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21 05:09: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初中美术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探讨

一、对现代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

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局限性越来越显著,将现代媒体教学向美术课堂引入已经发展为必然的趋势。传统美术教学充斥着太多的理性知识,欠缺感性方面的材料,难以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发挥。怎样对美术教学过程动态、立体、全面反映,多媒体教学在这一方面显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它具有多种表现手法,能够有效融合形、声、色等方面,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方面显现出了良好的效果,这样美术课堂就能够达到美中育人,寓教于美,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初中美术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手段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以素质教育要求为依据,构建科学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在美术教学中有两种模式比较常用,第一种模式为“示范—模仿”。教师利用示范的方式将绘画过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感情认识,此外对学生做好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认真思考,主动分析,对其中孕育的道理深切体会,也可以对可行的几种方法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就能够将思考、选择、模仿、体验同步展开。以对《水墨画的笔墨技法》这部分内容讲授为例,仅仅依靠口头的方面将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知识向学生表述,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教师对学生进行示范,学生积极观察,认真思考并与恰当的练习相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二种模式为“尝试—指导”。教学中,学生对绘画方法展开自主学习,在学生尝试学习的过程中贯穿着教师的指导与分析。使学生一边对美术教材学习,一边研究如何绘画,在商讨过程中确定具体方法。教师需要注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绘画,实现学生在技能上的提高,获得有意义的体验。

三、客观认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对教学环节安排与学生学习任务分配时,要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客观认识,使每个学生均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当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漫画教学为例,在作业设置方面使学生有四种选择,具体为:(1)结合生活中的趣事绘制一幅漫画;(2)为自己设计一幅关于理想中的自己漫画;(3)画一幅卡通人物漫画;(4)为你身边的人设计一幅漫画。学生不在作业选择上有很大的空间,难度不大,能够以非常愉悦的心情轻松完成作业。结合上面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一定及时更新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勇于探索,认真反思,积极主动地加强交流,这样才会实现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作者:李世斌 单位:青海省德令哈市第四中学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初中美术课堂个性化教学

一、个性化教学模式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这种模式要求最大化地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个性化教学是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开展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阅历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大力号召下,应当将个性化教学模式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意义。

二、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首先,要明确美术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这一点要求要以学生的整体需求和兴趣点为出发点,促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化学习的目标。我们可以将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这三个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非常了解学生的状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其次,探讨美术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这一点要求加强学生的体验互动式学习。通过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客观地去评价评定学生的提问或回答,美术学科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提问或回答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探究的成果,享受这一过程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美术作品,而不是要求学生用老师喜欢的方式去展现,这样就失去美术本身的魅力了。美术课程本身的艺术性就具有开阔性,每个学生理解的不同,展现的方式特点就不同。所以,美术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特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解,因人施教,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三、结语

总之,初中美术教学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力。

作者:李祥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初级中学校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有效性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一、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从绘画到制作本领的学科,是实现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而其也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开拓学生事业,提升其审美意识并培养各项综合素质的学科。初中美术课程作为初中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前面说到,美术课程是初中基础性的课程,因此常常不被重视,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关注也非常薄弱,大部分家长甚至学生都认为学习美术对于自身并没有好处。目前,我国初中学校的美术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学生们的观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其次,很多学生与家长都认为,学习必修课程才是初中学生的重心,对于自己孩子的一些美术兴趣进行扼杀,认为其是不务正业。

二、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措施

1、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学生能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那么就有助于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因为兴趣不仅仅是学生们学习的最好老师,还是推动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和探索的最大动力。一旦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就能让学生更快的吸收和掌握美术相关知识和技巧等。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设立一个学习情境,将美术作品中所想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添加声音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2、提高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情感教育感染力

初中美术教师是初中生在艺术方面的启蒙老师,在初中美术情感教育中担当主导的角色,有必要将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因为在初中美术情感教育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有灵活有效的教育策略,为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生动的学习情境,要用美术教师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初中生,拨动初中生内心对艺术的真实情感,让初中生在欣赏艺术和感受艺术的时候获得审美体验,进而陶冶初中生的性情,净化其心灵,提高初中生的艺术思想境界。在初中美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感染力,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当教师的感染力达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初中生就会受到老师的感染,主动去学习,增强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力。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和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提高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情感教育中多采用信息技术

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可以多采用信息技术帮助提高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方式,以此创造和传统美术教育不一样的教学情境,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毕竟初中生都是活泼好动的,美好、有趣的新鲜事物对学生都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发初中生的好奇心,激发初中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在愉快的课堂氛围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初中生对美的向往心性。同时初中美术教师还能通过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美术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初中生的面前,激发初中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中来。

4、通过扩充美术资源提高学生的总体发展能力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美术思维能力、创作水平以及审美、欣赏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利用多媒体能够让教学课件和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其中的声音和动态画面也可以有效调节课堂学习氛围。当学生进入审美疲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另外一种教学模式,保证不浪费教学课时的同时让学生变得心情愉快,更加喜欢美术学习。而且音乐除了可以放松学生心情和消除疲劳外,还能让学生感受其中意境,净化学生心灵,为学生提供另类的创作平台,促进学生情感智商以及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对一些美术作品进行讲授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重点突出作品中人、事、物的特点,如果在讲授过程中再加入声音、色彩的刻意渲染,让作品变得更加鲜明和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认识。这样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结束语:

三、结语

总之,通过创设情境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打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加强对初中美术教师素质的培养,运用情感教学等多种手段,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唐盈盈 单位:泰山双语学校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论文

一、美术课堂上的教学示范需要注意的问题

美术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传统教学重讲解,轻示范;重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忽略了学生美术技能的扎实掌握和绘画方法的学习运用,造成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缺失。所以,美术老师应认识到示范教学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很多技能技法的传授需要教学示范。

(一)因材示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示范教学过频或过淡,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步骤演示讲解,学生观看熟记,这就带来了相对的缺陷:部分学生在创作时容易受教师示范的“定势”,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没有很强的“原创性”,更多的是教师作品的“影子”。这样过于频繁地示范只会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形成思维的惰性,而且也会让学生的作品风格单调划一。学生缺乏运用迁移的方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就无法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气质,创造新的作品。美术课虽然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合理的示范,但它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二)示范教学流于形式,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

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操作的动作要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美术教材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是静态的,无论教师的解说多么仔细,步骤多么详细,都不如教师的示范能解决技法学习上的难点。通过示范,使其产生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最后掌握知识技能。例如,讲解《水墨画—动物》时,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些笔墨技巧,而这最为一目了然的方式是示范,学生通过示范的学习,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笔墨技巧,并跃跃欲试。这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到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美术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建立起来。

(三)示范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讲究一定的量和度

示范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用。示范是教学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滥用示范,只能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它时,才恰到好处地选用示范手段。如果遇到较难的内容或者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学习内容,教师不妨试着带领学生学习。例如,初学水墨画,教师可以从构图开始,对造型,对线条、墨色的处理方法一一示范讲解,学生看得明白,学得真实,能较快的掌握技法。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创造美的活动。高年级的学生无论质疑、解疑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思考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只需根据教学目的,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设计、构图等方面略做点拨即可。“教有法而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示范的创设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示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学习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四)示范教学应具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示范的范围应该确定为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示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不宜做完整的示范。在一节剪纸课上,课堂中有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地折剪,展开后变成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是教师快速地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第一次的示范是揭示课题,引起兴趣;第二次的示范是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示范简单而典型,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作用。这堂课的示范就完整的融汇于整节课中。美术课堂示范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关键处示范,千方百计地把拟订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找到了结合点。适量适度的示范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曲径通幽”的效果。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方为上品。

(五)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误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习,那就削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结语

总之,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示范教学仍然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匠心独具的示范设计及精心演绎的示范过程对学生来说弥足珍贵。“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教师如果抓好这一环节,便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作者:赵姝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大蒲河中学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浅谈

一、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迈向成功的基石。它可以激发学生去记忆、去探索、去学习,在快乐中获得成功。因此,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很关键。每个学生内心都是纯真的、率性的,他们不喜欢矫揉造作,不喜欢拐弯抹角,也不喜欢曲意逢迎,他们渴望自然,渴望本真,这对学习美术来说是最为可贵的品质。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把握住了学生这种纯真、自然的本性,就能够使学生对美术充满兴趣。初中学生的美术基础一般都很薄,因此,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选择合适的内容,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呈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应注意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美术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美化自己的生活,使他们领悟到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这样,学生就会对美术产生强烈的兴趣。此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把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新课程理念明确了师生新的关系,强调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习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平等的,师生间平等地进行学习、情感交流。所以,美术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地投入到活动的全过程,积极地观察、想象、收集资料,充分地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快乐地学习构图、学习画法和技能,最后尽情地画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脑中形成的画面,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与他人互动,激发了主体人格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要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术课是一门教给学生发现美、记录美、演绎美、创造美的课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发现美、记录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美的事物出现在画布上的时候,不单显示出它本真的美,还应该具有画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演绎出的美、创造出的美。这样的美才是艺术的美,才能给人美的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质感等进行分析、解读,然后对实物或者是实物的照片中的图案的线条、色彩、质感等进行分析、解读,之后对美术作品和实物照片进行联系、比较,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欣赏某一事物,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如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剪纸,观察它们的图案、线条、装饰,刀味、纸感,写意与寓意等,并尽可能地了解它们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使学生在观察、欣赏中发现美、追求美,并在脑中构成美,在手中表现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只是真实地记录美,那效果肯定没有照片好。美术作品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融入了画者的情感、态度,对原物进行了创新。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这种创新融入到美术作品中,呈现给观者不一样的美感。学生的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该来源于生活。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课下练习的时候,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题目。学生具有实际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不仅对教师出的题目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还可把这种经验融入到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去,从而具有了创新性。此外,学生在完成美术作品后,还可以返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与真实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在更加充分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进行充实、丰富和美化。因此,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为获取丰厚的创作素材、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想象空间,并为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劳动也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多多带来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去学习,去劳动,在实践去享受独立和自由,塑造创新型的人格,培养创新能力。

五、总结

总之,美术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和教师要切实把美术教学重视起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演绎美、创造美。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展智力、道德和人格,提高美术鉴赏、创作修养,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许江涛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初级中学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初中美术教学快乐课堂构建分析

一、构建初中美术教学“快乐课堂”的必要性

在学生生涯中,学习是学生的本质,研究表明,有兴趣的学习对学生吸收知识非常重要,对他们来说反而会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吸收知识效果更佳。那么怎么有兴趣的学习,就是要靠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保持学习兴趣。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美术是一门在初中必修的艺术课,通过美术学习,来提高学生智力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对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一定的作用,研究显示,美术学习锻炼人的右脑,让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处在应试教育阶段,大部分学校都追求升学率,对美术教育并没有重视,这种状态必须得到有效的改革。对于教育政策应该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中,激发学生对初中美术热情学习。通过审美形态的教育,培养学生对艺术对自然美的形态的鉴赏和识别,让学生形成敏锐的审美知觉,有对美的感悟和欣赏能力。同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美术课,要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对于初中美术的爱好以及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欲望。通过快乐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一定的美术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尝试构建初中美术教学“快乐课堂”,让学生爱上初中美术课。

二、构建初中美术教学“快乐课堂”的具体措施

构建初中美术教学“快乐课堂”的具体实施,应该针对美术这个课程,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快乐元素,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初中美术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美术学习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提升他们的美的全面认识。

(一)注重教态自然,创造快乐气氛。一直都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而教师则是辛勤的园丁,对待祖国花朵,教师的态度应该是和蔼可亲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教师的态度影响的,教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结果。友善和蔼的教学态度能让学生感到快乐感到亲切,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初中美术的热忱,教师教学言语情切,表情和蔼面带微笑,就能给予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一直以来的鼓励与关怀,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没有间隙的亲密关系。高质量的教学保障源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用真诚与和善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即便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用幽默的而言语,真诚期待的眼神,用微笑来沟通也比严厉的批评来的有效,让学生自觉改正缺点,消除负面对立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进入快乐学习状态,提升全面发展。

(二)巧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随着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高科技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教育教学中也频繁引入高科技手段,计算机多媒体已经逐渐运用到各大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尤其是美术这种视觉艺术课。因此,教师应该巧用信息技术,灵活运用高科技器材与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场景。如果在美术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呈现美术作品,让学生真实感受。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让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利于实施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吸收知识的水平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底子好,如果教师慢慢的进行授课会让他们觉得不耐烦,有的学生底子差,如果讲得太快他们又觉得没有学到东西,不知道如果完成。如果运用高科技信息科技手段来授课,比如用多媒体播放,先把美术作品的作画步骤与详细解说用多媒体播放一遍,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看完后可以直接进行作画,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老师可以陆续讲解与辅导,慢慢师范进行,让这些学生也能全面吸收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美术教育教学手段,同时又面向全图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组织形式,促进双向交流。现阶段课堂教育都是以学生的年龄编成一个学习单位,再按照学生的高矮与座位顺序编成一个学习小组,再根据传统的教育教学授课模式“秧田式”形成结构。这种结构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流量,特别是美术课堂这种艺术课,如果采用圆形、月牙形、灵活形的授课模式,学生在学习与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加便捷的能与教师沟通,以达到双向交流的模式。作业辅导是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的作业应该进行相关解答,同时,对作业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启发教育,对于作业完成好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构想,让其他同学受到学习启发,这样一来也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优化课堂组织结构,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四)改善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都单一的只有成绩,这也让学生有了一种学习的压力。有压力的学习,必将让学生在吸收知识时减弱了效果,也容易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与影响,成绩差的学生必然会有自卑心理,不利于之后的学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改善这样的一种状态,采用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不要仅仅让成绩结果作为对学生的评价依据,发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点。在平时教育中,多鼓励多关心学生,对成绩差的同学进行友善的建议和爱的教育,启发他们进行自我探索,提升他们主动性与思维开拓性。

三、结束语

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提高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初中美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没有负担的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能提升课堂效率,还能提升课堂质量。构建初中美术“快乐课堂”之路是必须存在的。

作者:刘嘉欣 单位:宁夏大学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情感教育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一、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1.培养教师高水平素质,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美术老师是否具有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自身形象,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由于“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因此,美术老师必须通过自己言行对学生进行感染,使自己在教学风格上具有严谨的态度,教学过程中则要对学生和蔼可亲,给其建立一种优良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学习美术。因为情感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具有润物无声的显著特点,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需要将情感教育彻底地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获得美的感染,才可以使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最终提高了学生的修养。例如,美术老师在一次非常良好的多媒体设计、没有瑕疵的授课安排、对学生学习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甚至老师在讲课时的服装搭配都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通过无形的情感动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2.挖掘情感题材,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美术教材具有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有效地发掘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能够加深学生理解和认同学科素材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价值。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能够指引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良好的爱国意识以及优秀的思维习惯的章节数量非常多,美术老师需要充分地发掘其中包含的情感教育素材,从而能够将情感教育在课堂上展开。例如,在初一上册的美术教材,有一节课程内容为“人类创造的源泉是劳动”的内容使老师非常容易指引学生认同劳动价值。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多、大部分家长都比较娇生惯养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劳动时都没有端正的态度,因此将这些内容作为契机,再与一些恰当的美术作品相结合指引学生端正劳动态度非常必要。又如,在初二下册的美术教材中包含了与“装点居室”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如易拉罐和塑料袋等,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初三美术教材中关于“中国古代辉煌的美术历史”这一内容,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非常有利。美术老师可以利用一些中国古代画家的名作,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其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材中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灿烂的历史人文精神熏陶每位学生的思想,最终共同完成美育和德育的目的。

3.用丰富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生活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来源于生活中对于美的发现,这样才能使学生领悟到周围环境包含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调控情感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初三下册中国民间美术的课堂中,美术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民间的美术作品,如剪纸和窗花等,以此来指导学生们领悟到我国民间传统的作品中所具有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例如,花纹型“灯笼”为美和照明相结合;“刺绣”为美和“穿着”相结合;“窗花”为美与“装饰”相结合等。其中初三下册中讲述的“蓝白之美”,主要是介绍我国江苏南通具有的蓝印花布,这作为传统的美与服饰之间的完美结合,包含了色彩美和搭配美等,是南通的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典型代表。这类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最终塑造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老师需要注意各个年级学生之间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除此之外,老师要避免在课堂上喧宾夺主,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将情感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美术教学中,从而使初中美术课堂真正地达到“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将情感教育彻底地贯彻到美术教学中,从而使教学人员能够充分地提炼出初中美术学科包含的教育价值。

作者:刘俊杰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第六中学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

一、德州地方美术资源概述

地方美术资源指的是在该区域内经过人们逐步传承下来的一种美术资源和文化资源,更是人们生活集体智慧的成果,这种美术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独特的风貌。德州地方美术资源是指在改地域内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是德州地区人们长期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过程。它包含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统,德州地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美术文化资源。

二、德州地区初中美术教育特点分析

传统美术教学在初中课程中只是一门辅助课程,学校和家长都不十分重视美术课程,只有一些爱好美术的学生才认真学习,美术课程在传统教学中没有体现出真正的价值,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国外新的教学模式的融入,我国加大了改革教学的力度和方式,全面贯彻深化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因此新的教学大纲对初中生的美术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老师对美术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够全面

国家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观、想像力以及创造力,规定在中小学课程中开展美术教育,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改革,美术教育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州市作为三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与一线的发达城市相比,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特别是作为不列入考试内容的美术课程,老师更是缺乏创新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理念阻碍了该地区美术资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于德州市区的中学老师来讲,老师基本能够按照国家教学的规定,利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习,开发智力,将美术课程融入到大自然和历史文化中;二是对于处于农村的中学老师来讲,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不重视学生的美术课程,更不能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结合起来,美术课程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美术课程教学急需进一步改革。

(二)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方法不够创新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他们善于探索和发现身边的新事物。因此,这一阶段应以培养广大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审美观念,尽可能的将美的东西与教学资源相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积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以及感受生活的兴趣。然而,目前很多老师只是把美术课程当成了一门基础的选修课,仍没有发现适合中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没有提升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德州地方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将地方美术资源融入美术课程,对于地方美术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现阶段,中学老师可以广泛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积极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当前保护环境的重要时期,老师可以引入环保美术工艺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本文选取其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美术资源-德州梁子黑陶文化作为分析的对象进行分析。德州梁子黑陶文化在2014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文化在德州的发展已经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黑陶的制作工艺从成型到烧制再到雕刻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与美术紧密结合,特别是在雕刻环节,雕刻大师更是将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影雕、素描以及浮雕等艺术与黑陶文化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我国黑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黑陶的制作原料主要是泥巴,因此将德州梁子黑陶文化与该地区初中美术教学资源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玩泥巴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感受文化带来的乐趣,寓教于乐,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

(二)将地方美术资源融入美术课程,开拓学生的思维

当地的美术资源是一种文化的代表,更是该地区劳动人们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心里愿望的表现。老师再让学生感受黑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能体会到艺术的灵魂。例如,在制作黑陶时,要将泥巴不停地转动才能成型,艺术成型的过程体现了制作者心里的思维,然后,学生可以感受在自己制作的工艺品上用不同的工具雕刻成不同的图案,学生看到栩栩如生的动物、人物以及图腾出自自己的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相互沟通和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开拓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积极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将地方特色美术文化和当地的美术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中学生的课程教学,更能将我国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民间深层次的文化艺术以及历史文化传承下来,同时这也是学校积极开发、探索以及实践的过程。

四、结束语

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研究越来越深入,为了培养新一代的人才,社会各个阶层都十分重视中学生美术课程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了学生的潜力,活跃课堂气氛,也更加提高了学生创造力、动手能力。将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相结合,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作者:王娜 单位:德州学院美术系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一、新课程理念下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作为美术教师,须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不断进修学习,提高美学素养,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好备课,课中创设生动的美术教学情境,课后反思教学效果,不断改进、完善课堂教学。调动一切教学资源、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深入到美术学习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美术评论活动,这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前我们对美术评论有认识误区,认为不是学生学习范畴内的事情,与学生没有交集,是专业美术评论家的事。事实上,任何人看到一幅美术作品,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和认知。美术教师就应准确抓住学生的实际感受,作为认识和深入探究美术作品的突破口,引领学生完成对美术的欣赏。这样的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自信心。

二、新课程理念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各个行业永恒的主题,艺术同样需要创新,需要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其中。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初中学生思维认知能力最具张力和活力,可塑性也最强。他们对新事物很敏感,认识和接受新事物很快,充满热情,勇于探索。这些是形成创新能力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开发,激发其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独特的思维和感悟,并为其思维能力无拘无束的发挥创造环境。教师应采用科学有效的、饶有趣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美术表达的冲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准确分析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用艺术的视角发现和理解事物,提高学生的艺术观察力和创造力。如在讲美术造型时,我让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兴趣,用橡皮泥或胶泥制作一个造型作品,下次上课时带到课堂上,公开评选优秀作品。结果下次上课时,同学们带来的作品花样繁多,一个个踊跃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作品制作得很精美,完全想不到是出自初中生之手;有的作品虽然不尽人意,但也能感受到学生努力的影子。可以看得出,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有了不小的进步。

三、新课程理念下合作能力的培养

团队合作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沟通,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必备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密切配合,调动各自掌握的资源,丰富学习内容和方式,优化学习结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不同特点、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发挥特长,献计献策,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完成共同的任务时,锻炼了发现、分析、思考、表达、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值得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尝试和探索的。如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先呈现一幅美术作品,然后分组讨论,选出代表说出该小组对作品的分析和认识,再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最后总结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精神;再如,在美术制作课上,教师先布置任务的主题,然后分成多个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表意见,他们制作的美术作品往往出人意料。然后组织同学们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让大家评选优秀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通过这种分组合作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活跃了学习的氛围,调动了所有学生的潜力,学生在互相帮助、合作的情境中,经常会有惊人的表现,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四、结语

总之,新课程理念要求美术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教育方法和理念的实践者、探索者。在教授学生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孟薇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初中美术新课改教学创新

一、尊重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所谓创新精神,“是指勇于抛弃旧东西,创造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很强的创造能力,进而常进行创造性活动”。毫无疑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求教师教学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既是教师作为教学关系的“主导”方面的含义,同时也是艺术教育必须要有“教育艺术”的本质要求。因此,教学是一门艺术绝不是一句空话,其内涵,是要靠老师通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努力而不断注入的。这在反拨科学主义、技术至上和绝对理性的当代社会,如何教育、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和疑难而能情理融会、随机变通的灵动性,其实是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内在而深刻的逻辑联系。当然,根据个人体会,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于创造,最关键的是,教师不仅要有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来激活学生思维,更重要是,还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独立思考与实践行动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抓住契机,实现学生的思维飞跃

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教育学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都存在着身心发育与学习认知的基本规律。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在不同的环境、不同阶段、不同的人的具体关系与表现上,又是潜在的、各不相同的。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不但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例如教学生如何“废物”利用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制作。我讲完之后,学生拿出之前交待他们带的“废物”开始制作,有的学生用半块吸铁石、两个铜板和一小段铁丝竟然做出一辆摩托车,过一会儿又把它变成了一个大炮;有的用扣子、小梳子做成蜻蜓,一会儿又变成蝴蝶;还有利用三角尺铅笔做成飞机再变成手枪等等,他们完全摆脱了制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了“超越”。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

情境的创设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美术新课改更是不可缺少的。各类教学内容都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如果没有情境创设,再丰富的内容也会变的枯燥无味,美术课程改革也明确要求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因此在美术新课改中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二者的关系既是相辅相承的,又是相互促进的。情境创设的不断应用,会更好地促进美术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随着美术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和发展。总之,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了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美术活动课的积极性。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和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看,创造美好、和谐、诗性的社会,包括美术“新课改”在内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将同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发展的过程。

作者:颜碧丽 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关于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拥有学习美术的兴趣,却缺乏学习美术的动力

兴趣是转化为动力的基础。可以想象做一件事如果缺乏了兴趣你还会愿意做吗?答案当然是不愿意。即使会做也不过是为完成任务而已,缺少了做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人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同理,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拥有着对美术的兴趣爱好,这是很好的现象。只是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却并不持久,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不能转换为学习美术的动力。人的兴趣发展有三个阶段,即有趣、乐趣、志趣。“有趣”为时最短,即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追求美,在课堂上表现着对美术的兴趣,但在教学中不把学生对美术的有趣转成乐趣、志趣,也会让这短暂的“有趣”消失,所以若能够将其转变将会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在现在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很难将学生引导并加以转变,原因有二:其一是上面提到的课程资源的欠缺,因其欠缺而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远离了美术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兴趣逐渐流失;其二是美术课长久以来被当做副科学习,地位得不到提高,美术的价值得不到正确的认识,教师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影响也不显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不够重视,了解也不够多,兴趣很难得到提升,也就无法转变为学习动力,久而久之美术的教育不但得不到提升反而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但存在问题便有解决之道,只有对症下药针对性的改善才能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使其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二、年轻教师专业培训和交流平台的欠缺

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往往会学习的不够,对教材和学生及面临的问题无法深入透彻的分析。并且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教学过程容易出现偏差,理论与实践往往不符合。因此,对于资历尚浅的教师要多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和交流平台,让教师可以分享教学心得,制定好的教学方案。将这些问题落到实处再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让教师在上岗前就能够得到培训和实践的机会,这样教学的磨合期将会大大减少,教师一在工作岗位上便能够迅速的进入角色,美术教学质量也会极大的得到提高。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每个初级中学的教师是为两到三人,而每位老师在教学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当然也会有不足之处,如果缺少一个交流环境不足之处就难以得到弥补。虽然每所学校都会有教研组交流活动,但学校美术教师人数过少所导致的交流信息不够充足,达不到教师交流的应有效果,因而教师缺少交流平台也是制约着美术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合作能力

美术教育的首要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注重自身美学修养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以最好的状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通过声色形等环境为学生创造一种浓郁的强烈的探索欲望,潜移默化的接受美术的熏陶。同时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点评能力,教师也可以介绍作品的创作环境,尽量使学生融入当时的创作意境,让学生学会以审美的目光去分析、观察得到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独到的审美能力。学生时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学生善于接受和吸收新鲜事物,而现在正是他们创新意识处于潜在时期的阶段,需要教师的发掘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注重学生的独特个性,给予他们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敏锐的观察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合作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创意与实效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通过合作学习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合作学习不仅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品质素养。不同的学生思维意识是不同的,但在合作的过程中思想火花的撞击却可以使其思维、表达和创造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总之,美术作为一门教育工作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发展。同时对于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只有弄清问题的所在,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才能更好的改善美术教学问题,为未来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

作者:张媛敏 单位:三门峡陕县实验中学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小议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美术教学中,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我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我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自己所见的美丽瞬间记录下来, 体验美术教学的魅力所在。 例如,我以学生最为熟悉的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事物入手,将苹果、香蕉、桃子等水果组合成漂亮的造型,引导学生将这些美丽的造型用自己的双手描绘下来,学会记录美的美术描绘特长。 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结合自己的所见,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记录下教师所摆放的漂亮的水果造型。

美术教育能够改善学生的不良兴趣爱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科技产品也应运而生。 电子游戏被初中学生所喜爱, 有些学生甚至完全沉浸在了这虚拟的游戏当中,对现实生活不闻不问,对亲人和朋友也视而不见,渐渐地漠视了现实和人情。 这样长久下去,就会使学生丧失掉本该有的斗志,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 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到游戏上, 严重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而美术教学的有效实施,对学生进行美的艺术熏陶, 使其对审美和创造美产生浓厚的兴趣,喜爱上初中美术课。 这样就能很好地转移学生的不良爱好, 将玩游戏的心思转移到美术学习中来, 不但减轻了教师在管理这些学生时的负担, 也让学生和家长更加重视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也会更加的尊敬。 学校便会为美术教育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措施, 家长会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学习绘画的条件, 社会也会为爱好美术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示空间和发展舞台。

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了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以后的学习更加快速和有效。美术不仅仅是让学生创造出一幅幅美丽图画的过程,它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包含着发现美和创造美两个方面。 美术教学,是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现实社会中的美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描绘出来,因此美术教学不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它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社会, 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观察力,这样不仅使美术教学有所收益,对于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化学等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美术教学是学生锻炼观察能力的最好教学方法。想象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发挥创造出来的。 想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丰富的想象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通过自己区别于他人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 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创造美的风格。 久而久之,在美术学习的同时, 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发达。 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想象能力的提高, 美术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初中教学中,美术教学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视。

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与需求创造工具和改变世界。 而创造能力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 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每个学科都必有的教学目标。 美术教学中,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美术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方式, 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设计和制作自己喜爱的图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此,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由于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初中生这个年龄段都比较叛逆,他们渴望接触新鲜事物,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但是他们的思想变动又特别的大。 针对这一教学现象,在初中教学中安排美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比不上美育教学的效果明显。 初中生的思想正在由幼稚逐渐变得成熟和稳定,这时审美教育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初中生的这个年龄阶段,通过美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稳重的学习性格是最佳的教学时期。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 因此,在初中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每个学科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审视和创造上有着非常突出的教学效果。 因此,初中教学中美术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总之,美术教育在初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作用,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初中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美术教育应该受到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作者:李学斌 单位:河北省抚宁县牛头崖镇枣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