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2 09:10: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中医理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班主任;中医知识;针对性;效益
作为班主任,常常会遇到五花八门的“另类”学生。其实不少学生的“另类”表现,大多是他们自身生理特性的外化。当我们使出浑身解数“春风化雨”却屡屡失败,感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应该会同家长从中医角度另辟蹊径,辅助思想教育。
一、注意季节天气变化
从唯物主义角度来说,人首先是物质的,然后才是精神的。从中医理论来讲,人是属于大自然的,人在特殊时候的情志倾向,其根源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外化,它不仅受年龄的影响,而且跟季节、天气变化有联系。要是遇到某生一度时期莫名其妙地出现脾气暴躁、极度叛逆、总爱跟老师顶嘴、经常和同学闹矛盾的“怪异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你肯定会心急如焚,千方百计地又是谈心,又是疏导,又是要求家长配合教育。有时候一切措施总不见效时,如果已经排除了所有外界因素的干扰,就应当考虑到该生是不是由于天气或饮食的原因,导致肝火太旺。这时候就迫切需要你建议家长给孩子调整饮食、看看中医,让孩子吃些清热泻火的食物和药物,也许会在几天内就“药”到“病”除,重现阳光少年的风采。
二、注意心神不宁与心浮气燥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不深入、常常心神不宁、喜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猴子的屁股坐不住。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是由于学习态度的问题,肯定是心血不足的表现。作为班主任,这时候就要指导家长为孩子进行养心补血的中医治疗。笔者就曾遇到过这样一名“机灵、好动”自控能力相当差的学生。对他多次的谈心、警戒根本无济于事,他的父母也表示出无能为力的失望。听说该生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于是在一次家长会上我特意要求该生让他的爷爷前来参加。在跟该生爷爷交谈时,我有意询问该生课堂表现在中医方面作何解释,他爷爷似乎恍然大悟地表示要试着采取中医疗法给孙子好好开几副中药调理调理,诚恳配合学校老师们的教育工作。不出两个月,该生的课堂表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上神思专注、思维活跃。其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奇变化。
三、抑郁症如何应对
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所谓“疑难杂症”,如果有针对性地对“另类”学生介入中医方法,配合思想教育展开“治疗”,确实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关资料显示,初中生患抑郁症的人数逐年增加。患者心理方面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悲观绝望、难以卷入现实生活;生理方面则表现出无缘无故的疲倦,经常诉说头痛、胃痛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但是,我们所得到的统计信息表明:绝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对患有抑郁症的学生采取的态度是避而远之、任其自然,多数家长也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固然,心理疏导在一定意义上也发挥了作用,但如果借助中医治疗,其教育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高。
清代医家张志聪在《张氏医通》中说:“郁症多缘于志虑不仲,而气先受病。”可见思想情志不正常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按照中医理论来解释,学生患抑郁症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心火偏亢,气滞血瘀,或痰火内扰,胃气不和致令脏腑气机升降失调,阴阳不循其道,阳气不得入于阴,心神不安所致,抑郁症学生的患病原因,大多与心血虚有关。由此可见,想要挽救一名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既需要从精神层面消除其孤独感、失落感、焦虑、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又需要中医辅助,从补气养血的角度辨诊施纲予以治疗,必须“两手抓”才容易见效。
倘若抑郁症学生属于肝气郁结症者,宜注重疏肝理气为主辅助治疗;属于气郁化火上亢症者,宜注重清肝泻火为主辅助治疗;属于咽之不下痰气郁结症者,宜注重利气化痰为主辅助治疗。
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气功学其实是中医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训练人的意念力。现在国内好多大学把气功修炼设为一门体育选修课。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选拔航天员的其中一项指标,就是必须意念力要强。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工作,身体状态要受意念支配才能够入选。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尝试运用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是我们变通地合理运用它,你的课堂效益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学习需要聚精会神,心不在焉是不行的。体育课剧烈的运动和极富挑战性的竞技比赛,使学生难以很快平静下来;音乐课结束后,美妙的乐曲仍然在耳旁萦绕,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显然,下一堂课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此时,你绝对不要急于开课,首先组织学生练几次腹式深呼吸,然后引导他们闭眼凝神,平心静气,清除杂念,想象蓝天白云,想象绿水青山。等学生心情平静了,再开始学习。也许这样的活动有装神弄鬼之嫌,但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成倍地提高。
摘要:目的 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时中医知识的掌握率。方法 自2014年11~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呼吸内科的护士将中医知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指导中,把2014年11月~12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时中医知识掌握率展开对比。结果 护士通过指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时的中医知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时中医知识掌握率有了明显提高(P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出院指导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症长期反复发作,久咳不愈,致使脾、肺、肾脏功能失调,"脾助肺益气",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导致肺气不足,引起气短、喘息;肾阳虚,不能温蕴脾阳,使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内停。"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故咳嗽、痰多、气喘。而"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若肾不纳气,影响肺气的肃降,就会引发气喘等一系列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运用西医治疗护理方法有较好的疗效,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稳定期运用中医方法能够有效的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故笔者把中医知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出院指导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12月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31例,其中2014年11月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61例,2014年12月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70例。把2014年11月和2014年12月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的轻重程度、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呼吸内科护士人员固定无变化。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方法运用西医护理知识对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具体方法如下。①药物治疗:COPD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继续服药,让患者再次演示正确使用喷雾剂的方法及喷雾量,确保患者在家中正确使用喷雾剂。②长期家庭氧疗:近年开展的一种电子脉冲氧疗法,它通过电子脉冲装置可使在吸气期自动送氧,而呼气期又自动停止送氧。这比较符合呼吸的生理状态,又大大节省了氧气。③预防感染: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消除对呼吸道的刺激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尽量避免去交通拥挤及雾多的地方,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如油漆、清洁剂等,还应改善家里的环境,保持房间温湿度适宜,避免过冷或干燥的空气,防止呼吸道痉挛。④咳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进行有效地咳嗽锻炼,方法:?K身体向前倾斜,采用缩唇式呼吸方法做几次深呼吸,最后一次深呼吸后,张开嘴呼气期间用力咳嗽,同时顶着腹部肌肉。方法:?L做两次深呼吸后屏住气,用力自肺的深部发出,做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⑤呼吸肌指导:呼吸肌锻炼是COPD患者稳定期进行康复的一个非常重要内容。通过有效地呼吸肌锻炼科明显提高呼吸的肌力和耐力,结合其他康复治疗措施可预防呼吸肌疲劳和通气衰减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时,应循序渐进,非特异呼吸肌锻炼可以通过行走、慢跑、登梯运动来实现,特异性呼吸肌锻炼可通过增加呼吸负荷的方法来达到,最简单的有吹蜡烛、吹气球、缩唇呼吸以及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在腹式呼吸(2~3次/d腹式呼吸,10min~20min/次)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即腹式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起到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强体力的作用。⑥复查指征:COPD患者可能并发自发性气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因此,患者应做到每6~12个复查1次,如出现咳嗽加剧、痰量增多粘稠、痰色变黄、气急加重、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中带血应及时就诊。
1.2.2实验组方法 护士除了运用对照组方法外,另外把中医知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出院指导中。具体方法如下。①服用中药:根据中医医开出的中药医嘱服用中党参、白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等,可补气健脾、益气化痰。②针灸治疗:护士指导患者于夏季时来康复科进行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③足浴:自拟足浴方,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熏洗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机体机能、改善睡眠、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功效。④耳穴治疗:通过耳穴贴压、磁疗、按摩耳廓上的腧穴,以起到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及内脏功能的作用,该法尤其适用于虚中夹瘀患者。⑤食疗:苏子粥:苏子30g(捣成泥)、陈皮10g(切碎)、粳米50g,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温服。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气喘、痰多纳呆、便秘的患者。百合麦冬粥:鲜百合30g,麦门冬9g,粳米50g。加水煮成粥,食时加适量冰糖。适用于稳定期肺肾阴虚者。人参胡桃汤:人参3g、胡桃肉30g,水煎服,1剂/d。适用于稳定期脾肾阳虚者。⑥茶疗养生:茶疗,即调理身体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中医古方茶疗基于"药食同源"的理论,粹取天然草本之精华,如古方、甘贝草..茶,补中气,清肺热,止咳平喘,能够帮助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对中医知识知识掌握率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3.1中药的作用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多因痰湿蕴肺、痰热郁肺所致,或因病久伤及脾肾,肾不纳气,肺失肃降[1]。治疗时需标本兼治,补肺气,健脾胃。可宣肺、止咳、平喘;当归、熟地滋补肾阴;党参、黄芪中益气;阿胶、蜂蜜、大枣可调补气血。此些中药不仅宣散外邪化痰逐饮、平喘降气,又健脾补肾、补气养血,使脾、肺、肾功能调顺、气血充足[2]。
3.2针灸的作用 针灸对多个功能系统均有调节作用,能够发挥比药物更符合生理规律的调控效应,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针灸的作用之一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人类的许多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哮喘)、免疫功能低下等,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针灸对这些疾病都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针灸经络的作用还涉及到整体非特异调节效应,这种效应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发挥治疗作用。因此,针灸能够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能够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发作。
4结论
把中医知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出院指导的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摘要:根据中医学对中风的理论解释,其主要是由于身虚、风火痰淤以及脏腑气机紊乱这六方面原因所造成的。而对其的针对性治疗则应从该六方面同时进行,其方法分别为扶正补虚、化痰除湿、破血逐瘀、泄浊解毒、顺气降逆以及开窍醒神,对中风急性期形成围攻之势,以温养、调节为根本,对中风进行有效的治疗。在中医学上一法多用的方式极为常见,而多法合用的方式也存在悠久历史,因此,本文将采取六法合一的方式对中风疾病按照中医学的角度进行理论探讨,结合相关理论依据与实践活动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期将六法合一理论应用到临床应用当中。
关键词:围攻;中风;中医理论
按照当前医学理论解释,中风,即脑卒中。中风以突发性强、预防难度大而著称,其发病期间能够引起的并发症较多,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以及语言上出现障碍的情况,其医学上表现出来的症状被定义为脑血液血循环障碍性疾病。该病对于中老年而言发病几率更大,致残、致死率居高不下,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而由于生活起居习惯的改变,中风逐渐向年轻化转变,即发病患者年龄趋于年轻人。目前对其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药物,尤其在发病之后对于恢复药物和疗法更是匮乏。对于中医而言,对于中风的研究已经存在较为悠久的历史,该文将对中医六法合一围攻中风急性期的理论进行探讨,进一步证明中医疗法的独特魅力。
1 中医学上对中风的分析
1.1风、火、痰、淤导致中风
风、火、痰、淤在中医角度上被视为风之邪气,即中风的病理因素之一。对于该“风”的理解自古至今便有着相关理论的印记。唐宋以前认为导致中风原因乃外风,至唐宋以后医者认为其缘由内风。根据当前的医疗水平来分析,该风确为内风[1]。而火则指身体内部之虚火,身内育火则体亏,体亏则内虚。肝火旺则气旺,气旺而上下失调,脾内气乱而中风孕生。火旺多发于年长者,因其内无所制,火乱而肝肾俱损,故而中风多附年老之身。痰立于津液代谢之障碍,而痰出则淤生,两者互为助长,导致病理趋于中风。因此,风、火、痰、淤相兼成疾,而由于其病理复杂,相生多疾,对于中风的影响堪称严重,进而令中风的并发症更加多样化,增加了治疗和预防的难度,随之而来的则是恢复药物的难以调制,疗法更是难以琢磨。
1.2身虚,而中风起
老年人得中风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年轻人,其主要原因即是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老,导致内在之虚,而身虚乃中风起之根源。在我国医学资料当中对于中风的认识层出不穷,但根据现代医学对中风的病理解释,加之对历史医学资料进行结合,可断定中风其根本原因即为身虚所致。部分中医学者认为中风乃因风、火、痰、淤所导致,经过一定的临床治疗也取得了相应成果,但是该类理论对于中风患者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2]。而且,依照该类学者的思维进行中风的理解,对于中风的药物调理以及病后恢复疗法将步入思路当中,无法得以两全。
1.3脏腑气机乱,中风孕生
中医学论述当中将脏腑喻为生于气、养于气之处,将脏腑之间的活动认为是气随身动的一种现象。脏腑通过对气的不断活动来进行身体机能的相互协调,以此为基础完成身体内部的代谢形成。存于脏腑当中的气若能有秩序的进行自身的活动,则脏腑即能供应人的身体健康。若气失去了规律的活动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发生变化甚至产生障碍,从而令人在身体的表现上处于中风的前兆当中。而脏腑之气乱,则风、火、痰、淤皆乱,造成中风的形成。
2 六法合一围攻中风
2.1理论依据与实践证明
中风急性期的主要表现即脑中卒,颅内血液循环产生阻碍,从而牵制到身体当中的脏腑器官,临床现象属于本虚标实现象。由于体内风的存在,因此火、痰、於相继形成,在本虚标实的情况下身体机能不能有效的顺应气的流动,而五伤俱全则会造成身虚,身虚诸邪皆上,中风即作用于身。国家相关部门对于中医学该种理论进行过相关的临床实践,将与人身体构造极为相似的鼠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得中风的白鼠进行身体机能上的各项检测来证实中医理论的方向正确性,而结果表明,中医学看待中风的角度是毋庸置疑的,白鼠的各项体征皆可对其产生论证作用。
2.2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待中风
现代医学对于中风的评价体系要更加精细,理论依据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具有权威的指导性作用。中风,即脑卒中,其医学定义为颅内血血液循环障碍,该病症会导致患者的多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身体半分不遂、嘴口歪斜以及病后语言能力上的障碍。基于其高发病率、低预防率的两种原因,中风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居高不下[3]。由于病理上的复杂性,中风的药物和临床恢复疗法都无法做到完全有效,故而也造成了中风被成为世界四大医学难题的现象。
3 六法合一治疗中风的意义
我国对于中风的医学理论自古便纷争不停,现今国内外权威对于中风的病理原因和诊治倾向也不尽相同。在临床治疗当中医者采取的多是十几例或几十例的方式对中风患者的治疗进行笼统的评价,该方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中医多法合一的复方能够针对性的对中风错综复杂的病机进行治疗,客观上造成中风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脑部血液不至于产生血液循环障碍。由于中风本身便具有病理复杂性的因素存在,对于其的研究想要更进一步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才能够完成该项举世震惊的壮举。
4结语
我国的中医学历史悠久,在中风的认识上有着独具匠心的见解,其六法合一的方式对中风研究的更进一步奠定了有利的理论基础。医学权威认为,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应从其病机开始着手,而中医学上恰好将中风的病机分为虚、气、风、火、痰、於六类,该六种病机相兼相生,导致中风的形成。而六法的治疗分别为扶正补虚、化痰除湿、破血逐瘀、泄浊解毒、顺气降逆以及开窍醒神,六法合一,对中风的六种病机进行全面性的围攻之势。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出发,若通过六法合一的治疗方式能够在中风的治疗与探索上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将是对我国中医学术的进一步肯定,能够激起年轻人对于国学的热衷,对于我国的特色文化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脾为五脏之使”理论进行溯源,结合历代医家临床治验与理论诠释,对“脾为五脏之使”中医理论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医理论;五脏之使;脾胃
《景岳全书》卷十七中曾言,人体五脏内皆有脾气,脾胃中同时具有五脏之气,故而脾与各脏器互为相使,脾气充沛时五脏皆可受荫,脾气虚弱时百病皆由此生。《素问・刺禁论》中言“脾为五脏之使”,意为脾对五脏均有辅助作用。本次研究旨在对“脾为五脏之使”的中医理论进行追本溯源,探讨该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
1 “脾为五脏之使”中医理论溯源
“脾为五脏之使”来源于《素问・刺禁论》,其中有言:“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据《皇帝内经词典》中注释,“使”有“使役、佐使”之意。脾为五脏之使,指脾具有辅佐五脏之功,脾既可生化血气,为五脏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同时又可转枢气机,是人体中气机运行的重要枢纽。自《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中为脾胃学说奠定基础,为其临床证治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后,唐宋金元时期“脾为五脏之使”的理论得到了全面发展,且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逐步发展为一套完整的理论。
2 “脾为五脏之使”的理论基础
古代五行理论与五脏之间存在配属关系。在古文《尚书》中,土和心互为配属,在对五脏解剖位置的逐步认知下,从“君主居中、统治四方”观念出发,从侧面对“中土”重要性加以展现。今文《尚书》中,土和脾互为配属,这表现了意象思维所具有的特征,脾胃主运化及转枢之功与“中土”的特征更为符合,实现了中医理论从“重形态”向“重功能”的转变过程。在“重农”经济背景、“和”思维与“中庸”思维的渗透下,“中土”为重的想象在五行学说形成中贯穿始终,且对五行和五脏之间的配属有直接影响,共同构成了“脾为五脏之使”的理论背景。
3 “脾为五脏之使”的临床意义
3.1脾的转枢五脏之气机
3.1.1肺肾升降 中医理论中肺主出气而肾主纳气,在阴阳相交下人体呼吸可保持通畅有序。在这一过程中,中焦脾胃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枢纽作用。当人体肺肾升降功能紊乱后,在对肺肾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通过对脾胃功能加以调节,从而促进其功能顺利、尽早恢复。如金水六君煎(出自《景岳全书》)主治肺肾虚焊、咳逆喘急、水湿上泛等疾病,在利用当归与熟地对肺肾加以滋补的同时,通过二陈汤发挥健脾化痰作用,促使脾胃承担的转枢之功得以恢复,使湿痰难生,促使肺肾复原,从而促使患者咳喘之证得以终止。又如人参固本丸这一“阴虚有火之圣药”(张景岳语)是肺痨虚热疾病治疗的良方,该方药在对肺肾同治基础上,对人参的助中焦、扶脾胃之功予以重用,制作为膏时加用白蜜,揭示了医家对脾胃气机的枢纽作用的高度重视。
3.1.2肝升肺降 脾胃居于中央,一左一右为肝升肺降,在此脾胃其斡旋阴阳之功,是升降枢纽与出入要道。故而在中医理论中,脾胃升降可在很大程度上调节肝升肺降过程,促使其升降过程保持协调与稳定。当肝、肺升降失度时,可通过调理脾胃加以治疗。如出自《三因方》的“四七汤”,主治:“七情气郁,胸满喘急”,所用治疗药物大部分入脾胃,通过对脾胃之气加以调畅而实现疏肝降肺的治疗目的。另外,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揭示,肝病胜肺患者有“目者大叫哭,项急项闷”等临床表现时,病机多为肺在久病下减至虚冷,肝过强而胜肺,导致肺怯无法胜肝而发病,在治疗时应补益脾肺,对肝加以治疗,而补益脾以益黄散方药为佳。由此可见,通过对脾胃枢纽加以治疗,可达到平肝强肺的治疗目的,对患儿肝肺有序升降过程予以有效调节。
3.1.3心肾相交 心肾相交理论是生理调节的重要机制,对于维持人体内稳定有重要作用。当人体出现心肾不交现象时,易引发失眠、遗精、心悸、健忘、怔忡等诸多疾病。中医诸多临床实践揭示,心肾相交这一目的并不是单纯依靠人体自身阴阳平衡即可实现,根据历代医家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在各医家所制以实现心肾交通为目的的方剂内,大多数方剂都是对具有调理脾胃功能的药物加以适当配伍,像李杲在《医学发明》内提出的“三才封髓丹”,该方药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心火而益肾水”,方中利用熟地黄与天门冬滋养肾阴,利用黄柏的苦、寒特性清火坚肾,利用砂仁促使脾胃之气得以运行,利用甘草与妊娠以温脾补肾,该方药充分揭示了“脾胃是新生相交的枢纽”这一理论。
3.2调衡脏气不及或太过之功 肝肾上升、心肺下降,在此过程中脾胃发挥枢纽调衡作用可对心肺及肝肾下降会上升的不及、太过等予以有效调节。当脾胃升降紊乱后,不仅脾胃有明显的表现,同时也会对相关脏腑升降运动过程造成波及,同时其他脏腑发生升降失常时,也可波及到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由此可知,脾胃升降和其他脏腑升降之间有可相互影响,因此在其他脏腑升降治疗中,对脾胃进行调理是治疗重点,同时这一理论也体现了中土的枢调衡之功。
3.2.1对心气予以调衡 心属于火,在生理上需“下降”为既济之势,若太过可导致心火亢盛,其治疗方剂以泻心汤为代表,泻心汤方药中大黄有泻胃土、平心火之功,可助力心火下行;《医方集解》中记载了链子清心饮的基本方药,该方剂主治心火淋浊,内含甘草、参芪以补阳虚、泻火,助力汽化达至州都。当人心气不足时为不及,利用炙甘草汤可治,其中参枣草有通阳化气、健脾养心之功。
3.2.2对肾气加以调衡 “培土治水”之法一为对治枢而调衡肾气,在《金匮要略》中有言,肾着汤证主要治疗寒湿浸袭肾外府,为“肾着”。在治肾过程中治脾为其关键,方药中干姜有温脾阳之功,甘草、茯苓、白术等有健脾除湿之功。这即为中医理论中的“此肾病而皆用脾药,益土正所以制水也”。
3.2.3对肝气予以调衡 脾主运化而肝主疏泄,两脏器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若肝气疏泄过量时可上逆作眩或横逆犯胃,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可利用降胃之品予以辅助治疗,疏泄土中壅滞,促使肝气得以疏解。逍遥散这一常用药物方药中用茯苓与白术以辅助土德而升木,促使木郁得到疏泄,以遂顺其曲直本性。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了镇肝熄风汤,该方剂主治疾病为内中风证,患者脉弦有力而长,患者致病机理为木郁导致土壅,土壅可引发枢机使其转运,而该方药中代赭石有降胃降冲之功,促使枢机得以恢复,使肝气得到有效调节。当人体肝气疏泄不及时可引发肝郁,在治疗中可利用运土方法实现疏木目的。
3.2.4对肺气予以调衡 肺居于上而降于右,当其太过时可导致气上逆引发咳喘,可采取痛下法实现顺降胃气的目的。《卫生宝鉴》中记载的人参蛤蚧散是肺虚气逆所致咳喘证的治疗良药,方药中补脾之药主要作用是健脾胃之气,促使转枢作用增强,促进肺气下纳至肾,对咳喘疾病发挥治疗目的。当人体出现气逆化火时,可采取麦门冬汤下气止逆,所用方药中粳米与参草枣有培土生金之功,半夏有开胃之功,有利于行津润肺,寓调理脾胃之气机,从而实现通行津液的目的;方药中生姜与石膏可对脾胃阴阳予以调理,促使其气化之常得以恢复,助力于肺降。
慢性萎缩性胃炎[1]是以胃黏膜上皮以及腺体萎缩、黏膜层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在慢性胃炎中占12%~31%。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被公认为是胃癌癌前病变的一种,目前西医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案,往往治标不治本,导致病情反复,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而中医药[2]具有价格便宜、多靶点作用、毒副作用少且能彻底改变患者的体质等诸多优势,取其"治病必求本",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笔者仅从中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并用中医理论对其进行分型论治,具体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表现为胃脘痞满不适,并伴有口苦、口干、不思饮食、食纳减少、便干或便稀,属于中医"胃痞"之范畴,作为脾胃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3]一般认为与饮食因素、药物伤胃、情志失和、劳逸失当以及素体脾胃虚弱有关。其发病机理主要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主要是指脾胃虚寒,胃阴亏虚为主,标实则是以肝郁气滞、湿阻、血瘀、痰凝及热毒为主,病位在胃,涉及脾、肾、肝等脏。各种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逆乱而发为本病。因此,脾胃中虚、中焦气滞不畅、升降失职是本病的发病基础。本病初发病时病在气分,病程日久则由气及血,并逐渐发展至气滞血瘀。由初起时的功能性病变演变成器质性病变,甚至产生异型增生,导致癌变。因此,该病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 辨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按照发病机理以及临床证侯特点[4]可以分为肝气犯胃型、饮食停滞型、胃络瘀滞型、脾胃气虚型、寒热错杂型、脾虚湿滞型等六种证型,每种证型各有其特征性表现。
2.1肝气犯胃型 症见胃脘胀满闷痛、痛引两胁、时轻时重、嗳气、纳差、大便不畅、烦躁不安、易怒、舌质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数。此型发病多与情志因素有关,因肝主疏泄而条达,故若情志不遂,则见肝气郁结而不得疏泄,以致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胃脘胀痛;气机不利,胃气上逆,故脘胀、嗳气;气滞于肠道、传导失常,故大便不畅;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数乃肝气郁结之象。辨证以胃脘胀痛,攻撑连胁为其基本特点,治宜疏肝和胃,行气消胀,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陈皮理气化滞;香附、白芍、枳壳舒肝止痛和胃;炙甘草用于调和诸药;方中加入郁金、佛手以增强疏肝解郁;延胡索则用来增强止痛效果,诸药合用,则既能疏肝理气而解其郁,又能和胃畅中而消其胀。
2.2饮食停滞型 症见胃脘痞胀疼痛、嘈杂、嗳腐吞酸、不欲饮食、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疼痛症状减轻,大便秽臭、肠鸣矢气、舌质红、苔厚腻、脉滑实。此型发病多因暴饮暴食,饮食停滞胃脘,致使胃中气机阻滞,故见胃脘胀痛;脾胃健运失司,腐熟无能,胃中浊气不得下行而上逆,故胃中嘈杂、嗳腐吞酸、厌食、呕吐不消化食物;饮食积滞于胃,宿食不化,则大便秽臭;苔厚腻,脉滑实是乃宿食停滞于胃之象。本病辨证以胃脘痞胀不适、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为要点。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消胀,方选保和丸加减。方中以山楂为君药,用来消除饮食积滞;莱菔子下气消食,神曲消食健脾共为臣药;佐以陈皮、半夏行气化滞以和胃,茯苓利湿健脾和中,连翘散结清热;加入鸡内金、枳实、虎杖以加强消食导滞之功。诸药相合,诸症可消。
2.3胃络瘀滞型[5] 症见胃脘痞闷刺痛,痛势急迫,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拒按,伴黑便吐血,饮食不佳,饱胀不适,面色黯黑,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沉涩。此型发病多因胃脘气滞日久,以致瘀血内停,胃络气机阻滞,壅塞不通畅,故见胃脘痞闷刺痛;瘀血发病多为有形固定作痛,故痛有定处而拒按;瘀停于肠胃中,故患者多见黑便吐血;气滞瘀血多阻滞肠胃,故见纳食减少,饱胀不适;面色黯黑,舌质紫或有瘀斑,脉沉涩乃瘀血内停之象。本病辨证以胃脘痞闷刺痛、痛有定处为其特点。治宜活血化瘀,和胃止痛,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方中失笑散以蒲黄、五灵脂相须为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丹参饮以丹参活血止痛,白及化瘀止血,共奏活血祛瘀之效,砂仁行气宽中,枳壳、香附行气止痛和胃,取其气行则血亦行之意;加入大黄驱逐瘀血以通脏腑,甘草缓急止痛和中,诸药相伍则瘀痛而气行,病自除也。
2.4脾胃气虚型 症见胃脘痞闷不适,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气短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时溏,舌质淡,舌薄白,脉大而虚软。此型发病多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以致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壅滞于中焦,故见胃脘痞闷不适,隐隐作痛;脾胃气虚,胃脘失养,故喜温喜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肌肉肌肤失养,故气短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薄白,脉大而虚软乃脾胃气虚之象。辨证以胃脘痞闷、隐隐作痛、倦怠无力为其特点。治宜益气健脾,调中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6]加减;方中以茯苓、白术、党参、甘草组成的四君子汤健脾养胃,甘温益气,促进脾胃运化;脾胃虚弱则易酿生痰湿,痰湿阻滞中焦,故以半夏、陈皮理气,降逆化痰;砂仁、木香行气止痛;山药甘淡以增加健脾之功。诸药相伍,既可补脾胃而复运化之机,又可以醒脾开胃而却除痰阻之弊。
2.5寒热错杂型 症见胃脘痞闷不适、恶心欲吐、肠鸣下利嗳气频频、口干苦、腹中畏寒、舌淡胖、舌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此型发病多因脾胃虚弱,邪热内陷,寒热错杂,中焦痞塞,升降失调,故见胃脘痞胀不适、恶心欲吐;脾胃不和,邪热上扰,故见嗳气、口干苦、心烦不适,脾气不升,寒湿下注,可见腹中畏寒,肠鸣下利;舌淡胖,舌白腻或黄腻,脉弦数乃脾胃气虚、寒热错杂的征象,本病辨证以胃脘痞闷、上热下寒为其特点。治宜辛开苦降,和中消痞,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黄芩、黄连苦寒降泄除其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散寒;伍以党参、大枣、甘草用以补脾胃之虚,而复升降之职。诸药相合,辛开苦降、阴阳并调、寒热并用、补中和气以达到邪去正复,气升胃降,痞满皆平之效。
2.6脾虚湿滞型 症见胃脘胀满、隐隐作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疲倦无力、大便溏泻、面色苍白、形体虚胖、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此型发病多因脾气素亏,失于健运,以致内生水湿,阻滞中脘,故见胃脘胀满、隐隐作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脾胃气虚而致水湿内生,故可见大便溏泻、形体虚胖;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乃脾虚湿阻征象。辨证以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舌淡胖、脉滑为其特点。治宜健脾益气,祛湿和中,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白术、茯苓、党参、甘草组成四君子汤配以山药、扁豆共奏补脾益气,健脾化湿之用;陈皮理气燥湿;薏苡仁甘淡利水,健脾,增进消除水湿之功;桔梗为引经药。诸药相伍,水湿得除,脾气得复,诸证皆愈。
3 典型病例
董某,男,51岁,工人,门诊号251599。2013年6月30日就诊。自诉:近半年来胃脘胀满疼痛、口干、口苦、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畅、烦躁、易怒。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肝气犯胃,方以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10g、白芍15g、半夏10g、陈皮10g、木香10g、枳壳10g、厚朴花10g、元胡10g、川楝子10g、郁金10g、香附10g、甘草6g。水煎分服,1剂/d,服7剂,诸症缓解,纳谷增量,随证加减,共服40余剂,诸症悉平。2个月后复查胃镜示:胃黏膜病理检查正常,幽门螺旋杆菌(HP)阴性,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门诊健康教育方式,结合中医学调摄精神,合理适度的运动,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切断病邪途径等治未病的理论,开展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会起到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学理论;门诊;健康教育
所谓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群的健康意识及健康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中医中的慢性病不断增加;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中医学理论中“治未病”要求,应加强人们防病养病意识。“治未病”起源于《黄帝内经》,是采用预防或治疗的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涵盖了未病生防,即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1]。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是由于先天不足、劳逸失度、起居失常、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不慎、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所致。把中医学强调“治未病”的理论引入健康教育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门诊患者特点
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患者停留时间短;患者的职业、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需求等无从知晓;有的患者病种复杂,慢性病较多且反复发作;每个患者的疾病的病因、病种、愈后各有差异[2]。
2 门诊健康教育方式
2.1健教方式多样 通过候诊教育、口头讲解、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接诊教育、门诊咨询教育、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折页、电子显示屏、健康大讲堂、家庭访视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就诊患者的需求。
2.2 健教内容多变 要针对不同疾病患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情况应有各种健康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要。
2.3服务态度要求 针对门诊患者的特点采取简洁、明快的答复,态度要和蔼,以减少、消除患者的急躁情绪。
3 应用中医学理论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3.1调摄精神 强调精神因素与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真精元气为生命始生之物质,精神、意志是人的根本,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强烈、反复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导致发病。在疾病的过程中,情志不畅可使疾病恶化,而精神愉快,则有利于健康。中医也强调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人们的情绪经常处于紧张之中,许多人出现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甚至导致精神障碍。
3.2合理适度的运动 我国提倡仿生医疗体操的历史十分久远,汉代的华佗创造了“五禽戏”,即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来锻炼身体;唐代的孙思邈提出“每日必须调气补泄,按摩导引为佳”,其长寿的奥秘是“四体勤奋,每天劳动”。此外,后世不断演变的太极拳、鹤翔桩、易筋经、八段锦等多种健身方法,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动静结合、劳逸适度、起居有常即可健康长寿[3]。
3.3饮食起居要有规律 说明疾病与饮食是有关系的,也是“治病必求其本”的体现。“药以却之,食以随之”,所吃食物是治疗疾病的,通常称之为“食疗”,使“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孙思邈注重饮食疗法,强调“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充分说明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3]。《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指出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并对饮食、起居、劳逸做出适当安排的人,可益寿延年。
3.4切断病邪途径 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对传染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天行瘟疫,取初病衣服,于曾瓦上蒸过,则一家不染。”清代曾制定了将患天花病者迁移隔离的规定,并设置“查痘章京”之官职以管理此事。《诸病源候论》[3]曰:“人感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未病先防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外,同时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如讲究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留心防范外伤和虫兽伤等。生活环境的质量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在夏商,我国劳动人民已知凿井而饮;到秦代时,都市已有了下水道、公厕、洒水车等。我国古代即养成早晨“盥洗”的好习惯。如《礼记・内侧》曰:“鸡初鸣,咸盥洗”;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载:“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元代《饮膳正要》云:“清旦用盐刷牙,无齿疾。”
中医学从顺应自然、节制饮食、养阴护精、调畅情志等方面重视疾病防治的整体调节,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中华民族数千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富精辟的摄生康复之道,这些能有效地融于防治,促进健康,并提高患者、家属及相关群体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健康行为,使身体、心理、社会诸多方面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因此,做为临床护理人员在实施门诊健康教育时,应充分结合中医学理论,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心理特征、所患疾病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教育人们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做到合理缮食、适当动力、心理平衡,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与促进健康的目的。通过积极开发中医资源及中医学中朴素的健康教育思想,引入门诊健康教育中,改变患者对健康的认识,树立良好的养生理念,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治疗,促使治疗措施有利运行,从而有效达到防病与治病目的。
【摘要】 目的 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中医异病同治之理, 探讨以证统病的临床研究评价策略。方法 采用随机观察的方法比较分析, 选择90例患者(其中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各30例), 参照中医西医诊断标准, 均给予祛痰通络法观察临床试验研究情况。结果 冠心病组:总有效率86.67%。高脂血症组:总有效率83.33%;高血压病组:总有效率83.33%。三组之间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证统病”的临床研究, 进一步说明异病同治在临床实践中, 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并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中医;异病同治;痰瘀互阻证;临床研究
痰瘀阻络证是脾胃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 湿聚则为痰。还与阳气不足有关, 阳虚不能湿化水湿, 同样聚而为痰。痰随气走, 阻于经络刚生病变[1]。“证”是中医学一个特有概念, 能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中医的一个“证”往往包括西医的多个病。现通过研究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不同的疾病, 均为痰瘀互阻证, 近期本院对痰瘀阻络证的不同疾病予以祛痰通络法治疗, 收到了理想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各3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 男52例, 女38例, 年龄20~75岁, 平均年龄41.5岁, 病程1~4年。
1. 2 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为三组, 其中冠心病30例, 高脂血症30例, 高血压病30例。三组均采用清淡饮食, 及必要常规拜阿司匹林100 mg, 1次/d口服治疗, 均给予祛痰通络法, 方药为(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炙草10 g、石菖蒲15 g、瓜蒌15 g、郁金15 g、干姜10 g、山楂15 g、泽泻15 g、砂仁15 g、半夏15 g、丹参15 g、菟丝子15 g、当归15 g、柴胡15 g)100 ml, 2次/d口服治疗, 上方以健脾祛痰、活血祛瘀为法, 治疗时间为28 d, 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血压变化、心绞痛程度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部位、放射程度、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片用量)、心电图(心电改变以NST和∑ST表示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 NST表示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导联数, ∑ST表示常规12导联ST段压低的总和数)、血脂等化验结果, 进行科学评估分析, 得出结论, 该方法采用主观、客观相结合, 通过科学分析得出明确结论, 应具有可行性。
1. 3 疗效判断标准[2] 采取中医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分级与记分:严重, 4分;较重, 3分;中度, 2分;轻度, 1分;无症状, 0分。症状总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症状积分减少≥30%, 但未达到显效。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治疗结果:冠心病组:显效16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高脂血症组:显效16例, 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高血压病组:显效14例, 有效11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三组之间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对痰瘀阻络证的不同疾病予以祛痰通络法治疗, 方法是可行的。
3 讨论
中医治病的法则, 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 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异病可以同治, 既不决定于病因, 也不决定于病证, 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3]。病机相同, 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4]。“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 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虽表现各不相同, 但都可按“异病同治”原则治疗, 并取得良好效果。“异病同治”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是如何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运用中医的理论, 提高治愈率, 减少复发率和副作用, 同时达到一方兼治多病的治疗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易行、费用低廉的中医“异病同治”治疗方法, 以便于在临床中推广应用。通过该课题研究, 说明西医的多个疾病经常包括在中医的一个“证”中, 中医“对症下药”就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疾病, 而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证候群来组方的。由于社会老龄老化趋势愈来愈严重, 一些常见病, 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亦愈来愈高;而且经常一人患多种疾病, 故中医的对症治疗经常起到兼治多病的作用, 将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多次住院率, 减少住院费用及由此带来的相关费用, 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精神负担。
{摘要}目的 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历来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因而,其基本理论同样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在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目的,就是要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以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现就我科护理人员在运用护理程序的临床实践中,应如何体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简要论述如下,以供进一步探讨研究。
1.中医护理评估
中医护理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同时,要了解发病原因是与感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有关,还是因“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损伤相关脏腑,或由于饮食、劳倦、外伤所致。在基本分清寒、热、虚、实及病位、病因的基础上,才能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护理法则提供可靠的依据。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能运用中医理论正确判断。这绝非一日之功,临床实践中须在熟练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观察能力,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掌握具有中医特色的评估技能。
2、中医护理诊断
2.1中医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其诊断范围必须是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或缓解的问题。现代医学从健康自理能力方面、营养代谢方面、排泄方面、心理活动方面、活动锻炼方面、睡眠方面、感知能力方面、症状及体征等方面得出护理诊断,每一诊断有名称、定义及相关因素因素组成。
2.2 关于中医护理诊断的描述,不必强求全部采用中医理论,例如: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知识缺乏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有关等。但某些护理诊断是从中医护理评估中产生的,其健康问题和相关因素是应用中医辨证分析作依据的,描述中可采用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以更全面、细致地反映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2.2.1范例如:关于营养代谢方面的,可以提出辛凉解表饮食的需要与外感风热有关。以此类推,可根据患者的证候提出各种饮食的需要,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
2.2.2 关于排泄方面的,除西医护理诊断中的相关因素外可增加便秘与胃肠积热有关,或与气虚传导无力有关,与血虚津少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等,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便秘问题;关于体温方面,可提出壮热(体温过高)、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但热不寒、但寒不热、畏寒肢冷等,可以更形象、准确地表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其临床依据、相关因素各不相同,护理措施也完全不同;
2.2.3 关于睡眠方面,可提出不寐、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早醒等,其相关因素中的病理因素除西医提出的以外,可增加肝火扰心、心神失守、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痰热扰心、神不守舍、饮食不节、胃中不和等,护理措施内容也可更有针对性。但中医护理诊断还有待于专门的学术机构探讨和研讨,以确立一系列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医特色的护理诊断。
3、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制定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3.3.1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护理对象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细致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因而必须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掌握关键的信息。
3.3.2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应进行最基本的辨证分析,确立其病因、病性、病位的前提下,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3.3在制定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时,应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开展有辨证施护,应用中医传统技术。才能使护理对象获得真正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中医护理计划除以上介绍的护理诊断外,中医特色主要应体现在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中。
4、护理诊断范列
4.1体温升高(恶寒发热)与外感风寒有关;预期目标:患者无恶寒,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4.1.2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限制活动。(2)遵医嘱给予辛温解表中药,服药后喝热牛奶一杯或热稀粥一小碗,加盖衣被,静卧休息2h。(3)观察汗出、脉象及体温情况,若微汗出,脉静热退为顺,若大汗淋漓或汗不出,热不退,患者烦躁不安,应及时报告医生。(4)汗出后及时用温热毛巾擦干,必要时更换衣被。(5)给以清淡半流质饮食,可进葱姜热汤面、香菜肉末粥等具发散解表作用的食品,忌油腻煎炸食物。(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防止患者直接吹风。
4.1.3 健康教育 :(1)向患者讲解外感病须卧床休息的意义。(2)向患者及家属宣教解表药的服法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最佳药效。(3)向患者及家属宣讲热退汗出后应及时擦干汗液或更换汗湿衣被,防止受风的方法和意义,以免重感。(4)指导患者及家属调配饮食的方法,并讲解其必要性。
4.1.4 以上护理诊断是在恶寒、发热、咽痒、流涕、头痛、鼻塞等临床表现中提出的,其护理计划针对外感风寒证的发热制定的。能密切配合医疗,达到辛温解表、退热祛邪的目的,比一般的高热护理有更好的效果。
4.1.5 中医护理计划也有待于系统整理,可按“病”和“证”制定中医标准护理计划,以供临床实施。
5、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时评估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患者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应用中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确评价。
小结:
中医护理的开展,使整体护理内涵更丰富,整体护理模式的建设,也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中医整体护理模式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护理模式。
摘要:近年来媒体热议的“超级细菌”使人们对细菌的耐药危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全社会都感受到了“超级细菌”带来的危机感。本文通过分析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区别,探讨建立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医疗体系对抗细菌耐药危机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理论 细菌 耐药危机 现代医疗体系
医学的发展是以服务于人类健康为最终目标,但由于西医理论的缺陷导致细菌的耐药性逐渐提高且速度迅猛,又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导致我国细菌耐药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对西医的过度依赖以及对中医理论的不够重视,故应将西医科技与中医理论有机结合,建立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医疗体系,以化解细菌耐药危机 [1]。
1 耐药危机的原因
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是抗菌药物的滥用,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抗菌药的使用尤其严重,部分医生将抗菌药物的滥用归结于检验能力的欠缺,也有学者认为医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为了患者短期疗效,毫无顾忌的使用抗菌药物甚至广谱抗菌药。
但以上问题均属加快了耐药危机的出现,并不属于导致耐药危机的根本原因。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医院的设置在总体上分为中医院和西医院,但由于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基础设施投入及政策保障上均重西医而轻中医,故现在大部分中医院都出现“中医西化”的情况,中医治疗已经被边缘化 [2]。对比中西医的理论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医理论在解释细菌致病的原因上是非常单一的。西医凭借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详细了解人体的器官及结构,从微观处着手,研究致病机理及分子等的变化;中医理论则由于其形成时期的特殊性导致其无法从微观着手进行系统的分析,中医理论以宏观角度阐述人体生理的变化,一般采用“以表知里”的认知方法,通过独特的功能形态理论描绘人体病变的过程,中医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同样借鉴了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但在该理论体系形成后则淡化了解剖学知识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将人体看做一个整体,以经络为核心,以辩证为诊治特点,强调“人”为整体,人与环境为整体,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通过以上分析显示,西医理论中把感染性疾病归结为体外细菌的作用,即“细菌致病说”;而中医理论则将细菌与人看做一个整体,通过整体内部的平衡保证人体健康。这就导致其治疗方法的差异,西医在治疗和预防中是以抗菌类药物为主要措施,而中医则以调理并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为主。
2 细菌耐药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类似“超级细菌”的产生,仅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导致很多疾病成为不治之症,在建国之后的一定时期内,由于抗菌药物的种类限制,且药物使用具有一定的控制性,所以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不显著。但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细菌的耐药性发展却远远超过了抗菌药物的发展。
据国内监测部门报道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葡萄球菌的耐药比例达到3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则高达77%,另据专家监测发现,部分细菌产生了“超广谱酶”,能够水解抗生素,从而抑制抗生素的作用。尤其是刚刚进入我国20年左右的喹诺酮类抗菌药,其耐药率高达80%,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属首位。
国外对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要求十分严格,而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则较随意,这也正是导致我国细菌耐药性发展速度极快的原因。目前我国对耐药细菌的治疗费用是敏感细菌的100倍,极大的提高了抗感染治疗费用,美国每年为对抗耐药细菌所增加的治疗费用达100亿美元,并且在逐年增加,同时其研究新型抗菌药物的投资则每年增加400亿美元。
据某项关于儿童的肿瘤感染研究的数据显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所导致的感染能够直接致15%的患者死亡,若医院内大面积感染则会导致半数以上的患者死亡,耐药细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故解决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3 中西医结合解决细菌耐药危机
细菌的耐药危机首先需要我们反思现有的医疗措施,西医虽然是导致细菌耐药危机的根源,但不能完全忽视西医治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有将西医与中医有效的结合方能完美解决细菌耐药危机。很多专家已经提出“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总结以化解细菌耐药危机为目的建立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医疗体系的方案即两个措施和一个注意事项:
3.1 规范用药。现阶段对抗菌药的使用尚不能停止,故在抗菌药的使用方面应严格遵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南》,以此避免滥用抗菌药导致的细菌耐药性进一步严重。建议在抗菌药的使用过程中先采取保守用药,同时对患者进行药敏实验,确定菌株的耐药性后再进行针对性用药,以避免滥用药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强且不产生治疗效果。
3.2 改革医疗体系。现在医疗部门存在严重的重西医而轻中医的思想,在医疗体系改革中应纠正这一错误观点,同时引导大众对中医理论的重视。结合西医的先进技术和评价标准,同时以中医理论进行指导建设,在此体系中应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不以完全消灭细菌为最终目的,保证人体健康情况下与细菌共存才是该医疗体系的最终目标。
3.3 注意事项。对于西医的标准和诊断理论并不能盲从,中医理论具有因人而异,灵活多变的特点,而西医是将具有一类特点的人群总结出统一标准,这是西医和中医的一个主要区别。我们应当在遵循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寻求外部推力,即便在必须要借取外力时也当彻底分析且以适用为要,切忌拔苗助长,盲目套用,导致中医发展不良局面的形成。
4 结论
总而言之,今后在建设医疗体系建设中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同时应注意结合其他学科的科技成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验显示,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会带来更多创新的成果。现代医学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多个学科的互相渗透和交流的基础之上的。中医及中药理论的研究也不能固步自封,应充分结合其他学科的成果,尤其是西医的科技和理论,从而建立完善的、系统化的治疗体系,以降低细菌的耐药性或解决细菌与身体的平衡。
摘要:在中医学中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最细微的物质。而气在人体中所运行的轨迹,变形成了经络。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道:“内景隧道,唯反观者照察之”
关键词:“气” 中医理论、康复作用
引言
在对病人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我们运用针灸手法时,便需要“得气”;运用推拿手法时也需要练功培养内力;让病人练习气功,疏通经络,令气在人体内自如的运行,也对病人的康复有十分积极的治疗作用。
一、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但在理论上可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二、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推动和激发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
例如,肺的呼吸功能中呼吸吐纳:呼气是出,吸气为入。宣发肃降:宣发是升,肃降是降。脾胃主消化,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胃主降浊,以降为和。气的升和降、出和入,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所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又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如果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即是"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气机失调有多种形式。例如,由于某些原因,使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称作"气机不畅";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不能内守而外逸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结聚时,称作"气结"。
这些气的病理状态,都会在人体中引起一定的反应,从而导致人体内部发生紊乱,失去相应的平衡,以至于机体引起病症。
练气功时,我们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里讲的气不是什么“内气”,也不是“丹田之气”。而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通过肺部气体交换,生成营养物质通过血液系统,供给人体各部需求。人要断气,必气绝身亡。
孟子曾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种的气,就是一种内在的气息,孟子解释说气,体之充也。可见一个人的气质、修养、作为,都是要靠练气的。
气的生成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为先天精气,是指来自父母。脏府定位在肾(命门)。二是后天水谷之气,是指乃消化吸收之物质。脏府定位在脾胃。三指清气,方式是呼吸而入。脏府定位在肺。
四、气的种类――依气的来源作标准划。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主要之气。乃由肾中精气、脾胃水谷之气 及肺中清气所组成,分布于全身各处。宗气,由清气及谷气相合而成,以贯心脉而司呼吸。营气,谷气之精专部分,旨在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其运行路径有二:1.十二经脉(精专营气);2.任督,阳跷,阴跷;卫气:水谷之悍气也。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脏腑经络之气:和全身的气一样,是精气、清气、水谷之气经肺、脾、肾共同作用而化生。可转化为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并可更新充实脏府经络的组织结构、并生成五脏六腑之精而贮存。
《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说明气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1.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都依赖气的激发,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脏腑、经络功能会减退,还会引起血虚、血脉瘀滞和水湿停滞等病变。 2.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即指气有熏蒸温煦的作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是与气的温煦作用密切相关。若温煦作用不足,便可出现畏寒肢冷,血运迟缓等。 3.防御作用: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犯,,又能与入侵之病邪作斗争,若驱邪外出,则身体康复,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则易受邪而发病。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若这一功能不足,便可出现出血、自汗、遗尿、遗精等病症。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若这一功能失常,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
结束语:气之各方面作用密切配合,相互为用,才能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气,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因此将气运用在对病人的康复治疗过程中,相信会起到更加优良的康复治疗效果。
[摘要]:结合中医理论的特点与简化太极拳教学所遵循的原则入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学理念,指导体育个性化的教学行为,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越来越重视健康教育的浪潮中,为促进健康技能教育,充分发挥祖国医学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实现体育终身受益之目的。
[关键词]:中医学 中医理论 简化太极拳 教学
中医学在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古代灿烂文化的标志,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作为这样一个宝库,不应当单纯地局限从医疗这一个方面去理解它,而应当广泛地运用于其他相关学科之中。中医理论是我们的国粹,同时它的整体观指出:生命的有机体是不能被分割的,“形与神俗”才能保持活泼的生机,同时也非常强调“防病未患”。并认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减少或防止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简化太极拳是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面对社会发展的未来,全民健身刻不容缓,而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学校体育是这项工程中的重要子系统,同时体育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健身意识为主。依据本院的专业特点,通过简化太极拳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体质,进行特色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
1整体观特点的应用
中医理论是我们的国粹,同时它的整体观指出:生命的有机体是不能被分割的,“形与神俗”才能保持活泼的生机,同时也非常强调“防病未患”。并认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减少或防止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客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一般说来,各组成部分(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本质的联系称之为结构关系。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整体谓之系统。整体观念,就是事物、现象和人体本身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其对象包括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方面,也是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理论依据。事实上,整个传统保健体育的理论和锻炼要求都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既要求重视个体自身精、气、神内因锻炼的主观因素,又强调“精神修养,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五方面综合调理的养生法。简化太极拳吸取了自然辩证法的精髓,运用了人与自然这一特殊规律,丰富和完善了太极拳的理论,其一求圆,其功理在于圆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在形体的调节上求圆,在动作的路线上求圆,因为只有圆才能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求得变化,得以升华。宏观万物,如太阳、月亮、星球,其形是圆,其运动路线是圆。并且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人体藏器,经络走向都是圆的。简化太极拳顺应这一自然规律,要求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运动路线走弧形、走圆形,以达到气血的运行,经络的流通。要求连绵不断,从起式至收式,中间没有停顿,一式之末乃另一式的开始,全套一气呵成,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尤如涓涓流水,灌养全身。其二松静、柔和、缓慢,其理在于:疏松才能通达,稠密则易引起闭塞,滞留。柔和、缓慢以不伤气血,无害形体。简化太极拳在化字上下功夫,以收四两拨千斤之效。对内,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神经系统,得以疏理、通达,在顺应自然中得以完善和发展。从而起到健身、御敌、治病、益寿之功效。
中医学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就形体而言,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器官等组织组成的,并相互沟通;就基本物质而言,组成各脏腑器官并维持其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同一的(即精、气、血、津、液)。就机能活动而言,组织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同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机能运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性、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古人强调“形与神俱”“形神合一”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有机融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教学指导思想,更体现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整体,是双向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和协同关系。此外在简化太极拳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堂体育课的构成均有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体现到运动负荷而言是由低到高到低至恢复到平静状态,在身体练习过程中,由于能源物质的消耗需要休息。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正常地进行各自的功能活动,一方面还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使整体处于稳定准确状态,靠心的整合和主宰,各个系统才体现出统一协调的整体性,人才表现为生机不息。《内经》将此形象地比拟为:“主(心)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其它脏腑组织))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与简化太极拳教学中所遵循的合理安排负荷与休息原则相似。
2辨证论治特点的应用
辨证论治分为两个阶段,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特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辨证的过程是对病人作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或者说是分析并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医学的“辨证”是从机体反应性的角度来认识疾病,是分析疾病当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来认识这些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并以此来反映疾病本质的临床思维过程。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可以检验辨证论治是否正确,是诊治疾病过程中前后衔接,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必须使学生感知所学的动作(包括触觉和本体感觉的感知)。但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向前发展,教学活动也要向前发展,在感知的基础上,必须经过大脑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这个思维活动是伴随身体练习进行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识真理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种动作技术技能也只能通过反复地参加身体练习才能认识和掌握。
眼是保证人类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器官。随着眼科治疗的进展,很多致盲性眼病如白内障、角膜病等大部分已经可以医治。但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很多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仍没有有效的方法。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一些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疾病,如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轻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和视力障碍,重者造成患者失明,终身残疾。因此患者十分关切诊治程序,诊断结果,治疗方法及疾病的预后。如患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正确的护理指导,就能走出眼病代来的心理阴影,重返社会。 中医的“五轮学说”是将眼睛不同部位划分五脏所属:瞳仁为水轮,属肾;睛为风轮,属肝;白睛为气轮,属肺;内眦为血轮,属心;眼睑为肉轮,属脾。通过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对眼科临床和内科病症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老年眼病亦可遵循上述原则,结合患者症舌脉,进行辨证论治及临床特色护理。
中医认为,老年人眼病多由于脏腑精气虚衰、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虚血瘀,或劳思竭视、耗伤气血,或素体气血不足、目失濡养所致。随病程进展可逐渐出现痰浊、瘀血,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等证候。脏腑辨证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我院近十几年来致力于中医中药治疗眼病,特别是对于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等患者配合中医特色护理的手段,使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控制和延缓了病情的发展,改善或提高了视力。下面将眼科老年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常规护理
1.1 生活护理
病床安置在向阳温暖的病室内,使患者感到舒适,病室环境安静,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室的温、湿度要适宜,阴虚者多热而偏燥,湿度宜适当提高。光线适宜、充足,使患者感到舒适愉快。不宜让日光直射病人面部。嘱患者外出时要佩带墨镜,防止阳光直射眼睛,引起黄斑损伤。患病后,需要静心休养,培育正气,随着病情的好转,应适当增加活动量,可使经络通畅、关节滑利、气血营卫调和,增强体质和抗邪能力。慢性病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更应注意动静结合, 但应以不感劳累为原则。对虚证、体弱者,虽以静养为主,但也应在床旁或室内进行适当的运动。
1.2 饮食护理
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护理上应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做好饮食调护。饮食调护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要做到合理饮食,避免加重脾胃负担。肝肾亏虚、脾气虚弱证的饮食应采用补气补血的方法,如薏米、莲子、桂圆、大枣、西洋参等具有补气补血的功效,可以适当的食用。阴虚火旺证的饮食应采用化痰祛湿、清热凉血的方法,如山药、苦瓜、西瓜等食物可适当食用。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老年人更要加强营养,多吃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矿物质硒和锌等。饮食应有节制, 清淡,多样化忌油腻、甘甜、生冷、辛辣的事物食量要适中,应给以软、精、细的食物为原则,细嚼慢咽,促进吸收。严格遵循医嘱饮食, 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服用中药的同时,忌服浓茶和咖啡等饮料。
中医认为,年老者多肝肾不足、气虚血弱,运用适宜的食疗方法, 可以起到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明目增视、延缓衰老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如猪肝加枸杞,加水共煮,食肝饮汤,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增强视力、改善视功能的作用。
1.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眼科开展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不但要配合眼疾治疗进行积极的护理,还要适时教育患者了解眼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程及转归,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1.3.1新入院患者的宣教 责任护士在接待患者入院时,为其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作息时间、探视及陪护制度、就餐手续、物品保管等,帮助患者结识病友,尽快熟悉病房环境,适应住院生活[1]。
1.3.2住院宣教
1.3.2.1 了解正确对待疾病的重要性 评估患者焦虑的程度及原因,鼓励患者详细说明内心感受,耐心倾听并表示理解和同情,适当介绍主管医生的资历和手术经验及对患者的责任心。向患者深入浅出地解释有关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基本认识,正确面对目前面临的情况,减轻焦虑对生活的影响。
1.3.2.2 术前宣教 针对手术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根据手术方式解释术前准备工作的内容(如备皮、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术前禁食等)、目的和要求,训练患者仰卧时头部不动、眼球固视或向下转动,教会患者正确使用便器的方法,指导患者做好全身清洁卫生,给予心理安慰,消除对手术及预后的焦虑。
1.3.2.3 术后的教育与指导 解释保持正确卧位的意义及保护术眼的重要性。如:对于视网膜脱离术后采用俯卧位者,需解释由于术中玻璃体注入气体,俯卧时气体上浮利于脱落网膜的贴敷,7天左右气体吸收,故需绝对卧床1周。指导患者有咳嗽、打喷嚏时要张口呼吸,用舌头顶住上腭以缓解冲动,避免手术意外和术后出血。加强术后观察,包括生命体征、疼痛、排便次数的观察,向患者及家属建议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讲解便秘与疾病的关系,避免排便用力而致眼压升高。
1.3.3 健康宣教的方式、途径
1.3.3.1 专栏教育 在病区建立“科普园地”宣传栏,普及有关眼疾的预防保健知识,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有何优点、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和防治等,并介绍一些饮食卫生保健常识,每月更换1次,取得了较好效果。
1.3.3.2 随机性教育 争取选择不同时机向患者进行教育,可在晨间护理、治疗、点眼、巡查时不失时机地听取患者的主诉,启发患者主动谈出内心感受,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解释,教会患者处理矛盾的方法,使患者保持稳定情绪。
1.3.3.3 示范性教育 由于患者专业知识的欠缺,技巧掌握的不规范,对某些方法、行为进行示范或纠正。如:向患者及家属示范正确点眼的方法、眼球按摩的详细步骤等。
1.4 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是中医护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可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还可以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护理人员要态度诚恳热情,关心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使患者感到如同家里一样温暖、亲切和舒适,能很快安下心来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于心情比较紧张或有忧虑、担心自己的病的预后、今后的工作或学习,以及对治疗有恐惧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利用一切接触患者的机会,主动介绍有关各方面的情况,开导其思想,帮助解决其疑虑和住院期间的实际困难,从而解除忧虑,安心配合治疗。对于反复发作、视力极差、精神压力大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细致周到地做好生活护理,耐心地讲解疾病治疗的难易和规律,也可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鼓励患者多听欢快明朗的音乐,组织患者打太极拳等活动,尽量丰富生活内容,转移思想注意力。对易发怒生气的患者,更应耐心对待,注意态度和语气,待其情绪安定后再慢慢进行劝导和安慰。正确、合理的使用开导法,解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
1.5 特色护理
运用一些中医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促进患者眼疾的康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效果。如眼周围穴位的按摩,睛明、攒竹、光明、丝竹空、太阳、四白等穴位,每日1次,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益睛明目的作用。耳穴埋豆法取眼、肝、脾、肾、心、神门、皮质下等穴位,每周3次,以达到舒肝、养心安神、健脾之功效。对于阴虚火旺型的患者也可采用耳尖放血疗法,以祛除热证,达到清心泻火之功效。
1.6 整体护理
根据老年病人特点,就老年病人的不同疾病,给予不同护理。眼科老年病人大部分患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疾病。所以,护理眼科老年病人时,不仅要做到眼疾的护理,更不可忽略全身疾病的护理。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老年性疾病、过敏史、特殊嗜好,做好整体护理记录。入院后再进行检查有无老年性疾病,结合全身疾病,护理上应密切观察,全面了解,给予有效护理。
1.7 健康指导
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是护理工作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患者在院外继续治疗和护理的保障,严格遵循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可以很好地巩固治疗效果,使疾病延缓复发或不复发,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 早睡早起,适度运动,继续规律地服用出院带药。摒弃以前烟酒等不良的嗜好。饮食有节,食量适中,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营养丰富易消化。有高血压等其它内科病史的患者要严格药物控制,保持在稳定水平。注意用眼卫生,不可久用目力,避免过劳或熬夜,避免视疲劳。学会按摩眼部穴位,如睛明、攒竹、丝竹空、太阳、四白等穴位以及做眼保健操,每日做一次。
2 危害因素及并发症的护理
2.1 应激反应 经临床观察大部分眼科患者对手术这一应激源均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如术前紧张、焦虑、心悸、胸闷、出汗、失眠、血压升高。严重者还可诱发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甚至引起心身疾病或严重的精神障碍,致使放弃手术或手术延期。术后患者可出现心慌不适、心率快、肠蠕动减慢、便秘等。护理对策:护理人员配合医师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加强患者的沟通,耐心解释患者的提问,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目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有关信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之能保持其情绪稳定,缓解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主动配合手术安全渡过围术期。
2.2 环境因素 眼科手术患者以老人、小儿居多。由于其对外界湿热度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室温过高可影响患者的散热功能,而体温过高,室温过低机体散热快,可使患者出现寒战,加之患者精神紧张,诱发心律失常,术后易出现呼吸道等并发症。护理对策:手术室保持舒适恒定的温湿度,防止其受凉十分重要,通常室温为24~26℃,相对湿度40%~60%为宜。同时手术期间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减少人中流动,避免噪音保持室内安静对缓解患者精神紧张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
2.3 查对不严 眼科屈光手术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多为连台进行,每日可达数十台不等。若查对不严,极易输错患者的信息资料或左右眼混淆,而引发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对策:术前做好探访工作,全面掌握患者相关资料,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方法及其配合要点使之参予医务人员共同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手术时严格查对制度,患者信息资料经2人核对后,方可开始手术。
2.4 血糖变化 手术期间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激活,血中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抑制糖元合成,促进糖原分解,可使血糖升高,患者出现高渗性利尿、脱水,血浆渗 透压增高,而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引起眼内感染。而低血糖在手术中往往易被忽略,严重低血糖可危及生命,因此,两者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护理对策:术中应加强血糖监测,尤其有糖尿病史者应30min监测血糖1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严防血糖过高诱发高渗性昏迷或严重感染。对血糖过低者遵医嘱及时对症治疗。
2.5 血压改变 眼科手术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可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促使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以及交感神经未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本酚胺增加,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及心率明显高至正常范围还可诱发心动过速,而出现胸闷、心慌不适。而术中牵拉眼肌神经反射可致血压下降,还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早搏,严重者心跳骤停。护理对策:术前加强术前访视及沟通,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有否潜在的健康问题。对高血压者术前应行降压治疗,以使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状态,对患有冠心病及老年患者这一高危人群术中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以防意外发生。对高度紧张,收缩压升高者术前遵医嘱,给予安定、心痛定口服以改善症状,同时手术室营造一种温馨氛围,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以避免紧张心理,对稳定情绪,降低血压具有积极作用。
2.6 眼心反射 为眼科手术常见危害因素之一。多见于斜视手术及视网膜等内眼手术,由于术中压迫眼球或牵控眼肌致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减慢,严重者可导致心脏骤停。护理对策:术前了解患者病史,有否心动过缓等潜在危险因素。对高危者术中给予心电监测,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停止牵拉眼肌,解除压迫因素,若心率低于40次/min以下时,遵医嘱给予肌注阿托品,以缓解症状。
2.7 球后出血 见于球后浸润麻醉时针头不慎伤及球后血管。此时,可见眼球逐渐突出,眼张力强,眼睑闭合不能。护理对策:立即协助医师给予加压包扎或压迫眼球,必要时局部冷敷以紧急止血。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心率变化,视患者情况针对性的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及紧张恐惧心理反应。
2.8 意外损伤 多见于高龄、小儿及视力严重低下者。老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对外界反应低下,加之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易出现心动过缓或过速、早搏、血压变化及头晕等。而小儿机能尚未发育,机体抵抗力差,易出现手术意外等。而视力严重低下者视物模糊,行动不便易发生意外损伤。护理对策:对老人、小儿及视力低下高危人群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手术全程给予护理监护,安排专人给予轮椅或平车接送。防坠床,必要时给予约束带保护,手术上下床时移开手术显微镜等设备,以防碰伤头部。并注意防滑摔倒及碰撞而出现意外损伤。
2.9 角膜损伤 全麻时眼瞬目反射消失,泪膜破裂,角膜得不到湿润和保护,同时全麻时,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可致眼轮匝肌松驰,患者眼睑不能完全闭全,易造成角膜持续暴露,引起暴露性角膜炎。护理对策:全麻手术时应注意对侧眼的防护,以防意外损伤。给予涂眼膏并用消毒纱布包盖,防止角膜干燥。同时还须预防角膜擦伤,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2.10 眼内感染 眼科手术的眼内感染主要为外源性感染为主。其可由手术室空气、器械、溶液、药物,一次性耗材及组织等污染所致。护理对策:严格手术操作规程及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器械和物品严格消毒制度。对耗材及药品等严格把关。术中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可改善眼部血循环,以利于手术后切口的愈合并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对糖尿病者控制血糖,以减少眼内感染风险。术后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眼疾,严防眼内感染的发生。
2.11 恶心呕吐 这与术中牵控眼肌或麻醉药物反应等有关。护理措施:加强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发现异常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处置,对呕吐物及时清除,以防窒息意外发生,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氧气吸入。不适时可嘱患者深呼吸放慢呼吸频率,给予指压内关、合谷穴有助于缓解呕心呕吐症状。
总之,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经常参加娱乐活动,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老年患者保持身心健康,促进疾病痊愈。
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此病的发病率逐渐的提高,它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目前临床上对于重症肌无力的诊治尚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多数是通过胆碱酯酶抑制剂或者激素类药物改善患者的情况,但是往往存在着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大的问题,并且疗效不显著,作用时间极短,对于疾病的控制作用及远期效应作用较为微弱,并相应的会有一定的危险性[1,10]。根据临床观察,采用中临床采用益气祛湿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从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中医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做了探讨,其研究如下。
关键词:中医理论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此病的发病率逐渐的提高,它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其发病率约为7-21/10万,患病率为51/10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表现为眼睑、四肢以及全身的肌无力,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肌的麻痹,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严重危害患者的工作和生活[7,8]。
目前临床上对于重症肌无力的诊治尚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多数是通过胆碱酯酶抑制剂或者激素类药物改善患者的情况,但是往往存在着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大的问题,并且疗效不显著,作用时间极短,对于疾病的控制作用及远期效应作用较为微弱,并相应的会有一定的危险性[1,10]。
近年来发现中医中药对于改善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具有较好的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小。肌无力,从中医来讲,属于“痿证”范畴,其病机多为阳明脾胃虚弱,外合湿邪,所以治疗上多从健脾益气之法入手,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3]。重症肌无力以四肢沉重无力、眼睑下垂、肢体浮肿、纳差、便溏、舌淡胖等证候最常见,表现为脾虚湿胜的特点。其特点极为符合李东垣《脾胃论・卷中・长夏湿热用清暑益气汤论》所述特点[4-6]。根据临床观察,采用中临床采用益气祛湿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从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中医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做了探讨,其研究如下:
1 一般材料
1.1 本研究选取重症肌无力患者42例,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21例。其性别年龄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1.2 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软件,完全随机设计。
2 实验方法
2.1 治疗组:给予益气祛湿方,黄芪60g、当归15g、苍术12g、泽泻12g、升麻9g、黄柏9g,人参15g。口服。煎药方法:凉水泡一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煎煮20分钟,倒出,再加开水煎煮20分钟,倒出,两次兑一块,每次煎药取汁约400ml,200ml/次,早晚分服,日一剂。
2.2 对照组给以溴吡斯的明,规格6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67[9]。每次60mg,每日三次,口服。
2.3 疗程:治疗组、对照组全部用药均为10周。
3 实验结果
如表所示:治疗组愈显率为66.67%,总体治愈率为80.95%;对照组愈显率为33.33%,总体治愈率为42.68%,故按a=0.05水准,认为两组药物在改善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方面存在差异,治疗组在改善QMG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
4 实验结论
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为脾气亏虚为本、湿邪困脾为标,治当标本兼顾,健脾益气与祛湿并用。方中用黄芪、人参益气健脾以治本,苍术、白术、黄柏、泽泻运脾祛湿以治标,使脾气健运,则湿邪无由生;湿邪去除,则脾运化有权。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益气祛湿方疗效显著,治疗作用明显,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对于肌无力患者的预后及治疗作用明显。
【摘要】从中医经络探讨血管新生功能和其所涉及的血管结构,认为血管新生所涉及到的血管应隶属于中医络脉系统之下;同样病机下血管新生的水平可以不同,改变病理情况下的血管新生的状态与治疗目的有直接相关;促血管新生的中药应当可以从具有通络、生新、生肌、生发、生血、接骨续折功能的中药中筛选出。
【关键词】 血管新生;经络系统;病机;组织修复
一以中医思维认识新生的血管及血管的新生
1. 从经络系统,认识新生的血管
祖国医学的古代典籍中没有“血管”一词的明确的记载,然而有内经中有“血脉”一词。《离合真邪论》中以“地有经水”类比“人有经脉”,以“温,寒,热,风”四种自然天气下的经水的状态类比邪气客于脉中,出现的“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等的病理现象。又有“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之说 。表明血脉与经络关系密切。
1.1经络系统与血管形态和功能
《灵枢・血络论》曰:“血脉者 ,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对于血脉的描述与血管的解剖极为吻合。《灵枢・经脉篇》:“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明确指出经脉与络脉在走行上的区别。《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其描述与现代血管的形态特征高度相似。《灵枢・诀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又有《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表明血管的部分功能应隶属于经络系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有指出“经主气,络主血。”明确了经脉与络脉功能上的区别,表明络脉系统与血管功能具有同一性。
1.2络脉系统与新生的血管
对于新生的血管,主要是毛细血管网及小动脉,在正常情况下,血管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与相对静止的状态。毛细血管网在炎症、创伤或其它病理状态刺激可唤醒血管生成。小动脉于动脉闭锁时在剪切力、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下,经基质重塑和平滑肌生长形成代偿性动脉的过程。从毛细血管网及小动脉的走行和同较大血管的相互关系出发,与上述络脉的特点相符合。因此可以认为,从中医理论认识血管新生所涉及到的血管应隶属于中医络脉系统之下。
现代的络脉系统研究表明,络脉系统的结构基础不应是独立于现代医学生物解剖的未知系统,脉络系统的生物结构同样具有现代医学生物学结构基础。[2]简而言之,脉络系统是整合现在已知的生物学基础结构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的作用的(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等)与现代医学生物学的诸多系统(如循环、神经等)相交叉的一种系统。因此络脉系统与微循环系统虽不能完全等同但又密切相关。[3]在结构的层面上而言,促血管新生是通络的一种形式。
2.从功能的层面,认识血管的新生
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原则的指导,对于血管新生的认识不但要阐明其中的机制问题,同时也要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下以辩证的思维对血管新生在疾病发生的整个事件链中进行阐释。
2.1病机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以血管新生在肿瘤组织中的亢进,及在冠心病缺血组织中的相对不足为例。二者均共同有气滞,瘀血,痰湿等病理因素。而二者在血管新生的程度上是截然相反的一为亢进,一为不足的两种情况。在中医治疗立法上,二者都需采用行气活血化痰的手段,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消散结为目的,后者以通经活络为目的。由此表明:1.同样以气滞、瘀血、痰湿为核心病机血管新生的水平可以不同。2.改变病理情况下的血管新生的状态与治疗目的有直接相关。由此不难理解同为活血化瘀药,一部分(如当归、丹参、川芎、三七)[4-5]具有促血管新生,而另一部分(如地鳖、水蛭_斑蝥)[6-7]具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
2.2组织修复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中药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广泛的分布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之中,涉及各种类别的中药。研究表明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是中药促进毛发生长、骨折的骨痂形成、皮肤及胃溃疡的愈合,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阻塞性血管病变的重要环节。将治疗性血管新生与治疗目的相结合,可以得出血管新生与通脉、生新、生肌、生发、生血、接骨续折等有者密切的联系的结论,即治疗性血管新生与受损组织生长、缺血组织功能的恢复关系密切。
中医典籍中没有明确提出可以促进血管新生的辨证论治理论及治疗方法。但相关通络、生新、生肌、生发、生血、接骨续折等辨证论治理论及方法却并不缺乏。因此促血管新生的中药应当可以从具有上述功能的中药中筛选出,从而为重构血管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新手段和新思路。
关键词:中医继续教育;中医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
自从有幸成为国家第四批师承制学习的一员,笔者屡次被问到同样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泌尿外科医生,为何要拜著名内科专家为师?”实质上,高年资外科医生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内科临床,是提高临床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最终能有所建树的捷径。医学是不断进步的,表现在其分科和专业越来越细,但同时一些新学科的产生又是多学科的部分融合(如介入科)。检验医学进步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够认识和解决当时难以治疗的疾病,因此,医生应不分科室专业,而以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病痛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医生应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纯的专业素养。笔者认为,面对患者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出色的外科医生,必须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内科临床,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现就相关学习的必要性阐述如下。
1 中医外科学理论特点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分科,其中很多病种如急腹症、泌尿系统疾病,原本属于中医内科范畴。中医外科的发展始终贯穿了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思维,如《外科精义》就指出“治其外而不治其内,治其末而不治其本”的方法是不对的,明・汪机《外科理例》更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认为“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陈实功《外科正宗》从学术思想上十分重视顾护脾胃,强调“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并特别指出“内之证或不及于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内也”。《灵枢・本脏》关于“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的论述更是强调了内外之间的关联和不可分性。
2 中医学科诊疗特点
《临证指南医案》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临床上,患者的病情变化错综复杂,医生在千变万化的表现中要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就需要熟悉和领悟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在名师指导下不断进行临床实践,培养较强的思维能力。临证应四诊合参、病证结合,要具备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本领。在跟师出诊期间,笔者被导师高荣林教授“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的本领所折服,高师遵循中医经典理论,从容应对各科杂症,确有“桴鼓相应,拔刺雪污”之效。在叹服导师中医学识广博精深、应用游刃有余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经典理论的一知半解,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系统性,从而更加坚定了摒弃内外科之别,跟师多读书、补好课的决心。
3 临床实践的证明
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学科的蓬勃发展,就是响应当年主席关于西医学习中医指示的成果。笔者所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专业,原本属于中医内科范畴。20世纪50年代后,一批优秀的西医人才通过“西学中班”学习,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对一些专科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如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笔者研究生导师刘猷枋教授作为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的创始人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通过前列腺炎肛门指诊,发现很多患者前列腺质地变硬、有明显压痛,结合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属医“积”范畴,病因虽复杂,但在病理方面有其共同特点,即多种病因均可导致前列腺腺管、腺泡及间质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久则腺管阻塞,腺液滞留,炎症包裹及间质纤维化,肛诊表现为前列腺硬结和硬化,而临床症状见腰骶、会阴、小腹等盆腔部位的疼痛不适,提示本病应属中医血瘀证。总之,前列腺炎主要矛盾为前列腺腺泡、腺管炎性梗阻,间质纤维化,血瘀证是其本质特征。因此,应将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血实宜决之”,刘猷枋教授创制了以活血理气、化湿解毒为治法的前列腺汤,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这一创新实践丰富了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认识和临床治疗。同时表明中医理论对外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其实,“医不分中西,唯效是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科技的融合对各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单纯从外科角度而言,临床上针对手术性疾病的治疗已经有了重大转变,如由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进路向微创手术进路转变,而这一转变高度依赖于视频技术和仪器设计的进步,其结果是外科医师能为患者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4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人均寿命延长,以及疾病谱的变化,临床上外科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因此需要更多复合型的医生制定和实施更全面的诊疗方案,既重视局部,又顾及全身,以保证治疗结果对患者全身利益最大化。故内外兼修符合中医整体观的思维,也是时代的要求。术业有专攻,跟随内科名师学习是外科医生提高理论和临床素养的成才快速路。
(收稿日期:2013-08-29,编辑:梅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