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04:27: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中小学教育问题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文章从分析环保科普作品的微观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环保科普作品的特征,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育体制内环保科普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促进环保科普与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融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环保科普;中小学;融合
中小学教育体系主要受众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环保科普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教育扩展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提高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国民素质和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价值。
中小学环保科普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有展馆、课堂教学、环保科普宣教、环保类公益活动等,本研究试从受众主体为中小学生的环保科普作品着手出发进行分析。
一、中小学环保科普概述
本文界定的环保科普作品即以中小学生(6岁-17岁)为主要受众的,用适合中小学少年儿童的方式讲述环境保护相关自然、地理、人文、生物、生活、生态等主体内容的图书绘本、音像资料等。
1979年-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版)》和《中国环境问题十大对策》的报告的颁布,促进了我国环保类科普读本的发展。代表作有甘肃人民出版的《未来的燃料》,通过故事的小主人公参观能源进化研究的见闻,较生动的展示了能源进化的故事,适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此外,还有《中学生读本――叶子》、《少年应知应会丛书――生物和环境趣谈》和《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等。
2003年以后,中小学少儿科普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国内图书类购物网站上显示的包括国外译著在内有受众为中小学少年儿童的环保科普相关读本140件。如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编著的《美丽乡村环保科普读物》、韩雪的《我们的家园.环保科普丛书 痛苦的地球》、马向于的《地球环保科普儿童小说》、宋广成的《中小学科普读本―环保生活100问》等。
此外,译著代表作有英国埃里克.查林的《写给孩子的人文科普书,改变历史的50中植物、机械、矿物》,英国泰普勒集团的《趣味科普立体书》、法国奥林维娅的《贴近大自然系列》和英国埃里克斯.菲利斯的《揭秘海洋》系列等。
日本核辐射事件发生后,核辐射相关主题的科普读本也应运而生,举学者不完全统计,各大图书类销售平台公开出版销售的有22种,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科学防辐射读本》、《科学防辐射挂图》,黄山书社的《核辐射普及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何来不怕:正确应对核辐射》等。
二、环保科普作品与中小学教育体系融合存在的问题
1.环保科普作品质量问题
当前的中小学环保科普读本与中小学的主体受众接受水平有所偏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很多作品创作都站在成人的视角来简单化各知识点,特别是很多本土的环保科普读本没有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重新发现自然与生态的世界;
(2)环保科普读本说教形式容易让孩子失去阅读兴趣,如采用文字和部分图片的方式强制灌输知识点,孩子很容易产生对抗情绪不易接受;当前环保科普作品的形式以图书绘本为主,音像资料等作品较少,文字画面没有视听双重作品形式转变,也亟待加入VR、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
(3)当前的环保科普读本很多是译著,环境背景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同化力,同时,很多环保科普作品同质化严重,很多内容交叉重复,如何结合孩子们成长的环境特色进行环保科普本土化,也是当前环保科普读本存在的问题。
(4)出版行业的竞争导致一些环保科普作品在出版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错误百出,如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科普丛书中的《解读人类与地球》系列一经出版就被反应很多未经严格审稿产生的错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固然与当前出版行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相关。这种科普作品的粗制滥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质量。
(5)出版内容上,环保科普作品以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基础知识为主,环境法规的形象普及、日常生活如环境与健康、较深层次的大气、水、海洋等科普相关的内容较少。中小学生包括大多数社会民众都只有初级浅显的环保科普知识,而环境法已出台三十余年,普及面依然很低。
2.中小学环保科普日不暇给
虽然一直号召保护环境教育要从孩子做起,但在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即使学生对环保科普的小活动和实验有兴趣,教师的科普观念和科普信仰大都比较落后,学校教育大都推行应试化,升学率才是考核教师和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的标杆,当环保科普教育时间遇上语文、数学、英语等主体课时间,当建设科普资源遇上建设评估资源,这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撞击必然导致科普教学与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常态。
三、环保科普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融合
1.提升环保科普作品的创作质量
针对中小学生为主题创作的环保科普作品的深度不是越浅显越好,S着中小学生教育和认知水平的提升,过于肤浅和泛泛而谈的作品显然无人问津,优秀的具有一定深度又不缺乏趣味性的中小学科普读本才有吸引力。站在社会文明的高度深度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贯入环境保护历年并以文字和图画绘本或音频多种表现形式所展示的更受欢迎。
2.促进环保科普创作的本土化
当前的很多优秀环保而普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舶来品,如英国的畅销书《奇趣大化学》,改变为动画片广泛传播的法国的《巴巴爸爸》系列,其实,本土化的环保科普作品更贴合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如果能融入华夏大地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内涵,更能够被中小学生广发接受并传播。
3.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宣传普及
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发展迅速、“互联网+”理念大量普及的今天,如何,中小学生接受环保科普教育的机会,不仅仅在校园、家庭,更多是这种新媒体的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的形式非常严峻,要在社会形成环境教育的合力,号召更多优秀的科普创作者加入环境教育的行列,创作出更多有创意、内容新颖、有一定深度的优秀作品,扩宽宣传渠道。
4.利用环保纪念日开展各类环保科普实践活动
结合各类环保纪念日,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8日“世界海洋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UI额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14日“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等环保节日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如组织中小学生与环保组织、科技馆、博物馆等环保科普工作者参与环保科普讲座;举办各类环保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节和各类主题班会。鼓励中小学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包括生活中的环保小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5.政府层面提高奖励及支持力度,形成环保科普教育的常态化
为避免环保科普教育流于形式和场面,教育部门应加大科普教育在常规教育的比重,环境保护科学普及教育的课时编入教学计划、学校和教师必须按计划落实教学安排,避免出现科普教育被常规教育挤占课时的情况,同时,科普教育创作等成果适当纳入升学考核指标,提高科普教育的政策号召力。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时应适当加大奖励力度,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奖励对号召环保作品突破单一主题进行更丰富、更有艺术生命的创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号召更多优秀的创作者加入环境保护教育的阵营中来,对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常态化,环境科普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体制有着深层次的作用。
在环境污染形式严峻的今天,在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德的重要部分,呼吁“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今天,中小学教育体制内的环保科普教育成为当前重要的要议题。中小学教育体制内的环保科普教育主体是学校教育,同时,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仅仅靠政府倡议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形成社会合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审美能力和环境保护B度的。
应联合各方力量,形成环保科普阵地和合力,构建保护环境,从孩子做起的环境保护氛围,才能从教育根本上保护环境。
摘要:本文以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管理为研究对象,从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的必要性出发,系统介绍了S省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管理中存在的诸如投入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投入绩效低下等问题,接着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如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最后提出了完善S省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的建议,谨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 教育经费 管理
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来说,教育经费投入事关教育质量问题,加强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当前,S省教育经费的管理,与内地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水平较为低下,教育经费的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加强中小学教育经费的管理非常必要。
一、S省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总量仍不足
对于中小学教育事业来说,资金是教学质量改善的物质基础。近些年来,S省不断提升资金的投入比例,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资金的实际投入相对于内地、相对于教育事业发展仍显不足。
第一,经费的筹措渠道非常单一。在正常经费拨款中,学校只能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如果需要对学校硬件设施进行大规模翻新和扩建,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于学校而言,大量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或者社会各界捐赠。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应当保证中小学教育财政拨款的稳定增长,增长是否得到落实,是检验当地政府是否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重要标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收入不断增加,地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出现了稳步增长,但就S省而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学校的宿舍建设和维护缺乏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容量需要扩建,乡村教师队伍需要稳定,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的存在使S省中小学教育面临资金不足的严峻挑战。
第二,S省经济落后,财政能力有限。调查显示,从S省预算投入来看,S省公用经费投入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6%,但是由于本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教育基础差,预算收入基数小、欠账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二)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分布不均匀
要想做到社会公平,首先必须做到教育公平。当前,S省中小学经费分配差距非常大,尤其在城乡之间学校、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差距更为明显。
第一,不同层级学校之间分配不均。调查数据显示,在2016年,S省中小学教育投入总计达到了600亿元人民币,其中初中和小学占据绝大部分,高中只占有一成左右的比例。
在S省,中小学经费投入差距最大的是高中,这种差距最明显的表现在城乡之间。在农村地区,许多高中的投入始终处于停滞状态,而县城高中的投入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这使得城市跟乡村高中的差距越来越大,教育经费的差距达到了2.34倍。
第二,经费使用结构不合理。按照国际惯例,中小学生教育经费个人和公用比例应当是60:40。根据2007年至2016年的数据统计显示,S省中小学教育经费个人支出占比高达70%,公共支出占比只有30%。这一结构比例明显不合适,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
(三)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绩效低
在使用的效率上,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情况普遍存在。例如,一些学校的教室出现闲置的状况,一些学校不爱惜教学器材,容易造成教学器材的毁损。对于许多农村中小学来说,由于缺乏经费支持,校园面积非常狭小,学校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不能保障,校舍建设非常落后,安全问题频出,软件和硬件设施都存在大量问题,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一些学校虽然安装了先进的网络设施,但是没有将这些先进的设施合理利用甚至出现损毁的现象,这都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缺乏有效的预算制度。S省某些W校缺乏科学的理财观念,财政管理系统非常落后,在教育经费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规划,未做好教育经费预算工作,容易造成教育经费浪费。一些中小学存在着攀比的现象,这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当地教育经费投入。由于中小学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而经济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当地教育投入。受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影响,S省全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非常大,这就决定了S省各地教育经费投入差距也非常大。分地区来看,省会城市L获得的教育资源更加充分,其他城市获得的教育资金相对较少,尤其是以偏远地区获取教育资源的经费更少。调查显示,L市的教育经费占全省教育经费的30%,存在明显的教育经费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也有L市在S省的经济地位决定,所以,要平衡教育经费的投入,根本出路还在于均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推动落后地区教育经费的更快增长。
(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认识偏差
近些年来,S省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教学条件不断改善,通过制定农村中小学人均费用定额标准,推出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规定,对平衡城乡之间教育经费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2015年,S省投入13亿元人民币,对全省中小学教学设施进行改善,这些都对城乡和各地之间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首先关注重点中学,尤其是城市重点名校,在教育制度中受到了良好教育经费支持,许多农村高中却没有享受到同等教学资源,城乡差距越来越大,马太效应非常突出。
三、完善S省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S省中小学经费投入机制
S省各级政府应当统筹收入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作为优先支出项目。在进行教育经费支出过程中,既要保持合理增长的态势,还需要做好统筹兼顾,平衡城乡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保证教育公平。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教育经费投入,应当建立完善的中小学教育财政制度。首先,各级政府应当明确自身的责任。对于中小学生的经费来源,应当以财政作为最主要来源,通过中央、地方各级比例分担,使得地方教育资金可以准确足额到位,要重点加强落后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其次,应当改革拨款方式。为使S省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充足的教育经费,必须做好教育经费预算,合理地计算出所需要的教育经费数量,这样才可以给每个学校合理的经费,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
(二)优化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分配结构
当前我国经费管理制度存在一些漏洞,需要进一步改善经费管理。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要在保证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总体增长的前提下,适度增加高中阶段经费投入。在S省,高中阶段经费投入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强化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缩小城乡高中之间的教育经费差距,使农村和城市之间达到实质上的平等。例如在教育经费的拨付上,根据S省的城市化水平,可以考虑将教育经费的60%放于农村,40%放在城市,通过这种对农村的倾斜政策达到真正的平等。
(三)完善S省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考评机制
S省地方经济落后,相当多的地区财政困难,挪用教育经费的问题屡见不鲜,使得教育经费不能够及时足额地拨付到位。对此,应当建立教育经费财务公开制度,通过公开、公示的方法,可以使教育经费在阳光下运作,防止贪、占、挪现象发生。同时,要通过将教育经费投入管理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通过行政手段使教育经费可以合理使用,对教育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联想到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海内外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捧,我们不难看出,新的一波传统文化的热潮滚滚而来。中小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单位,秉持着教书育人的天职,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主动作为。那么,传统文化来袭,中小学教育应做些什么呢?
我们知道,不论什么样的文化,要想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就得将这种文化以与学校教育适合的方式方法浸润课堂。换句话说,想要进入课堂就得成为方便学生学习的课程。所以《意见》落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在大教育中的主场优势,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整合当地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组织力量积极开发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操作实施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紧紧围绕区域和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紧密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紧紧围绕传统节假日的文化价值这个核心,将目标锁定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适应当地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需要,以及增强和坚定学生对“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解与认同。
在牵住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深耕校园的牛鼻子――校本课程的问题之后,中小学校接下来最应该做的就是主动放下身段,融入大教育的熔炉,用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对业已存在的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甄别、选择,古为今用,为我所用。积极引导中小学生融于社区生活情境中、家庭生活氛围中,让每个中小学生过好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在这过程中学校教育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准确认知自己的地位及作用,即导航中小学生在节假日心理发展的方向与进程。二要教育学生明确感知参与活动的目的,即通过参与节假日活动学会追寻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文化价值,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奠基。三要通过活动进一步拓展,在活动中教育学生认识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正确辨析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其实就是活着的历史。让学生参与仪式感非常强烈的传统节日就是演绎历史,感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渊源。四要让学生通过活犹逦虼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即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
如果把滚滚袭入校园的新一波传统文化――传统节假日比作一顶顶皇冠,那么,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校管理就是镶嵌在皇冠上的明珠。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说除上述两点外,假如实施《意见》中还有什么不可或缺的,那就是要加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进校园的顶层设计。在学校管理中必须本着立德树人的初心,登高望远的胸怀,革新观念,摒弃“以权为本”“以章为本”“以分为本”的应试教育管理做派,转变职能,做到急为落实《意见》所急,想为落实《意见》所想。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实施《意见》时要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要协调社区、家庭,引导学生把该过的节假日过足、过到位。以新课改开放理念,摒弃应试教育的束缚,放手让学生参与过节。然而我们知道,我国地域辽阔,虽然同属一个行政区域,但各地由于地理、人文、乡情民俗、社会经济发展不同等,在过传统节假日方面还是客观上存在“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文化差异的分布态势,因此在《意见》实施中既要强调全面推进,也要注重因地制宜。二要整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力量,对学生在节假日活动实行无缝监管,把该管的管住、管好。放手让学生通过社区、家庭参与节假日活动,绝对不是一放不管,而是为了腾挪出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实施监管,转变学校管理职能,在学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域情、民情、学情等实施无缝式教育,涵盖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合监管运营机制,积极促成参与活动互联,活动标准互通,活动结果互认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为何没有出现天价“学位房”与择校热
在日本,既没有出现为了给孩子“占坑”而抢购“坑爹”天价学位房的现象,也没有爆发中小学校择校热。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从主客观上杜绝了天价学位房与择校热的出现。
第一,实行严格地按照学区划分就近入学制度。日本自“二战”结束后,中小学招生一直实行严格的学区制。日本1968年开始推行“通学区域制度”,此制度规定学生在通学区域内的公立中小学就近入学。换言之,就是以居住地址为依据来决定学区和就读学校,即家搬到哪,就可在哪就近入学。小孩入学时,学校根本就不看家庭的房产证。所以,在日本很少有家长为了孩子上学专门在学校附近买房,若实在想上某所学校,在学校附近租房即可。再说,日本房价的高低与否,主要取决于其房源所处的地段、房子本身的质量、交通便利与否等因素,绝不因为是拥有一间或几间所谓的“名校”而拉高了房价。因此,在日本就没有所谓畸形天价学位房之说。
第二,法律与政策保障为全体国民提供均衡的教育资源。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与政策措施,保证全日本教育资源均衡。素有日本教育“母法”之称的《教育基本法》第三条(教育机会均等)言明:“所有的国民都应当有按其能力享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全日本从大都市到偏远乡村,中小学合理均衡布局,一般方圆6公里都设置有中小学。实际上,日本中小学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从城市到农村,中小学都是按照日本政府所出台的“学校设置标准”等相关法律进行建造与配置,从校舍、图书馆、运动场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都按照全日本统一的“标配”进行建设与配备。所以,从教育教学的硬件上来说,全日本学校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异。
此外,从教育教学的水平来看,全日本中小学使用文部省统一制定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课程标准),各地中小学都要按照此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这样确保了日本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学要求的一致性。为确保考试公平竞争,在东京的学生与在偏远海岛上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同,所以不需非要上哪间学校不可。
为了保障全日本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机会的均等,以促进全日本各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自2007年起,文部省重新启动全日本学力测试,测试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学生,测试科目主要为国语、理科和英语。2015年,参加此学力测试的学校和学生数又创新高,参与测试的小学共19,522间,初中达10,526间;参与测试的学生人数小学生为1,034,957人,初中生达1,038,129人。
第三,实行教师定期流动制。每年4月,作为国家或地方公务员的日本中小学教师,按照相关规定,他们中的部分成员要从原工作的学校流动到另一所学校。教师定期流动,保障了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能够保持不相上下,确保了“名师”能在各学校之间公正、公平地分配。
日本《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中小学教师为国家或地方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的定期流动属于公务员的人事流动范畴。《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法律》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教师流动的年限、流动的待遇等做出规定。其法律规定:教师任期满五年,就得调动到别的学校。因此,日本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教师更迭。一位终身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整个工作期间可能会调换7所左右的学校。这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教师流动的义务性,使教师基本处于流动的常态。
第四,政府刚性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择校自由。日本的中小学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因为政府不允许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出现“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如果说有所谓的“重点校”,那只能选择私立学校或国立中学。因为实行严格按照学区划分就近入学制度,所以,日本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初中和小学没有择校自由。如果有特殊理由,可以改变指定的学校或者到本学区以外的学校上学。
日本没有爆发择校热的原因还有,日本中小学一直都重视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培养学生的“我们的学校”意识的形成,这样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日本的择校热。
但近20年来,为打破整齐划一和僵硬的公立学校体制,日本中小学也出现了有条件择校的现象。2000年,东京都品川区提出了“建设个性化学校”的目标,开始实行有条件的择校政策,即在学区制基础上的自由选择制。这种选择制是在坚持公平的原则下进行的。每所公立小学在确保招收本学区儿童的基础上,如有余力,可以接受其他学区儿童的申请,如果学区外的申请人数超过招生名额则通过公开摇号决定录取名单。
二、靠什么“高招”来规范校外补习机构的行为
在日本,类似于我国的各类校外补习、培训机构被称之为“学习塾”。从发展过程看,日本“学习塾”走过了一段从政府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规范监管到与公立学校教育互补共生的历程。
日本人把没有上过学习塾的学生嘲笑为“未熟儿”。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最新调查显示,日本各种规模大小不等的学习塾已达5万多家,小学至高中生在学习塾补习的人数逾5百万人,培训市场效益近90亿美元。
2015年,文部省学校基本情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校外费用开销,公立小学六年级为15.3万日元,初中三年级为38万日元,高中三年级为18.7日元。在这些费用中除购买学习用品、图书资料,上钢琴课、学游泳等,实际上上补习班费用占了校外教育费的相当大部分。
日本东京等大城市,校外补习机构类型各异,有些补习机构还开设了国际连锁店,例如:公文式教育(Kumon)总部就在日本。日本补习机构疯狂举办各类补习班,但补习的对象主要是以“中升高”和“高升大”学生为主,而不是“小升初”的学生。日本学者橘本俊诏教授曾经对日本著名的私立高中“滩高”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所有在校生在入该校前都上过补习班。该校大约有八成的学生在外面补课。所以,在公立小学生之后,校外教育费用比例最高的就是公立初中学生,因为那些学生要考好高中而去上补习班或请家教。
日本中小学补习机构如此火爆,政府靠什么进行管理与规范其补习行为?为保障补习机构有序健康发展,日本制定有完备的有关补习机构举办准入及监管的法律制度,实行依法管理与监督。日本《教育基本法》(2006)第三条规定,“任何个人可以利用所有的机会在所有的场所学习”,此条款应是补习机构赖以存续与发展最上位的法理依据,这里所言明的“所有的场所”理应包含了补习机构这样的培训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补习机构被明确划为独立的服务型产业,归口经济产业省管辖,经济产业省通过制定与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对补习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日本监管补习机构除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借助于行业性组织――社团法人全国学习塾协会,进行行业内部的规范和自律。该协会是受经济产业省委托的法人组织,专门负责全国学习塾的管理,包括制定行业准入基准与认证,评审学习塾的经营活动,对学习塾师资进行培训和能力认证,等等。该组织既是认证机关也是审查机关,对学习塾实行每2年进行一次认证制度。审查采用档案资料与实地审查两种形式,对不达标者亮黄牌并敦促其自行整改。
日本全国学习塾协会在其网站上有一系列自律性标准,同时还有儿童安全、数据保护及商业运作指南。此外,日本相关机构与学习塾协会合作以提高该行业的水准。例如:日本经济产业省邀请了商业团体在研发领域进行合作,而全国学习塾协会已经获得拨款以开发评估作为学习促进者的补习教师质量的措施。这项研究使日本全国学习塾协会推出了一个招聘新补习教师的资格测试,测试内容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行业标准上,把好了补习机构教师入门关。
日本学习塾各种基准与规范的建立,一方面,强化了举办者的社会责任,要求其遵守行业道德伦理,严禁夸大或虚假广告劝诱或蒙骗消费者,另一方面,便于社会监督,便于有效约束举办者的办学行为。
日本各N“学习塾”和补习班的教师一般都是专职的“学习塾”教师或退休教师,没有在职的国、公立学校教师兼职任教。因为作为教育公务员,日本法律规定,公立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工作上有服从命令、专心工作等方面的义务。如果出现教师兼职,轻则受警告处分,重则被开除。所以,一般没有在职教师敢冒险去校外补习机构兼职或在家从事家教。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摘 要 笔者对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建议,为巩固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教育现状 教学改革
1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发展和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是加强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然而,我国农村基础人群大、总体素质低,农村中小学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为信息化教育落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学生流失严重等。
1.1 信息化教育落后
农村教育信息化先期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入,而设备到位后的后期维护和管理经费主要依靠当地政府和学校。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和中小学“一费制”的施行,使得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大幅度下降。然而,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无论是硬件配置、软件开发,还是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均需要大量的经费来维持。由于农村中小学资金不足,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计算机教室,但是设备老化、配置较低,甚至闲置不用,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教育的需求。受r村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中小学生无法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使得城乡教育的差异依然存在。
由于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无法形成良好的信息教育文化氛围,加上教师进修学习机会较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较低。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对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和理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中小学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滞后,难以满足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需求。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农村中小学领导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与升学率,不重视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引导和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受原有的备课方式、授课方法以及教育思想的束缚,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使得本来有限的农村信息教育资源因闲置或使用率较低而大量浪费。
1.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教育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力量。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只进不退”的教师录用制度,使得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中存在着一大批老龄教师。同时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生活环境艰苦,个人发展空间较小,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致使农村中小学优秀年轻教师尤为稀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按师生比计算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规定,[1]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为,农村小学、初中师生比为1:23、1:18;县镇为1:21、1:16,城市为1:19、1:13.5。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分散,校点较多,加上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源逐步萎缩,使得按照编制标准分配的教师名额逐步减少,出现了名义上的“超编”现象。教师“超编”使得大量优秀的年轻教师无法及时引入,对师资队伍的更新换代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由于早期体制不健全,“民转公”教师在农村中小学占据很大比例。“民转公”教师虽然在历史上撑起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但是由于学历不高,教育观念陈旧,知识结构老化,自我更新和接受继续教育能力较差,总体素质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1.3 学生流失严重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条件普遍好转,经济因素对农民选择教育机构的制约效应逐渐降低。尽可能为子女寻求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在广大农村成为新的需求,但由于农村中小学在硬件设施、教学质量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与城市中小学存在很大差距,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子女进城就读,造成农村中小学生的大量流失。近年来私立学校的大量出现与快速发展,也对农村公立中小学形成了新的冲击。由于私立学校不受国家编制政策制约,办学方式灵活,师资配置合理,资源利用率高。私立学校通常收取较高学费,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与教师奖励的发放,因此私立学校教学环境与教师工资待遇远远优于农村公立学校,可以吸引大批年轻优秀教师,教师积极性与教育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再加上私立学校实行寄宿制,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提升了私立学校的竞争优势,导致农村公立中小学生源的进一步萎缩。
为了解决流动儿童在城市的教育问题,按照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级政府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给予了很大照顾。[2]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城市教育权利得以保障,大量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中小学学习,加剧了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农村中小学生在城市就读同样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的现象,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在读学生大幅度下降。
2 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建议
2.1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由于现阶段单纯依靠国家的投资很难满足当前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在农村信息化建O方面的投入,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农村地区,政府应当每年预算专项经费用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设备、设施的维护与更新,确保信息化教育的正常运转与持续发展。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要拓宽思路,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完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的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企业捐助和个人捐助,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可以采取学校与商业机构联合投资的模式,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参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政府应放宽相应政策,允许信息技术产业的引进,以教企合作、创新融资等方式推动农村信息技术发展。建立城乡对口扶持制度,使得城市学校优质的师资、技术设备和农村中小学共享,带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发挥县级教师师资优势,对来自一线的优秀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技术能力培训,再由信息素养较高的一线教师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制定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整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引导鼓励高师院校与农村中小学联合建立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积极吸纳信息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到农村小学调研实习,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对学生信息素养培训的意识能力。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引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件制作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培训,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2.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国家于2006年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各级政府应积极行动,抓住“特岗计划”机遇,大量补充年轻教师到农村任教,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知识和年龄结构,增加农村中小学的生机与活力。加大农村教育的整体投入,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化建设步伐,改善农村教师生活与教学条件。同时设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吸引大批的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学校,推进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结构调整。
建立和完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与拓展,促进农村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可以通过到对口城区中小学挂职训练,吸取最新的教育信息和管理经验,切实提升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选派优秀的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办学薄弱的农村学校支教,逐步缩小城乡师资队伍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科学完善的支教考核制度,并将教师的评先评优以及职称评定与考核成绩挂钩,从而提高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的积极性。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突破农村中小学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以及交通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教材开展自主学习,逐步提升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2.3 合理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因此应当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办学差距。由于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校点较多、办学规模较小等问题,可以通过撤并、改造以及新建学校等方式,把一些质量差、生源不足的教学点合并到一所中心学校,并集中资金、师资以及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软硬件资源,改善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布局调整可以扩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规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同时可以精简师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各地政府还应高度重视撤点并校后寄宿制中心学校的建立,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用于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建设。同时还应为寄宿制学校配备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切实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基本生活。此外,在集中办校后还应为中心学校配置校车,解决服务半径内所有学生的交通问题,为农村中学学生提供安全保障。
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面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前进,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摘要:中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基础,合理的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是落实教育督导制度,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然而,对比国外研究现状,我国的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构建原则,建立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实施程序,旨在保证教育督导制度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实施
一、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都存在渐进的过程,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1. 国外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国外教育督导评价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发达国家的教育督导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研究时间早、督导规范、体系完整、专业水平较高。近年来,国外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由硬件达标转向软件管理。上个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对于教育的评价还停留在办学条件的评价。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国外教育督导评价指标逐渐侧重于办学绩效,指标体系逐渐演化为以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学习质量为主。(2)评价内容逐步全面化。英国督导评价的起点也是教育经费,后来才逐渐发展为对于办学、教师的督导。随着理论的发展,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不断完善,逐渐趋于系统化、全面化。(3)评价的核心由学生的学业转向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曾几何时,国外如当今中国一样,以学业论英雄,把学生学业作为评价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外开始关注学生全方位的成长,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
2. 国内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我国对于教育督导评价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这个阶段的评价主要是由上级政府根据对学校的评价结果完成对于下级政府的评价。而对于学校的评价则主要针对学生入学及达标情况、经费投入及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更多的是对于硬件条件的关注,这一时期的教学督导评价是低层次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全国兴起了发展性评价热,这种评价的权利、主体及内容都是学校。通过分析各地的评价发现,发展性评价是以组织基础和自主发展为基础的,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性指标和自主性指标,但缺少有关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部分学者把研究范围扩展至学校质量达标领域,更加突出有关质量的核心指标。但是,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其在认识、技术、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对于指标的设定也不够科学。2012年,国家教育督导办正式颁布《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促进了我国教育均衡化发展,教育督导评价也得到更好的实施。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以中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主,评价对象略显单一,评价指标缺少教育督导评价的核心指标,增值性指标不够突出。
二、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的对比,进一步凸显我国现阶段在构建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不足。以下从构建原则、指标体系的构成、指标间逻辑关系三个方面,对中小学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阐述,以期完善旧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督导制度的落实。
1. 构建原则
(1)整体性原则。复杂系统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后期,是时代潮流下科学发展的产物。其迅速发展,逐渐影响到政治、科技、文化、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依据复杂系统理论,中小学教育督导是复杂的动态系统,通过内部元素或者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使得该复杂系统不断完成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最终达到系统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变。《教育督导条例》明确指出:“教育督导的内容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督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即“督学”与“督政”并重,这就要求在构建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时,从整体出发,全面、客观的进行指标梳理。
(2)过程性原则。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教育学家Nuttall和Clift正式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该理论要求以教育的发展作为研究的对象和目标,通过协调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关系,建立评价过程,强调过程对于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得到教育各界的普遍关注。在中小学教育督导过程中,依据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按照过程性原则,构建面向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因此,中小学教育督导实现过程化管理,依据指标体系的评价促进了教育潜能的最大化挖掘。
(3)实效性原则。管理学大师Peter・Drucker提出了管理效能理论,该理论综合反应了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所表现的能力和获得的管理效率。根据该理论,中小学教育督导应关注学校发展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对于中小学教育督导应按照实效性原则,制定具有实效的评价指标,对督导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效能评价。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力求与实际紧密贴合,同时需要考虑评价指标是否可以量化及其可行性。
(4)一致性原则。评价的价值取向决定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是对这种说法的最好诠释。任何关于教育督导的评价指标体系都需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按照一致性原则,平衡指标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以社会核心理念作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性方针。
2. 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前文对于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我们发现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通过国外的指标体系得出了一些启示。本文的指标体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构建原t搭建完成的。其中,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以及39个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在本文的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中,充分考虑了“督政”与“督学”并重、家长与学生的参与。
3. 指标间逻辑关系
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办学方向、管理效能、教育效能、学生发展等一级指标,及它们各自涵盖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指标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如图1所示。
三、指标体系具体实施
1. 实施主体
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主体可以分为被督导者与督导者以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1)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其作用越来越受到被评价者的重视。被评价者通过自我评价过程,及时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优点和问题,放大优点、反思问题,将教学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2)他人评价。教育督导部门依据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对被督导者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2. 实施程序
在《教育督导条例》实施的背景下,构建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后,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应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程序获取值信赖的评价所需的信息,以帮助评价者做出最为合理的判断。教育督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评价结果。由于英国和美国关于教育督导已有很长的实践史,本文在制定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程序时有所借鉴。
一般实施程序包括:下发方案学校申报下发通知学校自评综合督导通报结果整改复评。首先,督导部门制定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后,向学校下发督导评价方案,然后学校根据所发方案结合自身情况申报教育督导评价,督导部门再依据学校通知及其实际情况下发有关评估时间、所需材料的通知。在接到通知后,学校根据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展开自我评价,然后督导部门根据材料进行综合督导,最后督导部门对评价结果进行通报,再对整改过后的学校进行复评。
四、结语
本文构建的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意在为新形势下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努力。然而,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价的发展不在一朝一夕,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才能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县河伯乡河伯中学 422100)
摘 要:教育作为社会延续,人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文明传承,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人口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基础与前进方向。在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出现在不同国家及地区。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已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误区,制约着教育信息化。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误区 对策
1 教育信息化主要误区
1.1 设计架构为中心,实践流于形式
仅仅局限于设计架构,看重形式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一大误区。1994年,克林顿政府就已经提出让美国每个教室,每个图书馆都实现联网的计划。在1999年所做的国情咨文中,关于教育方面就有专门的硬指标,要求7个学生要有一台计算机,实际上,美国已有95%的中小学和72%的教室都连上了互联网,平均5个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我国,平均121个学生才拥有一台计算机。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浪潮的推进,我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对硬件环境进行建设,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配备了“高大上”的信息化教学设施。但却忽视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致使信息化教育设备无法投入到实践中去,只能流于形式。在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络中,超过50%的设备都被闲置,不考虑耗费如此高额资金的信息化设备对教学是否真正产生了有效的作用。这样一来就使投资变成了一种浪费。并且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育信息化背后所支撑的理念,思想也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只是单纯的以为使用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就是教育信息化,这是错误的观念,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更应该是看作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将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融入到信息化教育中去,真正的信息化教育才得以实现。
1.2 主体框架强大,应用资源缺乏
应用资源匮乏,即使拥有再强大的主体框架也无济于事。教学应用资源是信息化教育的核心内容。若要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则要保证应用资源的充足。如果偶尔使用一两次信息化教育技术,对于学生发展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平日里学习活动中的一部分,真正融入到教学中去,这就需要有应用资源的保证。而应用资源则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中小学即使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窘境也要配备信息化教育设备,甚至觉得配备了信息化教育设备就是信息化教育了,这种观念致使应用资源配备难以达标,信息化教育难以实现。
1.3 教育者观念落后,应用模式不合理
即使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教育设备,教育者观念落后,缺乏相应的技能,应用模式不合理,设备的配备就体现不了价值的存在。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模式,一个学校中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的教师依旧为数不多。这就严重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制约了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进程。教师信息素养亟待提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培训,紧跟时代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只要注重培训的数量,质量更值得关注。不仅仅是技术应用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2 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策略
2.1 为学校提供专业系统的指导
信息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率,及时了解和调控教育教学情况,保证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的交互传递和政令的畅通,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规范化、程序化是教育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实时性、共享性和公正性信息,提高教育质量。这就需要学校得到具有专业系统的指导。不仅在硬件技术方面给予指导,更应该提高相应的软实力。对于硬件技术技术上的指导,技术队伍要求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在软实力方面,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学校教师所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信息化这个环境下提高执教从教的能力,以及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育的素质。信息化教育引发了传统教育的变革,最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在职学习和短期培训,结合不同教师所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进行培训,我们可以采取以在职培训模式为主、多种培训相结合、分层推进的方式,逐步提高教师教育信息综合素质。尤其是加强教育信息评价、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能力的训练。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素养,使信息化教育的作用在中小学得到充分体现。
2.2 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
在教育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全校教师共同制订一套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和评价指标,使学校各系统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遵循相应的规范而协同发展,指导和促进学校的整体化信息建设。真正实现自己为自己立下规矩,定下标准,并进行实施。评价机制的作用就在于对信息化教育工作进行的实施和监督,并以此促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并保证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共同制定评价机制,这种制定方法对于本校教师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部分人担心的不公正因素,保证信息化教育的落实和有效性。
3 结语
信息化教育的实现需要中小学长期为之奋斗,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革新,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这就需要大家携手去探索和改进,提高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教育现状,重点针对中小学课程辅导如何信息化进行了详细探讨,结合经济学“反脆弱”原理提出了有效的可落地的实施方案,最后总结出政府要加大调控手段,应大力有效整合中小学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技术,免费推出高互动性与鼓励个性化学习的在线教育服务创新产品,打击盗版教育产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中小学 教育 信息化
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事关国家、民族、家庭的大事。很多家长和孩子也都很发愁,到底该怎么学习,花最少的时间和钱就能换来好的高考成绩、实现利润和效益最大化?
一、中小学教育现状
1.线下教育
目前,据我了解学校的老师讲课普遍没有90年代的教师那么认真,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来考试和做题,然后就对一对答案,至于有些学生弄不懂的知识,老师也不耐心讲解。有些老师还利用周末办个补课班,顺便收取学费。在这个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老师的道德底线也在慢慢下滑。
由于中小学教师普遍待遇偏低。一高中教师每年收入大约5-8万元,普遍感到待遇还不如菜市场卖菜的小贩,更比不上那些演电影的演员和歌星。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普遍不受尊重。久而久之,老师们的心里慢慢感到不平衡,他们面对高速飞涨的房价和物价,他们也有家庭和孩子,他们也要赡养父母,他们不得不为了生计去想办法开个课外辅导班,挣些钱来维持生活。于是各种课外辅导班就油然而生了,当然国家政府也明文禁止不准在校任课老师办课外班,但还是屡禁不止,原因是没有从根源上去思考和分析这个问题,即没有治本,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2.线上教育
有些企业钻了教育产业化的空子,他们大多以工具平台、pk竞技、题库、在线外教、在线评测、单词/口语学习、课程表及终端工具等学习app为主,缺乏创新,产品内容比较传统,就是把线下学习,搬到了线上,互联网还只是起到了舞台的作用。中国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种模式还是受到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喜欢,由开发者负责搜集各种考试、知识点资源在其app上,供用户在线答题冲刺,同时还提供了在线互动等功能,被广大学生族所追捧。有些不法分子不惜道德和良心,录制网校视频,通过网站和QQ群大力盗版视频,低价贱卖,互联网资源简直是一团乱麻。
3.存在问题
大量的盗版教育网站和盗版视频也纷纷粉墨登场,他们不惜代价在那里录制盗版视频,采取连环九扣的营销手段,先是低价勾引学生,然后慢慢下圈套,通过卖密码的手段欺骗学生,赚取利润,他们通过这种低价贱卖、薄利多销的手段获取了可观的利润。他们一方面侵犯了知识产权,不尊重老师;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是一种欺骗行为,伤害了学生,骗取金钱和浪费时间。
二、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1.反脆弱的生存策略
著名哲学家尼采有句名言:“只要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强大”。这句名言无疑是对反脆弱原理的最佳阐释。无论是想要最大化个人人生价值,还是想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国家,如果能够汲取反脆弱的智慧,在错误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波动和混乱中淬炼成长历程,从而变得更强大。
而作为社会中的学生,我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波动的教育产业化大环境中,我们该采取什么策略,才能保住自己的学业,稳稳地走上人生巅峰呢?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其著作《反脆弱》中给出了我们答案。什么是反脆弱呢?在书中,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是如此定义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类事物,当他们被暴露在多变的随机性事件之中,他们不但没有遭受负面影响,反而能够在混乱中茁壮成长,不断壮大,这就叫反脆弱性。简而言之,反脆弱性可以让事物在混乱多变的环境中变得更好。我们的学生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阐释的反脆弱机制会得到很大启示的。
经济学,其实就是研究选择的学问,而选择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其结果的不确定性。愿我们以经济学的不确定性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反脆弱的生存策略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顽强成长。
2.该出手时要出手
当执政者深入理解了反脆弱原理,明白了适度的混乱和波动有益于维持生存和实现繁荣,那政府就不会总是动用有形的手去抑制市场波动和小的经济危机。剥夺市场应有的反脆弱性的集权只会导致脆弱,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有悖于执政者的初衷的。政府要大刀阔虎进行整顿教育信息化市场,特别是要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在职教师的待遇,整合远程教育平台,打击盗版教育视频。
三、建议解决方案
1.加强“互联网+教育”服务
智能题库、在线解答以及学习讨论社区等模式正在悄然兴起,线下机构的部分功能正在逐步完善成为可通过线上规模化实现的最佳形式。但二者融合度不够。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融合优质课程,同时强化老师和学生的互联网意识。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2.加强家长和学校的互动性
传统教育机构长期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是由于购买者和使用者分离造成的,家长作为主要的决策人却几乎不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家长要积极引导,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互联网可以有效强化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解决家长和学校信息不对称问题。
3.大力开发移动端应用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互动答题的手机应用,包括背单词等都是为了满足人们零散时间学习的需求,同时要普及学生们使用手机学习的意识和乐趣。
总体来说,从经济学角度,笔者认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十二年中小学教育应该是国家培养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基础阶段。当下强烈建议政府要贯彻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大力整合中小学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二者融合,推出实用和民生的在线教育产品,打击盗版教育视频产品,提高学生 “互联网+教育”学习的参与度。
摘要:中美教育文化向来是广受关注和争议的热点话题。2015年笔者有幸亲身感受了美国的教育文化。本文从美国的教育体制、小学、中学教育感受等方面阐述了笔者眼中美国教育文化的一些特点及特色。文中的几点切身体会希望能给国民大众、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美国教育;中国教育;教育文化
中美教育文化差异一直广受关注,也是目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孰是孰非,褒贬不一。2015年,笔者有幸作为访问学者出访美国西俄勒冈大学,亲身感受了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文化。本文中的几点切身体会希望能给国民大众、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同时也会对促进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点有益的帮助与借鉴。
一、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
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学制总共是12年,一般是小学6年,初中2年,高中4年。同时,美国中小学教育通常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20―30人,小学教师一般每天上5节课,教师办公室常常设在教室里专门的教师办公区域。简单说来,美国的教育体系分为私立和公立两大部分,但是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在美国的中小学中,25%左右是私立性质的,他们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社会捐赠以及宗教社团的支持等。75%左右的学校是由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实行12年一贯制的义务免费教育。而在美国的中小学生总人数中,大约有10%来自私立学校,90%来自公立学校。
美国小学教育的学习课程一般科目较少、内容较浅,同时学生在校时间短,课后家庭作业也很少,因此学生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安排课外生活,小学生也有充分的时间去玩。笔者所参观的一所小学是上午8:15上课,下午3点放学,一天上6节课。附近的一所中学也是一天上6节课,为了错峰,这所中学上午9:15上课,下午4点放学。美国中小学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教学内容乃至布置作业,都会尽量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联系。现在,美国的中小学有毕业考试,但是不排名,也不作为升学的依据。此外,美国的教室面积大都比中国的小,但设备设施相对先进,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教学软件、配套资料等随时可用。在美国,穷乡僻壤的学校和城市的学校之间没有多大的差别,虽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是基本设施都有,所以美国上公立学校的W生基本上就不存在择校的压力。
二、感受美国的小学教育
为了切身体验美国的小学教育,通过邻居教育专家Sara的介绍,笔者获得了去美国西俄勒冈大学附近的一所小学参观学习的机会。下午1点,笔者随同Sara开车前往Salem附近的一所小学。由于是提前预约的,该校校长协同一位教师共同接待了我们,这位教师全程带领我们参观各年级的课堂教学。
参观的第一个班级是一楼的一年级。一进教室,笔者就看到岁数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原来这节课是安排五年级的学生一对一地教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学校图书馆查找并借阅图书。在这所学校中,学会在图书馆查资料、借书是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其中,这所学校图书馆中的书籍条码都被形象化为不同种类的菜单目录,每一类型的书籍归属于不同的菜单目录下面。通过使用书类菜单目录,在五年级哥哥姐姐的帮助下,每个一年级的小朋友都学会了在学校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的方法。接下来参观的是一个三年级的课堂,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后来听随行教师介绍这个课堂是三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的混合班级。见笔者疑惑,随行教师补充说这种混合班级有助于培养高年级学生配合教师管理低年级学生的能力。随后参观的是一个二年级的课堂,一些小孩在用火柴棍之类的东西借助胶水动手搭桥,另一些小孩子则直接坐在教室图书角看书并讨论,其中还有个小孩是用左手写字画画。一个教师坐在讲台旁边一边看资料一边监控整个班级,并不干预学生的异常行为。参观的六年级学生是在上阅读课,教师和学生围成一圈坐在地毯上,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全神贯注,故事结束,教师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都是积极踊跃地发言,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在课堂考察过程中,基本上没看到教师一本正经的在讲台上讲课。在所参观的学校中,我们看到走廊、教室墙上到处都悬挂着学生的故事集、小论文和一些图文创意作品和作业。此外,在本次参观过程中,笔者就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走廊地上看挂在墙上火山爆发的图文资料,于是笔者就顺便问小孩:“是不是每天在学校都很开心?”当然,笔者得到的是不容置疑的肯定回答。
在与一些教师和学生的闲聊中,笔者除了发现小学教师包班上课和混合班级等事情外,还发现了一些现象。譬如:小学没有课本;小学升中学不必考试;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打瞌睡、可以看与本课无关的书籍;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接话或者是提问;学生学习环境比较轻松,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教辅”;等等。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所羡慕的美国小学教育。笔者以前对美国人的印象是他们活泼开朗、自信乐观、充满活力,然而当笔者深入了解他们的教育之后,才逐渐理解这些性格是来自教育上的培养。
三、美国自主研究的中学教育
美国初中生的课程内容与小学相比,开始逐渐加深,但是与我国初中生的课程内容相比,其难度仍旧低很多。在小学阶段,美国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到了初中阶段,美国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美国初中的课堂教学氛围还是和小学一样,都是比较活跃的,同时也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关注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由全班性的教和个体性的学转化为小组化的集体教学。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每个学生都会有较高的参与度。教师也不会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教材内容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模式,而是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联想或者是想象,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学生不仅能在轻松、和谐、开放、自主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而且其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地重视和体现。因此,美国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独立能力与个性的培养。
美国的中学和高校一样都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美国高中课程设置多元化,除了必修课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体育与健康等,剩下的全是选修课,因此也没有同班同学的概念,大多实行的是走班制。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实行的是分层教学,分为初、中、高班,目的是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尤其是那些动手操作比较强的课程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比如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勤工俭学项目、演讲辩论比赛以及一些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教育非常重视每个个体的综合发展和进步。同时,美国的中学培养完全是和大学教育接轨的,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中学教育就努力向什么方向去培养每一个学生,所以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完全不存在不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但是,美国的高中教育也是比较严格的,和中国的高中生一样,美国的高中生升学压力也很大,尤其是那些想要考取名牌大学的高中生,他们要努力学习,去尽力考取好的成绩,以便可以实现自己的名牌大学梦。
四、结语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在家里接受家长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地位会越来越高,而这种教育方式是每个家庭的自愿选择,不是美国各州统一协调安排的结果。美国是一个追求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他们的教学目标是每个孩子都具备天生独特的优点,不允许每一个孩子落后,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受出身和种族等的各种影响,这也是我们国家必须要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的教育正在进行一定的改革,也在学习我们国家的统一大纲和统一考试,因此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教育的独特优势,不能妄自菲薄。
【摘要】目前,贵州省中小学教育对外开放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增强,合作效率加大,来黔留学和出国留学事业不断发展,但仍存在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政策不健全,整w水平不高等问题。本文对我省中小学的对外开放合作现状进行分析,也对构建对外开放的相关制度政策、课程设置和社会支撑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指导中小学对外开放合作的实践。
【关键词】贵州中小学教育 对外开放 合作水平
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招收海外学生,引进境外教育资源,开展境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学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活动。?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和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是衡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十二五”以来,随着贵州经济、科技、文化对外开放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高,教育对外开放也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重要趋势。但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对外开放合作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对于我国西部的贵州来说,中小学教育对外开放合作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而对外开放合作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我省中小学对外开放合作发展的道路。
一、贵州中小学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贵州对外开放合作的领域开始拓展到了教育领域。1999年,经教育厅批准成立贵州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它在贵州中小学对外合作和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了贵州中小学教育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教育交流合作向的发展,组织了一系列的对外交流合作活动,从合作交流的深度、广度和参与度都有了空间发展。不仅有教育资源的“走出去”战略,“请进来”的优秀资源也有了不断的加深和拓展。
“走出去”方面,省教育部门组织了教师学生多次的海外学习交流活动,以强化学校对外开放的发展意识和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根据贵州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数据显示,2010年,组织了赴西班牙、瑞士的基础教育考察团,赴美国、加拿大的督导考察团。2011年,成功举办贵州中小学生赴美国、英国、新加坡的游学夏令营。2012年,组织部分中学生参加新加坡游学活动,参加新加坡立化中学承办的亚洲学生领袖交流与座谈会。2013年组织中、小学生参加韩国、英国、美国游学交流活动,澳洲游学冬令营活动。④2014年,根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组织中学生参加美国插班生活动;2015年,组织小学生参加新加坡、欧洲、美国、澳洲游学冬令营活动。
“引进来”方面,吸收各国的优秀资源,组织文化交流和合作办学,为资源的引入提供便利条件。2008年以来,教育部、外交部、贵州省政府在贵阳联合举办了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通过合作交流拉近各国的文化距离,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贵阳一中成为通过加方认证的“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海外中学”,开设中加双高中班,采用两国高中核心教学大纲,参加中加两国高考,获两国高中文凭。2012年,贵州省教育厅于4月16日正式开通运行“来黔留学网”(http:///),开展留学资讯宣传的新渠道、新平台,支持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奖学金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引进来政策的发展。
我省对外开放合作的进程的不断加深,显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不断扩大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启了贵州教育对外开放新思路,来自中国及东盟的众多官员、学校校长、教育专家、学者一起分享经验、交流成果,开辟贵州教育对外开放新渠道,深化了教育合作,加强了双方互信,加快贵州教育“走出去”的步伐。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贵州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组织中小学的冬令营夏令营游学活动,包括了欧洲、美国、澳等国家。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和加强国际学校的合作等方式,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和人才的吸收,取长补短,对于我们教育文化的创新也是大有裨益。
(二)中外交流合作深度不断加强
2012年,贵州中澳合作学校省教育厅批准,由贵阳一中学与澳大利亚国际应用教育学会共同创办,注重学生个性及特长的发展,也可选择到美国的公立高中作交换生。2015年10月,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计划将于2016年1月下旬组织部分小学生参加澳洲游学插班生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师生体验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学方法和不同的师生交流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师的教学技能,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交流的方式,增强沟通技能,使中小学教师学生具有更强的文化融合能力。
二、贵州中小学教育对外开放合作的不足
经过上述的特点的总结,可以看出贵州对外开放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贵州中小学教育对外开放合作仍然有很多的不足。
(一)政府交流合作政策和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来黔留学网”公示内容显示,很多政策法规文件是针对高等院校,涉及中小学教育的非常有限,且展示数据不够规范具体,资料范围不够广,内容深度有待加强,导致交流合作制度不健全。留学资格和外籍教师考核审查和管理的监管缺乏专门的负责部门,对外输出教师的培训缺乏统一标准等一系列规定尚属空缺,使监管失职,造成职能部门权利责任混乱。
(二)学校水平不齐导致合作交流的水平不同,“引入”数量不足
据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中心数据资料显示,我省对外交流合作学校的质量和数量和交流对象的知名度有待商榷,交流的深度和宽度无一不受此影响。学校的交流安排限于国际班、东盟交流周和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大多是海外游学活动,交流时间短,对于交流的内容把握有限,会导致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中小学生的外国语掌握水平有限,缺失对于交流的自主性。外籍教师水平考试制度缺乏,外来课程在贵州省本土的适应性缺少评估部门和评估标准,班级设置和课程设置没有严格规定等都需要学校各部门进一步完善。
(三)社会关注度不足
在贵州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来黔留学网”官网,未见与官方交流沟通的渠道,说明网页推广度不高,间接反映社会的监管和关注度不足。社会力量在对外合作交流中的地位可与学校比肩。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重视程度和力度对出国留学和出国游学的数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三、提升贵州中小学教育对外开放合作的策略研究
综上所述,贵州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对外开放合作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资料很不完善,学习和上升的空间很足。我们需要中小学的开放交流,我们需要培养中小学生的对外交往能力和开放包容的思想意R,我们需要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少年儿童,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对外合作的目的,无非是要提高下一代人的素质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机遇,推动学生的发展。而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差距,更要求我们从以下方面考虑中小学教育的走向。
(一)国家提升对外开放合作的意识水平,提高教育投入
首先,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合作项目的信息宣传,宣传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有选择性的引进教育形式,使教育交流的观念深入人心,积极主动的开拓视野,更新教育观念,运用新的方式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出台教育开放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如简化审批流程,制定人性化规章。其次,加强教育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一系列制度,提高管理和监督人员素质,引进国外管理手段,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比如充分发挥“中国―――东盟教育周”的重要平台作用。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财政收入增加后才有提高教育投入的能力。提升学校形象,引进外部企业投资,采用新型投资形式,如众酬等。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增加教育经费总量。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教育。
(二)学校优化开放合作的交流平台
学校这一教育交流开放合作的平台是师资力量、课程教学、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暖床,是对外合作交流的主要场所。应借鉴国外灵活性和多样化的教育课程设置,积极创设开放合作性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如个性特长、优势领域的发展等注重语言在对外开放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使课程设置更加完善。应注重师资建设,开阔国际视野。在面对不同文化时,教师应有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学习力,了解国家间差异,尊重差异,并能在不同文化中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独立包容的人格。在面对学习内容时,有针对性的培养教师在对外交流合作中的学习和交流能力,利用科技技术,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四、结语
目前,近几年内,贵州省中小学教育对外开放合作在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坚定国家领导,学校教育机构为基础,社会大众为支撑力量,以促进学生对外交流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完善和提升贵州中小学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摘 要: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专业技术教师的缺乏导致了乡镇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使乡镇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缓慢。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乡镇;教学点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即使在偏远的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的2015也是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关键的一年,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也大步跃进。城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这一新理念已初见成效并蓬勃地发展,然而乡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却不容乐观。
一、乡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尽管乡镇的中小学远离城市,消息比较滞后,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起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进行多媒体教学,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教师提升工程的开展以及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置,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2.以丹江口市凉水河镇为例,最偏远的观音教学点的电脑在2015年都实现了光纤100M宽带接入,建成了校园网,还有的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学校网站,乡镇中小学校园网的接入,让外界的信息变得触手可及,同时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优秀的网络资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新鲜血液。
3.校园网的建立让学校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革。利用网络办公,不仅有效地节约了纸张,还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利用网络来进行学籍管理,利用十堰云平台布置作业,利用网络来召开视频会议,这些都是网络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好的应用和转变。
4.基本所有乡镇中学、小学都配置了电子备课室和网络教室,但是村小及教学点还欠缺,网络教室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融汇,提高了学校信息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学校电子备课室不仅提高了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还促进了教师教学手段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快了学校教育的步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乡镇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1.领导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比较淡薄,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尚浅。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领导头脑中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和观念,影响学校的发展,与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有很大的关联。
2.学校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全校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离不开全校教师的努力。教师基本每节课都会使用信息化设备,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推广与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密切相关。但由于是乡镇的中小学,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停留在找课件修改后上课的层面上,特别对学校的信息化教育设备的使用,很多时候都感到力不从心。这一点在教师对课程的整合上能很明显地体现出来。
3.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导致了教学设备的使用不充分。在乡镇中小学里存在一个比较普通的问题,那就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专业计算机教师甚少。在大多数的学校里,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任。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在对学校教学设备的管理上也能得心应手。在乡镇中小学里,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由教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
三、如何解决现阶段乡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为了使乡镇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只有领导重视了信息化建设,才会制定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领导重视是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前提,同时,教育信息化工作所需要的Y金管理、人力调配、政策制定等都要靠领导的决策,这样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正常推进。
2.加大培训,首先培训领导。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学校领导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将这些新鲜且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注入学校领导的头脑中,才能让领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出与这些教学理念、方式相适应的决策。其次培训教师。教师信息化提升工程恰到时机,教育局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考核之中,学校把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之中,通过三级考核全面加强督导检查,健全激励机制,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极大地促进中小学教师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3.争创环境。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做好资金的统筹管理,努力配足配齐硬件,丹江口市已经建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开放型教育信息网络;各级各类学校建成局域网,校际之间应该真正实现相互访问,资源达到共建共享,组织全市相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加强专用教室建设,每个学校要配齐教师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录播室、网络监控系统等。
教育信息化是催化剂,不断地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乡镇中小学更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机制,注重运用,讲究实效,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从而推动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摘 要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到教育政策的出台、教育体制的创新,小到教育手段的改进、教育方法的丰富,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并促进着教育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本文立足于中小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尝试发现中小学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关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趋势 问题 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日益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无论是促进教育公平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还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到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曾在教育信息化工作大会上表示,要让教育信息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最出彩的工作之一,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光辉里程碑”。由此可见,我国对教育信息化高度重视。毋庸置疑,教育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结构的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的均衡发展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是推进我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教育发展中难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所以,明确当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发现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是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化改革进程的重中之重。
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发展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能够开发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学习方式,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和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让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影响力和作用进一步彰显。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数字化环境建设和应用能力提升并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不断升级,功能不断优化,产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会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进入不同的学科教室,以网络化、多媒体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学校进行数字校园建设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以及对教学终端建设的加强,学校将很快实现互联网覆盖,学生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同时,还要加快对教育领域内网络的升级和改造,确保区域全覆盖,保障网络校园的顺利运行[1]。此外,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提升,对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不仅是现代课堂教与学的重要工具,并且随着新型移动设备和智慧型产品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单一授课的教学形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信息技术必将逐渐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在教育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考试评估、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各个领域都得到全方位有效地应用。
2.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重要方向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因此,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必须要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今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重点要由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转向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把握,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基本资格条件之一,并通过要求教师进行电子备课、网络教学、在线学习和评估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计划,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地培养出一批优课名师、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信息技术学科的优秀带头人,以及一大批农村信息化骨干教师。
3.教与学的方式更趋理性和多元化
虽然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逐渐进入常态化、普遍化阶段,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体上不高,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比较单一,信息技术更多是作为知识呈现和视觉辅助工具,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更为明显。许多配备了交互式白板的课堂,白板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使用,多数教师主要应用书写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功能,没有很好地体现白板的交互性和生成性,“以讲为主”的课堂形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为了应用而应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逐渐扭转这种局面,《规划》中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2]。一方面依托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大力推动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应用,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鼓励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例如,虚拟现实的运用、3D打印技术、智能机器人等等,通过这些技术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活动,进而促进创新探究实验室和数字化实验室的建立和推广。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角度出发,按照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活动、多元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自主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标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能力测评,能够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能力的提高。
4.数字资源组织方式和分享方式不断创新
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主要采取购买、网上下载、学校自制和交流交换等形式。这些资源主要是以教师讲课的形式和以知识点为线索组织的。随着新的教与学方式涌现,以及互联网上出现的大规模开放性课程和资源,教育资源的组织方式和分享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教师既是资源内容的消费者,也是Y源内容的制造者,他们从单纯的使用和索取向共同建设和分享发展。资源来源也从权威性向草根性发展,优质资源的重要来源不仅是名校名师,边远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同样可以提供优质资源。资源在形式上要具备个性化、便利性、反馈及时等特点,以适应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发展趋势。因此,随着科技装备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学习者将成为教学工具和平台的主导者,将来的教学将从提供资源转变为提供工具与平台。
5.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治理能力逐步提高
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和评价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主要业务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包括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实施跟踪监控,并建立数据库;对学生的学籍、安全、健康、成绩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自主归纳、搜集和数据分析;利用物联网和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学校人事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装备使用监测、校车运行等方面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跟踪定位、远程传输、动态管理。这些教育大数据通过搜集、提取、处理和分析,将会对中小学校深化教育改革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质量监测、教育督导评估、教育科研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作用显著。
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虽然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已初见成效,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新生事物,要实现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仍然还存在一些需要大力破解的问题。
1.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部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对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变革和教育创新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紧迫感不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重布置轻落实。教育信息化是各种业务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过程,需要大量组织、协调、沟通、讨论的工作。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口头上对于教育信息化都很重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处于力度不够和推动缓慢的状态,一些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二是重建设轻应用。有些部门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配设备,造成信息化投入比例失调,硬件投入大,而资源配置、教师培训、应用平台等投入比例通常不到10%,这已经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高效、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三是重教学轻管理。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理解片面,认为只要在教学中开展应用,就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和目标缺乏认识,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程序不规范、管理数据不标准以及信息共享程度低。
2.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不高
虽然广大教师的信息化管理和教学能力有所提升,但离实施课程改革、开展素质教育和培养面向未来创新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应用显现出低水平、简单化的状态。教学信息化在很多地方和学校呈现出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育模式下的信息化,而没有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引领推动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无论是教学信息化还是管理信息化,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显现出新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出现,意味着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处于失衡的状态,那么他们获取信息的机会也将出现显著差异。
3.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创新不够
教育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极具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设施设备、教育资源、师资培训及教学改革等诸多环节。应用驱动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机制创新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资源建设、运行维护、教学应用、教育管理、效益评估、师生发展等方面仍然显得创新不足。在投入上,除了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外,还需要加大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探索,通过一些政策性倾斜和社会化措施,多渠道充足教育信息化工作资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如通过校企合作免费试点信息化项目、企业公益捐赠、建设经费分期付款、设备租赁、服务外包、BYOD(学生自带学习设备)等,逐步探索“社会支持、民间参与、共生发展、合作多赢”的新途径。在应用上,只有将信息技术推广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推动教育领域从理念到实践各个层面的变革,才能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4.对新数字鸿沟的重现程度较弱
我们无法否认受地域状况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在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了所谓的“数字鸿沟”。缩小“数字鸿沟”的第一步就是让那些来自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能够接触到信息技术,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拥有了信息技术之后,学生应该怎么做呢?他们会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来做些什么呢?不同地区的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哪些差异呢?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关研究把它归纳定义为“新数字鸿沟”。所谓“新数字鸿沟”,主要是指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使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别。简单来说,就是在校师生在拥有了计算机和网络之后,会不会正确地使用计算机?怎样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这是比给学校配备计算机更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值得人们的关注。相关政府和教育部门不仅要保证学校师生能够接触到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还要建立一整套的制度设施去保证师生能够正确且高效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教育公平的初衷。
三、对策建议
1.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教育部又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相关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说明,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首先,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教育信息技术存在诸多的优势,譬如可以通过网上培训、互联网授课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可以通过扩大学生的入学比例来促进教育的普及化,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学习与教学环境、改善学习方法和手段等实现教育的公平公开,还可以支持和发展终身学习,提高人们的素质水平和竞争力等。其次,教育信息化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适用,而且和语言、文化、环境这些因素也没有多大的关联。只要你有机会接触到网络,就有机会接受教育。它可以扩大人们受教育的几率,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阅读的机会,可以为社会上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信息化可通过种种方式和途径增加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人们受教育的能力。教育信息化使得全民教育的目标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共同分享高|量的教育,并有机会发展终身教育。再次,各地区应该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增加师生有关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实践机会,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同时,加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力度,保障学校计算机数量和网络的正常运行,提高师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效率,以及完善教育信息化规划及其政策框架,评估与检测政策实施过程和目标的达成效果,发展教师和学校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移动学习。
2.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能力
要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要求。第一,加强管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前后的自评工作。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培训前目标的制定、内容的安排、课程的设置和效果的评价,还需要对培训的教师展开培训前和培训后的自评工作。培训开始前,对教师展开自评活动是加强对教师信息知识的了解,为后续培训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培训结束后的教师自评活动则是对照之前教师的基础,检测一下培训的绩效,同时,也为后期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依据。第二,侧重对教师进行课程方面的培训,改善薄弱环节。经过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必须要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促进各方面发展。(1)要加强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信息技术一旦进入课堂,必然会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2)不同地域的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培训,在知识的推广方面基本上不会存在太大差距,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会因能力和设施的完善程度存在鸿沟。因此,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第三,要完善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制度。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和研究,要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主要是从教师培训前的能力现状和学习需求、培训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网络研修的合格率、实践成果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3.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年度重点督办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相关责任,对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难点问题,能够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并形成会议纪要。第二,建立检查督导和领导包点联系责任制。成立试点工作专班,科学制定信息化试点工作线路图,将信息化试点目标进行细化,在明确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细分层次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软件规划、教育应用和效果评价体系上将路径图分解为具有操作性的小目标,并在工作进度和时间节点上科学规划。第三,构建三级联动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明确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实施主体,教育局长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求各校组建教育技术中心,选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中心主任,给予学校中层干部相应待遇,形成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机制,确保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干,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第四,建立月报、通报制度。为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建立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月报制度。要求各县(市)区每月报送一次当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推进情况、应用情况、政策保障及典型经验做法,并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定期通蟾鞯亟逃信息化推进情况及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第五,建立绩效管理和激励表彰机制。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学校绩效目标管理;开展教育信息化先进县(市)区评选、示范校评选,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与评先、评优、晋级挂钩[3]。
4.多措并举弥补“数字鸿沟”
第一,促进数字弱势群体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带领师生开展数字化信息技术方面的尝试和体验,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乐趣,进而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和研究活动。第二,鼓励相关机构对偏远或者薄弱校区的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其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从而能够进行有效地指导和帮助。第三,完善对中小学师生教育信息化的统计,主要是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具体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学校计算机数量、计算机的使用频率、应用的方式和目的等等。第四,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对于偏远或者经济落后地区,计算机并不是家中的常备资源,所以,教师运用计算机的几率并不高。那么,学校则成为他们进行计算机学习和操作的主要阵地。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程度高了,学生自然能在其带领下得到发展。第五,充分发动社会的力量,在图书馆、文化中心或者社区机构等地方组建一批精通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志愿者,让他们通过闲暇时光向社会上的老人、小孩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教授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对教育信息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