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

时间:2022-05-17 09:30: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贵州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2012年进入本科专业预警名单,这对该专业的发展既形成挑战也是进一步完善的机遇。西部高校由于等方面原因,导致该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体系设置不舍理等问题。本文以贵州M高校为例,主要剖析人力资源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各种困境,从而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1992年国家教委决定将“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8年才真正进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发展的时期,1999年全国只有37所高校开设该专业,2000年增至61所。通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能在各类企业、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如今该专业由于开设院校太多、高校扩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导致该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令人堪忧。比如在西部地区,贵州省2012年启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该专业被列入预警名单。基于此,高校必须进一步明晰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思路,以适应社会需求,推进专业良性发展。

贵州M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该校2006年新增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28人。在教学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学校和教研室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或调查,并且提交实习或调查报告,使学生掌握调查问卷设计、制作、分析的技术;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能训练诸如公务员面试模拟训练、写作能力训练、模拟招聘和培训、模拟绩效评估等,根据学生就业选择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辅导,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领悟到相关专业知识,达到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为更好适应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保证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供给,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求学深造,并针对科研能力的提升问题开展相关培训。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学生主要设置了三大课程模块,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其中专业课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开设,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选修课主要开设一些注重扩宽学生知识面和动手能力的综合素质课程。近三年以来,学生考上初级、中级会计执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资格证等五十多人次,2010届毕业生人数为43人,就业率为98.04%;2011届毕业生人数为39人,就业率为94.87%,考研率为5.1%;2012届毕业生人数为46人,就业率为93.48%,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率。

二、M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困境

(一)专业发展支撑条件不足

1、基础支撑条件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校企合作项目和实践教学的加强,教学经费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然而M高校现行教学经费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需要及时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M高校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低为落后,学校办学经费有限,在人才引进方面较为困难。目前,贵州省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在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加之教学任务重,学历职称压力大,缺乏实践锻炼的时间、机会与动力,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M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14人,年龄大多集中于29-34岁,其中有2人为在读博士,实际在岗教师只有12人,数量相对不足,导致教师整体教学任务重,再加上经费不足等原因,该专业教师除了到外校攻读博士学位,从2006年至今很少有外出学习机会。由此可见,该专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教学及工作经验不足,且尚未形成有效的科研团队,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培训与开发。

2、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合理。2012级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程共计1026学时,占整个学分比例为30.97%,专业基础及专业必修课共1566学时,占49.43%,专业选修课共180学时,占5.68%,素质教育课90学时,占2.84%,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占9.09%。从所占学分比例来看,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过大,在专业课程中只有人力资源会计、培训与开发、招聘录用与配置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1746学时的专业课程中只有32学时。

第二,缺乏实践教学。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面临学校外联系实习单位难度加大,实习经费少及时间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教学计划中的社会实践方面,要求学生在大二暑假进行假期实习,要求学生第二学期到学校报道时上交带有实习单位公章的实习鉴定及一份实习报告,但部分学生不愿实习而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另一次则为大四毕业实习,这一次实习不少同学已将其作为工作试用阶段,态度积极且认真,可已到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的时刻。

第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工具方面,虽然引入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没有体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功能,而只是对传统工具的简单替代。在教学形式方面,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方式。考核方面,课程考核中选修课程一般采用开卷考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而非选修课程则一律采用期末闭卷考核形式。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包括日常学习中教师对考勤、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的评价),期末成绩占70%(专业课程体现为期末考试卷面分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提升办学条件

首先,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企业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在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实践,亲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但是,尽管如此不少学生在暑假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难以找到对口的实习部门和岗位,或在对口的岗位却学不到相应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针对上述现状,应加大人力资源模拟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场所,使学生能在“模拟”的环境下掌握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借此机会对企业实际运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此外,专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针对M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和培训具有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态度严谨的教师队伍,以保证能够实现“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及人文素养

1、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手段与措施。基于目前的M高校的教学计划,可在当前课程设置基础上,可增设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具有一定时效性、前瞻性的提升专业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以及计算机高级应用等适用性广泛的一般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以有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针对M高校缺乏实践教学这一问题,尤其应注重科学合理地设计符合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现有教学计划应适当增加专业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比重,尤其应该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将诸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招聘与培训、工作分析、人力资源会计等实践性较强课程设置为实训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学生综合性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加快本专业相关课程选修化的道路,积极开设员工心理帮助、管理沟通、组织文化、战略管理等选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之外,积极聘请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大型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主管等到学院开设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所需各项技能。此外,可参照英国的Sandwich Course安排,对现有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

2、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企业,可在大一就安排学生集体到实习基础或工厂当中进行参观,让学生对企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更好地引入相关的课程;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入专业培训机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汇报、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参与式教学,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组织行为学》运用角色扮演、《人力资源会计》运用模拟实验、《薪酬管理》运用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因为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可在传统方式基础之上引入一些新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如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职业测评、体验式培训。再次,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习,并分配教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训练和指导,以保证实习目标的实现。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而非部分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表现出的优秀记忆能力。因此,可适当降低传统的笔试在整体评价中的比重,同时,针对传统的考核方式一些专业课程可根据教学目的大胆地尝试新的考核方式,如《工作分析》可采用将学生分组的基础上,以团队协作方式对某一具体职位采用人员导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PAQ、JEM、TTAS)或工作导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FJA、TIA、CIT)等进行职位分析,并最终形成职位说明书,相对于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任何考核方式,一定要注重学生对诚信。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课程教改探索

摘要 文章从当前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越来越清晰,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致选择。基于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就要求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要处理好学科体系与实际需要、就业市场的关系。①这反映在教学上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且也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特点,注重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劳动关系是研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制度模式和运行规律,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目前在很多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和劳动经济学专业等经管类专业均有开设。该课程属性决定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知识的讲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实践能力。就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讲,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因此对于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劳动关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劳动关系管理师”,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范围应该就有差异性。但是,从目前我国一些开设劳动关系课程的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来看,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的学科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制定与其他专业雷同,教学内容难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这一课程的特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不能真实有效地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学团队从2007年开始对劳动关系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1 修订教学大纲,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订课程教学目标

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培养的是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其专业技能之一是具备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能力,②且这种能力应该是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实务操作中。结合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根据这一情况,将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加强对我国(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三个层次)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劳动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

2 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特征

在新的课程教学目标指导下,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将劳动关系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篇” 和“实务篇”。其中,理论篇主要包括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理论和劳动关系主体角色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实务篇按则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来设置,包括招聘录用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和保密制度、离职管理、特殊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和非标准劳动关系管理。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可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理论篇与实务篇的学时分配为1:4,同时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强调以劳动法律法规为基石,以企业的用工流程为主线,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视角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薪酬、绩效、培训、离职等各个环节如何规范合理用工,以减少和防范劳动纠纷的发生或顺利地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针对学校学生生源地和就业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尤其以珠三角和东莞市为主的特点,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无论是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与运用还是案例的选用侧重以广东省和东莞市为主。

3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集中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上,要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积极改革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一大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或记”的课堂灌输教学方法改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施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根据每个知识点来设计案例,案例的选择尽量选择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的企业实例,这样既可降低学生的距离感,又可以让学生对本土的劳动关系状况有真实的了解;其次,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如在招聘录用管理中选择“广东东莞诺基亚乙肝歧视案——2007年十大劳动纠纷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后,先让学生讨论分析这起纠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给用工单位的招聘管理的启示是什么?然后老师再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案例分析结果作出点评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固然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但由于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制约,而情景模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现实活动中的情景,进行仿真实践,来弥补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在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中,情景模拟主要用于招聘广告的设计、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劳动争议的处理中。

第三,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这个环节中,主要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真切地了解、体会和认识社会。

“请进来”是指在教学中邀请本地企业、工会、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组织中的相关资深从业人士,来学校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开展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以此给学生创造与实战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以加深对劳动关系实践的理解,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走出去”是指学生到校外进行劳动关系相关的体验性认知活动和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第一,要求每位学生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企业至少收集一个劳动纠纷案例并进行整理分析;第二,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第三,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相关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如先后组织了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东莞市为例”、“《劳动合同法》背景下高校后勤劳动用工的若干思考——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以东莞市为例”、“金融危机对东莞市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东莞市劳动争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东莞市2010年重大劳动争议案件为例”和“集体谈判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由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引发的思考”等多方面的专题调查与研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调研,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劳动关系实践的认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毕竟劳动关系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或是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都值得教学人员去探究,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切实培养出大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优秀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需要培养两种人才:一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二是在各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2000年经教育厅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2000年成为浙江省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自学考试主考院校;2003年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厅重点建设专业验收,成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围绕学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一直致力于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现状

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主要是从学生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已经构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近几年来,以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为指导,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为目标的基础技能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本专业开设了基础课实验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训练和外语基本训练等项目,以全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

2.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专业技能培养

结合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为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本专业采取实验实训、经管基本技能训练、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必须和毕业实习工作相结合,加强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

3.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管理综合能力,适应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更高要求,本专业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采取让学生积极参与ERP沙盘操作、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进企业,全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施探索,总体感觉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在体系架构上是好的,但在专业实验体系的构建上还显得比较混乱,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表现为:

1.技能培养体系总体良好,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待提高

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经过这几年的实施证明,技能培养体系总体良好,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但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企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业对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本专业的技能培养体系,在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架构,在课程实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块及实验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由于实验教学体系上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最终对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2.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技能培养体系构建以后,由于实验教学体系还没有构建,本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实验教学层次不分明,实验教学内容缺乏一体化的整合,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实验项目之间的脱节现象,大多实验教学基本上是在固定的场所模拟进行,不能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反馈到高校,就不能保证实验环境、实验内容等不断更新与完善,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实验教学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进行,经管实验中心优越的实验室没有充分利用

近几年来,本专业实验教学大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进行,但我校经管实验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实验室建设有了很大提高,相关的实验室有人力资源实验室、人力资源沙盘实验室、ERP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一系列的实验室,这些优越的实验室条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直接影响专业实验教学效果。

(三)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改革思路

1.改革理念

本着“明确思路、创新理念、塑造亮点、创建示范、加强规范、保证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坚持一要充分利用我校经管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一优越的实验条件,用足用好现有的实验室资源;二要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和我校学生现实状况出发,对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项目实施加强与改进相结合,在探索两者契合点的基础上力争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我校经管实验中心的实验条件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图

2.改革具体思路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线,以现有技能培养体系为基础,充分利用经管实验中心优越的实验条件,以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主线,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以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操作实务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内容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块;采取模拟型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行动学习法及探究型实验教学等多种实验教学方;加快校内团队素质拓展实践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学生校内实践的重要基地;加强与拓宽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体系,为实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3.改革预期成果

为实现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和市场需求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研究,这是顺应我校全面推行教学改革、实现“做强经管”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从总体来说,改革将达到如下预期成果:

(1)优化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真正适合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全面实施。

(2)全面提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各项素质,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真正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有用之才。

(3)全面提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各项素质,使本专业教师能够成为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教学能力,更有一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依托经管实验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编号:YB010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设置

摘要:本文讨论了二本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对HRM本科课程设置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当前热门学科,该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发展的不完善,也存在着巨大挑战。作为高校,社会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去增强同学就业的水平和机会。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机遇;挑战;原因及对策

人力资源是当前热门学科之一,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力资源并不是过去简单的人事工作,如今招聘、培训、考核、企业文化等等都是其涵盖的内容。社会各个层面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人才,更令一些企业求贤若渴。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但不是都能进我们以前概念的“好”单位(如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等),或者直接就可以做管理岗位。

一、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主要是由医药类学校开设,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培养的目标一般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合格毕业生应该掌握扎实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医药人力资源的测评、招聘、配置、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医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结合培养目标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经济学、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测评、组织理论、雇佣与培训、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管理心理学、现代医药企业管理、普通心理学、统计学原理、公司财务管理、劳动法规、英语、计算机等。而设定的就业方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医院等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培训等相关工作。

二、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机遇

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大范围上来说,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前途十分广阔。在国外许多企业资源计划(EPR)软件系统中,人力资源(HR)是非常独立的一块。在企业实施ERP过程中,HR部分都是由专门的HR顾问负责。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大多都是行政出身,进来许多高校也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的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内的人才资源队伍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量为600多万,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也在30万人左右。对于其中的细分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

由于市场巨大缺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资也在节节攀升,据调查,大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薪水一般月薪数在1万至1.5万元或高达1.8至2万元(一般在1.5万元上下浮动);薪酬经理、招聘经理等大抵在6千元一1.2万元之间(一般在8千元上下浮动),在这样的工资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薪资水准一般在1.2万元左右浮动,最高不超过1.5万元,最低不低于8千元。高薪使人力资源管理师成为许多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热门职业。从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由徐静蕾执导的励志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可见一斑。

2.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传播和认同,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热潮近年来逐渐升温。然而,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很多企业还存在许多观念误区:

(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错误。实质上这仍局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而不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企业内最有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企业增值的目标。因此,凡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企业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中。这个系统大到宏观层面,如远景、战略(与人是否配合,是否能够产生激励),小到微观操作层面,如招聘技巧、绩效测评,其间还有企业组织、职位设计、企业文化等中观层面。行政管理职能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只是大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2)人力资源工作基本处于企业内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错误。许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处于辅助位置,而生产部门、营销部门、财务部门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生产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目标,都必须在承担这些职责的人的有效工作下才能最好地完成。一个好的市场推广活动也许在短时期内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利润,但若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长期稳定的市场拓展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使企业目前的业绩得以保持,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

(3)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错误。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是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开发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这不仅包括基层员工,而且包括中级甚至高级管理层。只要员工存在之处,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延伸,整个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系统。许多跨国公司提倡这样的观念:所有部门经理都应是人力资源经理,因为他们对下属负有招聘、考评、开发、激励等职责。人力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没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上观念误区的一个共同根源是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系统性。那么,专职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系统作出规划;提请高层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说服各部门主管认真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对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如专业化的技术系统);注重对企业员工,尤其是职业经理层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职能的转变又是大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求的),就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不能仅局限于人事手续的管理技能,更关键的是要把目光聚焦到企业战略的整体把握和有效执行上来。从参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到战略的分解、监督执行,从企业文化重塑与再造,学习型组织建设、综合绩效管理、企业经理人的培养机制的建立、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人力资源审计等一系列事关企业发展与命运的重大职责都将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新的职责。这些变化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并提高自己的从业技能。

三、如何从课程设置引导人力资源本科毕业生的就业

1.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就业分布及其原因

由目前市场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的数量和就业的远大前景,我们可以预见本专业学生毕业生的就业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实施情况并不尽然。根据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显示,本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100%,然而专业对口的就业率较低,从就业分布来看:医药代表占36%;人事专业占20%;办公室文员占16%;咨询顾问占6%;自主创业占4%;入伍占4%;考研占4%,其他占10%。因此可见,班级的大部分的同学主要还是从事于与医药营销相关的职业,人事岗位的比率只占第2位。造成同学们应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不能如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看似入门较低,可实际上,这一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盲目追逐导致职业生涯错位是很可怕的。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知己知彼,一厢情愿追求职业目标不可取。“某管理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职业性格应该是感知型和沟通型,善于协调、组织、演讲,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和艺术的沟通者,同时又是严谨的政策制定实施者。”

(2)由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竞争性、效益性,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单一型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必须是复合型的。而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都是干行政出身的,最近几年有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

(3)从应聘情况看,医药营销岗位的门槛要更低一些,没有太多的专业限制,而且招聘人员需求量较大,同学在此列求职中往往是一投即中。而部分医药代表的成功也刺激了同学的专业“转向”。

2.加强课程设置合理性,提高同学就业质量

为了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及在求职过程中占有优势,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发挥优势,我们必须在同学的课程设置上加以培养和引导。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除了发挥专业优势,牢固学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相关课程,更要发挥我们学校优势,增加相关医药类课程,使得我院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应聘岗位时,除了一般的企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医药类的企事业单位也是他们可以选择对象。而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医药类的专业背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3.课程以外的证书式教育增加了就业的砝码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人才资源队伍的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大学本科毕业生要想在毕业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除了专业知识成绩过硬,普遍的英语计算机知识之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职业资格考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便是人力资源管理师。

随着外部坏境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根据本身和外部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和学校等周边的有利条件,多方位的寻找就业途径,审时度势,不断进行自我完备,迎接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配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能使课程本身更具吸引力、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以云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为例,介绍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具体实施技巧。

关键词: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多样化教学 方法设计 实施

1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本科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本科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都要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为目标,以社会需求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是多维度的,大学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需要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时数是有限的,但该门课程的内容是丰富而精深的,在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老师起到的作用是进行学习目的、学习观念、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成效依赖于其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行为的日积月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通过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云南大学教学理念中提出的“教为不教”的效果。

2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一般安排1个学期,笔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讲授时数一般占该课程教学总时数的2/3,互动过程及学生参与项目占1/3。一般每个学期安排1~2次哈佛案例研讨活动,2~3次的管理游戏练习,1~2次较长(一般40分钟左右)教学视频案例的观看与讨论;20~30次的简短视频案例学习;1~2次课后实践练习;1次企业参观考察。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活动,配合该门课程的教学,笔者对每个学生在各项互动环节的表现都及时进行记录并公布,作为该门课程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评分的直接依据。

3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实施

3.1 哈佛案例研讨教学法

哈佛案例研讨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每组选出1名组长、1名副组长来负责组织与管理本组案例研讨活动,将哈佛案例提前2~3周发给每位同学,要求每位同学先详细阅读案例,思考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各组召开案例研讨会,研讨会要求小组每位成员都参加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研讨会后组长要安排好每位成员的工作任务,如查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做幻灯片、负责讲解等,研讨会要求全程录像,以利于检查监督;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文本,并要求每个小组至少派3~4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20分钟的案例分析演讲,介绍本组案例分析报告的关键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提供机会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同时发现、挖掘、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引导学习者个性健康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实现了互动教学,有效减少了“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3.2 视频案例观看与研讨法

笔者在备课阶段会精心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视频案例,较长的教学视频案例一般需播放40分钟左右,这些案例有《中国式变革》、《聘用这位新员工吗》、《老板密码》、《光明:新帅新政》和《UPS情景规划》等,这些视频的共同点是:紧扣教学内容,背景资料介绍充分,问题明确。在讲到相应理论部分时,笔者播放这些案例请学生观看后,再根据学生落座情况,按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4~6组,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讨论问题,请各组进行讨论,然后选出1~2名代表发言。为了避免出现“先发言的小组将各种观点全部提出,后发言的小组只能重复前面发言人的观点”的情况,我们规定每个小组最多只能讲3点,待各小组都发言完毕后,如果有哪个小组还需要补充的,我们也适当给予机会。视频案例观看与研讨法具有生动、直观、学生参与度高、学后印象深刻等突出特点。此外,笔者还准备了一些简短的视频教学资料,如《投名状中的员工激励》、《知识管理幽默案例》、《海尔员工激励》、《情景面谈法》、《什么样的软件工程师最适合企业》、《CPI上工资条》和《央企经济增加值考核》等,这些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穿插,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降低学习疲劳感。

3.3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创设接近工作实际的场景,由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模拟不同的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的一种虚拟实践性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讲究趣味性,突出操作性,注重实效性,具有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特点。笔者一般在讲授人员招聘内容时,会根据课程进度来安排学生模拟整个招聘流程或面试过程。模拟整个招聘流程所需时间较长,不宜安排课堂时间进行,我们会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包括招聘企业和招聘岗位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后分组完成,模拟过程要求全程录像,模拟结束后各小组向教师提交模拟过程录像,并将关键部分在课堂上公开播放,同学们就模拟过程还可以互相交流、提问,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和互相学习的平台,使学生掌握如何制定招聘计划,如何准备招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料,如何布置招聘会场和招聘摊位,如何筛选个人简历,如何根据岗位要求对求职者进行笔试、面试以及测评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实务。模拟面试过程所需时间较短,可以安排随堂进行,如讲到“行为面谈”面试方法时,首先由教师进行理论上的讲解,由于理论相对比较抽象,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并灵活运用;随后我们会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练习,如“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销售经理,该公司对销售经理的要求是‘具备很强的说服他人的技能’,请主考官运用行为面谈法来考察应聘者的说服他人技能水平如何。模拟角色分配:主考官――公司CEO;被试――公司销售经理应聘者。”学生思考5分钟后,请自愿者两两一组分批上台模拟,一般来说,第一组模拟效果较差,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辅导,通过辅导,同学们对这种方法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随后学生边模拟教师边辅导,经过三~四组的模拟后,同学们就可以深刻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

3.4 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使其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为企业解决相应管理问题。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很强的课后练习,这些练习往往模拟或取自某个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请学生思考、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操作对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为学生布置了如下一些课后实践练习题:“以一家你较为熟悉的公司为例,为该公司制定一份未来5年的人力资源计划,内容包括该公司的战略目标,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达到战略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份由岗位任职者填写好的岗位分析问卷,请学生撰写一份该岗位的岗位说明书”,“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企业背景资料和若干岗位的岗位说明书,请学生根据该企业岗位价值评价的目的编制岗位价值评价表并对这些岗位进行价值评价”,“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请企业领导介绍企业情况和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企业内部管理文献,请学生为该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撰写一份诊断咨询报告”等等。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作能力,通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该门课程的实际价值,从而坚定决心,努力学好该门课程。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适时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动态和实践的了解,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思考问题。此外,我们也穿插采用管理游戏练习教学法。通过这套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极高,课堂学习氛围很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相当满意。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的类型特点、功能定位、层次定位、学科水平、规模定位和特色定位,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构建的设想;结合我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希望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型高校层次多、类型多、面广量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于基础深厚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

一般都是根据开设人力资源专业高校的原有基础,设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工科背景的院校设立一些工科的实践实习、大管理类一般设立管理类的实践实习,没有形成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实践性教学。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有很多需要到工厂、企业去完成,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另外由于受经费、教师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少,学时数少。

3.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都是依托各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的背景各异,在人才培养上只重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定位与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也没有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同层次的要求。加之培养过程的存在局限、教学设施的不完整,导致人力资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性教学系统性不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即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在素质”就是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面向应用”就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系统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和自主教育、全过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

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应突出高层次的个性特征与功能,必须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包涵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社会实践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课堂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实验教学等。

(1)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本专业有影响的知名的理论与实践的专家讲座、各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

(2)专业实践实习模块。一般包括专题讨论(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以上两条是教育部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已做安排。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来说,单凭以上两条实践教学要求是不够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及社会的需求。

(3)课堂实践教学模块。课堂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操作、教学观摩、课堂辩论和课堂演讲等。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应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4)实验教学模块。将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如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流程等。

(5)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教学实习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流程内容,但根据学生未来的择业方向和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一般包括:工作分析、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设计等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另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还应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将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三、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我院构建了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第一学期安排了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专业思想的培养教育:第二、四、六学期分别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思想的培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采用校内外专家讲座、学生专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常年不间断地聘请有影响、知名度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等介绍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及早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职业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校参加相关的讲座不低于8场次。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在具体社会实践中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学院审核批准,并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2)第六学期安排了学年论文,第八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写实习小结报告,记录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教师对实习单位进行定期回访,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抓好选题、指导和答辩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根据课程特点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中具体安排了实践教学,而

且保证具体学时要求:一般理论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0%以上;应用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5%以上。

(4)实验教学模块:依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实验室,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学中实际应用操作,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托人力资源测评实验室,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课程中实验教学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依托已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建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在第五、六、七学期,分别专门安排2周的时间用于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实习是“工作分析与招聘”,内容为某一岗位的工作分析,根据工作分析结果,形成职位说明和任职要求,并以此为据,进行模拟招聘,选拔出特定岗位的人选;第六学期是“绩效考评”,结合岗位分析的结果,对岗位和职工的绩效考评制度进行细致的资料收集,并进行诊断考评制度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对此制度进行修补和改进的意见和设想;第七学期是“薪酬设计”,总结某一具体的企业薪资福利设计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诊断企业的薪酬福利弊病,使学生积累有效薪酬福利和奖励政策的设计技巧及日常应用管理方法。

2.实践教学中多样化的尝试

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加强自身对人、人性、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形成与激发相关认识及具备相关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及管理活动中可以开展许多工作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院在实践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实践教学中应用“协作学习”方法

协作学习就是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在必要时要借助组内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要求学习者之间关系融洽,态度真诚,共同担负学习任务。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事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加深了对人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别人,有利于培养专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他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文化品德的质量水平,促使其完整素质结构形成的教育,其中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人文素质包括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院主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加以培养和引导。

①利用课余时间为二、三年级的学生开设影评课程,通过对教师精心挑选的电影背景、内容与手法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性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元性,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有一定的帮助。

②在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史等课程中还强化了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经典文献的阅读。如对《弟子规》、《增广贤文》、《老子》第八十一章等都作为相关课程的课外补充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的感想并进行课内外交流,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及文明礼仪的修养,以适应本专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3)强化基本技能和素质训练

①在教学时加强了表达技能的训练。在“管理沟通”、“员工培训”中安排了相关的培训,锻炼学生做到口齿清晰、态度从容、言辞得体、说话目的明确、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富有逻辑性。

②在学习之余,让学生积极组织社团活动或与教师一起参与对社团组织的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模拟环境中运用并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组织或指导每年一期的全院校园模拟招聘活动,学生既可以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又让学生了解完成一项真实的工作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协作。

③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测试手段和方法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下,对全院的毕业生进行相关测试,并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提供咨询。通过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学生了良好的职业自豪感;同时由于咨询工作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使学生在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敬业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探索

摘要:实践性教学已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实践性教学,本文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

所谓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我们之所以要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把它培育为本专业的特色,是基于如下的思考: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这一专业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第二,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第三,东莞是我国制造业名城,其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达数十万家,仅外资企业就有一万六千多家,东莞丰厚的社会资源为我们实施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可能;第四,实践性教学是我们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过去我们重视不够。如何利用好东莞的资源,努力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多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现已形成雏形,地方特色已逐渐凸显,我们的这些尝试和探索已得到评估专家的肯定。

一、在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凸显实践性教学

为了使实践性教学能够成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在对其他兄弟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办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东莞的经济和社会的状况,结合我院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本专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具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以人力资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紧密围绕东莞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和服务;充分利用东莞丰厚的社会经济资源,不断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及多元培养的途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东莞,面向珠三角,为东莞以涉外(包括外向型和外资)为主体的工商企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受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专业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通过在专业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凸显实践性教学,使我们强化实践性教学有依据,使实践性教学以相当于教学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我们通过在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来贯彻我们的办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骨干课的设置中,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基本占2/3,在每一门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计划中按照一个学分二个课时的比例,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使实践性教学固定下来。由于实践性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如果在教学计划中不加以体现,就会使之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不愿做,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要使实践性教学能够制度化、规范化。

二、践行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东莞企业众多而且大多数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的优势,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资源。目前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式已初现端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式基本由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组成。

1、课堂教学广泛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我们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从课堂教学方法开始,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广泛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东莞实际,重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过去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重视课堂的案例教学的同时,更重视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使学生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东莞丰厚的社会资源,深入东莞企业,自编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东莞企业的案例,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

2、课后采用如下几种实践方式

(1)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讲座。我们认为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到学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题讲座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讲座经理或专家能够把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告诉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不出校门就能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真实情况。由于东莞拥有很多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尤其是港资和台资企业,因此,我们每年都要邀请一些著名的港资和台资及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或公司的总经理到学院就企业的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这一形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某些专业主干课程,如员工招聘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管理等,在老师教授本门课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到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调查,并撰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然后举办调查报告答辩会。学生可以自选企业也可老师指定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企业的类型不限,但需要有一定的规模。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实际状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参观企业。我们除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和专家到学校讲座以外,我们还在本专业的一年级,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参观访问,并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给他们现身说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前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在企业实际管理中应用有一大概地了解,从而对自己今后的专业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4)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大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我们指导学生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使协会成为学生学习交流及能力锻炼的平台。通过协会

组织一些活动,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我们每一年都要举办两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大赛,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大赛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赛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赛就是让学生深入企业实际,撰写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包括工作岗位分析、企业员工招聘方案设计、企业员工培训体系设计、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设计、企业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等方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种形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5)实验室模拟实习。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我们购买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如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人员测评。除此以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模拟训练,如人员招聘模拟、无领导小组、文件筐等。虽然实验室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情况,但是它与企业的真实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的辅助性手段,我们认为东莞的企业是我们一个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验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

(6)企业实习。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比较长的时间深入企业,了解并熟悉企业人力管理活动,本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安排有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实践环节,专业实习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进行,包括暑假的时间总共有11个星期,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实习来反思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状况,对自己作一个评估。毕业实习安排在4年级下学期进行,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除此以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其他假期时间,积极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习活动。根据东莞企业众多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一年至少要深入一家企业进行短期实习,以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7)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性一环,我们认为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一种好途径,因此,我们从学生的选题开始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联系东莞的实际来写,要小题大做,学生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企业搞调查。

三、精心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我们认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保证,通过几年的努力,根据需要我们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了六个人力资源管理实习基地,并且按照:(1)每年都能接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2)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能够到学院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讲座并逐渐成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3)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能够与本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4)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与本专业的教师共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工作;(5)企业需要时,本专业优先推荐、企业优先接纳本专业的毕业生来等要求来建设这些基地。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与实习基地之间基本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四、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实施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我们积极鼓励教师:(1))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服务,收集和撰写东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2)参加各种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教学搭建平台;(3)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在企业兼职,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参加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总之,我们认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本科专业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已初步凸显,但要形成鲜明的特色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析

【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文章或设计。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水准,更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绝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毕业论文 设计 改革分析

在中国,目前很多企业还处于经验管理模式下,对人的管理仍然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正逐渐从以事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把人作为一种活的资源加以利用与开发,如何能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但是,随之而来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不了解人力资源为什么重要,不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做些什么,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因此,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空前增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继在很多高校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更多是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而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提高本科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主要环节。

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必要性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文章或设计。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水准,更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绝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1.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都是单门学科的考试,或是一些课程实践、实验等,虽然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检验,但是毕业论文(设计)则是对大学所有课程学习和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一个全面的检验。毕业论文的完成需要运用所学专业的各种知识,而且只有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型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成果,更需要系统地检验。而且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要具备一定的说、写、收集信息等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检验更加不是能只通过考试就能检验出来的。因此,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检验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大四学年基本上是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占了整个大学期间近四分之一的时间,这个环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毕业论文(设计)这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环节的存在,能引导和激励大学前三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前三年的教学质量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很多高校都是一个新设的专业,对于此专业的教学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处在摸索的过程,因此教学质量还有待大大提高,而毕业论文(设计)不仅能提高本环节的教学质量,也能促进其他环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还要学会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各基本职能的管理模型,因此毕业论文(设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校和其他一些高校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情况来看,作为重要教学环节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仅仅是限制在论文的范畴,基本上不考虑设计,从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选题基本上为约束性选题,这种方法既不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原则,也偏离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结果是,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从而敷衍了事,无法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预期效果。

1.形式单一。作为本科毕业检验的重要形式,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绝大部分是以毕业论文作为单一的形式,基本上不考虑设计,从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虽然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学生毕业检验的主要形式,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其实践性特强,而且对人的管理本来就是就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人力资源管理很多职能模型的建立都不是仅仅通过一篇毕业论文就能完成的。因此,毕业论文这种单一的形式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教学环节质量的提高。

2.选题不当。由于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缺乏,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时,很多都理论性过强,题目过大过宽,不能很好地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很多学校都是由指导老师限制选题,学生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的毕业实习联系起来,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在选题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与教学脱节。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但是现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设计过程中,不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与前面三年的学习过程脱节,结果是既不能巩固知识,又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不能指导工作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纯粹的空洞的理论说教,对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现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不就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的摘抄,要不就是一些企业管理现象的罗列,不能用来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

5.管理不合理。因为现在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加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所以,很多学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管理工作相当松懈。对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很少过问,只关注最后的论文或设计。而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查阅资料、初稿撰写、修改等环节基本无人过问。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6.评审制度不健全。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一般都是照搬其他专业的一些方法和程序,根本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三、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对策

1.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并重。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改变过去只注重毕业论文的撰写,忽视毕业设计的做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尤其是是要加强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真正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设计出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型。

2.指导贯穿于教学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虽然是大四学年的教学工作,但是要通过改革现行教学体系来提高本科生论文质量,首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其次,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学生打好了理论基础,才能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再次,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把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只有平时加强锻炼,才不会到时临阵磨枪。

3.规范管理。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应从提前安排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答辩方式等方面进行,要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深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有效科学地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力求做到毕业论文命题多样化、毕业论文研究知识化、毕业论文价值化、毕业论文答辩系列化,加强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

4.加强评审。除了采用传统的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外,应该结合其他多种方式全面评审,而且对于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应该采用不同的评审方式。要进一步规范评审的的程序,严格评审的各个环节,把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一关。

本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组织及效果提升策略探讨

摘要:案例教学由于其本身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案例教学又必须要考虑一些实际情况和现实约束;探讨了在一些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对本科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且部分学时采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可以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毫无疑问,这对于更好地提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同时实践性又很强的管理类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和评价、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考核、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在对本科生具体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过程中,适当地引进和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向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管理实践的情景,把实际管理中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带到课堂上,把学生置于问题、约束和矛盾之中,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背景、材料、数据之后,按照要求找出解决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进行管理决策。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具和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搜集、整理和加工信息以及相互合作和沟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案例教学有诸多好处,但是在对本科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往往必须要考虑以下实际情况:(1)学时的约束。一般来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只有48个学时,在这短短的48个学时中,还要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所以案例分析的课时就不可能太多,当然,也不能太少,否则的话,没有办法具体展开,更不能形成完整的案例体系。(2)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和教师实践经验的局限。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足够的职业经验、感悟和实践认知,所以也往往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且,目前在中国高校担任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以高校应届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为主,教师本人也很少具备管理实践经验,尽管很多教师通过调研、咨询、科研、甚至亲身体验经历的方式对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有较多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如绩效管理、员工开发和培训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特点,所以整体上来讲,教师的经验也往往是缺乏的。(3)案例库建设和案例制作水平和数量有限,对于有些985或211高校来说,很多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对案例建设非常重视,投入较大,而且往往设置了案例中心,专门负责案例库建设和案例制作。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二本、三本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往往不具备这个案例教学条件,能够供教学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完整的案例尤其是大案例、整套案例、本土案例是非常少的。(4)没有专门的案例讨论室。具有MBA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在对本科生上案例课的时候可以共享MBA或EMBA的案例讨论教室,但是很少有学校专门为本科生建设案例课教室,尤其是二流、三流高校更是如此。(5)其他教学条件和设施的限制或不足。案例教学需要具有较好的甚至高档的用以满足教学的设备、设施和条件,如数量足够的电脑或笔记本、方便的上网条件或无线上网、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料、一定的调研费用或其他费用支出等,而这些对于本科生教学来讲,也可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上述的困难和约束不能成为不对本科生进行案例教学的理由,因为案例教学所具备的优点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案例教学能够更加贴近管理实际,更加生动活泼,易于被学生所接受,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当然,考虑到本科生的特点,案例教学形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穿插在理论教学过重中的短小精悍的小案例,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可以多一些;另外一种是大案例,一般要通过专门的案例课来组织教学。

二、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但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选择、设计和策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程序和步骤下,明确问题,搜集和阅读、理解相关资料和信息,并且在一定的情景和约束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弥补实践教学的缺乏,让学生在启发下和互动中,通过研讨完成教学过程。众所周知,过程是结果的保证,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过程,就很难有一个满意的效果。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也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完成案例教学。

在组织学生上大案例课的时候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课前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首先给学生分组,一般可以根据案例任务的复杂程度和任务量大小将一个班级(约30人)分为2~3组,在上课前让学生根据界定的问题,阅读和熟悉案例背景资料,当案例是真实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自己去搜集资料和信息,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管理问题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形成方案,撰写汇报提纲和决策研究报告。课堂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让每一个小组的代表使用PowerPoint演示稿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汇报的主要内容为决策结果或具体解决方案,以及所依据的原因和理由,当然,所使用的背景资料、数据、工具和方法可以不是汇报的重点。

在具体组织大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更加注意:

1.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对本科生进行案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精心的选择案例,精心的组织教学过程,切实保证教学效果。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一般而言,适用的案例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同时也是质量上乘的案例。由于大案例的教学组织相对来讲难度大,耗费时间多,尤其是扩招以来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方式,使得一个大案例的教学很难在2个学时内完成,而且,对于有些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内容,也没有必要选择配套大案例进行教学。在选择和设计大案例的时候,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前后案例最好能够针对某一个企业的进行有一定深度的彻底的一体化的研究,即前面的案例可以是分析和研究某一企业的工作岗位,后面的案例可以就这些工作岗位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研究、薪酬福利体系研究等。

2.阅读案例、综合分析。这是一个基础环节,是学生熟悉案例、理解消化案例所提供信息的过程,是调动以往相关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个环节,重点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的背景资料,当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补充资料和信息,要求学生掌握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在这个环节,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制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3.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分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每个学生因为个人价值观、偏爱或对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认识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看法,所以通过讨论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最终达成共识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强化了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集体意识。

4.全班交流、分享成果。全班交流是案例课堂教学的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是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都无法体验和收获的。首先,案例分析小组代表走上讲台,对本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陈述,并接受和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质疑。意见和观点不同的同学可以相互争论,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专注程度很高,常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难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问题的思维,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归纳、深化提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但关键的是把握总结的分寸,阐述原因和理由,评析学生每一种观点或结论,以鼓励为主,也承认和尊重存在的缺陷。

教师的总结还应该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反思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启发和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如何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和提高。

6.实施方案、强化技能。总结归纳的过程还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过程的结束,最后的阶段是模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更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能运用的内化过程。一般来讲,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后,案例学习就基本结束了。但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学习它是为了使用它,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仍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案例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们在技能训练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深刻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要以案例为背景,符合案例中解决方案的要求。其主要方法有:工作说明书的制定、模拟面试、人才测评、公文写作、会议管理、考核谈话、工作访谈、薪酬设计、管理沟通等,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案例中的某个人物角色来完成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这样,案例教学就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密切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探讨

除了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案例教学过程外,在案例本土化、教师对案例的深度研究或参与案例制作、教学方法创新、加强和完善对学生的考核等方面如果进一步加强,对于保障案例教学的效果也是有帮助的。

1.案例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案例来自国外企业的实践,经常是一些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麦当劳、肯德基、通用电气、IBM、微软、沃尔玛等此类公司的案例。然而我们都知道,对于人的管理一定是基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条件的,只有本土真实的案例才能反映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才能够使得案例教学工作对于分析解决中国企业的实际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2.教师负责或参与案例的选择和制作。仅仅实现案例本土化还是不够的,最理想的案例应该是任课教师亲自或参与选择、设计和制作的。如果教师参与了制作案例的过程,就会有切身的感受,对某组织会有整体的把握,也会了解很多无法在案例中表达的信息,而这些策毫无疑问对于理解和把握管理决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对案例中的组织了解的足够多,才能从更准确的把握决策的背景、环境和条件,而这些仅仅通过阅读案例有的时候是不够的。

3.教师要争取更多的机会接触一线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应该有一桶水。案例和实践教学也是一样的,要求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利用一切调研、实习、咨询、科研项目等机会多到企业走一走,看一看,多了解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做的怎么样,成效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只有教师接触了更多的实务,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授时,才能给学生讲的更加深入浅出,讲的既有理论水平,又紧密结合实际操作。

4.教学方法应更加科学。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地创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气氛,借助于提示、提问、反问、引起争论等方式使学生各抒己见,将讨论引向深入。案例教学本身就是启发式、互动式的典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咨询人和监控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以及更深入的思考,学生才是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的中心和主体。

5.学生的参与和配合。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案例资料、搜集信息、小组讨论、撰写报告、制作汇报提纲等,而且这些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完成,所以在组织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并且能够真正将自己置身于案例所描述的背景和环境中,往往是案例教学是否能够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6.改进对学生的考核和考试。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考勤和考核,调整或改进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例如下表的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个体差异与相关分析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工作流动、求职过程和对大学生涯的评价,并对各个方面进行了个体差异分析,发现不同的本科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工作评价与工作流动原因、对大学生涯的评价与工作评价均显著相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个体差异

1 就业现状

(1)岗位与薪酬。岗位方面,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为普通员工,处于中高级管理层面的毕业生为少数。主要是因为毕业时间在1~5年之内,而HRM岗位属于行政岗位,一般需要晋级的年限至少为2~3年。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4.9万/年,而处于这个水平之上和处于这个水平之下的百分比接近经典的2∶8,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薪酬水平上,就是20%毕业生处于“富人”级别工资,80%的毕业生处于“大众”级别工资。职位等级与年级存在显著差异,正如上文所述,职位很大程度上与工作年限相挂钩,因而,越早毕业的年级职位总体水平越高;薪酬水平在性别、年级上均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薪酬水平上处于优势,一方面男生本来在这个行业属于少数,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虽然行政类工作女性较多,但是高级行政类主管以男性居多,因而男性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薪酬水平之所以在年级上有很大差异,与职位差异相类似,随工作年限增加,尤其是最初3年,会随转正、定岗、调薪等环节,使得薪酬水平上升。

(2)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从表1中描述统计的详细数据中发现,2008、2009届毕业生工作喜欢度和薪酬满意度相对较高,工作满意度应该也较高,事实上是2008、2009届的工作满意度均值小于5届总均值,究其原因,可能为对于早毕业的同学而言,薪酬等有所提高,纵向看比较满意,但是横向相比有差距,又由于自己工作了几年,进展不大,从而对现有工作处于不太满意和一般满意之间。这满足了Rachel A Rosenfeld“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员工也可能越来越觉得报酬与他或她的资源不匹配”的论断。

2 工作流动

毕业生中将近一半同学没有转换过工作,1/4的同学只转换过一次工作,平均流动次数为1.9,流动率较低。访谈中,大部分毕业生表示,一旦有相对稳定和匹配工作,一般情况下至少会工作2~3年以积累经验,而且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行政类工作本身稳定性较高。

(1)工作流动原因的个体差异。毕业生工作流动最主要原因为职位前景不满意、待遇不够高和寻求更好机会。此外想积累其他方面的工作经验、工作性质不符、家庭因素、公司前景不满、想尝试自主创业和工作厌倦是影响毕业生流动的次主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工作转换过程中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职业发展,也考虑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家庭因素。

在所有的工作流动原因中,家庭因素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分析具体数据可得在工作流动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家庭因素影响,很可能是因为男生在家庭中是支柱角色,因而具有更大的金钱、地位等压力,如果在职的岗位不能很好地释放他所面临的压力,那么很可能通过转换工作获得他所期望的薪酬和社会地位的工作。另外寻求更好机会、工作压力太大、工作厌倦和对公司前景不满意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2)工作流动原因与工作状况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自主创业与员工工作喜欢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三个方面的评价显著正相关,与“对HRM前途的认识”异常显著正相关。可能的原因是,自主创业会承担一定的风险,精力投入较大,对于一般人而言,具有较满意的工作不太会选择自主创业。

工作待遇与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投入度存在显著相关看,与工作喜欢度、薪酬满意度和“对HRM的发展前途认识”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薪酬水平对薪酬满意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一旦薪酬水平低,薪酬满意度必然会随之降低,此外,薪酬水平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工作状况评价。

职位前景与工作满意和工作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薪酬满意度、工作压力及HRM发展前途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薪酬满意度、工作压力以及“对HRM发展前途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与对职位前景的认识相关。毕业生在工作满意度高,工作投入大,薪酬满意度高,工作压力大的工作状态下,已拥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从而对于该职位的前景比较满意,更加不会因为此原因离职。

3 求职过程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普遍表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比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要容易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充分拓宽信息渠道,挖掘就业途径,促成自己的就业。在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因素首先是实践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和缺乏社会关系,其次为缺乏需求信息、对社会缺少了解和企业了解不足,并且这些困扰因素在不同的毕业生身上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社会了解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越低,对社会了解不足,在求职过程中略显稚嫩,从而影响其求职。职业素养方面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明显比女生所受影响大,对于在校生,普遍认为女生总体综合素质高于男生,其中也包括职业素养,女生总体情商高于男生,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上均高于男生,因而对于男生而言这方面欠缺,成为求职困扰因素。性别歧视方面,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比男生更加容易遭受性别歧视,但总体数据看,歧视程度不高。专业不对口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各年级均值参差不齐,没有明显的递增递减趋势。学校就业服务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缺乏社会关系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具体数据,各个年级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这有可能是因为各年级踏入社会的不同,也就是进入职场的时间造成的交际圈效应存在一定的浮动性,先增加,后减小。

4 大学生涯评价

对于大学生涯的评价中,兴趣得到很好发展和强化了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均没有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结交有影响的朋友、学到有用新知识、认识有影响的老师、获得锻炼提升能力和找到适合自己专业五个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学生涯评价与工作喜欢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涯的收获对工作喜欢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较大的可能的因为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收获颇多,大学的较大收获培养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在此优势下,发生连锁反应,较高的综合素质,寻求较好工作,较好工作具有相当满意的薪酬,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职级。本着在其位,谋其职的思想,愈加积极地投入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工作压力,从而整个大学生涯评价对工作状况评价产生显著的相关性。

5 调查研究总结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专业,目前社会需求量较大,浙江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状况良好。但无论是就业现状、工作流动、求职过程,还是对大学生涯的评价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学生对大学生涯的评价直接影响其毕业后对工作的评价,而对工作的评价又与工作流动密切相关。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实践能力的强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工作胜任力。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摘要]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文章通过调查,对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新建院校;后勤队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共批复福建省新组建7所本科院校。这些新建院校大多数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办学经费主要由地市一级政府负责,服务方向主要也是所在的地市,习惯上我们称之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这类院校后勤基础设施薄弱,后勤队伍人员基本上为合并前各类学校的原班人马,后勤管理和服务如何满足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实现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配置,已成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加强新建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意义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员工潜在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新建院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一)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确保学校后勤工作顺利进行的条件

高校后勤队伍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员工。在学校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作为提供后勤保障管理服务的后勤员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地联系于组织系统之中,需要互相协调配合。这里既有部门间人与人的协调配合,又涉及人与事的配合。可见,后勤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实现后勤管理服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秩序顺利进行的条件。

(二)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后勤工作质量与效益的前提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是调动后勤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实施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除了受到周围环境、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主要取决于后勤员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只有高素质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才能创造出高效益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因此,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努力提高后勤员工的素质从而提高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后勤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是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已经进入深化攻坚阶段,改革中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确保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实现“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落实。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摆脱过去那种单纯管物而忽视管理人和培养人的观念,建立起以培养和提高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为突破口,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人本为中心,以市场经营为导向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要致力于提高后勤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强调人才的吸纳、培养、开发和利用,不断凝聚员工的敬业精神和整体意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中的一切积极要素,从而有力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现阶段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利于科学实施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后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对管理机制研究不够

由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合并前主要由各地专科院校、成人高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组成,各校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的管理体制不一;合并升格后学校办学时间短,与福建省其他本科大学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更显得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管理机制研究不够。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在用人上普遍存在着只注重人力资源的职前学历,忽视人力资源的职后培训;注重人力资源的组织建设,忽视人力资源的个体需求;注重人力资源的一般使用,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墨守成规,以致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普遍缺乏前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第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不够。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福利型”、“供给型”、“行政管理型”管理模式,对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调整,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后勤工作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化。要求高校后勤必须配备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有现代市场经营观念和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的管理服务队伍。但是,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来看,一方面表现为各校全方位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开展,学校的改革往往先从后勤部门人手,而后勤社会化改革特别是人事改革一直是形式多于措施,而措施又多于实施;另一方面是这些院校为满足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几年来处于连年扩招发展之中,后勤部门管理者疲于应对庞杂的事务性管理,忽视了对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仍然有相当部分后勤员工观念中对“下岗分流”这种社会普遍现象很难接受,真正意义上的“能上能下”、“下岗分流”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竞争机制。

(二)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几年来,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始发生变化,一些院校已开始注意从优秀毕业生和行政干部队伍中挑选部分人员进入后勤队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后勤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但是,从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调查结果来看,仍不能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仍然存在。第一,年龄结构不合理。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队伍年龄构成来看,后勤员工平均年龄偏大,40岁以上人员比例占77.89%,30岁以下人员仅占7%,有些院校30岁以下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出现断层。第二,人员工种结构不合理。后勤员工中从事技术操作岗位一线人员偏少,而多数技工的实际技术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技术等级所规定的标准和实践操作能力。从临时工队伍构成来看,既有失地农民工,也有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外来工、家属工、下岗人员等,成分复杂,动机不一;临时观念强、服务意识差、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培训。从管理岗位的人员构成来看,既有管理干部、

工人(以工代干),也有临时工。这些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结果导致“干部不懂干事,工人变为监工”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这种管理层的错位,且相当部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理念和技能,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能科学、公正地对待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待临时工队伍的人才),工作上表现为压制人才、感情导向,最终导致外来人才的流失。第三,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也远远低于本校中政工队伍的比例,后勤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仅占19%,中级职称人员仅为26.7%。从后勤人力资源内部来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分布不合理,具有本科文化程度和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主要是医务人员、基建部门人员和处室主要领导,一半以上科室(部门)没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有的部门甚至连初级职称的人员都没有。这种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三)后勤部门人力资源不稳定。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后继无人

“十五”期间,福建省7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普遍建有新校区。新校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市政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校园周边社会治安复杂,这无疑给后勤管理服务增加了负担。学校在人事管理体制尚未全方位进行改革的时候,急于突破制约办学的瓶颈,往往从后勤部门作为突破口,操作中缺乏细致的思想工作,后勤员工在社会化改革中,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压力。第一,后勤部门人力资源不稳定。由于后勤部门人员工资低,容易产生消极和埋怨思想情绪,队伍不稳定。加之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不能脱身外出进修学习,相当部分人员职称评聘问题不能解决,也造成了思想上的不稳定。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种转变在增强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勤服务实体对短期利益的过度追求。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对部门人力资源不注重投入与培养,导致了原后勤人力资源知识体系陈旧和工作技能水平较低,多数员工无法适应后勤社会化对人力资源新的要求和需要,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后继无人。

三、加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通过对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既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运行机制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后勤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高校后勤员工不仅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提供后勤保障的工作,而且还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任务,是“不上讲台的老师”,后勤员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的发挥。

1.深化人才意识,坚持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最紧缺的资源并不是财物,而是有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的优秀管理者。学校的领导要像抓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一样重视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培养和提高后勤人才队伍的措施。舍得把得力干部放在后勤管理工作岗位上来,把那些真正有奉献精神,能任劳任怨,而且有工作水平、工作魄力的干部放到后勤管理岗位上来,尽快使后勤干部员工从“学校人”、“行政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人”、“市场人”,培养出一大批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的管理型、经营型人才。

2.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深层次的开发,在人才组合配置中要有结构观念。一要特别重视人力资源中“带头人”的综合素质,防止后勤管理服务中“核心低能”;二要注意科学调整现有人员结构,注意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主体功能相一致,使管理者“人尽其才”,在人才的带动下,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三要注意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性格气质的层次梯度和优势互补,提高后勤人才组合配置的整体性功能和群体活力。

(二)制定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目前,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后勤人力资源结构中“三高三低”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人员进不来、队伍稳不住、素质提不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为此,必须尽早制定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才能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开展。

1.科学制定后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规划。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取得成功,离不开高素质的后勤人力资源作支撑。如何调动高校后勤各种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创造性,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求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引起各校的足够重视。就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来看,无论是后勤管理处或是各集团服务中心基本上没有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各类人员开发与管理仍处于无序流动状态之中。为此,各校必须尽快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选配素质好、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干部专职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以后勤总体发展为依据,以满足后勤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为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规划。

2.优化后勤人力资源结构。一要充分管理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这些员工大部分都经历了学校的合并升格,亲身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他们与学校具有深厚的感情。为此,必须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二要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打破工人与干部、正式与临时工身份界限,要广纳人才,不拘一格,择优选聘后勤各部门急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提高知识型技术员工比例,增强后勤人力资源的整体活力。三要不断深化用人机制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后勤员工转变观念,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在机构调整、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既要坚持“按需设岗、公开公平、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竞聘原则,又要讲究“注重学历讲能力,不唯能力重潜力”的选人之道,为将来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打下基础。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结构

人力资源培训是改进员工工作态度,提高和增加工作技能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企业行为。加强高校后勤员工的培训和后续教育,是不断提高后勤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竞争力、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素质的基础工程。

1.加强后勤干部的培训,提高管理层素质和水平。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管理层来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培养的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特别是后勤服务实体中,相当部分管理者是由普通工勤人员转变为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创新意识、市场经济意识

较弱,文化水平也较低。为此,各校应尽快制定出系统培养计划,通过派出专业进修、脱产学习等方式,努力提高后勤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2.加强后勤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后勤职工队伍是后勤工作的基本力量,是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各校原有职工知识水平、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为此,必须下大力气,通过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改进劳动技能,才能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对人力资源的新需求。同时,必须建立一整套目标明确、制度完善的培训体系,并严格结合考核人实际情况,将培训结果与员工考核、晋升、晋级等结合起来,提高员工自主学习和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合理运用激励手段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后勤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物质利益激励。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量大、任务重、头绪多、工种杂。为体现奖勤罚懒,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必须在管理中体现物质利益杠杆作用,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要给予物质奖励。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就是注意用精神因素激励人才从事工作。人不但有经济和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精神激励是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收获持久。因此,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对提升专业成就、各类声誉以及相应的地位比物质利益有更强的需求。精神激励主要是创造机会和条件,保证他们能够施展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才华,实现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

3.管理激励。让后勤员工通过参加民主管理,广泛听取职工建议,让后勤员工参与重大决策,激励员工的责任感,增强员工的成就感,使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动力。

4.岗位竞争激励法。竞争就是一种激励机制。竞聘上岗,双向选择,使后勤员工不仅有光荣感,而且具有危机感,促进后勤员工珍惜岗位,真正爱岗敬业,在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完善与岗位职责和工作相挂钩的分配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充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对于深化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