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0 03:49: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电力工程企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工程逐渐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电力工程企业面对的工程难度越来越大,合同额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法治日趋完善的情况下,电力企业通过制度完善、风险机制建立、机构完整配备等手段构建好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法治化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法律风险;防范;控制;机制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企业自身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以及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企业未能有效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从而对企业造成不利法律后果的可能,包括运营、人力、市场、财务、战略等法律风险。随着电力行业发展,电力工程逐渐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电力工程企业面对的工程难度越来越大,合同额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和法治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实现电力企业合法经营、依法保护企业权益是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法治化的内在需求。
一、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电力工程企业的法律风险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分法。从风险形成角度,法律风险可分为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风险。
内部法律风险主要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管理及重要活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行政管理机构的处罚,造成信誉或经济损失。例如,企业重要规章制度、重要事件授权委托书、重大经营决策等未提交法律合规部门进行审核,或审核后未按制度执行,就可能造成失误、舞弊、重大差错而导致损失;企业内部缺乏财务管理严格的约束机制,导致财务监管及法律防控不严,给管理人员提供可乘之机,为亲朋好友谋取不当利益或利用违法手段来侵吞国有资产等埋下隐患。从经验教训来看,内部法律风险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源自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不完善,相关岗位人员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不强或意识淡薄,在经营决策中未充分考虑法律因素影响,对国家法律法规认知不充分、存在侥幸心理故意违法经营等,这些都是引起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因素。
外部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自身以外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变化而引发的企业难以避免或不可预见的法律风险。例如,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或审查不严引起的违反环境保护、侵犯知识产权、侵害第三方利益、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等违法行为;合同管理不严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合同条文审查不严,为合同的履行及以后产生纠纷后的诉讼埋下隐患;对方当事人资质审查不严,出现违法挂靠使用他人资质或以全部转包的方式来承揽工程等。企业作为一个法人组织结构,在外部沟通环境中,不可避免需与政府、相关公司、组织、个人等进行交易、买卖等商业行为,这个过程本身就可能产生法律风险。这些引发企业法律风险的因素不是企业所能够完全控制和避免的,所以企业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外部环境法律风险的发生。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后果主要是造成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或债权债务能以履行,严重的将导致企业难以生存甚至破产。
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机制的构建
电力工程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存在多样性、复杂性,而且也可能发生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或领域。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它所具有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法律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与此同时,法律风险和其他风险常常是相伴相生并具有转化性,所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是一个综合、系统、全方位、多角度的防范工作,必须从制度完善、内控机制建设、人才机构构建等方面入手,通过运用全面、全程的管理手段,最终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
1.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各项流程和作业的管理规范,其本质是行为规范及标准化,也是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的延伸。通过建立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营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它是企业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就要把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法律风险防控之中,建立起完善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要规范化、制度化,最终以“法治”代替“人治”。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应当运用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法律风险识别、法律风险分析、法律风险防控、法律风险化解、法律风险考核等制度体系。制度的建立既应体现法律风险管理动态闭环的管理过程,又应当将企业法律风险制度涵盖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法律风险制度的建立首先要有规划。企业应制定《法制工作规划》和《普法宣传规划》。其次,应有良好的制度系统保障,如制定相关企业的《法律事务管理办法》、《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重大经济合同法律审查办法》、《重要决策法律审查办法》、《重要规章制度法律审查办法》等。再次,应落实法律制度考核机制,分清责任,严格奖惩,制定《经济纠纷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法律风险控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而且要有良好的监督落实机制,用以指导企业法律事务和合规工作的有序开展。
2.建立法律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企业要采用动态循环控制的原理,运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动态的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达到管理控制法律风险的目标。针对电力工程企业,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是电力工程企业主要的经济行为,通过合同的签订,从而产生了权利与义务关系,这也是电力工程企业最容易产生法律风险的地带。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是控制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方法。要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首先,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国家或国际推荐的规范版本,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及FIDIC推荐使用的红皮书、白皮书等;在未有标准版本时,企业应尽量参照规范版本,在规范版本基础上与相关法律部门一起制定企业自行使用的标准合同文本格式。标准合同文本的制定,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避免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此同时,企业应该根据工程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在标准合同文本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合同标准文本的修改和完善,特别是合同专用条款中的内容。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合同审批和授权管理制度。在合同评审和签订的全过程中,程序的流程及授权规定需明确且规范,确保合同在意向沟通、招标、投标、签订、履行、争议的解决等全过程均能被管理与监控,尽可能降低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②建立完善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企业的经营是由人去组织实施的,它的运作与经营离不开人。按照现行的劳动管理法律法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劳务合同、薪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工伤事故、劳务解聘等相关劳动法律制度。企业必须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从而减少或避免用人劳动关系方面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这对于企业平稳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③建立完善的诉讼管理制度。诉讼是法律制度体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也是法律风险发生后的一项事后补救措施。在诉讼发生后或在诉讼时效期内,法律部门要积极指导相关部门进行诉讼或应对诉讼,尽可能提早策划,准备相关材料,避免证据消失及诉讼时效过期。法律事务部门要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据企业的需要,积极将诉讼的事后被动控制转向提前准备的事前控制,积极做好诉讼的前期准备,切实防范并化解经营风险,减少引发诉讼纠纷的各种因素危害。
3.加强企业法律机构的构建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人员的设置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企业通过聘用社会律师,由兼职律师负责企业全部的法律事务和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第二种是企业在内部任用法律从业人员负责企业全部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第三种是企业采用内部法律风险防范人员和外聘律师相结合的方式。这三种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及业务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相对而言,企业内部法律从业人员相对外聘律师对企业内部情况更为了解,能更多地站在企业管理和经营要求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全盘对公司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的决策更能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而且,很多时候,企业内部法律从业人员作为企业管理部门中的一员,能更多地参与企业的管理环节,能起到更大的事前防范作用;外聘律师更多的是一种顾问角色,或者“救火队”的角色,对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以事前培训和事后救济为主。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最佳模式应是公司内部法律从业人员与外聘律师相结合的方式。企业日常运营中的法律咨询、风险控制、制度制定、重大事项法律确定等,需要运用熟练企业内部情况的内部法律从业人员来进行业务的把控;某些专项的法律,需要由社会有专长的律师来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如某些特殊的海事法律、国际法律、财务尽职调查等项目,更需要了解专项法律、对专项领域情况了解的人进行规划和处理。通过建立有效的法律机构,建立起以法律专业人力为主、其他相关人员在法律机构指导下为辅的机构体系,使法律机构不断完善。
三、总结
在电力工程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带动着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电力工程方面,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各种风险,其中法律风险尤为突出。在企业法律风险存在的同时,如何做好法律防范甚为重要。电力工程企业要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制度,通过制度建设、风险机制完善、人才机构构建等方法,运用管理的手段,使法律风险防范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要根据法律的要求来完成企业各个环节的管理,从而减少企业管理体系在法律上的缺陷。
(作者单位:胡四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范丽娜,广东一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探讨电力工程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问题,指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目标不明确、管理方法落后、激励机制不完善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企业 人力资源 战略规划
电力工程企业是国家电力系统的建设企业,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工程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电力工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其中人力资源规划问题是重中之重。改变人事管理的传统理念,将对人的管理提升到战略层次,实施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电力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规划不明确
人力资源规划应该以企业战略发展为导向,然而在电力工程企业的管理中,虽然极力提倡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但思想及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重视财务、物力而忽略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的战略规划含糊不清,在选择人才时主观意志比较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电力工程企业没有对未来的人才需求种类和数量进行规划,导致不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的人被招进来,而真正需要的人才却大量流失。优秀人才的缺乏使人力资源队伍质量大打折扣,最终对电力工程企业战略目标实现造成影响。
2、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不足
电力工程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什么样的模式,如何开展,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没有一个系统认识,只会盲目跟风,但直接拿来的东西并不好消化,也无法为其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建立在岗位管理基础上,但实际上这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系统,过于单纯的管理就显得无力。同时一些电力工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本来就是惨淡经营,较低的支付能力根本无法满足人才的客观需要。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好的留人策略,人才自然会流向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
3、激励机制不健全
电力工程企业的考核制度过于形式化,就拿年终奖来说,年终成绩基本是领导一个人的,其他一干人等只作简单评价,没有体现出每位员工的成绩。员工干得好不好都一样,考核成绩难分优劣,同时对部门优秀人才比例有不成文的限制,造成评定成绩严重失准。考核评定标准也十分简单,没有根据员工职责、所处部门的不同进行评定,更没有将指标量化,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考核效果来看,考核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其公正性、客观性、真实性备受质疑,企业决策层很难从考核中得到真实信息。
二、电力工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对电力工程企业来讲,没有战略规划根本不行,在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如何引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电力工程企业必须有一个总体的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而没有这个环节支撑,任何战略构想都是纸上谈兵,虚无飘渺的。人力资源规划要注重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依托,在向目标迈进的同时,员工的个人目标也不断接近。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经营目标和策略转化为对人力的需求,有效达成质和量、长期和短期的人力供求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当然,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同时,还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用工制度、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
2、建立竞聘岗位制度
竞聘岗位制度有助于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公司发展两者的统一,对于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综合性管理岗位应该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竞聘上岗,有效地拓宽人才选拔渠道,打破各种限制。为此需要完善和健全岗位竞聘方案,多方面综合考虑将行政调配和岗位竞聘制度结合起来,让更多人参与到岗位竞聘中,鼓励员工在不同岗位和工作之间进行轮换和适当流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结构配置的优化。同时还需要建立岗位培训和岗位竞争淘汰机制,对那些不能有效胜任岗位职责要求的员工要进行换岗或转岗,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适度合理的员工岗位轮换制度和人员进退出机制。
3、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电力工程企业绩效考核要根据自身特色制定标准,比如,对单位工程部进行考核,首先要求工程部和经营部经理参与人力资源部考核方案的制定,根据其工作经验制定具体的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这样有了部门经理的共同参与和一致认可,接下来的考核实施就能很顺利地进行,考核结果也才有实际意义。绩效考核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管理层、人力资源部以及基层员工要不断对绩效考核工作加以重视,并把其当作一项正常日程来抓,同时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督促和检查,使考核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二是要不断加深考核内容,使考核更丰富,量化、硬化考核指标,使考核更准确、更具操作性。考核内容的制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是坚持考核原则,严格把关,使考核客观、公开、公平、公正。
总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电力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其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始终坚持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兼顾一定的短期利益,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根据外部市场动态适当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我国电建市场日趋成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是发展之趋势,未雨绸缪,储备优秀人才是电力工程企业的明智之举。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供电企业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电力工程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势头迅猛,电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加,供电公司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财务核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节约项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了摆在供电公司各级管理者面前的一道考题。
1、供电企业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核算未严格遵循会计标准。在财务核算中,企业应该严格依据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等进行会计处理,但由于会计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财务核算常常不按规定严格办理。比如,工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管理部门仍未结算的,财务上应按规定将工程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然而实际中许多企业并不这样做,致使年末资产虚高,利润虚增。
1.2 工程项目变更随意。 工程合同变更本属寻常,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合同不可能一成不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履行必要的手续。发生变更时,合同双方以及监理方应及时协调,签订合同变更签证,涉及到设计变更的部分还需要同设计方协调。然而,工程项目在实际中存在任意变更的情况,经常不按标准规范办事,比如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更换、变电站充电机和蓄电池等直流系统改造等技改项目的实际施工不按初步概算和计划执行,随意增加或变更;或者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投资金额,以致决算金额大大超过概算;有些虽然表面上办理了设计变更手续,但实际上是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企业对于这些变更常常把关不严,以致工程成本失控。
1.3 承包商的选择问题。随着国家对电力投资力度的加大,工程外包队伍越来越庞大,但外包施工队伍往往良莠不齐,若对工程外包不加强管理的话,则势必出现众多工程质量隐患和违规违法行为。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在发包电力工程时,往往并不遵循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而是运用不恰当招标方式使关联单位中标,或者将整体工程合同分解使单个合同金额低于招标限额进而以便关联单位参与工程施工。
1.4 资产管理混乱,账实管理职能不分。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身兼工程材料保管职能,造成实物管理混乱、账实不符等情况。
1.5 供电公司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诸多问题。就目前的工程管理流程而言,大部分工程资料在工程竣工前与财务管理部门关系不大,一般都在工程竣工后才集中到财务部门,其对整个工程进展情况不能进行动态的掌握,由于资料信息在部门之间传递的滞后,财务工作只限于核算与结算阶段,财务部门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账、算账部门而已,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财务管理职能。
1.6 合同管理混乱。 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它是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对于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确定工程建设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款结算的主要依据。目前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事前并不签订合同,往往在项目实际完工后才予以补签;小合同大结算或概算总承包等现象时有发生;合同签订包工包料条款,却往往出现承包方向发包方领料情况,或者合同对双方供应设备材料范围和具体结算方式未予明确;有的合同没有约定付款的具体方式以及付款条件,造成不能合理、科学地控制付款进度,对于付款的审核也难以依据合同行事,以致资金管理的失控;有的企业由于对合同审核把关不严,往往造成合同条款前后矛盾,势必给工程管理增添了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2、加强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工程竣工决算一般需要外部审计机构的验证,但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对于工程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更加熟悉企业内部情况,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动态跟进,随时掌握各种信息,对于工程项目可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而外部审计往往仅局限于事后的验证。当前,在内部审计方面,供电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内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拓宽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提升内审人员的素质,规范内部审计作业,强化内部审计对工程管理的监督作用。
2.2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监督。财务人员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转变观念,恪守职业道德,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判断意识,方能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应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按合同有关条款办理付款,并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以确保国家和企业工程资金运行的安全、合理和有效;要加强工程财务决算真实性,以降低建设项目实际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3 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供电企业在工程管理中,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资本金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在内“五制”管理,这是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要将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化,以项目法人为主导,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严格执行工程签证程序,抑制工程随意变更问题,以控制工程成本;对于外部队伍的选择要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进行,并且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不能变相规避招标程序;要建立健全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工程合同要按归口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部门会签审查制度,应通过精细化的合同会签审查制度,加强对工程风险的专业化控制,从合同谈判、订立、履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控制,确保将工程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2.4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恰当划分部门职权。目前,财务部门在电力工程管理方面的职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应该对各部门的职权进行恰当划分,并且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便提高财务部门对于工程管理方面的参与力度。在部门之间分权是必要的,但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很重要,如无良好的沟通机制,则在工程管理这一比较复杂的领域将必然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现象。因此,无论是从加强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还是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来看,建立健全一个权责划分清晰、部门沟通无碍的信息渠道是很有意义的。
2.5 加强工程物资管理力度。供电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工程物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要创造条件满足工程物资分类储存、分类管理的要求,尽量减少领料混乱、材料被盗丢失、非法侵占等现象;要严格执行定期盘存制度,做到工程物资账实相符。
3、结束语
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就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预算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供电企业作为国有独资企业的一员,要想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所建树,必须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摘要: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防患于未然的基础,是
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学安全、讲安全、做安全,不断提高执行安全规程、规范、标准及制度的科学性、自觉性、正确性。是保障电力生产安全运行、检修、电器试验、建设改造、通信、计量、科学调度等工作的法宝。安全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尺,也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关键词:管理;电力工程;施工
一、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1)、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 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之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2)、长期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影响
长期安全生产会为人们带来幸福、稳定、繁荣的社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在长期稳定生产时往往会萌生轻视、忽视安全生产的忧患意识,麻痹大意,事故隐患可能随时发生。所以,企业安全工作要长抓不懈,警钟长鸣!
3)、工程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
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工程管理人员指导施工人员开展工程施工工作, 在技术和安全方面给于施工人员最直接的指导,是施工现场安全局面稳定的保障。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是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一支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管理的决策能力队伍(即:具有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具有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处置的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对影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 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能力)。
4)、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即:通过理论学习规范、标准而获得管理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在实践中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确保在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进行科学管理。)
二、认识规律,掌握安全施工主动权
决定安全与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四项:
1)、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方法正确、规范;问题发现及时、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认真巡视检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内容祥实,不隐瞒真相;服从安排,.勇于同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为作斗争。
2)、物资材料与设备:施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施工机具设备、工具等。
3)、环境(时间和空间):空间是指作业的环境;作业时间主要考虑夜班、节假日、人的情绪(喜庆、悲伤、失意)等因素的影响,要特别警惕事故多发事端。
4)、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成败“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
三、如何做好现场安全施工管理
1)、监督并积极促进公司工程管理骨干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之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他们的作为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
2)、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事故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事故与安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警惕,预防为主!
3)、安全施工工作方法:安全、文明施工就是对影响安全的人员素质,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尽力做到“可控和在控”。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力求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解决认识问题,突出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施工的基础地位,如果失去安全施工基础的支持,企业效益就无从谈起。
(2)、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首先必须对各级人员及各单位在安全施工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难落实。其次,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通过与各级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
(3)、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两个子系统,企业的管理是由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共同完成的,不管那个体系在系统运作中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安全正常运转。因此要不断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
(4)、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 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明确反事故演练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事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
(5)、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安全监察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四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安全监察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其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相结合,使企业安全监察人员、工程管理人员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四、结束语
电力建设事业发展迅猛,电力设施不断完善更新,新技术、综合自动化、通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电力企业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体系大调整等一系列因素,需要电力建设企业安全管理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顺应潮流,与时俱进。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如火如荼,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但是由于电力工程的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专业要求高等特殊性,需要强化审计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力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电力工程;审计;问题;方法
0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也逐步规范,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电力企业健康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对当前电力工程审计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审计的效率。
1 电力工程审计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的会计审计主要是评价投资项目是否取得事先效果,以此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传统的电力工程审计,主要是核算工程项目为重点,但是这种方法只针对电力工程的结算质量控制问题,且投资控制的范围十分有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的投资与利益局面出现了多样化,这就对电力工程的效益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与需要性。这种动态审计方式,不仅是对会计成果进行评价,还应对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才能事先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有效避免财务风险,强调管理,改变以往审计工作介入的滞后性问题。
通过对电力工程的审计工作,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提高效益理念,进而改进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益及审计人员的素质,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电力审计也涉及到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对电力工程的多个环节进行审计,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电力工程审计中的常见问题
2.1 工程预算管理环节
当前我国尚没有开展对电网建设项目的事前审计,因此造成很多电力工程项目立项调研不充分、项目投资盲目性、超过预算等问题。一般电力工程的设计项目较笼统,没有适度分区设置项目,在施工方案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无法按照正常预算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最终造成计划与实际操作的严重脱节。
2.2 工程全过程管理
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审计仍受传统观念影响,注重事后审计,而忽略了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的重要性。尤其在工程建设现场签证方面,由于是决算审计的重要参考资料,因此现场签证的真实性、合理性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加强工程的全过程审计管理,提高对现场签证的认识。但是当前由于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的缺失,造成一些企业在现场签证中大做文章,施工方与建设方联手哄抬工程造价,部分电力工程的业主代表多签工作量,给施工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2.3 工程竣工决算阶段
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需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以确保固定资产能够及时作出入账反映,确保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近年来,有些项目完工几年后才报至财务部门,如果该工程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线路改变等情况,会给项目本身带来困扰,最终造成帐实不符,另外,对于固定资产也可能造成当期少计提折旧,影响损益,并对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准确性造成影响。
3提高电力工程审计的有效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电力工程审计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审计效率,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3.1 建立科学有序的审计管理体系
只有确保审计组织的完整性,才能提高审计的效率,也就是强化“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的审计“三同步”,实现全方位的监督模式。首先,应加强对项目决策、立项程序的监督,避免由于违反了决策的程序,擅自立项而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只有加强决策的科学性,才能进一步保证后期效益。其次,对项目的法人代表实行资本金制、责任制、工程监理制等,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权、责、利的统一,从管理中争取效益;再次,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注重方式方法、程序、处罚措施等,统一标准,以严格的程序加强审计管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质量与水平,把好监督关,实现电力工程审计管理的精细化、程序化发展。
3.2 跟踪审计与绩效相挂钩
绩效审计主要是针对投资行为,通过对资源的经济性、财务性、社会性、环保性的综合评价,是对电力工程跟踪审计的重要内容。在审计过程中,电力工程的项目投资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由于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投资额大、可变性复杂等,对绩效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控制电力工程中无效益或者效益差的投资项目,让有限的资金得以合理应用,获得最大收益,体现审计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能有效避免传统形式中的边设计、边施工而造成的浪费现象,提出科学的优化决策,改善资源管理。
3.3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电力工程审计主要以各环节管理为主线,涉及到工程管理的全过程,是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运行、管理过程及建设情况的全过程、全方位跟踪审计。在过去的工程项目审计中,重点在于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以节约成本,降低建设资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再加上电力企业重组改革,工程的项目审计应从项目审计转变至会计审计、管理审计,以提高电力建设单位及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各生产环节的衔接,堵塞管理漏洞,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4 强化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的认识
一方面,做好事前准备,收集并审查各种预结算资料,包括签订的施工合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结合施工图纸等资料审查预结算中是否存在高套定额或者多算工程量等问题,通过重点审计与全面审计的方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加强事中监控,要求施工过程中,审计人员对预算、施工合同、施工图等资料有所掌握,并深入到其他职能部门调查了解,熟悉工程量,确保竣工决算的准确性。
4工程审计中的重点
4.1审核工程量
工程量是编制决算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整个工程取费和计税的基础,工程量若不准,就会导致整个工程造价不实。
4.2 精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工程量的准确度是决定工程决算质量的前提,因此,必须熟悉和了解定额中的各项说明和计算规则的含义。如设备的连接线安装,指两设备间的连接部分。不论引下线、设备连接线,均应分别按导线的截面、三相为一组计算工程量。
4.2 施工监督
认真查看施工记录、验收记录、设计变更、签证手续,同时要按设计要求仔细复查计算工程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决算往往可能在构造交接部位重复计算,在审核中如不熟悉计算规则,多算、冒算的工程量就难以被发现。如避雷器、熔断器的安装中已包含了接线端子的安装,而配电屏的安装中未包含接线端子的安装,两者经常混同,增加接线端子的安装费用。
5 结语
通过对电力工程审计,并对发现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同时还应看到,由于现有的工程结算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的事后控制,这种方法是在工程实体形成后进行的,尽管也节约了一定的建设资金,但是还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即工程建设投资本身具有不可逆转性,只要发生了损失浪费便无法挽回,因此很有必要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审计的作用,让审计对电力工程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审计。
摘 要: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工程质量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只有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所有因素严加控制,严格按工程程序办事,严格按工程规范控制质量,才能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达到预定目标。工程人员还要必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做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关键词:供电企业;工程管理;管理流程
1 存在的问题
集约化管理前,各县局自主管理,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标准要求不高,工程从立项到建设以及到最终的完工转资产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流程,工程建设部门、工程核算部门、工程物资采购部门相互沟通协调不够,审计部门也未充分发挥其审计监督职能,财务部门对工程的财务决算编制率几乎为零,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导致对电力工程成本的核算不够准确,从而不能为领导层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单纯就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也存在只侧重于工程的建设而不注重对工程资料的完善和管理,造成每当有内部或外部工程方面的审计时,在提供工程资料方面有手忙脚乱的现象。
2 几点措施和建议
2.1 转变管理观念
在省公司对各县局实行了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后,也积极推进了“两全管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综合计划管理),以及在深入贯彻“三集五大”管理理念的同时,我们意识到加强对电力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2.2 将工程管理纳入年度预算和全面综合计划管理
为准确核算工程成本,确保工程所需资金及时到位;为积极推进“两全管控”,确保各项指标的准确上报,针对电力工程的投资应和全面预算管理和综合计划管理紧密结合,及时上报上级单位批复。
2.3 制订一套完整的工程管理流程及管理办法
为确保工程的精细化管理,要将电力工程的管理放大,要意识到电力工程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工作,要设计一套集工程物资采购部门、工程建设部门、工程审计部门、工程核算部门为一体的完整的管理流程。使我们的工作人员从工程项目立项到完工转资产的每一个环节和工作节点,都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参照标准,从而确保工程核算的质量。
3 工程管理的积极探索
鉴于对以上工程管理的一些思考,我局财务资产部召集与工程相关的各部室反复进行讨论,制订了《电力工程管理办法》,理顺了工程管理流程。流程如下:
年末工程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根据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编制下年度工程项目综合计划,将工程项目综合计划上报省、市公司,待上级管理部门批复后上报我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审定,纳入年度财务预算的资本性支出范围。工程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分批次上报ERP进行物资采购;财务资产部根据批复的工程计划和项目设立“在建工程”进行工程成本的核算,及时筹措和拨付资金,并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财务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后,由审计部对工程费用和施工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书,同时工程管理部门配合财务资产部进行工程成本相关数据的核对,财务资产部根据工程结算和审计意见书等相关资料编制工程财务决算并进行完工转资产账务处理。
针对流程中的每一环节,管理办法中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考核措施,对电力工程实现了完整的闭环管理,有效的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
4 总结
工程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造成后期阶段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好项目质量管理要素,严格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因素,保证所有工程的施工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得到可靠保证。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电力施工企业逐步从电力行业中脱离,施工企业需要通过招标投标来获得电厂工程的建设任务。目前我国电力建设市场还不是很完善,企业之间竞争过度,企业利润空间狭小,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提高企业盈利空间已经成为众多电力施工企业要面临的问题。本文对电力施工企业做好造价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认识,并在分析电力施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加强。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造价管理;加强
国家电网建设主要依赖于电力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环境下,施工企业要做好工程造价控制,获得成本优势,实现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目前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基础薄弱,造价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造价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工程成本花费严重超出预支,工程利润空间较小。电力施工企业要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实施战略化成本管理,提升企业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电力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施工企业造价管理即是电力施工的成本管理,造价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费用进行分析、预测和核算,建立成本管理目标,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采取成本预防和调节措施,降低工程施工整体花费,提高企业盈利空间。
1、竞争环境的需要。新时期,电力施工市场逐渐繁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更多企业参与到电力企业施工中,国际竞争加剧。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更多电力施工企业参与到了国家竞争中,施工企业需要考虑经济环境、汇率、利率以及政策因素,合理控制施工企业成本,提升盈利空间并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造价管理重点变化的需要。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据了很大的作用,经济主体以智力资本为主。新时期,电力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造价管理从局部向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短期到长期以及从内向外发展,市场运行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需要受到重视,造价管理重点发生变化。电力施工企业需要针对造价管理的重点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及时的解决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难题,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3、项目管理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管理工作,施工企业更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环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电力工程施工的典型特点是一次性施工完成,从电力工程承包开始,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就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做好工程施工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因此,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具备超前性,电力企业需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做到工程成本的事前控制。
4、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增强的需求。近年来,电煤生产成本上升,电力施工企业盈利空间减小,电力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增强。电力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只有做好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在工程施工造价预测、规划、决策以及控制和评价方面做好管理与控制工作,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和风险控制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企业盈利空间也会进一步提升。
二、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全员控制意识不足。近年来,电力施工企业已经从电力行业中分离,经济环境不再是计划经济,企业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和成本管理意识,真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环境中。但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在工程竞标方面、成本预测、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意识不足,一部分电力施工企业的领导认为没有必要实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制定的企业战略以及造价管理策略和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不相融合,造价管理的整体效果不是很好。
2 电力施工企业工程投标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电力市场进行了改革,电力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招投标制度才能获得工程施工权。电力施工企业在投标的时候,需要结合招标文件来分析自身优势,合理降低竞标价。但是受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外部竞争环境的影响,电力建设市场投标报价的风险加剧,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电力施工企业竞相互报低价,预算成本很难接受降价幅度,工程项目效益水平受到严重制约。此外,电力市场管理不甚规范,工程招标投标中存在找门路和拉关系现象,工程投标费用难以控制,投标费用逐年上升。
3 电力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首先,成本核算基础薄弱。工程造价管理的中心即是成本管理与控制,做好成本核算工作。但是目前很多电力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被人为简化,实际成本总是很大程度上超过预算成本,电力成本核算很难满足成本考核要求。其次,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很多电力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都是短期行为,企业成本管理流于形式。项目管理人员不能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和设计施工,设计方案被随意更改,成本分析工作较为肤浅,很多问题没有被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项目管理人员不能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签订与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隐性问题。再次,责任成本难以落实。电力施工企业要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做好造价管理工作,但是不少电力施工企业自身成本考核体系不是很健全,发生问题之后很难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造价管理和成本战略不能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和支持,项目部没有真正建立成本考核机制,项目成本超支现象普遍。
4 成本控制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成本管理和控制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现代成本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但是管理人员素质以及成本管理手段也影响着成本管理的效果。电力施工企业虽然都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但是成本管理效果不是很好。这主要是因为电力施工企业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割裂,成本管理和控制信息很难顺畅传递,成本管理和控制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三、电力工程中施工企业如何加强造价管理
1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正确认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要在工程竞标价格的基础上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对工程施工中的实际花费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避免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电力施工企业只有将施工的实际成本控制在竞标价格和预算的范围之内,才有可能获取盈利。因此,电力企业全体员工要重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做好工程造价分析工作,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成本之内,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2 最大限度降低工程竞标价格。
工程竞标价格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电力施工企业要想提升企业利润空间,就应该降低工程竞标价格,不要超出自身能力范围来争取竞标成功,给企业施工造成压力。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可以选用定额计价费率模式,实现电力施工的市场化,提升企业竞争层次。否则,电力施工企业竞标价格过高,电力企业就会接不到工程项目,提高企业的成本。因此,电力施工企业要在降低中标价格的基础上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将价格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此外,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避免因合同管理不当造成的经济纠纷,注意资料的收集和保管。
3 电力施工企业具体造价管理措施。
首先,成本预算编制。电力施工企业在竞标成功并且签订施工合同之后,要编制成本预算,对企业成本做到严格控制,在施工材料、设备的招标采购以及项目的选择上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确保费用成本核算的正确。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做好全程监督工作,将成本目标落实到个人,实现权责利相结合,做到赏罚分明。其次,电力施工企业要强实现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投标阶段要根据人事、工程技术以及财务部门要求来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检验工具以及管理费用,确定工程预算成本。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人员要做好成本控制和分析,在原料和设备采购方面做到货比三家,降低材料和设备价格,减少库存积压,合理控制人工费用,做到开源节流。再次,施工单位要努力提高电力施工人员素质,培养年富力强、业务精湛的管理队伍,确保成本控制的圆满完成。
4 电力施工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电力施工企业在施工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电力施工企业要建立企业本身数据库,掌握材料设备价格的最新动态,在合适的时间购进材料和设备,物资入库和出库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反映出来,实现实时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电力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以财务部为中心,和监察审计部门以及人力资源部门一道控制施工成本,减少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影响,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实现信息化的成本控制。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电力施工企业做重视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将工程造价控制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财务中心、人力资源部门以及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进行安全施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电力施工企业只有加强造价管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企业的盈利空间才能进一步提升。
摘 要:目前,面对我国日益开放的经济发展,我国电力工程企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工程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电力工程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创新。本文主要对电力工程企业的的经营战略创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经营管理;战略创新;企业制度;分析
1 电力工程企业实施经营战略创新的有利条件
在过去十年里,我国进行了西部大开发与西电东输的重要战略,给西部地区带去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使西部将自己的优势发展的淋漓尽致,不仅拓展了电力企业生存的空间,还为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制定了新的经营战略等。(1)宏观环境是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基础条件。电网是电力工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千伏的超高压输变电至城乡的配电网设施,由此形成一个较大的电力网络系统。并且随着近年来电力工程企业的不断发展,在电力工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电力网络建设的工程在电力工程中的投资比例持续增加,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电力工程企业的行业结构分析也是我国电力工程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投资较大,同时送变电的电力工程的任务相对也就比较多,甚至出现超负荷的现象。电力工程完成的任务量越大获取的经济利益就越多,电力工程经营较好的话就可以获取丰厚的企业利润,而且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电力工程企业的经营战略创新十分重要。
2 经济全球化对电力工程经营战略创新的影响
2.1 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设备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脚步,我国企业面临着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我国的电力工程企业中的设备行业进入市场比较早,因此,在市场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且,近年来随着我国关税的降低,在市场经济机制发展合力的情况下,国内的价格将会受到国际价格的严重影响,促使电力工程企业必须按比较利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内版与国外的市场资源,来促进我国电力工程企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提高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水平等。
2.2 对电力工程中发电工程企业的影响
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发电工程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电力工程的入世对发电工程企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发电工程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问题。近年来,随着垄断市场的打破,发电工程企业面临的竞争市场日趋扩大,电价方面出现下降的现象,给发电工程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严重现象。因此,目前很多店里工程企业中的发电工程企业逐渐被淘汰。
3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策略
3.1 促使电力工程企业由适应环境逐步转向创造环境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电力工程企业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对电力工程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因此,电力工程企业必须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或者从新创造新的发展才能够保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电力工程工程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环境变化多端,企业不可能完全适应于市场的发展需求,造成企业的发展滞后。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企业能够进行正常发展,必须主动去利用有效的社会经营资源作用于市场环境,进行积极创造,正确的引导消费等,不仅有利于保证电力工程企业的顺利发展,还能够为电力工程企业经营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2 正确确立电力工程企业经营创新的市场目标
根据我国今年来的市场调查分析,电力工程经营战略创新策略十分必要。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应根据多年的线路施工经验进行创新。
3.3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
落实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在市场中的竞争归根究底是电力工程企业内部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电力工程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战略创新的第一重要资源。据调查分下发现,目前我国各大电力工程企业在进行经营战略创新策略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现象。电力工程企业内的技术职工人员在总企业中占据的比例只有16%,由此可见,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无法得到实现。因此,必须加强机电方面的人才培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在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过程中:(1)要重视企业内部员工的主体地位;(2)要强调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与竞争,促进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的团队精神。(3)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机电职工。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灌输具有创新性质的专业知识,努力培养电力复合型的人才,为电力工程企业更好的进行经营战略创新策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等。
3.4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技术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电力工程企业发展的生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电力工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技术策略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技术进行创新或者通过自主的科技开发进行创新,以此来确保电力工程企业能够获得更快更好的经营和发展。另外,处于网络发达的经济时代,电力工程企业还需要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掌握,积极推进电力技术科技的进步,并确立以创新策略为主导的电力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等。
3.5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精品工程的策略
随着电力工程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企业形象。在电力工程进行中必须坚持创造精品的原则,不可敷衍了事。电力工程企业以创造出的独特性精品占据广泛的市场领地,获取电力工程企业效益最大化。
3.6 优化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经营结构
电力工程企业在市场上运作必定要设计到市场、产品、产业以及资本等四个重要层次。在电力工程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四个层次逐渐形成了电力工程企业运作的市场、产品、产业以及资本等结构,对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如果想要促使电力工程企业经营结构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优化。
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为了使电力工程企业能够更加充分的适应和细化市场结构,从而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只有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有所创新才能够促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摘 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电力施工企业逐步从电力行业中脱离,施工企业需要通过招标投标来获得电厂工程的建设任务。目前我国电力建设市场还不是很完善,企业之间竞争过度,企业利润空间狭小,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提高企业盈利空间已经成为众多电力施工企业要面临的问题。本文对电力施工企业做好造价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认识,并在分析电力施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加强。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造价管理;加强
国家电网建设主要依赖于电力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环境下,施工企业要做好工程造价控制,获得成本优势,实现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目前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基础薄弱,造价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造价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工程成本花费严重超出预支,工程利润空间较小。电力施工企业要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实施战略化成本管理,提升企业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电力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施工企业造价管理即是电力施工的成本管理,造价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费用进行分析、预测和核算,建立成本管理目标,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采取成本预防和调节措施,降低工程施工整体花费,提高企业盈利空间。
1、竞争环境的需要。新时期,电力施工市场逐渐繁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更多企业参与到电力企业施工中,国际竞争加剧。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更多电力施工企业参与到了国家竞争中,施工企业需要考虑经济环境、汇率、利率以及政策因素,合理控制施工企业成本,提升盈利空间并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造价管理重点变化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据了很大的作用,经济主体以智力资本为主。新时期,电力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造价管理从局部向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短期到长期以及从内向外发展,市场运行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需要受到重视,造价管理重点发生变化。电力施工企业需要针对造价管理的重点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及时的解决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难题,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3、项目管理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管理工作,施工企业更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环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电力工程施工的典型特点是一次性施工完成,从电力工程承包开始,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就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做好工程施工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因此,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具备超前性,电力企业需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做到工程成本的事前控制。
4、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增强的需求。近年来,电煤生产成本上升,电力施工企业盈利空间减小,电力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增强。电力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只有做好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在工程施工造价预测、规划、决策以及控制和评价方面做好管理与控制工作,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和风险控制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企业盈利空间也会进一步提升。
二、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全员控制意识不足。近年来,电力施工企业已经从电力行业中分离,经济环境不再是计划经济,企业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和成本管理意识,真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环境中。但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在工程竞标方面、成本预测、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意识不足,一部分电力施工企业的领导认为没有必要实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制定的企业战略以及造价管理策略和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不相融合,造价管理的整体效果不是很好。
2电力施工企业工程投标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电力市场进行了改革,电力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招投标制度才能获得工程施工权。电力施工企业在投标的时候,需要结合招标文件来分析自身优势,合理降低竞标价。但是受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外部竞争环境的影响,电力建设市场投标报价的风险加剧,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电力施工企业竞相互报低价,预算成本很难接受降价幅度,工程项目效益水平受到严重制约。此外,电力市场管理不甚规范,工程招标投标中存在找门路和拉关系现象,工程投标费用难以控制,投标费用逐年上升。
3电力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首先,成本核算基础薄弱。工程造价管理的中心即是成本管理与控制,做好成本核算工作。但是目前很多电力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被人为简化,实际成本总是很大程度上超过预算成本,电力成本核算很难满足成本考核要求。其次,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很多电力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都是短期行为,企业成本管理流于形式。项目管理人员不能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和设计施工,设计方案被随意更改,成本分析工作较为肤浅,很多问题没有被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项目管理人员不能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签订与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隐性问题。再次,责任成本难以落实。电力施工企业要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做好造价管理工作,但是不少电力施工企业自身成本考核体系不是很健全,发生问题之后很难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造价管理和成本战略不能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和支持,项目部没有真正建立成本考核机制,项目成本超支现象普遍。
4成本控制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成本管理和控制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现代成本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但是管理人员素质以及成本管理手段也影响着成本管理的效果。电力施工企业虽然都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但是成本管理效果不是很好。这主要是因为电力施工企业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割裂,成本管理和控制信息很难顺畅传递,成本管理和控制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三、电力工程中施工企业如何加强造价管理
1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正确认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要在工程竞标价格的基础上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对工程施工中的实际花费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避免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电力施工企业只有将施工的实际成本控制在竞标价格和预算的范围之内,才有可能获取盈利。因此,电力企业全体员工要重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做好工程造价分析工作,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成本之内,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2最大限度降低工程竞标价格。工程竞标价格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电力施工企业要想提升企业利润空间,就应该降低工程竞标价格,不要超出自身能力范围来争取竞标成功,给企业施工造成压力。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可以选用定额计价费率模式,实现电力施工的市场化,提升企业竞争层次。否则,电力施工企业竞标价格过高,电力企业就会接不到工程项目,提高企业的成本。因此,电力施工企业要在降低中标价格的基础上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将价格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此外,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避免因合同管理不当造成的经济纠纷,注意资料的收集和保管。
3电力施工企业具体造价管理措施。首先,成本预算编制。电力施工企业在竞标成功并且签订施工合同之后,要编制成本预算,对企业成本做到严格控制,在施工材料、设备的招标采购以及项目的选择上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确保费用成本核算的正确。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做好全程监督工作,将成本目标落实到个人,实现权责利相结合,做到赏罚分明。其次,电力施工企业要强实现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投标阶段要根据人事、工程技术以及财务部门要求来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检验工具以及管理费用,确定工程预算成本。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人员要做好成本控制和分析,在原料和设备采购方面做到货比三家,降低材料和设备价格,减少库存积压,合理控制人工费用,做到开源节流。再次,施工单位要努力提高电力施工人员素质,培养年富力强、业务精湛的管理队伍,确保成本控制的圆满完成。
4电力施工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电力施工企业在施工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电力施工企业要建立企业本身数据库,掌握材料设备价格的最新动态,在合适的时间购进材料和设备,物资入库和出库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反映出来,实现实时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电力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以财务部为中心,和监察审计部门以及人力资源部门一道控制施工成本,减少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影响,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实现信息化的成本控制。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电力施工企业做重视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将工程造价控制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财务中心、人力资源部门以及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进行安全施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电力施工企业只有加强造价管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企业的盈利空间才能进一步提升。
摘要: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渐渐成为了世界上电力系统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电力管理的模式不断完善,虽然如此,电力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和问题,本文就从当前电力管理模式入手,对我国电力企业如何找出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出作者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电力企业 项目管理问题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近年来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力建设从规模、智能化程度来讲,都有着不断的提升,电力工程管理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虽然现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信经过我们不断的发现和纠正,会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使得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做到最好。本文就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一、目前状况下我国电力工程管理的模式和问题
(一)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
除个别电力工程试行总承包方式外,我国电力行业基本上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即由业主分别与各专业施工承包商、设计承包商签订承包合同,另外业主再与监理单位签订委托-合同,形成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三方构成项目管理模式。在实施之初,工程监理一般只参与施工阶段的管理,并且重点是对施工质量的管理。随着当前管理思想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和工程监理制的不断探索,工程监理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工民建领域,监理制出现了两种新的发展方向。第一种,监理开始从施工阶段向前期延伸,介入工程的设计工作,并且有的监理还能为投资人进行融资咨询等工作。第二种,监理工作性质出现细分,业主在聘请监理主要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之外,再聘请另外一家公司主要负责投资方面的管理工作,这家公司就被称为投资监理。
(二)我国电力工程项目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我国的工程监理按最初设想,包括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咨询、设计、招投标和施工四个阶段,监理的内容主要是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关系。但实践中,特别是在电力工程管理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工程监理单位主要是在施工阶段介入,而且重点是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所以其存在以下三点缺陷:
(1)监理单位介入项目管理的阶段过晚,不能实现真正的全过程管理;
(2)监理单位目前只注重对质量的监督,而忽视对投资和进度的管理,不能称之为全要素管理;
(3)监理制实行过程中,由于对监理单位的职责要求太高,而其待遇又过低,形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导致了监理单位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因此,为了弥补工程监理制实行过程中的缺陷,就有必要采用另一种方式来实行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
二、电力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模式的建立
(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建立的条件
我们根据我国电力工程的特点和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提出由业主方组建自己的项目管理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理由在于:
(1)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平行发包模式,设计与施工脱节,即使在设计阶段也存在着技术与经济相互分离的现象。虽然国家已经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全面施行需要时间,而承包商要从单一性质的服务单位成长为能进行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企业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2)当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以业主方项目管理为主。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业主、承包商、监理和工程咨询机构。因此,在试行新的管理模式时,要从业主方入手,让业主方认识到新模式的优越性。因此我们在实行“滚动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可以由电力企业 (各网、省公司、发电集团公司)组建项目管理企业,与项目公司签订委托-合同,承担原建设管理单位的职责,负责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
(二)项目管理企业的组建
由于当前我国还没有可以承担电力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因此电力企业只能自己组建项目管理企业来实行项目管理模式。为此,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充实项目管理专业人员,从设计院、施工单位、咨询公司等单位聘用专业能力突出、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项目管理企业应当引进多专业、高层次的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管理、法律等类别的执业资格,如咨询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律师等。通过这些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带领一大批专业助理人员,形成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独特的人才梯队。同时助理人员通过业务考评和理论考试,可以取得执业资格。
(2)建立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机构,建议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一般规模的企业可以采取矩阵制,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按地区实行事业部制,在地区内仍然采用矩阵制。
(3)制定项目管理控制目标: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进度控制目标、投资控制目标和安全控制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目标管理,即根据业主的要求和项目的客观情况确立项目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制定目标计划和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在实施中运用控制原理,确保目标的实现。
(三)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
我国项目管理企业虽然大多数由电力企业 (即业主方)进行组建,但它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采用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委托-合同。项目建设单位派出业主代表,与项目管理企业进行合作,承担原建设管理单位的职责,负责现场管理和协调。项目建设单位分别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承包商和设备供应商签订承发包合同,项目管理企业负责代表项目建设单位,实施自项目策划开始直至项目竣工交付使用的全过程项目管理。 (四)项目管理企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下,项目管理企业应该以独立的工程咨询公司的身份进行市场化发展,将业务对象扩展至其它公司的项目。因此,项目管理企业应该在我国当前工程项目管理还没有完全推行,竞争对手相对较少的时候,抢占先机,率先发展成为具有监理、设计资质的,能进行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性工程咨询公司,积极由单纯项目管理向全面的项目管理企业转变。项目管理企业与单纯项目管理的不同就在于项目管理企业除完成项目管理的任务外,还承担工程初步设计的任务。项目管理企业不应该仅局限于为业主提供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还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收集数据,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工程咨询公司,参与国际竞争。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模式也应该相应的进步,以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发展需求,因此,工作人员应当探究新的管理模式,不断的完善和改善模式,才能够使得工程管理模式与时俱进,紧跟发展的步伐。
摘要: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已经全面铺开,在电力监理企业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本文从安风体系在电力监理企业建设中的各个环节中的关键点分别论述,重点描述建设流程、关键控制点、体系运行的重点所在、保障体系顺利建立的措施等。
关键词: 电力监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概述2012版
南方电网公司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安风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基建安全科学管理要求和标准,规范各基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基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安全管理责任,有效控制基建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南方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水平。
①2010年12月,南方电网基建【2010】28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基建部分)》的通知。明确要求安风体系实施范围包括各省公司所属各承建公司基建工程的各设计、施工、监理和调试单位。并提出建设思路、目标及要求。
②监理企业开展安风建设刚处于起步阶段。监理企业走在安风建设的后发阶段,前者供电局和施工单位已经运作了几年时间了,可以说运作较正常了。但是监理企业尚未开始普及开展建立体系。目前就几家单位在做试点工作。
2 必要性和目的
随着电力监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方在安全方面不断的严格要求,电力监理企业在安全管理上也陷入了困境。
出于内部需要,电力工程监理公司自身安全管理需求,必须要把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否则逆水行舟。沿用老一套的安全控制方法已经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了,所以如何更好的管理安全生产,是摆在所有电力监理企业面前的最大的困惑。
内外需求的作用下迫使监理企业需要引进和运用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提升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及人员安全风险意识,降低安生生产带来的风险,达到符合行业规定和要求的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3 体系核心思想
安风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以风险管理为主线,一个规范化、系统性的持续改进过程。核心内容为:
①全员参与。这是安风体系建设的关键和前提。部分人员一听到体系的名称就直观地认为这是公司里安全管理部门做的事,应该是安监部或质安部干的活,与自己无关,不用关心和理会。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和错误的思想。安风体系责任部门可以设在安全管理部门,但是整个体系建“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的转变。尽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我们做这个体系的目标之一。
②体系要素实现PDCA循环,体系运转机制有效运转,实现整体的持续改进。建设和运作必须靠所有一线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来实现,需要全公司从领导层开始到一线员工的大力推进才能真正发挥安风体系的作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③超前预控。将防范事故的关口前移,实现了从传统安全生产“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向通过“5W1H”工具将管理工作向精细化、量化转变,实现管理要求的落地。
④安风体系的建设不搞形式主义,要结合实际工作,注重实效,主要采取完善和改进现有措施和制度执行的方式进行;同时,体系建设要结合项目管理的要求,体现持续改进的目的。
4 建设流程
监理公司作为2012年度安风建设试点开展单位,一定要先试先行,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推进安风体系运行,但要注意的是各部门侧重点不同,按照公司各部门的职能划分,相应地把体系各要素相应的划分到各部门来主抓或重点开展,其最终目的是借助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全面提高公司各方面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公司的总体竞争力。
①体系启动和初次培训。体系的启动必须由监理公司最高管理者认定主要牵头负责部门。一般都是直接任命安全管理部门即质安部或安监部来牵头负责该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再接下来就必须开展安风体系建设的概念性的培训工作,且该培训必须面向全公司,公司领导、中层、各部门主管和总监必须参与。
②初定建设方案,建立体系组织机构。初定安风体系建设方案,确定“取钻”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推进计划、实施过程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组织机构中应包含两个组织: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必须把公司管理层全部纳入领导小组,作为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实施小组必须确保各部门均有人参与其中,确保体系能在全公司范围内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③标准知识培训,管理工作标准文件编写。在编写标准文件前必须对实际负责的实施小组开展标准知识培训工作。包括标准知识内容培训,还有标准编写规范等,统一思想。确定标准文件编写清单时需要确定哪些要素与电力监理工作有关联的,哪些可以忽略。
管理标准必须包含所有应有的要素,一个都不能少,因为策划阶段有缺陷时,外审时打分将会有先天的缺陷,接下来将是惩罚性的打分折扣。但又必须避免脱离实际,把做不到的事项都列进来,造成有计划做不到的困局。
4.1 开展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整个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很多工作都是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风险评估一般采用SEP法来开展。基于监理工作的特殊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①监理自身风险:包括监理办公环境和监理人员本人的安全风险。②施工现场监理风险: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施工现场风险指的并非施工单位所产生的风险。而是指由于监理工作失误导致产生施工风险而对应产生的监理责任风险。这里可以运用成熟的成果:南方电网编制并成熟运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可以把评为中等以上的施工风险作为监理风险控制的主要对象。通过这种间接导入可以大大减少风险评估的工作量,且能避免大量的缺项。值得注意的是:施工的风险等级结果通过监理风险评估后得出的等级很可能不一致,如:施工危害评为高风险对应的监理评估等级可能是低风险或可接受风险。
4.2 体系文件,体系文件全员培训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基本上把体系文件都编制出来了,体系文件通过监理公司最高领导者批准后正式,同时做好体系文件的全员培训。让所有员工都了解体系,并按照体系的做法开展工作。把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4.3 三大员培训与任命 “三大员”就是安全区代表、内审员、事故/事件调查员。安全区代表在整个体系运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实际体系运作里很多检查与发现、事项落实均由安全区代表来执行。安全区代表的工作量非常大,最好能以独立的岗位来开展。任命前必须对“三大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符合要求,才能上岗。
4.4 安风体系运行 体系运行关键要及时开展各管理工作标准的落地。按照三部曲来开展:①现场环境检查;②组织编制现场改善计划;③落实计划,分配到各部门完成改善。
体系运行中发现标准与实际开展不符合时,必须要及时修改标准使之与实际相符合。特别是资源分配不足以满足体系运行需要时,必须及时向上反映,以尽早解决问题。质安部要定期组织对体系推进的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新制度、新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偏差。
4.5 内审员培训与任命 内审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任命上岗。内审员建议配置6人以上,以方便内审时成立多个内审小组,满足内审时间要求。
4.6 内审、外审 2012版体系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内审,初次内审必须覆盖所有部门,所有要素,所有工程项目。如项目数量过大,可以抽取几个典型由内审小组亲自审核,其余项目则采取交叉互相审核的方式开展。
若内审认为可以达到建设方案所定目标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外审要求。
5 安风体系建设关键
5.1 安风体系与三标、公司现有制度、网省公司制度的高度融合 安风体系绝非独立于三标等现有体系以外的第“四标”,而是与ISO三标、国家标准、南方电网公司现有制度、监理公司现有制度的高度融合的体系。体系所包含的管理工作标准均来源于实际工作,但又有所完善和提高。把这几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5.2 不能拘泥于安风体系的固有框架,在实际应用中大胆删除不适用要素 尽量满足确定下来的要素要求,但又要与实际相符合,宁可与体系要求有差距,也不可造假,生搬硬套。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实在没办法时可以采取弱化该要素要求的方式来迎合要素要求。
5.3 培训宣贯 如果说体系建立是重点的话,培训宣贯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了。整个体系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就在培训宣贯的情况,因为培训是制度能落地的前提,是全员参与的关键所在。宣贯培训要采用多种形式来开展,如召开公司级全员大会宣贯、小班教学局部培训、考试、看视频等方式来开展。其中小班局部培训效果最好,互动较多,能较好吸引注意力,能产生较多的共鸣。
5.4 切实执行落实 实体操作,毋庸置疑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在这里需要有良好的执行力。且在实际执行中肯定会有些问题存在,毕竟标准文件量大,编写得难免有点疏漏的地方,所以就必须要有更新、修编制度的需要了。
5.5 公司各部门通力合作配合,良好沟通,达成共识 安风建设绝不是质安部的事,要破除这个误解。安风体系的建立必须由各部门共同努力,因为安风体系包括了公司绝大部分的运作内容,包含从前线一线监理人员到市场综合后勤人员等。把全公司用一个体系来贯穿下来。所以对于公司的管理、运作也是一次提高,明确公司的运作流程、各部门的职责和各岗位的职责等。
5.6 安风建设盘点会议 安风建设还有一个关键点——领导高度重视。必须有最高领导组织每月召开一次安风建设盘点会议。因为这是一个原来没有的体系,需要从0开始建立,难度和资源需求都很大。需要每月召开一次会议,重点是:对照安风建设方案进度计划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必要时由总经理重新分配资源以便完成工作。
5.7 严肃考核和协调机制 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安风体系考核办法,使各项工作形成闭环管理。各相关部门及监理项目部,要形成好常总结,常汇报与常交流的习惯,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协调和处理,保证安风建设开展进度处于在控状态,达到预期的效果。
6 结论
首先要先明白为什么建立安风体系,虽然这是一个费时、费心、费力的工作,但是他能体现一个电力工程企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并将这个形成一个体系,使其标准化、规范化,使电力工程监理企业能在电力工程里健康、持续、稳步发展的先决条件。失去了安全就等同于失去了竞争力和先进性。
在实际操作里最核心的要数PDCA循环了。在每项工作里必须体现该精神。只有通过安风进行系统的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而安风体系建设与实施是一项涉及面广、要求高、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各级人员积极参与、协调配合的工作。在加强安风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大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文化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同步进行,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才能整体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施工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施工企业的利润正在下滑。为了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施工企业必须注重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实现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电力工程 施工企业 项目成本管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其一方面来自于施工企业同行竞争,另一方面施工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润,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如果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存在不足,将导致企业为了保障生存发展利润提高投标价格,进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恶性循环下导致企业的破产。针对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代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应正确认识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通过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一、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在对现代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调研以及相关研究的整理中可以看出,我国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不足。首先,受传统粗放型管理习惯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员工尚未树立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识。同时,企业也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缺乏成本管理基础理论以及深入的学习,导致了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不能进行有效地完善以及相关的执行。多种因素导致了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难以提高,进而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因此,现代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以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以及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促进施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重点
1、企业员工成本意识的树立
为了促进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加强对企业员工成本管理的培训。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使企业员工能够牢固树立成本意识,进而将成本意识落实到电力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以此促进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企业的经营者也应在经营过程中加强自身成本意识的强化。从企业领导层开始加强企业员工成本意识的建立,进而促进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2、建立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现代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构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同时,在工程中标后对项目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与充实。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重点以及要点。在此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及部门的控制要点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将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细化到各个岗位,并设置专职绩效考核人员对各岗位工作进行评价。以此促进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3、注重成本控制方法的培训
针对现代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在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中还应加强成本控制方法的培训。根据企业制定的成本管理体系、各岗位工作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以此使各岗位员工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切实有效的执行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内容,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分析
根据现代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组成,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应通过合同管理、技术成本降低、质量成本控制、工期成本规划等管理工作实现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促进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合同成本管理的实施使企业避免合同损失造成的成本增加。通过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工程实际情况的掌握,避免工期制定不合理、基础成本确定不合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企业还应加强技术革新与基础改造。利用技术优势实现成本的降低。为了避免质量通病治理以及返工等因素造成的质量成本增加。另外,还应考虑施工安全成本、工期超期成本等。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加快自身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针对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施工企业应从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入手。以针对企业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特点的成本管理体系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针对合同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工期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成本构成对各分项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以此实现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目标,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摘 要:本文浅析企业电力建设工程的造价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从初期阶段的造价管理、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和结算阶段造价管理等三个阶段管理,较为详细的介绍如何控制建设工程造价,降低成本,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电力建设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建设规模一定,电力工程原材料价格上涨、总造价和单位造价又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的增幅范围内。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探索和研究。在此,就企业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作以简要分析和探讨。
一、初期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投资控制,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也很关键。项目决策阶段投资方向的正确与否,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对投资控制,都具有决定性作用。据报道,在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是可行性研究阶段,影响性为75%~95%;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性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性5%~35%;施工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最大只有10%。因此,前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
1)可行性研究。该阶段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搜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对工程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提出最优方案。方案要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先进的技术方案,劳动生产率也高、深知产品质量好,但所需投资较大。所以,必须认真的进行经济分析,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工程建设应从如下几点加强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①积极配合科研单位做好前期准备。技术经济比较关系到造价的因素,如工程选址、规模的确定等,都需要方案比较。外部条件、占地、工程量、地基处理、拆迁工程等,也要比较论证,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最优的建设方案。②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达到规定要求。设计中不要盲目追求一流,既要满足需要和规范要求,又要把钱花在关键点,并不得有设计失误造成的浪费。③必须细致、全面地编制投资估算。初设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比例较大,一定要抓紧、抓好。施工阶段,通过系列技术措施和手段,可节约工程造价的5%一10%左右。因此,一旦投资决策出台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就在设计阶段,一定要抓好。
2)设计阶段。项目一经决策,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设计阶段。据资料分析,设计费一般占建设工程全部费用的4%,但影响工程造价却高达75%。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且能降低以后的生产成本、经营费用,提高长远效益。设计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也不能忽视。①积极协调配合设计单位搜集有关资料,以保证设计深度及质量,要尽力避免因设计深度的变更。既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又要与同时期类似工程造价相比较,避免高估冒算,真正起到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为工程建设决策提供可靠依据。②积极开展限额设计,并制定工程投资目标计划。初步设计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如设备、材质控制。限额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要增强工程造价意识,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控制工程量和保证使用功能条件设计,力求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内。③优化设计方案,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选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不能偏重于设计质量与功能,不注重造价的影响。④施工图设计阶段要严格执行初步设计评审所确定的技术原则,不超标准设计。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实行经济核算、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控制工程进度拨款的依据,也是工程决算的基础资料。即使设计变更,也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⑤认真审核概预算。其概算及施工图预算,必须全面准确,无漏项和缺口,并要考虑各种价格浮动因素,确保设计阶段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科学、准确。另外,设计招标也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
二、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就是工程施工阶段。其控制阶段也是整个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阶段造价控制就是要科学地组织建设,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并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而后作出分析及预测。对各种干扰因素加强控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此外,应允许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并切合实际。再者,根据工程现场更改大、技术人员与技经人员脱节以致更改部分造价无法控制的特点,直至结算价超出合同价甚多。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实事求是地从控制造价的角度来审查施工方案,建设单位应从多方面加强管理,控制造价。一是要坚持工程招投标制;二是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三、结算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决算审核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通常多报结算。以增加工程造价。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工程决算审核实际上就是双方技术能力的较量。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内容和套用规定、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而且还要掌握三者的编制原理、内在联系,唯此在应用中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其次,技经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既能对现场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又可对签证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质疑。再者,造价人员还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经常下工地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工程动态。因为工程竣工决算是确定工程造价的最终手段,它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所以建设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控制造价。①严格审核工程量和定额套用情况。根据施工合同要求,认真查看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变更签证手续,核实工程量。同时还要审核定额套用的是否合理性、合法性,审核基价是否被套高,定额是否被错用,在选用子目时是否有重复等。②严格审核各种数据、票据和变更签证。对有的工程在建造过程中没有使用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但是竣工结算中却列入了许多机械费用等,都是不合理的。这些情况若不加强管理,势必增加工程实际投资,就会大大降低了资金投资的效益。③审核材料价差。材料的价格和定额消耗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很大,施工企业通常都会在编制决算时虚报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因此应加强对材料价差和用量的审核。要根据国家规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材料定额消耗标准、市场实际情况以及招标文件的约定,结算材料价差。④建设单位还应在工程决算后,认真对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随着国家造价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造价工程师制度的推行,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也使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地位越来越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通过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严格把关,并运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手段,合理的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最终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使建设工程成本降低到较小的程度。
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电力工程企业也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实现电力企业施工成本控制是当前电力施工的重点,是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针对电力施工企业脱离电网企业走向市场化的现实,结合当前各种实际问题与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讨论了电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各个主要方面、内容和方法,促使当前电力企业施工中实现其最大的成本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电力工程;企业;成本控制;工程管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出现了快速稳定的增长趋势,为当前各个企业和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各种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产业和电力设备不断的应用在当前各个行业,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主辅分离工作已经展开,电力施工企业即将脱离电网企业,走向当前市场,走向现代化经济体制,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增强电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在未来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和充足的后背资源。在电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力施工企业在失去行业保护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够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其优势和最大效益的实现,关键在于改革和强化项目部管理体制,将工作重点放在当前企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之中,以企业管理为主要手段进行良好的施工前提和设计。工程成本管理是电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当前的电力工程建设中,是一项系统化,综合化和全方位思考的施工过程,是结合多种技术和施工手段进行处理的过程。企业要想生存和赢得积累,唯一的措施就是在成本上做文章,做到各种资金投入都落实到是出。
一、掌握工程信息,控制投标成本
工程投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工程要中标,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工程信息,了解项目业主的机构、职责、队伍状况、资质信誉等基本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性质,弄清工程投资渠道和融资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明确这些工程信息后,综合分析决定是否参加该工程招投标。一旦决定参加工程的招投标,公司经营开发部就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准确计算工程量,了解当地的所有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该工程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水、电、安装、机械费、管理费、税金等所有的成本。在此基础上,考虑设计漏项、设计变更、设计缺陷以及创精品工程、优良工程所增加的投入和工程的奖惩等综合因素,做出合理报价、编出标书,做好投标工作。
二、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了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要抓成本预测。
三、寻找有效途径,切实控制工程成本
(一)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要明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公司、项目部、专业工程处和外协施工队伍之间责、权、利的关系。项目部是代表公司管理工程项目的工作班子,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所以他不是一个经济实体,应对公司整体利益负责任。项目部各成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项目成本分析标准,确保正常情况下不超成本支出,如果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超成本较大时,应及时报公司成本控制中心核实,找出原因。如属工程量追加,则积极协调业主、监理和设计,搞好签证追加;如属材料价格上涨,则由成本控制中心报请公司承担差价部分。
(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重视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技术方案措施的编制和实施,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对降低成本方案的编制者要给予重奖。
(三)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用的25%左右,作为施工企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要从用工数量上加以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力争做到实际结账不突破定额单价的同时,提高工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工资的计划管理、提高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尤其要减少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 在此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广使用优秀的劳务分包协作队伍,保证人工费不突破目标值。
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45%~50%,要对材料用量、材料价格加以控制。要掌握材料的规格型号,严格计算材料的使用计划。严格制订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实行量方、点数、过磅,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不亏方短缺,保证其数量。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 实行全过程监控,做到计划出台会审制,采购执行招标制,费用汇出监督制,材料领用审批制;使用管理做到零损耗,仓储达到零库存,实行限额领料制。施工完毕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四、加强成本核算,实施过程控制
成本核算主要由项目部财务科和专业工程处组织实施,对每一项目的每一阶段根据成本清单认真进行汇总,对项目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认真的成本比对,对项目的每一环节都要仔细控制。财务科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之外,还要筹集资金,及时按完成的工作量从业主方足额要回工程款,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各施工环节的正常进行。
五、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监管,确保实现目标成本
工程项目成本监管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财务管理活动有序规范实行的必要保证,是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方法。规范有效的工程项目成本监管机制,可以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健全工程项目成本监管组织体系
有必要成立财务监管中心,设专人负责监管,以克服财务管理制度易受外部环境、客观条件及人为因素干扰的困难,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完善工程项目成本监管制度体系
制订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工程项目成本监督管理条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各环节的各项经济活动没有了虚假反映、违规操作的载体,并从源头上和程序上杜绝了违规事件的发生。
六、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施工和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过程,是实现电力工程良好发展和最大利润的关键。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增加的过程中,如何保证电力工程的正常实施和电力输送系统的完善与质量安全的保证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而前提基础。实现企业自身的良性循环,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最大的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为人们谋求福利。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势头迅猛,电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加,供电公司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财务核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比如工程物资管理混乱、资金浪费现象严重等等。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节约项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了摆在供电公司各级管理者面前的一道考题。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严格的工程财务管理流程,并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予以落实,方能有所改进。
二、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县级供电公司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来说,一般是公司编制年度工程项目计划建议,按照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规定程序于每年年末上报相应管理部门,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审批。被纳入财务预算的工程项目由财务部门根据批准的工程计划和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筹措和拨付资金,并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财务监督;施工过程中由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生产工艺、施工进度进行全过程管理;待工程完工后,根据项目立项书、预算书、施工合同、验收报告、决算书等资料,财务部门办理结算及资产入账手续。
上述管理流程表面上不存在什么缺陷,但我们发现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财务部门职能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物资管理、承包商的选择、管理部门的协调等关键环节与领域存在一些缺陷。
1.供电公司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诸多问题
就目前的工程管理流程而言,大部分工程资料在工程竣工前与财务管理部门关系不大,一般都在工程竣工后才集中到财务部门,其对整个工程进展情况不能进行动态的掌握,由于资料信息在部门之间传递的滞后,财务工作只限于核算与结算阶段,财务部门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账、算账部门而已,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财务管理职能。
由于不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财务部门在编制决算时,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并不全面或者说不够准确,不能真实的反映预算执行偏差的原因,影响今后工程的资金计划预算。这对于财务参与整个企业预算工作十分不利。
就资产的交付而言,电力工程完工后缺少财务部门的参与,一般都是由工程管理部门与外部承包商进行交割,这不利于今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容易造成工程资金监管的漏洞。在工程决算过程中,财务部门的职能也常常得不到有效发挥,往往是工程管理部门主导整个决算,甚至有些公司的工程管理部门单凭外部承包商提出的工程概算决算书仓促予以认定。
2.资产管理混乱,账实管理职能不分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身兼工程材料保管职能,造成实物管理混乱、账实不符等情况。一是许多企业对于各种工程物资的储存、分类、领取等管理混乱,不具备专门的储存条件,乱堆乱放,各种用途物资混杂不清,比如冰灾修复工程等专项资金物资与其它材料区分不清,甚至导致难以盘点清楚的情况,容易发生工程材料的被盗、被非法侵占等意外损失;二是没有专门的物资保管人员,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这极易造成舞弊的可能;三是领料渠道混乱,例如在会计上应做资本化处理的线路技术改造等项目出现导线等主材从备品备件中领用的情况,而实际上备品备件已从材料费、修理费等科目结转到了企业生产成本,造成项目结算书中材料与实际项目领料出入较大,财务决算不能反映真实工程成本;四是缺乏现代物资管理技术,比如物料管理信息系统等,不利于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也不利于强化内部控制。
3.合同管理混乱
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它是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对于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确定工程建设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款结算的主要依据。目前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事前并不签订合同,往往在项目实际完工后才予以补签;小合同大结算或概算总承包等现象时有发生;合同签订包工包料条款,却往往出现承包方向发包方领料情况,或者合同对双方供应设备材料范围和具体结算方式未予明确;有的合同没有约定付款的具体方式以及付款条件,造成不能合理、科学地控制付款进度,对于付款的审核也难以依据合同行事,以致资金管理的失控;有的企业由于对合同审核把关不严,往往造成合同条款前后矛盾,势必给工程管理增添了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合同管理的混乱,往往造成工程后期管理的困难,比如双方互相扯皮,甚至导致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下降等情况,也给财务结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承包商的选择问题
随着国家对电力投资力度的加大,工程外包队伍越来越庞大,但外包施工队伍往往良莠不齐,若对工程外包不加强管理的话,则势必出现众多工程质量隐患和违规违法行为。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在发包电力工程时,往往并不遵循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而是运用不恰当招标方式使关联单位中标,或者将整体工程合同分解使单个合同金额低于招标限额进而以便关联单位参与工程施工。
目前,我国各地通常的招标限额大致为合同估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货物和服务、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工程。特别一提的是,这些限额针对的都是单项合同,对于整体工程应避免肢解,但实际中许多企业却往往背道而驰,在选择承包商时尽其所能规避招标限额,对关联企业予以特别照顾。
5.工程项目变更随意
工程合同变更本属寻常,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合同不可能一成不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履行必要的手续。发生变更时,合同双方以及监理方(需要监理的合同)应及时协调,签订合同变更签证,涉及到设计变更的部分还需要同设计方协调。然而,工程项目在实际中存在任意变更的情况,经常不按标准规范办事,比如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更换、变电站充电机和蓄电池等直流系统改造等技改项目的实际施工不按初步概算和计划执行,随意增加或变更;或者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投资金额,以致决算金额大大超过概算;有些虽然表面上办理了设计变更手续,但实际上是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企业对于这些变更常常把关不严,以致工程成本失控。
6.财务核算未严格遵循会计标准
在财务核算中,企业应该严格依据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等进行会计处理,但由于会计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财务核算常常不按规定严格办理。比如,工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管理部门仍未结算的,财务上应按规定将工程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然而实际中许多企业并不这样做,致使年末资产虚高,利润虚增;又比如,对于借款费用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致使当期资产虚低,利润虚减;还比如,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未停止资本化,致使期末资产虚高,利润虚增。
三、若干建议
1.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恰当划分部门职权
目前,财务部门在电力工程管理方面的职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应该对各部门的职权进行恰当划分,并且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便提高财务部门对于工程管理方面的参与力度。另一方面,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在部门之间分权是必要的,但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很重要,如无良好的沟通机制,则在工程管理这一比较复杂的领域将必然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现象,比如某些项目管理制度针对特定部门制订下发,而其他部门却不加关心、不去了解,从而造成了项目管理上的混乱,又如在领料问题上,如果缺乏沟通,则必然出现领料混乱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从加强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还是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来看,建立健全一个权责划分清晰、部门沟通无碍的信息渠道是很有意义的。
2.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供电企业在工程管理中,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资本金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在内“五制”管理,这是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要将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化,以项目法人为主导,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严格执行工程签证程序,抑制工程随意变更问题,以控制工程成本;对于外部队伍的选择要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进行,并且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不能变相规避招标程序;要建立健全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工程合同要按归口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部门会签审查制度,应通过精细化的合同会签审查制度,加强对工程风险的专业化控制,从合同谈判、订立、履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控制,确保将工程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3.加强工程物资管理力度
工程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常常是供电企业在工程管理当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对于包工不包料的工程合同,物资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成本的控制。供电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工程物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要创造条件满足工程物资分类储存、分类管理的要求,尽量减少领料混乱、材料被盗丢失、非法侵占等现象;要严格执行定期盘存制度,做到工程物资账实相符。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监督
2008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财务管理,其技术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具备成本核算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需掌握施工流程、工程预算等知识。为此,财务人员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转变观念,恪守职业道德,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判断意识,方能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应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按合同有关条款办理付款,并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以确保国家和企业工程资金运行的安全、合理和有效;要加强工程财务决算真实性,以降低建设项目实际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工程竣工决算一般需要外部审计机构的验证,但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对于工程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更加熟悉企业内部情况,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动态跟进,随时掌握各种信息,对于工程项目可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而外部审计往往仅局限于事后的验证;另外,内部审计还能为外部审计提供内部资源支持,有助于竣工决算审计的顺利进行。当前,在内部审计方面,供电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内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拓宽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提升内审人员的素质,规范内部审计作业,强化内部审计对工程管理的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电网凯里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