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

时间:2022-05-03 09:23: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会计基础工作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意义、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会计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并就分析的内容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会计基础 工作规范 职业道德 内部控制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意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工作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依据,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管理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会计监督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进行了详规定。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直接针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为,因此它赋建立规范科学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特别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都具有现实的意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属于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行为规范的一般功能和意义。结合会计行为的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意义在于:

第一,提供了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所应遵守、执行的标准。由于行为规范通常规定了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何种行为有效、何种行为无效,这就为行为人提供了一个事前的判别标准的行动指南。例如l99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章第二十五条就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者离职。”

第二,确定了对会计行为进行评价、监督的依据。行为规范不仅是行为人执行的事前标准,也是对其进行事后监督评价的尺度和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就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它还起到了降低当事人与监督评价方的交易费用、节约监督成本的作用。

第三,提供了会计行为优化的一种激励机制。由于行为规范往往内设了一定的奖惩机制,为当事人对各种行为的结果提供了一种稳定的预期,他们据此计算风险值并权衡利弊,然后根据趋利避害原则作出选择。因此,只要是一项设计台理的行为规范,将使得行为人违反的成本高于其收益,从而促使行为趋向合理、优化。

二、会计职业道德及内容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特定的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同职业联系在一起的。职业道德来源于职业实践,会计亦如此。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职业道德,是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悠久漫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仁义礼智信”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普遍遵循、崇尚的行为准则。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注意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我国会计界老前辈潘序伦先生创办了立信会计学校,造就了立信精神,构造了立信会计模式,“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就没有会计。综观国际上一些先进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道德,如1980年7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委员会拟订并经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理事会批准,公布了《国际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了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等七个方面的职业道德内容。1983年6月1日,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管理会计事务委员会发表一份公告,概括了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包括:正直、客观、独立、遵从、保密、披露相关性、职业的胜任能力。日本、英国、德国虽然没有明确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但从其文化特征、公司法、会计准则及其他规范中可以认知其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源不同,其约束机构也必然有所差别。职业主义特色较浓的国家,职业道德准则的制订和颁布机构就是会计职业团体,其制约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职业团体,属于行业自律性。这样的制约机制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必然灵活、独立性强,很少受其他组织的影响,便于适应不同情况的发生。但是,在约束力、惩治力方面就会略显不足。而法律控制特色较浓的国家,职业道德起源于法律规定,其制约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法律,属于政府管理型。这样的制约机构惩罚力度大,约束力比较强,只是不利于职业团体发挥其职能和作用。

尽管不同的国家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各异,使其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只是实施方式和管理方式不同而已。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规定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为: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

我国的会计历史悠久,会计职业道德源远流长,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却未达到同会计法律相适应的程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师人员的工作及其质量。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所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如何建立与成文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相适应的一整套施行机制以保证其贯彻、推行,对发挥会计的作用,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都具有现实的意义。笔者认为,当期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应注重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决策能力。现行会计职业道德的伦丧较大部分是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引起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组织可通过以下多渠道进行,以形成统一的体系:(1)专业成才教育:(2)在职继续教育:(3)社会教育。第二,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针对会计从业过程中可能的具体情形,制定相应的行为细则。第三,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民间会计专业组织,培养成熟、理性、高素质的会计职业队伍,形成以专业团队为主导、以行业自律为主要形式的职业道德考评和监督机制,使得对职业道德和遵循成为一种行业发展的自觉压力和要求。

三、关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为了促进我国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包括《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工程项目》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章第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基础工作规范还规定了各单位应当建立的十二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将内部控制的原理、内容和方法用文字或图表的方式所做出的具体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的存在形态,是实行与评价内部控制的基础与依据。也是企业管理中一重要的管理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总是与企业的会计制度紧密相连的。因为它们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因此,在会计制度设计中,必须考虑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在会计制度建设中,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现状与途径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现阶段,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不当,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不同程度的削弱、滑坡甚至混乱,影响了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其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条例,重点分析目前中国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现状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统称,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服务。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不仅影响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因此,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立正常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切实抓紧抓好,以保证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一、目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1)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如,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不一致;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没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对方遗失发票需复印的未履行登记手续,复印件提供人员与收件人员未签名或盖章;编制发放劳务费等款项人员名单表,没有劳动起止时间、内容、领款人身份证号码等栏目,不能全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2)随意填写会计记账凭证。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并未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记账凭证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漏盖出纳、审核、复核等人员的印鉴;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填制。(3)登记会计账簿不规范。如个别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未签字或者盖章,账簿的登记、更错、结账不够规范。

2.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性。各个单位会计机构都应设置会计复核岗位,应当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等等,但是在目前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相关会计从业人员远达不到这些要求。会计监督的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依据,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坐支现金现象严重;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审查力度不够。如一些原始发票,实际支出的是餐费,被填写成会议费且在会议费中列支;一些实际是购买有价证券(卡)的发票填写为办公用品(或计算机耗材),被会计人员列入办公用品支出;报销会议费仅提供一张发票,没有附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租用房间、租用车辆、用餐标准、用餐数量、会议用品等会议结算清单;报销的差旅费中住宿费发票没有详细记录时间、床位数、单价;报销的培训费更是五花八门等,造成会计人员无法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3)部分原始凭证没有审批人或经办人签字,就被会计人员受理了。

3.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部分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松弛,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资产物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导致内部管理制度缺失,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未认真执行过。目前主要不规范问题有:因人力有限,常常一人身兼数职,不相容职务很难有效分离;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单位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各种有价证券、发票、收据管理不严格,造成管理上的漏洞等。

4.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部分单位会计人员不清楚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导致出现“固定资产增减不记账;对于接受捐赠、以旧换新的固定资产不记账;已经报废的资产不作账务处理长期挂账;日常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或者多提或少提折旧,账面与实际严重不符”等。

二、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部门对基层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所放松,检查、监督力度不够。随着改革开放和基层单位扩大自主权,有关政府部门对基层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缺乏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基层单位会计工作的管理仅限于会计工作结果和会计报表的管理,会计监督职能得不到正常发挥。(2)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意识淡薄。有些单位领导人认为会计基础工作不过是简单的账务处理事务,对财务管理没有多大影响,不重视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不重视会计人员的聘用和聘任,从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途径

1.各级领导部门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采取切实措施,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严重问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财政部门或者业务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检查组进行抽查或普遍检查或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具体措施有:一是彻底清除无证上岗人员;二是定期对各单位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并与岗位资格聘任、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三是在会计工作管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上要制度化、公开化,实行依法行政。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工作规范化、制度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系统化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具体目标。各单位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使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一般由高校内部的审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合规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审计流程为:内审部门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抽调熟悉会计基础工作的专业人员,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方面开始进行定期审计,检查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及其执行情况,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情况等,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另外,必要时候可聘请外部咨询机构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流程等内容的梳理,从而有效保证高校会计工作的合规性、有效性。

3.严格做好凭证的审核和管理,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对于凭证审核和管理,应做好以下两点:(1)严格做好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取自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不仅是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因此,高校会计核算首先应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着手,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切实做到只有具备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2)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在该环节,要注重对原始凭证的进一步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目前广大高校已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其使用的软件应经过财政部门认定。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都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应序时编号、附件齐全、摘要简明、数字准确、签章齐全、装订成册。对于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高校应根据核算内容及具体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具体包括:总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明细账等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账簿设置应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及时对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情况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及时处理未达账项,账簿要定期打印装订成册。

四、结语

“面对市场经济国际化、信息化趋势,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会计行业的发展与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之间还有不少差距。”在新的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将带动会计工作全方位与国际接轨,会计管理工作也将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会计工作的目标、内容、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也迫在眉睫;而目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原始凭证要素不全、原始凭证不合规、现金管理不规范;项目经费核算不规范,未按照部门预算及会计制度要求对项目经费分项目核算;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和政策素质亟待提高等等。因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势在必行,但同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细致扎实、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高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单位内部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管,全面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基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控制风险规避探讨

随着近年来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多和管理幅度的增大,为控制管理风险,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各企业积极地探索内部控制的方法和策略,以加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健康发展。同时,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等配套指引在部分上市公司的推广实施,一些会计基础管理问题在推行过程中逐渐被揭露和浮现出来,而根据近年来对相关案件的查处与分析,企业的风险敞口很大一部分暴露在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其中重点凸现在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减少和规避内部控制风险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会计基础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案件的深入分析,目前,虽然各企业在完善会计内控组织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管队伍建设、落实会计内控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防范操作风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合规操作意识还未牢固树立,会计基础管理仍然薄弱,内控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一系列经济案件的发生,其方法与手段并不高明,恰恰是通过利用一些会计基础工作的漏洞和缺陷而实施犯罪或违规行为,这也暴露出会计操作风险防范形势的严峻性。

一是经营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一些企业领导人对会计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发展、轻内控思想,未能将业务发展与制度执行、风险防范有机结合起来。忽视会计内控建设,认为会计工作是具体工作,责任应由会计人员承担,没有将会计内控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在业务发展与执行制度出现矛盾时,往往是规章制度让路,导致一些违规操作问题的发生。

二是合规操作意识淡薄。人情大于一切、关系重于规定、习惯代替制度等现象自上而下不同程度存在,不学习、不了解、不掌握、不遵守制度大有人在。有的负责人胆大妄为、明知故犯,有的基层员工盲目听从,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不抵制、不报告,老好人思想严重,导致违章操作问题屡查屡犯,进而也害了自己。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现象大量存在,有些违规问题十分严重,随时都可能引发案件。

三是内控制约不到位,规章制度不落实。一些内控职责定位不清,会计主管超范围履职,会计人员配备不到位,监管人员缺岗兼职现象严重,重点岗位强制休假、轮岗制度尚未有效执行,内控制度未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程序、各个部位和各个环节,重点岗位、主要环节没有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四是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对检查成果利用不够。各企业每年开展的检查不少,但没有达到加强监管的实际效果,检查方案不细、检查不深、频度不够,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部分主管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使会计操作风险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而业务管理部门普遍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问题,对履行自律监管职能重视不够,缺乏深入细致的检查,失去了应有监管作用。

五是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改率较低。近年来,内、外部检查审计越来越多,对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会下达整改意见书,但一些企业审计后续整改工作不重视,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不落实,敷衍应付 ,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检查,使得一些本该纠正的错误和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屡禁不止,形成恶性循环。

六是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管理还需加强。人员素质与业务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基层人员配置、岗位设置未完全达到风险控制的要求。部分员工薪酬待遇较低,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压力不对称。在员工管理方面,八小时内外管理脱节、制度未全面落实、监督举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部分员工受赌博、博彩、炒股等社会环境影响,职业操守不强,存在道德风险。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避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

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资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由于会计人员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工作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必须要明确,明确的分工能够让会计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会计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跨离自己的岗位,更不能越权操作。企业要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确保会计基础工作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对会计人员的职责分配上,企业需要采用岗位轮换制度,这样能够及时发现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会计的行为影响着会计资料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存亡,甚至影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因此要严格规范会计行为,严厉打击违法乱纪行为,财会部门必须要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对会计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合法运行。

(二)加强对高层管理者的沟通管理

务实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规避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对保障企业的顺利运行,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包括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制度,企业高层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高层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职责分工、制度建立等起到关键性作用。现在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法人的治理公司规范起来。企业的内部控制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其运行需高层管理者的主导与配合。管理者必须设立有效的职能机构,以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这对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要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要严格执行规定,发行责任义务,对于不相容职务要分开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授权、核准、签发、执行、记录等具体步骤都由相对应的部门操作,领导不能随意插手或干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安全。

(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规避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通过专业的,有责任心的会计工作人员的执行才能发挥作用。

首先,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才能够承担起责任感。在会计工作人员招聘上,要着重考察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业绩,考察其对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定的操作把控能力。对于在职会计人员,要做好定期的专业培训,传授会计最新知识,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同时,企业不仅要提高会计的知识水平,还应该明确会计的选拔任用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会计人员自学地学习知识,努力工作,激发更高的工作热情。

其次,会计工作人员更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接触企业资金的机会多,面临的诱惑也大,国家的经济类犯罪很多都是由于会计人员滥用职权为自己或者领导牟利,在会计人员的选聘上,要尽量避免会计人员和公司其他同事或领导的裙带关系,避免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让会计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行为的约束,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员工自觉遵守规定。企业需要完善诚信档案建设,把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检查情况 ,奖惩情况都有记录下来,并且作为考核的参考,对会计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四)加强内部监督

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公司的经济活动和管理状况。规范企业相关人员的行为,对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支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审计部门应该独立于其他部门,这样有利于行使其审计职能,提高审计部门的公正性,独立性,审计部门不仅要监察企业内部的舞弊现象,还要参与公司的治理方面的管理,扩大审计的范围,审计的重点应放到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审计上来,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企业各部门都应该合理分工,财务、审计建立岗位责任制,并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监督。

三、总结

会计基础工作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紧密相连,企业应做好高层管理者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措施,完善内部监督职能,规避内控风险以达到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析加强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提升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引言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公路养护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公路养护管理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在单位养护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单位放松了会计基础工作,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不同程度的削弱、滑坡,影响了会计改革成果的巩固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自国家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后,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并顺利通过达标验收。但是部分单位没有能一贯坚持,现在又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原因就在于该部分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偏差,认为通过达标验收就行,而没有作为一项长期管理工作来抓,对一些不符合规范的会计行为也不坚决抵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纠正,因此出现滑坡现象在所难免。

(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会计人员的素质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本人认为,塔城公路管理局所属的会计人员基本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但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会计人员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会计不过是“写写算算”、“收收支支”、“琐琐碎碎”的工作。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懂“税法”、不懂“审计”,不擅长沟通、说服等等,只按企业领导意图办事,不能有效地按国家财会法规、财经制度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三)账务处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的经济业务内容填写不全,如开具的发票缺少对方单位的名称、日期、数量、单位、开票人、收款人等;自制原始凭证缺乏制表人、审核人等。记账凭证或主管、或审核、或记账、或出纳印章缺失。现金支出未按规定限额执行,超过标准的未按规定通过转账结算。经济业务的摘要欠详细、或过于简单表述不清、或会计术语运用不当等。相互牵制的岗位存在兼职,如库工岗位大多身兼数职,夏季工作繁忙抽不开身时有材料员、代点收材料现象,不利于相互监督。重要岗位没有实行回避制,如机运员调用自家私车参与单位养护生产工作收取机械费,容易产生舞弊行为。

(四)内部审计不力

内部监督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在行使监督权时独立性较弱。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属同一系统职工,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这就使得他们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顾虑,往往考虑领导的利益或是怕得罪人,造成内部审计制度难以落实。

三、完善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推行力度,提高认识

各单位应广泛宣传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作用,让单位领导、重要岗位人员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仅仅是会计岗位的职责,也是单位每一职工应遵循的制度;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既是各单位的内部管理行为,也是社会管理行为;认识到因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不仅影响到本单位的经济活动,甚至还会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信息失误,扰乱国家经济秩序,以致侵害到国家利益,从而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有一个良好环境。

公路养护会计人员首先应做到执行国家财经法令、政策,遵守财经纪律,贯彻《会计法》,执行《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并按照《公路养护单位会计核算办法》(试行)的规定进行工作。其次还应认真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和分析工作,坚持以公路养护为中心,以提高路况为重点,切实加强单位公路养护成本核算工作,促进单位降低养护成本,充分发挥养路资金的投资效果,检查和分析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最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改进工作措施和管理水平,将公路养护会计工作做到更好。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必须改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应采取多种形式,对会计人员实施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持续开展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促进会计队伍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改善。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财会人员政治素质。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审计知识学习,拓宽知识面。还应加快落实会计委派制,维护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益,保障其开展核算和监督工作的独立性。

(三)加强账务处理规范化

公路养护单位应依法建账,不得设立账外账、不得做假账;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等符合会计制度要求;记账凭证内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更正错误方法等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经有关责任人员签章,字迹清楚,装订整齐;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设置、启用、登记、结账、错误更正方法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及时、文字规范、内容详实,设有必要的备查账簿;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现金和银行日记账按日逐笔顺序登记,银行存款账和银行对账单及时核对,经调整无误;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并经单位领导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审阅并签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按照国家规定定期整理归档,妥善保管,调阅和销毁符合规定手续;不相容职务实行分离制度,材料员不得代库工点收、分发材料;重要岗位实行回避制度,机械调度员应回避调用自家私车为单位服务收取台班费。

(四)建立健全审计控制体系,加强审计力度

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配备高素质审计人员,将审查审计监督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除了审查会计账本、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审阅有关资料外,还应多采用观察、访谈、抽样调查等方法,对养护单位资金实际使用真实性、满意度、使用效益进行现场核查;不断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把审计同整改提高有机结合,促进管理的加强和改进;必要时还可借助外部审计力量进行绩效审计,以确保审计质量。

(五)对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考评

公路养护单位应实行严格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制度,将各基层单位财务规范化建设列入公路养护管理年度重点工作考核的内容,使各单位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也要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列为基层单位评先创优的考核内容,实行奖优罚劣的政策,对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实绩的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规范化工作组织不力、效果不明显甚至有滑坡的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对整改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或是处罚,有效地推动各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进程。

(六)建立健全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检查监督制度

公路养护单位财务审计业务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检查工作以单位自行对照检查整改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各兄弟单位之间的财务人员进行相互的检查,或者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力单位采取强制措施或处罚政策,以敦促各单位自觉加强财务规范化建设。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简单介绍,以及对加强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虽然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还有待改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和改进下,一定能够使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工作更加高效和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它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点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基础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以会计基础工作为中心点,通过当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 基础工作 财务 会计法 规范化

前言: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与涉及面较广的工作,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并且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然而,当前会计基础工作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是当前各级单位与各个财务部门所肩举的一项重任。

一、当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上级对会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基础工作,继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⑴近几年来,财务人员的数量快速增加,导致着他们的具体操作技能不能完全跟上,这些新上任的财务人员,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达标的周期延长了;

⑵一些单位的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不够重视,尤其是部分地区的财务人员换岗频繁,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标准降低了;

⑶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业务量较大,涉及面较广,而财务管理部门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将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是需要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一些城镇集体经济组织和企业,他们是当前会计基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

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工作监督体系滞后,不断约束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进一步开展。

二、加强我国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的策略

1. 贯彻落实好各项财务的规章制度

一些单位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然而却并没有真正将这些制度加强与落实,如《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内部牵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里拟订的内容,都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点核心,如果能真正明确与落实这些制度,可以让单位会计工作,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所以,应不断加强我国会计基础工作,减少工作中的漏洞,首先必须加强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贯彻落实好各项财务的规章制度,将各种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一些城镇企业比较薄弱的环节,可以建立一些监督检查与奖罚制度,以此来一步步减少会计基础工作的漏洞,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

2. 全面掌握与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法》

要让财务人员全面掌握与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法》,要熟悉里面的法规、法律和各种制度,作好准确报账、依法建账等工作,真正将会计基础工作落实。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宣传,最好是定期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宣传课堂,以便让各部门领导真正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

3. 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财务人员的素质修养,与会计基础工作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财务人员是会计基础工作最亲密的接触者,想要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财务人员的素质必须不断提高。当前,提高财务的素质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⑴财会部门与各级领导要重视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有规则,有计划地分期分组培训在岗的财会人员,特别是对于税收、财会、金融这些刚出来的新政策,要加大组织力度,组织财会人员们参加这些新政策的培训,好让他们能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⑵应培训财会人员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不仅要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还要加强他们的政治理论学习,让他们自觉地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增加自身的责任感,以此来让他们更好地规范自己,让他们能够自觉地爱岗敬业,将会计基础工作一步步地做到位。

4. 加强落实好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与涉及面较广的工作,而财务人员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各个财务人员的素质也都不一样,因此,加强财务人员的监督工作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本保障。所以,各级单位应成立一个定期监督检查小组,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这些小组可以由上级部门组成,也可以由财务人员们组成,这样一来,还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互相检查,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水平。

5. 将财务人员参与经营过程的管理工作提高

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他们的工作范围太小,只局限在室内报帐,除了报帐还是报帐,以至于很多会计对于真正生产的流畅与经营的过程根本不知,因此,要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同时也要加强财务人员们参与单位生产经营的机会,并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才能使财务人员能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从而使会计基础工作由内而外地更加程序化、制度化。

结束语: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与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它在单位的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会计基础工作它不单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流程,它更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以及增加自身业务水平的体现。当前,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是各级单位与各个财务部门所肩举的一项重任,这需要所有会计人员共同努力,要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做起,从而来一步步实现整个经济活动的有序运作,为企业经济持续、稳定与健康的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摘 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做好就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加以纠正,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从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会计基础 管理制度 会计监督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取得、审核;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传递、保管;会计账薄的设置、登记、核对、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制、审核;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移交、销毁;会计岗位责任的划分;会计监督、内部牵制制度等等。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1.会计人员任用不当,素质不高,差错严重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情况还不少,该回避的不回避,单位领导对此置之不理,监督机构对此也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致使经济案件时有发生。

2.不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资产反映不实,数据失真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但一些单位擅自增减、合并会计科目,随意确定科目名称,任意改变核算内容。如有的企业不设“利润分配”科目,直接用“未分配利润”代替;还有的企业在“其他应收款”下设置“待分配盈余”明细科目等。

3.会计凭证的填制有较大的随意性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出:“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一种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都必须附原始凭证。”摘要应与原始凭证内容一致,能正确反映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表述简短、精炼。但个别企业记账凭证后所附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相符,还有的企业根本不附原始凭证,随意填制记账凭证;摘要不真或乱填,使人弄不清该业务的主要内容。

4.不按规定记账、结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记账,记账时应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内容记入账内。而有的企业在记账时,只记金额,不记内容摘要、日期、编号等,不及时核对总账和明细分类账。造成总账与明细账严重不符,账簿记录与实际资产严重不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还明确规定:年度终了结账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有余额的账户要将其余额结转下年。但有的企业结账不规范,一是对结转次页的不进行合计后结转,只结转本页最后一笔金额,或不进行任何结转。二是有的会计年末根本不结账或不累计,不能从总账账面上反映出本年的累计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三、要想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是领导重视。领导重视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最好支持。因为从领导做起,严格要求会计人员取得真实、完整、无误的原始凭证,账簿记录、报表填制都要规范。从源头上控制,可为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其次,应配备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所谓高素质,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熟悉单位的经营业务,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一个会计人员,仅有会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中给领导尽出歪主意,使领导做出错误的决策;有的企业,对损失的存货不报批,直接增加销售成本,冲减存货成本,不进行进项税额的转出,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再次,要有严格的会计管理制度。按照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的划分是比较细的,分工也是较为明确的。如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总体,而构成生产经营活动的人、财、物、产、供、销都是会计凭证的产生环节,每个环节如何控制,岗位之间如何牵制,是我们订立会计管理制度的起点,要从源头上控制好,从而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

四、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保证

有的单位,货币资金账户反映的余额与实际存款余额有较大的差距,但会计人员不及时查找原因,对发出的支票存根不及时追回,更不及时取回相关票据,业务不入账,自然也没有减少货币资金,日积月累,加上出纳人员变更,没有将上述业务交接、核对清楚,致使货币资金余额与实际相差甚远,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还有的企业,下属有几个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为严格管理,将几个分支机构的账目合并到总公司统一核算,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财务人员在并账时,没有将企业内部之间的往来账目核对清楚,并冲账,而是将相同科目简单相加,致使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数额巨大,加上财务人员的变更,致使企业资产虚增。因此,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会计档案,每一个步骤的填制、登记、审核,除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业务水平外,更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五、加大对会计监督、检查的力度

有的单位为了掩盖其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达到转移资产、偷税漏税、私设“小金库”等非法目的,故意不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将账目做的越乱越好,乘机谋取个人私利。这就要求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纠正错误,对做得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屡教不改的会计人员和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奖罚分明,促进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后续的培训学习必须加强。企业应建立常规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这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企业财务人员和财务系统的适应能力将是一次巨大考验,全体财务人员面临极大不适应,所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知识理论水平,是当前会计人员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与此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做假账”是最基本的要求。综上所述,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只有不断提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化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谈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此来加强全国的会计基础工作。该规范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社会的建立。高校会计工作作为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行为也须遵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现状

1、会计工作岗位的轮换制度不健全。轮换制度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会计工作的多面手,又可以在轮换中查错防弊,也有利于减轻会计人员职业倦怠感。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高校财务部门没有制定严格的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制度和计划,会计人员在部门内的流动性差,造成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利于财务部门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并使高校会计工作人员形成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2、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不完善。会计交接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主管人员交接和会计电算化交接等环节上。部分高校会计主管人员在离任时,没有对继任者详细介绍重大的财务事项,更没有介绍会计人员的情况,甚至对于需移交的遗留问题也没有撰写书面材料,造成财务工作缺乏连续性;对有关电子数据的交接,没有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会计人员岗位变更时,没有在系统中重新设置权限,形成了内部牵制的漏洞。

3、会计科目设置繁杂,账务体系臃肿。高校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偏低,无法合理、科学地建账,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查询困难。具体表现在次级会计科目设置繁杂,账务体系臃肿等方面。这一点在往来账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4、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衔接不好,造成账实不符。高校对资产的管理一直比较混乱,新增和减少的资产往往没有进行账务处理,也没有在校资产管理部门的台账上予以记载。财务账上没有反映已经实际使用但没有付款的资产,造成实物账与财务账脱节,不利于学校资产的管理。此外,还缺乏财产清查制度,且没有及时处理财产清查中出现的问题。

5、原始凭证不规范。原始凭证的内容不齐全,有的发票没有注明开具日期和开票人的姓名,摘要不清,大小写不符。对于一些财政拨款,没有将批准文件作为附件装订到凭证中,也没有在凭证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自制的原始凭证没有统一的格式,随意性大,发放事项不清楚,更正的地方没有加盖公章。

6、记账凭证填写不规范。摘要不能准确的反映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张数填列不正确。

7、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对预算监督不力,具体表现在随意在各预算项目中进行调节。有些高校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缺乏,复核流于形式;会计流程不科学,形成业务处理“盲区”,没有建立定期检查的制度;会计岗位责任不明晰,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失职行为没有严格追责;缺乏成本核算制度,无法核算办学的绩效;财务分析指标设置不科学,无法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

8、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会计档案没有及时移交学校档案部门。有些高校没有建立规范的会计档案借阅制度,凭证及相关会计资料装订也不规范。

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成因

1、财政机关对基层单位的会计工作监管有所放松。近年来,财政机关忙于研究和推广新的会计准则,对高校会计工作的管理重心主要放在部门预决算以及绩效考核上,对于高校的会计基础工作疏于管理,没有健全的奖惩制度,使高校财务部门缺乏改进会计基础工作的动力。

2、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而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面对新的会计业务,会计人员显得无所适从,对于工程借款利息、融资等会计业务处理方法随意性大,使高校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严重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3、资金短缺。高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有的高校还很严重,校领导的工作重心放在资金的筹集上,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重视不够,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识比较淡薄,客观上降低了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要求。

4、高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有些高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不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无法规范地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工作质量不高。

5、高校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高校会计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会计人员的职称、职务晋升较难,福利待遇相对较差,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会计人员缺乏改进会计工作的欲望。

三、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1、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拨款和财务负责人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引导高校财务部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要建立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的制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公开媒体上进行披露,并限期整改。

2、加快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我国企业会计现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并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准则体系,企业会计的每一次变革都表现出与我国经济良好的适应性。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从会计发展历史看,这些改革必然对事业单位会计包括高校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准则以指导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

3、加强会计工作标准化建设。高校领导层应强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识,督促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制定统一的、科学的会计业务流程和会计业务处理模板,使会计工作标准化,以此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加强内审力度,将会计基础工作列入审计的重点,并实行跟踪审计制度,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会计基础工作建设的重要性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断地通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但在会计基础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近人意的薄弱环节。

(一)随意填制会计记账凭证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明确地指出了有关会计凭证的填制要求:

1.首先会计人员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再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2.记账凭证后必须附有原始凭证,除特殊(如结账、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有些单位不按要求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不够认真,甚至会出现,没有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填制记账凭证,这些做法是错误的,也是非常恶劣的。

(二)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会计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

为了简化手续,有些单位,只设有“现金”、“银行存款”的日记账,并不设有总账科目。不设置“利用分配”科目,用“未分配利润”科目来代替。这样容易使企业账实不相符、财产情况不真实、数据真实性的缺失现象。

(三)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

按照规定,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数据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说明清楚。而一些单位,为了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故意做假账,伪造、编造假的会计凭证,利用其做出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对会计监督职能的不认真执行,参与、出谋划策违法违纪的活动等。

(四)手续不清,差错严重,记账、结账不符合规定

记账、结账的明确规定:

1.会计人员,在对会计凭证进行审核后,将审核无误的凭证进行账簿的登记。2.账簿中的要素包括:日期、编号、摘要、金额等。3.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时,应用蓝黑、黑色墨水或碳素笔进行书写。4.在制作凭证或登记账簿时,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进行书写。5.如果当账簿记录有错误时,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6.在账簿结账时,每个账户都应结出期末余额。7.在账簿结账中,应在摘要栏内注明,需要结出当月的借、贷方发生额,本年借、贷累计的发生额。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缺乏自觉学习的意识,素质普遍较低

1.政治素质

有的会计人员不清楚账簿、科目、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会计人员由于学历的不同,有的是自学会计,并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训练。

2.业务素质

有些人员虽掌握了一些会计核算的相关基本知识,但却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缺乏应该有的职业道德,降低了工作中应有的标准,不按照规定去做事,从而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二)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工作中,若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业务学习工作不重视,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对新的会计基础知识认识不够,从而容易在工作中犯错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不重视,在工作中达不到会计制度的要求,从而影响到会计工作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走走过场、应付了事的态度,反应了基层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的缺乏。甚至对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核算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制度是否健全,无人理睬。因此,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

(四)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1.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一点小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在会计数据上做手脚,将其真账做假,假账真算,这样就造成了账实的不相符。2.有些单位为了达到一些非法目的,如偷税、逃税、转移国家的资产等,就会出现虚盈实亏、虚亏实盈现象的出现。3.一些企业不按照有关的会计制度法规,建账、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使账目混乱,不按规定编制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4.私设小金库、设账外账、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出现使单位内部的管理出现混乱,财务收支失控。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的实行,资产重组现象的出现,许多股东、股民等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表现得很关心,他们想从报表中,看到企业的可靠的真实的数据。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的前提——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想要更好的处理、收集、利用、提供信息,只有将会计基础工作健全起来,才不会使信息推动可靠性,才能使其得到提高。有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出现管理失控、账目不清、秩序混乱、假账泛滥的现象,就是会计工作没有发挥到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它不仅能够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还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一个企业的重要决策,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加强宏观调控的发挥;影响到利益者的利益分配等。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就是生成并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资料,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四、总结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最主要的承担者,会计基础工作是其最直接的对象。而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业务素质都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所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它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对会计工作的不断改进、加强都起到了最为直接的作用,还能提高其自身的会计工作水平。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议中小学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

一、前言

教育部和财政部在教材[2008]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个别问题仍然存在。为了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切实规范财务行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几点意见:第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二,严格中小学收入管理;第三,严格中小学支出管理;第四,加强中小学资产管理;第五,加强中小学财会队伍建设;第六,强化中小学财务审计监督和责任追究。这些说明中小学财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改进,下文就将针对中小学财会工作现状做几点总结。

二、中小学财会工作现状

(一)会计基础工作环节薄弱

审计中发现部分中小学校,尤其是由矿业集团学校转变而来的中小学,以前还在属于矿业集团之时,财会工作是由它们隶属的矿的财务部门集中担任,进行统一核算,采用报账制度,没有专门的会计人员来处理学校的财会事务,所以会计基础工作在这类转型过的学校中亟待加强和规范化。也有部分学校是由于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于财务管理的态度不够重视,甚至放弃管理;学校财务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基础薄弱,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对一些不合理的财务收入和违规事项都无心监督和管理。

(二)存在违规乱收费乱支出的现象

通过一些已有的对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某些学校仍存在着违规补课和收取学生补课费、资料费的情况,尽管近年来强调禁止非法补课收取补课费,但是许多学校仍不顾及规定盲目开课,产生了高额的补课费和资料费让学生买单,并且此部分收入未纳入学校法定账册进行统一核算。

乱支出现象在农村中小学较严重。农村中小学的经费紧张,但使用起来却没有计划和预算。第一,公款招待。领导干部下来检查时往往在教育系统内就餐,一些干部也经常到学校里开会,但却极少(几乎没有)缴纳伙食费,此部分开销均为学校承担。第二,乱送礼。每逢各种节日,许多学校都会给上级干部送礼,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票据报销和审批程序不够完善

票据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是没有使用符合规格和要求的收据。许多中小学在进行收费之时,并未开具财务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且所开具的收据手续不齐全,票据上的收款人不明确也无盖章。更有甚者,甚至不开具发票和任何收据。许多中小学除了开学的收费外,中途还有不明收费,此类收费一律无票据。第二是各中小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白条支出现象、大额办公用品未附明细说明及凭证金额与所附的原始票据金额不符等现象。白条支出不仅是偷税漏税的非法行为,还难以辨别消费情况真假,许多支出不明不白。

(四)教育经费被挪用

一些学校利用政府拨下用于建设或是更新教学设备的费用挪作他用,例如拿来公款消费,或者私纳囊中。这些行为不仅是挪用了公款,更是侵犯了中小学生们拥有更好学习环境和设备的权力。让中小学教学蒙上污点。

三、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原因

(一)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地方政府只注重中小学财务的投入和支出,并不重视其中资金的使用过程,没有起到监督作用。教育主管部门也只注重了教学管理,却忽略了中小学财务管理之中的问题。

(二)学校领导班子变动

一个学校的领导班子对于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学校领导产生了变动,那么许多数据都会随之变得不明确,有些账目无法核实。部分领导则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对校内的财政管理没有负起责任。

(三)中层干部法纪观念淡薄

中小学学校中部分中层干部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了解欠缺,从学校支取资金长期不还,更有甚着使用不正当手段花费公款。

(四)有关规章制度不健全

许多中小学未制定相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规定如何使用,如何结算,如何审查等,所以会计基础工作没有制度可依,在工作时就没有明确的界限。

(五)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低

绝大多数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会计人员绝大部分人员是学科教师半路转行,没有聘请专业会计从业人员。此类财会人员往往对会计方面知识不够了解,对账目也糊里糊涂,各种专业的编制预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等更不可能做到。财会人员是学校的管家,如没有一个好的管家,各类中小学就难以脱离财会工作混乱的现状。

四、改善学校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保障机制

1、完善和调整政策

各地区财政局和教育部门在向中小学拨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可盲目拨款,造成一些学校款项剩余一些学校款项紧张。

2、完善管理体制

要明确责任,逐步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学校真正做到以教育为本。对于配套经费的使用应该加强监管和检查力度,实行责任问责制。让学校领导和各地方政府领导都能够重视配套经费的来龙去脉。

3、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合理调整人事布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及早进行人事改革,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尽量避免因教师个人作风问题而私用公款的不良事件发生。

(二)科学编制和执行预算

1、建立健全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

所有的中小学的各项收支明细都要编入各地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预算编制要坚持量入为出和统筹兼顾,尽量保持收支平衡,预算中各项经费的使用都应该有重点。保证学校的顺利运行和教学安全。年度预算一旦下达必须严格执行,并规范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确定公费收支明细

不同类别的中小学公费要制定不同的开支标准,要适当向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倾斜,以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行。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规范收支行为

1、遵守内部会计规范

各中小学必须执行财政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各中小学内部控制牵制制度,遵守会计岗位的管理原则。

2、严禁乱收费

对于乱收费和灰色收入现象必须严厉禁止,坚决打击违规收费。任何部门或者单位都不可向学生强制收取补课费和资料费。

3、严格采购制度

纳入了教育局采购目录的购置项目都必须要编入采购预算,由教育局进行统一采购。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1、招聘

对于中小学财会人员必须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时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并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各校的财会人员都必须统一纳入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保证校内会计从业人员的质量。

2、培训

在各校财会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还要定期对其进行教育,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争取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五、总结

虽然中小学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9年义务教务的推行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中小学会计基础工作也必须随着改革而不断完善,对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解决。让中小学财会工作能够帮助中小学更好地推行义务教育。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事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会计工作实际,探讨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益做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体制的转轨,我国会计事业经历了一个渐进式的改革历程,在会计标准建设与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崛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前,加强会计工作管理,特别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是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的关键是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时代呼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近年来,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理论界、企业界以及政府的监管部门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建设健康的、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就必须尊崇诚信原则。缺乏诚信,经济运行的成本会极其高昂,甚至根本无法运行。在一个欺诈和舞弊盛行的社会里,弱者得不到公平,坦诚者最易受到伤害。因此,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环境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21世纪,

五、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会计管理,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1 明确领导责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具体体现,是依法理财和依法办事的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作为责任主体的单位领导人,不但要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而且要采取各种具体措施,按照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落实本单位的财务工作。

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政府和公众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严格的需求,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工作能够及时提供更多的会计服务。为此,会计人员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强化依法监督理念和服务意识。

3 通过整章建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工作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首先,科学设置会计岗位,合理配置会计人员,明确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会计核算的基本制度,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其次,建立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会计岗位定期轮换,不但可以使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会计业务,提高业务素质,还能使会计业务中的漏洞在岗位轮换中暴露出来,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再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从会计凭证到账表的合法性、资产的完整性、成本费用的可控性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以健全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谈加强教育系统会计基础工作

[摘要]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在教育系统有序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要求,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加强 教育系统 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教育系统的会计工作也随着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会计委派制,这就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建立现代化教育制度等结合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在教育系统有序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及管理要求、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等。

1.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或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而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以不真实甚至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没有规范和约束,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会计资料所记录和提供的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会计资料。如何填制、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环节,对会计核算过程、会计资料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时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是确保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责。记账凭证的编制,必须以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以保证记账凭证的质量。

(2)会计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对单位全部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分类、系统序时地登记和反映的簿籍,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是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要求。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是保证会计资料记录真实,完整的重要基础。

(3)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和其他单位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应当符合法定要求。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等,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一个单位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更是一个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面总结和综合体现。

(4)其他会计资料,其他会计资料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它们也是会计资料不可缺少的部分。

3.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资料电子化分析和利用的现代记账手段。对实现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和提高会计参与经营管理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会计软件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要求,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和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因此,有的单位负责人根本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无所谓,会计工作就是收收支支,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单位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了解,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与会计制度要求不符,影响了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的学习精神

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由于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不少是“半路出家”,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更差。此外,还有的会计人员尽管掌握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但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降低工作标准,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3.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凭证和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还有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等。

4.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有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问津。虽然有一些检查,但有的是专项检查,有的是走过场,应付了事,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因此,这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议

1.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与指导。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督促指导企业搞好会计基础工作。还应定期组织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凭证传递、资产管理、盘点监督等制度。

2.设置会计机构、配备适应的会计人员。具体包括: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符合法定手续;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设置总会计师;会计人员持有会计证;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符合制度规定的要求。

3.加强会计核算。具体内容包括: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等符合制度规定的要求;记账凭证内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更正错误的方法等符合会计制度要求,并经有关责任人员签章;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设置启用、登记、结账、错误更正方法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顺序登记,结出余额,银行存款与对账单及时核对、经调整无误;对外报送的各种财务报告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并经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审阅并签章。

4.规范会计档案的保管。已建立综合档案室的企业,财务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企业,财务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会计档案。对已离任的财会人员,其会计档案应交本企业综合档案室或财会部门保管,不得自行存放。对已终止核算业务的企业或部门其会计档案应交主管单位档案室保管。

5.规范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会计人员办理工作交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监交。会计人员工作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移交清册上应包含的内容有: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姓名、职务或职称、目录、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书、交接明细表和需要解释说明的问题及意见等书面材料。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前后衔接及内容的完整。接替人员接管移交会计工作后,应按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继续办理移交前未了的会计事宜。移交清册一般应填制一式四份,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6.完善会计稽核机制,制定监督措施。一是遴选业务素质高、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人担任稽核人员(一般两年轮换一次),对企业所有会计事项进行审核,以保证会计事项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二是对差旅费和招待费等报销业务应进行严格审核,诸如报销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扩大开支或财务部门由于人情关系多给补助等。三是企业一把手应与财务主管签订协议,对渎职或执行不力者应给予行政处罚。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谈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摘要】 本文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分析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的对策,并以d校改进会计基础工作为例,尝试在提高高校会计工作水平方面作出一点创新。

【关键词】 高校 会计基础工作 规范性

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此来加强全国的会计基础工作。该规范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社会的建立。高校会计工作作为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行为也须遵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现状

1、会计工作岗位的轮换制度不健全。轮换制度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会计工作的多面手,又可以在轮换中查错防弊,也有利于减轻会计人员职业倦怠感。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高校财务部门没有制定严格的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制度和计划,会计人员在部门内的流动性差,造成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利于财务部门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并使高校会计工作人员形成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2、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不完善。会计交接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主管人员交接和会计电算化交接等环节上。部分高校会计主管人员在离任时,没有对继任者详细介绍重大的财务事项,更没有介绍会计人员的情况,甚至对于需移交的遗留问题也没有撰写书面材料,造成财务工作缺乏连续性;对有关电子数据的交接,没有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会计人员岗位变更时,没有在系统中重新设置权限,形成了内部牵制的漏洞。

3、会计科目设置繁杂,账务体系臃肿。高校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偏低,无法合理、科学地建账,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查询困难。具体表现在次级会计科目设置繁杂,账务体系臃肿等方面。这一点在往来账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4、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衔接不好,造成账实不符。高校对资产的管理一直比较混乱,新增和减少的资产往往没有进行账务处理,也没有在校资产管理部门的台账上予以记载。财务账上没有反映已经实际使用但没有付款的资产,造成实物账与财务账脱节,不利于学校资产的管理。此外,还缺乏财产清查制度,且没有及时处理财产清查中出现的问题。

5、原始凭证不规范。原始凭证的内容不齐全,有的发票没有注明开具日期和开票人的姓名,摘要不清,大小写不符。对于一些财政拨款,没有将批准文件作为附件装订到凭证中,也没有在凭证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自制的原始凭证没有统一的格式,随意性大,发放事项不清楚,更正的地方没有加盖公章。

6、记账凭证填写不规范。摘要不能准确的反映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张数填列不正确。

7、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对预算监督不力,具体表现在随意在各预算项目中进行调节。有些高校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缺乏,复核流于形式;会计流程不科学,形成业务处理“盲区”,没有建立定期检查的制度;会计岗位责任不明晰,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失职行为没有严格追责;缺乏成本核算制度,无法核算办学的绩效;财务分析指标设置不科学,无法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

8、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会计档案没有及时移交学校档案部门。有些高校没有建立规范的会计档案借阅制度,凭证及相关会计资料装订也不规范。

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成因

1、财政机关对基层单位的会计工作监管有所放松。近年来,财政机关忙于研究和推广新的会计准则,对高校会计工作的管理重心主要放在部门预决算以及绩效考核上,对于高校的会计基础工作疏于管理,没有健全的奖惩制度,使高校财务部门缺乏改进会计基础工作的动力。

2、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而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面对新的会计业务,会计人员显得无所适从,对于工程借款利息、融资等会计业务处理方法随意性大,使高校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严重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3、资金短缺。高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有的高校还很严重,校领导的工作重心放在资

金的筹集上,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重视不够,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识比较淡薄,客观上降低了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要求。

4、高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有些高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不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无法规范地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工作质量不高。

5、高校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高校会计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会计人员的职称、职务晋升较难,福利待遇相对较差,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会计人员缺乏改进会计工作的欲望。

三、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1、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拨款和财务负责人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引导高校财务部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要建立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的制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公开媒体上进行披露,并限期整改。

2、加快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我国企业会计现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并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准则体系,企业会计的每一次变革都表现出与我国经济良好的适应性。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从会计发展历史看,这些改革必然对事业单位会计包括高校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准则以指导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

3、加强会计工作标准化建设。高校领导层应强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识,督促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制定统一的、科学的会计业务流程和会计业务处理模板,使会计工作标准化,以此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加强内审力度,将会计基础工作列入审计的重点,并实行跟踪审计制度,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4、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将业务培训常态化,并采用轮岗实习、经验交流和传帮带等多种形式,激发会计人员的学习兴趣,促使高校会计人员尽快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5、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要建立绩效制度,科学地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以考核会计人员工作成绩。要明确奖惩制度,将工作业绩、福利待遇和职称职务晋升与工作成绩结合起来,以激发会计人员改进会计工作的热情;要运用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随时跟踪会计人员的心理状态,尽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保持会计人员积极的工作欲望。

四、改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对策的运行效果分析——以d高校为例

1、d校的基本情况。d校具有七十多年的校史,是一所综合性的普通全日制师范类高校,在校生近两万人左右,教职员工近2000人。学校在改制期间形成了大量债务,以银行贷款为主。改制成功后,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学费收入和财政拨款随之不断攀升,但债务收入比达到近6∶1,且运行成本较高,资金周转比较困难。为了解决债务问题,学校财务将工作重点放在筹资和控制运行成本方面,以免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d校财务部门基本情况。d校财务管理实行分管校领导负责制,由院党委指定一名院领导负责财务工作,下设财务处,负责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分管财务的院领导实行定期轮换制。财务处的职能涵盖预决算管理、拟定财务管理制度、筹资、控制运行成本、监督并核算校本部的日常经济业务、监督并核算二级单位的经济业务、经办国库业务和税务处理业务、经办奖助学金和大学生医保等事务。财务处共计职工1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中有2人担任副处长职务。财务处职工年龄在25-60岁之间,其中25岁至45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70%。职工学历以本科为主,但具有会计专业学历背景人数较少,缺乏业务能力全面的会计人员,能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的人员不多。财务处设置有会计核算科、学生事务科、基建管理科、财务管理科和会计核算中心等五个职能科室,各科室工作压力较大。

3、d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d校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会计业务处理不够规范,凭证填制随意性大、科目使用不正确、会计业务流程不合理上。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领导重视不够。由于d校债务沉重,从校领导到财务处长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筹资和化解债务风险上,对

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力度不够。第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一般,职业判断能力不强。由于d校在合并、筹资和化解债务时出现了大量融资和合并的会计业务,而目前的高校会计制度对融资业务和合并业务没有规定详细的处理方法,因此,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然而,d校的会计人员业务能力总体不高,难以胜任这些会计业务,造成日常业务处理不够规范,会计信息难以满足决策的需要。第三,由于d校财务处采取副处长分管制,将会计工作人为分裂开来,造成会计业务处理出现“盲区”,会计流程设计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第四,会计人员待遇不高,没有明确的职务职称晋升机制,且财务处没有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造成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改进会计工作的动力。第五,随着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职业倦怠感,对提高自身会计业务水平的意愿不够强烈,造成财务处业务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阻碍了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4、d校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及其效果。针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d校采取了如下措施改进会计基础工作。第一,财务处领导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聘请财务顾问对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诊断,科学地合并了有关会计业务,并组织专班设计会计工作流程,指定专门人员编写财务管理制度汇编手册。第二,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组织职工进行会计业务学习,并多次组织财务处职工到外校进行交流活动。第三,设计了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了每周讲评制度,对职工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第四,根据学校的人事制度,对财务处职工进行定岗定编,将工作成绩与年终评先结合起来,将职务职称晋升与个人业务能力进行挂靠,促进职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第五,依托学校有关院系,定期对职工进行心理测评,实时关注职工心理动态,并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缓解职工的工作压力,减轻职工的职业倦怠感。

通过上述措施,d校财务处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业务流程更加流畅和科学,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谈新时期高等院校会计基础工作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会计工作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状况,高校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必须要严格做好会计工作。良好的会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高校资金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高校的抗风险能力,增强高校的各项工作实施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九八年以来逐年增加,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快速变身。在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需求、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扩招也给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办学规模逐年增大,资金来源更加广泛,高校面临的会计环境也发生着显著变化,横向联系更加广泛,涉外财务不断增多。这就加大了高校在会计方面的压力。再者,我国高校的所有者以国家为主,但是国家这一特殊的所有者却给高校带来了资产和效益方面约束缺失的问题,导致了高校由于会计管理方面的不良操作,进而使得高校陷入债务循环之中,使得高校的会计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状况,高校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必须要严格做好会计工作。良好的会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高校资金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高校的抗风险能力,增强高校的各项工作实施效果。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内涵

1.内涵

高等学校会计是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核算和监督教学资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结果,为提高社会效益的一种非营利组织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高等学校会计等专业学校;客体是教学资金的取得、使用和结果;职能是核算和监督,核算教学活动的资金耗费,监督教学资金的取得和使用并考核支出的效果;目的是提高社会效益;本质是非盈利组织会计。

2.基本内容

高校会计工作基本工作内容之一就是预算、决算管理。高校决算管理包括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其中财务报告又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高校财务报告对财务报表作了统一的规范,以资产负债表取代资金平衡表,将拨入经费增减变动表、经费支出明细表、对外服务收支表等报表合并为收支情况表。为了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分析和使用会计报表,高校还必须编制有关附表及补充资料,作为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和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的补充;高校财务分析突出了高校独立法人主体的地位,体现了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高校财务管理特点,分析和测量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从资金的使用和负债风险的角度,全面分析了高校的资产、负债以及资金的可支配能力,说明学校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大小,为高校财务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财务资料。

高校会计工作的另一项内容就是收支管理。近年来,高等院校的主要收入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投入,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校友捐助等也是高校主要收入之一。高校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各项收入,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高校的支出按支出的不同经济性质分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建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高校对支出的管理必须要:正确划分各类支出的界限,加强各类支出的预算管理和控制,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加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视专项资金支出的管理,实行收支匹配原则,准确反映经营活动成果。

二、新时期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反应财务状况

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收支情况说明书等”。这种报表从总体上说仅起到统计财务数据的作用,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反映的内容过于简单,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主要侧重于反映预算收支结余情况,比如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就没有进行真实的反应。高校要扩大招生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教育部门都要制定有关收费和投资政策,首先对教育成本进行分析,而固定资产折旧费是高校教育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就使教育成本不真实,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本分析,影响到教育部门和高校的正确决策。而且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缺乏时效性。服务的对象比较单一,尚未建立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以政府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为报告对象,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无法满足多元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无形资产的计算欠合理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出数,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各种无形资产应视实际情况合理摊销。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无形资产在高校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例如购买土地所支付的出让金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等等,成了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3.高校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共1300万人左右,但有学历、有职称者比重偏低,特别是中高级会计人员比重较小,尤为短缺;从年龄结构上看25岁以下者占16%,45岁以上者占6.5%;从学历结构上看: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5%,无学历者占76.4%,即没有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就是在高等人才积聚的高校中财会人员的现状也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大批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从原来的专科学校或几个地方性院校合并而来,财务人员本来就参差不齐、人员结构老化,甚至有的人连计算机都不会操作;还有就是财务部门因为掌握着经济大权,成为目前引进人才热潮中许多“随军家属”趋之若骛的地方,造成财务部门人员结构很不合理,有的甚至连起码的会计基本技能都没有,会计工作的质量根本没法保证。

三、加强新时期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监督制度的精髓,所以必须要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这就要求高校设置专业的会计师制度,会计师既要评价内部监督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内部监督的意见;又要检查内部监督的执行情况,督促内部监督的有效执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财务报表。

2.完善财务报表体系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和报表附注,完善了报表体系。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已逐步转变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在高校现行报送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还应增加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披露。现金流量表可使有关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得到准确的反映,来满足如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银行、企业等投资主体的需求,他们可以用来预测高校未来现金流量,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由于会计计量方法的局限性,一些有用的会计信息无法进入财务报告的主表,而通过附注披露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以提高高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3.加强高校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的提高

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的工作,尤其对那些地方新建院校的会计人员来说,本身专业知识并不丰富,所以要干好会计工作,必须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相关行业的会计理论以及行业财务制度、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知识。业务技能是指会计人员处理具体业务的方法和技能包括上通下达与人交往的技能等等,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了精湛的专业知识,才能正确、恰当的处理会计业务,即专业知识促进业务技能的提高;相反具有了良好的业务技能,又能发现新事务,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会计工作者,必须首先拥有业务知识和掌握业务技能;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就必须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基于模板化的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探讨

摘要: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对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性地提出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工作方法,阐述了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重要意义,列示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模板化。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离不开规范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因此,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财务会计工作自身的要求,也是记录、反映、监控企业管理行为和经济活动的需要,更是加强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的需要。实行模板化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够有效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

1 开展模板化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规范化。将企业财务活动、会计核算等工作,以模板的形式固化下来,有助于企业管理活动和经济行为的规范,防止管理随意性,便于稽核、检查和监督。

(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财务会计工作模板化,能够贯彻企业内控要求,将管理制度格式化、表单化、程序化,能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3)有助于充分发挥财务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对各类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等按照规定的模板进行撰写,能够从全面性、强制性等方面进行深刻财务分析,支持企业管理决策,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有助于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模板化简洁明了,使财会人员既能从全局、又能从微观了解具体工作,能够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

(5)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活动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会计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反映,通过实行模板化的措施,能够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模板化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1)会计基础工作类模板。主要包括:①各类自制原始凭证,例如原始凭证粘贴单,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报销单,原材料入库、领料单,产成品出入库单,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基础表,无形资产摊销基础表,应缴税费计算基础表,各种收入和成本费用结转基础表,应付职工薪酬计算表等。②会计手册,记账凭证格式,会计账簿格式,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档案管理等。

(2)财务基础工作类模板。主要包括:①货币资金收支活动方面,例如货币资金收支预算及执行表(年度、季度、月度)、货币资金收支日报表、资金支付审批单、借款单等。②财务管理方面,例如财务预算及执行情况表、合同审批表等。

(3)财务分析类模板。主要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年度、季度、月度),企业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分析,资产负债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

(4)财务管理业务类模板。主要包括:①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类模板。财务决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利润分配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关于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关于公司向银行借款的议案,关于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议案,关于关联交易的议案,关于收购股权的议案,关于调整公司会计政策的议案等。②汇报请示类模板。会议纪要,考察报告,尽职调查报告,财务负责人履职报告以及有关财务事项请示等。③财务会计制度类模板,按照企业统一要求制订。④财务协议合同类模板,按照企业规定和交易方的要求统一制订。⑤可行性分析模板。投资可行性分析,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可行性分析,收购股权可行性分析,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的可行性分析等。

3 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要求。

(1)模板设计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财务会计工作政策性强,设计模板时,要认真研究、学习和执行国家相应规定,体现模板的政策性。

(2)模板设计要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防范风险、规范运作的有效办法。各类财务会计模板,要将企业内部控制具体化,以表单为载体,体现模板的流程性。

(3)模板格式设计要规范。无论是表单式模板还是文字式模板,务必按照国家写作规范来进行,反映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特色,结构清晰,内容完整,避免随意性,体现模板的规范性。

(4)提升模板的执行力。模板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加大模板的推行力度,提升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加大对模板执行的检查监督和考核,体现模板的强制性。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各项财务会计工作模板,要根据模板所反映的内容,充分利用财务核算系统、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模板的先进性。

(6)及时更新模板内容。模板内容要结合企业管理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体现模板的及时性。

(7)充分运用模板所反映的内容为企业管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模板是工具,通过研究模板所反映的企业财务会计情况,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查找管理不足。对于模板反映出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体现模板的实用性。

4 结语。

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板化,能够有效提升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决策支持作用。因此,应大力推行模板化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