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

时间:2022-05-04 03:55: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初中语文学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浅析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高效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学科整合;合作学习;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是现在学生学习语文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的整合是当今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的意义、目标和策略、以及在实践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是指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强调的是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语文课程,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整合的主体是语文课程而非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目标

1.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语文课程目标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检索信息和积累信息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语文的有关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指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音响效果,教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借助多媒体画面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了语言文字表现的内容,刺激诱发学生产生合理想象,并在想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以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1.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构建网络环境为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使学生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协调和监控的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新的师生关系中,网络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的教育运用是利弊并存的,也有不利于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努力克服这些不利的因素。教师要加强教学手段研究,促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以克服现代教学手段在思想品德、人格感情教育方面的不足;加强教师监控;加强学生健康的学习观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的教育。

3.要选择合适的课题,在合适的时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并非所有的课题都适合在网络环境里上的,很多课在网络教室里上不见得有什么优势,有时甚至效率还不如在普通的教室里上来得高。因此,教师应该要选用适合在网络教室里上的课题再把学生带到网络教室里上,不要为了网络而网络。一般来说,要选用有必要进行扩展阅读,需要学生进行查找有关资料,或是运用网络进行交流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之类的课型。要在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描述进行独立的思维创造的基础上,再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字材料。让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扩展阅读时也是一样的,要选用恰当的时机,一般要在学生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再进行扩展,不要为了扩展而扩展,影响了对教材的学习,造成对教材理解不透彻的结果。

4.教师要认真备课,注重教学设计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发展,教师应从知识、心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选择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使学生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会方法,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增强自信。备课时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媒体,应该选择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媒体。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不能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应该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课件。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中小学教育的进程,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创设一个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于“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变革性作用。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一定能有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初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规则观念

摘要:树立规则观念是社会个体遵纪守法的心理需要,缺乏规则观念的人不可能从根本上去理解和遵守法律。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规则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该以树立学生规则观念为核心。语文教学的一大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会价值观。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决定了语文教学在树立学生规则观念上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一些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的规则观念。

关键词:法制社会 规则观念 渗透法制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

规则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以法律作为社会主要规范是法制社会的标志。现代人需要在法律规则之下去进行一系列社会活动,这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必须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律首先要树立规则观念。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十分重要。语文作为中学阶段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重要科目,理所当然肩负起培养学生规则观念的重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观念成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规则观念对社会个体的重要性

法制社会要求人们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法律是实质就是一种规则。树立相应的规则观念才可能理解法律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才可能遵纪守法。认同一种限制自己行为的规范需要从心里去理解才可能接受。如果我们只知道某种规范是这样的,而不知道这种规范对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我们很难从心里去接受,当然不可能自觉遵守。这种情况下社会个体便是被强制遵守这项规范,尽管法律具有强制性,但法律不希望都用强制手段来迫使人们去遵守它。

对于规则而言,从心里去理解、接受并自觉遵守显然是该规则追求的最高境界。法律作为一种规则,形成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是法律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有些法律本身难以凭借强制性强迫人们遵守,民法中的一些具有选择性的规范就需要凭借人们的规则观念去维护。即使具有很大强制性的刑法在司法过程中也需要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总之,社会个体的规则观念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法制水平和法治程度。只有社会个体具备较高的社会规则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形成法制社会。

二、初中阶段是树立学生规则观念的重要时期

从心理学角度看,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伴随着心理成长,规则观念应该在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用以指导其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评价,决定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情况决定了在初中开设一门纯粹的法学课不现实。同时,法学的深奥性和复杂性也不适合初中学生进行专门学习。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法律。法学的很多基本原则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是理解法学的基础。在很多国家(比如美国)就规定要专门学习法学必须取得大学以上学历。一定的理论知识则是判断法律规范的正义和价值的关键。初中学生生活实践不够丰富,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处于形成时期,要理性地认识社会和人生还具有一定的困难,逐步培养学生认识法律的一些基本常识、树立规则观念是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规则观念是理解法律原则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也做不到让学生一下子理解和把握那么深奥和复杂的法律 。但是培养初中生的规则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有很大帮助。

三、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不能仅限于对规则的介绍

法律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和理论储备,是很难理解如此规定意义和作用的。不信服这样的规范,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守法的自觉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能单纯地介绍对于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规范,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规范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理解这些规范的合理性,在学生心里形成规则观念。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也不仅限于现有法律对语文课本中某问题已有的相关规范,一些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规制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是否可以设置一定的法律规范规制该事物,使之更加合理有序。

涉及到现有法律条文对文中问题已有规定的,需要引导学生对该法律条文产生的背景、法律条文的合理性、社会意义等进行解释,让学生从心里去接受该法律条文。《伤仲永》一文中,仲永本该读书,但其父不使学,在当时的社会没有一个规范去约束这样的行为。如果放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对仲永父亲的行为进行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有读书的权利,家长有送孩子读书的义务。如果我们仅仅这样告诉学生,那么这样的法律条文在学生心里存在的时间可能不会很长。同时,学生对这样的规定有什么社会意义也更难以理解。如果结合社会实际,告诉学生,这样的法律条文就源于仲永这样的事例,一个天生聪慧的孩子由于没有读书而成为普通人,罪魁祸首便是自己的父亲“不使学”。因此,从保护社会人才的角度设置这样的规范,可以保证社会人才不被埋没;从社会个体权利义务角度看,人生而平等,受教育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应有的权利。对于孩子,他们要实现这样的权利,其监护人应该尽到自己的监护责任。因此法律规定了孩子有读书的权利,家长有送孩子读书的义务,权利性规定从正面引导社会个体正确行使自己是权利,义务性规定则从反面禁止义务人不尽自己是义务。这样的权利义务规定,规范了社会管理机构的社会社会职能,明确了家长剥夺孩子读书权利的非法性,可以防止仲永之类的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对于一些法律还处于空白的领域,也应该鼓励学生去探讨设置相关的条文予以规范。《马说》一文谈到了发现人才与任用人才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现在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对此进行有效规范,不妨引导学生试着对发现人才和任用人才的问题设置规范,解决“伯乐”和“千里马”的发现和“喂养”问题。如果建立一部《人才法》,让学生试拟几条法律条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本质的认识,消除学生对法律的陌生与恐惧。

结语: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规则观念的培养,不能一味强调对现有规则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规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规则的合理性及社会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把握法律,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

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信息化。这一发展趋势表明教育将面临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挑战和竞争。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教学设备上的革命已经在中国的教室里迅猛地展开了,而语文课更以其丰富的信息及文字书写量大且费时的特点,期待着多媒体的普及和有效利用。

信息技术是教学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又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科学的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的科学化的完美融合。

一、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探

(一)、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初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

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初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内容和意义

1.在初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如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在互联网里,有很多关于写作理论、技巧的文章和众多例文评点,作文课上,老师可以用此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积累的素材也多了,这就为写作积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创作,特别是构思、立意方面的创新。并且,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评论,广泛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另外,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论坛中,让更多的人来评点,给意见,从中得到更好的提议,来提高写作水平。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给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其关键性、现实性在于教师,如果教师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或只略通一二,那么,教学与信息技术就无从整合,所以,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使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更新自我知识体系,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使自身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将教学手段、教学观念、教学策略都融进信息技术里,做一个有时代精神的教师,这也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重点,因为一个新型的站在时代尖端的教师,更能吸引住学生,并能以自身的素质去熏陶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还不完善,不成熟。但相信,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更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谈初中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

摘要:作为一种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发掘与渗透,是初中美育教育的一种途径和重要园地。它对激发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诸多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不仅能激发学生美好的爱国热情,还能加强对生活、对亲情、友情等更深层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德育;审美情绪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1.引导学生充分欣赏文中之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如窦娥冤中窦娥等悲剧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从而在我们内心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喜悦,我们的勇气得到鼓舞,我们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她的勇气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个外貌奇丑的打钟人,由于他的心灵洁白无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美的。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挚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2.捕捉美好形象感受人物之美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许多篇章,大多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终生建功立业的领袖人物,有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呕心沥血、不畏牺牲的英雄模范,有为祖国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普通劳动者,也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大声疾呼的人。他们的光辉形象,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说服力,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向领袖人物、英雄模范、普通劳动者学习。课文中这些人物的思想情感、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形象,我们老师如果捕捉得好,挖掘得深,就会使学生心灵受到洗礼,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得到升华,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3.加强朗读,提高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那么如何开展朗读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进行。

3.1 激发兴趣,注重积累。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朗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当务之急。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熏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感情,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来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总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才能初见其效。

3.2 教师示范,指导朗读。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如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写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在朗读时,要把韩麦尔先生痛苦、哽咽、激动、惜别等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一个呼之欲出的高大的爱国主义者形象。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统整方式的思考与探索

所谓“课程统整”是指学校教师遵循国家课程标准与以指定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参照多种教科书,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系统设计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我校从2006年起就开展各学科课程统整实验,在学校大课题的引领下,多年来开展了初中语文学科内知识体系纵向统整合学科间相关知识横向统整的实践探索,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统整的必要性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所采用的组元方式是主题组元。主题组元是根据学生精神成长和阅读积累的需要确定一定的主题,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文本组织单元。主题组元有其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教科书结构缺少整体系统。主题单元的主题是教科书编者根据学生精神成长和阅读积累的需要而筛选确定,这就先天地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不同的编者对这个因素的理解很可能有较大的差异。而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或者紧密或者比较疏远,不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这就导致教科书单元主题的确定、多少的抉择、先后顺序的安排,都没有严格的逻辑依据。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只是一定数量的单元的拼接,而没有形成一个相对严密的知识结构系统。

因此,初中语文课程统整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进行学科内知识体系的纵向统整和学科间相关知识的横向统整,完善学科知识系统。

二、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统整的主要方式

鉴于初中语文学科内知识体系的纵向关联和学科间相关知识的横向关联,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基础课与拓展课等学科内知识体系的纵向统整方式,以及补充、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实现学科间相关知识的横向统整的方式,达到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1.教学目标的统整,尊重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全面考虑这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同时,初中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在每节课的学习中,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层面、能力结构等方面进行设定。

2.教学内容的统整,完善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体系

课程统整,是一种课程设计的形态;教材是课程设计、实施的依据和抓手。二期课改促使教师的教材观必须由知识型转向智慧型。智慧型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素材,是为教学提供的基础性文本,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教师要善于调用知识经验,利用教材,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即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统整与生成。同时,二期课改的新教材因为种种原因,某些学科内容体系还不够完善,新老教材还存在某些衔接的问题等,也需要教师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科教学文本加以统整与生成。

3.学科间相关知识的横向统整

随着学科与学科间相关知识、技能交叉渗透的日益加强,学科之间的知识衔接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科内容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语文和历史、语文和政治、语文和艺术等;况且实际生活中,学生在面对和处理事情或问题时,也是不分学科的。为减少学科间知识的简单重叠,为培养学生有效地学习,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效地与人沟通,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就有必要进行学科间的课程统整。

①补充其他学科知识,丰富语文学科内容

补充其他学科知识是指围绕语文教学内容的某个主题,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上《马来的雨》一课时,可以和地理学科教师一起就马来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给学生作一介绍,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马来的雨的特点。

②运用其他学科知识,丰富语文教学手段

学科间的统整还可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已学会的其他学科知识,服务于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或音乐课知识来丰富语文教学手段,是我平时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方法。

在诗词单元教学中,我经常运用信息科技课和音乐课上学生已学到的知识,来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为诗词内容配以音乐和画面,并制作成幻灯片形式。通过这一预习作业的布置,教师可检测到学生对诗词内容的初步了解和把握程度,为教师课堂授课提供了难点和重点的线索。同时,给诗词配音乐、配画面的预习作业,本身也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和审美取向,通过这种形式的预习作业布置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初中学科内知识体系的纵向统整合学科间相关知识的横向统整,对教师而言,可以提升教学自主权,挖掘教学创造力,增进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课程统整可以帮助教师体验协同教学的优势,在合作与分享中得到专长互补,实现专业化发展。对学生而言,透过课程统整,可以加快学习方式的转变,获得较为完整的学习经验,还可以得到更多的综合运用知识的机会,提升综合素质。对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课程统整,可以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促进学科发展。但我们还应注意一些课程统整的基本原则,不要为了统整而统整。因为统整的目的不单在于我们创造统整的方法,而更要关注统整背后的推动力量,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素质。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多媒体与初中语文学科的“联姻”

摘要:教师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极力发挥多媒体优势,通过各种形象化教学媒体的观察和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启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大大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

运用多种传递信息的载体与现代教学法的最佳结合,叫做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强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结论,而且更要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即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语文学科是一门画面感很强,语音效果较严的综合性学科,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可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1.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效应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发展智力为核心的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以陶冶情操、培养品德为目的的情意心理活动过程。发音的心理越发展,知识技能掌握越熟练,越有利于陶冶感情,发展个性。因此语文教学立法的选择要讲求心理效应,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强化学习的成功体验。电教媒体的本质属性赋予了它的特殊功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能收到较好的心理效应。当讲到《狼牙山五壮士》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出一组画面:

五壮士跳崖前眺望远方。这是满怀觉悟的望,是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望。

口号声回荡在山谷,也永远回荡在我们耳边。

五壮士勇敢豪壮、不怕牺牲的精神,五壮士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悲壮之美在学生心中定会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2.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叉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职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的简化了教师的操作,实际上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写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当学生观察了小白兔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个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刚才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个个说的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电”“教”兼顾,改革语文课堂结构

现代媒体深入教学内部,不仅改进了教学方法,而且使课堂结构模式发生了变化。在语文教学中,用音画交融、声情并茂的手段以知激学、以情激学,寓教于乐,打破了机械分割、平面动力、岸上学泳的松散结构,更注意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能力,更重视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扩展和延伸,注意教学的可操作性,更体现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3.1整体着眼,优化设计:建立语文课的新结构,就要搞好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实现教学过程的系统优化,其中首要一环是要优化教学目标。即从未来教育的角度思考,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并研究个别化教育。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还要考虑语文电教的重要个性。《鸬鹚》一课写景叙事。执教这一课,我试着从审美教育、智能训练、知识基础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导向下,整体把握教材,使视、听、读、讲、议、练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成为一个和谐的、完整的、充满生机的教学过程。

3.2取长补短,因课制宜: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是使教学低投入高效益。因此不能仅仅研究开发现代媒体,而应把一切媒体、一切教学资源利用开发出来。这就要求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一要对媒体特征作认真分析,努力发挥使用媒体的特长,如是用来创设情境,展示事实,还是用来显示过程,推导原理,扩大知识面。二是要精心组合多种媒介体,尽可能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交融成一个新的整体,为构建的课堂结构服务。

3.3重视反馈注意调控:课堂教学中引进了现代化的认知工具,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语文、文字、情感和操作的信息。教学过程要重视信息的调空和反馈,以利于组织严谨的结构,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习的成功体验。詹天佑开凿八达岭隧道使用了中部凿井法,这是理解的难点,为了获得学生的感知信息,先让一学生作板画检测。当发现这为学生理解不够正确的信息后及时作了调控,并出示一幅抽动投影片,灯片清晰的反映了中部凿井法的六个工作面,于是,学生茅塞顿开。

多媒体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却有内在的规律。教师只有树立学生为主的思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语文教学才能焕发活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正日益显现出相互关联的基本特征,信息化与全球化。这就标志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正日益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类生活中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教育而言,要把改革引向深入,教育手段必须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必不可少的艰巨任务。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关于对初中语文学科说课的思考

近几年,我们的很多学科都开展了说课和教学反思活动,尤其是语文学科特别频繁。这项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理清了教学思路,找到了教学的理论依据,明白了教学的目的及意义,作用相当明显。但是,就我自己的切身体会而言,该怎样进行说课和教学反思,部分教师还相当的迷茫。我认为,在语文教研活动中,经常进行说课研究,它会拓宽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视野,让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以较快提升。

一、了解说课类型,帮助语文教师找准说课方向

按说课时间先后分为课前说课、课后说课(即教学反思);按活动的功能分为评比型说课(含课前说课、课后说课)、主题型说课和示范性说课几大类。其中主题型说课就是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为主题,在引导语文教师进行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用说课的方式向其他教师、专家和领导汇报其研究成果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说课,都必须说清楚“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几个问题,尤其是“为什么这样教”是进行说课的重点和难点,要突出这一重点,解决难点,

二、找准切入点,提高说课和反思的质量

说课和教学反思都应找准切入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平均用力。一定要根据文本特点,在突出重难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说课和反思。比如有的教学可能在学法指导上较为突出,有的可能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方法独到,还有的可能是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教学环节紧凑、教材处理恰当等等,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抓住关键点进行说课和反思,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进行郑振铎的《海燕》教学时,我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第一和第八自然段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两个段落上,尤其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结束时就能背诵,我在指导学生读文上就下了很多工夫,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整篇阅读、分段阅读、分句朗读、品读、引读等等。尤其是在引读方面有分句引读,综合引读等等,帮助学生背诵课文。比如第八自然段,我的引读设计是:“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今天却看见了――生接读)海水是……海波是……”,“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今天却看见了――(生接读)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在第一自然段中也多次用到这样的方法,这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能在较短时间内背诵这篇课文。我认为在这一方法的运用上,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一个亮点,在说课时应重点说清楚。同时还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具有法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把它作为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教师说课应“以本为本”,但不能“照本宣科”。因此教师要在系统掌握教材的前提下,牢牢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关系,把课标与教材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课说好、说活。 既不能只罗列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忽略文本特点,更不能只看重文本而不顾课标的要求,做到二者兼顾。

(二)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区别,说课不能照教案说

教案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内容、连贯的教学流程、启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方法、板书设计等。说课是教师在总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说出教学过程及教师对各环节具体操作的想法和步骤的理论依据。简单地说,说课是回答自己为什么这样备课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大多采用评比型课前说课的方式进行。许多老师把重点放在了“怎样教”这一环节上。比如有一位老师在对《小巷深处》这一篇散文进行说课时,就介绍了整个教学过程:“首先,我让学生通过读文,用横线画出本文的生字词,再用括号标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说说理由。第二,文中描写盲母爱养女的生活片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贯穿其中的感情线索是什么?第三,边读边思考,文中刻画母亲用了哪些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最后,安排了练笔题目:文中的母亲与你的妈妈相比有什么异同?把课文上学到的东西用于自己的写作练习中。”这样的说课里,对于为什么这样安排及理论依据都没有涉及,应该是偏离了重心,我认为说课的重心应该放在“为什么这样教”这一环节上。

(三)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区别,说课不能视对象为学生

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教学研究人员,是“唱”给教师听的,它侧重于理论的阐述,是一种研究性的活动,是回答了自己怎样上好这堂课的问题。但是教师往往会把握不住尺度,在阐述教学过程的时候把本应是心理上的准备与当下行为结合了起来,偏离了方向,使说课变成了上课。

(四)说课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说”字,切忌“读”和“背”

选准“说”法、找准“说”点、把握“说”度。找准“说”点即切入点的重要性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把握“说”度的问题就比较难了。说课内容从总体上讲分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大块。而在说教材的过程中要说清楚所教学文章编者的意图、所占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的定位等。教法与学法有何独到之处重点阐述。为了突出“说”字,那么我们在措词上就要有一定的要求,要适合口语表达。不能“读”和“背”。而我们目前的说课恰恰就多为读和背。这可以理解为:一方面教师对课程标准不熟悉,不能脱稿,不能自由发挥,不能“说”;另一方面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对于教材要怎样教,学生要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什么,怎样学,教师心中无数,所以不敢脱稿,不敢放心大胆地“说”。

总之,语文学科教研活动中的说课是有助于教学推进的有效手段之一,当从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在注重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有效的语言工具。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质量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初中语文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是衡量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那么,以就意味着你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认可了你,自然就乐于学好这一科目。乐于学好这一科,质量自然就会提高。俗话不是说:“亲其师,信其道”吗。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学不外乎就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因此,在开学初就应拟好一套完善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这套措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找准关键词,做好听力训练

听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方法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准确地完成规定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首先,平时多练习说普通话,多听、多看、多记,这是获取信息的首要条件。其次,在做听力题时,找准关键词,把要问的问题熟记于心。接下来在做的过程中,边听边记。第三,如果不能一下子记下完整的内容,也可记下一些重要的词语,然后再把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话串连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多做这样的训练,一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

口语表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利用每天课前3分钟的时间,请一位学生上台演讲,内容可包括叙说时事要闻、成语故事或成语故事新编、名人故事、对自然的瞬间感悟、学习心得等,这样一来,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我们都知道,靠个人去获取知识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但通过这样的途径,我们就可从别人的口中了解更多的知识。试想:一天知道一个内容,一学期下来,会了解多少的内容呢?这个问题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

三、巧妙引导,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

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吗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学语文,就是要训练学生如何读书的能力。在不断读的过程中去领会文章的大意,表达的中心,关键词句的含义等。同时,还需在读书的过程中去积累词句,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技巧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读书呢?是不是拿着书反复读就能领会以上知识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样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没有新意。最好的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外,教师还必须做好引导,适时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答对的学生给与表扬,对答错的学生也应给与鼓励。让他们都能在其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兴趣,兴趣来了,成绩自然也就会逐步提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四、勤练习,多鼓励,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是语文知识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最能检验一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得好与坏的标准。有人曾说:“考语文,什么都不做,就让考生写一篇作文”。由此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平常的作文成绩也占了全部语文成绩的40%,就是在中考中也占了1/3的比重。因此搞好作文教学是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平时应让学生多写随笔、日记或周记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内容不限制,可写自己的瞬间感悟,也可叙说自己的情感故事和内心的烦恼,或是摘抄优美文段、句子等。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还能让学生有了一个倾诉的对象,把平时不敢对外人说的话对它说,大大减小了心理压力。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其次,要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教师的评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作文给出恰当的评语,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对于写得好的同学,既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点,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对于写得差的同学,则要给与更多的鼓励,让他们从新树立写作的信心。第三,有的作文评语,我们还可就学生写作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探讨事件的对于否。如有位老师在给学生的一篇周记评语中写道:“任何作家都不会说自己的写作是完美的。要使作品更能得到提高,必须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使自己的作品题材更广泛,更有深度,语言上再加以锤炼,使之更加生动。祝你成功。”所以说,评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需灵活掌握,便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当然,要提高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的质量,除了上述讲到的几个方面外,在教学上,必须作到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写好教案,课堂上应采用“情感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根据问题情境,适时的设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延展性的问题让优生和差生回答,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写好课后小结,总结经验,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总之,要想提高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去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和勇于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初中语文学科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把学生的主体性摆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上,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须由原来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与此同时,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一切以教师讲为主为自己学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科 自学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师讲;自能作文,不待师改。教师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达到自能读书这一目的?我就这一方面,作了以下探讨。

一、更新观念,树立意识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强调“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把学生的主体性摆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上,这就要求老师的教育观念须由原来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发展能力为中心。”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传授学法为中心”,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一切以教师讲为主为自己学习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

只有做到以上两点,达到思想上的转变,才能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自学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工具,是终身受益的一种能力。自学能力可以在后天学习和实践中培养,所以,只有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那么如何向学生传授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 从预习入手,使预习成为自学的起点。

预习就是课前的自学,即学生上课前独立地自学新知识,独立思考新问题,独立地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我首先从预习入手,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

我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让学生按“五步法”预习课文。第一步,学习导读,包括单元导读和本课导读,了解本单元及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做到学有目的。第二步初读课文,边读边利用工具书查阅,扫除字词障碍。第三步,读后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个主要内容是怎样写的,即理清写作顺序。第四步,自练课后题,检验预习效果。第五步,把自己弄不懂的问题整理出来,并在书上做好记号。

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学生心里有了底,听课时,有意注意就增强了,学习效益自然提高了,达到了自学的目的。

2. 从课堂入手,使课堂成为自学的主阵地。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以往自学能力在这儿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我力求改变这一局面,让课堂也成为学生自学的主阵地。

首先,要求学生会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要学会自学,首先要会质疑。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逐层深入,启发学生提出各种疑问,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指导学生相互讨论,让学生在独自探索和相互启发中“掌握所学知识。”这种质疑法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好方法。

如:教学《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我要求自学小组同学互相提问,有疑而学,有的同学质疑很有价值:“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文题无关,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然后互相讨论,在相互启发中,对故事的发展认识及人物理解,则水到渠成,教学重难点不攻自破。

其次,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内在潜力,训练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相信学生,大胆放手,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表达、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归纳、总结。给他们时间,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达到“会学”、“乐学”。

如:教学《喂――出来》一文,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小石头掉下来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这个虚构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同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讨论、争辩。整个课堂变得热闹起来,教学气氛高涨。当他们通过实践、分析、综合、归纳、总结,自己解决了这几个难题,其成功感是不言而喻的。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品质,又锻炼了自学能力。

3. 从复习入手,使复习成为自学的延伸。

以往,随着一篇课文教学的结束,课文的学习也宣告完毕。而我则不这样认为。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我想:知识是有层次、有联系的。可以通过旧知识达到知识的迁移。因此,遇到与以往学过的课文有类似特点的新课文,在教学前,我都要求学生找出以往学过的课文,对照将学习的新课文进行复习,找出他们的相同特点。通过这种对照复习,学生不仅能巩固旧知,而且对新课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取得了好的效果。

如:教学《满井游记》一课时,我先要求他们自己预习本课,再启发他们回忆以前所学的课文《三峡》,引导他们通过复习,找出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很快地白描这种描写方法在对照中被找出来。再在课堂教学中略施引导,让他们在课文中找句子体会,教学轻松,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即“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不是靠一朝一夕完成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有望最终完成。因此,从七年级起,从入学的第一课起,就应严格要求学生,经常训练,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如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读书时认真思考、勇于提出问题的习惯,看书时随手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等等。

中国有不少名人佳作,我们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一一学完。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学习,如果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过一遍,文中的精髓怎能领略,怎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说良好的习惯对每个人都终身受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更具重要意义。

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现在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在不断地更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光有满脑子生硬知识的人根本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教师,目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我想,这大概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吧。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浅析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合作性学习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合作性学习 优化措施

人的成功不仅在于智力因素,而且在于非智力因素。许多事情的完成,需要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因此,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与他人的合作便是很重要的能力。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在合作学习中,通过组员之间相互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并有效进行沟通交流,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这些都有助于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与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展开合作性学习

(一)把合作性学习贯彻于上课预习的准备中。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内容多元化多样化,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学生要上好语文课,课前所做的预习准备工作太多,有的教材内容在课前准备的工作量很大,这就要求学生分工与合作。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专题、名著导读、综合实践、口语交际等都要求学生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如在进行九年年上册《气象物候》专题学习时,学生在课前得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观看一周每日的天气预报和观察一周天空云彩,并做好观察记录,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等等,如果不分组合作,学生课前工作量太大,根本无法完成。教师可要求各学习小组分头准备,合作汇总、共同分享。课堂交流时各组组员在完成全部任务的同时重点准备一两项,展示本组学习成果。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以合作学习为重要形式组织课堂教学。

在学习新知识时,先在小组内部展开提取信息、筛选信息;然后讨论、争议、分析、概括等活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而归纳、总结规律形成小组结论;最后全班交流,相互补充、修正,达成共识。如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形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是作者莫泊桑如何塑造的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及主题探讨,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我从以下两个板块来分组合作。

第一板块:在人物性格探究上预设“深度问题探索板”,由各学习合作小组自主选择1―2个问题探讨、交流。

(1)“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句中加点词语很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请你加以揣摩。

(2)菲利普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菲利普先生“早就看出来了”吗?他究竟看出什么了呢?

(3)“插叙”指的是什么?本文的插叙在哪里?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4)被打发到美洲的于勒先后写来了两封信,你认为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否是累赘?

(5)“我”为什么会给于勒那么多小费?你能够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课文倒数第八节吗?

(6)“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读完本文,你对于勒肯定也有自己的态度?你是同情还是鄙视这个人物,或者有其它的看法?

要求合作组成员认真思考,大家热烈讨论、积极尝试,这时学生对文本材料中刻画人物形象挖掘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较好地掌握了小说中人物分析方法。

第二板块:探讨归纳以上问题,引导合作组积极探索。作家莫泊桑在19世纪的法国走了一遭,亲眼目睹了发生在一户中下阶层人家的悲喜剧。面对菲利普夫妇一家从悲到喜再到悲的经历,我们不得不作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亲人互不相认,家人不愿团圆?这个因素是否具有时代性、普遍性呢?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整理小组观点。

一节课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轻松地达到了预定目标,整个课堂气氛紧张热烈,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了竞争,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三)在课后各项活动中渗透合作性学习。

语文中有很多的课外学习活动,以七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在口语交际中做回小记者,走出校门,采访一位干部或一位先进工作者;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深入社区开展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调查访问、宣传倡议;荷专题学习后有关荷诗、荷画创作、征集、评选。如此的课外合作学习与实践教材中有十多处,这些要求学生采用合作完成的方式,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合作学习机会,组员们相互影响与督促,先进带动后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保护野生动物语文实践活动中,各学习小组先明确分工到不同的社区调查访问,然后进行整合归纳,最后制定合理建议与措施。由于是合作完成,学生们各显其能,充分调动了参与意识和兴趣,完成的质量与效果都比较理想。课外语文综合实践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普遍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教学效果的优化措施

为了遏制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促进全体同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一)监督学生的学习。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他们哪些弄懂了,哪些还不懂;找出他们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会把内隐的思维过程外显,并接受老师的检查和评比。老师在监督学生的合作学习时,更要把要求讲清楚,完成任务需运用的重要步骤和策略,解答学生的问题,必要时教授学生一些技巧。另外,在介入学习小组活动时,老师要掌握好时机,一介入就要帮学生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参与,但要注意即使是在介入时,老师也不能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应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过程教学,而不是结果教学。

(二)评估学习效果和评定学生合作情况。

1.在课程要结束时,老师可以总结要点。先让学生回忆课程的主旨,并学会分析综合;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2.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质和量时,利用形式多样的测验方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找出不足,加以弥补。最后是评估小组合作效果。即使课堂上时间有限,也应该进行小组评估,让组员讨论合作的效率有多高,还需要怎样改进。

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使我认识到,要想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期望学生有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希望学生能活泼愉快地学习,教师就应该使用合作性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浅谈环保教育在初中语文学科中的渗透

摘要:保护环境是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而在中学阶段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它对于塑造一代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新型建设者,使他们获得一些关于环境科学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用正确的环境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去认识环境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保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渗透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这实则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思想性的体现。

而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延续和发扬。环境教育要求学生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而这既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密切联系,因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是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也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学阶段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它对于塑造一代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新型建设者,使他们获得一些关于环境科学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用正确的环境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去认识环境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而中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富有生机的教育载体,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向学生们渗透环境知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呢?

第一,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渗透环境教育。中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课文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锦绣山河如诗如画般的美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并借助于课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魅力,培养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施展 美的才能。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美的能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小石潭记》一文,教师可以教师通过图片、音乐、文字等直观教具,创设出 雄伟壮阔的自然环境,尽可能地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震撼,并且让这种感觉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并产生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意识。

其次,在古典诗词中蕴藏着许多环境教育的资源,这些诗词能让学生们感受古代文人笔下优美的自然景物,理解环境与作者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可以让同学们感受春的莺歌燕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以让学生领略夏天的西湖风光;体会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理解诗意也就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讨: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让学生懂得,自然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没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浩瀚气势,则不能抒发作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豪情壮志;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游子天涯孤旅之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另外,许多课文的内容,特别是科普说明文同地理、生物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不少涉及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弄清楚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必须渗透环境教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

第二,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渗透环境教育。学生习作本身就是语文学科最有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式。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内容出发,安排有关环境的作文,如;让学生模仿大地母亲的口气写作,以森林中一只鸟的遭遇等写作。做到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相辅相成。

除了课内作文外,语文教师还应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报刊杂志及环保部门组织的征文比赛,如世界水日来临保护水资源的征文等,同时可组织学生参与面向社区的环保宣传,如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了解到的环境知识,编写故事、公益广告,给家长或居民写宣传稿、建议书,对不良行为进行劝阻,也可鼓励学生撰写绿色教育方面的新闻稿件、短评广告等,这样既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可增强保护好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第三,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渗透环境教育。现在的教育注重课外阅读,教师可利用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平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适当地选取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章,力争收到一举两得的成效。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只要我们教师心中有“环保”,那么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能成功地渗透环境教育,从而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逐步形成他们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浅谈初中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

摘要:《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把美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审美的过程,影响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她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革命人生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育教育

作为一种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发掘与渗透,是初中美育教育的一种途径和重要园地。它对激发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足多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不仅能激发学生美好的爱国热情,还能加强对生活、对亲情、友情等更深层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指导学生“赏美”,欣赏艺术美。

一、语言美

高尔基说: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都朴实清新,精美生动,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余味无穷。发掘文中的语言美还要关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因为这也是使文章语言更见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运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他笔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脉脉的流水、袅娜的荷花、漂浮的轻雾,笔墨不多,而光、影、声、色俱在眼前,绘出了一幅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可见,只要充分发掘文中的语言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音乐美

法国杰出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柏拉图也曾说过: 灵魂应该用音乐进行教育。音乐,被人们称之为心灵的语言!,就是因为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绘画美

语文文本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常常引起我们美的遐思。孙犁的荷花淀在开头部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月夜荷香图;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雨中泰山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有着缤纷迷人色彩的乡村冬天之美!把美的内容溶入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因为惟有审美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1.引导学生“辨丑”,鉴赏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如窦娥冤中窦娥等悲剧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从而在我们内心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喜悦,我们的勇气得到鼓舞,我们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她的勇气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个外貌奇丑的打钟人,由于他的心灵洁白无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美的。 但是,是否文学作品中的丑角就没有欣赏的价值, 就不美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的外表是恍若神妃仙子,但内心歹毒,阴险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无恶不作,有谁说她美呢?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等喜剧人物形象会让读者怒目痛斥,说不出他们形象的美,然而,尽管他们是丑恶的!但在艺术美中也可以转化为肯定性的审美价值! 正如果戈里说的“难道对卑鄙无耻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画,不也就在描绘诚实的人的形象吗, 在一个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为达到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驾驭服务于美的高尚思想的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评鉴文章中的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形象美,领悟作者美的艺术手法,就能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之受到美的教育。

2.带领学生“入境”,体验情感美

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魅力。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真实、感人的形象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在沁人心腑的美的熏染中感化学生,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围绕爱国主义的旋律谱写的不少感人肺腑的赞歌,就是极好的教学范文。我国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不少诗文,慷慨悲壮,充满抗战的激情。他的《“指南录”后序》追叙了作者在国家危急关头,出身抗敌,舌战群魔的英雄气概,以及逃归中备受艰辛,九死一生的顽强斗志,深厚的爱国激情贯穿全篇。例如课文中的第四段按时间顺序历数十八次自以当死竟不死的“非人世所堪”,一连串排比句语气紧迫,真切地概括了一个接着一个“层见错出”的危恶境界。这十八个镜头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读罢这篇《后序》,再齐声背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真是回肠荡气,不禁掩卷长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了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3.指导学生“悟神”,领略意蕴美

文学作品除了美育的愉悦、情感的感染作用外,还具有启迪人,教育人的作用,它通过艺术形象所展示的社会生活人生的画面,帮助人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因此,注意发掘文学作品中所含的生活内涵,用深刻的,能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图景所蕴含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意义,给学生以深深地启示,从而使学生获得强烈飞美景,是学生得到美感。例如在教阿Q正传时我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去审美阿Q这个人物,鲁迅借阿Q骂谁呢,什么叫阿Q精神,什么叫精神胜利法,有疑问学生会以审美的兴趣去挖掘文章深层内涵,就会自觉地多次地体验意会最后移情到自己和周围。这样学习自是别有一番美味在心头了。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也谈如何处理好初中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语文教育也进入了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时代。新的时代对新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如何紧随时展的需要,大胆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这些年来,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法如雨后春笋,在大量的推广和实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如于漪的“点、线、面、体”立体式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等。新的教学法还在不断探索、实践、推广。这么多的教学法各有优劣,我们许多语文教师觉得今天学这种教法,明天学那种教法,总是因不得其法而无法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既然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能理清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便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从而灵活地学习、运用各种教法,克服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种种不利因素,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语文学科和素质教育的内涵

1. 语文的内涵及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式确定使用的。对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和民族化四个方面的特点。

2. 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最新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说,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其实素质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提出的。而今,素质教育已从起初的一种思潮、一种观念形态,发展成为一种共识、一种社会实践。它的提出,是符合客观要求与历史必然性的,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它有什么特征?我们在探讨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之前很有必要弄清楚这一问题。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主体性、全体性、内化性和层次性六个方面的特点。

二、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语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决定了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从而顺利地学习其他课程;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其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好其他功课;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其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是丰富的,语文素养是综合性的。所以,语文素养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就处于基础地位,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是人们的语文基本能力,也是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语文素养也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曾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如果说数学是学好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同样,也可以说,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的地位。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党中央向基础教育提出的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是各级教育部门的中心工作。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点收获。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大课改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它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据统计,学生在校9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所以,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切实加强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如课堂中的主人究竟是谁?究竟谁围着谁转?从理性上说,谁都不怀疑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上课依然手捧教案,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一味地遵从教案,就会滑入本本主义的泥潭。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到目中有“人”,教书育“人”,不能像导演那样,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框架,按部就班,一问一答,看上去很热闹,其实学生并无半点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结果,教师自己课上得不理想,还将责任归罪于学生“配合”得不好,怪学生“启而不发”。又如,还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教学进度紧,时间来不及,上课时提问、谈话、训练反馈等总让好学生承包,后进生却坐着凉凳子“围场看戏”,尤其在公开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好学生”,还是“教好”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如何操作,我们要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给每一位学生。

1. 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保证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把现在课堂教学中花在“多余的情节分析,琐碎的谈话,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等活动中的大量时间省下来,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有效,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点拔下,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能认真地读书,积极主动地思考、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操作……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学科,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素养。

2.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为了落实教育目标,而直奔“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重视过程教学,在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懂得主动学习。

第二,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有一个积累内化的过程,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但目前中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导致课外阅读量小,甚至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而课内的阅读量又偏少,作文的次数与批改质量令人担忧。然而,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其前提则是为了提高质量。所以对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立竿见影的大运动量训练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想方设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课外阅读的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质。如果学生能在课内得到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学生将大大得益。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在如何腾出一些时间,进行扩展阅读,进一步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方面进行探究。

第三,中学作文教学要体现人文性。

作文主要是运用书面语言来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但目前的作文教学又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没有正确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积累”与“倾诉”的关系。不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奉命作文,导致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体现其感情与个性,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写作动机,产生写作欲望,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加以指导,使作文成为学生自我心灵表达的一种需要。

第四,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注意应用教育技术,科学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先进的教学媒体同最新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它的实用意义和审美价值,既要解决学习语言、进行语言训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又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教育。在注意充分发挥教具的直观作用的同时注意语言的直观,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第五,建立成长记录袋,全面评价学生语文素养。

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层次和个性特征,给每位学生建立适合自己成长的记录袋,制订相应的近、中、长期的成长目标,让每位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身心都得到发展,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文水平测试,逐步变单一的语文知识考试,为德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评价,特别是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变单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试;变单一的笔试为笔试、口试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考试;变单一的语文成绩通知单为语文素质报告单,把成长记录袋和现行考试相结合,使其成为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工具和基础,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师应把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着力点,学习新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教育局)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初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摘 要】“人文性”是《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重要补充。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括文本的人文内涵、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它要求教师树立“平等对话”的师生观,让语文学科回归生活,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并能结合文本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从而使母语教学唤发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人文性;平等对话;生活;文本;语文活动;教学语言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旧的课程观相比,其变化是在原有“工具性”的基础上补充了一点----“人文性”。这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次重新界定,这一变化意味着语文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已悄然来临。

1.何谓“人文性”

文化学的定义是人类文化、人类文明。心理学的定义是“人文”与“人本”同义,主要是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教育学的定义则是教材的人文内涵、学习者的人文素养(文化的、心理的)和语文学习(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①。这一定义涵盖了对教学过程三大要素的新的要求,即:文本,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教师,要给予学生真挚的人文关怀。把握住了这三点,也就把握了“人文性”的基本内涵。

2.传统教学与母语的失语

近年来,媒体对语文教学的负面报道很多,我们的母语教学似乎走进了死胡同。虽然个别报道有失偏颇,但这至少反映了社会对我们的母语教学现状的不满以及一种更高的期待。

冷静地审视过去一个时期的语文教学,我们会不禁发现,我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存在着偏差。由于“工具理性”②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影响,传统的母语教学过于偏重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文科教学理科化,功利色彩浓厚,发展到极端的结果便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原本鲜活生动的母语教学变得索然乏味。

我们一直为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矜持,但反观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的传统的母语教学,似乎很难寻见更多的人文精神的踪影。不同学科拥有不同的学科魅力。理科的魅力在于其缜密的思维(不妨喻之为思维的体操),理性的观照。那么,作为与我们朝夕为伴的母语的学科魅力究竟何在呢?我想,应该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真切的人文关怀和与生活的血肉联系,亦即《新课标》言及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对人文性忽视的直接结果便是师生关系异化为“师道尊严”:课堂上,教师高踞讲台,睥睨一切,学生正襟危坐,专注于听讲、记录,语文课俨然是一场“新闻会”。如此关系下培养出的学生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因此,《新课标》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发现和关注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认识过程的一次质的飞跃,这种发现和关注更意味着一种最质朴的原生态的母语教学的回归。

3.语文学科人文特质的彰显

既然“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质之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体现这一学科特质呢?

第一,要转变师生关系,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对话”。

师生关系是学校众多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不同的师生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师生地位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不同的哲学观和价值观③。传统教育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④。这种定位决定了这样一种师生关系: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彼此互相对立。师道尊严,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被忽视了,其结果只能是其学习的潜能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高分低能,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语文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首先应做到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充分信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创新才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进学生,融入其中,与他们自由互动,平等对话。因此,《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平等对话”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内在要求。

第二,要让语文学科融入生活,与生活水乳交融。

生活是文本的源泉,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作家生活经验的真实再现。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唤起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从而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收听广播电台是在学语文,看电视是在学语文,茶余饭后的读书看报是在学语文,和同学聊天是在学语文,留心身边的广告语、宣传标语是在学语文,踏访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是在学语文,参加文娱演出是在学语文,给远方的亲人好友写信是在学语文。因此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观察,用心感悟,培养对生活的真挚感情。只有引生活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才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第三,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

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无尽宝藏。教师就是一个勘探者,采矿工。文本的人文价值体现在它的思想内涵、情致意境、语言辞令、谋篇布局等诸多方面,教师可精心选择其中最具价值的一两个视角引领学生发微探幽,深入感悟其中的人文内涵。课堂空间是有限的,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一无所获。一篇作品,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洗后若还能在学生心中留有些许印象,教师的当年的教学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四,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在逐步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要使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借助具有人文关怀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个载体。通过语文活动的开展来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情境催化学生内心深处主动探究、求知的欲望和激情。

教师在提高自身语言修养的同时,还应努力追求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机智幽默的,洗炼严谨的,华美诗意的,如话家常的等等。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至高境界。

综上所述,“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特质之一,更是吸引学生的学科魅力之所在。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以及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使母语教学成为学生心中一道永远亮丽的风景!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如何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现代中学生是活跃、富有朝气的社会力量,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其未来几十年主导的价值取向。在当前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如何逐步改变他们重个人利益,只愿享受,不知付出等品性,从而增强他们主人翁责任感,注重集体、国家的利益,重亲情、知感恩、懂回报等情感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既要学文,更要做人,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的。

一、注重点滴积累,渗透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我注重抓住字词句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情感教育。如列举以“众”字为首的成语,明白其意,还可以造句、写短语、编故事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字形,众是“许多人”的意思,和“寡”相对。“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众擎易举”:许多人一齐用力,就会容易把东西托起,比喻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做成功……还有“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众矢之的”等。这些都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中懂得做人要个人服从集体,不能有个人主义,集体生活中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应多想想他人,“人人为我,我更要为人人。”再如学习诗词,如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明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持之以恒,定能成功。还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说明新事物是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社会,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增强情感教育

俗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学生感受到纯洁、善良、真实的形象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兴奋,这将有助于他们道德的完善、情趣的陶冶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电教手段以它独特的优美画面,悦耳的音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作品内在美及主动学习的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如在学习《散步》一文时,我拍摄了一家四口人在旭日中相互搀扶,在田间小路上缓步而行等情景。画面惬意温馨,再配上动听的音乐,伴以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沉浸在环境美、生活美、亲情美之中,感受到中华几千年孝为天下先,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及父母的责任重大、艰辛等,让同学们感同身受,意识到自己也同样被爱包围着,自己不应只知恣意享受、任意索取,也应多体谅、关心父母,帮他们多分担些。我还播放了一些纪实片,如面对汶川地震,甘肃洪水等地质、自然灾害,人们的爱心捐助等感人的场景,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品质。

三、理解文章内涵,感受人生真谛

课本中有许多文质精美,思想性很强的佳作,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我让学生反复诵读,领悟诸葛亮的耿耿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拳拳爱国心,北伐前的洞察秋毫,缜密的前瞻后嘱的谆谆教导,可谓循循善诱,字字珠玑,语重心长,不禁让人唏嘘动容。再联系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大智,空城抚琴的大勇,六出祁山、深入不毛的辛苦劳顿,七擒孟获的仁爱之心等,诸葛亮这一代名相的人性光辉,让学生们深有触动,更让学生们动容。做人要讲究诚信,要有仁爱之心等,无形中增强了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使他们明白做人应该表里如一,讲究诚信,知恩图报;对国家更要赤胆忠诚,耿耿忠心,始终不渝。

四、加强写作训练,培养良好品质

写作训练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通过观察生活,发掘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感受其乐融融的亲情,亲密无间的友情……如一位学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到:“无意间发现妈妈在递剪子时,总是把剪柄一端递给我,而自己则拿剪尖的那端,顿悟:原来母亲是怕剪尖伤了我呀……母爱无处不在,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滋润我的心田,更像涓涓的细流贯穿我生命的始终。母亲,您是我最好的老师,你让我学会了知恩,更让我学会了爱人,谢谢你,母亲!更谢谢天下所有的母亲,谢谢那些爱别人的人!”通过学生的作文,让我感觉到学生长大了,知道感恩,学会关心人了,集体观念也加强了,爱国情感也增强了。

五、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公民意识

情感意识化作行动,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也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结合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如我们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献言献策,想出了许多保护环境的举措。有的同学设置了“废电池回收箱”“废纸回收箱”,有的制作了保护环境的小报、宣传画、宣传标语,有的还走出户外,捡拾白色垃圾等。根据学生开展活动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我及时进行了总结和鼓励,更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积极性更高了,公民意识也更强了。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了,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听、说、读、写、做中,达到了授文传道的目的,更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转化为热爱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一六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