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机电系毕业论文

机电系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23 10:01: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机电系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机电系毕业论文

机电毕业论文:机电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本文作者:张素正 单位:徐州市贾汪中等专业学校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大改革力度。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学校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改变不适应时展要求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文章结合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规律,构建完整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机电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训练和检查,它对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方式和实验室开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设备配置和管理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陈旧。现行的实验教学体系条块分割,实验课绝大多数依附和从属于理论课,并为理论教学服务。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上按各门理论课程的要求而设置,以单一的、理论验证性实验项目为特征,实验学时明显低于理论学时。实验教学没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还没有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先进性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较少。

(二)没有建立实验教学的科学评价体系。目前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较多地重视了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实验开出率的评价,对实验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许多学生的理论考分很高,但动手能力很差;还有实验报告的雷同和抄书现象也比较明显,有的同学不动手操作直接拷贝别人的结果而获得高分。这种单一的只看实验书面结果而忽视实验过程的考核方法极不合理,不能客观公正地评判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以及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

(三)实验室开放的力度不够。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室开发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开放实验室的数量还是开放时间都远远满足不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

(四)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力度不大。目前的实验师资队伍只能满足验证性实验的要求,无法完成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的前提下,还需进一步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以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

二、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实验教学体系是以学习实验理论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一体的实验课程综合系统,它和理论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获得整合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时,应从学科发展和培养学生能力等各个方面统筹考虑,以学生为本,构建符合以下指导思想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一是树立“大工程”意识,改造原有的实验管理体制和实验室建制,建设一个涵盖完整的具有现代工业体系的实验教学训练基地,既适合工科学生的实训,也接纳其它学科学生的培训。二是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步形成“系统化、层次化、模块化、综合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三是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应用型机电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非常必要。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实验教学层次的创新。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着手,构建创新型的实验教学层次,主要包括基础型实验教学、提高型实验教学和创新型实验教学三个层次。

1.基础型实验教学。这一层次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验证课程理论,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工程背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对专业的兴趣。实验内容包括硬度实验、范成实验、直径的测量等常规实验项目。这个层次主要针对低年级知识背景,课程安在一年级。

2.提高型实验教学。这个层次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在学科或专业内的综合实验技能,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实验、机电一体化系统实验、液压与气动实验等内容。这一层次的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时间安排在二、三年级之间。

(二)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创新。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根本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必须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三)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为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需要完整的质量保证制度。

1.构建面向创新型实验教学质量的制度保证体系。严格规范实验教学活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构建面向创新型实验教学质量的过程保证体系。在实验教学内容和选题方面,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增强实验教学计划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要精心安排,周密布置;在实验教学的指导上要加强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3.构建面向创新型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制定完整的适合本专业教学特点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使其既能反映实验教学现状与教学质量情况,又要繁简得当、可操作性强。实验教学评分机制的改革是整个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不同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归纳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内容的信息量和实验教学效果。通过运用综合性、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寻找适合实验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体系完整,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加强了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机电系毕业论文:科学构建机电专业教育体系

本文作者:王晓艳 单位:舟山航海学校

国家教育部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在服务产业的目标中明确讲道:职业教育要“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按照企业生产的技术、设备和设施标准,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提高虚拟仿真、模拟现实和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教学实训水平,培养800万技能型人才”,而目前,中职院校的就业形式趋于低迷,其中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是重要原因,造成学生们毕业后还必须经过单位较长时间的训练实习,迟滞了实际工作的时间。

一、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计划的确立与修正缺少科学和严格的态度

在确立机电专业的教学程序和计划时,对那些公共基础课如何安排的把握上往往有着多种不同的方式,公共基础课的安排造成了纷繁芜杂、重叠或空缺的现象。做常见的情况是对公共基础课给专业课让课时:有的中职院校将其课时压缩至最少,考评标准最低,资金投入最少,甚至成了学生的休息课、放松课。

(二)教学计划的实施缺乏严谨的作风与认真的态度

部分学校落到实处的课程和最初确立计划的差别明显;部分学校在有的课程授课时没有达到教学内容制定的课时量和目标,有的甚至连关键课程的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没有讲述完备;少数的中职院校课程安排的内容不但没有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就业岗位的情况来设置,也没有根据这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吸收与技术掌握规律,却根据教师与资金、场地等现有情况,可以安排怎样的课就安排什么课程。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陈旧“三段式”的讲述方式没有进行有效的革新,许多课程其实早已落后于生产要求与就业水平,明确冲着就业的授课制度并未确立。课程因袭过去的材料,较少进行二次开发活动,和社会单位经营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技术脱节,课本模式化,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讲话课本的内容记住,然后再讲述给学生来死记硬背,并未利用自己的了解、观察、感受、操作,把单位采用的先进器械、技能、流程与工作方式吸纳到实际教学里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德国的“双元制”,每学期学生在校一星期理论学习1至2天,在工厂企业做学徒3至4天;

(二)美国所普及的在社区进行培训的制度,职校的学生讲学习融入做工当中,将做工融入到学习里去;日本很流行的丰田模式,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左中目标,特别关注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能够合二为一、灵活贯通。

(三)国内中职学校也做了很多务实的探索。如:建教合作教学,台湾地区中职学校注重主动与学业有关的社会团体或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培训机制;体验式教学,通过体验与反思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项目教学法,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三、如何对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优化与实践

(一)提升思想观念水平,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在思想观念上有所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前提。中职院校机电专业要实施专业教学改革,就需要利用思想、观念的提升为基础,抛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教学和锻炼紧紧的统筹在一起,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所以,中职学校需要先做号下面的几个店:首先是建立以骨干教师、本专业的知名专家与经营良好的厂家组成俄专业指导小组,用来衡量与参谋几点专业的教学与发展方式。小组的成员们配合学校制定相关培养方案、教学规划,训练场所与实习基地建设、师资投入、教材购置等的指导;其次安排骨干教师到兄弟学校、各大企业进行实地的考察学习,熟悉各岗位的相关能力与岗位的人才引进情况;再次是组织教师对中职教育在教学特点、培养方式、课程内容、实习安排等问题进行探讨,把握好机电专业的具体目标。利用考察参观与学习探讨,能够让学校意识到:中职机电专业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特殊内涵与特点,因此既不可以将其做成其他教育阶段内容的“压缩简化”,也不可以将其做成工作培训的“延伸扩展”,而应该按照机电行业领域与职业岗位的特点,塑造文化技术适合社会发展,技术实践能力学得会、用得上,服务于经营、管理、操作第一线的人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应作为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通过“根据岗位设置课程,把握实践安排教学”的理念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思想观念与培养模式,切实科学规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实践模式等层面的教学,塑造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中职机电专业人才教育模式。

(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按照机电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从教学内容的根本性、学生技术能力的进步与企业岗位的需求,中职院校需要利用详细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规划、课程设置、培养内容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层面做科学的调整和优化,降低课程中的理论重复和内容重复,把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融到实践锻炼里去。利用“精简、优化、增添、统筹”等手段,做好《机械制图概论》等核心专业内容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的安排上,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予以调整,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配备优秀的教师。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职业技能审核部门的考试,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毕业,用这样的硬性指标来确保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

2.实施项目式的授课方式。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时代的新要求对机电行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中职院校的学生若是想在机电教学内容的提高上直接表现出机电专业能力的全面化与过硬的技术水平。学校应改变以前的陈旧教学模式,多方促进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达到一体化教学,将技能培养融合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将内容的讲述和技术的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教学内容分城两个部分,即教学内容与技术水平,对各个部分再理出具体的标准、要求。如此一来,专业针对性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与目的性的把握更加准确清晰,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加强学生的各方面的技术能力,也可以根据综合职业能力来设置专门的训练课题,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这个课题,来加强学生们的多方面素质技能,以实现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就业能力的提高与机电行业生产经营的要求,使学生就业时能拥有匹配的实践技能和切实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能够在车间进行生产和管理等。

3.突出实践教学。以往的讲课方式,都是从书本再到实践,过多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现在迫切需要扭转的是僵化的“灌输式”课堂语言讲述为现场进行教学、在具体操作里进行教学、师生互相探讨的进行教学,讲练同步,如果能够在现场进行讲述的,尽量不在教室使用板书等方式讲课,而是将大家带到实训场地、手工车间、训练场地等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与切实的掌握,促使学生把知识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实践强化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且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经过训练、通过专业考试获得适宜的职业资格认证。在实习时,可以采用“三个层次”的实训的教学模式:这几点分别为基本技术实训、专业技术实训、综合能力的掌握。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在推进中教学,从基础知识到专业技术,从简单的基本的操作到多种技术的灵活应用。各个层次都要尽量符合工厂实际情况,比如,技术操作实习就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机电行业理论之后,选取实际操作能力强教师腊进行讲述和指导,领导学生实施的各种训练操作。经过实际操作锻炼,使学生可以都市实施机电加工作业生产出合格的部件与产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训设施建设是做好机电教学的重要保障,所以,学校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为这两项建设得落实做好保障。首先是对师资队伍的整体待遇的有所提高,能留住人才、稳定军心。要教育打造一大批高能力的高技术水平实用性型毕业生,就必须有一支师德素养高,业务水平强,专业技术高超的教师团队。学校可以利用培训、招聘或交流的方式,组建一支顺应社会发展与专业内容特点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其次是对实验室与培训基地的规划建设与设备配备大力投入。实验室与培训基地是实习锻炼的基本平台,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们学习成绩的优和劣。所以,学校要将实验室和培训基地的建设、相关设备的配置当成日常教学的核心项目来实现,要多方筹资、大力增加投入来用于先进设备与实验场地的建设和完善。比如,建立训练大楼和生产车间,佩奇相关设施,如车床、铣床、刨床、磨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加工中心与数控车等。同时多方促成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教学模式,把多家优秀企业作为自己的长期实习基地与合作伙伴。可以让这些企业参与教学内容与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为学生进行实地教学和提供实习平台,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学生在其中学到了真技术,经历了锻炼,企业也可以在这些活动里观察、发现与吸收优秀的人才,如此一来,就可以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良好局面。

(四)塑造适宜的环境和专业文化、专业精神

环境与专业文化的塑造与优化可以在大体上划分为两大块:首先是担负全体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管理活动与教学活动的专业文化环境的养成与优化;其次则是贯穿于全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能力素质的养成。这两个部分,就其针对性和效果的最终检验、衡量的内容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专业文化环境的养成,从其御寒的精神层面到培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制度的完善上看,又能够表现在三个层面的意义:

1.打造复合专业特点的系统气氛与认知的学习环境。从机电行业技术的历史严格,来展示通过该技术所塑造的各个技术阶段的特点,以及以新知识、新方法、新器材、新需求等基础上的发展方向,并于中职院校机电专业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所起到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引导、启发、暗示的潜在式的教育效果。对于建校时间较长,专业内容比较全面、技术水平较高的中职院校,也可以将所在地区、学校自身的机电专业的开创与发展经历,和我国机电科技的发展历程融合在一起,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照片展览、动画、文物),讲解建国之后机电技术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数控机床、军备、汽车等机电产品的国内工艺水平,从而产生为祖国的机电行业而努力奋斗的雄心壮志。

2.与校园文化整合一体,营造充满专业特色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充分融合在一起,如在学校开辟专门的宣传栏、道路两旁、学生宿舍的打听等处设置各类宣传文字,营造一种充满专业特色气氛的环境;在学校的实验室、试验场地与实习车间里,将技术水平、加工程序、操作关键、安全守则、规章制度等做成图表安置于明显处,这样可以让机电专业的学生们在日常活动时就能了解这些内容,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普及,可以让大家逐渐的感受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文化传统;还可以根据专业内容教学的进度,安排各种各样的课兴趣小组实践,提高机电专业学生们的主动性与兴趣,让他们凭借自身能力制作简单的机电产品、零部件等,在重返额的实践锻炼里,去体会工作的劳累和做出成就的喜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对就业的自信,用来营造这样的机电专业教学气氛,让学生们身临其境。

3.创立专业的文化环境,加入机电行业与企业的精神。企业精神的概念,是指现代意识和企业特点相交汇的一类群体意识,是企业所有员工在生产活动的长期工作里渐渐形成积累与优化的一种起凝聚、指导效果的,并为企业所有员工长期记忆、维持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信条,和协调一致的行为规范与精神理念的统称。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在长期生产、人际交往、生存与发展中孕育有特色鲜明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往往以简明却蕴含丰富哲理的文字予以表达,例如编写诗词、厂歌、企业的旗帜、服装与徽章等方式予以展示。它是长期生产的积淀并且是企业经营时在一定条件下的凝结和萃取。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中引入企业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不能是盲目的、表面化的模仿,而是能落到实处的、具有和自身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并能和新的形势需要相一致的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不仅能反应机电行业的技术水平高度,同时也反映着中职院校的教学能力与毕业生的思想水平。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技能体系探析

摘要:当今时期,“机电融合化技术”是属于机械装备、电子技术、电脑技术、智能化调控以及讯息整合工艺、综合性工程、测试感应性技术及应侍传感技术等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机电融合化技术专业教学任务是为机电领域培养生产前沿的作业、操控人才。机电融合化专业技工上岗资格证包括检修电工作业员、机床控制员、CAD操控员还有设备养护员等相关工种的上岗证。把机电融合化技术、专业职业数据模块和职业认定证件及工作职责相对应,拟定和机电融合化技术职业相对接的职业功能系统,对于强化职业上岗制度的落实,深化职业高校学生的毕业实践、技术革新活动以及锻炼择业、修业技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机电融合化;技能结构;职业技能;双证互通

“机电融合化工程技术”是属于将机械装备、电子技术、电脑技术、智能化管控和讯息整合技术、综合性工程、测试感应性技术、应侍传感工艺等进行紧密融合的一项组合型技术,其引领着机械装备技术革新的进步趋势,且具备极大的实际运用空间。随着当今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社会上需求大量拥有此项技术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其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社会上其它常规型的科技人才。

1综合技术型人才

综合性技术人才是将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进行紧密交织融合的结晶,其重点是指在车间产品加工流水线上操作并牢固掌握一项以上过硬技术,能够在加工作业中担任多项专业职责,从事多工种的复合型作业,具备运用交叉型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处理生产实际问题的复合多面手人才,此类技术人才一般存在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加工业、服务型第三产业还有现实社会新兴的高科技创客产业系统,因此机电融合化专业技术型人才正好符合这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模式特征。综合型技术人才是属于一类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它的基本素质特征:其一是具备雄厚的学科理论及业务知识功底;其二是具备成熟的操作经验及较强的处理问题本领;其三是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担当多类繁琐性工作。综合型技术人才的塑造第一须强化基础业务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进而可运用一类整体性思考视野及扩展的眼界来牢固地吸收和运用多类交织型业务技能。

2机电技术融合化技能型岗位分析

机电融合化技能类岗位和其它岗位做比较,其可划归于组合型的新式岗位,需要具备宽厚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功底,具备成熟的操控经验及处理问题的本领。符合其要求的重点操作岗位是:(1)机电装备制作流水线作业人员。需要具备机电装备制作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控制本领、机电装备的运用及操控技能、对机电装备实施组合装配、测试及调控作业;(2)机电装备产品市场销售及售后跟踪服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机电器件的制造原理、组装工序等知识内容,具备对机电装备的现场检验及检修技能;(3)机械装备制造领域企业的机电器件养护及管控人员。规定此类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有识读机械结构图纸及电气工程图纸的本领。

3机电融合化技工人员的职业技能

机电融合化技术岗位资格包括检修电工作业员、机床控制员CAD程序操控员、设备保管员。

4专业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机电应用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组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技能,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机电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5机电一体化专业与机电一体化技工相衔接的职业技能体系

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6结语

综上,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技能体系包含两个职业技能模块:机电设备制造与安装模块和电气设备控制与维修模块。须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技能”模块课程的设置围绕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和行业认证的课程开设,将职业技能模块与职业资格证及工作岗位对应。

作者:吴泽平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体系探索

[摘要]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尤其是如何使得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确立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培养”的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了中高职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创新+技能”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创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和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省高职院校逐年扩大对中职学生的对口单独招生规模。同时中高职教育衔接一体化建设成为当前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近30年来,国家及教育部了关于职业教育的1部法律、2个纲要、3个规划(计划)、3份文件和4个决定等政策文件。比如教育部〔2011〕12号文《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2011〕1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反复强调了“协调发展”和“中高职专业衔接”。足见中高职专业衔接成了职业教育政策中的现实紧迫的诉求,也成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不可以逾越的最大障碍。2012年6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到了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明确中、高等职业学校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培养机制尚不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涉及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考核方案等。但是现有资料表明中高职衔接的探索很少涉及这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育现状基于毕业生就业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定位为行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应用型人才。这需要做好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体系还有待提升,尤其针对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如何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必须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建设贯穿于中高职衔接体系中。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本文探讨了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2001年,“3+2”分段制高职教育开始开展,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浙江省最早进行“3+2”招生和开展教学的专业之一,探索了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标准的衔接、考核方案的实施等核心问题。目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10所中职学校开展了五年一贯制、“2+3”和“3+2”的中高职合作教学,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五年制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不足根据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中高职衔接的五年一贯制、“2+3”和“3+2”培养模式要求课程体系五年贯通,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侧重基础和应用,学生初步建立创新创业概念;高职课程侧重实践和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但是在落实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中职学校执行力度不足,甚至采用一贯的培养模式,侧重学生的技能考证而对理论讲解不足,同时忽略了学生中职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中高职课程注重两个阶段的有机融合,以满足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需求。专业课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目前中职与高职在教学内容上没有考虑系统性,递进关系不清,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知识点讲授不全等现象。例如,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中职阶段学习后到高职阶段需要进一步教学,主要原因是中职阶段这门课教学深度和广度达不到高职要求。

(三)中高职教学模式的不一中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了解知识即可。这种方式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很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相对系统性,它要求不仅“会什么”,而且做到“怎么用”“为什么”。

(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考核机制的缺少中职学校侧重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还停留在口头上。而高职院校有各类学科竞赛支撑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高职衔接的这批学生进入高职后学习时间有限,很难再融入高职的创新能力实践平台。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探索与实践

(一)确立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职衔接的基础和构建课程体系的起始点。结合机电专业的市场需求和中高职学校的优势,制定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机械制造企业及行业,培养机电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管理与维护的人才,从事机电设备操作、管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机电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的设计,机电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企业生产和品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进一步明确中高职两阶段的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在中职阶段为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等生产一线工作,同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确定学生在高职阶段为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的研发、设备安装调试、检测与管理、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形成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培养”的中高职课程体系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系统要有机衔接,做好专业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衔接的贯通,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形成“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教学”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分层递进”的教学体系。按照教学设计分层递进,教学组织梯度推进,教学内容编排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构建中高职衔接的分层递进课程体系。分层递进的设计思路为中高职衔接的学生需要经过基础层—主干层—拓展层—升华层,每一层涉及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如图1所示。这四个层次属于递进关系随着层次的递进,技术和知识的融合度、综合性和创新性要求越高。在中高职衔接的五年时间内需要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侧重理论与实践相互协调和相互渗透,同步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要求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级在师资、实践条件等方面的区别。在理论教学体系中,中职阶段必须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和部分主干课程的学习,高职阶段需要完成剩余部分的主干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在中职、高职都能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范围的职业能力,但高职获得的职业能力水平应明显高于中职。通过中高职有效衔接,使中职专业人才经过高职层次教育和培养,实现技能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和深化。2.构建“纵横延伸”的课程体系。按照中高职衔接的总体要求,明确中职和高职的培养分工和培养周期的总学时以及学年学时,形成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按纵向和横向开展,说明如下:在纵向课程设置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平台是中高职衔接的桥梁,中高职共同开发8门职业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中高职对接紧密的专业课核心课程(如图2所示),它们贯穿于整个五年中高职课程体系中。全面构建中高职联合开发、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开发机制,实现核心课程建设中高职衔接和共建共享。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工”合一,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目前经过共同探讨确定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电工与电子、机电设备PLC控制与调试和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等课程由中职学校完成并保证课时量,剩余4门课在高职阶段完成。在横向课程设置方面,由于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各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实训条件,在保证纵向课程基础上延伸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选取可依据当地企业结构组成,也可依据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比如与我校合作的新昌职业技术学校可设置一些课程与轴承行业接轨,涉及轴承质量管理、检测技术等课程,这为了后学生回当地就业创造条件。高职阶段设置公共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和创新创业课程作为横向拓展课程。3.构建“分类培养”的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学生就业范围宽。与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合作的10所学校各有特色,同时学生水平和特长差异较大,为强化教育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制定分类培养的方案。目前中高职五年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设置3个方向,分别为工业机器人、机电设备维修和检测与管理。每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限选和任选课程。学生在进入高职前根据各方向的课程设置及自己的特长做出相应选择,高职阶段根据学生的选择做好分类培养。

(三)构建了中高职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目前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构建了包括Dr.Robot工作室、机械创新工作室等在内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拥有100多名学生的大型社团“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由于它具有自主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有助于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自2010年开始累计获得108个奖项。这些活动都有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参与。具体内容如下:1.共同参与创新活动。每年的学校技能文化节期间邀请学生来学校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包括参观学生工作室、参与比赛活动、共同聆听企业或学校专家的讲座等。各中职阶段的学生通过绘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参与专业所在的电气电子工程分院组织的中高职衔接机械创新比赛,对获奖学生给予奖励和升学成绩的加分。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得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进一步了解高职阶段的学习活动,拉近了他们与高职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明确个人目标,尽早适应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2.提高学生对外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创业能力。中高职学生完成创新设计与制作后将作品展示给不同群体,以绍兴市科技馆和中小学校等为通道加快了社会服务能力。比如在绍兴市科技馆“携手志愿•对话科技———2015年暑期绍台大学生义工科技交流活动”中,学生拿着作品与台湾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生开发的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擂台使台湾学生目不转睛,而发明和改进的自动盖章机、多功能淘米机、自动压瓶机更是让台湾大学生惊叹不已,纷纷上台体验。这些让学生增长了自信,有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将自己开发的作品积极推荐给中职生甚至幼儿园学生,让他们了解创新设计过程。3.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展。通过中高职学校和企业的联动,高职学校加强了与中职学校紧密合作的当地企业,增加了校外实习场地。在联系好当地企业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在假期参观企业、引导学生到企业挂职锻炼,真正走上社会、走进企业。

三、建立了“创新+技能”考核体系

中高职学生的考核分两个阶段:中职升学学业考核和高职毕业考核。为加强学生学习目的和专业核心知识及技能,学校形成一种灵活且不失主线的考核体系,它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具体分析如下:中职升学学业考核主要由平时考核、升学考试和政策加分三部分组成,明确升学学业相关课程后根据考核情况择优录取。最终升学考核成绩由中职阶段平时考核成绩、升学考试成绩和政策加分三部分组成。中职阶段平时考核成绩主要由10门课程评定,升学考试成绩由专业技能考核和专业综合课程成绩组成,政策加分包括各类各级比赛,其中包括专业每年组织的中高职机械创新比赛。德育考核合格并获取一本中级技能证书是录取的必备条件,但不计入成绩总分。学生高职毕业考核主要包括三部分:(1)学生在高职阶段2年或3年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学分和技能水平;(2)各类考证或创新创业活动达到一定学分的要求,考证包括计算机等级、外语等级和职业能力中高级证书,这些考证必须在中职阶段的证书上获得更高级证书或其他类的中级技能证书。创新创业活动包括中高职五年期间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学生授权专利、各级大学生项目和各级学生论文,并根据级别取得相应学分值。另外学生对多余的学分可以替代一些选修课程,甚至是毕业设计;(3)企业定岗实习。学生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需要达到一定的企业定岗实习时间。中高职衔接是否成功将直接影响生源、教学质量等。我们需要通过努力和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目前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积极与各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系统和考核方案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和实践,同时针对中高职衔接的五年制学生开展了创新创业培养的探索,积极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在中职阶段获得创新创业教育,积极组织他们参与高职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在五年时间内学有所长,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者:吕原君 陈琼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系支农服务队实践总结

盛夏的七月,我参加了我们系组织的机电系支农服务队。我们队员通过派发传单,零距离的采访,张贴标语,拉横幅,挂海报,出黑板和专题报告会,专题座谈会,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意义有影响的暑假活动。服务于农民,使农民获得了实在的农机知识。

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服务社会,实行自我”是人生的一件乐事。社会是需要我的。社会培养了我,然而我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为人民干实事,做有贴亲人民生活的事。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总可以让温暖的花朵灿烂碇放。

“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要好。”这是我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感悟得到的。在支农服务队里虽然很辛苦。做就在这环境里我意识到我们只能去适应而不是让环境去适应。那忙碌的七天“三下乡”的实践活动,随时间而过。在这七天里总有辛酸与欢笑。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农村贫困的生活。目睹了农村存在的各种现象。给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本地人的热情的款代和欢迎。他们说:“我们需要你”这句话给了我无数的力量。我随从的虽然是支农队,我们队伍也搞了一系列宣传与支教等方面的活动。给予当地村民深下了很好的一个大学生的形象。做为一名大学生的我们也一以个大学生的具体行动证明了我们的一切。

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鼓励我去战胜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倒下来,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相信也许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着这短短的七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总有一家的气息缠绕在我的身边温暖着我,给我动力让我前进。这次也是我一次参加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锻炼了我,成熟了我。给予了我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技术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1加强一体化教学的思想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基础。”若想充分实现我国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便需优先转变教学思想,强化一体化教学的思想意识,从教师到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迎合一体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和学生均要认识到机电技术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社会实践均需要与社会需求进行准确对接,建立学以致用的而教学思想。此外,教师须认识到唯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效益才能发挥教学的价值所在,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便需将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细化改革,并大胆的付出实施[1]。

2构建精准严密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必须将实践教学进行细化分类并付诸实践行动。笔者主要讲其分为基础性实践教学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在实践推进过程中要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标准,让教学工作与各个环节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将机电技术一体化改革得以全面推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和系统的技术。2.1完善机电技术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工学结合的课程主要包含着案例分析、辩论赛和情境演示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其有效贯彻与落实能够极大的影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进步伐,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全面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进而使得学生成为一个以技术水平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值得强调的是,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在任何教育阶段都要将实践作为教学的关键进行把控,严格规范学生的实操课训练,让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得到保重,使得学生在新增的综合性实训中得到锻炼,并在毕业后的企业实践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2]。2.2校、内外的实训标准结合。2.2.1校内实训标准。校内的实训锻炼主要指学生在校内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操课训练,这是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必须要为学生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训教室,并规范实操课的相关规定,让学生能够在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得到良好的锻炼。校内实训课的标准制定要符合机电技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及保养、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与之相对性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均能都在个人需求上对某一技术活操作进行集中训练,从而扎实的掌握相关技能,并为校外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2.2校外实训标准。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必须要让学生接触校外实训,唯有让学生接触企业需求的工作任务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的对实际技术运用的了解。此外,在校外实训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企业对机电技术运用的实际标准,以及让学生更加明确现代企业设备、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方面的现状,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之进行融合,从而最高效率提升自己,并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2.3强化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标准的制定,一方面是深入社会实践中去,另一方面是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中时要充分利用本身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训练进行良好的融合,在各个工厂和企业是单位等包含机电技术类工作的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借此来提升个人的才干,以及培养个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调查:学生需要对本地区或家乡的机电产品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请款、人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从而在实践学习中打开眼界,了解机电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投身与机电技术的学习中去[3]。

3强化机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3.1完善开放性实践教学环境与内容。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要建立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将开放式的运用贯穿于实践规划教学任务中去,让学生能够严格遵循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并全面吸收开放式的规划和设计任务,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让学校与校外企业进行系统交流,并模拟企业的正常运转模式构建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校内亦能够轻松实现社会企业对其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及实现虚拟的“校企联合”,使得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企事业单位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在开放性实践环境的确立基础上,还应对机电技术专业的实践内容进行细化填充,使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吻合。首先,教师可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重组和重构,实质形成六个阶段的技能模块,并在不同模块中构建出不同专业的方向选修内容,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选择内容,实现全方位的教学内容开放。3.2革新实践管理主体,提高管理质量。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优先革新实践管理主体,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质量。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率,学校可以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将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料在网上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这种开放性的实践项目能够让学生在网上实现约课和选课等选择,并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构建出周密的电子档案[4]。学校亦需要按照实践教学的管理要求开设实践项目,并在网络管理平台中进行,给予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选择性,在此教学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突显,对学生日后的实践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健全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保障体系

4.1优化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环境。强化教学环境的重要性在我国素质教育中早已提出过相关教学标准,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能让师生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钻研,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学生的学习质量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模式,正因如此,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优化过程中便难以有效的推进,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已经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革新与转变。为此,这不仅需要教师要克服重重困难去完善自己,更要学生们认识到优化一体化教学环境对他们的益处所在,从而让师生之间携手共同努力,为一体化教学环境的优化作出努力。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是影响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得以充分实现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无法得到保证便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自身必须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整合,优化教师资源,积极创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即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技术水平协调同步,并能完全满足现代化机电技术专业教学的标准。学校可通过教师资源的“周期交换”实现不同院校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均衡发展,另一方便,亦可以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让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中去,保证教师的实践技术水平能够及时得到更新。唯有如此,才能让机电技术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推进一体化教学建设的稳步实施。4.3规划教学器材与教材,推进教学的顺利实施。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在该专业的教材设备和器材运用上还未完全跟紧教育的发展步伐,使得众多学校的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工作没有得到顺利的实施[5]。为了能够满足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必须周期性的对教材进行及时更新,切实完善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内容,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可能使其他院校进行统一,保证机电技术人才实现均衡发展[6]。此外,笔者认为在教材的编排上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中穿插上一定的实操课训练图形,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从而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机电技术工程的良好发展,在机电技术工程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社会机电技术工程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标准。笔者认为,高校要切实推进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发展模式,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作出系统的结合,并积极更新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作者:张帆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摘要: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机电学部重视学生个性化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基本实验与个性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整合更新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机电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培养理工科学生和实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过程中,工程实践训练环节尤为关键。文华学院着力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理工科实习、实训基地的条件不断改善。机电学部联合信息学部成功申报了“信息与机械综合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中心确立了“打基础、强实践、重能力、设空间”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构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1应用型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

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缺少促进学生提高应用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鉴于此,学院坚持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个性化培养为主线,继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继续优化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开放性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面向社会基层,针对不同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培养出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随着行业的发展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和提升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相对于研究型人才注重理论性知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强调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努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它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更强调应用性知识的精通和实用。1.2机电专业学科特色机电学部重视学生个性化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基本实验与个性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更新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装备制造业,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机电学部守住根本、优化结构、不断创新,将“3D数字化设计”作为特色专业方向,在机械、材料、船海、制造等专业分别开设3D数字化设计相关课程。

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普通民办院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将能力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相结合,实验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基本实验与综合实验相结合,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相结合,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2.1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理论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旧框架,增设部分以行业企业应用技术为背景,且与专业主干课程相衔接的模块化专业课程,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行业发展联系起来。对于部分课程,教师要大胆地整合和更新,构建出全新的、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同时,为实践教学留出充足的学时学分。为了更合理地开设专业课程,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前,不仅深入调查了社会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还广泛征集了往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课程提出的意见,认真听取了专家教授对本专业课程开设的意见。对于理论课实验,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对于课程设计,强调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实施因材施教;对于生产实习环节,着力探讨校内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毕业设计环节,重点抓好论文选题、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环节。

2.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线,根据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构建。机电学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安排,制定了明确的实践教学要求和能力评价标准。同时,他们还为学生设置个性化实践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实践,鼓励学生将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精心安排毕业设计环节,把真题真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这样做,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省开支。

2.3抓好实验课程建设

在实际教学安排中,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对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整合。同时,相关人员要制订出能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实践教学教学大纲,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讲授相关专业实验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将每个专业的实验分为专业基础实验模块(约35%)、专业实验模块(约20%)、综合与设计实验模块(约30%)和创新模块(约15%),构建了“基础型、专业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型”的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3加强学科建设,开展校企合作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机电学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更新升级传统专业,将3D数字化设计、工业机器人、3D打印与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亟需的专业方向作为重点建设对象。机电学部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抓紧建设省级实习实训基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打造高水平的实践平台。

3.1走出去“走出去”

即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进行生产实训。机电学部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与此同时,学部还推荐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提高教师能力。

3.2引进来“引进来”

就是将社会优秀企业引入高校,利用企业优势联合组建实验室。学部与企业共同设计培训课程和实践项目,采取学分置换的方式制订学生个性化培养计划。

3.3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学部将“工业机器人”作为特色方向,招收工业机器人实验班,培养“工业机器人”方向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实验班在本专业基础上融入了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课程,密切结合实际,培养社会急需的机电类综合应用技术人才。

4在创新实践教学中实施“潜能导师制度”

机电学部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在实验、实践教学中推行“潜能导师制度”。根据学生自身亮点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设计若干潜能培育平台、参加学科竞赛、参与项目实施,以及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挖掘、培育、激发、提升个人潜能。机电学部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所取得的学分可与培养方案中其他课程置换学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潜能导师,通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潜能导师制,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有利于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深入发展。

5建立教师与学生双重考核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质量,制定了关于学生考核与教师考核的双重考核体系。学生考核体系由学校教学督导专家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实验,检查学生实验报告批改等了解学生的实验状况,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考核体系主要是对教师实行学生评教与专家评教的综合考核体系。这些措施的落实逐步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为了提高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机电学部结合实际情况,派出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研究院所顶岗实习,强化高层次师资和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引进,采取有效措施培训年轻实验技术人员,努力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6结束语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机电学部以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构建了以学生个性化培养为主线的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新的培养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校内外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实际操作水平也大幅提高,就业后能较快融入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作者:李海华 陈小玲 单位:文华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

机电系毕业论文:高速路机电体系建设及维护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的工作包含了方方面面,从最基本的日常护理和定期检查到技术性较强的专项升级和系统扩容,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都在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不仅存在IT设备、网络设备,有控制设备、通信设备等,这些设备的维护不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可以操作的;对现有机电工程系统扩容、专项升级没有有效的标准可遵循;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性的、强制性的维护规范。正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后期维护管理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才更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它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加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后期维护管理,才能保持良好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实现其可靠有效的运营。机电系统是目前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交通信息、气象信息、道路状况及相关设备状态信息,起到疏导交通、保证行车安全等作用,因此,只有实施好机电系统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才能顺应当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作用,提升高速公路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后期维护管理

1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机电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系统化设备采月的维修方法和措施。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控制”的原则,有计划性的对设备进行预防维护,日常巡检、定期维护这些基础预防维护都是必不可少的,将设备分类,针对比较复杂重要的大型设备来说,需要分级管理,工作人员要遵循严格的维修策略和办法,在保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为工程节约经费。其次,设备维修工作人员都应知道设备维修记录是其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及时的保存和整理分析设备的维修记录。还有,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及时的检测和发现设备故障,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服务器可以配双机备份或镜像硬盘备份,保障供电系统稳定可靠和设备的更新改造。

2维护人员的管理

由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组成涵盖了多个方面,所以其出现故障的种类也比较繁多,特别是遇到某些异常的故障必须马上维修,不然的话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情况就非常明显的体现出了维修人员的重要性。比如不建设隧道的百公里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就需要给每个分中心每一个班次都配备一名机电工程师和二名技术工人;如需建设比较大型的隧道的话,那么在原有的人员基础上每个隧道管理所每班次需要添加一名工程师和一名技术工人。公司内部还要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各系统维护讲座和学习,使维护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升其业务能力。

3系统定期检查和排除故障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定期检查的工作主要是指供电线路检查、信号及控制线路检查、控制线路检查、设备运行参数检查、系统数据稳定性检查。例如在检查供电线路的时候,需要查看线路的破损情况,检查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电缆的接头和接地,是不是有漏电和接地值超标的情况发生。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故障也分为:一般故障、中等故障、紧急故障、特急故障。例如个别图像突然出现了轻微干扰或是控制信号不太稳定这就属于一般故障;部分图像出现严重干扰或中断属于紧急故障;变压器、UPS/EPS、光传输平台等故障则属于特急故障。

4系统扩容和专项升级

系统扩容和专项升级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主要针对的是硬件和软件。在整体考虑扩容和升级后系统的协调性、兼容性等原因时,就应该要求专业的设计和咨询单位来操作,首先要在这之前准备好充足的工作资料并结合起来制定出完善的实施方案,在系统扩容和升级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由于系统混乱导致重要数据丢失的情况,实现系统的平滑过渡。

5维护资料文档整理

维护资料文档管理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日常工作中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关节,但它却恰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维护资料文档包括:设备日常护理记录、系统定期检查记录、故障排除和修复记录、系统扩容和专项升级记录、备品备件记录。以系统定期检查记录为例:系统定期检查的工作内容是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和内容、检查出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及后期效果。

结论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初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涉及面广,发展速度快,所以与之相对应的运行维护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化。只有高度重视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管理,不断地加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达到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合理的运营模式,使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者:曾文斌单位: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路达分公司

高速公路机电体系维护方式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模式

1自主维护模式

在自主维护模式下,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单位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的维护团队,同时各类维护设备能够满足一定要求,包括:备品备件、车辆仪表等的配备以及维护机具等。采用自主维护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降低机电设备的维护成本;易于管理,能够实现彻底的维护,具有较快的维护速度;在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上也能得到不断提高。其不足在于:具有庞大的维护队伍,满足工作需要的队伍较难组建;具有较大的设备资源费用,各路段的配套设备需要重复性投入。这种自主维护模式在我国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上使用的不多,在一些规模较小的路段有所使用。

2专业维护模式

将高速公路机电维护工作交由专业维护团队完成,并与维护公司签订合同,规定维护的内容范围。这种模式借助专业公司的技术优势,对机电设备存在的故障做到有效预防,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优点在于:大大节省了投资;减轻了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在机电维护上的压力,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设备管理;专业维护团队专业性强,能够保证复杂故障的及时处理。主要不足在于:设备很难得到彻底的维护,公路运营单位很难控制维护成本,当下都是按照维护工作量来计算成本的。由于利益因素,代维单位进行维修时很难做到系统性,经常进行重复性的维护工作,提高了维护成本;质量的维护管理难度较大,难以实现预防性维护,这是因为,对于业主来说,其实现的目标是设备不出故障;而对于维修单位来说,希望能增加工作量。另外,这种模式下的维修周期较长。

3专业维护与路段维护组合模式

在这种组合模式下,专业公司能够提供技术保障和设备资源保障,提高了对问题的处理能力;路段维护缩短了问题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控制了运营成本。主要不足在于:维护的界线难以区分,分工也有待明确;路段维护人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公司;对于核心的维护技术,专业公司存在技术保密现象;对专业公司的监控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上来说,这种维护模式结合了专业公司的技术力量与路段维护力量,能够实现预防管理,及时排除故障,以维护为主,维修为辅。不仅提高了维修效率,也能实现良好的维护效果,在成本控制上也有所改善。这种模式在还不够规范的代维市场下成为很多路段的选择。

维护模式的创新

总结通用维护模式特点,结合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应用三级维护体系的维护模式。在三级维护体系中,主体是运营单位自身的维护队伍,分项专业维护公司作为辅助,采用三级管理模式来进行机电设备的管理,分别为:中心、分中心以及收费站。在一级维护中,维护中心负责对全线机电系统实施维护管理工作;在二级维护中完成大部分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这是整个维护体系的核心部分;三级维护是对收费站监控室进行的养护管理,组成人员包括:收费班长、监控人员以及电工[3]。三级维护体系的建立,能够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增强公路运营单位的竞争力,提高维护质量,具有:维护速度快、成本低、管理方便等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强化路段中控室维护能力

可以看出,各种维护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都很难实现维护效率与效益的平衡。因此,需要进行“克制”的代维,提高路段中控室维护的能力,即:不断减小对代维单位的依赖性,主动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在人员配置和规范制定上做到合理规划,使得路段机电管理部门能够承担更多的维护管理职责。要想提高路段中控室维护的能力,就需要建立一支合适的维护团队,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以六到八人为宜,同时,在备件、机具以及车辆的配备上也应该跟进,保证路段维护部门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维护工作。划清代维单位与路段维护部门之间的维护界线,并适当增加后者的维护范围,对于一些专业性要求极高,具有较高培训费用,价格昂贵的设备维修适合交由代维单位管理;根据不同的分工,路段管理处进行维护任务的分解,建立有效的维护规范,提升自主维护的质量。在成本控制方面,要求对代维报修审批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对于不符合代维条件的不应给予批准,减少对代维公司的依赖,挖掘出自身的维修潜力;要定期对报修清单进行评价,总结分析代维单位对故障的解决方案,为今后出现类似问题提供指导。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在公路运营单位内部成立维护工作的监督小组,对代维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考核,评价其工作效果和效率,并及时进行沟通。所有的维护行为都应该有管理处维护部门的参与,尤其是新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结语

如何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实施合理有效的管理,发挥它们的作用,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成为相关管理者研究的课题。对于高速公路的机电设备维护来说,公路公司要加强内部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力,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采用新的维护管理模式,加大本单位的维护力度,做好设备维护的预防管理工作,保证机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作者:李亚楠单位: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机电系毕业论文:磨机双驱电动机电气控制体系

主要控制功能

励磁控制双驱磨机系统由两台低速无刷的同步电动机通过气动离合器带动两个传动小齿轮,进而带动磨机主齿轮转动磨机。GE公司的高性能正交同步电动机与普通同步电动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电动机转子都有两套相互正交的励磁绕组,一套是正常的D轴励磁绕组,另一套是用于负载平衡控制的Q轴绕组。两台电动机的D轴励磁是相互独立的两套励磁控制系统,两台电动机的Q轴共用一套励磁控制系统。

负载平衡的控制两台高性能正交同步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在保持整个磨机系统稳定运转的同时,能准确地纠正大小齿轮间的不平衡及磨机主齿轮的偏心度。负载平衡的控制分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脉冲式释放离合器的气压进行系统粗调;另一种是Q轴励磁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动机正交轴磁场电流来改变负载角进行系统微调。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达到磨机两个小齿轮负载平衡的目的。负载平衡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动态的负载平衡微调是通过调整并联两电动机的正交磁场绕组来实现的。被控制正交磁场电流在增大轻负荷电动机负载角的同时,减小重负荷电动机的负载角,从而达到负载平衡。负载平衡调节器分两级,外环为功率差调节(即粗调),内环为正交磁场电流调节(即微调)。当磨机偏心、坏齿或磨机负载偏移时,通过这样的控制结构,可以快速地完成最小功率差值的调节。在大约±25%的额定电动机功率范围内,系统在电流微调方式下工作。当电动机的功率差值大于预先设定值(一般为25%),如果系统工作在自动模式下,则离合器脉冲调节被触发,通过脉冲式放气、补气的方式进行粗调。粗调可以使负载平衡很快回到5%电动机额定功率的范围内,这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回微调方式[2]。

磨机的润滑、保护和联锁控制系统磨机润滑系统包括主轴承润滑站高压顶起泵、主轴承润滑站低压循环泵、主轴承润滑站小齿轮润滑泵和主电动机顶起泵。磨机启动前,先启动润滑系统,润滑系统运行正常后,磨机才能正常启动。当系统主轴承润滑站高压油流低于低设定值时,润滑系统报警,低于超低设定值时,润滑系统故障,要求停止磨机转动(气动离合器分开),但不停主电动机,只有当主电动机顶起泵油压超低,主电动机轴承温度超高,主电动机定子温度超高时,才能停止主电动机运行,同时气动离合器断开。磨机主轴承设有6个PT100测温电阻,小齿轮各设有3个红外线齿面测温传感器和2个PT100轴承测温电阻。当温度高于高设定值时,产生温度报警,高于超高设定值时,磨机自动停机。磨机主轴承设有油膜传感器检测信号,可在磨机运行过程中时刻监测磨机轴瓦和主轴承间的油膜厚度。当油膜厚度低于超低设定值时,磨机转动自动停止。本系统采用Rockwell的ControlLogix50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控制器,通过Modbus方式与上位机(DCS系统)进行通信,系统通过ControlNet网和远程I/O组成现场信号采集系统,由PLC编程来实现对整个磨机系统的监测、保护和控制。

硬件配置(PLC组成)(1)AL2柜内1756-PA72电源模块1块;1756-L61CPU模块1块;1756-CNBControlNet通信模块1块;MVI56-MCMMODBUS通信模块1块;1756-IB32数字量输入模块4块;1756-IF16模拟量输入模块3块;1756-IR6I(RTD)模拟量输入模块2块;1794-ACN15ControlNet远程适配器1块;1794-IB32数字量输入模块2块;1794-OB32P数字量输出模块3块。(2)AL3柜内2711P-T15C15D1控制面板。(3)AL4柜内1794-ACN15ControlNet远程适配器1块;1794-IB32数字量输入模块6块;1794-OB32P数字量输出模块2块。

网络构成如图4所示,整个网络系统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与上位机通信的Modbus主干网络;二是该控制系统内部的ControlNet网络。ControlNet网是一个开放的高速确定性网络,用于传输对时间有苛刻要求的信息,通信速率可达5Mb/s。通信介质为工业级屏蔽同轴电缆,网络刷新时间为2~100ms,数据发送具有确定性和可重复性[3-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Rockwell的ControlLogix5000和人机界面PanelViewPlus进行控制,下面介绍控制过程。(1)磨机系统磨机系统主画面(见图5)为磨机系统的轴承温度、振动、齿轮红外线温度和轴承浮起油膜的监测画面,点击“1号主电动机允许合闸”可查看1号主电动机的启动条件;点击“2号主电动机允许合闸”可查看2号主电动机的启动条件;点击“气动离合器允许合闸”可查看气动离合器的启动条件;点击“慢驱允许合闸”可查看慢驱的启动条件。(2)润滑站系统润滑站系统由3台高压泵、2台低压循环泵和2台小齿轮润滑泵组成。润滑系统分现场手动控制、现场自动控制和DCS自动控制。(3)干油系统控制当磨机运行时,干油系统自动运行,磨机停止,干油系统自动停止。在磨机运行过程中,当干油系统故障报警时,延时2h停机。(4)主电动机的控制当润滑系统运行正常时,慢驱离合器打开状态下,触摸屏上允许主电动机运行,显示绿色时,可启动主电动机。在启动主电动机之前,先进行启动请求,当两台主电动机运行后,取消启动请求,可通过允许主电动机运行画面查看启动条件。(5)气动离合器控制当润滑系统运行正常,两台主电动机运行正常,磨机备妥,系统无故障时,可启动闭合气动离合器启动磨机,在磨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磨机备妥信号消失时,离合器断开,停止磨机运行;如果有故障跳闸画面中任何一个故障时,气动离合器断开,系统跳闸,可通过允许气动离合器闭合画面查看磨机启动条件。(6)慢驱系统控制慢速驱动装置在磨机检修或更换衬板,主电动机发生故障时使用。慢速驱动电动机在慢驱控制箱上操作启停。慢驱只有当主电动机停止,润滑站工作正常,温度保护系统正常,小齿轮喷射润滑工作,气动离合器断开,慢驱离合器合上,主电动机运行侧限位开关断开时才允许工作。并且慢驱操作箱上的“工作/检修”选装开关放到检修位置,可通过允许慢驱运行画面查看其启动条件。(7)趋势图通过趋势图可查看系统中的轴承温度,以及振动、油膜、油压、油流在1min内的变化情况。(8)参数设定整个磨机系统的运行参数和保护参数都可在参数画面中设定,只有经授权的专业人员登录账户,输入密码后才能进入参数设定画面。(9)实时报警磨机系统的所有报警信息和故障跳闸信息都可在这里查看历史信息,信息前面有“*”表示报警被激活,就是说正在报警状态中,无“*”则说明报警已过。当报警发生时,在触摸屏柜上会伴随有声光报警,是一快闪信号,按动“消警”按钮,报警变为慢闪信号,表示已有人确认过此报警信息,再按一下,报警取消,不再报警,延时15min后,如还有报警信息,则重新快闪报警。只有在登录账户的情况下,清除历史按钮才会显示,点击此按钮,所有历史信息将被删除。(10)故障跳闸系统所有跳闸信息都汇总在故障跳闸画面中,一旦造成故障跳闸,可进入这里查看故障原因,故障跳闸信号是自保持信号,下次开机时需要在触摸屏上进行故障复位。

结语

先进的控制系统是一个现代化工厂的标志,对于企业有着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GE双驱控制系统及ControlLogix系统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德兴铜矿的成功使用,为该矿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操作人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2010年10月底调试投产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各项生产指标均达到并超过设计要求,现在磨矿能力为1300~1400t/h,远远超过938t/h的设计能力。该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情况良好,画面清晰,易于维护,便于操作。根据工艺要求实现设备相互联锁,利于设备的启停及运行操作;利于系统操作和参数的修改;完整的故障报警信息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某一环节故障,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提高了监控与管理水平。

作者:于小环简海峰王全福晏秋单位: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系团总支小结参考

输送新鲜血液的质量。为保证让品学兼优的同学能够顺利地成为党组织的后备军,推优”关系到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团总支指导各班团支部(尤其是08级各支部)将推优工作做到有序化、规范化、公开化,所有的环节都能处于严格的管理与监督之下,收到良好的效果。本学期我系先后选出优秀团员推荐其参加“第九届”业余党校学习和“第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充沛的体现了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五四”惩办中,系不少同学被评为“院级优秀团干”院级模范团员”以及其他惩处。同时,系团总支被评为“黄冈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院级“五四先进团总支”日常工作方面,系团总支及时地完成收团费工作,及时完成团员证的补办工作,并能及时更新和完善团员资料。每周如期组织政治学习和每周一歌此外,为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工作,系每月开展一次思想教育大会,使团干的总体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岁月流逝。本学期,白驹过隙。系团总支在系党支部和院团委的正确领导下,系领导老师的关怀以及全系同学的支持下,同时,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锲机下,全院万众一心的迎评工作中,各学生干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做到有序不乱,稳步发展。其具体情况如下。

完善自身建设

一、继续加强内部管理。

本学期,团总支学生干部的一举一动直接代表着团总支的形象。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使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系团总支通过部长例会对内部考核制度进行修改,重新对团总支各学生干部的个人形象,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学习效果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此外,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各部室例会和主要学生干部例会,继续讨论整个团总支以及各部室内部该周的缺乏之处以及下周的计划,除了每周例会和主要学生干部例会,为了进一步引导和完善各学生干部的思想建设,每月月底如期组织思想教育大会。

二、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松懈

处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前沿阵地,团总支所面向的广大团员。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执行力。系团总支在做好大量日常工作的同时,利用每周四的政治学习、周五的每周一歌和主题团日活动、组织生活等形式让全系团员及时了解国家和院、系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密切关注党和国家以及学院的发展动态,努力确保我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松懈。

三、推优评、优工作井然有序;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四、积极投入我院评估工作

为使我院能够高标准通过本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评估,我系团总支上到书记,下到每位学生干部,均积极投入到评估准备工作中。对内,我们对各种评估材料严格把关,包括对每份材料的错别字,我们都一一找出;对外,我们通过政治学习和宣传板进行大力度宣传。

五、积极开展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本学期,为树立我院大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力推进青年团员建设,我系团总支坚持围绕“我与鄂职共奋进,我为鄂职添光彩”开展各种活动,这使得我系广大团员从中收益匪浅。具体情况如下:

六、不足之处

1、活动开展丰富多彩,部分活动的参赛人数未达到我们的期望值。

2、本学期,尤其是后期,不少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有所下滑,工作激情不够高。

3、部分学生干部办事拘泥于形式,没有创新意识,。

4、仍然存在少数学生干部借用手中的权利放纵自己的行为,学习态度不端正。

5、最后一两个月,部分部室在全院五系量化考核中排名过于靠后,导致我系团总支在院团委团讯量化积分过低。

这一系列的问题将是我们下学期前进的动力,将有待于我们去一一解决。总之,本学期,我系团总支各方面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收获甚多,效果明显。下学期,我们将带着本学期的不足,延续自己的优势,戒骄戒躁,力争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省有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文件精神以及校党委《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闽工院委〔2010〕20号),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我系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先争优活动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扎实建好教学、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大机电学科优势,为海西建设做贡献”为主题,以“整合全系资源,提升教学内涵,夯实学科基础”为载体,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群众、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

二、创先争优活动总体目标

(一)推动科学发展。按照中央、省、院党委的部署,结合教学工作整改年、师德建设年等重点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构建和谐校园。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及时了解师生思想动态,积极引导,主动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工作,努力维护校园安定稳定,促进校园和谐。

(三)服务师生群众。要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学生在育人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关注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解决师生实际困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着力构建有利于师生成才的体制机制。

(四)加强基层组织。要创新工作模式,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改进活动方式,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内容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

(一)“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

教职工先进党组织“五个好”是: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负责人党性强、作风正,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党员的拥护。二是党员队伍好。有较强的党员意识,能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育制度健全,不合格党员得到及时处置,发展党员工作成效明显,党员队伍结构合理。三是工作机制好。党组织规章制度完善,坚持和完善“”等基本制度,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四是工作业绩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师生员工的工作环境、学习条件、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五是群众反映好。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师生群众中有良好形象。

学生先进党支部“五个好”要求是:一是支部班子好。党支部班子健全,认真做好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善于团结、带领青年学生共同进步。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政治素质高、是非观念强、精神面貌好,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活动开展好。经常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支部活动,支部建设充满活力。四是制度落实好。认真落实党组织工作规章,坚持“”等基本制度,党组织生活正常有序,党员管理严格到位。五是作用发挥好。较好地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动班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感召力。

(二)“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党章规定,模范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努力做到“五带头”。

教职工优秀党员“五带头”是:一是带头学习提高。积极参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标兵。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有较强的执行力和实践力,团结协作,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师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帮助师生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师生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有较强的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五是带头弘扬正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生活情趣健康;树立良好师德,恪守学术道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学生优秀党员“五带头”是:一是带头努力学习。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向社会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成为学习榜样;二是带头立志成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成长成才意识,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争做成长成才表率,带动同学共同进步;三是带头服务师生。宗旨意识强,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热心社会工作,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及工作中表现突出;四是带头遵纪守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模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主动维护校园稳定,争当文明守法好学生;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正义感强,敢于同不良风气、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

四、创先争优活动方法步骤

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两个重大节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1年“七一”前,重点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2011年7月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专题来推进活动,组织广大党员争创佳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要通过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等方式,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一)公开承诺。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制定特色鲜明的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党员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6月25日前系党总支成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并制订实施方案,6月30日前各党支部和党员制订活动计划和具体打算。

(二)领导点评。系领导将于2010年12月,对所联系的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三)群众评议。系党总支于2011年2月前,完成对所属党支部和党员个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的群众评议工作。

(四)评选表彰。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于2011年4月前完成创先争优活动各类标兵的推荐工作,2011年“七一”前,做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推荐工作。

五、创先争优活动形式

1、“争当师德标兵”活动。结合学校“师德建设年”大力开展教学标兵和爱心标兵活动。教学标兵:党员教师要带头提高教学科研、实践能力水平,优化教风,带动学风,形成良好校风;爱心标兵:党员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核心,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营造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

2、“争做成才表率”活动。在学生党员中广泛开展争当标兵活动。励志成长标兵:学生党员要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科技创新标兵:学生党员要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活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文明先锋标兵:学生党员要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行为规范的文明标兵;志愿服务标兵:学生党员要带头关心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实施帮困助学活动,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争创成长表率活动,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共同进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争创岗位奉献”活动。在机关党员中开展争创“服务标兵”活动。机关党员要按照学习型党员的要求,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切实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争当“服务标兵”。

4、“争创坚强堡垒”活动。要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不断规范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党支部设置新模式,在学生公寓楼、科研(项目)团队中建立党支部,引导党员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拓展学习内容、增进学习成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争创海西先锋团队”活动。要结合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以硕士点授权立项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和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契机,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党员在团队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争做贡献、争创佳绩。

六、强化领导和指导

系党政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系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由系总支书记、副书记组长、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工作。

党总支要切实加强对党支部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要切实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始终,把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贯穿始终,把进一步解决影响和制约我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贯穿始终,把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更好服务海西建设贯穿始终。

(二)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要通过举办创先争优论坛、召开座谈会、点评交流会等形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对创先争优活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要及时提出批评,限期整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推进创选争优活动,防止走过场、出偏差。

(三)加强分类指导,贴近工作实际。根据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党员、职工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不同岗位特点,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海西能力,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的活动载体,分类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

(四)运用典型引路,宣传工作成效。大力宣传我校、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培育和推广好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系宣传栏、系报、系网页的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工程系学生会工作计划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工作理念;具体工作措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要努力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办事效率,做到有章可循、条理清晰,每项工作责任到人,前期有策划、中期有宣传、后期有总结,真正规范起干部内部制度和工作、要必须切实树立团体意识,强调成员间、部门间的分工协调和密切配合、为了加强学生会的自我管理,更好地为同学服务,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树立学生的民主、竞争、参与管理的意识、开学初我系所有团员证的注册,为了给共青团输送新鲜血液,我系在发展新团员问题上始终坚持把好关,不求数量,只求质量、为了使我系学生工作进展得更为顺利,拥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尤其重要,截止目前为止,我系班干部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两届、作好日常工作、寓教于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走过了丰收、汗水与喜悦交加的XX年。我们又踏上*希望的旅途。回头看看那一串串一深一浅的脚印,我们团总支学生会更坚定我们前进的道路。XX年年,经过全体同学的不懈努力,各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各项大型活动和比赛中更是硕果累累。面对这些可喜的成绩,我们并不满足,我们紧记“胜不娇,败不馁”的古训,相信在面对*年的挑战和考验时,我们依然信心十足,精神百倍。

团总支学生会,作为大学里的特殊组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领导、老师、学生沟通的桥梁,更是大学生活中的一支“雷锋队伍”,所以我们不仅要的是一支会做事、有耐心和有顽强一致精神凝聚力的队伍,更需要一个能为老师、同学服务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风貌组织。我们也正朝这个目标迈进,新学期开始我们就开始对XX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解决,对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进行积累,并对传统的工作方法进行更新和改进,发扬我系的优良传统,为此我们要制定新学年的工作计划:

一、工作理念

我系干部始终将“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终极目标,要求所有的干部对待工作要有“四心”,即细心、热心、真心、诚心,在工作中严格律己,热忱服务,把同学们的需要当作我们工作的方向,开展活动必须注意操作的实际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同学们参与的广泛性,使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真正成为一个让同学们满意的干部组织。我系团总支学生会工作理念归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1、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客观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考虑、关注广大同学们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等实际情况,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平等的、自由的交流平台,努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有利的成才成长氛围。

2、要努力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办事效率,做到有章可循、条理清晰,每项工作责任到人,前期有策划、中期有宣传、后期有总结,真正规范起干部内部制度和工作。

3、要必须切实树立团体意识,强调成员间、部门间的分工协调和密切配合。干部不仅仅要有干事的能力,还必须要调动广大同学一起干事、干成事的能力。不但要在干部内部搞好团结,也要在干部与各班级方面搞好关系,使我们的干部与班级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作好日常工作

1、为了加强学生会的自我管理,更好地为同学服务,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树立学生的民主、竞争、参与管理的意识,将于20*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召开本系第一届第二次学生会暨团代会,利用三周时间,同学投票选举的方式做好新一届学生会的换届工作。

2开学初我系所有团员证的注册,为了给共青团输送新鲜血液,我系在发展新团员问题上始终坚持把好关,不求数量,只求质量,本学期为了使我系非团员同学和团员同学对团知识有个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将举行一次团知识竞赛,同时对于在发展新团员问题上,此次团知识竞赛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突破了常规的笔试形式。

3为了使我系学生工作进展得更为顺利,拥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尤其重要,截止目前为止,我系班干部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两届,受到了很多同学和其他系的认可,本学期我们仍然会举办班干部培训班,组织部的同学也会积极配合并作好组织工作。

4一年一度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也将随着新学期的到来紧接其上,我系组织部的同学将一如既往地协助系党支部作好业余党校培训班的组织工作。

5每两周一次例会,组织部、秘书部负责每次会议的记录与考勤,干部三次缺席当退出处理,会上总结两周的工作以及布置新工作。

6召开各班班长会议,帮助解决各班的晚自习纪律、晨操考勤并及时反馈到系办。

7定期检查宿舍卫生,每月颁发流动红旗,加强文明宿舍的建设。

8为了更好地为系部作好服务工作,我们将安排两名学生会同学在下午两节课后到办公室值班,协助系部作好服务工作。

9由于上学期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活动上,但却忽略了对于系部橱窗的宣传工作,本学期我们教学楼橱窗将会一个月更换一次,内容形式多样,如遇特殊情况也会做特殊调整。

10扩大亲情工程,让学生也参与其中,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更要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寓教于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1精心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完善我系特色活动,我系将于六月份开展“变废为宝工艺展”,同学可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实现我系的特色文化性。

2在建设好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本年度计划增建蓝天绘图社。我系大多数同学对绘图非常感兴趣,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我系将邀请专业教师做指导老师,不仅满足了同学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为他们在绘图这一专业中指明了方向。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和文艺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我系将于四月份在全系开展篮球赛、以奥运为主题的拼图比赛。为了宣传五四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四月底举办一个非正式的晚会,取名“红五月”。五月份面向全院展开“舞法阻挡”、“超级智慧班级”。六月份将举办一系列社团成果展。以上活动的时间可能会由于突发事情的出现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