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

时间:2022-05-21 03:14: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小学美术优秀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现代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摘要:教育现代化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并不是社会现代化之外的东西,而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在教育现代化的框架下,以信息化来推动教育体系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思想变革,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塑造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认知方式,尝试大胆地实践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综合实践

当前教育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改变,这为现今美术课堂中带来一缕春风。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与创新的教与学方式的实现创造了新契机。也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综合发展奠下夯实的基础,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竞相开放的局面,“让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新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美术教学上,它更是一道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1.1巧造氛围,激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曾经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我运用多媒体巧妙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国画课时,我利用媒体教学将国画的表现手法与诗情画意结合,诵读古诗、欣赏优秀名家作品,感受“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的意境,提高学生内在的美术涵养。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1.2设疑解惑,突破难点

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画时经常会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笔。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紧扣画题词句,重点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童眼看世界》一课,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大千世界中美好的景物,我搜集了一些大自然中的美景,通过eLearning交互平台,让学生如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自己眼中所有的美好事物都一一展现。通过情景绘画示范的微课,学生在平板上一个个独特见解的讨论,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井然有序。

2开展美术综合实践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差异发展,鼓励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

2.1扭转学习方式,侧重自主学习

现在美术教材渐渐地融合人文、自然、生活等领域,但作为授课的老师,可能因为本身专业特性与思维方式的制约因素,在讲授时,比较侧重于绘画技能的训练。从而忽视了教材所传递的一种信息,哪就是它除了教育功能外还有社会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课,对于教师们来说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因整合了不同学科的内容,所以在课程结构上更加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要求灵活多变,重视教学过程中评价多样性、合理性,这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当我们教师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时,必须树立素质教育观、学生自主观、能力和应用观,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从过去被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不断完善自我。

2.2倡导综合探索,培养学生审美观

美国费德门教授的欣赏程序提出了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四个环节,它从浅层的叙述到中层的作品分析,再到解释与评价深层的拓展,让学生从作品中分享个人的情感。结合这四个环节的指引,我在上《民间玩具》(欣赏、评述)一课时,展开探究步骤如下:(1)学生只需认真看我提供的玩具与视频、图片资料。(2)从玩具的形状、结构、色彩三方面来分析地看,并简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长作笔记。(3)小组长汇报各组的独特见解,并提出本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4)师生共同对民间玩具进行欣赏和评价,小组内再次谈体会,把个人的见解和集体的智慧融合起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把握民间玩具传递出的文化信息。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尝试,不单培养了学生审美观,还提高了观察力、分析能力及与人交流思想能力。

3注重运用美术的语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我们常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快乐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逐步体悟美术学习的特质,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1展现美术学科的特性,学会美术语言

美术的语言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用形状、线条、色彩、纹理等因素来分析作品,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组合,创造出绚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表达丰富复杂的客观物象与思想情感。教学中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找一找作品中有哪些构成因素,并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运用这些构成因素进行表现,允许学生的差异性。

3.2置身美术作品的情境,丰富美术语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在美术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欣赏层面,而要把美术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从中体会美术表现语言的丰富性。我在欣赏课中有时让学生口头作欣赏讨论,有时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写成小短文,然后大家交流,从中尝到乐趣。

3.3灵活运用美术语言,彰显自主性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美术表现语言进行创新运用,让学生挥洒灵感,展示个性。我鼓励学生对曾经描绘过的对象进行再创造。比如可以让学生改变视角重新表现,可以运用放大、简化、变形、变色等手段,对已经描绘过的对象或画面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全新的视觉效果,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特点,真正实现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与全面化的协调发展,使得美术这门艺术课程更具生命活力与艺术魅力。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个性教学分析

【摘要】小学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个性化的美术教学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美术本身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并借助多功能辅助工具,可以塑造出梦幻而又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充满期待和无限想象,加大了学生的积极性。本文通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个性化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发挥创新思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个性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学科成为了小学教育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术教学成为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和创新潜能的必备学科之一。通过个性化教学使学生全面化发展,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某位学者曾说过“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人才”。因此教师通过特色教学,扩展知识的广度、深度,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促使学生全能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固定思维模式

起初学习美术,学生的美术天赋各有不同,几乎所有同学对美术概念的认知度和思想范围都不在一个方向上,而教师的审美观基本接近(教学标准)。按照固定的一个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作业,从而抹杀了有些学生开启新思想的信心,以此扩大了学生“思维局限性”的范围。例如,教师给一个半成品圆,让学生自己组合完成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完成了作业,但是分数却出乎意料,有现实规模的,得到表扬,而一些学生通过科幻想象等完成的作业,有教师的不认可、有学生的嘲笑各方面的因素,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这些学生创新思想没有得到施展,在以后的学习规模中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从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1.2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塑造美术框架、构思模块、如何绘画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都很欠缺,因此他们没有对美术的学习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都喜欢美的事物,然而学生却没有发现美术真正的“美”,从而没有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发挥空间。

1.3师生缺乏交流

美术教学模式的单一,比如,没有组织学生户外写真,只是在课堂上根据一个标本自由发挥,学生不能衍生物品特征(实物接触),不能更好的发挥想象力。最重要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更多的交流互动,教师没有从思想、心理各方面去重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因此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喜好特点,无法引导学生的发挥能力。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学生无法提高事物的审美观,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2.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2.1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人,只要是感兴趣的事物,都会对它产生好奇,对它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学科也一样,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个美术教师都希望学生在学习期间全身心投入到课程中,由于有些同学没有美术天赋,从而放弃美术的学习,不能说美术与以后生涯毫无关系,但它现在至少可以减轻学习压力,让小学生有一个梦幻完整的童年。从而加强了学生的认知度,对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用美的眼光来欣赏美术课程,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生的眼里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思想单纯,而在此时就是大胆引导他们学习美术知识、大胆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对美术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从另外角度去发现美术的有趣。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2建立个性化施展舞台

在美术教育的最前端,开设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施展个性,给学生一个艺术舞台,来施展他们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拿起手中的画笔,给他们一个自由空间尽情发挥,中途学生有不足的或者无法继续完成的,老师给予耐心的教导,与学生多多交流与沟通,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不论学生作业完成的好与不好,老师应对学生给予奖励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对作业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对绘画信心十足,来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3组织室外活动

一般的教学活动都在教室,但对于美术课而言,它内容的延伸性与扩展度较广,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外景配合,才能体现美术的生动与活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动就是他们的一大特点,或许加入一些户外活动,可能会让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中。教师通过组织室外活动(尤其是夏天),不仅使学生对审美有了定位,而且使学生的视野范围更加开阔,对美的认知度有了提升。才能让学生的想象力超常发挥,有些画面还能让学生的灵感突现,激发美术的创新潜能,完成与众不同的美术作业,对美术课程有新的认识,能从全方位描述事物特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在小学教育中,美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要让学生全力投入学习,应从学生的思想抓起,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来体现美术的真正意义。利用一些个性化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提升一个层次。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发现和探索美术的奥秘。

作者:钱智慧 单位: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方法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情操以及大自然的感知能力,进而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针对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进行剖析,然后在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教学方法,供读者参考,以便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艺术感受;教学特点;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讲,是通过色彩和图形的感知而进行的教学,利用生动形象的美术画面,可以有效的激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美术教育特点视角出发,美术课程教育应当在认知发展规律基础之上进行开展,进而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对于九年义务教育来讲,是小学生心理和生理逐步完善的特殊阶段,对于这个特殊时期的教育工作来讲,它对小学生今后的思维发展和认知能力都有着很大影响。小学美术教育是从小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等不同方面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心理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的全面参透。

对于小学生来讲,无论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是审美意识的形成,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核心内容。就目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来讲,它的审美教育特点尤为突出,进而有效的促进了小学生审美观念的发展。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育又体现出一个重要特点,即综合学科教育的特点,将美术教育与其它形式的艺术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二)教学内容趋于生活化。

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讲,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是物质原料,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相应的教学辅助工具来展现相关事物的空间和面积,以便增强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因此,将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成为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启发后,可以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等,并在不同形式上赋予美更多意义,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三)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心里特点。

对于小学生来讲,特别是较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在探索和求知的趋势下,他们可以有效的挖掘出身边事物的隐藏特点,小学生嘛毕竟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一时之间很难分辨真实和虚幻,无法全神灌注的进行对事物的分辨。而高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很容易跳出当前学习规律的束缚,将探索和求知的空间进一步升华,以满足他们对艺术审美的需求。如此以来,小学美术教育不得不满足小学生的阶段性这一心里特点。

二、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创造科学合理的教学情景。

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讲,对于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不能是单纯的局限在专业知识的培训上,还要加强艺术学科综合知识的培养,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形成全方位的艺术关联,将舞蹈、音乐、文学等不同的学科,通入到模式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促进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理解。如此以来,这就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美术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景,并不断引导小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审美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展现。通过现实生活和美术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为老师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景,还有效的提高了美术课程教学的质量。

(二)将课堂内容和课外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讲,一般情况下是先进行理论讲解,然后在进行实践操作(画图),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至于怎么改进,主要是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课本知识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采取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当学生完全掌握课本知识时,老师可以采取先实践,在图形完成之后,根据图形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将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此外,外出写生对于美术教学来讲,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力,还丰富了小学生的想象力。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应用到美术课堂。

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来讲,在小学美术课堂已被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如何开展多媒体教学还需要进行掂量思考。例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美术儿童作品,或者是利用网络教学指导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感知。

(四)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讲,个性发展与心理差异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关于个性发展的重视尤为重要。对于传统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将小学生的绘画能力扼杀在摇篮里,进而降低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其学习的积极性,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讲,是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认知社会的有效途径,有效的促进了小学生身心发展。从小学生这个特殊的心理阶段发展来看,不同的时期心理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而从全方位展现美术教学的知识结构。

作者:王明升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美术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采用多种有效策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课堂;小学生;创造力

小学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很多人都认为小学美术是很容易学的,只要跟着美术教材的示范进行描绘即可,美术教师不必懂太多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一些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小学生的课堂秩序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忽视对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也间接地使小学生仍然处于“涂鸦阶段”。因此,如何发挥引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就成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

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童趣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展示美术课程的特点和优势,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美术课堂。同时,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小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究,找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在创设情境时,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必须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小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小学生可以在公平公正的美术课堂中学习和成长。其次,必须要积极开展师生互动交流,与小学生做朋友,让小学生可以打开心扉,跟随美术教师学习美术知识。最后,必须要鼓励小学生进行提问和反思,找到自己在美术绘画中的不足之处,从而积极进行改进,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小学生拥有了创造兴趣,才能够发挥创新能力,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锻炼审美意识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每个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美术教学,锻炼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活跃美术课堂氛围,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儿童绘画有着很多共性的地方,比如绘画较为夸张,喜欢鲜明的色彩;主观性强烈,不受绘画对象的限制。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规范小学生的绘画习惯,让小学生在绘画中提高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小学生画太阳时,我先给小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各种造型的太阳范画,并给小学生讲解怎样能把太阳画出个性和趣味。可以把太阳拟人化,变成发着光的慈祥老人,也可以变成美丽的小姑娘等。我还告诉学生可以从四季的特点来画太阳:春天的太阳光芒是枝条,夏天的太阳光芒是火焰,秋天的太阳光芒是果实,冬天的太阳光芒是糖葫芦等。这种以各式各样的图案化的形式来表现太阳,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也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要经常开展美术作品欣赏课,让小学生欣赏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美术作品,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增强自己绘画的信心和决心,并且提高创作才能。同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还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小学生对美术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班级中开展交流活动。而且,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带领小学生到博物馆或者美术展览馆去参观,接触到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增强自己的美术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美术教师在选择美术欣赏作品时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小学生实际水平的作品,避免选择过于抽象的艺术作品,防止对小学生的思维造成困扰。比如可以欣赏齐白石的群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读名画、赏名画,从而拓宽小学生的视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勇于实践创新,提高对美术喜爱程度

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少,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经常开展美术实践活动,教授小学生的美术绘画技巧,提高小学生对美术的喜爱程度。通过美术实践,不仅能够巩固小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还能够增强小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小学生找到学习美术的方向。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坚信每个小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并都具备不同的潜质。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比如讲冀教版小学美术《化装舞会》时,这节课的教学相比以前做头饰和面具等更具有人性化,而且增加了服装和背景的设计,让小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鼓励小学生自己去选择服装、设计海报和背景,并且让小学生自主选择化装舞会的音乐等。我则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最后全班在一起进行联欢、表演。表演完后,可以互相谈谈体会和感受。通过这次化装舞会,可以引导小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美术活动情趣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小学生的美术活动情趣,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小学生的美术知识面,鼓励小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讲冀教版小学美术《我们的节日》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完成小组设定的目标,认识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体验愉悦与成功感,在创作中体验想象的大胆与自由。在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给小学生展示了一组与节日有关的图片,让小学生欣赏节日的盛况。然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我们是怎样庆祝六一儿童节的?”让小学生分组讨论庆祝节日的方法,最终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小学生进行总结发言。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小学美术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小学生也更加喜爱美术课,可以发挥创造力去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道具。

作者:任正伟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乡小关完全小学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中日小学美术教育的异同分析

摘要:日本与我国在文化,历史,经济各方面可谓是同宗同源。这在两国的美术教育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善于接受并学习外来文化的国家,日本美术教育也是如此,不断的吸收外来美术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育方法进行充分的融汇贯通。在现阶段,中国的美术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并进步的阶段,如何在与其他国家美术教育进行全方面对比的之后,对自身进行改良并创新,这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日两国小学美术教育进行比较,本文将分别从两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异同,最后从中得到有利于对我国今后的美术教育得到发展的启示,进行研究。

关键词:日本;小学美术;教育

一、中日小学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之比较

我国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颁布的大纲明确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应对这样的指导思想,开展美术课程,就应该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是相互关联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等人格的综合素养,对其它学科以及生活有积极的帮助。在当代教育中,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同样的意识到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美术教育在日本,称为小学图画手工课,也称之为造型教育、美术教育或造型美术教育。日本教育部门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中,更应该把重点放在体验创造性表现的喜悦中,并应该与其它学科相应的统合整理起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而在日本文部省的相关指导资料中明确地阐述了日本学校教育的这一基本指导方针。与我国美术教育意义一样,日本的小学美术也是培养审美感知、感情、情操的教育学科。两国均认为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存在相应的联系,开展美术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开展。

二、中日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比较

根据我国的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国美术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根据总目标的设定的要求,我国的美术教育要求学生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通过美术语言和美术教学的表达方式及方法,再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了解我们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视野,丰富触觉和审美经验,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培养人格的健全,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日本文部省关于图画手工课的指导目标是“通过表现以及鉴赏活动,在培养造型性创作的基础的同时,体验到表现的喜悦、培养丰富多彩的情操。”在这样的总目标中,日本美术教育注重培育儿童主体创造的丰富性,而这个总目标也是日本美术教育所要依赖的深厚的基石。日本小学图画手工课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关注所有学生的欲望和他们的兴趣个性,而非表现技能效果的高低,使学生们在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创新乐趣的同时,培养审美能力,健全个体人格的发展。然而,中日两国所设定总目的都关注学生的创造力与主体性,但在不同的年级的具体教学中又还有一定的差别。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中日两个都将小学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划分为分为低、中、高的年级阶段。在每个不同的阶段中,两国均设定了不一样的具体教学目标。在低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中,两国都重视儿童的天性是无拘无束的,在课程的教材、材料工具上都重视丰富性与多元化,让学生们可以体验到美术色彩造型活动的乐趣。我国在实施的美术教育,倡导能在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两国虽然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日本更是把之称为造型游戏,把游戏活动作为学习的目的。与小学低年级不同,在中、高年级阶段,我国则会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我国的教师会根据教学进行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掌握,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日本文部省制定的学习指导纲领对比,对中、高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别,如,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用不同)表达方法表现的能力,使之能运用绘画和立体表现观察到的想象的事物”。高年级则需要加深理解深度,练习规定的主题构思,并要求从实用与审美的角度,能够运用绘画和雕塑的技巧表现等等。日本在此分阶段的目标中,比我国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审美的态度与意识的同时,仍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三、中日小学美术课程设置内容之比较

我国的美术课程与其它学科,如:政治、语文、数学等单纯以本学科的知识构建的课程学习不同,而是根据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所谓的“造型•表现”是指倡导学生的自由发挥,创新表现,丰富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主要是指在学习领域中的设计和工艺方面的学习内容,在此学习活动中不但要求形成自我的创意意识,还要求关注学习活动的目标与功能。“欣赏•评述”领域中则注重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结合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知识构建,形成审美心理情感。“综合•探索”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此学习领域中把“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几个学习领域,美术跟其它学科领域,以及社会功能等相关的方面综合而来的学习活动,在这个学习领域中它注重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的发展。根据我国义务教育将美术课程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划分的学习阶段,与四个学习领域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是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课程学习教学。例如:在低年级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我国的美术教师会鼓励学生们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展示造型表现的活动,在游戏中体验美术的欢快式教学的乐趣,我国在低年级以游戏方式教学为主,而到了中、高年级则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是相应的。与我国美术学习活动的划分方式不同,日本小学的图画手工课则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部分。在日本的美术教育中,将绘画与制作称为“表现”,而观察则称为“鉴赏”。日本的美术教育课程内容中,日本在小学阶段是以“表现”学习领域为中心,“鉴赏”则是伴随着“表现”学习领域进行的。与我国类似的是日本美术课程根据小学各年级的具体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并从整体上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安排。同样的是日本在低年级把造型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把“造型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也以此为指导内容。而到了中、高年级,日本教育也低年级的指导内容的基础上,发展“绘画表现”的具体内容,同样也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然而,日本的教育会根据学生自身、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把握指导内容,进而制定一年的指导计划。这样它会考虑到每个阶段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学校、教师、教材与实际实践教学,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正确选择题材再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美术表现学校的喜悦。在这一点日本比我国做的更好的是,他们更注重学生如何能在学校中体验到真正的学习乐趣,不论哪个学习阶段,用实践教学得到证实。这虽然也是我国的美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并在新课改中所倡导的,与日本相比,我们在理论方面做得同样很出色,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我们需做更好的努力。

四、中日小学美术教育之比较对我国现小学美术教育的启示

我国与日本虽然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而两国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差别,但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两个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些方面的比较,为促进我国美术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可以“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下面,在通过中日两国的小学美术教育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

1、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判断能力,在低年级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体验教学,那么在高年级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要着急的灌输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潜能与兴趣特点,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美术之所以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它所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性质的学科课程,画苹果时,苹果不一定都是圆的,花儿不一定都是红的,避免公式化、概念化教育,更关注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创新能力。

2、更注重学生实际与教材,做好教学设计

我国现代的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然后对于小学生,我们不应该如此。在日本,教育学者们普通认为,美术教育之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与好的课堂授课方式是有很大程度的关联的。

3、更加强吸收国外的优秀学习经验

通过与日本小学美术的比较,分析两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异同,我们能更明显的看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与缺陷。我们现在都在追求全方位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闭关锁国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加强与国外的教育文化教育,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并有选择性的进行引用和学习。

五、结束语

美术教育教学是完成美育的重要途径。其中美术这种学科的育人功能相比于其他的学科尤为突显。通美术教育既可以激发人的美感想象,又可以开发大脑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美术教育,尤其是初级的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培养开阔的眼界以及自己的世界观,从而来培养自身的情操,完成从想象到创造的发展过程产生的质变。将中国美术教育与国外美术教育进行对比,可以直观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自身拥有的优势,既能“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又可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总之,与国外的美术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是为了我国教育事业能得到新的发展。

作者:陈少博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中日小学美术教育比较分析

摘要:日本与我国在文化,历史,经济各方面可谓是同宗同源。这在两国的美术教育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善于接受并学习外来文化的国家,日本美术教育也是如此,不断的吸收外来美术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育方法进行充分的融汇贯通。在现阶段,中国的美术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并进步的阶段,如何在与其他国家美术教育进行全方面对比的之后,对自身进行改良并创新,这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日两国小学美术教育进行比较,本文将分别从两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异同,最后从中得到有利于对我国今后的美术教育得到发展的启示,进行研究。

关键词:日本;小学美术;教育

一、中日小学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之比较

我国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颁布的大纲明确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应对这样的指导思想,开展美术课程,就应该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是相互关联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等人格的综合素养,对其它学科以及生活有积极的帮助。在当代教育中,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同样的意识到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美术教育在日本,称为小学图画手工课,也称之为造型教育、美术教育或造型美术教育。日本教育部门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中,更应该把重点放在体验创造性表现的喜悦中,并应该与其它学科相应的统合整理起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而在日本文部省的相关指导资料中明确地阐述了日本学校教育的这一基本指导方针。与我国美术教育意义一样,日本的小学美术也是培养审美感知、感情、情操的教育学科。两国均认为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存在相应的联系,开展美术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开展。

二、中日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比较

根据我国的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国美术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根据总目标的设定的要求,我国的美术教育要求学生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通过美术语言和美术教学的表达方式及方法,再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了解我们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视野,丰富触觉和审美经验,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培养人格的健全,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日本文部省关于图画手工课的指导目标是“通过表现以及鉴赏活动,在培养造型性创作的基础的同时,体验到表现的喜悦、培养丰富多彩的情操。”在这样的总目标中,日本美术教育注重培育儿童主体创造的丰富性,而这个总目标也是日本美术教育所要依赖的深厚的基石。日本小学图画手工课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关注所有学生的欲望和他们的兴趣个性,而非表现技能效果的高低,使学生们在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创新乐趣的同时,培养审美能力,健全个体人格的发展。然而,中日两国所设定总目的都关注学生的创造力与主体性,但在不同的年级的具体教学中又还有一定的差别。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中日两个都将小学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划分为分为低、中、高的年级阶段。在每个不同的阶段中,两国均设定了不一样的具体教学目标。在低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中,两国都重视儿童的天性是无拘无束的,在课程的教材、材料工具上都重视丰富性与多元化,让学生们可以体验到美术色彩造型活动的乐趣。我国在实施的美术教育,倡导能在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两国虽然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日本更是把之称为造型游戏,把游戏活动作为学习的目的。与小学低年级不同,在中、高年级阶段,我国则会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我国的教师会根据教学进行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掌握,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日本文部省制定的学习指导纲领对比,对中、高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别,如,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用不同)表达方法表现的能力,使之能运用绘画和立体表现观察到的想象的事物”。高年级则需要加深理解深度,练习规定的主题构思,并要求从实用与审美的角度,能够运用绘画和雕塑的技巧表现等等。日本在此分阶段的目标中,比我国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审美的态度与意识的同时,仍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三、中日小学美术课程设置内容之比较

我国的美术课程与其它学科,如:政治、语文、数学等单纯以本学科的知识构建的课程学习不同,而是根据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所谓的“造型•表现”是指倡导学生的自由发挥,创新表现,丰富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主要是指在学习领域中的设计和工艺方面的学习内容,在此学习活动中不但要求形成自我的创意意识,还要求关注学习活动的目标与功能。“欣赏•评述”领域中则注重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结合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知识构建,形成审美心理情感。“综合•探索”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此学习领域中把“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几个学习领域,美术跟其它学科领域,以及社会功能等相关的方面综合而来的学习活动,在这个学习领域中它注重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的发展。根据我国义务教育将美术课程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划分的学习阶段,与四个学习领域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是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课程学习教学。例如:在低年级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我国的美术教师会鼓励学生们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展示造型表现的活动,在游戏中体验美术的欢快式教学的乐趣,我国在低年级以游戏方式教学为主,而到了中、高年级则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是相应的。与我国美术学习活动的划分方式不同,日本小学的图画手工课则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部分。在日本的美术教育中,将绘画与制作称为“表现”,而观察则称为“鉴赏”。日本的美术教育课程内容中,日本在小学阶段是以“表现”学习领域为中心,“鉴赏”则是伴随着“表现”学习领域进行的。与我国类似的是日本美术课程根据小学各年级的具体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并从整体上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安排。同样的是日本在低年级把造型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把“造型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也以此为指导内容。而到了中、高年级,日本教育也低年级的指导内容的基础上,发展“绘画表现”的具体内容,同样也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然而,日本的教育会根据学生自身、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把握指导内容,进而制定一年的指导计划。这样它会考虑到每个阶段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学校、教师、教材与实际实践教学,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正确选择题材再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美术表现学校的喜悦。在这一点日本比我国做的更好的是,他们更注重学生如何能在学校中体验到真正的学习乐趣,不论哪个学习阶段,用实践教学得到证实。这虽然也是我国的美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并在新课改中所倡导的,与日本相比,我们在理论方面做得同样很出色,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我们需做更好的努力。

四、中日小学美术教育之比较对我国现小学美术教育的启示

我国与日本虽然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而两国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差别,但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两个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些方面的比较,为促进我国美术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可以“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下面,在通过中日两国的小学美术教育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

1、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判断能力,在低年级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体验教学,那么在高年级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要着急的灌输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潜能与兴趣特点,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美术之所以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它所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性质的学科课程,画苹果时,苹果不一定都是圆的,花儿不一定都是红的,避免公式化、概念化教育,更关注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创新能力。

2、更注重学生实际与教材,做好教学设计

我国现代的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然后对于小学生,我们不应该如此。在日本,教育学者们普通认为,美术教育之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与好的课堂授课方式是有很大程度的关联的。

3、更加强吸收国外的优秀学习经验

通过与日本小学美术的比较,分析两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异同,我们能更明显的看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与缺陷。我们现在都在追求全方位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闭关锁国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加强与国外的教育文化教育,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并有选择性的进行引用和学习。

五、结束语

美术教育教学是完成美育的重要途径。其中美术这种学科的育人功能相比于其他的学科尤为突显。通美术教育既可以激发人的美感想象,又可以开发大脑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美术教育,尤其是初级的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培养开阔的眼界以及自己的世界观,从而来培养自身的情操,完成从想象到创造的发展过程产生的质变。将中国美术教育与国外美术教育进行对比,可以直观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自身拥有的优势,既能“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又可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总之,与国外的美术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是为了我国教育事业能得到新的发展。

作者:陈少博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小组合作在美术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当前教学中新兴的一种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提升。美术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小组合作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审美观念和探索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应用小组合作的美术课堂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理念

随着农村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术教育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关键课程,在教学中受到的重视也逐渐增大。在美术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通过小组内或者小组间比赛等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对于美术的教学需要美术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落实新课改后的规定,给小学生带来全新的美术课堂。在现实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小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上课不认真听讲、安排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等情况,给美术教学带来严重的影响,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美术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思路模糊、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的。小组合作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较广,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差,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分组合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美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学习习惯,做到分组搭配合理,学生水平不会相差太大,人员搭配合理才会发挥小组的最大作用。其次,对小组成员分工要合理,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人负责一项内容,有管理者,有策划者,小组内成员互相制约和帮助,做到不浪费资源。最后,小组合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经常性地更换小组,增强学生的新鲜感,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和建设。总之,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美术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验证和准备,争取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将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一、通过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小学生画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从一笔一划开始,如果绘画基础打不好,那么小学生就不会在美术上有更高的造诣。有的美术教师认为只有幼儿园里才会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其实这样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小学生建立合作学习机制,为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做好铺垫。美术教学不能忽视基础,无论是颜色的搭配,线条的挑选,还是冷暖色的调节都要教给学生技巧,引导学生完成美术基础学习。比如,在教小学生用橡皮泥创作作品时,由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会给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集体创作,小学生在集体中会发挥聪明才智,通过讨论产生更好的创作思路。小学生对于美术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很多学生认为美术学不学都行,反正自己也不想以后成为画家,其实学生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学习美术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抓住重点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美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都是小学生比较头疼的地方,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当中。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当学生提出一般性的问题时,我会让其他同学回答,合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时,我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因为集体的力量大,最后教师再给学生做出正确的解析。学生的互助合作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具有创新理念的体现。美术课要多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机会,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农村的学生得不到太多的美术锻炼机会,条件相对城里较差,很多学生的美术水平不高,更加需要美术教师多给予引导和支持。小组合作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因为它具有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小学生也特别喜欢小组合作,因为他们认为分组以后思维更加活跃,摆脱单一枯燥的学习氛围。

三、循序渐进的激发学生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合作互助学习为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学生喜欢分成小组以后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让他们得到发挥个性和锻炼能力的机会。对小学生的教导要注重方法,要循序渐进,给农村小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小学生的潜力和天赋充分挖掘出来,为学生将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努力。学生要想在美术方面有新的突破,就要学会倾听,学会分享。美术课较多的时间都是在绘画,由于农村小学生的爱好不同、水平不同,所以对美术知识的掌握速度也不同,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能力。比如在手工制作课上,为了让小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会对学生进行分小组学习,手工课是最能体会到分小组学习的,如果能够恰当地进行分组,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制作效率。如果分组不当,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安排小组合作要有目的性,不能随意地进行分组,分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四、组织美术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由于美术教学的课时量有限,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拓展,所以美术教师要经常组织美术课外活动。作为对美术课堂的延伸,美术课外活动极大地激励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实现从初步的认知到动手实践,为学生的美术基本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户外或者操场上写生,在写生的时候根据小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最终每个小组选出一幅最佳的作品,与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对比,选出最具有创新性的作品,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会基本掌握写生的正确方法。通过在美术课外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吸引学生的绘画兴趣。可以成立美术课外兴趣小组,定期组织绘画比赛或者其他竞赛,发挥学生的优势。学校也可以组织更多的课外活动,比如美术作品展或者美术讲座等,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将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农村小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方面也具有优势,很多农村小学生希望得到平等的待遇,他们非常珍惜得到的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美术课堂让学生分小组学习顺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规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专业技巧知识,创新教学理念,将美术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美术教学繁荣发展。

作者:陈杰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育局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比较中日小学美术教育

摘要:日本与我国在文化,历史,经济各方面可谓是同宗同源。这在两国的美术教育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善于接受并学习外来文化的国家,日本美术教育也是如此,不断的吸收外来美术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育方法进行充分的融汇贯通。在现阶段,中国的美术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并进步的阶段,如何在与其他国家美术教育进行全方面对比的之后,对自身进行改良并创新,这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日两国小学美术教育进行比较,本文将分别从两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异同,最后从中得到有利于对我国今后的美术教育得到发展的启示,进行研究。

关键词:日本;小学美术;教育

一、中日小学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之比较

我国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颁布的大纲明确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应对这样的指导思想,开展美术课程,就应该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是相互关联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等人格的综合素养,对其它学科以及生活有积极的帮助。在当代教育中,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同样的意识到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美术教育在日本,称为小学图画手工课,也称之为造型教育、美术教育或造型美术教育。日本教育部门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中,更应该把重点放在体验创造性表现的喜悦中,并应该与其它学科相应的统合整理起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而在日本文部省的相关指导资料中明确地阐述了日本学校教育的这一基本指导方针。与我国美术教育意义一样,日本的小学美术也是培养审美感知、感情、情操的教育学科。两国均认为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存在相应的联系,开展美术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开展。

二、中日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比较

根据我国的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国美术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根据总目标的设定的要求,我国的美术教育要求学生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通过美术语言和美术教学的表达方式及方法,再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了解我们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视野,丰富触觉和审美经验,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培养人格的健全,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日本文部省关于图画手工课的指导目标是“通过表现以及鉴赏活动,在培养造型性创作的基础的同时,体验到表现的喜悦、培养丰富多彩的情操。”在这样的总目标中,日本美术教育注重培育儿童主体创造的丰富性,而这个总目标也是日本美术教育所要依赖的深厚的基石。日本小学图画手工课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关注所有学生的欲望和他们的兴趣个性,而非表现技能效果的高低,使学生们在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创新乐趣的同时,培养审美能力,健全个体人格的发展。然而,中日两国所设定总目的都关注学生的创造力与主体性,但在不同的年级的具体教学中又还有一定的差别。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中日两个都将小学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划分为分为低、中、高的年级阶段。在每个不同的阶段中,两国均设定了不一样的具体教学目标。在低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中,两国都重视儿童的天性是无拘无束的,在课程的教材、材料工具上都重视丰富性与多元化,让学生们可以体验到美术色彩造型活动的乐趣。我国在实施的美术教育,倡导能在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两国虽然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日本更是把之称为造型游戏,把游戏活动作为学习的目的。与小学低年级不同,在中、高年级阶段,我国则会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我国的教师会根据教学进行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掌握,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日本文部省制定的学习指导纲领对比,对中、高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别,如,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用不同)表达方法表现的能力,使之能运用绘画和立体表现观察到的想象的事物”。高年级则需要加深理解深度,练习规定的主题构思,并要求从实用与审美的角度,能够运用绘画和雕塑的技巧表现等等。日本在此分阶段的目标中,比我国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审美的态度与意识的同时,仍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三、中日小学美术课程设置内容之比较

我国的美术课程与其它学科,如:政治、语文、数学等单纯以本学科的知识构建的课程学习不同,而是根据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所谓的“造型•表现”是指倡导学生的自由发挥,创新表现,丰富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主要是指在学习领域中的设计和工艺方面的学习内容,在此学习活动中不但要求形成自我的创意意识,还要求关注学习活动的目标与功能。“欣赏•评述”领域中则注重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结合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知识构建,形成审美心理情感。“综合•探索”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此学习领域中把“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几个学习领域,美术跟其它学科领域,以及社会功能等相关的方面综合而来的学习活动,在这个学习领域中它注重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的发展。根据我国义务教育将美术课程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划分的学习阶段,与四个学习领域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是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课程学习教学。例如:在低年级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我国的美术教师会鼓励学生们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展示造型表现的活动,在游戏中体验美术的欢快式教学的乐趣,我国在低年级以游戏方式教学为主,而到了中、高年级则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是相应的。与我国美术学习活动的划分方式不同,日本小学的图画手工课则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部分。在日本的美术教育中,将绘画与制作称为“表现”,而观察则称为“鉴赏”。日本的美术教育课程内容中,日本在小学阶段是以“表现”学习领域为中心,“鉴赏”则是伴随着“表现”学习领域进行的。与我国类似的是日本美术课程根据小学各年级的具体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并从整体上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安排。同样的是日本在低年级把造型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把“造型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也以此为指导内容。而到了中、高年级,日本教育也低年级的指导内容的基础上,发展“绘画表现”的具体内容,同样也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然而,日本的教育会根据学生自身、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把握指导内容,进而制定一年的指导计划。这样它会考虑到每个阶段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学校、教师、教材与实际实践教学,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正确选择题材再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美术表现学校的喜悦。在这一点日本比我国做的更好的是,他们更注重学生如何能在学校中体验到真正的学习乐趣,不论哪个学习阶段,用实践教学得到证实。这虽然也是我国的美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并在新课改中所倡导的,与日本相比,我们在理论方面做得同样很出色,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我们需做更好的努力。

四、中日小学美术教育之比较对我国现小学美术教育的启示

我国与日本虽然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而两国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差别,但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两个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些方面的比较,为促进我国美术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可以“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下面,在通过中日两国的小学美术教育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

1、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判断能力,在低年级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体验教学,那么在高年级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要着急的灌输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潜能与兴趣特点,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美术之所以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它所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性质的学科课程,画苹果时,苹果不一定都是圆的,花儿不一定都是红的,避免公式化、概念化教育,更关注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创新能力。

2、更注重学生实际与教材,做好教学设计

我国现代的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然后对于小学生,我们不应该如此。在日本,教育学者们普通认为,美术教育之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与好的课堂授课方式是有很大程度的关联的。

3、更加强吸收国外的优秀学习经验

通过与日本小学美术的比较,分析两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异同,我们能更明显的看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与缺陷。我们现在都在追求全方位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闭关锁国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加强与国外的教育文化教育,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并有选择性的进行引用和学习。

五、结束语

美术教育教学是完成美育的重要途径。其中美术这种学科的育人功能相比于其他的学科尤为突显。通美术教育既可以激发人的美感想象,又可以开发大脑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美术教育,尤其是初级的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培养开阔的眼界以及自己的世界观,从而来培养自身的情操,完成从想象到创造的发展过程产生的质变。将中国美术教育与国外美术教育进行对比,可以直观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自身拥有的优势,既能“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又可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总之,与国外的美术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是为了我国教育事业能得到新的发展。

作者:陈少博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逐步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如今的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各门功课都要兼顾,所以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美术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本人认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应从内在优化和外在优化两方面着手,从而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使整个小学美术课堂保持新颖、独特、富有创造性的氛围,让学校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优化

1引言

诸多的科目中,美术课能发挥儿童的想象力,进行自由的表达。剪剪贴贴、涂涂画画,大概是所有小朋友的天性,因此,上美术课时,小朋友的热情都很高,很喜欢动手做一些手工,或是用彩色的笔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世界。可以说,美术课是很有趣味、很科学的一门课,它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对逻辑思维能力和智力两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作用。我认为,小学阶段的美术课非常重要。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小学美术课在其所有课程中,始终处于被忽略的角色,被认为是副课,没有太大的意义,恰是因为这种习惯和偏见,小学美术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之相应的教师主体素质的培养也没有跟上,导致了目前小学美术教育的尴尬现状。近些年,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逐步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但真正要把小学美术课上好,仍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完善。笔者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不足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篇文章中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主要从外在和内在这两个方面谈如何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2外在的优化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外在的优化就如同计算机的硬件优化,显而易见,是对外在的辅助条件进行改善。小学美术课堂外在的优化主要体现在教具和教学环境两方面。

2.1教具的优化:笔、纸、泥塑等美术材料的运用

在本人所实习的小学,学校发给学生的是一个普通的图画本,学生的美术课基本是围绕这个图画本去实现。如果学生一个学期都在图画本上进行绘画,美术课堂就失去了新颖性、创造性、多样性,久而久之学生丧失对美术的兴趣。由沃尔特等人对20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对学业不感兴趣是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不佳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兴趣是除努力之外促使学习优异的第二重要原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易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满足,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可见教具的重要性。比如,在美术课上,绘画用的笔除了普通的铅笔还可以用碳笔、木炭条、彩铅(普通和水溶性的)、油画棒和彩笔等,纸除了普通的纸还可以用卡纸、刮画纸、刮沙纸、水彩纸等。小学美术课上可以适当地采用这些材料丰富教学。这需要学校和家长双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教师需从正规美术院校或学前教育毕业,或有相关的学习培训经历,具备一定的教学素质,这个在文后展开讨论;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家长对美育的认识,才能在美术材料方面支持孩子。

2.2教学环境的改善

何谓教学环境?从狭义的角度看,即从学校教学工作的角度看,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的场所,各种管理、认识水平、教学设施、艺术氛围、人文精神、师生关系等。

2.2.1专门的美术教室

自从国家教委批改《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的通知后,很多学校重新修建,学生们拥有了宽敞的教室,教室的数量也有所增多,大多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美术教室,从而改善了美术课堂的教学环境。

2.2.2营造布置美术教学氛围

在我所实习的小学,美术课一般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或是下午的第一二节。学生一天中学习最有效的时间都在上与考试有关的科目,神经是紧张的,小学美术课对学生的升学、成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学生要运用强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学习美术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那些天生对美术就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所以,当我们去接触学生时,首先要想怎样才能让美术课吸引他们,在学生的心目中保持美术的一席之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和发展起来的,在特定的条件下,美术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诱因。如何吸引他们呢?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墙上可以贴学生、教师的优秀作品,各种不同的材料做成的作品,名人名画的复制品等。课桌可以分成组摆放,让学生面对面来完成作品,使学生不感到拘谨,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动,使班集体更加团结协作。

3内在的优化

课堂教学的内在优化就如同计算机的软件优化,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优化。

3.1教师能力的提高

3.1.1专业的美术教师

在我实习的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都是由一些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语文、数学等其他科目的老师与美术老师的思维能力、想法、教学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的获得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其他科目的老师通常用“快、静、齐”来衡量课堂教学氛围,用学生的听话来代替学习中的主动和活跃。而对于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碍于学习的进步和人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还有就是美术这一门学科包含一定的知识和技巧能力,其他科目的老师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对色彩、构图等没有一定的了解,对艺术这一领域没有一定的眼界,必然不能更好地完成美术教育。实习的时候,一位英语专业的教师兼任的小学美术,这位教师一般不做示范,照着教学参考书完成课堂教学,对作品完成的形式没有创新,简单的色彩平涂使美术作品失去创造性和新颖性。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之前,美术课直接上与考试有关的科目,导致美术书上的内容没有讲完,抑制了学生美术知识的获得。因此,应该是美术专业毕业、具有美术素养的老师从事美术教学,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美育,更好地上好美术课,使学生从中得到愉悦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1.2培训学习少儿美术教育

学校教育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成败的标准,教材内容不能随意改变,教师一直依赖教科书和参考书,从而约束了教师创作性的发挥。新课程突出了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和弹性力度,为教学留有更多可支配的余地,为教师潜能的发挥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采用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在一些课程中,教科书中介绍的作业形式只有简单的一种,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开发,采取多种作业形式,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有些课程由于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进行,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调整。如何培养教师的这种能力,学校应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外出培训,学习更为创新的少儿美术知识和技法,开拓眼界,运用到教学上。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他的学生子贡解释他的话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其意思是说,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体现了优秀教师仁与智两种至高无上的品德,接受新的知识从而做到严谨治学。这对刚踏入小学的美术教师尤为重要,美术教育方面的经验少,仅仅依赖教科书和参考书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教师不定期地通过进修学习等渠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3.2教学方法的优化

为了避免小学美术课堂的枯燥,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用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来授课。

3.2.1竞争机制

儿童争强好胜,教师根据这一点可引进竞争机制。小学美术课一个星期只有一两节,美术工具很难保证所有人都携带齐全。教师可将班内的人分成几组,每个组都有组长,提示组员携带工具。采取奖惩的方法,携带齐全的发小红旗之类的以授表扬,以图示的方法在全班公布。从小的方面讲,使个人与个人之间形成竞争的机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们喜欢的小礼物在学生面前展示。制作独特的表扬卡,以获得三张表扬卡兑换一个小礼物为标准,使获得小礼物成为学生的动力,发放表扬卡也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

3.2.2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拓展思维

儿童喜欢形象思维,教师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对学生完成优秀作品有辅助作用。有的学生平时观察得少,见得少,脑海里的形象少,创造力较弱,所以,在讲授每一课时多准备有关教学的图片,至少展示两件实例作为参考。范例的使用越得当,学生作品的完成效果越好。范例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避免他们对范例盲目模仿。同时,对实例进行探索分析,从而吸取优秀的元素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3.2.3延伸户外观察实践

在课堂上让学生画一些小动物或花草,有的学生会呆那儿不知怎么画或只是一种形态没有变化。在生活中观察得少,见得少,脑海里没有更多的形象,画不出来很正常。对学生多进行户外写生课,观察事物的形象、色彩,也有助于学生的创作。创作建立在写生的基础上,具有实物形态的美术作品允许创作者对其进行构思改进、回溯和延伸,更加客观地加以考虑并且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根据上课的需要,在不同的季节针对所规定的课题带孩子多去户外写生,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3教师素质的提高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理解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的认识;要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在岗位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教育观念上树立创新,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在培养目标上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观念转变,特别要培养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4结语

总之,美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久发展中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受到局限,影响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要求下,教育部、学校、教师应从内外两方面着手,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使小学美术教育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申淑妍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新课标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飞速发展,学生教育也越来越被家长所重视。因此,现代化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美术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的革新与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表现,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潜在的兴趣与爆发力。因此,本文为了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对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方法;教学

引言

新课改革下的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而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听或者是老师画学生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美术方法,但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呆板无趣,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出了以下几点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了探究。

1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懂得创设教学情境,借助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尤其是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新奇的事物都会想要去了解它。因此,老师可以根据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老师在小学一年级上册《会动的小纸人》这堂教学课程中,可以自己先剪一些小纸人表演一个节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创新小纸人的形象,选出几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当评委,给每个小组打分数,营造出一个比赛现场的模式,激起学生的好胜心[1]。在这种教学情境下,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同时,老师在设计情境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循循渐进,由未知到已知和抽象到直观。并且要有针对性的设计,让课堂的教学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情境教学时要注重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之间的矛盾。

2设置教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美术新课改革下就一直提倡要寓教于乐,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美术教学课上可以将一些小游戏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比如,老师在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挂饰》这堂教学课程中,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在课堂前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准备一些小的挂饰,每样都根据几个小组来分发相同的数量。这时候让学生打开课本,在老师分发下去的小饰品中找出与课文中相视的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学生找出的速度快和准确。通过这样的小游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小挂饰产生浓厚的兴趣[2]。老师在这个游戏过后可以趁着学生兴趣较高的情况下,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小挂饰制作和绘画的技巧。

3鼓励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老师的表扬与肯定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上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和个性以及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对老师的一些批评都有不同的承受力。因此对一些美术艺术潜力不够画画水平差的学生,老师要多给予鼓励。比如,老师在布置一次课堂画画作业时,一些学生画画速度慢或者是画的不够好,导致完不成课堂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身心理就很紧张和不安,生怕老师会责骂自己,学习的积极性被打击。所以老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力量,也许只是一个浅浅的微笑或者是一个激励的眼神以及一句“没关系,你还是很棒的”这样简单的动作和语句,就能安抚学生害怕和不安的心理,从而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老师在教授学生绘画技巧的时候,还要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发现美和欣赏美,并且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造诣。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想象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在艺术创造中自由发挥,想什么就大胆画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把想象与现实结合,还能高于现实。比如,教师老师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这堂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先学生介绍中国汉字演变的发展,将古代的一些经典故事与汉字发展史进行有效结合,打开学生的想象思路,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进深。只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的含义,才能画出学生心目的“想象文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4]。同时,在教学过程有很多学生在画画时都会受到限制,所以老师在这个时候要适当的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并且支持学生。

5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有很多种,首先就是创设教学情境,借助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其次就是提倡寓教于乐,要在教过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就是鼓励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尤其是对一些美术艺术潜力不够画画水平差的学生,老师要多给予鼓励。最后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等。

作者:顾太有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实验小学校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思考

摘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各个学科的教育目标。美术学科,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学生的美术能力,直接影响着个人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想也在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方向。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意,给小学生提供完全不同的美术课堂体验,才能促进美术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教学;活动;策略;思路

前言

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一直利用黑板、粉笔进行教学,让小学生吸收课本上的美术知识。传统的教学,很难调动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实施美术教学,让小学美术课堂变得与众不同,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具有创意的小学美术课堂氛围

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意,需要教师给小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小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无限的,要将小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教师要给予小学生积极的引导,用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找到创新的勇气。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走出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教学活动中最大程度上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放下教学权威的架子,多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小学生消除上课恐惧感,积极交流,能够促进小学生思维的活跃。比如在讲《瓢虫的花衣裳》时,如果教师一板一眼地进行教学,让小学生画一只瓢虫,那小学生的画出的东西可能是一模一样的。积极与小学生讨论,用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小学生畅所欲言,能够促进创意课堂氛围的形成。用“如果你是一名设计时,给瓢虫设计一身美丽的花衣裳,你想要设计什么样的衣裳呢?”这样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小学生去思考,提出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成为独具特色的设计师。肯定小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引导他们落实,能够让小学生自身成为创意课堂的打造者。

2组织具有创意的小学美术教学内容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往往来自于美术课本。只重视课本美术内容的讲解,会让小学美术教学受限于课本内容,也会让小学生感觉美术学习太枯燥,没有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去寻找更多的课外美术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的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学习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开放化,并提高美术学习兴趣。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无论是美术作品的创作还是欣赏,都需要利用视觉去完成。因此,美术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给小学生提供更为震撼的视觉体验,有利于美术教学创意化发展。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让小学生利用视觉去欣赏美术作品,找到创作的灵感,有利于传统教学问题的解决。比如在讲《太空里的植物》时,如果教师一直用语言去描述,或者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并不能让学生理解太空里植物的真正意义。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小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太空植物科学类视频,让学生理解太空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将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带到了太空,画出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在多媒体支持下,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意性大大提高,小学生也更乐于参与。

3引入具有创意的小学美术操作活动

多元化的美术操作活动,是促进小学生发挥个人美术学习潜力的重要方法。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发现自己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每一位小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对于同一美术主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擅长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一些小学生喜欢用线条绘画,一些小学生则乐于用色彩涂鸦。根据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去开发全新的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选择材料与工具,有利于美术课堂创意性的提高。像在引导小学生画自己的家乡时,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准备粉笔、水彩笔、水粉、铅笔、黑板、宣纸、打印纸等不同的工具,让小学生自主去选择。小学生对工具的个性化选择,会催生多种绘画操作活动,直接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意化。

4实施具有创意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否具有创意性,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创意美术学习积极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创作能力也是不同的。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完整的定义。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去肯定小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只要小学生积极去创作,积极去思考,就要鼓励他们去完成。宽容地对待小学生,才能让美术教学创意无限。像在做“巧用瓶盖”的活动时,一些小学生用瓶盖粘成了一个小帽子,一些小学生将其做成了一副眼镜,还有学生用瓶盖做了一条腰带。小学生的想法无限,创意无限,如果教师批评学生“胡来”,无意抹杀了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夸赞学生的创意,才能推动美术课堂的创意化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创意性的小学美术课堂,需要教师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通过个人教学行为的积极化,来推动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意发展。用轻松的学习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突破限制。让小学生成为美术课堂中天马行空的主体,才能实现创意化教学的目标。

作者:白杨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六马路小学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摘要: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设施不完善、美术教育资源不丰富等问题,应该深化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从转变美术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美术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等方面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发展

对策小学美术教育属于小学生教育的必须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绘画能力、创新力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小学,有些学校尚未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由于班级较少,教师忙于数学、语文等课程教学而忽视了美术课。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在客观上是喜欢美术的,是希望学会美术课程的,提升自己的绘图能力的。因此,应该将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给予重视起来,要千方百计真正落实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及教育,从而推动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近年来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研究,认为要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必须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查找应对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1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有部分农村地区,因为信息比较闭塞,基础教学设施简陋等原因,导致小学美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许多小学教师没有意识到实施美术教育的价值及重要意义,仅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就是一门选修课程,可学可不学。因此,美术课程的教学时间被语文、数学等课程所挤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消极应对美术课程,没有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去学习。这样就不能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到美术知识,不能让学生有效掌握美术知识,不能激发出美术教育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力及动手能力的作用,从而阻碍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1.2师资队伍薄弱:

虽然在一些农村小学,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专职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比较缺乏,许多美术教师均是语文及数学等任课教师兼职担任。由此可见,农村美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比较弱,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没有专业的、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所以兼职教师上的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就比较低,不能给学生传授一些示范性强的专业知识,学生只会简单的临摹,全凭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涂画,难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美术鉴赏及欣赏力。

1.3美术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因为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受到限制,在农村小学办学方面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小学美术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比如教具不足、美术教室不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阻碍了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与城市小学生比较,农村小学更是缺乏幻灯机与投影仪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设备,所以难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生开展美术教学,影响了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

1.4美术教育资源不够丰富:

我们知道,和语文与数学等小学基础课程比较,小学美术教学往往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一些农村小学中,美术教育资源只是局限在美术教材当中的附图、插图,还有美术教师在课中所展示的一些教学挂图,难以让农村小学生享受及利用到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等各种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更是难以让小学生欣赏到一些大画家的佳作。所以,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资源不够丰富,比较欠缺。

2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2.1积极转变美术教育观念:

当前,我们大力倡导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为此,我们应该积极转变美术教育观念,优化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封闭式教学,而是应该开放式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农村小学、小学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端正学习美术的观念,要意识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应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好美术课程,积极参与美术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农村小学美术教也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在课堂中进行满堂灌,应该善于利用新的教学方法,破解教学瓶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善于抓住学生之兴趣点,积极营造出一种愉快、轻松与和谐之课堂教学氛围,千方百计调动出农村小学生积极学习美术课程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素养及审美能力。

2.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要不断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有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强的专任美术教师。农村小学既可以引进一些专业美术教师,也可以对现有的美术教师加强培养,提高其专业技能,提升其专业素养,可通过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给予培养。只有大力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水平,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2.3改善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条件:

目前,有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比较低,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各种经费投入不够,致使小学美术教育基础设施比较差。为此,农村小学应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美术教学条件。可以通过自筹方式,也可以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力争能够在小学美术教学事业上投入更多的办学、教学经费,从而提升教学条件及改善教学环境。农村小学还应该适当增添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具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多媒体影像资料、丰富的美术素材,给予更多的写生场地,为学生搭建多交流、多沟通之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陶冶小学生之美术情操,大力引导及提升其审美能力。

2.4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小学美术教师要结合农村的教学资源、教学状况,因地制宜,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整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努力做好农村小学美术各项教育工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户外,描写人物、描绘风景,这样也可以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农村地区本身得天独厚之自然风光,科学运用石子、树叶与树枝等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来贴画造型搞艺术创作。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农村小学,也可以与城市小学建立起小学美术资源共享,引入先进的、各种有效的小学美术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多方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而多方发力、仔细研究应对策略,这样才可以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质量。

作者:张丽丽 单位: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徐家集完全小学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完美人格塑造研究

摘要:美术教学对学生人格的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美术课上,不但要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提出了美术教学与学生人格塑造的关系,建议加强美术教学,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完美人格;塑造

美术教育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人格的教育。长期以来,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主要是对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却忽视了美术教育中对人格的塑造,教师要把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放在重要位置,这也对美术教育起到了约束作用。所以,要完善学生的人格素质,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小学美术课上加强技能训练与基本素质提高,有利于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的发展,对小学生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结果。

一、美术教育的作用

1、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从小学生开始,让学生接触到高水平的美术作品,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担心大师的美术作品过于高深,怕小学生看不明白,不能接受画中的意思。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学生面对大师的作品时,他们会有些不同的想法,曾有人所说:孩子具备天生艺术家的才能,他们具备与大师直接对话的能力。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我曾让小学生欣赏过《米罗》。课堂上,他们欣赏完米罗的几幅名作,学生受到了启发,在我的引导下,能够较好地思考、理解并解释画的内容。同时,他们能用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说出了画家所要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讨论、解释作品,来引导学生们体验、思考,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情趣。但是,单一的美术欣赏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无益的。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尹少淳曾说过:纵向深入会使横向关注更直接,只有较深地学习一个学习内容,才会对与之相关的作品加以关注,才会对定风格以及艺术家的相关内容加以关注,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成长

创造力为人类所特有,而想象力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会所想象力比作创造力的翅膀,让学生乘着它飞向创造力的宝库。受传统教育影响,许多美术教师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学生也只是简单地接受知识。不但要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还要打破这一纯粹的接受式的教学。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的情境,创造有利于学生了解与观察周围环境的条件,让学生的眼界拓宽。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提出过:一切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与兴趣相关。兴趣有利于人们积极地认识事物或者关心某种活动。心理学家提出: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观察力的培养,有利于记忆力的增强,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学习劲头足,心情更愉悦,在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有促进作用。结合小学生这一特殊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特点,美术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的言行,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美术教学,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1、挖掘教材,以德育人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不仅肩负着美育的重要责任,还担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美术课主要是对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有机渗透,坚持“学画画先学做人,要做人首先要立德。”为在美术课上成功实施德育教育,教师还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教育的内涵,在教材中自主地寻找德育素材。比如:在欣赏课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欣赏教材所提供的相关美术作品,并且收集一些工艺美术图片,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之魅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适时地对外国的工艺美术作品加以选择,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作品中学会比较与鉴别,把欣赏活动搞好、搞实。使学生的美术鉴赏力得以培养,使小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更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另外,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大多数的作品都蕴含着某种特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相关的爱国、爱家、爱美思想加以培养,培养小学生为有德少年。

2、提高绘画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老师最常用到的是临摹与写生。在临摹中,学生懂得并掌握了线条的组织,对造型的塑造,对色彩的调绘,对构图的平衡,进而对每幅作品的艺术美有了深切的体会。美术中的视觉元素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具有积极影响,情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特性。学校的情感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的,它具有理智性与与正确的价值评价,将其结合在一起具有高水平的情感教育作用。现在的心理学感受到具有高尚情操的学生可以实现自觉地学习,他们的学习也更刻苦,他们追求真理,他们的身心也是健全的,他们具有最完美的人格。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让他们到校园中画风景和建筑;到市场中画场景和人物;画自己的老师与同学。这种课程设计主要是促使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也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3、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的社会非常丰富,个体间也存在着差异,尊重与保护人的个性是非常有必要的。保护个性主要是保护社会的丰富性,丰富而自由的个性有助于丰富创造力的的发展。美术教学中对自由性有所提倡,在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与课程设置的创新性都有所设计。美术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发展了学生的直觉想象,对学生的思维及表达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促进了学生对不同于其他的非人文学科的探索,促使学生理解主客观的事物,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是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作者:方晓丽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滨第二小学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审美引导研究

美是无处不在的,美术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了解美、发现美、品味美,使学生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欲望,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的一个重要过程。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美术教学的特点,将美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的潜意识中,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一、利用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美

美术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一下就能够成为世界知名的大画家。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我们就是学生了解美丽的使者,应当引导学生去寻找美、了解美。美是什么?这个概念涵盖了太多的内容。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美术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品味大自然中的、生活中的美好。我们要利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看到美丽的东西:我们寻找美丽的山水图片,让他们了解高山流水的美丽;我们寻找著名的景观影像,让他们了解人类建筑的美丽;我们带着他们走向大自然,让他们观察风云变幻,让他们观察花草树木让他们用画笔记录住这些美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真正地了解美。

二、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发现美

美丽无处不在,我们要教会学生发现无处不在的美,即使一件丑陋的事物,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也有可能发现美丽的一面。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静止的、运动的,让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去发现它们在不同角度的不同形态。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立体图形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放置,让学生们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让他们发现相同的物体在不同角度摆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美,并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讲述各种美丽的不同,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中去发现美。

三、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品味美

美术教学是小学生开发智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在学生智力开发过程中,色彩艳丽的图片,让人震撼的美丽影像,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让学生能够品味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深,如何让他们能够品味美呢?对美的品味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体会,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尝试让学生去品味美,让他们在看到美好的事物后将看到的东西说出来,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绘画过程中进行运用,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原来自己也能够创造美。

四、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小学美术教学应当让学生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欲望,只有有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欲望,才能让学生去追求美,产生追求美的潜意识,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过程中追求美好事物。美术教学在很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很短暂的,很多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会放弃美术学习。但是,作为小学美术工作者,我们要在短暂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欲望。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让学生去观赏美好的事物,拍摄精美的纪录片,品鉴商场里精美的物品,欣赏优美深邃的自然景观让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去追求美。

五、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审美是人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我们不仅仅是画者,同时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感知自然美,也要让学生感知心灵美。我们首先应当为学生提供那些大艺术家的画作图片让其欣赏,看那些大艺术家们是怎样用画笔体现美的,并在学生欣赏的同时为他们讲述那些大艺术家的成名之路,让他们能够发现那些艺术家持之以恒的心灵美;其次应当为学生提供众多自然景观的资料,让他们去观赏大自然的美,能够去体会大自然,促使他们去了解自然景观所在地的人文文化;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用画笔去展现自己所看到的美,通过大艺术家、众多自然景观体现出来的美来促进学生们对美的深层次体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作者:宋光宇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第一小学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摘要:美术学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教学能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教学多元化发展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依据人性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富有个性,并真正掌握美术学习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是一个主导者,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发展。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都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沟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打破宁静的课堂,让学生走向讲台,并进行课堂延伸,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素材,和学生一起观察和讨论。在课堂上实现多向交流方式,建立融洽、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2.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在新课改下,教育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全面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在新课改大环境下,我们应培养热爱生活、乐于进取、善于创造、为全面推进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新时期综合人才。要想落实这一目标,首先应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令孩子深入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写生,通过大胆想象把对大自然的情感通过绘画展现出来。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能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自然中去创造,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眉开眼笑,对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好奇,因而会主动用笔描绘,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会描绘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同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接轨,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是实用的。比如,教师在教给学生剪雪花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剪好的雪花制作成自己喜欢的贺卡,然后送给同学、老师、父母;还可以让学生把五颜六色的雪花装扮教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报头设计课程中,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并从中选择具有创意的板报作品进行展览,这样学生制作认真、主动,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新颖,极富创造性。不但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把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锻炼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三、营造宽松的氛围,开展合作性学习,提升教学效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想象画“遨游太空”时,老师让学生伸出双手,模仿驾驶飞船。在音乐声中,同学们慢慢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描述升入太空中。在这其中,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时候老师让学生想象眼前浮现什么情景,有的学生看到了外星人,有的学生和外星人对话,还有的学生已经到外星人家里做客等等。学生自由想象,大胆描绘着自己的神奇世界,尽情地体验这太空奇遇。在美术课堂上,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轻松的氛围,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打破固定的座位,把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给他们创设分工合作的机会。让两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作品,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带动不喜欢画画的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让他们自主分工。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合作,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可以看出,学生在讨论分工合作的时候非常有激情,无形中提高了不喜欢画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得到普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能向小学生展示丰富的视频资料,大大满足新课改下教学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独特的画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且节省了很多工具和材料。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水平。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淘汰。

五、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学

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节枯燥单调的美术课,很难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远远不如让他们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更加有效和牢固。因此,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只有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愉快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他们保持其新颖性,引发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讲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个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营造一个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提起他们的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绘画的时候,老师还可以放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热情高涨地完成作业。兴趣的激发能成为学生绘画的动力,同时也是他们自信的源泉,成为作品创造力的阶梯。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这需要广大美术教师用心去感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新经验,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自主学习,乐于学习。只要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美术人才。

作者:王珊 单位: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