩子们,成为终生的美好记忆。所以,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招式,时时都在潜移默化地感召着每一颗天真的心。使他们从小养成宽厚、仁慈、积极向上的美德,也像老师那样宽厚仁慈、爱岗敬业、友善诚信。

四、要具有丰富的感情和坚强的毅力

教师的担子是沉重的,教师注定一辈子要做平凡事,要年复一年地与平凡牵手相依。要时刻与幼儿打交道。让每个家长、每个孩子都满意是很不容易的。然而,正是不容易,才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是因为不容易我们才体会到人类灵魂工程师荣誉背后沉甸甸的责任。幼儿爱动,喜欢歌舞。教师要充满激情、精力充沛、爱憎分明,要在朴素中多一份恬静与轻松,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多一份幽默与灵动。让课堂吸住孩子,呼唤着童心,让课堂成为营造幸福的地方。教师激情满注、精神抖擞,容易进入角色,有力地感染着孩子,会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师生互动,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强了活力,师生在欢悦中享受成功,分享幸福。幼儿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要有坚强的毅力,要坚信改革的道路越来越宽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时时存在。为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幸福课堂、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坚持观念不断更新,教法不断改进,不断注入新的信息、新的观点,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和创新的氛围,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幼儿教师要勤练内功吗,加紧充电,以克服“本领慌”。通过学习、进修增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不断提高吹、拉、弹、唱、画、跳技能。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永远保持业务、学术的高势能。课改的浪潮风起云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愿耕耘在幼儿教育战线上的同道同仁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做真的坚守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做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

作者:王靖 单位:河南省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幼儿教师幼儿教育论文

一、善待与众不同的幼儿

幼儿园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个群体,在脾气个性、行为习惯等方面还未经过社会化的规范培养,因此更容易养成以自我喜好为标准的黑白分明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太有个性而容易和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教师要尊重孩子的独特个性,不可以用简单的好坏标准尽兴粗暴评价。教师必须持宽容、温和的态度,善于发现儿童身上的个性优势并进行优化,及时纠正儿童的错误观念或行为习惯等;根据儿童独特的优势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和认知,锻炼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为在尊重儿童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特长,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在室外活动环境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提供儿童的选择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活动;在幼儿园举行的家长开放日要及时和家长了解儿童的信息,为更好地和儿童相处做好准备,并及时向家长交流孩子在幼儿园内的表现,交流教育理念,以确保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贯性、连续性。

二、正确处理学生犯错误的行为

儿童由于年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的限制,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并未经过社会功利观念的熏染,因而极为简单纯洁;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是非观不明确、自我控制力差等缺点,需要教师、家长及时的监督和教育,才能保障健康人格的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幼儿教师在处理学生犯错误的行为时,要充分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简单和纯真,努力站在儿童内心真善美的角度进行教育。这样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我是被爱,被信任的,在他人的眼中我是很棒的孩子。”这样对儿童无形中产生正面的感染力,使儿童在被他人信任的同时更加懂得自尊和自爱。此外,教师在处理学生犯错误的行为时,不要只看表面现象就对学生妄加论断,要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立场,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训斥儿童的立场,努力了解学生犯错误的背后原因,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纠正儿童错误的认知观念,帮助儿童深刻反省自身的不足,促进儿童的转化。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幼儿教师在面对顽劣异常,屡教不改的儿童时,不要认为是孩子的原因而对他们大肆批评,要探究学生的内心认知问题,找出儿童情绪出发的关键点,及时解开儿童的心结,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教师还要善于进行工作总结,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结合儿童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三、耐心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阶段性、顺序性等特点,幼儿也存在着发展的差别,具体表现为同一班级的儿童其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待儿童时要充分了解发展的差异性,根据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有区别地对待。尤其是一些学习不好、领悟能力差的儿童,容易因为自己在班级体中的落后产生焦虑情绪,因此他们心理更加敏感,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尊重和小伙伴的友谊。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态度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切不可粗暴地批评他们,应该用爱心和耐心去积极引导儿童,逐步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只有对孩子充满了爱心和耐心,才能使孩子在情感依赖的基础上对教师充满信任和安全感,从而使他们在幼儿园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教师在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时,还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们自身的优点。教师在审视学生时应具备多元标准观,切不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尤其使幼儿教育,强调的是儿童身体各项技能的锻炼、社会性人格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非功利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家长来访日”的接待工作,及时总结儿童在幼儿园内的近期表现,和家长交流儿童的信息,加强对儿童的理解;善于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提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事项,努力使幼儿园教育能和家庭教育保持统一性和连续性;对于儿童的犯错误行为,教师要深入探究儿童的家庭环境、父母教育等深层原因,对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要及时、耐心地沟通和更正,以确保幼儿在更加健康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四、结语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幼儿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用爱心和耐心照亮学生的心灵;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充电以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为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艳 单位:山东省金乡县金色阳光幼儿园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基于师德教育的幼儿教师论文

一、加强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师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路人,尤其幼儿教师更是如此。幼儿园时期学生的各方面心智还处在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耐心指导,因为孩子们还很幼稚,理解能力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浅显易懂地教会他们所要学的知识;在照顾生活中,幼儿教师要热情地接待孩子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幼儿教育就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教育,教师会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会注重学生在精神层面的教育。因此,幼儿教师在孩子的生活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向老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一个好榜样,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们的工作责任感。同时,也要让教师注重自己的生活习惯,因为他们无意中的很多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举止。由此可见,加强师德教育有利于孩子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很优秀。

二、加强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幼儿教育又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可以说,每个人一生的前半部分大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幼儿园的校园生活是每个现代人都经历过的,教师的言行及道德修养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儿园的生活不美好,小朋友很难改变对学校的厌恶。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就不得不重视幼儿园的师德情况。就像近期新闻中报道的,如果幼儿园的教师都像他们那样打骂学生,那学生还会愿意和教师做好朋友吗?家长还会信任老师吗?校园还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吗?学习是人一辈子的任务,而教师就是这个任务的领导者。他们从小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现如今发生了多起幼儿教师虐童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家长怀疑的态度中,必须反思一下幼儿师德教育是否能做到让家长放心。根据多年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我认为幼儿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学历,更要注重教师的师德教育。可以开展加强幼儿师德教育的活动,比如说开展照顾孩子大赛,通过教师照顾孩子的细心程度可以观察到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教育小朋友。还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观察一下教师的教学方式,看是否能让学生和教师融洽相处,是否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三、加强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发展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人员。教育关系着社会的未来,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就像如今虐童案的发生一样,会给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更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师德教育,消除家长们的恐慌,挽回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形象。加强师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只有幼儿教育的恰当,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促进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可能都上过大学,但是大都受过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园的发展关系着社会中的每个人,而幼儿园的教育更是社会关心的重点。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原则,把孩子视如己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们的起居,在学习中注重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幼儿园的师德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顺利成长,更有利于教师完善自我,进而促进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张海凤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纳日松幼儿园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的教学策略及启示

一、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1.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集体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项互动,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信心和优良品质。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

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方法。在我院丹麦引进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1)共同学习法(cooperativelearning),是由戴维•约翰逊和罗杰•约翰逊提出的一种合作学习模式,由4~5名学生构成一个异质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作业,然后每组交一个完整的作业,教师根据小组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表扬或者奖励。这种方法重视开始共同学习之前先确立要进行小组活动,重视经常性地讨论如何更好地共同学习。例如我院引进课程《环境教育学》教学中,丹麦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准备好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利用集体智慧共同完成一个电动刷子的制作任务,并请每组的一个成员到前面演示讲解本组作品,然后对小组完成情况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在引进课程《戏剧》教学中,丹麦教师提出了“当你遇到醉酒幼儿家长接孩子离园时候会如何处理?”的问题后,请每个小组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采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本组同学的解决方法,然后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教师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热烈、勇于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涨,发散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明显增强。

(2)小组调研法(groupinvestigation),是一种普遍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性提问、小组讨论及合理性规划等来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中,学生自由结组,每组2~6人不等。每组从全班的总课题中选择某一子课题,然后将子课题分解为几个独立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为小组报告做准备。最后每组为全班学生报告或者展示他们的成果。例如我院引进课程《环境教育学》和《社会教育学》的考试中,两位丹麦教师提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设计、制作并阐述幼儿园模型的考试试题。学生根据教师的考试课题要求,自由分为5组,每组5人,学生将教师的课题分解为“自然幼儿园”、“现代幼儿园”、“城市幼儿园”、“乡村幼儿园”等子课题,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题又在组内分配协商,探讨运用何种教育理论去建构幼儿园?幼儿园的结构如何?需要选择什么材料去建构幼儿园?每个人负责制作什么?谁负责来作小组报告?每个人在主考教师提问过程中负责回答什么问题,等等。

二、丹麦幼儿教师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幼儿教师要求的提高,世界各国幼儿教师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是提升幼儿教师教育水平。培养幼儿教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积极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特色,深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1.采取基于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资讯权威者的形象,教学中采用单纯的讲授法,灌输式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理论课程内容,而更加喜欢专业技能课程。而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则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所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师要积极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以增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其创造性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幼儿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合作互助品质。

例如,我院在学前教育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中,教师结合学习的五大领域教学设计理论,布置相应的幼儿园教学设计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课前搜集材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课上分组进行模拟教学汇报,然后师生进行教育评价。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深化了对各领域课程设计理论的理解,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了教学设计能力、模拟教学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在《学前教育概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一部分课程内容由教师讲授、一部分课程内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进行,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采取综合性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在学前教育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中主要采用专业理论课程试题库中的试卷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试题中,既有考核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试题,也有考核学生能力的试题。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过于注重学习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中,也可积极借鉴丹麦教师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书面报告+单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考试前布置小组考核任务,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文献资料目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地展开合作学习;具体考核评价形式上,可以采用笔试、口试等多种方式,学生可以合作完成项目报告,然后由一名学生汇报项目研究成果,作为小组考核成绩的评价依据;同时,教师还可以请组内每位学生回答与项目报告相关的问题,作为个人考核成绩的评价依据。

最后,教师根据小组项目报告情况与个人阐述情况综合评定出每位学生的考核成绩。例如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考核中建构了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期末考试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微格教室小组模拟教学成绩、说课考核成绩和笔试试卷成绩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充分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等能力的提高,课程考核由终结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幼儿教师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立足国际视野,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经验,可以为我国幼儿教师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与思路。

作者:付延风 单位: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乡村幼儿教师开放式教育之思考

1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面临的难题

(1)农村幼儿园缺乏教育角色观念。

所谓缺乏奇偶碍于角色观念就是农村幼儿园在进行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将幼儿教育是为教育工作的全部,从而忽视了社会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开放式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来完成,只靠单方面的教育是不能实现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的。农村幼儿园在开展开放式教育的同时,要做好学生家长工作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工作,要主动去迎合家长和社会,并且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工作。

(3)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缺少投入和扶持。

农村幼儿园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工作机构,是专门从事培养学生的,肩负着实施和发展我国开放式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目前农村幼儿开放式教育工作而言,教育工作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全部都需要幼儿园自身来承担,可谓是责任重大。但是,农村幼儿园由于自身条件不足,可能无法满足开放式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因而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大力扶持,才能将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2发展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的主要方案

2.1突出农村幼儿园的主导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学会生存》一书提出:我们应该挑选和培养家庭和社会联合的积极方式,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方式,包括采取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手段,都应该全部用来发展基础教育。农村幼儿园学校教育切不可独立专行,需要将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相关部门联系起来,共同发展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例如,在意大利的瑞考欧教育体系中,家庭和社区所取得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几乎可以说瑞吉欧教育体系就是将幼儿园、家庭和社会连接起来的教育社区。在这个教育社区中,农村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都将学生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一项日常工作,以学生为主体,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努力做好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工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曾经说过:“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因此,可见在教育社区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幼儿园,社会以及家庭只是起辅助作用。幼儿园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其实就是幼儿园的指导和领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懂得如何去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因而掌握了教学主动性,在进行学校和家庭、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更加能够认识到这种互动合作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儿童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幼儿园必须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互动、交流和合作。社会和家庭中有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条件,且社会、家庭非常积极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由于社会、家庭自身非专业从事教育机构,因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只能属于从属地位。突出幼丨L园的主导作用,需要幼儿园将儿童作为i心,一起工作以儿童教育为主要目标,并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资源进行整合,制定相关教育方案,并将资海整合利用,发挥最佳的效果。

2.2延伸农村幼儿园学生的生活圓

教育的作用就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因而一切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因素都应该被重视起来,幼儿园、社会和家庭都是重要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园、社会和家庭不仅仅是代表某个领域,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这些要素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就像是空气一样,存在于学生的周围且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因此,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应关注学生时刻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学生生活的地方就是教育应该存在的地方。我们知道,儿童生活的地方首先是家庭,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与父母生活早一个家庭里,而家庭又是组成社会的一部分,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儿童在幼儿园中接受专业的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关键。但是,儿童生活的范围不要局限于幼儿园,还需要涉及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早些年,日本在《幼稚园教育要领》中就要明确指出:“幼儿生活应以家庭为主并延伸到社会社区。”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将幼儿园教育局限于某一领域,要拓展教育的视线,将幼儿教育延伸到相关领域,努力做好开放式教育。随着幼儿教育工作的延伸,社区讲师延伸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将教学目光放长远点,而不应该将目光只停留在课堂上和学校里。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应从延伸儿童教育出发,将儿童教育工作延伸到社会中相关领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社会就是学校的说法,并且将社会就是学校和学校就是社会这两种观点作出对比。很清晰地向人们表达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3整合社会有效资源

当前,农村幼儿园的社区活动还存在很大的随惫性和波动性,没有系统的思考和全面的策划,对社区资源的?合和利用也是无计划、无目的的。因而,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首先,就要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利用。在众多行业、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中加以整合,同时从农村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出发,从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出发,对社区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其次,针对社区有效的资海,并结合农村幼儿园实际教学的需求,确定相对稳定合理的资源优势,建设固定的活动场所。最后,组织教师工作人员,从教学专业角度出发,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并逐步形成教学课程。

2.4加强教师和家长交流沟通的能力

农村幼儿园教师大多数都是比较年轻,社会经验不足,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单一化、片面化。因此,教师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在教学中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通过在实践中边学习边做,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师的行为能力。教师在和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沟通方式,这样不会使人对沟通产生厌倦。不过,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采取一定的聊天技巧不能代替整个聊天过程,聊天的过程中情感的交流才是最为重要的。人与人在交流的时候,难免在思考问题和观念上会产生差别,教师和家长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如何能够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去和家长进行交流,才是教师和家长成功交流的关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家长们的想法,并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感受别人的情感。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在以后的交流谈话中,定能够和家长找到沟通的共同点。

2.5建设多层次的家长团队

毎一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组织,家庭成员是这个组织的自然群体。在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性格、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所不同。有的象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上花费精力和財力;有的家长则是对孩子的教育马马虎虎,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自己没有必要去教育孩子,还有的家长外出工作,将自己的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抚养。这些不同的家庭环境使得孩子们会有不用的学习状况。因此,农村幼儿园应该设'立家长委员会,要求每个学生的家长都要参加,成立一个专业的家长群体,专门负责 教育管理家长和学校之间和交流沟通。但是,由于家长们的文化层次不一样,因此,在建立家长团队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建立不同的团队,分层次开展家长活动,使得每个家长都能切身实际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保证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工作的颟利开展。

3结语

教育应该多开放式发展、多元化发展,农村幼儿园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值得我们去重视。开放式教育是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好相关教育工作,全面提髙农村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事业!

作者:王淑英 单位:育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段家埠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