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农业本科论文

农业本科论文

时间:2022-05-09 04:06: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农业本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本科论文

农业本科论文:农业类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评析

摘要:强调了农业类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的重视程度、意识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农业类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了高校应重视学生的科研思想教育、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建立导师制和应重视毕业论文环节在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类;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高等学校必须努力肩负起培养专门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然而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型教育”,随之相伴的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褒贬不一。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值很高,但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高校本身的资金、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同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科研实践能力薄弱,这种情况在非重点本科院校较为明显。此外,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农业类本科专业在招生和就业方面都受到影响。高军[1]对综合排名在前10名的部分高校农业类专业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表明,各高校基本上都采取了比其他专业较为特殊的相应政策,以保证招生就业的正常进行,因而在生源质量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农业的日益重视,也对农科类大学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和背景下,农业类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且已明显滞后于农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鉴于此,本文主要探析农业类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和途径并提出参考建议。

一、农业类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1.意识正在转变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都在通过建立产学研实习基地、组织科研训练计划、开放实验平台、修改教学或课程大纲等方式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农业类本科生的素质教育问题,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进一步转变思想意识,明确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依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学科优势、校址所在区域特点和就业市场供需情况、确定具有区位特色的培养目标。此外,有指导教师会引导部分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在低年级就加入科研合作学习小组,挖掘其科研潜力,鼓励在本专业继续深造。但是,在低年级就具备科研兴趣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自主性较差,没有意识到科研训练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的高等教育受教育体制、传统教育思想、科研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弊端,注重学生学习书本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基础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学生要在四年的本科阶段修完大量课程,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要求系统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以及贴近和了解专业的最新前沿,然而,对于涉及分支类众多、对实践能力和经验要求高的农科类专业,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静心钻研、亲自动手实践以积累经验?此外,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对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有直接作用的实验教学、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要松得多,如学生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种类、症状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实验室标本和图片而不是田间地头;对作物的栽培方式主要来源于书本而非亲自参与,因此使学生形成了理论课比实验课重要的错觉。因而,当学生进入到生产实习阶段,给实习单位的第一印象便是动手能力差,只会纸上谈兵。但是经过一阶段的生产实习,可以感到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大学生科研训练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外高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的教育经验表明,科研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校园良好学术氛围的有效途径。[2]国外的这种教育和培养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在国内,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运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开始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也是学生接受科研训练的主要途径。整个论文阶段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科研计划、试验实施、数据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过程,若全身心投入,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逐渐下滑,甚至有人建议取消毕业论文制度,认为让本科生具备科研能力要求太高,真正培养科研能力的阶段应该放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学校重视不够、学生意识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平台不完善等原因。此外,有高校也开展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但同样由于资金、试验平台、时间安排等限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另外,由于社会因素,选择农业类专业在很多学生看来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农业是立国之本,但农业类院校每年培养出许多人才,却留人乏术。[3]很多学生在入校时就决定以后改行,本专业课程得过且过,而去学习外语、第二学位和考研相关的专业课程;即使不考研,受到市场经济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毕业后改行的也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他们进行农业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农业类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建议

1.重视科研思想教育

高校应在新生入校之初就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使其认识到科研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专业教育对新生进行科研思想教育将有利于大学新生对4年学习生活的规划和目标的制定,指出大学学习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的不同以及培养目标的差异,有助于使新生认识到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成为一名合格本科毕业生的重要性,使其从入校第一天就树立科研能力培养与理论学习同等重要的意识。此外,在组织新生与本专业教师见面座谈时应安排具有丰富科研经验与研究基础的专业老师就自身科研经历和本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与新生交流,指出在大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科研实践能力将受益终身,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专业,建立专业自豪感,鼓励学生在本专业发展深造。

此外,高校课堂教学应改变“填鸭式”的以讲授书本知识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知识多并不等于能力强的认识,甚至要警惕知识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桎梏。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见解,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评估学生的专业能力,具体包括作业、论文、案例分析、口头演讲、书面报告、项目研究(个体/小组)、模拟活动以及其他一些适当形式。由此,高校需投入更多的资金引进人才,建立公共科研实践平台,完善教育管理制度,逐步改变目前大班上课师生交流有限、课堂教学、考核形式单一的实际情况。

2.培养过程中建立导师制

目前高校在组织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中都采取了导师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国家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性研究训练计划一般是由3~5个学生自愿组成科研小组,提出科学问题,选择有相关研究背景的老师为指导教师,由导师再帮助其进一步完善科研计划,通过教师的集体论证和评审,对一些可行性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毕业论文选题则一般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制定一个大致的方向和不同的专题,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通常也是3~5人为一个科研小组。此外,一般科研小组的学生构成主要有同系同年级、同系不同年级、不同系同年级和不同年级不同系等形式,合作持续1~3年。在进行科研工作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将科研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任务,分配到各小组,采用自学、讨论、尝试等形式自主探究和认知,师生共同完成科研任务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果,[4]在培养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建立导师制研究性学习小组是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1]实行导师制后,导师会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迅速有效培养;其次,在实行导师制过程中由于指导教师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学生会有一种归属感,在心理与情感方面更容易接纳导师,也更容易与导师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学生在与指导教师接触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到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这是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导师传给学生的无形资产。此外,实行导师制增加了导师指导所接受学生的责任感。导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背景,在与学生进行商讨、交流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好学生的科研培育计划。[1]这种形式不但促进了教学相长,也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利于本科生早日独立开展科研活动。

3.重视毕业论文环节在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

和许多毕业生聊天,总有人感叹在大学四年中做论文试验和写毕业论文的那会儿还挺有收获,很有实际意义。说明在本科生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用经验和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的培养过程更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书本理论知识和考试结果。有好的过程才能有好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可以说比其研究结果更重要。笔者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中发现,在真正接触科研论文选题时很少有学生仔细研读过科研论文,更不必说有写过科研论文的经历,这时应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系统性。从论文的选题开始,笔者会要求学生了解本领域研究最新前沿,把握好研究方向。为了了解课题研究背景和现状,学生必然会去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如此一来便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书、电子数据库的索引功能等,同时还可促进专业外语水平的提高。之后笔者会组织学生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制订研究方案,斟酌研究方法,指导整个试验过程。起初,由于学生从未接受过正式、系统的科研训练,试验过程只能按部就班,遇到问题不会解决,这时导师需及时引导其查资料,共同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渐渐地开始能独立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了,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这一过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考验与锻炼,也丰富了学识,锻炼了意志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等。在分析整理数据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讨论、挖掘数据背后信息的能力较差,往往是就事论事,只对数据结果作一般性描述,影响论文的质量,这一环节就应该成为指导教师的重点之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可有针对性地推荐几篇高质量文章给学生学习。起初,学生先是形式上的模仿,之后会根据自己的试验结果,通过查阅资料,对比已有文献讨论自己的研究结果,经过不断地修改、完善,一篇不错的论文就成型了。学生在享受其成就感的同时,他们的分析问题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学生就在这整个过程中找到了科研的乐趣,考上了研究生,继续在本专业深造。

农业本科论文: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

摘 要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在土壤肥料高效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本科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核心,系统的学科建设是基础。结合新疆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从学生、教师、院校和社会资源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途径,并列举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教学 社会资源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506个专业之一,也是12个学科门类中农学门类的27种专业之一,隶属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这一专业主要由1998年以前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组建发展而来,目前全国共有53所高校设置该专业。①专业课程包括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等。以这四门课程为例,结合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总结了提高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途径,并列举了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些经验。

1 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正在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201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九份关注农业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中指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强调农业水土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以及基本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至关重要。

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与本科生培养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攀高,2011年为26.9%,预计2020年将达到40%。高校扩招导致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教学一方面要按照“宽口径、大视野”的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强调厚基础,结合地域特色加强自身优势学科建设,同时还要兼顾扩招带来的实验室、师资队伍规模相对减少等问题,这些都给本科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课程调整压缩了传统科目的必要内容。以土壤学为例,1979至1986年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其后没有全国范围的土壤调查,教学中多年来对土壤剖面描述不重视。而美国每年都举办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土壤剖面野外判读比赛。土壤微型态、土壤发生、土壤地理、土壤分类等是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领域。本科生野外试验技能训练不够,就不能为科研院校培养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进而影响和制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012年5月,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旨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西部一批本科高校的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中,有14所设置了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这是全面提高这一学科教学质量和系统地发展该学科的重要契机。

2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

2.1 明确学生是教学和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

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体现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进步上。从严格课堂纪律入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普知识的普及,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要多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理解和新奇独特观点的机会,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中。总之,应该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安排,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弱化以单纯的背诵记忆为主的笔试考核。

2.2 打造精品课程和加强系统的学科建设

从事科学研究、加强系统的学科建设、与提高课堂讲授效果三项内容是统一的。2003年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由此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其内涵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需要发挥科研课题和学术研究在教学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有些还不很完善,一些教材内容也不能反映学科的进步。这就需要选取多本参考教材,同时在撰写科研论文和科研课题选题时,广泛查阅文献,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必要时适当增加新的教学章节,如讲授土壤地理时,可用单独一节讲授土壤微形态,使教学内容反映土壤学发展的全貌,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成土过程微观机制的理解。

2.3 加强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与沟通

近年来,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教育工作委员等组织经常举办研讨会,关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本科教学工作。应该协调共享不同地区高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如《土壤地理学》需要讲解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壤,结合野外景观照片讲解会更生动,可以不同省份自治区的高校协调分工,共享教学使用的幻灯片课件,使全国该专业的本科生受益。通过馆际互借,共享不同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丰富完备的专业图书可以为本科生检索查阅文献、扩展学术视野提供基础。

2.4 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创建第二课堂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如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有土壤博物馆,可以通过建设数字博物馆,供其他教学单位远程参观学习。需要将图书馆、博物馆、地质公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参考,以及培养学生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土壤学会相关会议增加土壤学教育的议题,以及增加企业与本科生、研究生在参加学术会议的比例,为“产学研”三结合搭建平台。

3 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入选了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编号TS12543)。结合相关学者的思考、②地域特色和课程设置,确定了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农业资源高效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地质学、农业与气侯、遥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与植物化学分析、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农业资源与环境的调查规划与信息化管理等关键专业技能;为从事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业技术推广、土壤与肥料等方面的高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部门单位培养科研管理与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同时,还需要根据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当前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或适当修改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

依托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条件。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校园内的纪念碑、石刻等岩石标本命名,组织编写《土壤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的野外综合实习讲义;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参照国家标准方法编写《土壤调查与分析规范》和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书;③参考相关图书和国际国内会议进展,补充教材中不能及时更新或不能反映新疆特殊地域的知识。开设大学生课堂论坛,采用启发教学和加强讨论的互动式教学。④适当增加专业英语内容,开展双语教学,让学生多读多翻译,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收集科学纪录片和野外出差拍摄的照片,丰富多媒体课件内容,注重课件的美感,并增加自然灾害防治救灾知识。

教学改革充分尊重本科生的反馈意见。每学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参与教学改革。通过作业和讲述学术论文,使学生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口头陈述、实验操作、与老师同学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受到训练。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以绿洲农业和草地牧业为主,以土壤侵蚀和土壤盐渍化为主要方式的土壤荒漠化面积较大。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系统地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必将为实现我国西部山川秀美培养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

农业本科论文: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地区本科生就业趋向及其原因以在四川农业大学的调查为例

摘 要 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以来相对比较落后。国家长期以来为发展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和资金,可发展却举步维艰。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人生抉择的时候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来选择就业。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人数也激增,就业中的供求发生巨大改变,这些现象如何影响来自民族地区学生就业。本文就以四川农业大学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本科生为例,探究大学生的就业趋向和影响因素等,浅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就业 大学生

很多民族地区的人到现在都没有充分意识到上学的价值,只要看到自己周围的大学生毕业后没有马上找到工作,就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大部分家长让子女入学深造,主要是以自己熟悉的村里和乡里的大学生为其子女的发展方向。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就业,不仅是简单地为自己谋饭碗,还得为家乡其他人树立榜样,做好标兵。

一、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本科生就业环境

(一)国家的有关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人员的时候,要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并且可以从农村和牧区少数民族中招收。”

我国在劳动就业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执行国家和各自治区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区实行政策倾斜。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招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录用少数民族人员和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科技人员的失业子女。

2.对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对其举办开发就业的生产项目,努力争取生产资金,减免税收,增加贷款及物质、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和帮助。

3.在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就业训练中心和完善就业训练设施,开展职业介绍,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为促进就业训练规模的扩大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虽然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规定,可在民族地区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少,单位的规模小,经营范围窄。大学生的选择面还是相应的比较窄。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把目标定在考取地方政府机关。

(二)高校扩招后的就业影响

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后,有更多的读书机会。在民族地区还实行了教育十年行动计划等措施。从全局来看高校的扩招也是势在必行的事。可是高校的扩招速度过快,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增加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目前民族地区大多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原来能接受大量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部门(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进行机构改革,纷纷压缩编制。在这种招生总量增加,用人相对减少情况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在所难免了。

以前,外地的汉族学生是较少愿意到民族地区就业的,但在扩招后,有了很多的外地学生纷纷到民族地区找工作。

二、调查数据统计分

此次问卷调查以四川农业大学的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本科生为主。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大三和大四的同学(大一和大二对就业还没有具体认识),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表一毕业时期的去向与性别分布表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现在性别不再是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了。可在比较有挑战性和风险性的创业上,女性甚至没有创业的想法。在男女生之中求职均占了相对较高的比重。目前国家非常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创业。可在创业中的困难远远超出大学生的想象,大多的创业梦就一直在梦想和想象阶段。在个人访谈中还发现很多打算创业的学生,在创业计划中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可很少都得到家人支持的,甚至反对的也不少。

表二毕业时期的去向与是否是独生子女分布表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是否是独生子女都首选求职,求职的比重相对较高。是否是独生子女对毕业去向没有明显的影响。在计划创业中独生子女还比较受家人支持。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创业中相比之下父母不太支持,他们更希望子女有个稳定的工作,为家人减轻负担。对无法预计的创业不敢冒风险,也认为冒不起这样的风险。

表三 父母从事的职业与选择就业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

表三表明:父母是国家公务员的,父母对学生择业有一定的影响。其他家庭的学生,相比之下受父母影响较小。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的父母大多都没有择业方面的认识,没有办法给子女提供比较科学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来的这些大学生,自我选择的意识要强一些。父母更多的是从家庭和自身的感受去影响大学生,父母让子女回到自己所在地区工作,主要考虑共享天伦之乐。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很看重家庭,即便是最终的决定权在自己手中的大学生,也会考虑家庭关系。

表四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毕业去向的比例,其中求职占46% 考研18% 创业14% 求职与考研两手准备16% 其他6% 。选择求职的为多数。这样的比例也与整个社会就业现状是比较趋于一直的。

表四 毕业时期的去向比例图

三、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一)民族地区开设一些和当地民族文化有关的课程。让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有机会接触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在大学,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缺点。也便更好的定位民族文化的发展

有意愿回到家乡的大学生,对家乡和民族文化有更多的认识,才能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学习对发展家乡有用的知识

(二)大学毕业后,不应马上回到地方工作,应到发达地区更多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见识。更多的去学习发达地区。并结合自己家乡的特色,在适当的时候回去发展家乡。大学无论理论知识学的再好,可要有一个与实践结合的过程。

(三)在高校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是靠国家的降分政策进入大学的。而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不断加大投入,民族地区的教育也有了极大地发展。也有了更多学生不再需要国家降分才能进入大学。国家的扶持政策应该从招生倾斜变为就业扶持倾斜。让就业倾斜成为民族地区学生的鞭笞。

农业本科论文:农业高校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摘要:农业高校普遍存在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以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开展本科课题组活动,提升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成功范例,详细阐述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开展过程中的体会与思考,期待为其他学科专业的本科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本科教育;课题组活动;体会;思考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我国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包括其他专业本科教育都面临着培养出的人才就业难的考验,尤其是面临着中专与专科教育层次人才的竞争与挑战,因为多数涉农企业与非研发企业不需要高学历人才,而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毕业生。在不利的条件下如何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改以往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知识牢靠而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薄弱的缺憾,突显出本科毕业生的优势与竞争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就业率和创业能力,这将是新形势下本科教育从业人员首应考验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延边大学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过程中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成功范例为例,详细阐述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新形势下对课题组活动进行的改革、完善与思考,期待为其他学科、专业的本科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和高校合校浪潮的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实施,以及畜牧与兽医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的逐步深入,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多数企业单位不想人才高消费,更倾向于专业基础知识一般,而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的动物医学人才。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出现了人员饱和或过饱和的局面,动物医学系本科毕业生想进入事业单位更是难上加难,这要求我们农业高校动物医学系要适应新的局面与挑战,及时做出合理化调整,无论在专业方向与专业软硬件配备上,还是在具体的教育与教学环节的改革上,都要下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与合理化整改,这将是我们继续开展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不利的新局面与新挑战,动物医学系选派资深人士深入用人单位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经召开全系大会进行研讨,最终总结出三点共识。一是专业名称过于老化,专业方向过于单一;二是我们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盲区;三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相对薄弱,进入企业需要较长时间培训与适应才能进入角色。

基于经调查研究形成的三点共识,延边大学农学院兽医系(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前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具体归纳为三大整改举措。首先将兽医系的名称改为动物医学系,将兽医专业名称改为动物医学专业,将卫生检疫专业停办,增加生物技术新专业方向;其次将以往应用的较为陈旧的教材换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其他国家级教材;再次充分利用动物医学系的现有资源,开展以导师制为基础的课题组活动。

1.2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可行性

早在1999年,动物医学系就提出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设想,当时尚属新鲜事物,难免会遭到其他系或专业的质疑和非议,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事实证明在农业高校开展课题组活动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当时动物医学系现有的教育与教学资源基础上,开展课题组活动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

动物医学系属于延边大学农学院传统老系,办学实力和科研实力较为雄厚,拥有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等两个办学层次,硕士专业包括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等三个专业方向,并拥有对内兼对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在科研方面,约95%以上的教师均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多年科研总经费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以上的软件与硬件条件为我们实施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撑与保障。具体讲,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开展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硕士专业的研究生所开展的科研课题为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科研平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对外服务社会业务为本科学生接触动物病例提供了机会。可见,无论在资金、平台,还是在基地上对为开展本科生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2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实施办法

2.1 做好动员工作

首先是对教师的动员。通过召开全系教师大会,向大家介绍当前国家教育形势、专业生存现状、学生就业形势和课题组活动初衷等思考,使全体教师能认清新形势、新需求,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以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办学目标,充分认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重要性。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制定“课题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组指导教师的职责,将课题组活动效果与年终教师等级评定和年终奖金相挂钩,激励指导教师参与活动的认同感与积极性。

其次要做好学生动员工作。从新生开学教育到大二课题组活动正式开始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经学前教育、就业培训、模拟招聘会等多种渠道,使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明确本科毕业生与中专毕业生以及专科毕业生相比存在动手能力差的弱点,想缓解我们的弱点,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要从大学二年级投入到能锻炼我们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课题组活动之中,将我们从书本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和总结,以此再指导实践工作与课堂学习的良性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发地意识到,只有参与课题组活动才能使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和生存本领。

2.2 做好申报课题组的协调工作

学生申报课题组应采取自愿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申报制度。即以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基础,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也要考虑指导教师的科研需要,使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达到默契,只有这样才能使课题组活动顺利实施与开展。为此,系里采取墙报、板报、专题介绍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了解全系教师的研究领域、科研方向、项目资金等情况,在此前提下学生向指导教师提交课题组活动申请表,指导教师将按照自己的需求从中遴选本科课题生,对于未被选中的学生,以采取第二轮、第三轮等自愿申报,直到课题组分组完成。

2.3 做好课题组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的结合工作

延边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远高于其他一般性院校,尤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对于动物医学系两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延边大学要求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实践与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三项工作,短短一学期时间完成三项如此繁重的内容很难实现。课题组活动为此提供了可能,因为本科学生在第八学期之前的时间里,可以利用课题组活动对本专业的科研前沿、科研内容、科研手段、选题领域和试验设计等有个深刻的领悟与认知,避免了第八学期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手足无措的尴尬局面。

课题组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紧密结合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首先本科学生在大学二年级进驻指导教师的课题组后,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实验室、实验设施和实验仪器,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构想,让学生逐步熟悉实验室的日常运转流程,期间负责一些简单的实验准备工作;其次在熟悉实验室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后,指导教师与学生深入沟通,确定本科学生课题组活动研究内容,并制定研究计划;第三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与观察下,发现本科学生在课题组活动中能基本独立完成相关研究工作,且对所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体会和理解后,由指导教师为本科学生拟定毕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试验方案和实施细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实践与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三项工作。

3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3.1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收效

近些年,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本科生课题组活动,在本科学生的实际动手与操作、独立完成科学研究内容、应对临床病例等能力培养方面收效显著。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7年的85%升到2011年的94%;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7年的71%升到2011年的90%。用人单位的反馈显示,多数企业和个体单位认为,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培养出的本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很快掌握本职工作的关键技术,很多本科毕业生在几年内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和技术能手。多数事业单位认为,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在文字处理与文章撰写方面,以及协调各级关系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方面能力极为突出,以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一改以往对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积极性不够等怨言。

3.2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在新形势与新挑战下,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培养出的本科学生之所以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都得益于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能与时俱进,能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适时推出开展课题组活动这一新举措。

在开展课题组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是喜人的,是显著的,也是值得在其他学科与专业进行推广的。但在实施课题组活动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实施初期制定的方案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甚至需要大幅修改的地方;用人单位不仅对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有好的赞誉,还存在不满意的方面,如对集体协作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等。这都将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首要任务。

农业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农学专业(观光农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 农学专业(观光农业方向)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的专业方向,应用型本科农学专业(观光农业方向)人才应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本文探讨,总结了农学专业(观光农业方向) 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措施,为相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观光农业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休闲消费需求日益高涨,同时,长期的快节奏城市生活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城乡居民感到身心疲惫,渴望到宁静的地方去度假,让自己浮躁的心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平和,在此需求下,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在农业部出台《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后,休闲观光农业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

在休闲观光农业这股浪潮来临之际,多所高等院校敏锐地感知到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了观光农业专业或专业方向。2006年,海南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开设了应用型本科农学专业(观光农业方向),河北农业大学开设了观光农业专业(专科),而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也相继开设了观光农业专业(专科)。观光农业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尚属于新兴专业,因此用何种培养模式?何种培养方案?何种教学模式?课程如何设置?也就是高校如何培养出社会急需、针对性强、真正适应观光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我院开设观光农业专业的工作实践,对观光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和探讨。

1观光农业的发展趋势

休闲观光农业在欧洲发达国家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起步于80年代,但发展劲头十足。当前,我国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功能日益拓展,模式丰富多样,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有关部门2009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2万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150万家农家乐,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亿人次,年收入超过800亿元,带动农民就业3000万人,农产品销售350亿,正在成为强农、富农、惠农的新兴产业。目前观光农业的专业人才是十分稀缺的,随着休闲观光农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对具有相关知识背景 ,且具有一定操作技能 、管理和创新能力的观光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会出现一个高潮。

2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内涵

观光农业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一 、二 、三产业的界限,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其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品展示、销售以及游览、休闲、科普、农家特色餐饮等等融为一体。基于观光农业的特性 ,观光农业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应兼具农业、规划管理、旅游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观光园区规划、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技术型与管理型相复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观光农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的能力和素质:(1)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观光农业是多门传统优势学科交叉融合衍生的新专业,主要包括现代农业科学、农业审美学、休闲学、现代旅游学、市场营销学、知识产权学、农耕文化等等,因此,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是光观农业人才的基本要求。(2)扎实的专业技术。在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坛上,相关农技专家就着重探讨了观光农园建设中的蔬菜树式栽培技术,包括温室综合环境的调控与管理技术、根系生长的圈根环境的调控与管理技术等,这些专业技术能力是保障观光农业人才建设观光农园项目的关键。(3)深厚的人文积淀。各地不同的传统农业科技、传统农具使用 、农事时令知识 、传统工艺 、传统手工作坊 、农家餐饮文化等展现出不同观光农业园的特色,观光农业人才在进行园区规划、项目策划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文化元素,提高文化品位,突出特色,因此观光农业人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4)独特的创意能力。独特的创意能提高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吸引游客,增强园区经营活力。(5)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任何一个观光农业项目从策划到实现需要多种人才,如专业技术人才、创意策划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因此观光农业人才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作、团结一致的团队协作精神。

3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以下几点(1)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坚持办学与国际接轨、与企业联婚, 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办学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涉外事务的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3)主动适应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出社会急需、针对性强的人才。

4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学院自开设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以来,一直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以学生为本、以成才为目标、融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突出特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1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学院为了能培养出适合当前企业、行业用人要求的大学生,多次邀请企业、行业的资深人士对应用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中的作用,不断优化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对接社会与行业的需求,解决大学和企业双方“人才”供需的胶着状态。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本学院依托海南大学办学的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依据社会、行业对观光农业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学生就业的现有特点, 培养职业素养好、专业技能精、创业意识强、综合素质高、持续学习潜力大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并使之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培养方案是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文理交叉,注重实践,突出动手能力培养。

4.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大学生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以及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生存、发展、成才的必备软件。因此,学院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重要责任。主要从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其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吃苦耐劳、淡薄名利。而且还要有过硬的观光农业专业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质,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与心理承受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3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衰,更是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广大教师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意图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考核的各个环节设计之中。在教学体系的教与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体现双主体关系,共同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留给学生独立性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和综合性。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的观光农业人才。

5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从培养复合应用型观光农业人才角度出发,本着“ 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调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使其呈宝塔型的课程结构,提高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例,以利于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主干课的建设,一般选取5门主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在“宽”中显“专”,既重通才,更重专才。而不是开设多而杂的课程,学生好像可以有很宽泛的从业空间,但却无法适应需要专门人才的企业需求。

5.1精心构建课程体系

优化的课程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观光农业专业是以农学、园林、园艺、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为支撑而建立起来的,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学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设置课程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要留有足够的弹性,以满足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技术信息和人才市场变化进行调整。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基础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想法,代之以基础教学为专业教学服务为目的,构建相近相通学科的基础课程平台。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壁垒,开发综合性课程;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适应新形势、新规则的变化,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特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同时着力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本学院观光农业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能力培养模块、选修课模块。在每一模块内构建相应的课程群。

5.1.1通识课模块

通识课模块的课程群包括教育部规定的“两课”有关课程, 还有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等等,使学生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了解现代中国革命史,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具有健康的体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5.1.2学科基础课模块及专业课模块

主要培养从事应用型观光农业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和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采取“纵向压缩,横向拓宽”的措施,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同时避免了课程重复、交叉及遗漏等问题。真正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学科基础课开设了休闲学、观光农业概论、植物学、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学、管理学、基础旅游学、园林设计基础和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专业课包括果蔬造型技艺、花卉应用、农业项目策划、观光园区小品设计、观光园区规划设计及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专业课以新技术、新观点、新方法、新规则充实各门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认识观光农业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5.1.3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实验与实训、专业与行业调查、社会实践、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和等方面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连继四年不断线。实验实训课通过现场教学、模拟教学和实验室教学来实施,一般占课程总学时的40%。第1学年署假安排为时2周的专业和行业调查,让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调查活动,了解国情、民情以及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初步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情况;第2、第3学年两个暑假安排一次为时2周的专业社会生产实践,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专业前沿、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了解行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及人才需求状况,从而认真审视自身思想、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差距,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和专业思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第8个学期开展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让学生到生产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并设计自己的毕业项目。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让毕业生进入社会实现“零过渡”。

校内外优越的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是“强实践”的有力保障。如我院“神农园”是专为观光农业专业的学生打造的教学实训基地。主干课程如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设施园艺、蔬菜无土栽培,花卉栽培等的实训课均可充分利用“神农园”的资源,让学生直接参与“神农园”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学院还在当地或外地选择行业信誉度高,科技含量高或科学管理机制好、有校企合作意识的企业作为校外课程实训、毕业实习的教学基地和毕业生就业的桥梁,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有熟悉行业企业的实战经验,实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零距离的理念[6]。校企合作的最佳方式是学生能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期, 可分期进行也可集中进行。实践证明, “强实践”的模式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素养、独立工作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到学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 大多学生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很受实习单位欢迎, 有不少学生实习未结束或结束时就被实习单位正式聘用。

5.1.4选修课模块

在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程块及专业课模块都设有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科技进步、就业需求、地域的不同及家乡的需要任意选课,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理念。选修课分为三类:

(1)全校公共选修课。

学院要求学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课,通过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文明礼仪和人文素养。

(2)专业选修课

主要开设了特殊料理制作、体验项目设计、导游原理与务实、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园林作品赏析、插花与盆景、景观生态学等,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3)扩知选修课。

主要包括果蔬营养与保健、热带经济植物学、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农村经营管理、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科技论文写及作旅游专业英语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2学生业务能力培养

业务能力培养主要针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毕业后将从事的业务,主要开展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策划;观光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旅游经营管理;创意农业等项目的培训,开展系列的业务能力培养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5.3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涉外商务活动能力,增强学生国际市场竞争意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为此,学校不断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从2005年起,已派出12批国际交换学生共68人分别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和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至一年的学习。观光农业专业的学生也得益其中,已有多名优秀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换生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观光农业人才方面取胜得了一定成效。

6结语

农学专业(观光农业方向)是社会经济发展催生的新的专业方向,它应具有适应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同的院校可充分依托自身办学的资源和优势,有所侧重,大胆改革创新,探索适用于应用型观光农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办出特色和水平。

农业本科论文:以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浅谈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概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法,对今后大范围深入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出现问题;相关对策

本科生的导师制在英国高等教育制度也具有独特之处,自14世纪在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实施开展后,很好的解决提升了培养本科生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也是在1938年因为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在浙江大学提倡实施的,育人效果比较明显。从1999年开始大范围扩展,对于以大部分更多学生能够受到良好教育的基础,教学质量和毕业就业量具有较大影响,使其素质形成国家共识。对此情况,多数院校便开始开展此制度,但其运作形式和评定标准等具有可提升之处,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素质提高也起到了良好效果。所以,它的推广与实施以及其完善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发展与提升。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2003年开展此种制度后,确立出一些较为全面的规章制度,并且对于指导思想、组织机构、任职条件、导师聘任、导师考核等方面也提炼出了很多丰富经验。开展以来,学院的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学者们的品德及素质、习惯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丰富与技能的提高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方面受益匪浅。

一、导师制的基本含义及目的

青岛农大生命科学学院实行的导师制可以阐述为:学校会一些素质及业务水平较高的老师对本科生包括从二年级到四年级的在校生,指导加强其自身思想素质,并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入学、选课、专业方向选择、双专业双学位选读、个人学习计划制定、读好书、学年社会调查、职业生涯设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考研、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使其思想、专业、心理、生活等方面有助提高,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运转机制,加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指导教师(即导师),进入导师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适宜的论文题目或研究方向,参加导师或导师所在课题组的科研活动,掌握初步研究科研课题的方法,最终完成一篇课程论文,毕业实习阶段,完成毕业论文。实行导师制的目的归结起来有四个方面。

1.为学生构建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在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行的是学分制,这样虽然使学生的自主择课范围增多了,可是同样也使得一些学生受其本身不足条件因素的影响,不知目的的学习选择,最终会因其不够完善的选择导致一些知识的凌乱。在“大专业—小方向”这种学习模式中更为显现。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很好的把握住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帮助学生合理学习,使其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学科的最前方法及动态,对其本身的专业更好的把握及合理的学习。

2.对学生因材施教。在本科生导师制下,导师所做的工作是疏导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专业的引导,不仅是对其专业上的帮助,也应进行课外一些其他教学辅助,让其得到全方位发展及认知。在此情况下,教学者也应通过此种做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能够认知自己的优点及兴趣,更好的发展自身的空间,展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3.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受教者不仅是接受专业的知识技能,而且更应该培养掌握创新实践的能力。我院在实施导师制的前提下,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科研,使其可以同导师一起参加课题,发表学术科研论文。这样不只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论,还可以加大对某一点的深入研究探讨,充分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

二、导师的遴选和导师的确定

1.在本科生导师制中对导师的选择极其重要,因为它不但要求导师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同时更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责任感。生命科学学院的导师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必须熟悉教学规律和本专业特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师德良好,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关心学生发展。

2.自本科生进入大学二年级后,第一学期公布所有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基本情况,根据导师和学生数量以及导师科研项目情况确定导师选择原则及各类导师额定指导学生数目,进行双向选择。学院制作了专门的软件,双向选择工作全部在网络上进行,先由学生根据其本身的爱好选择相对应的老师,然后相对应的老师通过本身科研情况和学生选择情况选择学生。没有选择上的学生及部分导师再互相沟通交流,最后确定导师安排,对全院师生进行公示。

三、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青岛农大生科院自2003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三年级开始,共3个学期。2008级以后,从二年级开始,共5个学期。通过几年来导师制的实施,使本科毕业生基本了解了科研的基本过程,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激发了他们的科研潜力,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1)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其中第一作者13篇,SCI收录8篇;(2)前三届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立项全校共71项课题,生科院学生共立项17项;(3)以2004~2010年为例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情况:2004届47.5%,2005届37.6%,2006届45.5%,2007届37.1%,2008届39.6%,2009届45.3%,2010届33.6%。

毕业生考取的学校和单位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和科学研究所。历年的毕业生考取国家重点大学和科研所的人数,占所有研究生录取数的比例都在50%以上。

四、目前本科生导师制中的问题

虽然实施导师制以来在培养人才、促进教学、加强学院办学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毕竟处于刚实施阶段,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制度。所以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此进行适当分析和更好地完善。

农业本科论文: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的突出问题探讨与对策

摘要: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文中针对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的突出问题,探讨出现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65年4月,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拥有“农业工程”一级博士点;“农业工程”和“水利工程”一级硕士点;“农业水土工程”和“水工结构工程”二级硕士点;下设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

就业方向:可以从事农业水利、水资源、水环境、水保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毕业设计是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最后的学习和培训阶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深化和拓宽,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1],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实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毕业设计时间紧任务重

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四学年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正是忙于找合适工作的关键时期。因此,参加各种招聘会和单位面试会花去同学们的较多时间。另外,一些考研的学生要到被录取的学校复试。因此,真正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少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毕业设计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一般是十二周,要完成一个好的毕业设计成果,需要学生们查阅大量资料、计算大量数据和绘制十几张成果图纸,工作量较大,要想在有效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们的压力就会很重。

(二)对毕业设计的设计思路不清楚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不管学生将来是做技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在专业上都会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然而,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选题后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设计思路,不知如何思考,不知从何下手,不会设计技术路线,对设计对象、设计内容、主要设计方法感到茫然,不知如何进行下去。

(三)创新能力不强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选题上没有创新。指导教师的选题大部分多年不变,或选题略作改变,内容和要求没有本质改变。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学习了专业知识,也完成了许多阶段性的课程设计,为完成毕业设计做好了专业准备,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把各知识点有机结合,缺乏创新能力。

(四)学能力差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首先要根据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布置的任务和要求,查阅适当的文献和资料。查阅文献和资料的方式,如图书馆,新华书店,上网,但学生使用这些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往往是把指导教师当作他们的“资料库”,可以通过专业书籍和相关信息的访问解决的问题,他们也要指导教师解决。比如,水电站厂房毕业设计中一些新疆当地的雪荷载系数、一些屋盖的设计数据,很多手册上都有,但是学生不会找,即使教师提供了相关的手册,也不会在上面寻找适合自己选题的合适的数据。

二、解决对策

(一)定期检查,落到实处

为了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本院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在第二周安排了开题报告检查、第六周中期检查和第十周毕业设计预答辩检查。开题报告的检查除了指导教师的批阅外,督导专家还要进行批阅,给出分数。中期检查由督导专家根据学生的设计进度和出勤等质量控制指标给学生评分,及时反馈,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内容。第十周毕业设计预答辩检查是全面检查毕业设计整个过程。检查不流于形式,扎实到位,督促教师和毕业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

(二)重视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毕业设计开始时,指导老师就要非常重视开题报告的撰写,促使同学们查资料,把毕业设计的设计思路搞清楚,为主动思维、创新设计做好准备。

(三)建立规范指导

教师的规范指导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首先,要建立审查机制。教师的选题要经过仔细审查后,根据专家小组的意见和建议,重新修改,直到达到毕业设计要求才能使用;其次,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组成教学团队,集体研究、讨论每一年的毕业设计选题,这样,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既避免毕业设计不断重复同样的选题,又避免出现生、偏、难的选题,同时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也非常有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选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学生,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从开题报告到计算说明书的撰写、图纸的绘制,都要在教学过程中规范。计算说明书在形式上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撰写,在内容上也要按照工程设计规范设计,图纸的绘制要按照农水类制图规范进行规范指导,关注细节,督促学生规范制图,及时改正错误。此外,答辩的标准化进程和毕业设计数据文件管理的标准化,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很重要,因此必须规范毕业设计的各个方面。愿并选送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如相关科研院所、各级检验检疫机构等。通过综合实习,使学生尽快熟悉并适应社会,认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在服务实践基地的过程中得到实习单位的认同,为其就业开辟新的渠道。

农业本科论文:以现代烟草农业需求为导向,提高烟草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

【摘要】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以现代烟草农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改革烟草专业本科教学综合实习办法,对2008级烟草本科专业学生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农村综合教学实习;完善综合实习计划,保证综合实习时间;推行双导师制,做到因人施教;完善综合实习考查考评机制,提高综合实习效果;以本专业的实习为主,结合大农学进行全方位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实习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现代烟草农业 烟草专业本科生 教学改革

“六边”实习系湖南农业大学原农学系提出的教学改革模式。主要内容是以校外基地为依托,建立校外教学基地,学生通过亲力亲为,直接参与主要农作物丰产田的种植,掌握其大田生长发育规律与田间诊断、田间病虫害发生与防治以及管理决策等全部生产过程;了解大面积作物生产现状;参观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和牲猪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等,开阔学生视野,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水平,完善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扩大与丰富知识面,打造复合型专业人才。在“六边”实习原则下,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对烟草专业提出的人才要求,提高烟草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是我们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现代烟草农业对人才的要求

在2007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长姜成康代表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政策,根据“一基四化”的总体要求,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以提高烟叶生产综合能力为目标,以机制体制创新为突破,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方面转变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工商合作机制,高起点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标准化组织烟叶生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路子。由此可见,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光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烟叶技术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一批能够把这些技术和设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保障其发挥效用的专业人才队伍。湖南农业大学作为湖南唯一一所农业高等学府,所开设招收的烟草本科专业,在培养我省乃至我国现代烟草农业所需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二、以现代烟草农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改革烟草专业本科教学综合实习

按照教学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教育改革精神,2008年,湖南农业大学首次面向全国,招收四年制烟草专业本科生。3年多来,通过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如何保证学生在具有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2011年春季,我们对2008级烟草本科专业学生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农村综合教学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培养面向现代烟草农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1 完善综合实习计划,保证综合实习时间

本着“六边”精神,2011年春季,一方面,我们把2008级烟草本科专业该学期的“烟草栽培学”“烟草调制学”“烟叶分级与烘烤”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在下农村的实习期间,采取结合烟草的大田生长发育规律与季节,边实习边上课讲授的方式,实习从3月中旬开始,直到烟叶采烤后分级收购共计将近5个月,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烟草整个田问生产、烟叶采收与烘烤、烟叶分级收购等环节的实践;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毕业论文尽可能与实习紧密结合,力争在实习阶段完成毕业论文。

2 推行双导师制,做到因人施教

2008级烟草本科专业的综合实习,总的原则是“推行双导师制,做到因人施教”。实习之初,要求每个学生实习完毕,要写出一份实结报告和一份社会调查报告,平时要写好日记,并在实习期间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内容。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上,学校专门派驻2名实习指导老师带队,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实习点设在湖南省宁乡县的喻家坳烟草站,3月15日进驻实习点后,将32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8名同学,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做组长,负责管理本组学生及与老师的联络,每组安排一名烟草站的老师做实习现场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田间实习与劳动。此外,在下雨天,或者田间没有劳动任务的时候,就安排专业任课老师去实习点给同学们上专业课;实习期间并由烟草站的老师带队参观烟叶合作社、烤房、烟水烟路的建设现场,进行现场讲解,了解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内容与成果;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及科研能力,学校尽可能的把老师的科研项目安排在实习点,由课题负责老师带领同学们,结合实习进行课题的相关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同学们的科研动手能力。

通过近5个月的综合实习,同学们完成了烟叶田间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与管理,对烟叶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烟叶的采收与烘烤工艺与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巩固了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感受,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与奋斗目标。

3 完善综合实习考查考评机制,提高综合实习效果

为保证实习效果,我们采取了“学生相互自评自查、学校带队老师考评与实习点指导老师考评”三者紧密结合的考评管理,整个实习的成绩构成中,学生自评占30%,带队老师考察成绩占30%,实习点指导老师考察成绩占40%,加权平均为学生的实成绩,以总成绩评定学生的实习优良。考核考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出勤率、实习劳动效果、实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科研水平与动手能力、与同学们及当地群众的融洽度、相关报告材料的质量与水平、个人与宿舍环境卫生程度”等指标。由于一系列规章制度比较完善与实施到位,整个综合实习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同学们无故旷课缺勤、违纪违法的事件,受到了实习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一致好评。

4 以本专业的实习为主,结合大农学进行全方位实习

考虑到烟草专业的专一性,为拓宽同学们毕业后的就业门路,让同学们多学点知识,整个综合实习采取了“本专业为主,结合大农学全方位实习”的指导思想来指导整个烟草专业毕业生的综合实习。实习期间,带领同学们参加了南方主要农作物水稻大田管理、蔬菜和春玉米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茶叶的田问管理与采收加工,食品检测与加工、现代设施农业的建设与管理等工作,以及主要农副产品的流通与经营的调查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丰富了同学们的大农业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同学们毕业走入社会、服务与社会的信心。

三、改革效果

近5个月的综合实习,取得的主要成绩表现为:

1 培养了同学们独立思考与工作的能力,锻炼提高了写作水平。整个实习期间,同学们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写出来10分有一定水平的调查报告,其中“宁乡烟草生产综合效益分析”与“除草剂对烟叶大田生产危害与防治”2份调查材料,受到了宁乡烟草公司的高度评价。

2 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了就业信心。实习结束后,同学们写出了实结报告和社会调查报告各32份,完成了全部开题报告的撰写及相关的研究内容;在规划自己就业规划中,有10位同学报考了烟草专业的研究生,8位同学报考了生态、作物栽培等专业的研究生,18位同学立志通过参加明年的国考,进入烟草系统工作。

3 通过综合考评,全班半数以上同学在整个实习期间表现优秀,其余同学均达到了良好。圆满完成了整个综合实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

1 建议在以后的实习中,把教学与实习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实习期间围绕主要农作物的大田生产,针对性的开展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专题讲座,使同学们边实习发现问题,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把理论知识较好运用于生产实际。

2 由于学生来源地域性广,南北方农作物种类、生产布局上有差异,为消除这一地域上因作物种类与布局对同学们知识的差异,实习过程中要扩大实习主要农作物的种类,使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都能对我们主要的农作物大田生产有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3 在学生论文选题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作为他们的毕业论文内容,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效果更佳。

农业本科论文:浅谈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成效

[摘要]:为提高园艺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本文提出对实验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通过改善实验室条件,构建实验平台,重组创新实验内容,优化教学体系等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实验教学 平台建设 综合素质 园艺专业

一、引言

园艺专业是典型的农科专业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科学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而,对于园艺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验教学是其所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实验教学的改革内容

1.创建平台,优化实验条件

(1)改善实验室环境,明晰管理条例

实验室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实验效果,影响学生的兴趣,更加影响学生的实验态度。试想,在一个破烂不堪或到处覆盖灰尘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要想学生认真开展实验,培养他们具有严谨的实验态度是不可能的。我院园艺专业本科实验室于1987年建成使用,至今已20余年。为了改善实验室环境,近年学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实验室的水、电、门、窗、地面和墙面等进行了全面的改造,统一安装了新型的实验台和橱柜。

结合学科建设经费、重点实验室经费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原来的采后、生理生化、组培、显微、育种等实验室按学科特色及所需试验设备等条件进行了调整和整合,建成了以功能为主要标准,以同类、配套仪器为辅助标准的四个综合实验室:采后生理实验室、南昌市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由接种室、培养室、灭菌室、培养基制备室、洗涤室五个部分组成的组培室。此外,还特地设置了两间多媒体实验教学实验室。目前,实验室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为了维护实验环境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我们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学生实验守则》、《园艺植物分子实验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安全保卫及卫生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职责分明。

(2)集中购置仪器,有效共享资源

专业实验室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满足教学,又要服务科研,为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仪器及技术。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开发,反过来用科研、开发成果扩展教学实验,推进实验教学的良性循环。在实验设备选购时,既要从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考虑,又要兼顾到研究生科研的需要。近年来,科研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购置了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进口PCR仪、全温多振幅轨道摇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薄层色谱成像系统、超低温冰箱、药品稳定性测试箱等一批先进的高科技仪器设备。目前,实验室拥有仪器300多台套,其中万元以上的仪器有40多台套。这使得园艺实验室仪器设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既提高了本科教学的水平,改善了实验教学的条件,同时也基本满足了一般科研的需要。

2.重组创新实验内容,构筑科学实验体系

(1)重组实验课程

在实验课程设置上,打破以往实验隶属于理论课程的传统做法,根据教育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新调整组合实验教学课程,凡是实验课时在30学时以上的,单独设课,单独考核计算学分。授课老师也不再是该理论课程的教师,而是由实验室统一分配指定。此外,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将一些课程的实验进行有机的重新组合,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

(2)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以往的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大多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因为每一个实验都是“已知”的,由实验指导教师准备好的并且验证过的,学生照方抓药,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实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而已,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探索欲缺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本着巩固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引进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使实验内容具有新颖性、设计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于课本中没有而在科学发展中日趋重要的内容,也有机地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使学生所掌握的实验内容和方法能够跟得上科学的发展要求。

3.完善实验教学方式

(1)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

对于一些验证性实验,改变以往学生“上课时观望,下课时走人”的模式,鼓励提倡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和实验后的整理工作中来。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跟随研究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实验。对于所增设的一些设计型实验,内容简单的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自己选择材料和试剂,自己配置药品和设计实验步骤等,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老师对于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价采用评语与打分相结合的标准,并加大创新实验在总分中的权重,旨在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和教与学双方创造积极性的提高。

(2)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改革实验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教学手段。农学院园艺实验室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发挥学校网络资源优势,充分利用CAI、CAD等技术来改革实验内容与方法,应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使实验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良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和操作界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视、听、触等多种生动形象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学习只能被动接受同一模式教学的弊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了解同类实验的先进方法、先进手段及发展趋势;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网络与千里之外的同行、专家进行探讨和交流;可以处理、分析实验的数据及结果;探索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三、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改革,实验室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实验教学水平得已提高,本专业的科研水平也有所上升。利用实验室条件完成或正在从事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1项、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2项、省主要学科与学术带头项目1项、省基金项目6项,其他省级项目5项。近三年来,本实验室除完成正常的本科教学的实验需要外,还承担了36位研究生的论文试验,其中有5位获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承担146位本科生毕业论文试验,其中有12位同学获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承担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其中“不同猕猴桃品种需冷量研究”获江西省“兴赣杯”科技大赛二等奖。2009年本专业的果树学科获得了江西省重点学科和示范性硕士点。

通过改革,全面促进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89%,大多学生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专业对口单位。我单位也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26.81%以上,平均每年有8名优秀本科生被免试推荐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此外,每年基本上都有学生考取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一流的大学和研究院所的研究生。

四、结语

全面推进人才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主旋律中的最强音。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实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将继续转变教育思想,深入实验教学改革,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力争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高素质园艺人才。

农业本科论文:中加高等农业本科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摘要:农业高等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以我校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依据,从中(中国)加(加拿大)两国高等农业本科教育出发,从入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学生科研、教学评估和学生评价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国高等农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为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中国;加拿大;高等农业教育;对比分析

本文根据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五年多的实践经验,基于我们与加拿大合作方教务部、国际留学生部、动植物、经济管理等七个系以及项目内各专业年级学生的广泛交流,依据笔者作为项目协调员在加拿大高校访问期间多渠道的参与及感受,对比分析中加高等农业本科教育。在对比分析中,中方以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中加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农科本科教育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编号MOE35CA2A200302890/91)。加方以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Nova Scotia Agricultural College,NSAC)作为比较分析的对象。NSAC是位于加拿大东南部大西洋沿岸以农业为主的公立院校,这所新斯科舍省唯一的农科院校的农业科研、国际化程度在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区久负盛名,是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最为深入的一所学府。该校以开展学术研究的形式吸引了较多的项目资金和政府拨款,与许多企业联盟,参与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建设,是加拿大有机农业中心的科研基地。

一、入学条件

除少数推荐免试外,中国高中毕业生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即“高考”才能进入大学学习。福建农林大学为教育部直属二类重点综合性大学,每年高考录取分数都比二类本科控制线要高出二、三十分。如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两个农科专业2008年在福建省录取的最高分为600分,最低分为528,而当年该省二类本科控制线为471(满分为750),由此可见其入学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

进入加拿大大学,例如,新斯科舍农学院无须正规的入学考试,学生入学以高中毕业成绩为主要依据,一般各科成绩及格且主要科目成绩在60分以上者均可入学。省份、学校排名和专业不同,成绩要求也不同。即使在同所大学,对来自不同省、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其入学条件也有差别。新科舍农学院对2006秋季申请入学的农科类学生高中成绩的要求分别为:本省学生不低于60分,来自其他省份的学生除符合上述要求外,对特定科目还有额外的要求,且科目及其要求随不同省份学生而有所不同,此外,还要有高中老师或辅导员的推荐信;对北美以外其他国家的学生同样有额外的要求。似乎加拿大高校对学生入学的要求更多,但事实上,由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特点,对于大部分高中毕业生而言,达到这些条件并不难;相比之下,中国学生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显得更为严峻。

二、人才培养

总体而言,加拿大高等院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在一定领域范围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较广的知识面、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可进一步提高其能力的可塑性人才。这一教育方针是由加拿大“教育面向市场”的特点所决定的。在高等农业教育中,这种培养方针的结果便自然而然地表现为:一方面,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利于其就业或进一步深造;另一方面,广阔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更能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高等农业本科教育虽然也非常重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但从结果上看,我们培养的学生专业方向还显窄、工作适应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实践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创新性和严谨性还不够突出。

三、质量控制

中加两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在学生质量控制方面也有所体现。在加拿大大学“宽进”的环境下,教授的严格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关键。在加拿大,一门课的课程阅读量非常之大,有学生说一堂2.5小时的课的阅读材料可能需要20至30小时才能阅读完。因此,加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课后大量的时间都用在阅读材料和参考资料上,否则就很难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小组活动以及完成课后作业,也不太可能顺利通过期中和期末的课程考试,即使勉强通过了,也很难取得好成绩,淘汰率很高。在学分要求方面,NSAC的学生是根据其考取了的学分去区分身份,没有严格的年级概念。初入学者至考取到24个学分的学生称为freshman,取得25至55个学分便属于sophomore,56至89个学分者称为junior,而90个学分或以上则为senior。福建农林大学农科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根据专业不同必须修完165至180个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在弹性学制年限(四年制本科学制年限为六年)内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各教学环节准予毕业,并授予学士学位证书。学校对学生学籍管理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根据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开课计划,以2003级中加合作项目学生为例,通常情况下,学生各学年累计取得的学分约为:第一学年56学分,第二学年105学分,第三学年150学分,第四学年180学分。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学生可在下学期开学初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的,由学校安排重考,仍不及格的,允许在毕业前再参加补考。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试读一年,试读期间被编入下一年级学习,但若试读期满仍达不到学分要求,则立即退学。

综上所述,两国在学生质量控制方面似乎都相当严格,但中国高校农学类专业本科学生由于累计学分达不到要求而被退学或试读的,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与加拿大大学接近50%的淘汰率相比仍然要低得多。课程考核是学校对学生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目前,尽管农学类专业专业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灵活,可以采取开卷或闭卷等不同方式进行,但由于老师的授课内容大多来自课本,考试前划有重点,因此,学生只要平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考前再突击一下,通过考试并取得课程的学分是没有问题的。但加拿大大学则不然。对于书本上已有的内容,老师通常要求学生自学,在课堂上只简要介绍一下,重点的讲授内容是老师另外收集的各种学术资料和业界动态,即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预习,对课本知识有充分了解,才能保证在课堂上能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而课后的学习任务也并不轻松,如NSAC农科专业,根据该校的开课计划,学生除了参与课堂授课(Lecture hours)之外,还要进行相应学时的实验室(Lab)实习或野外(field work)实习、课后辅导时间(tutorial hour)要求,这些都是取得课程学分而必须完成的并且在总评成绩中约占50-75%。在考试的时候,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凡是老师课堂上讲授的或课后布置的有关内容都是考试范围,学生平时的用功与否能够在期末考试中真实地反映。

四、学生科研

加拿大大学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实践机会,使学生得以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可以跟随老师进一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中加班2004级园艺学生林松在NSAC就读本科阶段期间,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他撰写的研究论文《通过同步排卵时间和定义卵过度发育来提高极地嘉鱼的卵质量》一文获得加拿大大西洋地区18届水产养殖科学年会第二名。加拿大的大学除了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及成果之外,对学生的其他素质也十分关注。在NSAC,每个科研项目结束后的两周之内,指导教师必须就每个学生在该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定性评估。评估的内容涉及以下多个方面:工作兴趣、积极主动性、组织与计划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判断能力、可靠程度、团队关系、对建议和批评的接受能力、工作中表现出的个人品行、出席次数、守时程度以及总体评价等。这样的评估,在对学生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同时,也使学院和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作为工作团队中的一分子所应有的素质。这与加拿大既注重学术能力,亦注重人格品行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是一脉相承的。NSAC的植物系每年有一个由学生组织的学术会议,由研究生组织,高年级本科生参与,起到锻炼学生写作科研论文、进行会议报告的初步锻炼。

中国各高校每年也设立有大量的学生科研项目,并投入了一定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予以支持。但由于在项目监督、评估验收等方面相应的措施和约束还不够完善,致使部分科研项目最终以“走过场”的形式告终,一方面对师资和财物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

五、教学评估

如果说课程考核是对学生进行质量控制的手段,那么教学评估则主要是对教师进行质量控制。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活动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发起,每学期一次,在期中进行。其检查方式包括学院的自查,包括课堂出勤情况、教师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意见;教务处到各学院的专项检查。每学期的教学评估活动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评估涉及内容有:学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听课,教授、副教授对本科生开课,课程主讲教师教案和备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教材使用,学生到课率及课堂纪律,实践性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及教学管理等等情况的检查,另外,还有对前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抽查(试卷质量、成绩评定情况)。为了及时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福建农林大学还采取网上评教,由各学院教务人员和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此项工作。另外,还发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问卷”的形式,以调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该调查问卷采取填涂卡的方式,调查内容涉及教师的备课情况、课堂教学态度、师生互动情况等20多项,每项均分为A、B、C、D、E5个等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判断作评价,同时可以提出书面的建议及意见,学院将根据调查的情况对教师进行反馈,促使他们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等。一些教学评估活动只局限于形式,没有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加拿大大学在教师质量控制方面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新斯科舍农学院针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设计有专用的评估表,其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评语,学生可以对课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做出分别评价和总体评价,就其中不受欢迎与有待改进之处以及对课程设置、授课教师、实习指导老师和TA工作等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二部分为数字评估,学生就课程总体情况、教师讲课水平、小组讨论情况和实习实验情况4项分别评定等级,每项划分为5级。这些评估表都是匿名填写的,并且特别注明了所有意见将在学生相关课程最终成绩公布后才会反馈给授课老师。除此之外,院系还会不定期召开学生意见反馈会,学生可以无所顾虑地就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畅所欲言,有时提出的意见十分尖锐,这也体现了加拿大学生对教学质量重视和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的意识。此外,加拿大高校有专门的网站(www.省略)供学生在网上匿名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定,全校老师的各自得分一目了然。这不失为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

农业本科论文: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

摘要:当前,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后、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等。加强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重点应放在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根本支撑;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关键词: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一、加强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业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农村金融、财务管理、农业保险、农业国际商务等方面的业务实践技能,还要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

新时期国家对高校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十分紧迫。

3.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兴农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农业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专业,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这个专业的教学使命和天职。农业院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对于综合类、财经类大学的学生,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但由于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学校对学生正确从业观的引导力度不够,使得一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和强农的使命,不愿意涉农就业,既造成该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就业。大力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从低年级就开始着力引导学生培养爱农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端正职业定位态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立志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和综合索质培养”的倾向。在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尽管也安排了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安排得过于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多设在第八学期,此时的学生忙于求职择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少有实地调查的材料支撑,质量水平难免参差不齐。缺乏科学、规范、严谨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呈弱化趋势。

2.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后

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相应的软件支持。由于农业高校对建设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建设落后,导致学生实践兴趣低,实践教学效果差。一些高校的专业实验室依附于课程设置,实验室开放和共享的程度低,实验教学资源还有待挖掘利用。校外实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制度设计、规划制定、系统管理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目前,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且建设落后,主要原因是学校与接受实习单位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实习对锻炼学生能力的益处大,但是对接受实习单位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产生负效果,许多单位因此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勉强接受了,往往出于各种原因也不让学生接触具体业务,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3.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二课堂活动仅被认为只是学生政工干部的工作范畴,与实践教学毫不相关。两者的脱节使得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各行其是,难以有效整合资源,不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尤其对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是农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第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情况下,第二课堂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很好补充。第二,开展以了解国情、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强农的使命的有效载体。第三,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本科生科研课题立项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学校所处区域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期望,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突出农业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明确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要坚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干化,重新修定教学计划,在学时和内容上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制订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并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2.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根本支撑

建设好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根本支撑。农业高校应大幅度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速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功能,不断改善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整合校内教务、学工、招生就业及学院的社会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一些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农村基层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抓住政府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契机,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要邀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管理者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实效性,同时鼓励实习师生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工作,形成学校、企业、学生都受益的多赢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例如,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作为必选课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力推动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一是以“班村共建”的模式建设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班村共建”最初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和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对接,学生通过义务支教、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会建网站、办信息报等形式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推广到全院百余个班级,成为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培养爱农情感的重要载体,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二是通过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竞赛活动,设立创新学分,来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学院为每门专业课都设计了实践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并引导有潜力的学生及作品参加学院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科研课题立项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院本科生有两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国家三等奖,有三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国家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农业本科论文: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出版中的突出问题探析

摘要: 相对于理工类本科教材出版,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出版在2002年之前一直处于起步阶段。自2002年以来尤其是2005年之后,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出版发展可谓迅猛,但同时暴露出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出版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的大力改革,农业专业设置大幅度调整(主要是压缩和合并),现有的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出版已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亟待创新。因此,对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出版存在问题进行探究分析至关重要,以便出版社及时“对症下药”,出版高质量教材。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育;教材;教材出版

1 教材出版结构问题

1.1 基础教材和专业基础教材出版过多

众所周知,无论是基础课教材还是专业基础课教材,其用量都是非常可观的,也就是因为此,出版社都使尽浑身解数,对这一市场领域竞相展开争夺。

(1)基础课教材出版超载最为严重。尽管国家提倡“一纲多本”,但大多数出版社在运作时就已走了样。除去常规的基础课规划教材外,还大量出版了“地方特色教材”。所谓“地方特色教材”,通常是指一所或两所院校组织编写的,甚至是一所院校不同老师担当主编组织编写的教材,如此造成了基础课教材严重的重复出版。据统计,“检索时发现,有的出版单位在3年内出版某一同名高校教材达16种之多。”[1]究其原因:出版社对基础课教材出版设置的“门槛”低,通常要求首印数不低于3 000册,或是要求学校两年之内必须使用完3 000册。这种“门槛”对于基础课教材而言就如同虚设,一所院校自己主编的教材,通常会答应出版社连续使用2~3年,这样出版社就可以一次性印刷出版,印数至少在5 000册以上,从经济效益来说是很可观的。当然,出版社还是很期望能够联合3所院校以上进行组织编写:一来可大大扩大年使用量,争取更好的效益;二来可促进同类院校交流,扩大教材影响力,争取更多的院校参与,提高申报国家规划教材的成功率;第三,可促进教材不断地重印、修订,有利于打造精品,大大延长教材使用寿命。

(2)专业基础课教材出版同样超载。据统计,一种专业基础课教材版本通常平均不低于5个,譬如《植物学》、《动物学》等。由于基础课主教材最多也就20余种,加上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及实验课教材也不过40余种,而专业基础课主教材至少也得上百种,加上配套的实验课教材那就更多了。所以,一个出版社要想把教材出版做大做强,除了做好基础课教材出版外,还必须要重点做好专业基础课教材出版。然而事实上,以专业基础课主教材加上配套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200种计算,也不足以支撑那么多出版社竞相出版的。因此,国家提倡的“一纲多本”在专业基础课教材出版领域也同样走了样。

1.2 选修教材和专业教材短缺

绝大多数选修课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使用量少且每年都不稳定。选修课毕竟不是必修课,平时的上课要求不严格,考试大多是开卷考试或是交一篇论文,学生主要依靠上课的笔记或是到图书馆查查资料就可通过该门课程,所以造成学生大可不必购买教材。

专业课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学生人数少,使用数量自然也就更少了。譬如,《动物遗传育种各论》、《动物遗传学》等均为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教材,尽管该专业每届的学生数由以前的15人现已扩招到了30人左右,但实际购买教材也就区区20人左右,试想,这样即使是10个院校联合编写使用,一年的教材使用量仍不足300册。然而实际上专业课教材要想联合10所甚至更多的农业院校联合编写是很困难的,即使组织成功,那在经费和时间、精力上的耗费也是不可取的。

近几年,随着院校整合,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改革,使得一些涉农专业被调整、压缩,甚至被砍掉(譬如,桑蚕专业,现如今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里几乎不再开设了)。结果造成有的选修课经调整变成了必修课,譬如,《大学生心理学》、《兽医专业英语》等;有的专业课不仅学时数被压缩,甚至有的专业课被调整为选修课了,譬如,《草地学》等。当然,就以上的调整,全国各高等农业院校并不一致。也就是因为此,本来使用量就不大的选修课和专业课教材就更难组织起更多的高等农业院校进行统一有效地编写、出版、使用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绝大多数选修课教材还是专业课教材,因为年使用量太少,出版社对此教材出版的积极性自然不高,那就更别提及时修订、再版了。如今出版社基本上都已转企改制,倘若没有相应的教材经费补贴,则面对该类教材的出版更是雪上加霜。

1.3 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比例悬殊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其出版社均存在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严重脱节(严格说来,应该是实践教材远远落后于理论教材)的局面。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客观的困难因素很多。

(1)理论教材通常为主教材,无论学生上课还是考试,都是必须要有的。实践教材则不同,授课老师对此没有过多的要求,课堂上很少使用教材,考试基本是开卷或是不考,所以实践教材学生很少购买或基本不买。

(2)理论教材体系发展已经很系统科学了,而实践教材内容主要是依据各院校自身的实际条件灵活设置,各高等农业院校因办学定位、科研经费、实践的条件与场所等不同(差距通常很大,譬如中国农业大学与安徽农业大学,前者属于研究型学校,后者则属于应用型学校,两者自然在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要求方面迥然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实践内容。因此,出版社很难组织多所院校合作编写,目前实践教材的出版很少,基本上还停留在自编讲义阶段。

(3)各地区对人才需要的不同,从而造成了高校对学生实践培养的差异。譬如,经济发达地区需要的是创新型综合性人才,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需要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的不同,使得对实践教材的要求理所当然要具有地域适用性、实用性差异。

(4)已出版的实践教材得不到更多师生的认可,譬如,由安徽农业大学张德群教授(全国知名的兽医内科专家)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兽医专业实习指南》,是在最初的讲义经过多年实践锤炼、重新调整后组织了11所高等农业院校编写的。其内容主要是指导本科大四学生如何实习、如何写毕业论文等,是当时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一个先例。但购买该教材的学生并不多,11所高等农业院校的使用总量平均每年不足1 000册。因此,对于实践教材的出版,出版社不得不有所控制。

如何做好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的衔接配套,关键是高等农业院校要切实规范本科毕业生的实践,重视实践教材的组织编写,并拿出一部分经费补贴,同出版社一起做好配套实践教材的出版。

2 教材的质量问题

2.1 内容陈旧

教材是最新科研、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体现,教材内容的编写要加入科研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譬如,最新的科学前沿知识、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然而,经对已出版的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统计分析表明:许多教材内容陈旧,时代性差。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内容更新缓慢、时效性差,跟不上实际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专业类的教材出版,基础类的教材内容相对比较成熟,再加上使用量大,其修订、再版完善很快。而专业类教材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内容更新没保障。

(2)教材内容滞后。这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不能够及时体现国家最新相关政策的调整,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最具有代表性。譬如,《农业政策学》、《土地法学》等,其第一版是分别在2002年、2004年出版的。

2.2 特色不明显、创新不够

如今,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版本众多,但多数都存在特色不明显、创新性差的弊病。具体来说:

(1)专业教材内容缺乏差异性。“经常出现同一知名作者编写多种版本的教材,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内容和结构体系却大同小异,教材版本泛滥;即使是不同作者编写的教材,内容也大致相似,体现不出教材的特色和差异性”[2]。

(2)自编教材相对混乱。自编教材也称地方特色教材,通常主要是由一所高等农业院校的老师们针对本校的课程体系组织编写的,在使用上类似于“包销”。然而,大量的自编教材质量都不高,主要体现在:内容重复、过时,有些有生拉硬扯拼凑之嫌,知识的更新不够及时,跟不上实践需要,好多教材前身本是自编的讲义,后由于“某种利益”的驱动得以出版,使用范围窄,难以满足特定层次教材的需要,显得不够成熟。

在今后的教材出版工作中,国家将鼓励不同风格、不同教学实践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出版,努力扩大品种,要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种风格的教学用书。今后国家不再搞那种使教材缺乏各自特色的统编教材,即不再规定学校应上什么课,每门课上多少学时;只提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教材体系、章节安排、学时分配、篇幅字数等都不做过死的限制,为不同风格教材的问世创造条件。“即使同一层次、同一类型、同一学科专业,也需要多种形式和风格的教材。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出现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的多种风格和多种流派,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最终推动学科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3]

教材出版注重整体优化的同时,就避免了不必要的交叉重复,最大限度地压缩和精简掉过旧、过专、过深的课程内容,筛选最基本的知识。由过去大而全的教材变为少而精、多品种的教材。教师要精讲,给学生课后留下自我复习、查阅、思考的空间。譬如《植物学》,据多家高等农业院校的反馈,近两年出版的《植物学》充分结合了现代教学改革和专业要求,在重要章节上进行了必要的精简,版本也呈现了多样化,教材层次分明了。

一本高质量的教材(所谓高质量的教材是指能够紧跟学术研究的前沿,能够从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立意,能够及时将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融入教材中)通常能够及时反映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教材内容反映着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是院校教育教学必需的载体;教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进度。因此,倘要出版具有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特色的高质量本科教材,就必须要事先分析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出版存在的突出问题,方能寻求相应的对策,在发展中力求不断创新。

农业本科论文: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进程中加强本科教育的思考

摘要: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是关键和基础。在界定研究型农业大学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科教育在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我国农业大学在创建研究型大学进程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教育;质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都为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提供了重要契机。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包括农业大学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加强本科教育至关重要。研究型农业大学必须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作支撑。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进而加快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内涵

对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内涵有个清晰的认识,是研究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而要科学理解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内涵,又应先弄清楚“研究型大学”这一基本概念。研究型大学发轫于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德国柏林大学开创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先河。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研究型大学的诞生。然而,对于什么是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权威的评价体系。我国虽有不少学者结合中国国情对研究型大学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但国内广泛引用的则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王战军教授的界定:“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和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1]这一概念从职能、目标、水平三个层面解读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研究型农业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一类形态,是研究型大学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研究型大学的共性,只是其突出了服务农业行业的办学特色。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农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农业科学研究见长,是承担农业科学知识创新和农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在引领农业科技革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倾力投身服务“三农”伟大实践,在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寻求农业生产和技术革新中新的生长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研究型农业大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深化,其评价的价值观也非一成不变。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实质上是以当今世界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和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实现农业大学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跨越。[2]

二、本科教育在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大学近千年的发展,大学是靠培养人才起步的,也是靠培养人才使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功能得以不断拓展的。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基础。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需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也需要加强研究生教育,但它不是以牺牲本科教育为代价的。加强本科教育,既是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加快农业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关键和基础。

1.办好本科教育是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核心任务

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它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是提高质量的重中之重。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核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基础性工作,既要从长远考虑,又要从基础着手,特别要从当前的突出问题抓起。”他强调,首要的一条是落实本科教育教学的地位,“学校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等,都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重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3]综观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比如,“在MIT,有一种观念深入人心:本科课程和教育构成了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在全国和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4]

2.本科教育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创建培养了学术传人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主线而将其他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的学术机构。正是这种特殊的理念和组合方式,决定了学术是大学的血脉,学术发展是推动大学持续创新的核心力量。但是,大学学术薪火的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培养学术传人。不培养新人,学术就将因失去传人而中断。本科教育是农业大学培养学术传人的基础,它给予学生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和必要的专业训练。学生也只有在本科阶段掌握了宽厚的基础知识,受过良好的训练,才可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脱颖而出,进而使农业大学的学术薪火得以发扬光大。正如密歇根大学第11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所言:“任何杰出的学术机构的基础都是它的本科学院。人们会很好地说明这样的事实,即本科生教育和源于此的学术学科构成了学术的心脏,构成了我们大学的学术核心,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将决定大学的声望以及大学在专业、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实力。”[5]

3.本科教育质量是农业大学形成品牌的基础

大学的品牌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凝结在校名中的社会认可程度。大学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构成了大学的软实力。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必须重视学校品牌建设,以增强学校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凝聚力。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形成和巩固农业大学品牌的基础,本科教育如果办不好,必然会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对此,康奈尔大学前校长弗兰克·罗德斯曾指出,“公众是通过本科教育直接认识大学的,研究型大学的成败与否完全系于本科教育。”[6]我国著名学者温儒敏也指出,“某个杰出的人才出自哪所大学,人们一般更注重其本科,而不是研究生。一所大学得到过哪些奖励,有多少论文,有过什么项目?人们也许并不记得,但哪个杰出人才出自哪所大学哪个院系,大家还是一目了然。”[7]研究型大学在社会上都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大学的毕业生体现出公认的水准和信誉,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4.本科教育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创建培养了忠实支持者

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校友是农业大学独特的办学资源,是农业大学发展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支持力量。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奋力拼搏的同时,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母校,关心着母校的发展,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回馈母校,如在捐资助学、校企合作、学生实践、接受毕业生等各项工作中,他们总是在比较中有意或无意地向母校倾斜,为母校的持续发展带来广泛的支持。而在校友中,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对母校的感情最为深厚,“在校大学生会成为忠诚的校友……这些未来的校友会以崇敬的态度和宽容的方式支持母校……校友捐赠给学校的礼物大多来自于原来的本科生,而非原来的研究生。”[8]

三、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促进研究型农业大学创建的途径

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是关键和基础。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应将本科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观在高校的集中反映和培养什么人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9]只有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才能规范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才能发挥研究型农业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高校都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农业大学,水平高、影响大。因此,该类高校应该承担起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性农业人才的责任,努力培养农业行业的领军人才或领导人才。就其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培养的学生应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能够正确理解人生和社会问题,有健全的心理,有服务国家、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宽厚的专业背景和比较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持续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

大学中的专业是依据特定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以相关学科为依托,分门别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涉及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是本科教育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在本科教育中处于龙头地位,其建设水平决定着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农业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调研行业人才需求结构、规模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发展,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重点加强特色和优势学科专业点的布局和建设,主动探索建立既对接市场需求又体现学校学科优势的本科专业;应充分认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及我国“三农”发展的新趋势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利用学科建设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实与丰富课程,抓紧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构,提升课程的水平和创新性,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应充分利用学科建设创造的科研基地优势改善本科教学条件,使之成为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舞台;应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改造传统专业,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形成具有本校“个性”的专业特色,以切实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3.推行以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教学与研究的紧密结合形成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农业高校应引导广大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使本科生学习建立在循循善诱下的知识探究上,而不只是对现存知识的记忆上;教师的教学应与其科研密切联系,贯穿科学精神和科研方法,并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为目标;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营造本科生从事科研的氛围,为本科生提供广泛的研究机会,包括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吸引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等,使本科生尽早接受科研训练,亲历科研过程,感悟科研思想,激发科研兴趣,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强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农业高校应围绕各专业培养目标,推进以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功能。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应以设计性、研究性实验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习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形成独立工作能力。毕业论文工作应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实验或走向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变大学生实习难、实践弱化的问题,各高校应加强与农业行业部门的联系,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探索农业大学与农业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新模式,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农业本科论文:本科生导师制在农业院校中的探索与实践

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注重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为重点。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模式多种多样,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演变出几种导师制模式。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模式

(一)全员导师制

这种模式下,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即被分成很多小组,学院根据导师和学生人数分配导师,导师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以及进行心理辅导。在低年级阶段,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让学生逐渐了解专业方向,明确学习目标。这种导师制模式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起着很好的补充和配合作用。在高年级阶段,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学生的兴趣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及实践能力的挖掘。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均采用这种导师制。

(二)高年级导师制

这种模式主要对大学二年级以后的学生进行培养。经过大学前两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已经熟悉大学生活,掌握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的兴趣特长也逐渐显现。这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专业研究方向采取师生双向选择和院系调配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分配导师。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下,学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提出研究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

(三)优秀生导师制

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高校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比如高考的高分生以及入校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种模式下,优秀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得到优秀导师的指导和教育。这部分学生可以跨专业、跨系选修课程及选择优秀导师。师生双向选择后共同制定学生的选课内容、培养计划及研究课题。这种模式下,通过导师的指导与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密切接触和了解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动向,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提高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积极作用

(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健康发展

导师制发挥了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热点问题讨论,开拓式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给予学生有益的启迪和帮助。同时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师生和谐平等关系的建立

导师制的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教学管理一体化。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增进了师生交流,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将教书与育人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促进了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教学相长

导师制对导师的责任心、学术水平及教书育人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师制的实行也让导师有了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导师制是一种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师生间互相促进,共同得益,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三、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

(一)师生不重视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服从,循规蹈矩,缺乏主体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差,学生对导师存在着隔膜,不愿主动联系导师。而部分导师也没有认识到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不愿承担此项工作。

(二)导师资源不足

随着高校逐渐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高校教师队伍却增长缓慢,导师往往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导师的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导师即使愿意承担此项工作,对学生的指导也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很少花心思对学生进行智慧和理智的指导、培养。

(三)导师激励机制不健全

担任本科生导师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但是很多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不健全,导师付出很多,却没有相应的工作量记录和其他奖惩制度,无法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发展和普及。

(四)学校软硬件设施不配套

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增强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往往需要一系列软硬件设施为学生创立参与科研的平台。而由于制度和设施的限制,导师往往无法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影响了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