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汽车文化论文

汽车文化论文

时间:2022-05-10 11:30: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汽车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汽车文化论文

汽车文化论文:汽车文化

摘要:两厢车进入中国以来地位一直很尴尬,而从安全性和实用性上来说两厢车都不低于三厢车,而它始终不能进入主流市场的原因更多的是消费者消费观念的问题,就现在而言,两厢车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各大厂商也在极力推出自己的看家两厢车来抢占市场,车市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又一轮洗牌的过程。

关键词:两厢车、安全、中国车市汽车文化论文

两厢车-----不就是三厢车少装个尾巴吗?其实这一“变种说”是对两厢车缺乏了解。追溯起来,两厢车的历史几乎和汽车发展史一样长久。

在21世纪50年代前,两厢车一直是汽车市场的主要角色。大众甲壳虫、奥斯丁迷你等两厢车型不仅是汽车史上的里程碑,更是车坛常青树,至今仍备受广大车迷拥戴。上个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令体积小巧、燃油经济性显著的两厢车又重新风靡市场。如今,在巴黎、罗马、汉堡、伦敦这些人口较为稠密、街道相对狭窄的欧洲城市中,两厢车更是大行其道。长期以来,两厢车在国内被认为是配角,主流市场上纵横驰骋的一直是三厢车。但近几年市场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两厢车的销售持续看好。

两厢车自从引入中国以来一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消费者不认可,政府又在有意无意的进行着限制,然而最近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和真正的两厢车概念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情况下,两厢车的命运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我一直很关注两厢车的发展,在中国出现的两厢车中老一辈的算是奥拓和夏利等底档次的产品,由于那个时期的市场主要由官方车和有钱老板的车来支持,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两厢车是不会被认可的,而在汽车逐渐进入家庭的现在这个时期,更多的老百姓开始成了汽车消费的主力军,而更小巧更经济更环保的汽车概念自然会在这样的一个消费群体中受到青睐;由于最近石油价格疯长,能源问题和油价问题被大多数消费者放在了考虑的范围内,而经济省油的两厢车成了首选也在情理之中;自从政府上台以来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了议事日程,而随着各大城市限制小排量汽车的不合理法规被曝光,政府的一系列相关保护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举措正在酝酿或正在实施。这一切有促使两厢车现在备受关注。

至于说到两厢车的优点,它的实用之处首先是占地面积小,驾驶灵活。车子美长一点在城市里转弯和停车的灵活性都会降低一分,两厢车优势相当明显;其次,两厢车由于没有后背箱,制造时原材料使用少,整车成本低,且整车质量较轻,油耗也会相应的比三厢车低;没有后背箱的两厢车,在转弯时离心力较小,高速转弯时车子不容易发生甩尾,在运动性能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在设计这类大两厢车时,厂家一般都把运动性能作为设计的重点;没有后背箱的好处还有,不必在设计车身外形时,牺牲后排乘员的头部空间来照顾整车的流线造型。两厢车充足的后排头部空间,使整车舒适性更高;装载大件物品时,两厢车比三厢车有更大的灵活性也是大家认同的。

有些人会认为两厢车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毕竟少了个后备箱从后面的撞击必定会直接缓冲到后排乘坐人员身上,这点不可否认,从追尾事故上看三厢车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是事情总是两面的:首先,在正常行驶尤其是在城市中行驶的情况下,家用轿车的速度相对于客车和货车来讲是相对较快的,而被从后面的撞击还要达到一定的相对速度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被追尾的车多是静止停放的情况,更多的情况是大雾天遇到交通以外以后的车辆,这种车后排再坐上人的情况就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发现在现行的各国的碰撞试验中很少有测试后面撞击的;其次,在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的正面撞击,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两厢车安全,因为车相对轻,惯性小,容易减速和操控;即使以同样的速度撞击,质量小的话撞击能量就小一些.大家可以设想一:BORA和一GOLF同样速度撞墙,肯定是车轻的Golf安全;另外车头部的结实程度如果从一个级别或者说一个平台开发车来的两厢和三厢车应该是一样的,例如凯悦HRV和凯悦或者BORA和一GOLF,这一点是肯定的。

再来谈谈中国的两厢车市场,最早的两厢车在中国是奥拓和夏利,因此现在有些人一谈到两厢车还是总拿夏利做比较,其实那早已是时过境迁的事了。在中国首先出现的主流两厢车市大众的POLO,它真正开启了中国两厢车的大门,无论从营销策划还是广告宣传它都为现在的汽车销售作出了典范,从那时起人们也真正接受了两厢车的概念,POLO的造车工艺在当时应该算是先进,更蕴含着德国车的谨慎原则,更难得的是两厢POLO更是时尚的代名词,它代表着追求高品质的精致生活和崇尚敬业精神,努力工作,但也懂得自我放松的生活品味,然而,POLO的配件和维修业由于其造车工艺的先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让工薪阶层望而却步,这也是现在在没有广告的情况下POLO的销售举步维艰的原因所在。

真正在中国进入工薪阶层的两厢车还是奇瑞的QQ,它在中国车市可以是和桑塔纳媲美的神话,价格也就是三四万,很受年轻人的喜爱,而由于它可爱的造型更是吸引了无数女性的眼球,它的热销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对这款仅为老百姓设计的车来讲,在技术和做工上我们还能要求它怎么样呢?但就我个人看现在的QQ做工上已经和当年刚出道时有了明显改善,我认为这就够了。

另一款主流畅销的两厢车是广州本田的飞度,它无论从工艺上还是外观设计上可以说都是两厢车的一个高峰,连正在酝酿的大众新款POLO在设计上除了那个典型的进气隔栅外其余都酷似两厢飞度,而它的热销自然也在情理当中,据说广州本田的生产线是国内最高效率的生产线,唯一的不足我认为这个档次的车仍采用后轮鼓式制动,对于这样一款外形酷似MPV的车来说未免有些小气。然而和POLO一样在高价位搏杀的两厢车飞度也陷入了销售下滑的低谷中,十月份的销量已经跌破4500辆,看来今年很难实现去年的辉煌了。

最后我要介绍的是目前被期待最多也是年底即将上市的标志206,在经历了307两厢改三厢的尴尬局面以后,此次206几乎原封没动搬到了中国市场,只是内饰上才用了和307同样的色调而已,而从307看标志的造车工艺和态度应该说还是有保障的,据说价格会定在8万左右,也就是说这样一款欧洲主流的两厢车即将在中档两厢车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对雨燕、飞度、骐达、POLO和已经半死不活的GOLF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要么降价,要么淘汰,市场将面临又一场混战之中,而我个人认为它的定价将十分贴近9万,去争取飞度的市场,而对于已经下探到5万左右的GOL、乐驰、SPARK和本就底价的QQ、吉利系列等汽车来说基本上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总结中国车市的两厢车品种已经丰富了很多,从低档的吉利系列到GOLF已经覆盖了3万到16万的价格区间,但普遍还不够贴近大众生活,按市场定价而不是按成本定价的现象仍然普遍。现在的政策我认为对两厢车来说十分有利,税收政策的倾斜、保护经济型轿车政策的出台和正在酝酿的燃油税的政策无疑都是为两厢车的推广注入了强心剂,下面就是看各方如何把握时机的问题了。

汽车文化论文:汽车广告文化在汽车营销的运用

1前言

自从全球的经济一体化,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国内的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我国是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大国,而我国的汽车生产商业很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汽车生产商可以将汽车广告文化在汽车营销中应用。

2汽车广告文化概述

2.1汽车广告文化的概况

汽车广告是商业文化向汽车营销拓展的产物。汽车广告现在在商业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的汽车文化是一种价值体系。这种体制的主要活动的参与部分就是汽车相关的公司等。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组成了我们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参与程度很大。现在人的出行离不开汽车,这有也由于交通的便利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们的出行的要求提高了。而汽车广告也随着汽车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2.2汽车广告文化的特征

2.2.1社会性

现在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已经提高,对生活的追求不仅是“面包和牛奶”,在物质上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同于上一世纪。而汽车是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看到的,只要你出门就难以避免的开车、打车、坐公交等,所以汽车的生产厂商和广告商就想到了汽车广告,与社会群体共同分享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虽然不是人们主动获取的,但是又有一定的社会性,你难以避免的接受这种文化,这种信息,而且很多的汽车文化是被很多人认可的,其表达的思想、文化、民俗和政治等都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汽车文化的社会性使得汽车广告被人们不知不觉的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等[1]。

2.2.2时代性

汽车产业的发展促使汽车广告文化的形成。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产业也在不断的进步,汽车广告文化也在不断的完善。在不同的时期,汽车文化的表达方式不同,汽车广告文化所表达的文化、形式、价值观念和创作等方式也都不同,现在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都比较快,所以汽车文化的更新也很快。但是又有每个时代的发展都不同,都在进步,可能进步的方式和进步的方面有所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所以,文化才具有一定到的时代性。

2.2.3商业性

汽车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商业价值的实现,所谓商业价值就是通过汽车传达一些广告,这也是一种营销模式。主要就是为了宣传和销售,其表现出的商业性很强,这也是汽车文化的重要部分。

2.2.4依附性

汽车是汽车文化表达的一个载体,汽车是信息传播的唯一途径。广告文化的表现离不开广告本身的表达。作为物质的载体,汽车承载着广告文化的理念和价值。汽车广告文化是由于汽车广告才存在的,没有汽车广告,就没有汽车文化。

2.2.5约束性

汽车广告的制作和展现,也要遵守一定的法律规定,行业的要求,而其汽车生产厂商和广告商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定。所以汽车广告的展现也不是随便的,其也要受两方面的约束。

2.3汽车广告文化的内容

2.3.1广告道德

汽车广告在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下,还需要遵守一定的广告道德,广告道德的越是不是强制的,即使没有遵守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制裁,这种道德的限制完全靠人的自觉。但是在人们的心中会有一杆秤,你的做法即使没有制裁,但是会形成人们对你的厌恶,所以企业和经销者还行需要有一定的广告道德。

2.3.2法律法规

法律制度是汽车广告行业正常、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一定的法律制度才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否则就容易出现广告的盗用、对消费者的欺骗等现象的产生,汽车广告的发展一定要有良好的法律机制,这样虽然是一种制约,但是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手段,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方法。

2.3.3价值观念

一个好的汽车广告一定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就是汽车生产商和广告上赋予广告的价值观念、企业的形象和文化等。在汽车广告中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企业形象树立的重要方式。

3汽车营销中汽车广告文化的应用

3.1特色主题和创意的融入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只有创意才能成就一个广告。而汽车广告也是一样,汽车广告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创意,这种创意会激发消费者的兴趣,使人们的印象深刻,增大汽车广告的影响力。一个广告创意的好坏就是其吸引人的多少。往往越好的广告吸引的人越多,销售情况也越好。而坏的广告则反之。广告的内容就是广告的主题,而汽车广告的主题都是有关车的性能方面的介绍。如,车的质量、车的价格、车的品牌、车的性能等。每个广告都有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决定了这个广告面向的人群。所以广告的设计前的主题的确定是广告的关键所在。广告商在这方面应该与汽车的生产商进行沟通,深入了解汽车的特点,汽车面向的人群,汽车最大的优势等等。只有将信息全面的了解,才能写出很符合实际、也更加能流行的广告语。在这方面,广告商业生产厂商一定要明确的沟通。

3.2汽车广告目的性的加强

汽车广告的目的就是通过广告达到销售的目的。这种目的的达成需要生产商和广告商对汽车的品牌和汽车信息的不断的宣传,这样广告的效果才能更高。只有群众了解了这种汽车的信息,才会有购买的欲望,这样销售行为才能达成。汽车广告的都应该以这一活动为基础,进行汽车广告的投放。

3.3汽车广告效果的注重

汽车广告的投放一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的呈现方式不同,汽车广告的效果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经济效果。即汽车广告投放后即产生了效果,群众就开始购买汽车,实现销售。这种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产生的经济效果并不一定很大。二是企业品牌的宣传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比较常见的,很多时候广告的效果并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这是一种长期的效果,可能在汽车广告的宣传中,人们对这个品牌、车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现在不一定需要车辆的购买,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一定会想到这个品牌,进而形成销售,这种销售是长期的宣传的效果,也是最为常见的。

3.4汽车广告对健康消费观念的引领

现在的人们对环保的概念非常的注重,很多东西的购买都会询问这一问题“环保吗?”。所以,生产商和广告商可以从消费观念的引领上进行广告的设计。在宣传中,也会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4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现在人们是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大,而汽车厂商和广告商在设计汽车的广告语的时候,可以从特色主题和创意、汽车广告目的性、汽车广告效果、汽车广告对健康消费观念扥各方面进行汽车销售,这是一种汽车广告文化,对汽车销售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雯娣 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文化论文:专业文化汽车技术论文

一、高职推进文化育人改革应明晰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明晰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指导文化育人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文化核心应该是以“自强不息、创新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大学精神,从这个视角来审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应该是“殊途同归”的,都将以德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与此同时,高职教育文化也应包含其鲜明的职业特色的文化形式,那就是以“职业导向、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职教规律,这也是高职教育文化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文化的地方。因此,高职教育文化的内涵应该是“重德尚能,德业并进”,它应被视为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一脉相承的文化。只有在正确理解高职教育文化基础上推行的文化育人改革才不会偏离轨道,既能坚守教育的本质属性,又能彰显高职的教育特色。

(二)构建和完善高职文化育人的建设机制

高职文化育人的顺利有效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机制和制度保证。首先应该建立有利于高职文化发展的组织和决策机制,而且要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顶层设计,需要有整合资源以及科学决策的组织统筹;其次应建立为高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咨询机构,以加强高职文化建设规律的研究探索,确保高职文化的科学发展;再次必须建立以师生为主体、以大学精神为内核、以专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模式;最后应建立一整套以文化育人为导向的高职育人综合评价体系。

(三)文化育人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文化的核心堡垒作用

学校的人才培养都是以专业为单位予以实施,因此,专业文化的形成及传播对学校的文化育人工程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各专业都应该在学校文化育人内涵的整体框架内提炼和总结本专业的专业文化内涵,并在专业教育中予以积极的传播和推进。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凝练

(一)专业文化的界定

教育界许多学者都对专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虽然在文字表述上各有差异,但反映出的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专业文化应该是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以及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该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体现专业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凝练

从专业文化应遵从大学基本精神的视角来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毋庸置疑应该传播“追求真理、人文关怀、理性选择、自由独立”的大学精神。此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也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理念。专业自身的文化理念应该包含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准则等多种元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汽车销售、汽车技术服务类岗位的高素质人才,专业文化主要还是应该包容服务类岗位的人才文化属性。因此,专业文化理念可以高度的概括为“诚信、仁和、坚韧、担当”。首先,“汽车营销人”必须诚信,对企业诚信,对顾客诚信,对社会诚信,这是最起码的职业精神;其次,服务类岗位应该倾听顾客的心声,理解顾客的行为,包容顾客,也就是“汽车营销人”应该具有“仁和”的精神,这也是一种气质的体现;再次,“汽车营销人”在职场上经常会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经常会因为压力而破坏自己设计好的职业规划,阻碍了人生的发展。因此,“汽车营销人”应该体现“坚韧”的精神;最后,“汽车营销人”还应该具有“担当”的勇气和精神,勇于担起责任。在上述专业精神背后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应是“与人为友、仁爱宽和、挑战自我、激越灵动”。

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传播路径

(一)打造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和文化气质

的品牌教师团队,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文化传播中的主导作用在文化育人的改革中,如果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自身都缺乏文化熏陶、文化素养,甚至缺失起码的师德修养,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育人也只是徒劳。育人先育己,专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打造具有师德品格、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品牌教师团队。一方面可以借助外力,如聘请一些文化大师、名师做一些有关人文方面的专题讲座,多宣传一些身边优秀教师的人文事迹等;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评价教师考核体系中建立一种机制激励教师的文化育人行为。

(二)形成以专业文化为指引的专业行为准则和标准礼仪体系,约束所有专业学生的行为

1.打造专业的诚信文化,体现“汽车营销人”的诚信。如建立专业学生“诚信评分卡”,内容包含学生的考勤、品德操行、课堂行为等;建立班级“诚信指数观察站”并进行评比;开展“诚信”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等,在专业内形成建设诚信文化的氛围。2.严格制定学生的课堂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对学生课堂的着装、用语规范以及尊师态度都应该有规范的标准,并以此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同时还可以评比出“行为礼仪标兵”在宣传栏进行表扬和宣传。

(三)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和专业知识有交集的人文素质课程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以岗位需求为依托,形成了较为稳定和成熟的课程体系。但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角度来看,稍显缺失。因此,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做出一些调整,开设一些和专业知识有交集的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如开设“演讲与口才”“汽车文化”“销售艺术”“中华文明赏析”等系列的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为学生建立整体的科学和正确的方法论提供知识、思维和价值上的帮助。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灵活

调整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及教学组织,有机融入人文精神和文化元素,推进专业文化育人只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能够融入文化元素,这样大的文化渗透空间应该被充分利用并显现出文化育人的效果。例如,《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就可以融入“汽车文化”“营销艺术”“成功汽车营销人赏析”等专题,传递色彩斑斓的汽车文化和营销文化;《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可以融入“诚信文化”“保险人精神”等精神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操等。

(五)充分利用实训课堂推进职场文化的渗透

首先,在实训课堂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训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完全引入企业的管理规范和文化标准,用职业精神和行为约束规范学生的实训,尽量使学生对职业形成认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作者:潘浩单位:广东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文化论文: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设计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传统的汽车文化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而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却为他们提供了崭新的学习途径。学习内容作为课件的主体部分,其学术质量和组织结构既是决定《汽车文化》网络课件质量的核心要素,又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设计。该文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以《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特点为中心,以培养和帮助他们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按照内容选取科学化、构成系统化、组织模块化、形式多样化、呈现层次化和区分特征化的要求,对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进行了设计,力图满足不同层次自主学习者的需要,促进现代汽车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

目前,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已不再是过去交通运输部门的专业工具,而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和维修。汽车给人们带来就业和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其中私家车车主或驾驶员缺乏对汽车最基本的了解,是造成我国车辆使用寿命短、交通事故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随着汽车的普及,对全民进行汽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生将是未来拥有车辆的主要成员,在校大学生也有必要对汽车的发展、构造、性能与使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1]。由于社会大众和在校大学生多方面的显著差异,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文化教育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得以普及。自主学习型网络课件(以下简称网络课件)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教学支持服务系统,通过交互界面把动态的开放性多媒体教学材料呈现给自主学习者,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使他们能够自由选择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该课件在客户端无需安装和维护,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功能多、可共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媒体多样、交互性强、高度模块化、使用灵活方便、易于维护和升级等特点,既可以助教又可以助学[2]。因此,利用自主学习型网络课件开展《汽车文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获取、处理、运用信息和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适应无边界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是其中的主体部分,是《汽车文化》课程学习目标的知识载体,也是学生获得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课件学习内容本身的学术质量和组织结构既是决定《汽车文化》网络课件质量的核心要素,又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1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汽车文化》课程学习者在生活阅历、专业背景、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差异显著,依据建构主义设计学习内容,给学习者创设实际情境,可以激发他们的联想思维,使其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所学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此《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以《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特点为中心,以培养和帮助他们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3]。设计的一切学习内容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等进行分析可为学习内容设计提供依据。在《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的设计中,应该对参加网络自学的学习者进行调查,包括他们的职业背景、心理特征、学习风格、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结构等,并建立相关档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掌握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便对其提供相应的学习建议,开展个性化教学。

2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的基本要求

内容选取科学化[4]。《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应科学选择,首先要足够丰富以满足课程教学和学习者的需要,并且完整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的内容。其次要体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疑难问题和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内容构成系统化。《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除了内容讲解外,还应包含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说明、课时进度安排、参考教学资源、答疑资料库、练习题库等,题库应包括所属模块、题型、试题正文、标准答案等字段,题型应包括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内容组织模块化[2]。《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并以有良好导航结构的WEB页面为主。模块组织结构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而且要建立起相关知识点间的关联,确保用户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跳转。

内容形式多样化。《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应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采用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通过文字说明、背景资料支持、配音阐述、重点过程动画表现以及小画面教师讲授录像播放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通俗形象,使受教育者易于掌握,真正学会。

内容呈现层次化[5]。《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每个知识结点取多少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如果采用较大的知识结点,冗长的篇幅显然对学习不利。因此,在内容呈现设计中应采用分层及逐层递的方法,即在基本层次上采用提纲式,学员可通过浏览提纲,决定是否获取进一步的资料。

内容区分特征化[6]。《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应使用特征在明暗、色彩、大小、形状、序列、位置上的对比将关键性和非关键性教学资源加以区分,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3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方案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方案严格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确定《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为五大模块(图1)和三个层次(图2),根据不同层次对模块进行组合。初级层次主要针对普通大众,中级层次面向未来可能购车的潜在消费者,高级层次专门为将来可能从事汽车技术或服务的人员。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其中的内容进行学习。

下面以汽车公司与商标知识点为例,说明《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在构成、组织、形式、呈现、区分方面的设计。该知识点的内容构成见表1,内容组织、呈现和区分见图3。其中蓝色下划线表示该内容有超链接相关的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爱好确定是否点击浏览;黑色表示一般的学习内容,红色表示凯迪拉克品牌的鲜明特点,1 2 3 … 尾页等表示知识点分页显示时的快速导航链接。该知识点内容比较简单、没什么难点,呈现形式主要是文字和图片。

4 结束语

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的工程,必须以教学系统设计的理念,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及评价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本文对课件学习内容的框架进行了概要设计,并以汽车公司与商标为例简要介绍了知识点的详细设计,具体内容设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并且,课件制作完成运行后,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使《汽车文化》网络课件满足自主学习者的需要,促进现代汽车文化的发展。

汽车文化论文:寻找汽车城文化基因

这片巍峨矗立的厂房和仪态万方的厂区,一直是长春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就是这个气势磅礴如森林般的工厂,不知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又实现了多少人的梦想。汽车城的故事,就像是一部英雄史诗,这史诗的字里行间皆是“我们学习,我们创新;我们抗争,我们自强”的字句,那是这史诗的灵魂,这该是企业文化。汽车城的文化基因在哪里?在这一钢一铁、一草一木之中,在每个一汽人的血液里。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2007年,刚刚继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徐建一召集一汽下属所有品牌企业的200位高级经理,召开了一次会议一汽第六轮集团战略研讨会。

在此次会议上,徐建一明确提出要举全集团之力搞自主,并提出了一汽集团未来自主品牌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此举被普遍视为徐建一上任以来,打响一汽集团新自主品牌占如各未来走向的第一枪。

在徐建一的主导下,此前,一汽红旗事业部和红旗销售公司一并被撤销,统一归口一汽轿车;在销售模式上,红旗也由过去的直销变为网络销售,并同奔腾并网销售。而在自主品牌发展最为核心的技术路径选择上,徐建一并未拒绝或者否定其前任的思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最终实现自主研发的目标。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奔腾B50的开发和上市才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这意味着,一汽率先基本完成了自主品牌产品系列和技术布局的全覆盖。

一汽的企业文化在哪里?在一代代掌门人的鞠躬尽瘁、奋勇拼搏里,在辉煌与成就背后,在勇往直前创新的征途上。57年,一汽开创了一段历史,在这部雄伟壮阔的史诗之内,赫然写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小人物的大故事

2001年4月30日,正在青海格尔木服务的解放贸易公司服务部技术员常彦江接到一汽本部电话,一辆解放卡车因为司机迷路,超载陷进河套里,在阿里无人区抛锚,司机已经被困20来天,生命危在旦夕。常彦江立即动身,从格尔木驱车23个小时来到拉萨机场,取到本部空运的备件,然后又带上向导,马不停啼地跑了1700多公里赶到阿里,当找到那位司机时,他已经几天水米未进,奄奄一息。人车得救后,那位司机拉着救命恩人常彦江的手,热泪横流,长跪不起。

一汽解放贵阳服务站夜间值班员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这是凌晨4时5分。敲门的是一位解放车用户,此刻正提着一块坏离合器从动盘向值班员陈述着:他的车坏在了服务站38公里开外的地方,车上装的是用于铺路面的热料,要是没法在早上8点之前送到工地,将会造成上万元的损失。库管员莫艳在睡梦中接到求助电话后,急匆匆地赶往服务站,却不想惟一一块离合器从动盘已被修理工人领走。她立刻联系修理工,可是,已经用了。看到用户几近绝望的神情,她打起精神,带着用户直奔数公里外的一汽配件专卖店。用户拿着所需的配件,激动地连声道谢:“到了一汽服务站,真正感觉像到了家一样!”

一位飞行员从广州的一家经销商那买了一辆宝来,买车自然需要维修和保养以及其他服务,一来而去,经销商跟车主熟络起来,也非常认可经销商的服务质量;不久,车主生了个胖小子,竟给儿子起名“宋宝来”!

自然不是每个汽车人的名字都能为人们所铭记、奉为英雄的,但是企业文化在哪里?就在这些小人物的心中。小人物也有大心愿,他们想要做得比其他人更好,“学习、创新、抗争、自强”,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而电是这千千万万的小人物的精神,凝结成了这部史诗的灵魂――汽车城的文化基因。

汽车文化论文:汽车文化趣谈

汽车自1886年1月29日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三十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三十多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当我徜徉在国家会展中心、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的2017上海国际车展13个展馆中,欣赏着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家知名企业争相登台表演的“车坛盛宴”;感受到本届上海车展人气爆棚、再创新高,规模和含金量都可谓空前而带来的快感;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欣欣向荣和中国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以及蕴含其中的不断发展的越来越丰富的汽车文化时,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汽车在制造和使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套行为方式、习俗、法规、价值观念等构成了汽车文化。汽车文化以汽车产品为载体并与之结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汽车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从汽车外表到内饰,从风格到品质,都深深打下了文化的烙印。

汽车是流动的风景,带给人们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汽车文化也将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有的魅力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车商的介绍使我深刻认识到汽车文化绝非单单某一方面,它不仅包含极具观赏价值的汽车广告,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感觉,它还包括汽车展览,让我们大饱眼福,包括邮票、车标、老爷车、房车、改装车、影视剧、游戏、车名趣谈、汽车模型、汽车书刊、购车指南、汽车竞赛、汽车电影院、汽车俱乐部、汽车博物馆、汽车与体育、汽车与文艺、汽车与休闲、汽车与教育等等。

历经百年的汽车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汽车历史是一面文明之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变迁兴衰、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追求和人们改造环境的情况。刚刚诞生时期的汽车,是权利、地位和富有的象征,到了流水线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时代,汽车才成为平民大众能够接受的消费品。平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也融入到汽车之中,这为汽车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汽车文化的蕴义丰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含义、宗旨、设计理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对汽车的认识也有差异,比如美国、欧洲、日本,他们的汽车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

因为历史和文化差异,各国名车不尽相同。有人说“在美国的传统中,最大的就是最好的”,此话的确不假。纵观美国名车“卡迪拉克”、“林肯”、“别克”、“道奇”、“雪弗莱”和“福特”等,最显著的特点是既长又宽,像一只扁铁箱似的。美国轿车豪华气派,设备齐全,宽敞舒适,行驶平稳,处处显示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霸气十足;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名车受日本汽车的影响,车身有所减小,可在世界汽车中还是“大个子”。德在世界车市走俏的名牌车有“宝马”、“奔驰”、“大众”、“奥迪”和“保时捷”等,设计追求完美,科技含量较高,讲究严谨,线条挺拔而有力度,给人一种坚固耐用的感觉,海外有开“宝马”坐“奔驰”的说法,足见德国轿车能给人以莫大的享受。英国知名度最高的精品车为“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和“美洲虎”等,英国轿车造型优雅脱俗,充满了绅士贵族风度,表现为复古保守,精贵稀少,很少为迎合时尚而随波逐流,车身设计别具一格,甚至有些怪诞。

在全球闻名遐迩,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优雅别致、线条简练、极富动感的法国“雪铁龙”;有精巧灵活、充满活力、世界“跑车之乡”美称的意大利“法拉利”、“林宝坚尼”和“玛莎拉蒂”等名牌跑车;有以美观、实用、价廉而著称于世的日本名牌车有“凌志”、“皇冠”、“公爵”、“蓝鸟”、“雅阁”和“三菱”等等。

前不久刚从美国旅游归来的儿子告诉我,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有着深厚悠久的汽车文化历史,有着影响全球的三大汽车品牌,有着最为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汽车渗透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坐在车里享受看电影乐趣的汽车电影院,到专为司机们设计的麦当劳餐厅“汽车穿梭窗口”;从遍布美国的汽车旅馆,到专门为房车设置的露营地,汽车是现代美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确实,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是一个无法离开的朋友、伙伴、家人,或者就是自己最钟爱的一个情人。美国是一个坐在汽车上的国家,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汽车的美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对老中青很多美国人来说,汽车更是人生成长的一个标志,至少许多人第一次销魂就在车上度过。尽管美国车很多,但在许多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并不严重。一则是因为科学的道路规划和路标设计,比如在华盛顿,一些要道,上班高峰时进城道路4车道,出城道路3车道下班高峰时,隔离栏挪位,出城4道,进城3道,以此疏导交通。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人相对严谨的交通意识,面对行人,即使是闯红灯的行人,美国司机都会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因为虽然道路是汽车的道路,但在美国,行人拥有第一行路权,在人与汽车争路的时候,永远是行人第一;如果有汽车不顾行人而继续前行,则会遭到周边司机和行人的共同鄙视。

没有文化的商业没有前途,没有文化的商人缺少品位,没有文化的商品则不会有市场。于是,汽车有了文化:汽车,这个由上万个零件组合的机电产品,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谐地将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绽放出绚丽的文化光芒。汽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人类行为的精神内涵。再说,有汽车就有车迷,就有典雅庄重的名车、精美的汽车模型、别致的汽车匙扣、亮丽的汽车服饰、惹眼的汽车杂志,还有汽车打火机、T恤衫等汽车礼品,这些,都是车迷们的最爱。

汽车自诞生伊始,就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它的高速性、机动性大大加快了人类改变自然、改变社会的步伐,人类也已经离不开汽车了。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已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2009-2010年,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新车销售国,年产销汽车达1800多万辆;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保持世界第一,平均每月突破150万辆,全年累计产销超过1900万辆;预计到2020年产量将达到4000万辆。当一种消费品已经达到一定数量时,它自然就会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其使用价值“以外的作用,汽车也不例外,因此汽车文化应运而生。

“城市新名片・繁荣新见证”的上海国际车展精彩纷呈,可圈可点之处比比皆是,可谓春花芳菲开千枝。新车型、新技术、新面孔层出不穷,从中也折射出汽车文化的很多新内涵、新拓展。比如说,上汽集团提出“爱上汽车,畅行天下”的主题文化,表示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我还看到一家汽车公司提出了企业的最高价值: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开创一片美好的蓝天;企业精神是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企业宗旨是:追求卓越品质,共创幸福生活;企业理念是“三个满意”:靠完美的汽车开辟美好的生活让顾客满意;用精细的管理创造最好的回报让股东满意;以舒适的现场提供最好的环境让员工们满意;质量方针是:让顾客享受超值,抓质量命脉,促持续改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核心价值是:引领潮流,品位睿智。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上海车展,描绘出自由出行的美好蓝图。无法否认,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更为舒适、便捷、安全、绿色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汽车文化论文:当前开展中国汽车产业文化史研究的必要性

一、“汽车文化史”研究背景

1.文化是国家及产业“软实力”的体现

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我们的汽车产业在近十多年间取得了L足进步,但我们的汽车文化相对落后,这与我们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身份不符。因此,亟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2.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汽车文化的繁荣

我国汽车产业相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起步晚,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近些年在技术层面的发展十分迅速,但都面临着一个向上走的问题,而且普遍头顶一块“天花板”。关于这个“天花板”是什么,业界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看法是这个“天花板”就是文化支撑。没有文化支撑,自主品牌始终会在低端徘徊,只有突破了这个“天花板”,我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汽车文化不仅涉及汽车制造和消费,还包括交通、能源、环境等内容。剖析并解决制约汽车发展的这些重大问题,在当前尤为迫切,这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路上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

3.加强汽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是解决汽车社会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私人汽车市场,自2002年开始呈现“井喷”态势。在本世纪最初的15年里,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几乎扩大了10倍。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并进入了“汽车社会”。在这些喜人成绩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开始显现。从宏观层面看: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已严重制约现代社会发展;从中观层面看:非法改装,地下赛车,乱停乱放,交通参与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空白等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靠技术进步和政府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公众中普及积极健康的汽车文化,最终形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4.中国汽车文化发育尚不成熟,汽车文化研究和建设任重道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始终对技术有一种过度的“痴迷”,而忽略了文化的建设,总是试图用技术手段解决一切问题。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造成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上进步“神速”,而汽车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我们现在进行的汽车文化研究和建设是在补以前拉下的课、还以前欠下的债。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文化研究和建设任重道远,依然大有可为,而且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为汽车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

5.产业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缺失对“产业人”的培养十分不利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产业人”的贡献。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更需要有文化、有理想、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新一代“汽车产业人”来完成。而汽车产业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缺位严重影响新一代“汽车产业人”、“汽车职业人”的培养和造就,对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找到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认知产业文化的呈现方式,找到一条能够让学生有效体验和践行产业文化的教育路径,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汽车文化史”研究现状

1.汽车文化类书籍和文献“重技术、轻文化”

目前市面上发行的汽车文化类图书及职业院校教材,多以技术类书籍的面目出现。内容以介绍汽车文化的技术层面问题为主,很少从文化层面,尤其是很少从产业文化层面介绍汽车文化。在各职业院校,汽车文化相关课程,多被定位为丰富学生知识、感性认识专业,而很少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定位此类课程。

2.汽车文化类书籍和文献中以西方汽车文化为主体

这个现象的出现有其客观的原因,毕竟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比较短,汽车文化兴起的历史更短,但也与国内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关系。这正是我们这个课题需要填补的空白。

三、“汽车文化史”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构建符合我国汽车产业实际,并能兼顾长远的理论体系,通过开发一系列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将汽车文化在汽车职业教育领域广泛传播,最终实现对全社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2.研究内容

包含体系研究、课程开发、教学实验、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等四个部分:

体系研究:通过对西方国家100多年的汽车产业发展史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史特点,构建中国汽车产业文化史的体系,并编写中国汽车产业文化简史。

课程开发:依据上述体系研究成果,开发出适合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汽车文化类课程及教材。

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检验上述课程和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等,对不足之处加以修正。

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进一步开发以上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一方面为学生在校学习提供更富现代感的手段,一方面可向社会大众更广泛的传播汽车文化,营造更为良性的“汽车社会”氛围。

四、“汽车文化史”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出汽车文化史的起源及发展线索,为后续研究提供素材。

2.比较分析

通过比对欧美日等汽车强国的汽车文化史,找出其各自的特点和共性规律,为中国汽车文化史研究提供参考。

3.实地调研

通过参观博物馆、走访企业、访问当事人等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素材。

4.教学实验

对开发的课程和教学资源进行科学、严谨的教学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

五、研究团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职业教育研究所,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六、研究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期两年。

第一阶段:

2015年3-4月,查阅资料;准备子课题开题报告。

2015年5月下旬,参加课题开题会,汇报和修改开题报告。

2015年6月底,完成汽车文化简史编写大纲。

2015年6月底-12月,编写完成汽车文化简史初稿。

第二阶段:

2016年1月底,完成汽车文化简史初稿审定并准备出版。教学实验组工作启动,研究确定实验方案、组织教师培训等。

2016年3-7月,进行汽车文化史教学实验。

2016年8-10月,完成实验报告,完成总研究报告。

2016年12月初,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七、“汽车文化史”研究成果

本课题旨在系统研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文化脉络,挖掘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民族精神特别是开拓进取、创新创业精神,总结与升华行业规范、职业伦理等;并以此教育、影响、熏陶职业院校学生,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提高他们的汽车产业文化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本课题拟通过整合汽车行业与职业教育的资源,在系统梳理研究汽车文化史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文化史框架和职业院校汽车产业文化史教育的课程和实施方案。

汽车文化论文:十年前谈市场十年后谈智能啥时谈汽车文化

“两会”结束时,就是京城百花盛开的时候了。

偶尔翻了一下十年前“两会”关注汽车的话题,那时是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北京老百姓关注的是还有啥新车型会在奥运前开卖,买普通轿车,还是SUV,还有就是北京奥运期间要实行单双号,是否要购买第二辆车……专家则是关注民族汽车工业,担心国产汽车会被国外工业击垮,担心中国会成为第二个巴西……但是,谁也没有谈到怎样提高汽车文化。

十年后的今天,汽车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产能过剩、大城市限购、交通拥堵、尾气污染、新能源骗局频发……今年“两会”关于汽车的关键词是:智能汽车。至于新能源车嘛,要规范成“清洁能源车”。总之,现在明白人是越来越多了,套路不好玩了。这也许是有汽车文化的一大表现。

有人说,汽车文化是个很大的概念,在一些大学的汽车专业里,汽车文化甚至是一门必修课。但汽车文化其实很简单:从你选购那天就开始了,比如是买A级车,还是C级车?日本车肯定不考虑了,那韩国车也不会买了吧?有人说,汽车要增加,或减少一些部件才算玩改装了,其实,你在车身上贴一张贴纸就算有文化了。十多年前,美国很多人会在前后保险杠上贴贴纸,一是可以遮挡小擦伤,二是彰显自己的个性(这是花钱最少的改装哦),被称为“Bumper文化”。几年前去欧洲旅游的人会发现车尾贴着:GB(英国)、D(德国)、F(法国)、S(瑞典)的贴纸,其实那都是欧盟组建之前的产物。那时,尽管有国界,但有些欧洲国家之间有小联盟,过境是不需要检查的。现在反而很多车身上贴的是“E(欧盟)”,但车主可能是来自俄罗斯的。

车贴文化也是很自然地进入中国。酷爱赛车运动的,车身上有著名F1赛道的贴纸、WRC的拉花,但我看到一辆国aSUV后窗玻璃贴着日本秋明山线路的贴纸,我就百思不得其解了。国内的车贴也反映政治气候,比如很多日系车上都贴着:钓鱼岛是中国的!(那是五年前的痕迹)如今我在想,韩系车主要贴点啥?

路上的车多了,路怒族也多了起来,最近我看到这样的车贴:关上你的远光灯,傻X!

中国的车多了,但汽车文化没有长进,反而是落后了。不管何时都开着远光灯的,除非被抓现行,被晃的车主也是无可奈何。有个地方的交警让开远光灯的司机坐在灯前自己感受,不过马上有人指出:这不合法。其实,对这种无汽车文化的人,就是用车贴骂,也不是办法,为何中国就不会用法律手段逼这些人懂汽车文化呢?

写到这里,我突然同意智能汽车这个概念了,要开着这种车是否变线加塞就会被拒,不该开远光时是否就打不开……没文化的车主被有文化的车给治了,好像还挺符合国情的。

转眼之间,《汽车之友一冲程》已经发行第四期了。2017年,汽车之友下半刊的升级,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耳目一新。其实,“冲女郎”只是我们想丰富一下读者的汽车文化,但后市场和赛车运动内容才是让你提升汽车文化的必读物。

本期你可以读到奔驰、宝马和本田的改装案例,还能跟我们的记者体验保时捷的冰雪试驾。汽车运动方面,除了一年一度的泛珠春季赛,还能看到我对金港达人老叶的专访。

春天来了,汽车文化的春天也来不?

汽车文化论文: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汽车文化建设与实践

摘 要:互联网是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汽车文化借助网络媒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网络汽车文化异军突起,高等院校的汽车文化建设对人才的培养要符合汽车市场的变化趋势。通过阐述汽车文化建设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网络时代下汽车文化发展的营销优势,探究互联网时代下汽车文化建设的营销策略,以期为高等院校的汽车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汽车文化;现状;营销;策略

引言

我国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十分的不稳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汽车文化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是人与汽车之间的发展关系,汽车作为“第一商品”越来越受到网络多媒体的关注与重视。网络多媒体的出现,成为汽车文化传播与销售的主要途径,汽车文化借助网络多媒体,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互联网汽车文化建设的特征

第一,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具有一定的普及性。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传播速度在文化传播方面远远超过其他的传播手段,网络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借助互联网这一宣传平台,汽车公司也开始在互联网创建符合自身企业文化的官方网站平台,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化,通过互联网获取汽车信息资源是汽车企业的首选。据相关资料显示,汽车网站每天的浏览人数都会突破百万,与传统的汽车媒体相比存在很大的优势,消费水平及文化程度较高的消费者是互联网的主要人群。

第二,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互联网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个人的文化互动空间和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和同步性,电子公告牌、博客、微博、汽车论坛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平等、共享的网络空间,这些形式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广泛,关于汽车使用的原创文章、新车的试车报告、汽车网站的链接分享、汽车公司关于产品资料信息、使用者评论等信息在网络上随处可见,这样网络宣传方式方便了消费者对汽车信息的了解,加强了汽车文化的互动性。

第三,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覆盖率广、受众群体多、传播效率高、信息资源容量大、互动性强、花费成本低、试听效果好、可以随时自行等优势。同时,网络汽车文化在设计时遵循美学特征,突出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及艺术性,汽车企业网站在官方平台上传大量各种车型的图片及信息,进而加强对人们的视觉冲击效果,展示汽车的独特创意和功能性需求。

第四,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更具时尚色彩。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审美标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网络汽车文化呈现出流行、快速、多变等特征,网络汽车文化具有时尚色彩,主要表现在对新款车型的设计、汽车衍生品、汽车装饰及汽车美容等方面,汽车更新速度和流行速度快,采用动感流线设计,将一些时尚浪漫、流行元素赋予到汽车外形设计中,汽车的色彩上以实用、速度、空间、庄重、高雅等流行元素作为主题设计。

二、汽车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第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由盲目消费过渡到理性消费。过去,人们了解汽车产品的渠道比较狭窄,导致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使汽车市场价格攀比严重。现在,随着汽车营销模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消费观念由盲目消费逐渐转变为理性消费,销售者的消费心理越来越成熟。但是,目前的汽车行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价格攀比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售后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第二,汽车市场混乱导致汽车行业的经济利益越来越低。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还比较缓慢,汽车行业的规范标准还不够完善,汽车体制的规划也不够完整,导致汽车市场混乱,汽车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小型的汽车公司开始模仿汽车类型,汽车企业不能及时地制定创新策略,使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汽车行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汽车生产厂家对消费者需求的忽视,使汽车企业发展缓慢。汽车的营销渠道以汽车厂家为主,汽车经销商的营销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营销技巧和营销水平还比较不成熟。在汽车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只是一味地进行产品资料的讲解,单项交流的销售模式忽视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使企业不能针对消费人群的需求进行创新和改进,进而导致汽车企业发展缓慢。

第四,汽车的营销对象受到一定的局限。在我国,汽车的营销对象大多数是以家庭为主,由于城乡的消费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汽车销售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汽车市场还有一定的开发空间。

三、互联网时代汽车文化发展的营销优势

互联网时代汽车文化不但具有宣传作用,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挖掘商机。互联网时代,汽车企业在营销方面存在以下椎阌攀疲

第一,有利于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受互联网文化的冲击,汽车的消费观念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得以体现,将互联网文化与汽车消费理念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汽车消费文化,使汽车文化的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进一步推进消费群体对汽车产品的消费。

第二,有利于扩大传播汽车营销信息。互联网文化的科技性、先进性、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特点,使汽车信息资源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不受种族、地域、国度的限制,尤其是汽车是全球性商品,只要消费者愿意为其消费,不管哪个国家生产的汽车产品都是消费者的消费对象。网络文化是自由的、开放的、可分享的,网络文化的全球化特点使汽车的品牌形象和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极大地拓展了汽车的营销市场和影响力。

第三,加强了消费者与汽车营销的互动与认知。网络文化具有无限的开放空间,汽车企业的销售情况在网络环境中可以随意地传播、互转、评论、褒贬,人们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加强消费者与汽车营销人员的互动、消费者与体验者之间的互动、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汽车企业及时了解大众消费者的需求,也利于大众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度。

第四,汽车文化传播呈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趋势。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是经济成本低、传播速度快,是汽车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汽车文化传播过程中经济成本花费高、传播速度慢、传播效果可见一斑,网络文化应用在汽车文化传播中,将汽车信息资源迅速的传播至各个领域。互联网信息技术是网络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它具有快捷性、系统性、全面性、动态性等传播特点,汽车企业在网络营销环境中借助这些特点可以更好地展示汽车企业的品牌优势。因此,现在很多汽车企业开始重视网络文化中汽车的营销价值,并将其作为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战略。

四、互联网时代汽车文化发展的营销策略

第一,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手段。互联网时代网络搜索引擎手段可以及时、快速、精准地进行信息搜索,汽车企业应该着重加强对这项功能的重视,充分发挥搜索引擎手段的作用,通过与引擎机构合作,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汽车的销售范围和销售渠道。目前,国内的大型的搜索引擎机构有百度、搜狗、好搜、易搜、有道等,国外的大型搜索引擎机构有雅虎、谷歌、必应、Goo等,汽车企业要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同时还要加强与商业引擎的合作,如阿里巴巴,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各种网络资源,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促进汽车文化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

第二,利用网络优势开发消费者需求。汽车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与消费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加强消费者对汽车企业的认可和了解,建立与消费者的信任感。这样在了解消费者产品需求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相关产品的推荐,对消费者的疑问认真、耐心、全面地进行解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售前及售后消费者服务满意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服务基础。

第三,建立汽车网络服务体系。组织各大汽车企业建立汽车网络服务体系,加汽车行业在网络市场中的互动与交流,一方面可以实现汽车行业客户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可以集中进行汽车品牌信息的展示。同时,汽车网络服务体系的建立,还能营造专业化的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氛围,进而提升汽车行业在市场的影响力。

第四,建立专业的汽车网络销售、咨询与服务一体化平台。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建设要不断适应营销环境的变化,同时遵循汽车营销理念,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维护客户资源信息,加强潜在客户的开发和消费客户的回访,建立汽车企业网络销售、咨询与服务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巩固网络汽车市场。

第五,加强网络营销手段的开发。网络环境下,应根据互联网文化的发展特性,有针对性地对消费人群进行营销。汽车企业应该加强网络营销手段的开发,通过汽车专题报告、汽车宣传片、汽车专家访谈、汽车网络游戏开发、汽车电邮等网络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以多样化的网络宣传方式展示汽车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硬件优势,进而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升汽车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汽车文化建设在营销模式上有着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我国高等院校必须充分了解汽车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研究与分析网络环境下汽车企业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汽车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汽车文化论文:浅谈汽车文化之车展

在现实生活中,汽车文化及其相关的一系列现象也在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汽车展览会应该是最能体现汽车文化的现象,它带来的许多新车型、汽车展会风格和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汽车工业跳动的脉搏。

义乌第八届汽车文化节(汽车展览会),服务人员介绍,它始创于2007年,是以文化为主线,采用静态展示、动态体验、娱乐互动、知识普及等多种形式集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文化活动,让大家在购车之余能了解和感受除了汽车本身以外更多的文化气息。经过这些年的培育,随着汽车厂方标准展具投入的增加,规模也随着扩大,目前已成为浙中地区最大规模的汽车展。本届车展让我大开眼界,不仅世界豪车巨头法拉利、玛莎拉蒂、劳斯莱斯、保时捷、凯迪拉克、路虎、英菲尼迪、奔驰、宝马、奥迪等一个不落,合资大腕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亦悉数到场,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力帆等也以强大的阵容展示品牌实力。现场活动丰富多彩,美女模特、劲歌热舞、抽奖、有奖问答、新车等等让大家在赏车购车之余也享受到了游玩之趣。展会上除了各种车型、品牌让我大饱眼福之外,主办方对于著名车种历史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汽车文化独特的魅力,每一个小小的标志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我想,驰名全球的五大车展也早已走过卖车阶段,而今多是交流技术、传递汽车文化,现如今车展真正的意义,除了挑选和购买汽车、一圆自己的“汽车梦”之外,还要让大家来感受汽车文明和汽车文化。

车展显示了汽车工业、汽车文化的繁荣发展与蓬勃生命力,但是无论什么东西,什么事情,它总是有利有弊的,汽车文化也是一样。我们在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们承受着汽车社会所带来的能源、环境、安全、不文明用车等负面影响。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无时无刻不在污染着我们呼吸的空气,汽车的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汽车行驶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和财产。走在大街上,最让行人苦恼的应该就是汽车尾气和鸣笛问题了,我想,尾气问题只能靠新能源开发来解决,鸣喇叭则要求司机素质、交规硬性规定来控制。暑假理论考培训时,看了不少关于交通事故的短片,我深有感触,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原本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的,却有不少人因它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这并非汽车存在的初衷。文明用车是汽车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平时见到的不文明用车的现象实在不少,我们的教练一直非常调“车德”的问题,司机、行人素质提高了,交通井然有序,我国的事故就会少一些。我认为只有建立健康和谐的汽车文化,人类才能更好地享受汽车文明,才能更快实现人车和平共处,达到“人车合一”的理想境界。

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文化的逐步完善,中国的汽车强国之路将势不可挡,我们也终将走进真正的汽车时代!

汽车文化论文:军校汽车文化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针对军校教育目的、教学背景、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特殊性,探索军校汽车文化有效教学的策略。提出四个策略:把握学员特点和学习需求,以校本为原则构建教学理念,以素质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教学实践表明,在这四个策略的规范下,军校汽车文化教学体现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

关键词: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有效教学;校本;策略

0 引言

有效教学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标准条件”[1],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指“可以在教学实施中推广的研究成果或结论”[1]。教育目的不同,有效教学的涵义和评价标准也会随之变化[1]。随着汽车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普及,我国已经从整体上逐渐进入汽车社会,地方高校汽车文化教学成为“普及汽车文化的有效手段、引导广大学生掌握汽车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提升社会汽车文化素养的有力举措”[2]。在社会和汽车工业发展背景下,军人生活中与汽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由于军用车辆装备增多,军人在工作中涉及汽车的机会也增多了。为此,军事交通学院从2013年开始推出汽车文化选修课,并针对军校教育目的、教学背景、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特殊性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

1 把握学员特点和学习需求

汽车文化选修课作为全院公共选修课,选课学员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不同年级,包括士兵学员和青年学员以及有地方院校学习经历的学员。通过对数百名学员的调查和了解,发现每次选课学员总体情况虽然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但是有一些共同点,例如,普遍喜欢汽车但是感情不深厚、不稳定,没有把对汽车自发的、外在的情感转化为促进专业学习的自觉的、内在的动力;不清楚安全出行、文明交通的社会背景和必要性,对当前道路交通中出现的问题动辄成为社会热点缺乏深刻的思考;学习过专业课的学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不同程度地被课程与学科所分割,没有内化为自身的岗位任职素质;等等。

进行有效教学,首先要在了解学员总体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和课下的交流,尽快掌握本次x课学员的具体特点,根据学员专业、年级、经历等方面决定的学习基础,明确选课学员总体的学习需求,依此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并把具有代表性的学员个体的学习需求融入课外任务中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实现差异化教学。

2 以校本为原则构建教学理念

汽车文化选修课是具有专业性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地方高校的教学成功经验表明,结合本校优势特色和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模式容易达到预期效果。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应该符合军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那就要以校本为原则,即从“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3]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理念。

军事交通学院军事交通运输特色明显,近年来更加突出“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实战”的教学导向,强调教学“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大力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加快向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的转型。基于该院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例如无人驾驶汽车等科研成果和汽车运输勤务等特色教学内容,在军队和院校改革背景下,构建“要求为依据,素质为核心”的指导性教学理念,明确“教什么”的问题。

军校学员自由活动时间少,接触互联网机会少,组织很多课外活动的难度大,不像地方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竞赛活动或社会实践更深刻地理解汽车文化,但是他们同样渴望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希望了解部队岗位需求。基于军校特殊教学环境,考虑军校学员与地方高校学生学习条件的差别,构建“课堂为阵地,媒体为前哨”的方向性教学理念,明确“在哪里教”的问题。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文化》选课学员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其中不乏汽车爱好者甚至“发烧友”、汽车游戏高手、驾驶技能高超的汽车兵,也有的几乎为零基础;有高中毕业入学的学员,有经历过部队历练的学员,有曾就读于其他学校的学员;有的学员具备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有的学员即将学习汽车专业课程,还有的学员没有机会学习汽车专业课程。同一课堂的学员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期望不同,传统的讲授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目标。基于选课学员专业、年级、经历的多样性,针对由此带来的多元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构建“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执行性教学理念,明确“怎么教”的问题。

3 以素|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

学员的汽车文化素质指他们在参与社会中汽车相关活动特别是道路交通所应具有的汽车社会公民文化素质,今后在与军车相关的任职岗位上所应具备的汽车军事运用素质,作为学员在专业学习特别是汽车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所应具有的稳定的学习动力、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以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会出现因为学员学习基础不同、学习需求不同而导致学员个体学习目标难实现、课堂教学难组织的实际问题,进而导致事实上的无效教学。以素质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是把对学员的汽车文化素质要求进行解构,具体化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专业学习自主意识、岗位任职实战意识三个方面,学员在三个方面意识的现实基础与课程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体现了他们的学习需求,选取适当的实例作为载体,突出“军味”和“特色”,把适于大多数学员学习的汽车安全文化、汽车及其技术发展和汽车军事运用三方面内容的具体知识点融于实例中。尽可能避免重复其他课程中的知识性或技能性内容,力求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选修课不受学科体系限制的优势。同时,挖掘本院教学科研特色优势中蕴涵的汽车文化资源,提高实例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4 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

汽车文化选修课主体教学方法为传统的讲授法,通过来源广泛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激活课堂,实现高效率的教学。但是也通过课外任务的布置和引导等方式鼓励、指导学员充分利用内容日益丰富的校园网和更加宽松的互联网上网环境,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更多汽车文化知识,了解更多汽车文化资源。在专业知识的引入方式和讲授角度以及课堂研讨交流的组织、课外任务的布置与评价方面体现教员主导作用,在教员给各类型学员提供的课内研讨发言和课外任务中体现学员主体地位。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创造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除了课堂教学组织中的研讨交流,还公布教员联系方式便于有交流意向和需求的学员课下交流,讨论对于汽车及相关问题的看法,讨论关于汽车的困惑。对于因遭遇交通事故等原因对汽车专业学习存在恐惧、厌恶等不良情感的学员进行疏导和鼓励,对在课堂上精神不振的学员询问情况,对生病、身体不舒服的进行关心,对因体能训练、执行任务等导致疲惫的加油鼓劲。

第二是鼓励学员参与教学。在课堂上为对汽车感兴趣而且了解较多的学员提供展示的时间,对课外任务中表现优秀的学员提出表扬和奖励,以带动其他大部分学员的学习。加强课外任务的分工与合作引导,目前课外任务已经从单纯的个人提交结课论文,发展为需要自发结成小组或教员指定分组的协作完成的综合性任务,布置的任务力求有趣而又要求对汽车有一定理解,要求各组自己协调分工共同完成并保证每名学员都有具体任务。

第三是尊重学员个体差异。随着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文化选修课从以地方汽车文化教材加军车介绍的内容逐渐向校本教学内容过渡,实现了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向素质要求体系的过渡。在教员的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员对汽车文化的理解、改变学员在汽车文化观念上的缺失、错误和偏差为主,以传授知识为辅;在学员的课后学习中,以激发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主。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任务,使不同基础的学员都乐于学、都有收获。

虽然对于上百人的选修课,关注到学员个体并不容易,但是由于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有效性显著提高。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文化选修课已成为广受欢迎的一门课,学员选课踊跃,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较开课之初明显提高,学员以各种借口缺课和在课上心不在焉隐性逃课的现象明显减少,课堂教学的学员参与率由10%提高到了80%,课外任务的完成率由40%提高到90%。

5 结束语

根据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文化选修课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把握学员特点和学习需求、以校本为原则构建教学理念、以素质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四个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学实践表明,在分析学员的基础上,遵循校本教学理念,以素质共同需求为目标、以实例为知识和技能载体规划教学内容,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和课外任务的参与程度,会比较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通过对课堂教学和课外任务的有效组织和引导,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体系为依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一致性与学员个体差异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四个策略的规范下,军校汽车文化教学体现出了面向全体学员、加强学员与教员互动、学员相互合作、积极学习等有效教学的特征。

汽车文化论文:对军校汽车文化课程目标的探索

摘要: 汽车文化选修课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在具体化为教学目标并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用于实际教学情况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理论支撑、现实需要两方面分析了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构建基础,并对总体目标以及素质与意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的分类目标给出了表述。从课程目标的层面实现了对学员学习需求的全覆盖,并为同一课堂面对不同基础学员的有效教学、课内导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差异化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P键词: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课程目标

0 引言

地方高校汽车文化教学在汽车逐渐普及并带动城市和国家进入汽车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普及汽车文化的有效手段、引导广大学生掌握汽车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提升社会汽车文化素养的有力举措”[1]。军事交通学院自2013年起开设汽车文化选修课,作为军校中的新课程,对课程目标的探索成为重要的工作。

课程目标是课程工作者在明确了课程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及在深入研究了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基础上确立的,使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以具体地、充分地体现[2]。根据军事交通学院课程标准规定,按照总体目标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分类目标的形式,对汽车文化选课学员结课应达到的要求进行了表述,初步建立了类似专业课的课程目标。但是这种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在具体化为教学目标并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用于汽车文化选修课实际情况的问题。

1 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是统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对选修课学员不适用。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具有决定作用和主导作用,还直接影响着其他两个分类目标。基础课和专业课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因此必须要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或是服务于知识与技能的实现,或是其外在体现。但是统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对年级、专业、经历等学习基础不同的选修课学员不适用,例如,汽车文化中发动机的发展史就不宜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统一要求。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发展史是汽车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有极其丰富的教学素材,相关教学内容展开必然涉及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然而很多学员在专业课中已经学习过发动机专业知识,也有不少学员对发动机知之甚少,讲会使具有专业基础的学员“吃不饱”,不讲则会使没有专业基础的学员“难消化”。

第二是照搬必修课和限选课的过程与方法对选修课不适用。例如,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课后作业促进学员学习,可以要求学员进行预习和复习,但是受选修课性质所限,课外任务过重甚至课堂教学方法过于正式都可能严重影响学员的学习兴趣甚至选课的积极性。另外,必修课和限选课可以安排参观见学、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汽车文化选修课受开课条件、上课时间等因素制约目前只能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仅从教学过程与方法上分析,就可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是附属于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不适用。我国高校的汽车文化课程是从2000年左右逐渐开设并不断发展的,其背景一是社会中汽车的普及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二是教育部在高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及普及工作,也就是说地方高校的汽车文化教育大多是以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出现的。借鉴地方高校汽车文化教学的成功经验,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应该定位于军校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而非具有专业性质的通识课。因此,仅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不够的,附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更不能体现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要求。

第四是忽视学员个体差异的课程目标对军校选课学员不适用。对于汽车文化选修课,相比地方高校选课学生,军校选课学员的情况更复杂,年级、专业、经历等方面的多样性不仅造成学习基础的差异,而且因专业不同带来的学习需求和因个人兴趣不同带来的成长期望都要求实现教学的差异化,统一的课程目标显然不能促进不同类型学员都乐于学、都有收获。

另外专业课形式的总体目标针对性不强,放在汽车文化选修课课程目标中有空话、套话的感觉,没有体现出汽车文化的特点和在实现军校教育目的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独特功能。

2 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理论支撑

第一,高等教育“培养专业化的社会行动者[3]”,根据行动者的理性成熟度,可以把高等教育目的分为经济理性、道德理性、思辨理性三个层次[3]。按照这个逻辑,将高等教育目的转化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即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表达能力、就业技能、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理性气质[3]”。课程目标要把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因此,蕴含“道德”、“思辨”、“能力”、“意识”、“气质”等内化为品质的素质方面内容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其实是很好地衔接了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是教育领域一直追求的。传统课程从注重知识与技能向注重素质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新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就没必要再去走这样的弯路,而是应该把素质放在核心地位。由高等教育的本质分析得到的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具体化为课程目标,是从教育学原理或学术角度对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理论支撑。

第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版)等最新的文件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对受教育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4]。随着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发展以及我国对教育认知的深化,在相关文件中对教育目的表述,从最初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外在要求即知识与技能要求,逐渐发展为开始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即核心素养[4],是从政策层面对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理论支撑。

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军队要聚焦实战、提高实战化水平,对院校教育的发展也作出重要指示。院校教育要为提升我军实战化水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和人才支撑的内在本质要求更加明确,军校课程要聚焦强军目标的核心要求和实战化训练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培养能打胜仗的军事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传承创新军事文化[5],是从军队建设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决策方面对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理论支撑。

3 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现实需要

汽车文化选修课选课学员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各不相同,但是提高汽车文化素质却有普遍的共同之处,这就是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现实需要。

第一,在道路交通中遵法守规是汽车社会基本公民素质。我国已逐渐进入汽车社会,安全出行、文明交通成为社会共识,社会对具有大学生和军人双重身份的军校学员具有更高的素质期望。需要消除军校学员因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造成的对当前社会道路交通及管理现状的模糊认识,引导他们始终如一地把遵法守规内化为自觉行为。

第二,部队车辆装备的应用日益广泛,学员毕业后的岗位任职与汽车关系更加密切。特别是汽车相关专业学员,由于没有地方大学生那种就业压力,在校学习期间对汽车的情感和专业认同感、职业使命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具有稳定的学习动力甚至是否能获得良好的专业学习效果。需要引导学员将对汽车自发、浅层的兴趣转化为有利于专业学习和岗位任职的自觉的、内在的动力。

第三,部队训练越来越实战化,军校教育也不断向实战化聚焦,但是不论军校怎样向部队靠拢,军校教育都不可能替代部队训练,院校定位于“人”的培养,注重影响和熏陶,注重基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长期以来以后勤保障为基本任务的军车要提高实战化,使用与管理军车的人具有实战能力是基础,在学员实战化教育方面,除了最基本的实战化训练项目之外,更应该注重实战理念、实战精神的培养。

4 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构建

4.1 总体目标表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提高汽车文化素质,更好地适应汽车社会道路交通的要求,增强专业学习特别是汽车相关专业学习的动力、专业认同感和职业使命感,增强与汽车相关任务的实战理念和实战精神。

4.2 分类目标表述

①素质与意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员养成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专业学习自主意识、岗位任职实战意识,从而提高汽车文化素质。

②过程与方法。学员通过听课、参与讨论、交流观点、完成课外任务、自主学习等过程,实现三方面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通过国内外道路交通状况与管理变化历程的学习,形成“在道路交通中遵法守规是汽车社会基本公民素质”的时代观念;通过研讨交流理解军人驾驶员交通违法的原因和预防对策。通过听课、完成课外任务、讨论与交流,发现学习汽车文化的乐趣并由此提高汽车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汽车特别是本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学习,培养对汽车的情感和专业认同感、职业使命感;通过对汽车技术发展过程的学习,认同指挥、管理和工程技术问题的不确定性、不完整性,培养工程思维意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探索精神、创新欲望,以及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精神。通过对军车结构特殊性、军车驾驶特殊性、军车运用环境特殊性带来的实战化要求的学习,培养学员爱车爱岗、爱学爱拼的实战理念、实战精神。

③知识与技能。了解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理解汽车对社会和军队的影响,理解并自觉遵守与汽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中的各种规定。在专业学习中能够利用汽车文化相关内容自主地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理解专业知识,以对专业的兴趣和岗位使命感增强学习动力。在工作中能够根据汽车发展历史正确认识我国我军的汽车现状和自己的岗位职责,能够有机结合汽车文化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化建设和开展有关文化教育活动。

5 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以素质为纲的军校汽车文化课程目标,具有以下价值:

①ρг毖习需求在课程标准层面实现了全覆盖。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同很多具有专业性质的选修课一样,在教学中也存在“学生基础差异大、课程容量大与课时少相矛盾”[6]等问题,而且表现得更突出。以素质为纲的课程目标,把学员的学习需求全面地统一在了素质方面,避免了以知识和技能无法对学习需求全覆盖的局限。

②为实现同一课堂面对不同基础学员的有效教学提供依据和指导。在将以素质为纲的课程目标具体化为教学目标时,蕴含素质教育需求的实例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载体,对于在专业课中学过的学员,是从另外的角度来学习;对于没有学过的学员,在涉及该实例的学习中,由于知识性、技能性内容少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即便没有掌握知识与技能,也不会对素质的提高产生太大的影响。因而可以实现同一课堂面对不同基础学员的有效教学。

③为实现课内导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差异化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由于明确了素质要求、激发了学习动力,通过课堂教学的串讲、课外任务的规划和学员自主学习的引导,可以帮助学员针对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构建个体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差异化教学。

汽车文化论文:追求东方文化的汽车设计师

题记:将情感融入到设计中去,是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一直以来所追求并不懈努力的设计理念。他常常说,在设计中,人们常常会加入精神层面的情感需求,不仅是中国人,更是东方人几千年来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象征。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中,家用汽车也有幸采访到张帆,在这个速食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听他讲一讲东方文化对于他的设计,都形成了哪些深远而富有价值的影响。

根植东方文化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东方人的诗句总是优雅中透露着宁静的气息,哪怕现在的城市已经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交通出行也能够朝发夕至,然而有些人的骨子里依然保留着最初最纯净的情结。张帆说,就像我们在传统的起居室、在家里或者庭院之中,都会放置很多贯穿自然的摆设,比如盆栽、花草、观赏鱼等等,这些实际上一直是伴随着国人几千年来对于空间文化和设计的诉求。

同样,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谈到车,它不再是简单的运输工具,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移动的人居空间,而在移动的人居空间里面,我们在满足了人们所有的工作化需求之后,更多地会关注到情感化的需求。张帆对于这一点,深信不疑,他说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情感化也是广汽传祺在车型设计中所做出的系统总结。

谈到东方文化,不得不说到源远流长的儒家学说,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境界是“和而不同”。主张不是为“和”而“和”,而是“和而不流”,必要时还可“求同存异”。张帆提到,在车型的家族化设计中,广汽传祺并没有随波逐流、一成不变,而是将每一辆车都赋予它充分的特性。和而不同,也就在这一点上体现出来,即使将广汽传祺所有的车型摆在一起,你也能够辨识出,它们是一家人,然而每一辆车又能够彰显出自己的性格,对于年轻的品牌来讲,这是最好的结果。

对于广汽传祺,张帆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心血,每一辆车,都是他赞不绝口的作品。比如传祺GS4,作为A级的SUV,它面对更加年轻的市场,因此造型也更加犀利、活泼、有动感。而传祺GS8的目标客户,是35岁左右有家庭、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群,因此造型上更加追求稳重、有气势。张帆认为,一旦简单地将任何一种产品固化,将不会做出好的产品,广汽传祺也完全没有必要走某一种固定风格的道路。依据车型,定位不同,目标不同,做出不一样的产品,才是企业最终的追求。“就像有的人出生于皇室,再落魄,你也能感受到他的高贵气质;有的人出身破落,穿再好的衣服,也只能成为一个暴发户”,张帆笑着打趣道。

追求从不妥协

经历过风浪起落,今天的张帆显得更加成熟、有内涵,面对质疑、面对拷问,他都能从容应对。在传祺GS8亮相之初,很多人发现作为一台量产车,相较之前的概念车它的还原度非常之高,有人问张帆,在设计中是否存在妥协的部分?张帆的回答温和却不失坚定。

当设计团队在做传祺GS8的时候,在设计之初就希望树立出一个新的标杆,能够做到突破和引领,所以大家都有机会感受,当你一眼看到这个车的时候,很多的设计细节本身就很领先,很像概念车,比如大灯,矩阵式的四颗LED大灯设计,不说量产的话,很多人都会以为是概念车,包括尾灯,八字形隧道式LED尾灯,还有整个车这种威猛的气势,车身高威硬朗和细节精致的结合。

张帆对传祺GS8量产车本身具备的数值、颜值都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在传祺GS8第一次亮相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遮掩,它真实的存在已经足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市场的话题,并且为量产车铺好道路,所以从2016年四月份到后来十月份真正上市,传祺GS8从未变过,原汁原味。也正是这一点,这个车的独特设计,从2016年四月份北京车展,到后来量产上市,这种极高的还原度,反而会更加增添用户对这个车的期待和喜欢。

作为国内顶尖的汽车造型设计师,张帆对于本土设计师也同样寄予很高的期望,他认为,目前国内的设计师有能力设计出面对中国市场的产品。而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产品在欧美市场大卖了,他们的媒体一定也会去挖掘我们的设计师,去追寻车型背后的故事。当然,在此之前,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艰辛与坎坷,我们的车,不仅要做到外观好看,更要适合欧美成熟发达的汽车市场所具备的更加严苛的标准和法规,如何争取到欧美市场中消费者的认同,打破他们挑剔又固有的成见,对于广汽传祺,乃至整个国内自主品牌厂商来说,都是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年轻从不惧怕未恚张帆对于广汽传祺的明天,也更加充满信心,海外市场的广阔天地已经打开,未来等待他的,将是充满挑战与冲击力的明天。祝福张帆,也和他共同期待广汽传祺的明天,希望他能带领这一支设计团队,扬帆起航,创造属于他们的传奇与辉煌。

汽车文化论文:汽车品牌、车型英文名称文化浅析

摘 要: 汽车大规模走进中国普通家庭,成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交通工具,了解汽车品牌、车型的英文名称背后的文化内涵之必要性逐渐显现,对汽车品牌、车型英文名称进行探析,可以使我们发现近在咫尺的身边英语竟然包含如此深刻的文化。

关键词: 汽车 英语 文化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汽车产销量排名世界第一,这使得中国逐步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车轮上的国家,汽车已然成为大多数中国家庭买得起、用得起的高档耐用消费品。

汽车品牌与其下属车型一般都有其独特的英文名称,对这些英文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情况,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原来英语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世界汽车集团主要来自以下八个国家(地区):德国、日本、美国、韩国、法国、意大利、中国台湾、中国,主要汽车集团名称如下:

德国:大众、宝马、戴姆勒;日本:本田、铃木、丰田、日产-雷诺、马自达、三菱;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韩国:现代(起亚);法国:PSA(标致雪铁龙);意大利:菲亚特;中国台湾:裕隆;中国国企:一汽、东风、北汽、上汽、广汽、长安;中国股份制企业或民企:长城、奇瑞、吉利、江淮、比亚迪、力帆。

上述基本囊括了世界主要汽车集团,每个汽车集团拥有若干个汽车品牌,每个汽车品牌又下属若干个车型。本文试图在各国汽车品牌、车型英文名称的基础上,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命名行为背后所体现出的深层次历史文化背景。

1.源自品牌、车型英文名称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Polo波罗

在中国销量屡创奇迹的上海大众Polo,本意为马球,马球古时为贵族娱乐,如今仍是一项极为昂贵的富人运动,Polo一词彰显出该车型购买人群的运动、时尚、富有等特点,同时对购买人群的“贵族气质”进行了一番夸赞。

Cruze科鲁兹

科鲁兹Cruze是来自雪佛兰的一款主打车型,由于该词源于动词crucify,意为将某人钉在十字架上,因此Cruze作名词有“十字架”之意。车型名称Cruze(十字架)与雪佛兰品牌的车标――斜十字架暗合,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推断,科鲁兹想必一定是雪佛兰品牌的主打车型,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Transit全顺

作为江铃与美国福特(Ford)合作生产的一款畅销的轻型客车,单词Transit本意为运输、转变,符合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最本质特征,名字取得虽然朴实无华,但简洁大方、言简意赅。

Refine瑞风

作为自主品牌江淮的一款车型,Refine本意为提炼、淬炼,暗示该车型是生产商千锤百炼出的精品。

2.源自相关英文名称首字母缩略

BYD

BYD既是比亚迪的集团名称,同时又是品牌名称,该品牌源自比亚迪汽车的广告语Build Your Dreams,意为构筑你的梦想。对大多数中国普通家庭来说,有房有车是实现人生梦想所必经的重要环节,Build Your Dreams作为动宾结构,简单直接,切中主题,以此广告语为基础,取其首字母缩略BYD作为品牌名称,使得该品牌具有一定的内涵意蕴。

MG

于2005年被南汽收购的英国品牌MG的全称为Morris Garages(中文意为莫里斯家的车库)。由于该汽车品牌创始人英国的威廉・理查德・莫里斯首先创立的是销售汽车的车行,而非汽车生产厂,因此用Morris Garages这样一个名称来命名(因为车行必定有一个停放待售汽车的车库),其后,莫里斯将该车行转型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厂,MG随之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品牌。MG取自莫里斯创业时期所开办的车行的英文名首字母缩略,因此具有浓重的怀旧纪念色彩。

JAC

来自安徽的江淮汽车品牌名为JAC,英文全称为JIANGHUAI AUTOMOTIVE CO.LTD,意为江淮汽车有限公司,JAC既是公司英文全称的首字母缩略,又与英美常见人名Jack杰克谐音,因此朗朗上口较易为人们所记住,但该品牌的文化内涵不止于此,单词jack作名词时意为千斤顶,作动词时意为用千斤顶顶起,由此突出了该品牌汽车性能的稳定与动力的强劲。

3.创新性质的加工词

Luxgen纳智捷

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汽车进入内地市场时选择与东风汽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东风裕隆,品牌名则定为Luxgen――纳智捷。Lux是英文luxury的前三个字母,意为奢华;-gen作为词根在英语中有根源、祖先、种族之意,因此Luxgen作为一个创新性质的加工合成词,意为从根源上就很奢华的汽车。

Excelle凯越

该车型英文名称实为一臆造词,来自单词excellent(作形容词为优秀的意思),截掉最后两个字母后剩下的部分,同时,剩下的部分excelle的前五个字母excel本身是另一个英语单词,作动词用时意为比他人更优秀。因此,凯越的英文名Excelle既有“优秀”的意思,又有“更优秀”的意思,实在是够得上非常优秀。

Infiniti英菲尼迪

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Infiniti的名称由来并不复杂,只是对英语中一个固有的单词infinite做了轻微的改动,infinite一词一般只作形容词性,意为无限的、无穷的,象征着该汽车公司对品质永无止境的追求。

4.源自品牌创始人的名字

Ford福特

1903年创立于美国的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创始人为美国人Henry Ford。鲜为人知的是,ford实为一英文单词,作动词时意为水而过,该公司汽车品牌用Ford这一单词,既是品牌创始人的姓氏,又具有“跋山涉水”之意,实在再合适不过。

Buick别克

通用集团旗下别克品牌的英文名来源于该公司的创始人大卫・邓巴・别克David Dunbar Buick的姓氏。1908年,依托别克品牌的成功,杜兰特于当年创立一个集团公司,并沿用别克BUICK品牌作为开拓新公司的基石,这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汽车工业公司之一――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5.源自动植物名称

Hummer悍马

来自通用的悍马SUV虽已停产,但仍是驰名世界的硬汉座驾,为美军和众多硬派拥趸所追捧,但是,hummer作为一个英文单词,本意却为“蜂鸟”,身形微小的蜂鸟与彪悍的骏马相对比,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Lotus路特斯

来自英国的Lotus Cars与保时捷、法拉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跑车制造商,Lotus本可直译为“莲花”,但由于中国青年缺乏道德的傍名牌行为,导致Lotus Cars不得已在中国市场将曾经的品牌名“莲花”改为“路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