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核心价值观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时间:2022-05-02 04:41: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核心价值观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企业文化论文-简述企业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行为方式管理。建立良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引导个体价值观向上发展,从而帮助企业发挥最大的组织协同效能、帮助个人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是支持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艰苦努力的结果,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一、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柱和基石

价值观是所有企业目标的先驱,是一切企业目标为之奋斗的基础。企业要获得发展,取决于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而在企业战略实施中的每一个阶段,包括战略分析,战略方案的制定、评价与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价值观对战略管理的影响作用是渗透在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步骤中的。价值观指引着企业通过战略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企业价值观管理,那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迷失方向,偏离目标。

对于企业中的每个成员来说,要想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必须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目标)?怎么做才能达到目标(行为方式)?什么事情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只要这样,才能摆脱那种混日子、碌碌无为的工作境地。只有在工作中变成为了实现目标而工作时,个体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自己不断进步,从而也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二、价值观是产生强大自驱力的源泉

对于组织而言,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最基本持久的信念,具有内在性,独立于环境变化、竞争要求和管理时尚之外。是保证企业始终如一朝着目标前进的有力保证,保持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的不变,同时又使目标、战略和行动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企业不断自我更新,取得长期优秀业绩的根本原因,任市场环境不断变幻,只要企业核心价值观不变,都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采用适当方式引领企业朝着目标一如既往的前行。是企业管理层乃至全体员工持之以恒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愿景式驱动管理的源泉。

对个人而言,在工作中其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个人是否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而态度源于价值观,又表达价值观,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确立了良好的价值观,明确了什么对自己是有意义的,什么是自己符合自己职业目标的,将会使个人产生强大的自驱力,驱动自己自觉的朝着目标前进,对于不符合目标的行为方式会自动抛弃,会努力克服精神生活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明确生活的价值目标和意义所在,能自如的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抱有坚定的信念。一旦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趋同时,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为企业工作看作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就将获得企业和个人双赢的局面。

三、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文化支撑了企业的发展,文化是企业的“道”。 企业文化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理念层,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伦理、企业道德等;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包含有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以及企业风俗;第三个层面是物质层,包含有企业名称、标识、企业外貌,建筑风格等。因此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到一起的精神纽带;价值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价值观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灵魂,保证员工向统一目标前进。通过群体氛围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使企业员工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

企业价值观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企业的生命力是企业整体合力作用的结果。企业合力越强,所引发的活力越强。而要激发个体潜能,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而价值观在打造和谐团队、激发团队效能、促进信息良性沟通方面是尤为重要的,只有在价值观统领下的思想意识上的统一,企业内部能形成融洽、共生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才能忧患与共,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形成和谐共生的团队。

核心价值观提炼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具有时代特色、行业特色,更要求带有企业特色和群体的个性,因而它不能从书本上抄来,只能从企业自己的实践、从广大员工群体的实践中提炼。

一、提炼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原则:

核心层共同参与

确保价值理念反映公司长远目标

注重价值观对变革的关键驱动因素

价值理念应该激励人心和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确保企业价值观的各要素能明白无误地转换成行为在

二、提炼核心价值观的常用方法

一是经验荟萃法。即对本企业历史和现实企业文化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取其中精华的经验上升为企业文化理念,提炼形成公司核心价值观。

二是特征归纳法。即对本企业在各个活动领域中文化判断、文化评价和文化选择的特征,加以归纳、总结而形成核心价值观理念。

三是传统梳理法。即以企业发展历史以线索,对一步步遗传下来的优良思想、作风加以整理、概括,提出核心价值观理念。

四是典型分析法。即对本企业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团体和事件进行重点剖析,从中发现、提炼出那些适用于整个企业的、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理念。

五是目标导向法。即围绕企业的远大目标,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提出企业文化方面的决策,把这种决策作为核心价值观理念。

三、核心价值观的释义

企业价值观词条确认以后,要对核心价值观作出详尽的解释,让大家清楚企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也就是群体应当遵守的基本价值标准、大家判断事物和行为的是非标准是什么,即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大家到企业来要为群体奉献什么;企业为社会和员工提供什么;企业的愿景是什么;为达成目标所采用的实现手段是什么;员工在企业中的角色是什么;企业与股东和竞争者的关系怎样;企业本身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应当是价值观能解释清楚的内容。

核心价值观论文: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部分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少年儿童时期,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百年大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未成年人教育任重道远。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旗帜,它昭示了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变化,不论人们价值取向怎样变更,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持续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变动深入复杂,利益格局调整广泛深远,思想观念变化激烈尖锐,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冲击,这一切都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不断带来新的问题,也不断挑战传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能够有效地在少年儿童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思想观念激烈变化的背景下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一代建设者,必须改革创新现有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求真务实。

第一,要从人的发展角度去确立教育目标,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需求之中。

检讨和反思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会发现,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把正确的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传递、灌输给青少年.并在不自觉中从整体事业的视角,把青少年作为传输先进价值体系过程中的一个被动的客体,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与青少年自身社会性发展的需求相脱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大的、抽象的、理论性的、与孩子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甚至是相对较为空洞的观点、理论转化为孩子们切实需要、乐意接受、能够理解的东西。这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整体教育观念和价值的思考和转变。其核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成长发展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青少年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是发展任务学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无论是处于什么社会制度背景下.也不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一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完成得好,这一个体与外部,包括社会、他人、自然等关系就会和谐,其个体的生存状态就会顺畅快乐;相反,则会与外部适应不良,冲突不断,甚至反社会.自身也会面临多方面的失败。在这一学说给6岁一12岁的人生开出的九项任务中,有一条很突出的任务就是“形成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集团的看法”,这实质上就是对社会制度价值和主流意识的认同,作为一种以西方中产阶级为主要对象群体的理论,我们不去全面评价其优劣。但它可以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即从未成年人个体的发展出发去思考社会价值和思想道德教育。依我看,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快乐的人生,必须构建起三个支撑:物质支撑、自我精神支撑、社会支撑。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搭建起这三个支撑。帮助他们获得物质支撑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帮助他们获得自我精神支撑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其坚定的信仰和完善的人格;帮助他们获得社会支撑的能力,就需要推动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这些能力是建立在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和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上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然是这些支撑的重要内核。

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是个很大的题目,但爱国主义情怀却是一个孩子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些学校和家长把精力和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身体键康和学习成绩上,以为只要把这两点抓好了,孩子的前途就有保证了。这是极大的误区,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得开国家,国家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一个没有国家观念的人,一个对国家没有情感的人,怎么能够快乐和发展呢?使爱国主义情怀伴随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伴随孩子价值观、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是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比如,韩国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把民族文化传统融入孩子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虽然传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髓,似乎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让一个人在不经意处闪现出它的痕迹。因此,在小学阶段,韩国强调学习正经的生活之道,即个人生活上强调端正、诚实、节制、创造、深思:社会生活上强调宽容、爱家庭、和睦、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团结合作、公正;国家生活上强调三爱教育: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实现了社会提倡的主流价值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的统一,其思路非常值得研究借鉴。

第二,价值观念、行为能力、道德情感三位一体,化“强制性的观点灌输和行为制约”为“全面的人生发展辅导”。

对一个人来说,价值观念绝不是孤立单一的。但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我们都习惯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简化为道德价值、伦理、观念、信条的传递与灌输。对处于人生学习阶段的未成年人,即使注意到行为的重要作用,我们大多数时间里也习惯于使用教训、限制、规定、惩戒等手段。特别是现代的孩子,他们享受了中国人从未经历过的物质成果,必然也就形成了同父辈完全不一样的物质态度;他们在思想空前解放的宽松空气中呼吸,自然就更加重视自我的发展,追求着父辈想也不敢想的自由和放纵;他们经受着快速发展的高科技的冲击,必然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蔑视权威、崇尚创新。一定意义上,他们比以前任何一代人都更具人性,发展也会更加全面。在社会性发展上,价值观念、行为能力、道德情感三位一体,是这一代孩子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其内在成长的必然选择。而全面理解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则是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

在社会价值观念上,祖国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与包容,等等,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当代青少年自身成长发展、积极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行为能力上,对他人的理解、包容和接纳的能力;对社会元素,包括祖国、人民、制度价值的适应能力;通过创造性劳动,实现“天人合一”的能力;正确地认识、评估、接纳自我的能力等四种能力,反映了道德价值的几个基本关系,既是一种规则能力,也是一种在价值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而情感则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个人生存状态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生存环境的优劣、更关系到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状况。当一个人与他人相处时,如经常面对一种正面的如尊敬、信任、赞美、喜悦、热情等情感及态度的话,他必然会是精神愉快,获得支持的;反之,一个人总是处于仇恨、嫉妒 、厌恶、冷漠、怀疑、恐惧等负面情感和态度时,他必然会情绪低落,远离人群。所以,培养孩子对祖国、人民、劳动、科学的正面情感,激发孩子对损人利己、愚昧无知、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等负面情感进行调整的情感能力,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略。

例如对孩子的“人民”观念和价值的教育,这是主流价值观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的教育中找们往( //)往忽略了启发孩子对“人”的关注,不知不觉中就把“人民”抽象起来。其实,以人为本,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指导价值观,也是服务人民的道德和品质的认识论基础。对未成年人进行服务人民的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他们对“人”的正确认识和态度。这包括对每一个个体意义上的“人”的尊重,特别是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同情、感悟和援助支持,从“人”’的角度引导未成年人去理解服务社会及人民大众的榜样人物的行为和思想,等等。教师、家长平时注意对他人的尊重,在未成年人周围培育起互相尊重的氛围,这些看似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等核心价值的教育关系不大,但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却绝不可低估。

再如,爱国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但对一个社会个体而言,它更是一种真实的情感。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往往会泪流满面。而此时,国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爱国也不再是干巴巴的道理,其澎湃的情感、蕴含着的丰富的内容,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幼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情感发育的基地和摇篮,更是一个人爱国主义情感的最主要的发生地。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爱国主义的情感元素,使之对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养成起到渲染、感动、激发、加强等作用;善于制造情绪场景,活动的准备、物件的摆设,都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未成年人在接受价值观念的同时,心灵也能够受到震撼,这对于爱国主义核心价值的确立特别重要,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更是意义重大。

第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改“把真理交给孩子”为“带领孩子去寻找真理”。

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带领孩子去寻找真理”,就是真正把未成年人放在教育的主动者的地位;真正实现未成年人的积极主动探索状态;真正改变主流价值观念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积极灌输自说自话、被教育者消极接受不激不动的状况。

一是要在教育理念上不断更新,特别是在和孩子具体接触时,要树立正确的工具价值,即具体的、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那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如,正确看待少年儿童,真正把他们作为能动的、具有发展性的主体来给予应有的尊重;把每一个少年儿童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始终采取接纳的态度,即从理解出发积极面对少年儿童;树立尊重的观念,即在工作过程中尊重少年儿童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注意对少年儿童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的一致性,注重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孩子自身的发展需求统一起来,等等。

二是围绕社会现实和儿童需求寻找教育主题,我们的道德教育的计划绝不能只来源于上级的精神、下发的文件,好的教育主题一定来源于孩子成长的焦点,他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他们与社会、与成人、与自身的矛盾点,他们发展的关键点,等等。我们习惯于以系统观点,如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理想信念等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更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问题”,就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就是跨系统、跨学科的,就是孩子有兴趣,并且需要主动去思考、去探究的。离开这些与未成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教育的实效性很难提高。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强调实践、体验、创造的过程,尽可能通过孩子自己的角色体验、情景体验,让孩子成为社会化成长中的主动者。特别是那些离他们实际生存的现实社会有较大距离,甚至在孩子看来是矛盾的、相反的纯理论、观点和认识,如果没有孩子的主动积极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认同。

例如,“诚实守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诚实守信教育却是教育中面临的困惑和难题。除了孩子自身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之外,社会多元化的思想意识以及成人间的道德失范行为,也对以简单讲道理、提要求的诚信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此时,订立孩子认同的“规矩”,让抽象的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条文化、规则化,就是发挥孩子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的好方式。在家里订立一些体现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等关系的规矩,比如尊重老人的规则:有好吃的要先给爷爷奶奶,出门要和爷爷奶奶说再见,下学回家要主动向爷爷奶奶问好,拿长辈的东西要事先征得同意等:比如文明用语的规则:见了老师或长辈问声”您好”;与同学或家人道别时说声“再见”;得到别人的帮助说声“谢谢”,;无意做了影响他人的事说声“对不起”;别人向自己道歉时说声“没关系”;回到家时说声“我回来啦”,等等。

规则的内容、适用范围、奖惩方式等,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商议决定;一经确立,家长带头执行,不小心违反,就主动接受惩治;规则还要随社会形势变化和孩子的成长,不断修订,丰富其内涵。对于孩子来说,规则是一种外在的制约,而自我参与订立,会帮助他使这种外在制约逐渐内化,让他在自我的约束下、在不断强化的行为训练中逐渐懂得,自己应具有对父母的孝心、对同学的善意、对老师的理解、对朋友的宽厚、对团体规则的遵循、对冲突的理性、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对弱势人群的尊重、对异族文化的接纳、对外部的主动适应以及对世界的爱心,等等。这些团结互助的价值和行为习惯将真正深植心中。

再比如,对孩子来说.参加一次社会公益劳动,植树节在郊区种上一棵树,帮助社区里一位需要帮助的邻居,创作一幅歌颂祖国新风貌的作品,等等,都是他们乐于参与的事情。成人积极引导,孩子们就会在这些实践中获得书本上无法得到的东西,点滴之间明是非、辨荣辱。很多社会道德行为都具有利他和自觉两个特点,只有调动了自觉的积极性,价值观才是牢固的,利他也才能是主动的。

第四,以变迁中的社会为道德教育的背景,敢于面对社会道德领域中新的挑战,重视现代社会道德价值辨析,让孩子心目中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真实的现实社会基础之上。

作为先进的社会思想体系,其特有的抽象性、超前性,往往会使得这些价值理念与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孩子的世界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常看到的小学共产主义、中学社会主义、大学爱国主义的道德教育层次跌减的现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主流价值体系教育与现实社会巨大作用间的博弈;而遍布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念表达与实际行为选择两种模式、两种话语体系的现状,更是可以从青少年基础的道德教育中找到端倪,甚至源头。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渗透在现存中国社会生活之中的、活生生的、影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思想价值.是引导未成年人完成社会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现代成功教育的内在原则。对未成年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脱离未成年人真实的现实生活。所以,以变迁中的社会为道德教育的背景,特别是要敢于把现实社会道德领域中一些新的挑战放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是今天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多元化意识形态并存的社会环境 背景下,未成年人每日每时面对的是鲜活的现实,活跃的媒介不断推动着未成年人认知社会方式的转变,正统的、主流的、过去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及其教育的影响力日渐减弱,并对青少年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定意义上,提高价值选择能力代替接受面面俱到的主流意识教育,成为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企业家包机送高分学生进京值不值得称赞,是不是捐助贫困学生更好?富家子弟在海外被害,该痛剿罪犯还是给他们及其家庭以道德上的拷问?忙的时候,花钱雇人为未成年人做家务合适不合适?诸如此类的问题靠我们一一为孩子解读是永远也解读不完的,只能充分发挥未成年人自主认知的功能,把问题交给孩子们自己,运用多种形式(讨论、辩论)来引导他们不断进行价值辨析。

例如,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如果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青少年流行文化“两张皮”,互不对接,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有价值的教育。所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推进青少年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当代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是教育者和青少年共同面临的任务。这包括认真研究、积极面对和引领青少年时尚及流行文化;培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健康社区文化、特色企业文化等。

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离开公民教育。因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以基本权利和义务观念为核心;以主体地位为基础;以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主义思想为条件。包括爱国意识、责任念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公德意识、节俭意识、规则意识、纳税意识、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国土意识、国防意识等在内的公民意识面向未来,也与当代青少年发展方向保持了一致,较容易为青少年所接纳。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现代公民的培养统一起来,关系到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包装传统等手段对传统价值的继承与创新,也关系到面对全球化背景对现代人类共同价值的批判、吸收和扬弃。

再如,对于革命传统的教育,一说起长征,大多数人头脑里可能首先反映的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咽树皮”,是对于一种艰苦生活情境的回顾和再现。这种认识就与我们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强调外在物质对比、忽略精神追寻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当现实物质生活呈现出丰富、多样、充裕色彩的时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往往就会不由自主地淡化,甚至游离于长征和长征精神。其实,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长征实在是一座蕴含着丰富精神食粮的宝库。信念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奋斗的力量等都是当代青少年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关键是我们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认真加以挖掘,并以现代青少年的思维特征加以诠释。

道德教育是通过向人们传授道德知识和讲解道德理论,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不过,其涵盖的基本内容和层次却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所必须充分注意的。

核心价值观论文:影视艺术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初探

一、中美影视中文化核心价值观传播差异的比较

美国社会也矛盾重重,种族问题、宗教问题、贫富差距也都非常突出,却没有出现信访潮,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比较高。正因为美国普世价值观对社会的长期洗礼,才保证了美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普世价值观包括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等基本内容,美国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核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对普世价值观的一些宣传和赞扬。比如,2011年10月底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猩球崛起》,虽然影片致力于对一些现代科技的反思,但是细细体会,就会感受到无处不在地对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宣扬,人类一直以万物之灵长自居,在地球上可以为所欲为,影片传达了对这种认识的批判,提出人类和以猿类为代表的自然界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处、尊重自然的特性,给其它动物之自由,对生命要有一颗仁义博爱的心。该片从10月28日入市之后,在场次上占全国影院排片的40%左右,上映4天累计票房达7300万元,该片和《永无止境》、《夺命深渊》、《铁甲钢拳》、《惊天战神》、《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等其它进口片一起被赋予救市重任,可以说,相当具有讽刺意味。再拿占据中国2010年内地票房前六位的电影为例:排名第一的是进口片《阿凡达》,内地票房是13.787亿,观影人次2763.18万;排名第二的是国产电影《唐山大地震》,内地票房是6.650543亿,观影人次1792.97万;排名第三的是进口片《盗梦空间》,内地票房是4.5665亿,观影人次1329.91万;排名第四的香港导演徐克的《狄仁杰》,内地票房是2.902亿,观影人次874.34万;排名第五的也是香港电影《叶问2》,内地票房是2.3248亿,观影人次686.54万;排名第六的电影是进口片《爱丽丝梦游仙境》,内地票房是2.264亿,观影人次495.47万,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三部进口片的票房将近是三部国产电影票房的二倍。票房数据说明很多中国老百姓主动走进影院接受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洗礼,尤其是看电影的多为年轻人,他们的价值观正在形成,美国电影成功地向中国老百姓贩卖倾销了他们宣扬的所谓的主流意识形态,让不明就里的中国老百姓对那个看起来充满“公平平等、自由博爱、有情有义”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无限向往之情,说明美国利用影视成功地将自己的价值观宣传出去并影响了无数中国人民。反观我们中国的影视作品,几乎看不到一以贯之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到处都是消解权威、只顾傻乐、刻意取消严肃性的作品,像这种流于表面的只顾追求眼前利益的作品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无人问津,更别谈作用于中国老百姓的思想,形成了不良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之所以需要精神产品,就是需要它去传播一种文明,去提升人类的素质,坚守人类的精神家园。

二、如何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文化核心价值观

(一)弘扬主流价值观,承担严肃的社会责任

因为影视传媒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巨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覆盖力,世界上不同国家都将传承本民族的优秀精神文化传统,建构能够被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认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寄希望于影视这种形式。因此中国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电影和电视应有所担当,承担起严肃的社会责任,担负起弘扬本民族文化和强化国际软实力的社会责任,因此,整个行业应在文化积累、艺术素养、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上都有所提升和建树。在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应努力寻找到可以和国际文化对话的价值观念,做到以更多观众能够理解与认同的叙事方式来创作兼具国际化与民族化特色的影视作品。

(二)塑造体现人类永恒价值的故事

影视艺术应当成为弘扬文化价值观的主要载体,所以影视不能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不能为无止境追求经济利益而弃道德规范于不顾,将美好的情感伦理底线随意放逐。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不可替代的华夏儿女的脊梁,正义、公正、忠诚、孝顺、勇敢、善良、勤劳、美好是我们的品格。塑造体现中华文化正面价值的艺术形象和描写追寻人类永恒价值理想的故事,并将这种价值观内化为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在艺术作品的人物设置、叙事情节、主题表达等等方面,而这种普遍的直观的精神旨义应当成为支撑艺术作品内容的文化根基,应成为编导们追求的一种境界,让老百姓通过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体悟到关于人性伦理道德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内容,这样的艺术创作能够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建设做出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国家文化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创作中我们应该张扬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体现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创作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感召力的影视作品,这样才能打动观众,才能够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认同,才能起到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支撑。而影视作为面向大众的公共平台,置身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老百姓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需求日渐多样,所以一定要肩负着体现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塑造精神家园的社会责任和共识。

核心价值观论文: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讨论分析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治理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具体地讲,就是指统一的员工意识、思想、行为的企业经营哲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一般学者都认为它具有五大功能,即:目标导向的功能、凝聚的功能、融合的功能、约束的功能、激励的功能。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所以有人提出:决定21世纪人类消费的是文化,21世纪将是文化营销的时代!这一观点,得到不少学者和企业家的认同。因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延伸,一种新的功能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突出,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所谓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是指通过企业文化的外向传播,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知和认同,从而产生良好、深刻的印象,产生企业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刺激消费量的增长,从而促进营销工作的开展的功能。

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是通过组成企业文化的几大核心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综合体现出来的:

一、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风格,左右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它对企业外在形象的塑造影响深远,树立一个能被消费者所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比如“走向世界,为国争光”、“创建知名企业,振兴民族工业”、“诚信为先,回报社会”等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念都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远大志向、博大胸怀、关爱民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塑了良好的企业外在形象,对消费者来说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品牌均能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持久的记忆,从而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二、企业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良好的精神风貌是企业的活力之源,比如“团结奋斗、求实创新”、“成就伟业、缘于你我”;“学习进步、团结向上、热情互助、整体为先”等优秀的企业精神,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不但在员工之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极大地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提高了员工的素养,使员工逐渐形成举止规范、谈吐文明的行为,时时处处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一种精神风貌。员工在与其它社会群体交往过程中,易于给对方留下好感,轻易得到认同和沟通,“只有优秀的人才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最终会引伸到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良好的印象,现实的消费者会变得更加忠诚,潜在的消费者会变成现实的消费者。

三、企业的视觉形象

企业的视觉形象是最直观、最易于向社会群体传播的企业文化要素。所有构成企业视觉认别的各种元素如企业注册商标、产品包装;各种用于宣传标语、文字、影相、图片材料;员工衣着、厂容厂貌等都直接体现了企业的视觉形象。社会群体通过这些要素会对企业产生一个直观的熟悉和印象,也是消费者熟悉企业和产品的最直接、最重要途径。而这种熟悉和印象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购买行为。

四、企业的质量文化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关键因素。企业产品过硬的质量水平、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可信的质量承诺构成了企业优秀的质量文化,它的传播会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成为为消费者决定购买行为的重要参考要素,起到了引导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作用。

五、企业的服务文化

目前消费者消费水平和层次日益提高,在追求产品质量过硬的同时,对产品营销企业的服务质量如何也非常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质量上的差异会逐渐缩小,而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异性却很大,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会集中到对服务质量的选择上来。免费送货、质量“三包”、定期走访、上门服务等构成企业良好的服务文化,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六、企业的信誉度

人品好的人,会等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乐于与期交往,会建立起良好的从际关系。同样,企业的“人品”好的话,也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从而乐于对其产品进行消费。企业的信誉如何,决定了企业“人品”的好坏,假如企业虽然产品质量很好,但总是大讲空话、假话,承诺不能得到很好的兑现,信誉不好,也就使其信任度降低,消费者会逐渐放弃对其产品的消费。如河南某名牌白酒企业产品质量上乘,多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在一次瓶盖兑奖活动中,向消费者所作的承诺没有兑现,使许多客户和消费者受到欺骗,某些客户事先已向消费者按企业承诺进行的兑现,因企业拒绝向客户兑现,经济损失惨重,企业因此而引发多场官司,均遭败诉,而且这一事件受到省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从而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了信任危机,产品销量一落千丈,最后使企业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企业文化必将在企业营销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也成为企业经营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无从谈起,所以企业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有效发挥。要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层次。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视觉形象、质量文化、服务文化、企业信誉等方面都是建设和提高的重点,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持之以恒。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对外传播,影响到消费群体,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体现其营销功能的有效保障。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很多,但最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三、重视营销人员的传播作用

营销人员是企业中最直接与消费者和客户接触的人员,营销人员是他们对企业信息的了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和途径。营销人员担负着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传播企业文化也是促进自己销售工作的重要手段。所以营销人员能否把企业精神在消费者面前得到完美的体现和最大限度的传播,对企业精神对营销工作的促进事关重要。所以营销人员必须深刻熟悉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精髓,积极向消费者和客户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念、质量文化,时时处处体现出企业精神风貌、服务质量,言必行,行必果。

四、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商业性广告的宣传,在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认知度方面作用巨大,但商业广告过分的功利性和消费者接受的被动性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却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所以企业文化的传播不能过分依靠于商业广告,而应开辟多种渠道,诸如积极开展各种公关活动、参与社会公

益活动、向外界散发企业内刊、加强文字报道等软广告宣传,企业文化被溶于其中,这些活动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布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人情味,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企业文化出就能便捷准确地传播到消费者心中。

五、重视企业参观人员

每一位到企业参观的人员都会对企业产生很直观、深刻的印象,企业文化随之就进行零距离的传播与交流。企业假如给参观人员留下良好印象,美好的回忆,不但会刺激他们对产品的消费,而且他们会向四周的人群进行介绍和传播,会影响大批的潜在消费者。所以企业参观人员非常重要。企业接待人员的热情程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企业现场治理水平;员工行为规范、精神风貌都是影响参观者对企业印象的重要因素,必须不断提高,做到尽善尽美。除了被动地接受参观人员外,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邀请消费者或社会群体到企业参观,以此传播企业文化,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如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实施的工业旅游,不但通过参观收入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每一位参观者都为企业高度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人文化的治理所赞叹,热情周到的服务所感动,为高质量的啤酒产品所折服,最终会被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所感染,对“金威”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消费忠诚度得到大大提高。其实金威实施工业旅游的举措,目的并不在于赚取参观利润,而是通过传播企业文化,促进销售的一种高明手段。

六、力塑良好的品牌形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流,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企业文化最终体现到品牌的形象和内涵上,品牌营销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形象如何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品牌形象如何关系到企业文化营销功能实现的质量,同时企业文化质量如何也直接影响到品牌形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的。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最迫切的。

核心价值观论文:简析让高校新闻网依法办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先锋信道

论文摘要 当下绝大多数高校新闻网传播功效不高,没能达到创设预期及社会期望,与世界一流的高校新闻网相比,其传播讯息政治化、行政化、低俗化和浮浅化。高校新闻网的面目和表情模式化,网络技术低级和电子讯息格调不高,时常出现不适当“讲话”,亟待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种治理的价值取向,我国出版法是其治理的保障,国外新闻出版法是其治理的借鉴。

论文关键词 高校 新闻网 国家治理 法治 信道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高校的聊天室、电子新闻组,人们可以与从未谋面的大学相遇。这种相遇为发展人们的个人关系、个人与高等教育、个人自尊与职业声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大学是发现真理和传播真理的地方,大学新闻网是大学思想、大学感情、大学价值观传播的信道。然而,当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新闻网的传播行为并没有达到高校的预期目标及社会对其的期望:与国外经济文化发达国家高水平的高校新闻网相比,它们传播的讯息政治化、行政化、低俗化和浮浅化。我国所有高校新闻网的面目和新闻网的表情过于模式化,页面设计的功能和品味格调不高,因此亟需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种治理的价值目标,我国出版法是其治理的保障,国外新闻出版法是其治理的借鉴。

二、高校新闻网的传播功能

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和重要工具性结构的高校离不开传播。我国高校的传播和人类其他域文化的传播行为一样,都在不断完善自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高校新闻网的改革也同我国其他意识形态的改革一样进入佳境,与众多市民化媒体一道共同构成了一个网络生态系统,不断地增加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尊。

与此同时,新媒体洪流让高校传播在“铅与火”、“光与电”之后迅速进入了“数与网”的时代。不仅世界的高等教育进入网络时代,每个国家的国家治理也进入了网络时代。而“高瞻远瞩,提出媒体融合发展,并深刻阐述了工作理念、实现路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表明了我们党主动适应媒体发展趋势和应对时代挑战的高度自觉”。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最重要的传播信道是互联网,其中高校新闻网是高校整个网络最活鲜、最有表达力的构成要素。同时,在国际一流大学里,它作为理性和智性的自然结晶,也是人类社会中最具正能量的网络——专门为传播社会精英(大学师生)对真理的探索和发现而生。在这些理性的智者操控之中得以存在的媒体,永远都只能是“阿里巴巴的宝盒”,而不可能是“潘多拉的魔盒”。

但我国高校新闻网产生的背景千差万别、目的各异、功能众多。有学者认为,“我们为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传播;我们为增进和保持自我意识而进行传播;我们为发展关系而进行传播;我们为交流信息而进行传播;我们为影响别人而进行传播”(鲁道夫·F·韦尔德伯尔、凯瑟琳·S·韦尔德伯尔)。这些结论完整地解释了传播的全部功能。高校新闻网的功能也不外乎这五种:1.高校是社会性存在,所以需要和它者进行联系;2.通过与它者进行相互作用,高校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擅长什么、它者对自己的行为表现作出怎样的反应;3.通过传播高校发展了自己和它者之间的关系,包括逐步发展并使关系密切,或者停滞并使关系恶化;高校从自己和它者的传播中得到关于自身的和其生存环境的信息;高校通过自己的传播影响它者(例如当武汉大学新闻网“五人入选院士”时,许多读者为之震惊,有人留言惊呼:“啊!武大疯了”)。

但我国许多高校新闻网并不十分了解自己的功能,其新闻把关人往往一味强调新闻网对强势高校领袖的奉迎而忽视新闻网的其他传播功能,传播讯息的面目、目的总是根据社区领袖的决策偏好而不断变换。高校新闻网不仅应该充分展示其社区领袖的个人魅力和工作样态,更应该有自信通过现代传播体系凝聚学校、校友力量、监督本校内部的学术和办学条件建设、展示本校独特魅力。

三、高校自我知觉和高校新闻网功效

高校的自我概念。每个高校都有自我认识,这种自我认识即高校的自我概念。这种自我认识因为高校不同成员的不同身份不同视野而各异,但高校的领袖人物对高校的自我认识往往主导着其他人的这种认知,形成了高校的显性自我概念,表现在其新闻传播网络的讯息中。

高校的自尊。同样地,每一个高校的不同成员都对自己所奉职高校的能力和价值有一种整体评价,即高校的自尊。同一高校的自尊因人而异,高校领袖人物或代表高校的团体比如教授委员会所形成的特定高校的自尊就是该高校的显性自尊,直接反映在高校新闻网络的讯息中。

高校的自我知觉。高校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构成高校的自我知觉,高校的自我知觉强烈影响着高校的行为尤其是与外界的互动方式,比如其新闻网的传播讯息:高校自我知觉通过其新闻网的传播完成其自我交谈,即高校内部的对话。高校的新闻网传播的信息也在展示着其受自我知觉影响的谈论自己和外界包括技术、社会、意识形态的谈论方式。

高校自我知觉对高校新闻网络传播讯息的影响。如果高校对自己感觉良好,它就可能在内部与外部进行积极的沟通,所以优秀的有雄厚实力的高校即有强烈自我概念和较高自尊的高校,通常从其成功中获得荣誉,这种成功包括培养出创设专业的一流人才、研发出特色学科的一流成果、参与到各个时期本地区、本国乃至世界重大的国计民生项目工程之中和主流话语之中。具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校即使面对不利于探索真理和传播真理、培育英才的高等教育永恒价值时,也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随波逐流、也会坚持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的一致而不受歪风邪气的干扰。而如果高校没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它可能会人云亦云,在其新闻网络传播低技能、低才能、低知识含量和低个性的讯息,比如某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到某学院(系)或职能部门调研等。尤其是,能将法治体系和法律文化内化于高校自我知觉的高校,往往是高声望的高校。

文化差异和性格差异。高校的文化背景影响高校的自我知觉。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具有巨大正能量的高校早就在分享所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不久前被提上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记事日程的、充满正能量核心价值观表示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独立的实体,有截然不同的能力、动机和价值观,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还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同时探索并传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法律秩序和和工具技术。并且,这些内化为大学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属性直接导出高校的行为方式。因此,高校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的指数是建立在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立思想之上,表现并表达各高校的独特性。比如武汉大学提出“顶天立地”的办学思想,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背景的实践阐释和武大性格的自我表达。“顶天立地”不但接收了“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精神,而且接收了“爱国、富强、和谐、公正、法治”的核心精神,并且发送了“上为整个人类培育英才、下为地方社会发展、国家需要服务”讯息。这也是武大独特的自我观。武大在其新闻网中传播的讯息力求表达它的行为与自我观预期行为相符。而许多低自尊、缺乏自我概念的高校则往往首先“硬邦邦地”传播它们的教育行为与它们政治文化中的对高校预期行为的一致性,以语言而不是行为去呼应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且往往将世代精神的理解只停留在语言的表达上。

高校新闻网的流弊。高校新闻网普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低于社会对其的期望。原因除上述的高校自我观层次低、质量差外,还与其从业者素质相关:1.从业者素质不高:与其本校平均水平相比,高校新闻网从业者的视野与修养低于其教师的平均水平,其制作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通常低于其所在高校的水平;2.新闻网络把关人行政化:高校新闻网络发表什么新闻作品、以何种形式发表、发表在何种栏目、何时发表、两个主页要闻的间隔多长是其把关人主导的结果。把关人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发送者又是接受者,其业务水平、政治素养、良心道德直接关涉每则新闻的表达方式内容和目的。3.大学办学水平不高:绝大部分高校的新闻网的传播效果不理想是因为相对于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些高校起步晚、水平低,办学目标、价值观频繁遭遇政治干扰,偏离学术而媚俗权利。因此高校新闻网传播往往偏离高教本职而无法获得高层次恒常接收者的高频率访问。

然而全球化的技术进步带来我国社会结构和公民维生模式的急剧变化,随着我国权力类型已向法理型权威过度,正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那样,我们正在建立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所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国所有高校的办学目标的“底色”,是高校培养优秀中国公民甚至世界公民的基本素质预期,因此也是我国所有高校新闻网应该努力传播的讯息。将高校新闻网依法办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讯道。在高校新闻网面临校内外及其国内外同行挑战、国家治理进入网络时代“关键时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网络安全的特殊重要性,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走稳走快走好。”让高校新闻网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引领作用,不但推动生产力、智力和文化力综合发展,也将自己提升为它们的组成部分。

如何将高校新闻网依法办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讯道?我们认为,在国家出版法许可的情况下,尽快推动高校新闻网和其他新型媒体比如微博等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安全和产业化 “一体之两翼、双轮之驱动”作用,全面提升高校网络法治水平,以高校科研实力保障传播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教化、学术化并人性化地进入高校新闻网的讯息之中,兼顾高校受众的价值取向,以高校特有的高端文化力携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孕育公信、公平和正义。尤其是,必须坚持构建走出国门的网络学术、人文链条,构建“信息国际语言”,以高校的学术生产力体现高校的影响力以及高校共同体的人格品位 。

核心价值观论文:革命军人关于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倡导全军官兵要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抓住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时代课题,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青年军官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胡主席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自觉成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在深刻认识领会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的部分,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革命军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这种价值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胡主席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五个方面,全面概括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规定了我军官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回答了听谁指挥、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根本问题,既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军队的具体化。青年军官要认真学习胡主席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可以拥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让生命绽放光彩。

在普遍理解认同上下功夫。青年军官要做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领理解认同,引导全军普遍形成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要带头理解认同忠诚于党。忠诚于党是人民军队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也是我军官兵最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忠诚于党就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社会主义,忠诚于军队事业。只有忠诚于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到听命于党,服务于党,献身于党。要带头理解认同热爱人民。热爱人民是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革命军人最本源的价值追求。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的国家,我们军队是人民的军队。热爱人民,就是热爱党、热爱国家。只有热爱人民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真挚情感爱人民、一切利益想人民。要带头理解认同报效国家。报效国家是军人的天职,更是革命军人的最高行为准则。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报效国家蕴含大家与小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国家前途与个人前途的深刻内涵,才能在报效国家的不懈奋斗中,实现着当代革命军人自身的价值,展示着壮丽的人生。要带头理解认同献身使命。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军人因履行使命而展现价值。献身使命是履行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军人的天职。献身使命就是要忠诚使命、不辱使命。青年军官就是要从思想上牢固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建国防、强国防的意识,有上不愧党、下不愧兵的豪迈,有强固长城、守疆土的气魄,有寝食不安、夜以继日的情感。要带头理解认同崇尚荣誉。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荣誉是青年官兵成长进步和部队的建设发展巨大的推动力量。崇尚荣誉就是自觉维护荣誉,不断创造荣誉,永远珍惜荣誉,更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不竭动力。

在自觉培养践行上下功夫。青年军官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训练生活中,把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重事业、强素质、树形象”专题教育结合起来,自觉培养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使理论上的清醒,情感上的认同,自觉转化为工作中的动力。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确保部队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确保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要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利益,把人民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唯一标准。要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把为民解难、为民造福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报效国家,就是要切实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自觉把报国的激情和愿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战时报国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和平时期报国就是要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把满腔报国之志转化为干工作创一流的业绩。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把上不愧党、下不愧兵,问心无愧、无私无畏自觉融入到非战争行动各项任务中。崇尚荣誉,就是要继承、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续写人民军队的辉煌,为军旅人生增光添彩。要把崇尚荣誉体现在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上,体现在苦练精兵、矢志打赢上,体现在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上,体现在友爱互助、团结和谐上。

核心价值观论文: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讨论分析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治理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具体地讲,就是指统一的员工意识、思想、行为的企业经营哲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一般学者都认为它具有五大功能,即:目标导向的功能、凝聚的功能、融合的功能、约束的功能、激励的功能。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所以有人提出:决定21世纪人类消费的是文化,21世纪将是文化营销的时代!这一观点,得到不少学者和企业家的认同。因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延伸,一种新的功能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突出,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所谓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是指通过企业文化的外向传播,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知和认同,从而产生良好、深刻的印象,产生企业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刺激消费量的增长,从而促进营销工作的开展的功能。

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是通过组成企业文化的几大核心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综合体现出来的:

一、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风格,左右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它对企业外在形象的塑造影响深远,树立一个能被消费者所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比如“走向世界,为国争光”、“创建知名企业,振兴民族工业”、“诚信为先,回报社会”等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念都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远大志向、博大胸怀、关爱民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塑了良好的企业外在形象,对消费者来说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品牌均能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持久的记忆,从而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二、企业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良好的精神风貌是企业的活力之源,比如“团结奋斗、求实创新”、“成就伟业、缘于你我”;“学习进步、团结向上、热情互助、整体为先”等优秀的企业精神,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不但在员工之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极大地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提高了员工的素养,使员工逐渐形成举止规范、谈吐文明的行为,时时处处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一种精神风貌。员工在与其它社会群体交往过程中,易于给对方留下好感,轻易得到认同和沟通,“只有优秀的人才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最终会引伸到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良好的印象,现实的消费者会变得更加忠诚,潜在的消费者会变成现实的消费者。

三、企业的视觉形象

企业的视觉形象是最直观、最易于向社会群体传播的企业文化要素。所有构成企业视觉认别的各种元素如企业注册商标、产品包装;各种用于宣传标语、文字、影相、图片材料;员工衣着、厂容厂貌等都直接体现了企业的视觉形象。社会群体通过这些要素会对企业产生一个直观的熟悉和印象,也是消费者熟悉企业和产品的最直接、最重要途径。而这种熟悉和印象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购买行为。

四、企业的质量文化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关键因素。企业产品过硬的质量水平、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可信的质量承诺构成了企业优秀的质量文化,它的传播会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成为为消费者决定购买行为的重要参考要素,起到了引导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作用。

五、企业的服务文化

目前消费者消费水平和层次日益提高,在追求产品质量过硬的同时,对产品营销企业的服务质量如何也非常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质量上的差异会逐渐缩小,而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异性却很大,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会集中到对服务质量的选择上来。免费送货、质量“三包”、定期走访、上门服务等构成企业良好的服务文化,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六、企业的信誉度

人品好的人,会等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乐于与期交往,会建立起良好的从际关系。同样,企业的“人品”好的话,也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从而乐于对其产品进行消费。企业的信誉如何,决定了企业“人品”的好坏,假如企业虽然产品质量很好,但总是大讲空话、假话,承诺不能得到很好的兑现,信誉不好,也就使其信任度降低,消费者会逐渐放弃对其产品的消费。如河南某名牌白酒企业产品质量上乘,多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在一次瓶盖兑奖活动中,向消费者所作的承诺没有兑现,使许多客户和消费者受到欺骗,某些客户事先已向消费者按企业承诺进行的兑现,因企业拒绝向客户兑现,经济损失惨重,企业因此而引发多场官司,均遭败诉,而且这一事件受到省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从而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了 信任危机,产品销量一落千丈,最后使企业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企业文化必将在企业营销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也成为企业经营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无从谈起,所以企业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有效发挥。要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层次。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视觉形象、质量文化、服务文化、企业信誉等方面都是建设和提高的重点,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持之以恒。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对外传播,影响到消费群体,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体现其营销功能的有效保障。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很多,但最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三、重视营销人员的传播作用

营销人员是企业中最直接与消费者和客户接触的人员,营销人员是他们对企业信息的了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和途径。营销人员担负着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传播企业文化也是促进自己销售工作的重要手段。所以营销人员能否把企业精神在消费者面前得到完美的体现和最大限度的传播,对企业精神对营销工作的促进事关重要。所以营销人员必须深刻熟悉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精髓,积极向消费者和客户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念、质量文化,时时处处体现出企业精神风貌、服务质量,言必行,行必果。

四、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商业性广告的宣传,在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认知度方面作用巨大,但商业广告过分的功利性和消费者接受的被动性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却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所以企业文化的传播不能过分依靠于商业广告,而应开辟多种渠道,诸如积极开展各种公关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向外界散发企业内刊、加强文字报道等软广告宣传,企业文化被溶于其中,这些活动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布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人情味,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企业文化出就能便捷准确地传播到消费者心中。

五、重视企业参观人员

每一位到企业参观的人员都会对企业产生很直观、深刻的印象,企业文化随之就进行零距离的传播与交流。企业假如给参观人员留下良好印象,美好的回忆,不但会刺激他们对产品的消费,而且他们会向四周的人群进行介绍和传播,会影响大批的潜在消费者。所以企业参观人员非常重要。企业接待人员的热情程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企业现场治理水平;员工行为规范、精神风貌都是影响参观者对企业印象的重要因素,必须不断提高,做到尽善尽美。除了被动地接受参观人员外,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邀请消费者或社会群体到企业参观,以此传播企业文化,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如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实施的工业旅游,不但通过参观收入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每一位参观者都为企业高度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人文化的治理所赞叹,热情周到的服务所感动,为高质量的啤酒产品所折服,最终会被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所感染,对“金威”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消费忠诚度得到大大提高。其实金威实施工业旅游的举措,目的并不在于赚取参观利润,而是通过传播企业文化,促进销售的一种高明手段。

六、力塑良好的品牌形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流,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企业文化最终体现到品牌的形象和内涵上,品牌营销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形象如何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品牌形象如何关系到企业文化营销功能实现的质量,同时企业文化质量如何也直接影响到品牌形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的。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最迫切的。

核心价值观论文:新形势下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摘 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制定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高校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同时,大学生也是最具创新意识和创业潜力的人群。在我国社会的重大转型期,社会发生深刻变化,高校面临着复杂的情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大学生积极创业,在高校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在新形势下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需要。同时,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应抓住我国社会重大转型期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以往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创新改革,将创业教育推上一个崭新的高度。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创业教育

1 必要性以及实效性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能够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同时,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业素质的提升,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质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能够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把握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生涯规划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全方位地促进创业教育创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化,更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创业开发,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2 紧迫性

高校大学生作为民族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其政治思想素质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收到了极大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动摇等。在新形势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将社会主义理想贯彻到创业行动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初步形成的人生阶段,对创业教育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为开展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一些负面的情况也不容忽视。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确实、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在创业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过于急功近利,缺少当代青年人应当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也就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

3 相关概念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提炼和概括的一个概念。“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的价值观。

3.2 创业教育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业太地区办事处东京会议报告中界定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适应所有需要就业的个体。从狭义上说,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创业精?以及创业技能,以适应新时代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技能需求的教育。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所谓“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等,提升其创业综合能力的教育及其过程。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要从指导思想、价值取向、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去引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4 具体措施

4.1 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和前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本质规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基本原则的理性概括,对我国各族人民的社会价值标准、社会价值观念起着核心和灵魂的指导作用,是中华民族最基础的、最稳定的、最永恒的价值取向。它也必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

我们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内容中去,用以指导大学生创业的全过程。

4.2 以社会主义理论引导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做到在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不迷失方向,并且能够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鲜生命力。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引导,大学生的社会信仰才会更加坚定,其价值取向才会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创业实践才能顺利地得以进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具体而言,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全方位地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4.3 以社会主义理想激发创业精神

理想,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世界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以及追求。是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使他们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使其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美好的前途。理想是美好的,但通往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促使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引导其在注重创业成才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对社会充满信心,对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有充分的责任意识。真正认识到只有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自己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将两者相结合起来才能走好成才创业之路。

4.4 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创业行为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应当成为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基本行为规范。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利益至上,急功近利;道德缺失严重,倾向于投机取等等。可见,指导大学生行为的价值道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业教育应通过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基本要求来规范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行为的规范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重要依据,而实践的规范化离不开道德认知的引领。因此,应当在大学生创业行为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社会道德的存在,使之真正成为创业大学生的行动指南。从而,从根本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创业的实践中去。

核心价值观论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因此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理论宣传、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大学生的接受特点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必然反映,经济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因而意识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本质体现,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极少的观念和范畴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必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本质的体现,因此要想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储备军,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责任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变得非常重要,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宣传工作

(一)加大理论宣传力度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号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从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集中了许多人的智慧为我们每个中国人提供了这样一个科学的价值观标准。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就要大力进行理论宣传,使每个大学生能够知道、背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做人的标准,然后外化为切切实实的行动的理论准备。

(二)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尤其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大学生毕业后会分布在各行各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新目标、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凝聚方方面面力量的精神纽带从而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前提是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诉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对国家制度规范提出的价值诉求。明确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种德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素质,我们想要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就必须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一)为什么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潜移默化的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让大学生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就能能不断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使之真正成为他们每一个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1.寻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点

虽说近代以来的落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华儿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早已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扎了根。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它的联系可以丰富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和提高价值观的认同感。关于“和谐”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很重视“和”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关于爱国,西汉大将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话语能使大学生热血澎湃,“爱国”因此也不再是干巴巴的两个字爱国的概念在大学生心中变得饱满生动起来。

2.阅读古代优秀文化作品大学生可以从中学榜样蓄力量

“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实现内化认同,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个体自身的感情体验,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触及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领域,激发出他们真正的情感,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渴求、认同。传统文化的处事方面也有一些值得传承的思想观念,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有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怀,信奉仁者爱人、先忧后乐。以孔子和孟子作为核心的儒家文化,重视德性人生,将道德作为人生最高追求,并要求将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道德修养中。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强调“见利思义”,他还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里孔子所说的“义”就是指的道德,《周易大传》中谈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些简洁、经典的话语读起来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从而能够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指引。

三、遵循当代大学生的接受特点

(一)利用好课堂课堂

我国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优势的,因为我们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阵地。教育部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本科期间都要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与社会主义特色理论》、《近代史纲要》。这是我们的优势和机会但是好多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很好的抓住我们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想使大学期间的政治必修课真正的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接受特点来对症下药。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模式,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道、明白、应用,甚至主动的向身边的人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要加强对老师的培养,注重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激情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就是要认真严肃对待政治必修课的上课与考试,不能放松考试的标准和要求。如果考试要求很低,那么大部分人会抱着反正无所谓能过就成态度,那么就不能有很好的理论素养,因此也就很难做到全面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二)利用好同辈群体的影响力

同辈群体会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依社会学的理论,同辈群体是“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更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学里,同学们离开家过着群体生活,他们不仅渴望学习新知识,渴望结交新的朋友,还希望被接纳、被认可,想要过群体生活、喜欢热闹。大学有各种社团、协会在那里大学生会接触到思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同龄人,当其中一些人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比较相近时,他们就会形成关系比较密切的同辈群体。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想很好的融入进一个群体那么他就要与那个群体中的人有相似的价值观,有时候个人会不自觉的调整自己的某些方面来适应群体。反过来,个人也会对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个人特别是有号召力影响力的人,在群体中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群体。首先,要树立典型,这个典型不仅仅是官方或者是学校认可的更要是学生自己认可的,身边的榜样会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大学期间正处于价值观的定型期,学生的模仿动机和能力都很强,同辈群体中的典型事例和精神会不断引领和激励当代大学生,而受到影响和激励的人学生中又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典型,那么这个群体慢慢的将会影响到更大的范围。其次,要利用同辈群体的影响力纠正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件很刻板和老土的事情的错误思想,要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最后,利用好同辈群体影响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同辈群体的影响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于网络媒体中,当代大学生很少有不使用网络的,微博的主力军也是年轻大学生。不少大学生也都有自己的网络社交圈,他们经常会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很容易受网络同辈群体言论的影响而进行站队。在网络中同辈群体的观点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会给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带来新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影响到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讲究方法跟策略,更需要把这些方法和策略切实落实到实际的教育中去,才能起到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如果每个大学生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无论是对国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作者:王艳冰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核心价值观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逻辑

摘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形成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自觉。这一过程经历了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体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着力于全社会倡导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时期,思考“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助于厘清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进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逻辑和基本脉络,明确其间的价值传承,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语境

研究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应该主要围绕两个线索: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发展,社会利益格局的重大变化,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愈加明显,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日渐式微,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些现象与困境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资源(包括价值观资源)能否提供解决的办法以及能够提供什么、怎样提供,其落脚点究竟在何处。

1.1精神文明变迁中的价值冲突与重构

改革开放前后,在社会精神文明方面特别是社会价值观方面可以说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变迁。改革开放以前是大一统的革命主义价值观或者说是理想主义价值观,其价值观尽管有其合理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却丧失了其合法性或者说是合理性,改革开放以后,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和复杂,随之原有的精神文明体系也经历着剧烈的嬗变。如何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文明滋养,尤其是价值观指导,并以此来整合多元价值观,就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困境以及由此导致的传统价值观的困境使我们无法在价值观领域求得共识,而前无古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创造性又使得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争论空前激烈,在制度改革的价值评判问题上,党内有争论和分歧,社会上也是如此,但是全党和全社会在发展经济方面很容易形成价值共识,于是邓小平以其著名的“不争论”,将制度改革的价值评判以及社会价值观重构的问题留待将来去解决。因而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社会价值观上的管束逐渐宽松,以消费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随之蔓延,对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导致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文化的冲击,对新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不同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全球传播,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冲突与价值冲突,网上网下相互呼应的价值传播与冲突都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价值分裂与价值冲突……所有这些都表明,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筑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中国当展要求的价值观问题变得十分迫切。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而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价值观,这凸显了加强价值引领、加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建构价值观建设的紧迫性。

1.2重塑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逻辑路径

面对社会多元价值观冲突日趋激烈的现实,进一步将精神文明建设向核心推进,建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价值体系与价值观已迫在眉睫,因为如果将精神文明建设视为一个同心圆结构,其核心无疑就是其中的价值观,其外层则是体现这种价值观的道德观念。从这一角度来看,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并试图首先在道德领域建构底层价值共识。这如同经济体制改革先易后难一样,在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我们可以认为党选择了一条先易后难的道路与模式,即首先在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道德领域的价值观问题上寻求突破口,在全社会树立和倡导一种既能承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价值、又能继承和发扬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道德价值和社会主义本身所要求的道德价值,以及对接现代文明发展的普遍道德价值诉求的一种新的道德价值观,从而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价值共识,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塑,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努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同志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进一步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引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价值引导,对于在利益分化的条件下用一种能够取得大多数人共识的价值观来整合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就是人们围绕着一定的利益关系的实践组成的共同体,这种处理利益关系的实践对于塑造社会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包容稳定的社会共同体能够为社会提供处理利益关系的符合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规范,这体现在这个社会的制度设计之中,因为任何社会制度、规范、规则乃至社会风俗习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管他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支配之下行动的,就像学者俞吾金指出的,在极端的形式下,个人“成了一个装满意识形态象形文字的容器”[1],而价值观则是意识形态中最高意义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认为,社会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群体之间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的分裂与冲突则是社会分裂和社会冲突的最主要也是最难以弥合的根源,而这对于执政党的执政根基,对于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和价值整合都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因此,在全社会形成与提倡一种既能有效整合传统价值观,又能迎合现代文化发展的普遍性价值观,从而重新构建社会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2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变成了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存在着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碰撞,如果缺乏一种主导价值观对其进行整合和积极引导的话,有可能会加深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对立。这些变化都是市场经济力量推动的结果,但是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形成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无疑应当成为主要的责任主体。诺斯曾指出:“统治者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大多会运用国家力量在全社会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投资,塑造有利于有效统治的社会意识形态”[2]。因此,在面临社会价值观分裂的关键时期,国家重视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意义重大,其作用无可替代。关于树立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问题从宏观上来进行思考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国家转型期间,由原来的国家主导转向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立与共治,个体自由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个体观念的自由、价值观选择的自由使得社会观念与价值观多元化。而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则更要注重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试图通过道德宣传和引导实现维护社会公平的一种路径。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因而维护社会价值观的稳定或者说意识形态的稳定,发挥其整合作用至关重要。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领域的整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政府应当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道德领域的整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交易成本最低的形式,但是价值观的整合更是其中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道德领域的整合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这种价值观的整合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道德等方面。而且这种价值观的整合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上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能够起到实际的整合社会的作用。这种整合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安东尼•葛兰西认为:“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到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4]。而意识形态的核心无疑就是居于中心地位的价值观,由此,我们就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当下新的价值语境生态,去积极倡导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演逻辑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发展依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展开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它也关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因而凝练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割裂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样也应当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中。此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史无前例、空前艰巨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来共同奋斗,因而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用共同理想和信念去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也应当纳入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中。随着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上述价值的深刻认识及对其中联系的深刻把握,最终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创造了条件。在党的十八大上,汇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上都形成与提出了相应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义本质价值诉求以及现代文明发展的普遍性价值,是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汇聚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认识的深化,也是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和重要成果。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为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最终将其推进到核心层次,即为形成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导引作用,而且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践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为两者作为价值规约在倡导与践行方面有着共通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与践行的做法、相关制度的创新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践行提供经验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到实处,要积极学习倡导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要落实到制度层面,要形成相应完善的制度,使制度规范和制度文化成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4结语

中国的崛起、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价值指引和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梳理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其中的历史脉络,这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由“不争论”到“争论”再到确证的过程,是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深刻认识的过程,更是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过程。

作者:焦连志 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核心价值观论文:高中政治学习与核心价值观培养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高中政治知识学习有机融合

许多高中政治学习组织者在观看学习者的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学习中的内容和学习者们的生活结合起来,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联合,激励学习者积极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参与探究,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教育。例如:在学习思想政治中《经济常识》一课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制度,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科学技术发展观念等内容的时候,可以从国家对高中学习者进行文明、和谐、发展教育,同时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在培养学习者懂得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等内容时,应该可以根基社会治安来对学习者们的自有、公平、公正进行相应的教育,对于其他政治学科模板的教育内容,组织者们可以使用相近的方法来进行深化该教育。但是,由于高中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较高,因此,有时候对学习组织者和家长之间的教育很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叛逆心理,所以,组织者在进行深化该学习时,要使用简单明确的学习方法,重视学习者心理教育,让学习者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该科目的重要性和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就如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制度较为良好,但是许多高中学习者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对社会中很多信息都不了解,而许多知识在他们心里也无从有过体会。但是在这个时候组织者就可以根据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成功案例,神州系列飞船成功发射来案例来进行教育,这说明了在古代不能实现的事,但目前我国能实现,这也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标志,同时也标志着国家富强。这些学习者们都能够感受到和看到,然后组织者在加以引导和学习,那么许多学生就能快速明白社会主义对于我们的好处。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与时事政治教育有密切关联

目前,很多高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都比较关注国家发展,希望有更多时间了解国内外政治历史的演变情况,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经验的学习组织者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些政治新闻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观看,通过开展政治学习讲座、开设时政知识比赛等情景活动,指引学习者多重视探索一些重要的时政热点新闻,这样有助于提升高中学习者的思想感知观念,提高他们爱国情怀、注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度,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刚强的责任感知。例如:在2015年9月3日,为了纪念我国抵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国家就在北京举行了较为庞大的大阅兵演示,这个时候就可以组织学习者统一观看大阅兵视频,然后再进行讨论学习,在这过程中讨论国家主席在这次的演讲中,主要讲述到了哪些政治话题。这样一来,通过了不断的学习,我国三个必胜是代表着在世界多种欺压的背景下,我国人民是比较倡导和平相处理念的,这也是标志着全世界人们和平发展的路径,为构建和平世界指明了良好趋向。学生们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这样可以在实际生活中选择恰当的例子,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实际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要和学习者们的实际生活相关,而且还可以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分析。只要学习者通过有经验的组织的指导以后,他们就可以将实际性的生活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联合起来,这样学习者就能够掌握更多知识结构。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

高中政治学习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条件下让学习者进行探究学习活动是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者可以创建在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性的案例来选择可以创建生活情境模式,从而指导学习者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组织者也可以选择一些实际案例要从学习者们的兴趣爱好出发,而且层次之间也必须相近,案例要简单明确,这样组织者创建的问题学习者也应该想知道该问题的意思。例如:在高中政治学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构》一节中,组织者首先是给学习者演示国内外一些体育者相关的图片,并且还让学习者在这些图片当中进行观察他们穿的鞋子是那些名牌的运动鞋。学习者们在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以后就回答到,很多外国的运动员们都比较喜欢穿匹克和李宁等我们中国有名的运动鞋,而我们中国运动员大部分都比较西化穿耐克、但迪达斯等一些外国的品牌运动鞋。于是组织者就相应的提问到:为什么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们都喜欢穿我国的运动鞋呢?有些学习者很自然的回答道因为我们国家的品牌质量好,而且很知名,并且许多都是在国外进行销售。这时组织者又提问到哪为什么外国的鞋子为什么会在中国进行销售呢?有学习者也回答道,因为安利和索尼等都会在我们国家进行生产,而这是组织者就提出了国外一些企业就应该叫做引进来,而我们国内相关企业要学着走出去。体育者们所穿的名牌鞋子都是学习者比较熟悉和注重的,因此,这一案例就激发出学习者对学习的兴趣。其次,将高中的思想政治学习和学习者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与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的重要表现。在高中学习中开展思想政治学习过程是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生活化创造性思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两者进行融合。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学习效果,实现学习组织者所制定的学习目标,这也是有经验的组织者在组织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过程当中,高中政治教育课程是诸多学习者应该注重的主要学科之一,许多高中政治学习者应该融合实际性的案例,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将问题有效解决,同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将理论性知识和实际生活联合起来,学以致用,这样学习者学起来才更简单轻松,有效有责任的组织者在组织学习过程当中,应该有效完成政治学习与核心价值的学习的双重责任。

作者:王季凤 单位: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高三(1)班

核心价值观论文:网络文化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基本有了新的定义。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培育。

【关键词】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舞台和网络生活模式中,网络俨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也塑造了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各色的网络文化。这些网络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考,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今,网络更是意料之中的成为了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工具与平台。

一、网络文化的背景

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科技的快速进步使得移动互联网市场朝着一个新的局面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网络文化越来越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大学生作为被网络文化教育和影响生活的群体之一,其思想能力和行为方式被网络流行文化影响的可能性和程度越来越高。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自由,通常在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渗透进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其管理规范的难度也相对较高。为了确保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就要从大学生主要汲取网络信息的平台入手,如QQ、微信、微博等,从细小之处培育。所以也要对校园网络文化呈现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积极网络文化的数量,也更容易使大学生接收到价值观念正确、符合社会要求的正能量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网络文化的层次影响力

一方面,网络文化成为大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一个途径,也为其成长和进步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网络文化让大学生对社会现实有了错误的认知,导致了一些以不良网络信息为根源的错误行为,可能致使大学生走向歧途,淡化大学生对价值精神和道德理想追求,这都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除此以外,大学生的行为模仿能力极强,当受到不同网络文化的冲击,其思想和行为来不及思考和转换,极有可能模仿网络事件的错误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树立也就无从谈起。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正在积极快速地汲取知识与信息,以成为国家栋梁。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国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大学生用心理价值趋向接收正面有利的信息是时代的要求,关乎国家未来,甚至是日后国家的行政决策。当然,从目前的社会现实来分析,优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仍然占大多数的比例,正能量的社会价值观念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也是正确的。

三、网络文化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措施

1.建立绿色网络环境。建立绿色网络环境的脚步从未停滞,关键是力度问题。营造良好的文化良地,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大学生从网络上汲取利于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信仰的知识。清洁网络平台,净化网络文化能够保障不以吸收消极文化为目的的人不受环境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是为大学生在优秀的网络文化背景下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认知能力提供了大的背景。2.开辟网络红色文化专区。在各大网络平台开辟红色文化专区,宣传社会主义的观念和设想蓝图,建立互动板块,例如:革命战士板块,中国发展史板块,当代社会主义的新意义板块等。由前两个板块做基础,引导大学生认识当代弘扬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使之成为扎根心底的信念,当大学生真正从社会实事中明白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优越性,才能真正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用社会主义的创想和经验来指导实践活动,。3.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受社会潮流的影响,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学生习惯将新颖便捷的碎片时间安排在虚拟网络。而高校对浩浩荡荡的网络文化席卷却缺乏管理,大多是在突发网络不良事件后才去处理,这让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更加自由,管理难度大大增加。高校管理者应该权衡现实校园事务和网络校园事务,对管理实行分区,避免对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引领的缺位。4.建立网络相关法规。网络中信息传递的便捷高效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一方面是网络实名制普及不够,导致大学生对自我的约束力不够;另一方面是网络具有一定的成瘾性,导致大学生容易沉迷网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从而促使大学生在网络背景下做好自我约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政府需要对成瘾性较强的网络信息进行管制,避免大学生沉迷网络,造成对现实世界的忽视,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了。例如,在网络游戏中,需要对游戏设计公司进行限制,杜绝成瘾性过强的内容出现在游戏中;在社交平台中,对网络谩骂、人身攻击进行实名管制,采取一定惩罚措施。

四、结束语

网络文化的发展如日中天,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道路是不易的,这需要从网络、大学生、校园行政管理者三个方面着手,在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以及社会主义理想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对多元网络文化的需求。

作者:李英林 徐乐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核心价值观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统战文化研究

目前,高校客观存在着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统一战线相抵触的各种社会思潮,侵蚀和渗透着统一战线的团结与稳定,给高校统战的科学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难题。因此,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动高校统战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理论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高校统战文化对象增多,统战的重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除以派成员、无党派高、中级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代表人士以外,还包括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及其眷属及各类宗教信徒在内的更加庞大的队伍,特别是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高校统战对象增多的趋势还将会进一步发展。目前,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十分复杂,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利用强势话语权进行侵蚀破坏高校统一战线的团结,不能科学把握和深刻理解高校统战对高校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具有的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2、高校统战文化工作要求更高,存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已成为西方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侵袭和渗透的重要领域,其利用一切手段和机会对我国高校统一战线进行西化、分化。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利益矛盾时期,也成为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矛盾的主要问题。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必然产生不同价值观念,思想价值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观念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层次化冲击高校统战和谐、科学发展,统一战线人员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能否正确引导,其切身利益和矛盾能否及时解决和化解,关系着高校统战的和谐与团结,关系着“凝聚力量,争取人心”的历史使命的实现。

3、高校统战工作难度更大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和校园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重要工具。网上影响和渗透逐渐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主要手段,高校成为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沿阵地,一些鼓吹西方民主、自由和人权思想的言论通过网络在校园内传播,这种趋势有不断蔓延的趋势,深入分析和研究校园网络化带来的新问题,趋利避害,是当前高校统战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统战文化的实现路径

1、理论创新

首先,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统战文化理念。高校具有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特点,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导向下,要积极培育出适应高校自身特点的统战文化。构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统战文化理念,使高校统战文化在内容上得到升华,进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统战工作。其次,深入开展高校统战文化理论研究。统战文化的建设需要理论支撑,这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通过理论研究,高屋建瓴,通观统战工作全局,把握统战对象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这使我们在统战工作中,有的放矢,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

2、工作方法创新

创新工作方法主要体现在拓宽统战工作渠道和在潜移默化之中做好统战工作上。高校统战工作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由统战工作部门具体开展。统战部门可通过开展统战主题活动,可通过征集调研,提炼出最能实现个人价值、促进学校发展和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使高校全体成员形成思想共识;可通过讨论的方式,鼓励统战对象对校园建设献计献策、实行民主监督;可通过创建统战工作网站、统战博客、微信等平台,利用一切媒介,占领思想宣传的阵地,加强党与统战对象的思想交流和沟通,提高统战对象的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

3、制度创新

首先,要在坚持高校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下,发挥统战工作部门的职能,构建高校统战工作机制。由于高校统战对象遍及各机关单位和教学单位,因此高校统战部要和高校各机关和院系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与各部门、各单位党支部的密切合作,使统战工作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使不同意见能通过合理的渠道得以表达,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和分歧。其次,要使高校统战部门负责人真正参与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干部人才的培养选拔及学校改革和建设问题研究的决策层。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高校民主监督机制,通过公开党务、校务,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广泛参与到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重大问题中去。在保障广大统战成员基本的政治权利同时,激发统战成员服务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形成宽松的民主政治氛围和强大的凝聚力。再次,为了便于高校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统战活动的顺利进行,统战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高校必须将统战工作纳入到校内财政预算计划,使统战部门有充足的活动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为高校统战文化的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作者:丁磊 匡思蕾 单位:广东医科大学

核心价值观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成人教育

摘要:大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思想觉悟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近年来,随着上任之后,对高校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先进的理念就融入进了其中,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典型的代表。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相应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1引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高校成人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涉及到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弘扬中国传统优良美德,提高公民素质贡献力量。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手,探究了其融入高校成人教育的一些内容,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成为当前党和国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涵盖了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方方面面。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对于整个社会层面上说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的信仰,经过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我国先后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结合我国的实际的新思想,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上任,我国对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也就形成了这个八字箴言,将我国所要追逐的社会理想准确的表达了出来。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针对我国的社会风气而言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高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经过上述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出,这二十四个字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思想道德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最为青春洋溢,富有激情的群体,他们思想开放,想法多元,做好大学的成人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涵盖思想政治的各个方面,利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对大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成人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步伐也在不断的深入,在这种大形势下,我国的思想和文化也受到了世界的影响,而高校是各类思潮的聚集地,加之大学生的思想都比较活跃,所以,做好高校成人教育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我国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二十四个字的分析和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规范好他们今后的人生航向。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出现了很多思想问题,尤其一点就是崇洋媚外的思想非常严重,目前有大量的学生认为国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比较差,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一心就是想去国外发展,认为国外的什么东西都要比国内好,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心理,也是属于爱国主义思想缺失的典型表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词就是爱国,也是国家和党对于全体中国人的要求。所以,我们在高校成人教育当中一定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在以后成长成才之后报效祖国。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其他的二十二个字也是我们在教育当中应当充分结合的理念,像诚信、友善等等,都是高校学生应当有的传统美德。但是,在高校中仍旧有许多现象证明了现在的学生对于这一方面还是比较缺乏的。比如说,在考试当中,有很多学生为了获得高分数而作弊,投机取巧,这些恶劣的行径都是不诚实的表现,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当中因为缺乏诚信而寸步难行。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我国的高校成人教育当中非常重要,我们要结合相关内容,积极的对学生开展教育和引导,规范他们走好人生的重要一步,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在我国造成的影响力却是非常大的,近年来,我国逐步意识到了高校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加入了新的内容,新的理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典型内容,但是,目前,这项内容的推动还是有一定的阻碍的,高校成人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4.1信仰教育缺失

所谓信仰教育,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的道德信念和政治信仰进行树立,让大学生在纷繁的社会当中始终保持本心,提高自己,回馈社会,报效国家。但是目前,在大学校园当中,知识技能的教育是占主要位置的,而信仰教育,学校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错误的行为,信仰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更别说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了,所以说,大学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他们具有正确向上的信仰,指导自己的人生走上正轨。

4.2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新一代的大学生受到了多种思想的冲击,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个多元社会的背景下,学生很难保持住本心,更是对一些外来侵蚀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些思潮给学生带来的负面的影响,让他们觉得享乐才是人生的第一目的,而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给彻底抛弃了,同时,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压过了主流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成人学生,他们兼具有社会人和学生的特征,更容易受到多元思潮的影响,这都是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顺利开展的,同时,这些思潮有很大一部分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所以,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会不自然的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从而导致教育的效果非常差。

4.3学校和教师对于社会价值观的融入不够重视

高校成人教育主要是依托于学校和教师的,所以说,学校和教师对于这项工作是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将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目前,在很多高校当中,很多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些因素导致了高校中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也很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所以说,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效的开展教学。

5在高校成人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针对目前高校成人教育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可信的措施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融入到成人教育当中,进一步的规范目前大学生的诸多不良的行为,为大学塑造风清气正的学风和校风,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更好的成长。

5.1高校和教师要给予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的重视

目前,学校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给予的重视比较多,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高校的教育中,我们要做好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但更为重要的是成人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可以更好的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而在高校成人教育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的融入到其中,找到二者的共同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心灵的升华。

5.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融入理论教学

普通高校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成人学生进行系统、全面、深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内在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高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干的普通高校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教材体系向适合成人学生的教学体系转化,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转变,使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有针对性。

5.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融合,激发情感共鸣

实践教学是普通高校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普通高校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高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即要建构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普通高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可感性。要消除实践教学环节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根据成人学生特点,适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深度挖掘实践教学的载体,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发挥实践教学的认知导向和价值导向的育人功能。

6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对我国提出的要求和殷切希望,而大学生作为我国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更有责任和义务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成人教育当中,我们要把这一重要的内容充分的融入进去,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艳超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