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04:44: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美术鉴赏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挖掘作品的内涵,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美术鉴赏成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它也是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其他学科体系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而且现阶段美术鉴赏和其他基础教学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重视基础而忽视其它教育功能的作用,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再加上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探索的地方。当前,全国新一轮课改呼之欲出,《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也制定出台,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必须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的几个误区。
一般而言,高中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适应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而且摸索了一定的学习方式或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却被我们所误解,形成在教学中的第一个误区。认为鉴赏教学应该融入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表现形式,但却走上了为“形式”而形式。在课堂上,有些老师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地用游戏、表演等形式。而对于这些形式做法是否达到真正理解美术语言并没有认真考虑,把时间花在听觉或表演上下功夫,结果学生学习美术语言反而被剥削,作品的鉴赏也就无从谈起,作品内涵的挖掘也就成无稽之谈。
误区二,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于小组合作的目的并没有认真的设计,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讨论,有些甚至钻牛角尖,更谈不上集体智慧的挖掘,实际上是典型的应付式。这些课,表面上很热闹,但却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失去鉴赏美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因为这种热闹就像水面上的泡沫,学生并没有真正做深入的思考,对本学科的美术语言的学习迷失了方向,在这样的课堂上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思维点拨的职责。这种方式,实际上是片面化、庸俗化,失去了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只是一句空话。
误区三,认为教师讲的越少越好,让学生自由发挥,片面强调自主性学习。
高中美术新课标实施以来,出现这样的观点,教师要少讲,要让学生完全自由地发挥,学生无论有何感受都是对的,并一味给予表扬,认为教师不应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其表达的正误,并认为这是对学生个人感受和学习主动性的尊重,并认为教师指出学生的感受有误,有灌输之嫌,如果对作品做出解释,就是“一言堂”。事实上,学生对作品的解释违背了作品的基本意义范围,则说明他对作品的鉴赏还可能处于茫然的状态,教师不给予纠正,则是把“自主”变成了“自流”,这种做法,表面上学生获得了“自主性”的学习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而还有可能导致学生这种自主性学习变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中要走出这些误区,第一必须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往的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般都是以接受性学习方式为主,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学生听得筋疲力尽,昏昏欲睡,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这次的课改就是要改变这种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在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方法,注意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要真正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但又要掌握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的如何,而在与学生“学”的如何。过去课堂上“你讲我听”式的教法,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现在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可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因此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逐步地转变,真正地完成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第二、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意识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除了本是很要有精良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努力通过个方面的学习形式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除了兴趣之外,尊重也是吸引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因。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学生对他尊重程度的界尺,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榜样,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使学生学会对学科产生尊重的态度,从而产生学习的愿望,应该是我们实施教育手段的一个策略,当然,教师的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思考。将美术课定性为人文学科,实际上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重要的是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这样学生就能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渐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修养。虽然有些学生反映像语文课,但这又有何妨呢!
第三、注重学科本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地使用美术术语……”;所以在对具体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摆脱只是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术语言”,甚至学会从不同角度仔细贯彻作品,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对形式语言景象识别、概括、整合,从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对作品的描述时,鼓励、启发、促使学生进行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并不断引导促使学生使用美术术语,使其鉴赏、评述能力规范,水平日渐提高。一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如果美术学习一点喜欢野性都没有,也就没有开设这门功课的必要。
《课程标准》认为美术鉴赏和基本方法是“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是在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描述也好,分析、解释和评价也好,总是建立在表达的基础上。多年的美术教学经理,我发现学生普遍表达能力偏低,词汇贫乏,或者极不规范,不入门道。所以,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同时,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美术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美术术语的运用,大到文章的整合,小到造词造句,我一直跟他们强调,要用术语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在签订学科本位的同时,应该充分调查清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
第四、注重课程拓宽,形成校本课程
2004年8月我在华南师范大学学习新课标时,许多同行都反映,中学美术教育(包括鉴赏)一直存在着一个尴尬,就是教学内容量大和教学时间短少的矛盾。美术课本的一课时看样子就那么一两页,但大家都知道要吃透它显然不是一两节课的问题。传统的灌输式的讲授而不能让学舌功能对它有全面的认识,再加上师生互动啊、评价啊等等活动,那一节课是根本没什么时间可以给你讲的,只能是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蜻蜓点水“甚至空洞无物。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显然比较科学,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知识连贯性强,通过学习,对美术鉴赏会有整体的理解。但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课本内容与学时的矛盾是非常明显,尤其地处山区的学校就更加凸显。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整体的把握,并适当做出必要的处理:一是要抓住重点,形成亮点;二是综合调整,优化组合;三是根据需要,延伸拓展,并且注意整理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比如:讲到建筑艺术欣赏时,我就以《客家民居建筑》进行延伸拓展。在教学中,教师肯定会对教材做出补充,或者制订出校本课程,这要求教师本身眼光要高、广、远,作品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高度,能体现出作品所包含的美学规律。”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不仅使用于个人自己学习本身,也适合于教育教学规律。
内容摘要:美术鉴赏课是高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美术鉴赏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美术鉴赏课的开设,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
关 键 词:美术鉴赏 高校 素质教育 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美术鉴赏课逐渐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美术鉴赏课在高校的开设,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为造就合格的人才服务。那么,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美引善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鉴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
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黑格尔语),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是普通美术教育工作在高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以美启真
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鉴赏过程也是培养鉴赏者创造力的过程。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以美怡情
身心素质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
首先,美术鉴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通过美术鉴赏课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
其次,美术鉴赏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创造心理等。
总之,美术鉴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2004年9月10日,主席发表了关于美育的讲话,在讲话中他这样讲道:“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造就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自由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摘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整个高中课程领域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行为,仅靠教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鉴赏活动。
关键词:美术鉴赏、新课程、体验、多媒体、
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可以看出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将艺术大师的杰作展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自己具有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并在鉴赏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创作。目前美术鉴赏课的现况:
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过去的教学过多完全忘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只是让学生记住我们教学规定的作品的理论评价,用固定的美术欣赏方法去欣赏,学生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美术课同其他的应试学科一样死气沉沉,没有想象,没有创造。有时为了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教师就大讲特讲美术方面的细节,如某个画家的风流韵事,或某幅作品的拍卖价格风暴,或就是他所经历的人与事,学生听得倒是颇有味道,一笑而过,待教师再回到正题上时,才发觉已经离题千里。在高中的美术鉴赏课上,光是谈画面讲故事是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天地,美术鉴赏课自然成了高中生的“休息课”了,再次,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媒体众多的社会里,课本上的图片知识内容已不再新鲜且缺少生动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即使教师企图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被提问的学生也只是照着书本干巴巴地念上两句而已。从深层次看,是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现实情况,本人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做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主持人式美术鉴赏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的教学方法都应大胆尝试。在一堂美术鉴赏课上,我要讲述中国古代的陶器与瓷器。由于很多同学来自农村,家里还保存有陶制的“缸”“瓮”我请每个同学讲解对这种陶器的特点,如颜色,质地及原料构成。当把每个同学的描述归纳在一起后,恰恰就是课文中对陶器定义的描述。同时,我也借助网络,整理了很多有关陶器的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
在我与同学们的共同讲解下,我和学生们知道了很多从课本上不能了解的东西: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 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
课后,我综合了学生对这堂课的看法,这些看法对我进行节目主持人式的教学的构思是大有裨益的:学生表示喜欢主持人式的教师,“这样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轻松”,“主持人一定不乏幽默感,讲起课来肯定有趣,决不会让人恹恹欲睡”,“这样的老师更富有魅力,课堂内容也鲜活多彩”,极少数同学则认为那样课堂可能会失控;学生表示很乐意接受课堂上进行比赛这种教学形式,他们对老师展示的大量图片也很感兴趣。学生普遍认为更多的图片和课外知识能使他们视野更为宽阔,优秀的课件能使他们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实践,我发现做一位主持人式的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用启发、鼓励的方法,活泼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积极培育竞争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课本,并尽自己所能去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实践中式鉴赏
在美术鉴赏课中一般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教学手段主要是看图片,然后就是你说我说,手段的单一性不仅令学生感到乏味,教师也觉得疲惫,学过的东西很快忘记,常言道“动口不如动手”,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和可能的尝试,着重感受、体验和兴
趣培养。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应具有较大的宽容性,比如:在讲授完我国民间剪纸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自己折剪,即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几分钟后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并与众人分享。这类作业要求在设计时目标明确,作业便于完成,作画工具简单,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良好,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被展示出来时,都喜滋滋的,每位同学都有成就感。
三、多媒体网络式鉴赏
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都通过多媒体来完成,而美术鉴赏教学更加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教师喜欢上网收集教学资料,现代的学生也喜欢上网,并成为一种现代的学习方法。高中生在小城镇里也很难见到画展、雕塑展等。但网络却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无所不能的窗,不论是画家、作品、背景、还有各种画派、画种等等,应有尽有,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网络欣赏作业,可以对作品进行巩固、拓展延伸。在鉴赏外国美术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以及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这时网络就成了很好的帮手。比如:在教学欣赏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德拉克罗瓦”,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自由引导人民》这一作品,还了解了作品的背景,表达19世纪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突出了个性和情感的价值,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 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做到每课有反思,让我们倾听学生的声音,作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帮助每位同学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语),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态度。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在新课标高中美术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渗透,并要求教师合理的利用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着重探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以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应用
美术在世界文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画笔勾勒出美丽的画卷是人们智慧的体现。美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现状,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同时渗入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中的价值,进而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推进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美术生涯中[1]。
1背景
(1)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5000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使得我国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在的年轻人,影像文化伴随着他们走了一路,尤其是外来的影像文化已经影响了他们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等。许多孩子十分了解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文化,却对本民族的文化一无所知[2]。如何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是现今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2)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美术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的载体包括美术,所以在学习美术时是不能脱离文化意境的。在美术教育中势必要保持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教师在教导学生鉴赏美术时,应当研究如何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何挖掘和利用各地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美术资源等等。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
2.1发掘教材,充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高中教师在美术鉴赏教课过程中,需要充分备课,认真发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材中有的单元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传统的工艺品,例如陶瓷、玉器、青铜器;有的是介绍中国古代传统的绘画艺术,想风景画,山水画等等;还有的单元是介绍中国古代的雕塑文化,例如彩陶!因此,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是应当充分的利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美术教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比如,中国古代绘画的这一章节重点讲述的是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独有的特例的一种绘画门类,不曾在其他国家出现过[3]。中国花鸟画在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至今仍受文人雅士的追捧。因此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我国花鸟画的知识,并充分渗入到美术鉴赏教学中去!2.2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只有激发兴趣,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才能够使师生一起探索美术世界的奥秘。以前的美术教学模式太过于单调,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是学生对学习美术感到厌恶。因此,美术教师应当创新美术教学模式,营造欢快、有趣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可以从网上搜索与本堂课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然后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真正的学会欣赏美术、懂得欣赏美术。2.3加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美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缩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应当深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充分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学好美术。可以通过课后开展美术鉴赏活动。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根据不同的课程的内容,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以供学生课后研究,并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设计课题时,课题的内容不仅与美术有关,还要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确定课题之后,进一步分析题目,将课题分化为若干小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正确的鉴赏思路[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结语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这5000年里积淀了无数的优秀文化。美术鉴赏课程起到传承艺术文化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从而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经济,宗教等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作者:何洁 单位: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主要从多媒体的使用、情境教学的选择等四个方面,谈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美术鉴赏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工具、语言文字等的研究。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欣赏美、创造美是美术的主要功能和教学宗旨。下面,笔者从情境创设、多媒体使用、转变观念以及动手实践等几个方面,论述高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体验式学习,鉴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体验与实践相结合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特点。高中美术教学中,应注重体验式学习,注重动手实践,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例如《托物寄情》的教学时,呈现给学生元代王冕的《墨梅》、宋代郑思肖的《墨兰图》、呈现徐渭的《墨葡萄图》、凡高的《自画像》《星月夜》……通过对这些字画的欣赏,体会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的关系。呈现给学生《二马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各匹马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再与徐悲鸿的《奔马》、南宋龚开的《骏骨图》进行比较,体会画家在马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让学生欣赏《怒吼吧,中国》以及《到前线去》,体会这些作品与前面的作品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思考和讨论作者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这种思想感情的。作品的呈现,将学生带进名人名作中,融情于这些作品中,真正理解和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托物寄情”的表达手法。再让学生运用“托物寄情”的手法创造性创作一幅作品,实现“学以致用”之目的。中国的古陶瓷的欣赏的教学时,笔者呈现给学生一些器皿,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摸,通过“眼观”“手摸”体会陶瓷的机理以及质感,再组织学生自主品评,让学生体验作品的乐趣,提高作品的感悟力。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
情境教学一直被教师们所推崇和广泛使用,情境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玉石之分———古代玉器》的教学,笔者采用谈话法和故事法相融合的方式而导入新课的学习。笔者这样导入:一块玉料,如果不经过雕琢,和一块天然石头、鹅卵石等没有多大的区别。再以《完璧归赵》的故事,简单介绍“璧”的含义;再以成语“亭亭玉立”“玉石俱焚”“琼楼玉宇”等成语,说明人们对“玉”的喜爱,再以“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片忠心在玉壶”“君子比德于玉”的出处以及本义和比喻义的介绍等,了解玉器的丰富的内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玉”的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以“你了解玉的哪些故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创设轻松愉悦的浓厚氛围。情境创设,设疑也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如《泥土的生命———古代瓷器与玉器》的教学前,直接以问题教学法,就可以把学生带进课堂的教学中。如说到陶瓷,你联想到了什么?你了解到陶瓷哪些方面的知识?等,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皇权的象征》的教学时,以问题“你知道紫禁城有多少间房子吗?”或者以问题“你知道紫禁城的房间为什么是999.5吗?”如此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有效课堂的创建打下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高科技的发达、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技术为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教学,笔者利用多媒体呈现《清明上河图》《黄筌》等,引出“具象艺术”的概念,通过对这些画面的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具象艺术的特点和作用: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艺术的情境性,也称为叙事性。再如《走进意象艺术》教学,呈现几幅作品,从作品的欣赏中,体会“意象”的含义,体会“意象”和“实象”的区别,从而感悟“意象艺术”与“实象艺术”的区别,呈现一幅意象艺术作品,体会其“怪异性”,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意象作品具有形象怪异性?用多媒体呈现更多的意象作品,如挪威的《呐喊》、凡高的《耀眼的炫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等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意象艺术”的特点。多媒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利于为学生呈现大量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提高美术鉴赏力。
四、转变陈旧观念,改进教学方式
与学生交流时,85%以上的学生认为:我又不考艺术学院,学不学美术意义不大,美术的学习是美术考生的事,学习美术浪费时间和精力,这种看法在农村高中更为突出。学生的这些想法和观点,除了应试教育使然以外,关键还在于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美术课堂对学生是否具有诱惑力。其次,教师应转变学生的思想观点,如认为艺体班的学生都是文化课不好,考重点大学没有希望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要选择美术、体育、音乐等,借助于这个阶梯等进入北京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大门。他们只是对美术的爱好、对艺术的渴求,例如凡高、齐白石等不仅是艺术家,也是诗人、作家,他们在艺术天地独树一帜,在文学天地也居一席之地。再者,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方法的趣味性、吸引力。如问题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开展欣赏鉴赏活动等,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动起来。美术鉴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转变对美术的认识,并创新教学,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态势,“变则通”、“活则灵”,注重美术教学的方法的探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美术教学的美育功能才能绽放在美术课堂,彰显美术的魅力。
作者:孟慧慧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使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受到极大的影响,其教学方法与模式不断创新,从而推动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改善。然而,在美术鉴赏课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亟待解决,该文对此展开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问题;对策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并且能健全学生的人格。以往的教学以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升。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上述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教学弊端。文章主要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完善的部分,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
一、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其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依然存在一些教学弊端,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学生兴趣较低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还需要不断优化,真正从学生层面出发,改善当前比较落后的教学思想,实现教学的新突破,继而开展完善的教学活动,以促进高中美术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优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并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能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现阶段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这在某种程度上为美术鉴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继而推动美术教学趋于多元化。如,《亲和火与土》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青花瓷。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如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鉴赏的乐趣。歌词中的诗意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从文学的角度欣赏作品。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美术鉴赏的有趣与生动,这样自然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2.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从多个层面帮助学生获取良好的鉴赏效果,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良好的助力,所以,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如,《神秘的傩面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影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内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变相怪杰》,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美术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但是不宜过深。在新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突出亮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审美意识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高中美术教学。要想在美术课程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筛选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美术作品的选择上,最好是以学生为视角,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如,在作品《沉思》的欣赏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着手,引导学生感受雕塑的美,通过联想与想象教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多个层面对雕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重点阐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自然、有效的引导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
三、结语
总体来说,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鉴赏教学尚存在发展的弊端,这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提升,并且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相关教育者必须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以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效果。
作者:邹琴 单位:江苏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很多高中学生的视野都比较狭窄,部分高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也相对落后,因此,很多高中生都没有认识到美术鉴赏课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美术教学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一、美术鉴赏课需要发挥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高效的素质教育,这就让美术鉴赏教学有了全新的意义,同时也让高中生的艺术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起来,因为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成长平台。在美术鉴赏课的开展过程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特长,并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从这个角度来讲,美术课程应当发挥学生兴趣爱好的主导作用,也就是充分运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主动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美术教师们需要逐步引导学生表达自我,并对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与美进行充分观察和体会,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让理解更加深刻。
二、美术鉴赏课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教学领域,教师也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鉴赏教学。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并就具体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美术鉴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即兴发挥,因此,教师可以对高中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找到学习知识的捷径,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将大有裨益,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最终达到了美术鉴赏课程的目的。在运用网络实施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融入网络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网上交流,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指导,让美术鉴赏变得更高效。除此之外,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计算机来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让自己的灵感与想法得到表达,设计完成之后,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作品评选活动,选出艺术性高的作品,然后让全体学生观摩和学习。
三、美术鉴赏课需要寻找到自身的特色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探寻美术教学的特色,并且要把这种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建立起具备个性化特点的美术教学课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需要教师进行钻研和分析探讨,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美术鉴赏教学,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当美术鉴赏课程变得更加个性化后,美术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就能够为审美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特色美术鉴赏课程必不可少。
四、美术鉴赏课需要运用创新型作业
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重视课堂上的教学,也需要重视课堂之下的教学,也就是作业的布置。作业对于学生们的成长而言意义非凡,这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理解作业的用处,并且思考如何让作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这就需要对作业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美术作品的艺术范畴进行讨论,可以探究手套、书包甚至是一张纸是否属于美术作品,为了让学生的探讨更加深入,理解更加深刻,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产品会的场景,然后让学生融入其中,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为此,教师应当对全体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在每一个小组之中选出一名代表作为美术作品的设计人员,然后让其余的学生作为会的参与人员,设计人员的目标就是把作品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告知参与人员,不但包括作品的造型,也包括颜色和功能,等等,在这个介绍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他们能够对所要表达的要点进行详细思考,从而深入理解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内涵。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活动,这包括介绍语言的有效组织和要点的充分思考,要尽可能用精练的语言来进行相关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介绍美术作品的时候,应当充分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观点,并对主题进行充分思考和讨论,这样一来,他们就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自身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情趣。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教师们需要充分发挥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主导作用,并对美术鉴赏课程实行整体化思考和改革,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善教学质量,为提升高中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个人素质而不断努力。
作者:董啸岑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
【摘要】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不断改革,有所创新,大量实践证明,美术鉴赏课对提高高职艺术教育水平大有裨益。本文从知识积累、艺术修养、审美价值观和商业素养几方面分析了美术鉴赏课的作用。
【关键词】
美术鉴赏课;高职艺术教育;审美能力
艺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涉及诸多领域,除了天赋,人文知识积累、创新思维、审美意识、鉴赏能力等因素也极为重要,对提高艺术水平有着很大帮助。高职院校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实用型人才,艺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同时还要加强对艺术设计实践性、商业元素等方面的考虑和学习。美术鉴赏课作为人文艺术类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综合性也非常强,对提高高职艺术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开拓眼界,增加人文知识积累
艺术是美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综合反映,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也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而言,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对艺术有更深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而且艺术设计还涉及到设计学、广告学等领域,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更高。纵观古今中外各个艺术家,无一不是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美术属于艺术范畴,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多种形式。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作品便是如此,经典美术作品既能记录生活、反映生活,又能作为创作者托物言志的工具。通过美术鉴赏课,欣赏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见识,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每件作品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记录着那个时代,所以往往可以从美术作品中发现历史,探索历史遗迹。比如《清明上河图》,几乎将整个北宋的社会生活和风气囊括其中,直至今日,研究北宋的服饰、建筑、历史、技术都离不开此作品。再比如《蒙娜丽莎》,在鉴赏之前,应当对文艺复兴时代和达芬奇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说美术鉴赏有利于学生增长人文知识,为艺术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重视创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同,它没有固定的公式,没有统一的答案,学习者的思维意识、生长环境不同,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同。从这点来看,艺术其实是一种多元文化,提倡从多个角度分析,而不应落于窠臼。在当前社会,学生更应如此,认识到事物具有相对性,具有多元性,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束缚,从新的角度予以新的解读。美术鉴赏课程亦然,很多作品在创作之初并不受欢迎,比如梵高,生前生活极为落魄,作品无人欣赏,可如今其作品单价高达百万千万。这说明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和思考方式是不同的,通过美术鉴赏,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如此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艺术修养是个很广的范围,是创作能力、精神境界、性格情操等的集成物。美术奖赏要求感觉、感情、认知多方面的统一,起到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的作用。比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借古喻今,以愚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共同对付日本侵略。虽然采用的是古代题材,却赋予了新的意义,在鉴赏时,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而米开朗琪罗的经典作品《大卫》,表面上看只是一个雕塑,其中却蕴含着无限情感。通过鉴赏,可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道德情操得意陶冶,艺术修养得以提高。
三、锻炼审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艺术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经过对大量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找出属于自己的审美方法。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审美标准。优秀的美术作品有些是内涵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有些则是艺术技巧水平较高。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观察美术作品的立意、风格、构思、布局等是基本能力,如《蒙娜丽莎》的空气透视法。在此基础上,方能进一步理解作品深意,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自然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四、加强实践,提高现代商业素养
仅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崇高的信仰还不够,尚需经过实践生活的磨炼,能够经得起人们的评价,历经千锤百炼,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高职院校本就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艺术专业将来也要应用于实际中去。当前的美术鉴赏课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和帮助,对其实践有着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在鉴赏中也能了解到现在社会对艺术美学的实际需求,如此学生才能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设计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五、结语
艺术和科学、商业并不完全对立,在当前社会,我们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美术鉴赏课程不仅仅是对作品的欣赏,也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锻炼,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艺术专业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任文宽 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纵观所有高中美术教学情况,高中美术课程普遍存在形同虚设的情况。其原因是教师尚未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形成足够的认识,进而导致学生对美术教学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这对实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目标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中美术教学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创设情景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具备鉴赏能力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目前,高中美术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课程形同虚设,即使有小部分高中院校开展了美术课程,但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难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对教学内容侧重点掌控不到位,使得美术教学无法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新形势下通过融入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教学水平,需要教师掌握创设情景的技巧。以高中美术湘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从基础部分开始,首先使学生可以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然后是讲美术的礼仪和教化,最后列举出高中美术课的鉴赏系列。以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为例,本课时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审美的观念,并对审美形成一定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教学的重点则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怎样产生的,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产生美的感受。某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时候,提前准备了一些教学辅助道具,如一枝花、一个花瓶,也让学生准备了一些自认为很美的事物。花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这也说明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播放了一段有关自然美的短视频,视频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一朵花盛开、一只蝴蝶化茧成蝶的过程,以及一只蝴蝶停留在一朵花上的画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我们发现,学生全部投入到教学情景中,学生眼睛中呈现出来的是对大自然的感叹和欣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融入欣赏美的情景,适当应用教学辅助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画面、声音的方式对学生形成直面冲击,促使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感受,逐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为展开后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融入情景
融入情景的前提是创造情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特征,创设符合教学主题,且具备趣味性和冲击性的情景,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融入情景中,从而实现促使学生融入情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以高中美术湘教版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学内容为例,在正式开始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利用教学辅助道具和短视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景,且通过观察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基本全部融入设定情景中。这个时候,教师开展了正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从短视频中得出结论,对美形成基本的定义。从一开始的教学辅助道具中,学生对美的感受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以直观的感受认知美,而视频内容则是对美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融入情景,与大自然仿佛处于同一境地的感受。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五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儿,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蝴蝶破茧而出的瞬间,以及花朵绽放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融入情景活动,与情景进行了心灵的感受,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导致在认知美和鉴赏美中出现了偏差,这就是学生融入情景的魅力。学生真正融入美术课堂鉴赏教学中,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情景
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局面比较混乱,课堂教学中沿用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美术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参与讨论为辅。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素质教育背景下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创设情景、融入情景以及评价情景,评价情景主要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并积极做出调整,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奠基。在高中美术湘教版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即学生对短视频的认知和感受,发现学生对美的感受不同,鉴赏水平也处于不同的层次。学生通过短视频对美的感受产生了误差,有的学生仅仅观察到表面的美,如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儿,而有的学生则可以观察到生命蕴藏的力量美和内在美,如蝴蝶破茧而出和花朵绽放的美。在学生鉴赏结束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做出了评价,并深层次挖掘出了美,对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教师详细讲解美的内涵之后,要求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对美的含义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是一个学生评价情景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陆玲 单位:江苏建湖县第一中学
一、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优化、创新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思维和想象力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第一,从教材出发。如,在学习《服装色彩设计》一课时,教师可设置如下情境:让几位学生穿上色彩鲜艳的服装担当时装秀的模特并在同学面前走台。这样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气氛,而且让学生在色彩的强烈冲击下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第二,从生活出发。如,在讲解色彩的情感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元素,将绿色和生活中一系列事物(如交通指示灯中的绿灯、生命之树常青、陆军军服的颜色多以绿色为主色等)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感受绿色所蕴含的情感和所象征的意义——生命、和平、保护等。第三,从故事出发。如,在鉴赏抽象画时,教师可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某教师让学生回家画一幅名为《山羊吃草》的抽象画,有位学生没来得及画便交了一张白纸,教师问及原因,他这样说:“山羊吃草,草被吃光后,山羊也离开了。”学生听完后哄堂大笑,这样既营造了愉悦的课堂气氛,又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教师要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不断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各国美术作品中积淀的文化底蕴。第一,在情境中融入趣味性教学元素。如,教师可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或口诀创设鉴赏情境,不动声色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将游戏、小品、相声等娱乐活动合理地插入鉴赏教学,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力和灵动性。第二,在课堂内外有效实施情境教学。如,教师可在课内举办美术知识竞赛、角色扮演、小型辩论会等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其应具备的美术鉴赏知识;也可在课外设置美术馆参观考察、专题研究和小论文撰写、书法作品收集册制作等教学情境,一方面让学生深入挖掘隐藏在社会生活中的美术资源并使其为课堂教学所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悟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第三,在情境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性。如,教师可利用音乐创设鉴赏情境,让学生于或柔美或铿锵的音乐中感知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意境。再如,在鉴赏《掷铁饼者》时,教师可简单创设与体育竞赛有关的情境,将美术和体育完美地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素养,全方位转换和调控教学情境
在高中阶段,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当专业的美术作品分析和鉴赏能力,而是为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常葆激情。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利用自身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美术鉴赏中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护,从而促使学生对教师及其任教学科产生喜爱之心,并主动参与到美术鉴赏学习中。第一,在初步创设鉴赏情境时,教师事先要考虑到学生在美术鉴赏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性作用,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领悟新的认知框架。学生往往因为教师的一句简单提醒或点拨,就能够“拨开云雾见青天”,茅塞顿开,并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获得的学习效果比教师直接告知结果要好得多。第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课前设置的鉴赏情境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进程,就应该果断结束该情境,及时转换成适宜的情境。教学情境和教学进程越贴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第三,课后,教师要反复琢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多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专业知识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四、结语
除此之外,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多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美术教研活动,要多向有经验的美术教师虚心学习,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换位思考;教师要系统地提取、整合和反思情境,创设形式灵动新颖、内容生动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并在长期的学习中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取得长足的进步。
作者:袁以凤 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课题的内容来描绘情境,通过创设形象突出的图片、文字等形式,再借助音乐艺术的感染力,使得课文上所表达的内容能够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使得学生能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教师与学生在这种情境交互中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情景教学对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和想象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情景或者案例作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的探究性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景教学模式中体验式教学是其重要的特征,体验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感知和体会能力都比较差,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内容枯燥,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美术作品缺乏现实生活中的体验,美术鉴赏作品来源于生活,只有当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生活,发现并留意生活中的美,才能对所经历的事物有所反思,才会对课堂中的美术作品的成功之处感同身受。而情景教学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设定的氛围中去体验课文中的内容,真切的去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教学效果。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的强调教学方式创新,片面追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中教学观念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认为教学活动是应该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应该发挥一个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职能,到那时,很多教师在贯彻和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很大偏差,过分的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且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而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方式创新,不断的运用表演和游戏等情境来构建课堂,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是却忽略了课堂的有效发挥,过多的把学生的学习时间放置在课堂活动上,学生的美术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2、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因为新课程改革过分的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要求开展赏识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中的热情和自信心,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对这一理念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过分的强调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后就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给了学生自己,这样虽然给学生预留了大量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但是过分的强调自主学习,虽然使得学生表面上获得了学习探究的机会,但是实际上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方向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情境教学法过于僵化
随着情境教学法的引入,高中美术教学越来越重视情境的引入以及分组教学,在这种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学校都开始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活动,但却没有对讨论的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致使讨论主题出现偏颇,不但严重脱离了学生学习的需求,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完全没有价值的讨论话题,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课堂深层内容的挖掘,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小组合作的情境教学模式逐渐的呈现出片段化,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此外,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制约情境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障碍,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灌输式”的教学观念里,为了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教师对情境教学的实施并不积极,美术教学课堂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同时,一些教师对情境教学的内容设置缺少科学的把握,不能有效的进行情境的设置,导致高中美术情境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景色来创设教学情景
美术作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事物,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教学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真实的自然现象和美术进行联系,在情景创设中,教师可以从实际的生活角度出发,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够明白美术鉴赏课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相关的知识入手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进而解决实际的问题。相关的研究表明,只有将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美术鉴赏教学才能发挥其强大的生命力,积极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帮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美术知识、提升艺术素养、掌握艺术规律。
2、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促进课堂多元感受
美术鉴赏教学是指对美术作品的鉴别和欣赏,学生在进行美术鉴赏学习时,总是会不知不觉的对自身的生活经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等产生影响,对美术作品产生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同时,学生还会根据美术作品进行联想和想象,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评价。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充实自身的艺术学科相关知识,不断学习和更新美术鉴赏知识,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能力,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效果的多元呈现。众所周知,艺术语言都是相通的,如诗歌与美术、音乐与美术、舞蹈与美术、书法与美术、地域文化与美术等等,这些艺术形态所呈现出来的面貌都要遵循相应的艺术法则,如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等,这些艺术形式在审美上的追求都有共同的地方。因此,教师除了要熟练本专业上的知识以外,还得加强相关学科的审美素养,有了这样的丰富积淀,鉴赏课堂才显得更为丰富、多元、厚重。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获取真切的美术鉴赏体验
为了提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效果,就必须结合综合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身亲自的体验学习,让学生自主参与,在开发和研究美术鉴赏活动过程中完成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更加愿意融入生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亲身的体验式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形成自己对生活和对美术作品的实践经验。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可以让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参加学校或者社会组织的美术活动和文艺演出,参加各种各样的美术比赛,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家居装饰比赛,参加民俗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美术鉴赏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得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当前社会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不断攀升,实施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课堂恰好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合理有效地运用情景教学方法,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从而真正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的最初愿望以及课堂有效教学的全面提升。
作者:林志勇 单位:福建省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
1.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满足教学需要
艺术鉴赏离不开必要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发展等,会促进鉴赏教育的有效进行。而在现行美术鉴赏教材中,鉴赏模块既包含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包含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中外名家的美术作品及实用性美术作品。与作品相关,包括作品的深邃内涵、作品外部诸种关系以及美术相关知识与理论内容,时空跨越古今中外,浩如烟海,单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讲解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及拓展需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信息链接功能,为学生拓展学习资源,满足学习需求。在美术鉴赏课堂中,引入与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中的相关美术作品及其相关图片、影像等,既能有效满足鉴赏者与美术作品之间审美关系的发生与建立,也便于教学重点的真正落地实施——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所在与魅力所在,领悟美术作品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
2.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营造美术鉴赏的课堂情境氛围与视觉环境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同样重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优势,能极为容易地引起学生对相关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的共鸣,并兼具良好的德育效果。如学习《战争与和平》一课时,以多幅战争主题图片及相关视频或新闻截图呈现,在给学生带来战争残酷性认识的同时,也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和平可贵”的反思。在这样的情感共鸣作铺垫与心理氛围下,再引领学生鉴赏相关作品,理解其深刻内涵就容易多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美术作品的全图展示或者局部放大等功能,可为美术鉴赏课堂营造理想的视觉环境,如囿于教材印刷质量等多因素影响,张萱《捣练图》中小女孩钻到绢下向上翻看的顽皮情态这一细节就很难看清楚并为学生感受到,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局部放大,就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利用多媒体技术以音乐辅助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辅助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是有帮助的。与认知相关,有些学生对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一些美术作品颇不以为然,以故弄玄虚、不知所以然为其当然评价,自然也就不愿对其进行过多的学习与研究。事实上,仔细研究抽象派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的《图像与眼睛》一课时,我先以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彼埃•蒙德里安的代表性油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该类作品并由于作品视觉形象的含糊性与主题内容的隐晦性,学生自然会产生不知所云、无法理解与心理抗拒之情。在这种可预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预案,我随即插播、引导学生欣赏了两段爵士音乐,并简要介绍了爵士音乐的历史来源与节奏特点——切分节奏;进而再介绍画家创作该画时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以此音乐通感辅助学生理解画作中的水平与垂直线条交错、点面结合与色彩对比所表达的意象,就会相对容易。
4结语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辅助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会使鉴赏教学更加富有交流性、研究性、联想性,在优化教学效果、推动鉴赏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也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达成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万江荣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