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初中力学论文

初中力学论文

时间:2022-04-17 05:27: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初中力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力学论文

初中力学论文:初中科学力学部分有效教学方法

摘 要: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力学属于一项非常基础的知识,同时其也属于进行科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我国全面推行新课改之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科学力学部分的教学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初中科学力学部分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力学部分的教学有效性。基于此,笔者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简单地分析了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若干教学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力学部分;有效教学方法

物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要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物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地尊重,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使每一个学生都变成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并且在教师的教学中充分地参与进来,从而全面地提升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 对课题进行灵活导入,实施诱导启发策略

课题引入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阶段,通过灵活的导入方式除了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还可以更好地铺垫新课程知识。

首先,问题引入法:教师在正式讲授新课之前可以以本节课的相关知识为根据将相应的问题提出来,在课堂中让学生展开思考,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对初中科学中《压强》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为什么在雪地中行走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雪中,而在雪地上的很宽的滑板则能够自由的滑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将圆珠笔的两端分别采用大拇指和中指夹住,然后让给学生回答两个手指具有怎样的不同的感受?通过上述的两个问题能够让学生对生活中关于压强的现象具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教学[1]。

其次,故事启发法:比如在对初中科学中《水的浮力》这一章节的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在洗澡的时候阿基米德思考出的检测王冠是不是纯金的方法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通过这个故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对关于浮力的内容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地对浮力的知识进行讲解,并且在知识中呈现这个故事中体现的原理。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就会了解阿基米德是如何想到这一方法的,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多媒体诱导法:比如在对初中科学中《力的存在》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采用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生活中与力学有关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现象,从而引发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思考,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力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导入课堂中要学习的各种知识。

2 以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教学实验设计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除了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考虑之外,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特点予以关注,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实验设计,从而取得良好的力学教学效果。

首先,通过力学演示实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演示实验在初中力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力学属于一种抽象的存在,因此只有利用实验的方式才能够将力学的实际作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好的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对力学知识产生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的认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到关于力学的知识,因此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对水的浮力这一课程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事先准备好这样一个实验,在水中丢入一块橡皮泥,让学生思考如何才可以使橡皮泥在水上浮起来。这时候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在木板上放着橡皮泥,然后再放置到水面上,还有一些学生会将橡皮泥制作成小船的样子。通过这种实验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和运用浮力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培养[2]。

其次,对各种现代教学媒体进行合理利用:在表现各种客观事物的时候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其能够将物理力学的抽象的特点转化成具体的画面,实现化微观为宏观,化模糊为清晰,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对物理力学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揭示,而且还可以通过媒体的方式将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3]。比如教师在对压强进行讲授的时候需要采用托里拆利实验的方式进行讲解,但是该实验方式中需要应用有毒的水银,因此在课堂中演示这个实验显得非常不合适,这时候教师就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整个实验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3 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充分运用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够将力学的知识体现出来,同时物理中的力学知识还将其他领域中的很多的知识融入了进来,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往往很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些知识。基于此,在具体的力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融入生活中的很多素材,从而使学生对力学知识产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比如教师在对重力运动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投掷粉笔的方式来做演示,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又比如在开展磁学教学的时候,由于磁力本身属于一种抽象的摸不到、看不见的物质,因此初中生在电磁场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往往感到非常困难,这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对磁学知识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指南针这样一个道具,使学生通过指南针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地球这个大磁场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随后教师再与磁铁等小磁场相结合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从而全面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结语

在初中科学中力学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我国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充分地重视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力学教学。在具体的力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并且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有效地优化力学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认真的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思想,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培养。

初中力学论文:关于初中英语听力学习的障碍与技巧的研究思考

【摘 要】

在针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英语听力障碍,这将会限制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通过对听力教学的系统研究和全面分析,针对其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进行了系统探讨,并针对克服障碍的方式进行了系统论述,并阐述了系统提升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听力教学 学习障碍

听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初中阶段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形成,在英语教学中作为重点教学项目存在着。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英语学习还属于初级阶段,因此强化英语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强化学生听力能力,这能够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对英语的系统理解。听力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标杆,同时针对英语听力进行专项训练和学习,将会促进英语能力的综合性提升。

1.学习听力过程中的具体障碍

在全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教学推进的过程中,英语听力教学已经得到了阶段性建设【1】。尽管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学生依旧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突破不了的障碍。

1.1辨音障碍

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对英语进行准确地辨音,在很多发音细节上学生的认知始终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在单词发音过程中,也不能通过规范的方式进行具体发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拥有丰富的词汇积累,也很难在听力过程中对相关单词进行准确识别,因此严重影响到学生听力理解。

1.2背景知识障碍

不同语言诞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因此在文化特点以及语言习惯上有着很大差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进行具体交往过程中,会通过不同的口语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语言习惯甚至完全不同。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背景欠缺了解,不能对英美等英语国家进行详细了解,很多风土人情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讲十分陌生,这就会限制学生对相关听力内容的系统理解。

1.3母语障碍

语言学习受到语言环境很大影响,初中阶段学生整体处于汉语环境中[2]。在母语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思维会受到一定限制,在理解过程中常常会按照汉语的语言逻辑进行理解。所以很多情况下学生在听到英语的第一反应,是进行汉语翻译,并不会用英语逻辑进行理解。

2.克服障碍的具体方法

2.1强化辨音训练

在强化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针对辨音环节进行专项强化,使学生可以对二十六个字母的发音进行准确掌握,并将因素进行详细教学,使学生对四十八项因素做到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在针对性听力训练过程中有迹可循,对相关内容进行预览,然后通过听力进行理解,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听力难度,逐渐形成辨音能力。

2.2拓展学生背景知识了解

由于中西方在地域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文化以及相应的生活习惯都会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如果学生不能对具体的风土人情进行详尽了解,在听力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在信息判断过程中出现失误,最终影响到听力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理解,使学生丰富对风土人情等方面内容的认识,可以做到对文化背景的差异了如指掌,这样会极大促进学生英语听力能力。

2.3改变语言思维逻辑

在针对听力进行专项训练过程中,需要针对听力习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在量不断积累叠加的过程中,最终会发生质的飞跃。用学习母语的方式,来强化英语听力练习,这样会逐渐摆脱母语思维逻辑的限制,逐渐与英语形成一致,不再通过英译汉的方式进行英语理解。整个过程需要进行长时间坚持,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3.强化英语听力能力的技巧

3.1营造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受到外在语言环境很大影响,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英语的存在,持续受到英语语境的刺激,学生会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如果学生可以在英语环境中很好的学习英语,将可以训练出良好的听力能力,这样即使学生出现在异国他乡,同样可以与人形成沟通交流,不会存在沟通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产生空前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进行课堂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相配套的磁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听力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学习到标准的发音技巧,并且可以对语调进行规范的认知,在参照教材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出过硬的听力专项能力。

3.2强化听力技巧训练

在听力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可以在听力进行过程中对心理进行技巧性调节,这样才可以保证良好的心态,不至于影响发挥。同时还需要在测试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明确选项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在听力过程中,抓住重点内容,并做出正确选择。在听力进行过程中,需要明确重点内容,并作出相应标记,做到有的放矢,无需面面俱到,这样才能选择出最终的正确答案。在针对具体人名以及数字等内容时,需要做好详细记录,强化学生瞬间记忆的能力,使学生可以针对听力内容进行记忆。这样学生才可以逐渐建立起过硬听力能力,并形成综合英语能力。

初中力学论文: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探讨

摘 要:力学作为物理基础性分支学科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物理教学对于有效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教学的效率,是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方法;教学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深层次物理知识的基础。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从课程的导入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断的通过问题引导,通过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析。

一、从新课的导入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源泉,什么事只有对它感兴趣了才有可能把它做成功。对于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来说,既是学生新接触的知识,也使学生进一步学好物理知识的关键,因此,在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应格外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学好力学知识提供动力保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力学知识的方式方法有许多许多,但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告诉我们要开好头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在上课一开始时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为此,教学中,教师应极其的注重课程导入,积极的运用如故事引入法、质疑引入发、实验引入法、讨论引入法等等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一开始时就饱含热情的投入教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采用 故事引入法。对于力学的故事,其中经典的莫过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教师可以从“为什么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往下落而不是往上落”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引出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力”的好奇,同时,也要通过故事鼓励培养学生要像牛顿一样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这样,通过故事的引导,使得学生全身心的都入到了学习中,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极大的调动,教学效率得到极大限度的提高。

二、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打好基础

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基本的理论、公式、概念,是学生进行物理力学知识系统学习的重要前提,他将陪伴学生一生,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后继学习。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打下一个结实的基础,是教学的目标所在,现如今的很多初中生,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相关物理知识,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都是夹杂着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事物或者事件对物理知识总结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没有经过科学验证而得来,或者仅凭直觉,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而得来。一学到新知识,学生就会混淆,无法做到高效的把握。为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让学生与现实沟通,注重传授学生相关的概念和定义,使之能有效的和现实世界沟通,促使学生正确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定义等,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浮力时,我们就要理解什么是浮力,浮力是怎样形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浮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解决哪些问题时要运用到浮力等等。这样,只有理解了原理,基础牢固了,才能有效的进一步加深学习,促使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注重课堂设计,引发学生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前提因素,是积极诱导学生吸收知识,探究新知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通过新颖的课堂提问设计,积极地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提高。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结合课堂教学情况,积极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观察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积极的去设计课堂,为学生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课程中,老师可以设计这一个实验,把一块橡皮泥丢入水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怎样才能让橡皮不下沉。这时,同学们都会积极的思考和动手,有些同学会把橡皮泥放在木板上,有的学生会把橡皮泥捏成片状或者豌豆状让它不下沉。这样,学生在动手的时候其实就是把浮力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运用,教师在加以点拨,学生就能有效、全面的掌握。

四、充分结合现实生活,学以致用

力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它即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实际的运用,学好力学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指出,初中物理教学应当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贴近,应当符合初中生当前的认知特点以及个性特征,在传授学生物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将有限的初中物理知识应用到无限发展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是学以致用的体现,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将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学与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手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书本上的“死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更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可应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不断的去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策略有很多种,但是作为老师,不应死板的教,而应从实际教学为出发点,不断探究创新,设计出和自己学生特点相适宜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初中力学论文:团体动力学在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摘要】在小班化教学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基于“学习者中心”和以心理团体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的初中英语结构化教学模式,并进行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小班化 学习者中心 心理团体动力学 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出生数量的减少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小班化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和趋势。根据本地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探索生态高效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结构化教学设计的理论模式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根据团体动力的发展规律,结合小班化教学和英语教学的特点,参考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微观发展进程四阶段”理论,将一堂40-45分钟的英语课堂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二、结构化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1.研究目的。本文欲通过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教学实践,对传统教学模式和以心理团体动力学为指导的结构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否存在影响,并尝试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

2.研究样本。本次研究的样本为笔者所任教的东营区第二中学八年级9班和10班。9班为对照班,共36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18人;10班为实验班,共34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16人。两个班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任课教师配备、升级英语成绩和学习氛围等几乎没有差别,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3.研究过程。本研究在学生八年级开学后进行。在实验开始前运用自制的“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对选定的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从英语学习消极兴趣、英语学习积极兴趣、主动学习参与程度、自主与探究学习、对英语的关注和对英语的认识六个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进行解释。

在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策略一致的情况下,在授课时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实验班采用以团体动力学为指导的四段式教学设计,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讲授、讨论、背诵、训练的教学设计方式。经过一学年的实验之后,收集两个班学生两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英语成绩的比较对象,并对两个班的学生再次运用自制的“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上述六个方面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进行比较。

4.数据分析方法。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9.0的T检验进行差异性统计分析。

5.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1)期末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英语成绩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两次考试成绩的显著值均(Sig.)均大于0.05。

(2)《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的数据统计结果

此量表共有42个小题,分为英语学习消极兴趣、英语学习积极兴趣、主动学习参与程度、自主与探究学习、对英语的关注和对英语的认识六个维度。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检验分析结果如下:

从t检验的差异统计分析结果看,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英语学习的积极兴趣、消极兴趣、主动英语学习参与程度和英语自主与探究学习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值(Sig.)分别为0.006、0.004、0.032和0.004,都小于0.05,从各自的均值可以看到,实验班在这四个维度上都高于对照班。

三、结束语

团体动力学就是探索团体发展规律,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与个体及其他团体的关系的学科。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小班化英语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好地运用学习小组去进行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和信心,从而真正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交际性。

初中力学论文: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现代科技推动的今天,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高效学习”,课堂教学有无效率开始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中,有效性的物理力学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能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起到铺垫作用,因此,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初中物理力学教学变得更加有效,使我国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成了每一个物理力学教学工作者探究的热点话题。简单介绍了目前影响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性的因素,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具体对策

初中物理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有两个:(1)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2)让学生学会独立性思考,对物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不断对其进行创新,来为科技发展服务。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对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要求有了很大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而且还要求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探究精神,来防止物理力学学习中出现“机械化”这一问题。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出现了诸多影响物理力学教学的因素,比如,教材使用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以及教师自身素质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改变传统教学思想,认真备课

现在全国范围内都进行课改,这对我们老师的要求大大提高,教书育人,不再是简单的教书,现在,课本仅仅被当做一个工具,也可以说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而教师就是那个引路人,教师要在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牢牢地把握课程标准,并且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观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二、注重教学各个方面

为了使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更加有效,还要注重其具体教学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全面、是否可以灵活多变;(2)制订教学内容时,要考虑是否具有启蒙作用,是否联系生活,是否均衡;(3)教学实施时,要有计划性和灵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逐步调整物理力学教学,同时还应多组织以实验操作为形式的教学活动;(4)教学评价时,要更全面,同时还应多吸取学生的意见。

三、教师方面

鉴于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提升初中物理力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听讲有关物理力学教学的讲座,吸取先进的经验,使自己的物理力学教学更加有效;(2)进行有关物理力学教学的实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3)教师应多对自己的物理力学教学进行总结反思。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其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认真备课,注重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推动我国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初中力学论文:浅析初中英语听力学习的现状及策略

听、说、读、写是外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听力是首要的,它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交流的基础,只有在听懂对方所说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听力测试在学期、学年考试及中考中分值所占比例不少于20%,是一项主要的考试内容。因此,英语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一、初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的成因

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表现为语音障碍,如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掌握正确的发音,长此以往,不能辨认一些易混淆的音素,特别是发音比较相近的词。

语速障碍。现行英语教材所配套的课文领读卡带(或碟片)的领读速度较慢,老师上课时的语速也偏慢,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这种语速,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此外,英美语音存有差异,某些相同的词,英美语除在词形上有差异外,其读音上也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这种差异而产生听力障碍。

母语干扰的障碍。许多学生在听英语录音时,常受母语的干扰,习惯用汉语逐词逐句心译,不能直接用英语思维,反应速度及记忆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另外,由于汉语句子结构和语序与英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依赖汉语来理解英语,不仅速度慢,不能做到听音会意,且听的时候精力集中于心译,无暇顾及联系上下文,对一些较长的与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子,不仅心译速度较慢,也容易出现理解错误。

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英语听力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涉及欧美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学生不能对西方文化以及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很有可能出现选择偏差。

二、解决初中学生听力困难的对策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学生总希望自己的听力水平在短时期内得以提高,否则,就产生忧虑、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提高听力的正确途径,树立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平时教师应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并给学生创造听英语、讲英语的机会,利用实物、简笔画、挂图、投影仪、表演等直观手段,创造条件,练习听力。在进行听力测试时一定要让学生调整好心态,专心致志地听。

人人过好语音关。语音听力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我们训练听力的方法是,听写结合,及时纠正。把改写的课文片断作为听写的材料,尽量不在听力材料中出现生词。朗读时采用正常的语速,对词的重读、轻读、连读等完全按口语的读法,并要求学生第一遍只听不写,了解大意;第二遍边听边写,并复述所听到的内容;第三遍检查和纠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听说结合,互相促进。要想识别和理解这种声音,一方面要多听这种声音,使自己的耳朵习惯于这种声音。另一方面就要通过自己的嘴亲自发出这种声音,亲自创造和体验这种声音的每一个细节,练就对这种声音的熟悉程度和熟悉能力,这样才能反过来学会识别这种声音。因此,要想彻底听懂语言,非亲口能说出这种语言不可。要想提高听力,就不能丢下发音,要听力、发音一起练。

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打好听的基础。语言知识是听力的基础和关键,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要依靠大量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教师一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

拓宽知识面,了解英美文化。听力材料涉及的文化知识很多,应该让学生多掌握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增进对所听材料的了解,进而更准确地理解所听内容。

总之,只要抓住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教会学生自觉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就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进而提高英语总体成绩。

初中力学论文: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方法探究

摘 要:力学作为一项基础的学科,在中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力学教学中,无论是遇到力学变化量的问题,还是综合性的力学计算题目,都遵循着固定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思想。准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归纳与总结各类力学出现的问题与解题思路,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突破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方法

一、基于教材基础,构建完善的理论轮廓

在力学知识的教学中,要充分掌握并把控各章节的重点、难点,通过概念简化、联系对比、举例分析、归纳总结、类比等思想使学生对教材知识深刻理解,熟练于心,构建完整的力学知识网。例如,在讲述“功”的概念时,必须注意它的两个构成要素是力和距离,而这里的距离是指“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又如,在对经典力学牛顿运动定律的讲解中,可以归纳牛顿三大定律的特点和性质:第一、二定律重在研究单个物体及其运动状态,第三定律重在研究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一、二定律间存在推导关系,而第三定律则进一步完善了力的概念。它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又统一的。

二、强化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力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亲自领略物理世界的无限风景,打开力学知识的大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积极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重点章节知识的学习,要“授之以渔”,教给他们正确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不仅对于当前力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种帮助,更能让学生在将来的物理学习中受益无穷。

三、就地选材,将力学教学融入生活情景

力学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大到世界宇宙,小到分子微尘,力学存在于我们生活世界的各个角落,力学知识的取材无处不在。物理教师可以从就地取材,从日常生活随手可见的物品着手,对身边的事物和情景举例分析,让学生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中领略力学的魅力所在,构建起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信心。

无论是有限的实验演示,还是简陋的设备仪器,重要的不是传授机械的力学知识,而是传播一种物理的思维方式。从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开始,到解题思路中的每一个步骤,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动手体验,让其亲自参与到课堂题目的讲解中,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随意发挥,寓学于乐。

初中力学论文:初中力学定势障碍分析

【摘 要】许多初中学生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日常经验、课本知识点固化等影响,容易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产生思维定势。这些思维定势有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决熟悉的问题,可是当遇到一些较为新颖的题目时,思维定势会误导学生思维产生偏差,不能全面的分析问题,容易忽视一些思路的拓展,造成定式障碍,在做题过程中产生失误。

【关键词】思维定势;定势障碍;初中力学

一、由日常生活经验造成的定势障碍

这类思维定势障碍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某些生活现象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积累形成的错误认识,当题目中要求解释这类的现象时,他们往往会绕过科学的客观规律而按照自己的经验误区去分析问题,得出错误的答案。

[例1]初一年级的学生和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初二年级的最后获胜了,下列哪种判断是正确的:

A.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初二年级的学生的作用力大于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初一年级的作用力;B. 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初一年级的作用力大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初二年级的学生的作用力;C.两个年级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大;D.无法判断

[失误解析]很多学生都以日常生活经验的误区来判断此题的选项,认为初二年级的学生的力气大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果断选择B,没有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认真分析,导致错误。

[正确思路]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初二年级的学生给初一年级的学生多大的力,同时初一年级的学生就给初二年级的学生多大的力,这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关系,因此两个力的大小相等,答案选C。

二、实验现象造成的定势障碍

这类惯性思维方式,是由于课堂演示或者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以及老师在介绍实验过程时学生的思维集中在看到的实验现象上,对实验没有深入的观察和分析,缺乏本质理论上的理解,当条件产生变化时,不能及时作出相应的思维改变,仍然用已有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错误答案。

[例2]如图1所示,测定大气压时,测得汞柱高为75cm,当管子绕着O点倾斜放置时,(设定此时外界为标准大气压且管子足够长)管内汞柱高将(温度保持不变)

A.等于75cm B.小于75cm

C.介于75cm和76cm之间 D.大于76cm

[失误解析]由于在课堂上学生们一直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无论管子如何旋转,大气压强恒定,管内的汞柱高度也不会变化,所以选择A。然而这个结论只适合于管子是密闭的,然而此题并没有强度管子的密闭性。此时学生们依然采用在课堂上获得的规律判断此题,没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造成了定势障碍。

[正确思路]当外界为标准大气压时,测得的汞柱高度只有75cm,这表明实验过程中,管子并没有密闭,因此管顶封闭空气中有一定的压强(PA=10mmHg).当管子绕O点倾斜时,管中水银柱长度增大,空气柱长度被压缩,因此PA增大,从而使P水银减小,因此汞柱高度降低,答案选B.

三、由公式模式化造成的定势障碍

这类的思维定势是由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重视公式的适用范围,没有真正掌握公式中各个物理量所真正代表的意义,同时忽视一些细节条件的分析,而只把思维定势在套用公式模式上,因此而做出错误答案。

[例3]如图2所示,表面光滑的直角三角形物体,其中AB为4m,BC为3cm,AC为5cm,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把10N重的轮子从A点推到C点,那么需要多大的推力F?

[失误分析]学生由于受到斜面计算题的影响,将此题与斜面计算题归为一类,迅速套入公式flAC=GhBC,F= 6N.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题时没用认真审题,用思维定势的习惯直接套入公式,导致错误。

[正确思路]虽然轮子是从C点推到A点,但由于推力是水平,因此推力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并不是AC而是AB,从而代入公式得到:F・lAB=G・hBC,F==7.5N。

四、其他定势障碍

除了上述列举的定势障碍,在学生做题过程中还出现其他一些常见的定势障碍,例如由模糊概念形成的定势障碍,由于学生对一些概念、定律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吃透,当出现了其他新的知识干扰的情况下,将思维方向集中在原有的概念回忆上,致使思路发生偏移产生错误[2]。数学概念片面理解形成的定势障碍,这类思维定势障碍主要是学生受数学概念的影响,单纯的将思维方向集中在数学的角度上,没有结合物理知识中物理意义和概念,导致了错误,很多同学在学习密度公式时,认为当质量m一定的时候,密度?籽只受体积v 的大小的影响,反而忽略了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并不是由体积决定的。

五、结论

思维最大的敌人是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背景以及知识背景都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知,从而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生活和学习的经验在形成学生的定势思维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诚如开篇所说,有的定势思维是有益于学生解答物理题目的,通过惯性的思维可以使学生们建立一种思维方式,更容易总结做题的经验,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应有的反应。然而一些定势思维也会造成学生以偏概全的解题思路,将思维只集中在某个点,而忽略了题目中的实际情况,这会使学生的学习产生一些误区,导致一些知识点的模糊记忆。

初中力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力学部分的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体制也不断发生着改变,教学方法也越发丰富。初中物理教学一样跟随着课改的要求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力学为出发点探究新的教育模式。首先对初中物理力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紧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 物理 力学 教学

一、初中的物理力学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教育部门提出了新课改要求,过去老式传统的教育理念得到改进,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新的教育思想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自身思维的培养,而不是过去的理论教育灌输;让学生更多的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一改过去的学习态度。物理教师也更加注意教学的重点是学而非课堂上不停地教,最终使得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活跃,课堂气氛也得到显著的变化。除了在学习效果上产生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因为教学方式的转变而变得频繁,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学生理解教师的工作,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尽管如此,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在教学上,虽然教师不断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空间。但是,毕竟实行该措施的时间不够长久,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究其本质而言,大多数学生的心智、思维正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而且,部分初中物理教师仍然受到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初中的力学的课堂之中很多的物理现象以及问题都能够用人们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决,而不是用物理的理论知识予以解释,致使学生对于力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和准确。此外,力学知识是需要很多实验来进行论证。只有经过试验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了解和学习到力学知识。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物理课堂中省略了部分实验内容,仅仅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最为重要的是初中物理力学的课程设置过于基础,同高中进行衔接的时候有较大难度,使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

二、改进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措施

(一)重视学生,明确教育的重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学生才是中心的新型教育思想。初中物理这一课程的学习本身就教其他课程困难,因此学生对其积极性也不够高,加之初中物理当中力学部分更是枯燥难懂,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肯定会感到吃力。但是应当明白的是,力学在整个初中物理阶段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在高中的课程当中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当要以学生作为中心,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态度、思想,从自身出发寻求更好的教学途径来激发学生对于力学的兴趣。例如,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向学生播放与力学相关的视频或者是设置关于力学的小游戏,号召学生积极参与。也可以多增加一些课堂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这些举措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巧妙设置互动环节

力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是比较重要的章节,因此教师应当在上课之前做好课堂的设计工作和备案工作。在备案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进行,一定要本着激发学生的目标来进行设计。其次,教师要注意设置与学生的沟通环节,只有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才能够了解学生在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有听不懂的地方或者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满意。最后,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如果过于复杂的话,教师可以将其分散为几个小问题进行阐述,要求学生依次回答或者举手回答。例如在讲到浮力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诸如“铁球投入水中后为什么会往下沉,而船则可以在大海上航行”“为什么人在浅水的过程中耳膜会感觉到疼痛?”“亲亲用手拍旁边同学,他是否会感觉到疼痛,你又如何”等。

(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降低理论性

力学的诞生与日常生活中发现而不断积累予以研究具有重要联系。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向学生传授力学的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仅仅依靠单一的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讲将会非常的枯燥难懂的。理论的知识对于正处于初中阶段年龄层的学生来说是,引起兴趣的地方少之又少。相反如果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的结合实际生活的话那将会是另一个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现实生活中对于物理力学的一个思维意识,号召学生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力学的身影,并且将其存放在脑海当中。如果在脑海中出现的生活景象越来越多,学生的整个思维想法才会更加的丰富且活跃。当然随之而来的便是创造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升,解决物理力学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重视实验教学方式

物理同化学一样,都是非常重视实验的课程,现有的很多理论都是经过反复的试验才能够得出的。如果教师单纯进行讲课,不能够给学生解决该项理论为什么而来,来的途径又如何的话,学生记住的也只是结果,对于过程完全不了解。当然,在解题的时候便会出现问题,随之物理力学的成绩也就一般。因此,实验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是动手动脑的一个过程,学生在实验的过程当中能够很好的进行思考,不仅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牢固的掌握,还能够将进行思考的模式逐步成型,最后形成自身的思维模式,教师在日后力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也会更加的容易。例如“摩擦力”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准备丝滑的木板、粗糙的木板、正常木板,让三个不同木板呈45°角,从上面抛物向下,学生便能观察到“摩擦力”会受到材料的影响。

结语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之林中占据一席之位就必须发展教育。教育思想的传统守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不够深入和彻底。初中物理力学教育一定要重视实验课程,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在不久的未来,中学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篇章。

初中力学论文:浅谈初中物理力学的教法

中学物理知识内容是物理学的初级层次.严格地讲,它的科学性、系统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只是阐述了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并不是十分严谨的物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的教学法谈点看法.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

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最后讲动力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授.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学习静力学时,有牛顿第三定律作准备知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有力的合成与分解作先行.通过静力学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涉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静力学教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2.物理思维方式。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脑的功能,通过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其它过程来反映客观现象的能动过程.物理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的一般规律于物理学习、研究中所体现的具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维结构,就是要掌握怎样运用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论证等)和思维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归纳、证明、反驳等)以便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数学是表达物理学规律最精确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材的教学方法、结构搞清楚,才能达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在“力”这一章中,重点解决什么是矢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问题.对物理矢量必须透彻理解,掌握其数学运算法则――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引导学生对“代数和”与“矢量和”进行对比,体会矢量的质的差别,从而自觉地运用矢量运算法则.在“物体的运动”这一章中,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并研究质点动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从数学角度分析这些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文字叙述、数学公式、函数图象等),再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矢量运算.

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中,牛顿运动定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能进一步加深对静力学、运动学知识的理解,又能为顺利学习机械能和动量铺平道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只有以地球和相对地球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系才是适用的.

机械能和动量这两章是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讨论力的空间和时间积累效应,从而引出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概念.功和能将矢量运算变成了代数运算.教材从力对物体做功引出动能和动量定理,研究了重力、弹力做功的特点,引出势能的概念,得出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最后,从一般的功能原理阐明功的本质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作为本章的总结.能的转换和守恒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在讨论动量定理时,应强调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式是一个瞬时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应用它研究某一过程而不是研究某一瞬时,只有在t0时,才是相等的.

二、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从物理学本身来看,它研究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功和能的概念及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又渗透在各个分科中.教学职能即要从人类知识的总汇中挑选最精华的,运用最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要使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重视知识的传授,离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穿力学的两条主线――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定理、两个定律来源于牛顿运动定律,与牛顿三定律一起构成质点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围绕这两条主线,要深入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为这两个定理打好基础.

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是在牛顿定律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定理或推论,它们提供的表达式与牛顿运动定律等价,可代替牛顿二定律的矢量表达式中的某分量式,而不是什么新的表达式.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也是反映自然现象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们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机械运动的范围.

2.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要培养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材,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物理实验是将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物理规律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它重现.

做物理实验,必须满足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测量仪器、正确观察现象、完整的读取数据、严格的计算,是做好实验不可缺少的过程.让学生按照上述过程有目的的科学训练,自觉地掌握科学实验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改变由教师“一讲到底”的状况,避免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调,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总之,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贯穿始终,使知识学习与智能训练融合于一体,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框架.所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力学体系的清晰图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攻克学习难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河北省鹿泉市铜冶镇第一中学)

初中力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解力学题思路的探究

摘 要:物理是初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因其知识点抽象、理解难度大等特点,很多学生感觉学习物理知识比较困难,尤其在解答力学问题时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初中物理教学中解力学的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初中生解答力学问题能力及整体物理教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思路;探究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深层次物理知识的基础。因此,物理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解答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解答物理力学问题的综合技能,为其今后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重视力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内在动力,因此,物理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力学知识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熟练掌握力学基础知识,为更好地解答力学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该怎么实施教学呢?

首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调查发现,不少初中物理教师仍采取满堂灌教学方法,使本来有趣的物理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而且由于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致使学生感觉力学知识的学习难度非常之大,逐渐失去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状,物理教师应转变观念,在力学知识的讲解上不应追求多,而应追求精。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将自己迷惑的地方说出来,让学生彻底搞清楚、弄明白每道力学题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获得解答力学问题的成就感。其次,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力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难度比较大。为此,物理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力学问题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尤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视频动画,将抽象的力学分析直观化、形象化,降低力学问题解答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知识的兴趣。最后,物理教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其在解答力学问题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其鼓励和引导,逐渐实现解答力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力学知识无处不在,且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初中生比较常见的生活场景,讲解有关解答力学问题的思路,一方面消除学生对物理力学知识的陌生感,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常见场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彻底掌握力学问题的内涵,以提高学生解答力学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实验加深理解

初中物理力学题型多种多样,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类型的力学问题,使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灵活解答各种力学问题,是初中物理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考虑到物理是一门与实验密切相关的学科,物理教师在讲解力学问题时应注重结合实验内容。

例如,为使学生对压强有个充分的理解和认识,物理教师可在课堂上讲解下列例题:将完全相同的小球放置在盛放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小球的状态如上图所示,问哪个容器的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压强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分析,不知道怎样回答。针对这一情况,物理教师可在课堂上做相关实验。做实验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毕竟不可能在解答任何一道力学题时都能通过实验解决,之所以用实验讲解力学问题,可为学生提供解答力学问题的思路。通过实验学生可得知,小球下沉得越严重,对应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越小。另外,因放入小球后容器中液体高度一致,因此根据压强公式P=ρgh不难得出丙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

初中物理力学内容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物理教师应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一方面通过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知识的兴趣,使其掌握扎实的力学知识。另一方面善于创设生活化情景以及利用物理实验讲解力学问题,为学生解答力学问题提供参考的思路,从而灵活应对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力学问题。

初中力学论文:重视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法助力学生成才

摘 要:为了适应现代的教学体制改革,初中体育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革新,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因材施教和因需指导。基于此,教师对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法;有效应用

在初中体育分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不同之处,充分认识每个环节所具备的独特之处,不能忽视每个环节的差异。为了让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氛围中,教师必须依照每位学生的差异,制定合适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助力学生成才。

一、依据学生体质差异,做出合理的分层

每位学生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实行分层教学法很有必要。而分层教学是向全体初中生开放,以达到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体育技能水平上有大的突破的目的。针对他们各自体质差异,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如在当前的体育教学特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甲层的学生所具备的身体素质都较高,而这一层的学生本身就对体育有着很大的兴趣爱好,所以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比一般的学生高一些,注重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乙层的学生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就不及甲层的学生了,所以应制定相对甲层学生低点的教学目标,最好能与大纲标准同步,着力充实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处于丙层的学生在身体素质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对体育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说在制定丙层学生的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时,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在体育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层次,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应达到的学习目的,这样就能激起每一位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爱和激情,自信心倍增,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二、依据学生技能差异,进行分层施教

在体育教学采用的分层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分层次施教,每一位教师在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要切实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分层次施教具体到实际中大概就是这样:因为甲层的学生具有较稳固的体育技能,所以对于甲层的学生,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由于乙层的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不如甲层,但乙层的学生对有关体育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到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善于采用相互讨论的方式和相互提示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而根据丙层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通过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有关体育基础知识,把教学内容分为多部分来进行学习,达到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三、通过分层施教体现现代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初中生的需求,而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在此问题上就胜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可以将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巧妙地结合到一起,而且还是一种学生占主导地位的分层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很多选择的空间,同时他们也可以把自己选择的体育教学方式与自己的想法融合起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师生之间开展一种互动的模式,打造出不同的学习平台。分层教学的重点在于分层式的制订各种学习策略,创建不同层次的学习场景、不同层次的教学理念,然后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合适的教学方法,时刻把握好“分层”的内涵,以便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现现代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趣味性。

四、通过分层施教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

初中体育分层教学不仅有很大的趣味性,而且在有效实施后,使得教学效率和质量倍增,这与分层式教学方式所具备的诸如注重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和因需指导等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一,分层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然后依据每个层次不同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并留给学生充分吸收消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第二,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实质性上就是一种差异性的教学模式,重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以较大程度地赢得学生们的喜爱,大大提高学生们的体育专业技能。因此,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第三,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很多的优势存在,但它的优势发挥还必须依靠各位教师来完成。所以,教师必须时刻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将会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分层教学的最有利的补充。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有效应用必须以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根本出发点,确定适合各种层次学生的相关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专业技能水平,最终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成才。

(辽宁省凌源市三道河子初中)

初中力学论文:农村地区初中生听力学习困难与对策研究

摘要:英语学习中,听是获取信息和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但同时,听力也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难掌握的。农村地区教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使得农村初中生在听力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调查剖析了初中生听力学习的困难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优化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听力困难;学习策略

一、引言

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技能发展和提高的基础。希腊哲学家伊比克底特斯比较形象地说道:“我们有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因此,我们所听是我们所说的两倍。”(Helgesen,2008)保罗・兰金(Paul Rankin,1928;Rivers and Temperley 1978;Oxford 1993;Celec-Murcia 1995,cited in Hedge 2000:228)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在清醒时有70%的时间从事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在交际中,听占交际时间的比例高达41.9%到45%。由此可见,听的能力在语言活动中的重要性。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听力学习的本质认识也在变化,即从一种被动技能(passive skill)到主动技能(active skill)(Helgesen,2008)。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获得是一个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构建会话意义的综合过程。它涉及语言、文化、认知、心理、语用、神经、百科等各方面。在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英语课堂教学普遍非常强调读和写的技能的训练,对英语听和说能力培养意识薄弱且方法匮乏。基于此,虽有学生可以在考试评价中得高分,但听和说的交际能力却极其低下。可以说,听力教学是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最薄弱环节,是制约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进而,听力学习困难的调查研究也成为一个热点。

二、研究设计

基于优化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本研究侧重于对学生听力学习困难中的可控因素进行分析。由此,我们设计、制定了调查问卷,拟定了访谈提纲,对听力学习困难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浙江省一农村初中初二某班53名学生。其中,问卷调查对象为全体53名学生,访谈对象为其中随机抽选的8名学生。

(二)研究问题

1.农村地区初中生听力学习困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问卷共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听力学习主要影响因素为基础,将听力学习困难划分为语言与非语言维度,以“是否”式问题形式调查学生在这两个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对每个维度进行具体调查分析,调查内容涵盖每个维度的具体内容,并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四级记分制:4=完全符合;3=基本符合;2=不太符合;1=很不符合。共发放问卷53份,收回有效问卷53份,问卷回收效率达100%。访谈则是对8名对象进行团体访谈,重点分析他们各自在听力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原因。

三、初中生听力学习困难因素剖析

通过对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和问卷中每个维度及具体项目进行的百分比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初中生英语听力学习中的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听力策略和心理因素四个方面,具体如表1所示。

1.语言知识薄弱。听力理解是综合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过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提高语言水平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语言基础知识缺陷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首先是语音障碍,包括:不熟悉国际音标,感觉语速过快,不了解连读、重读、弱读等变音规则,不知道语调的不同用法。其次是词汇障碍,包括:词汇量偏低,辨识力差,习惯用语储备不足。再次是语法障碍,主要包括:听不懂长句和复杂句,不会利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句型分析。

2.文化背景匮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着文化。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对语言国家文化的吸收与融会贯通。胡文仲(1999)指出,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某一语言现象而更重要的是获得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还未给予文化背景知识足够的重视。听力材料中涉及很多英美国家历史、风俗、生活等话题,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知识、生活方式及习惯等缺乏了解,直接导致他们理解困难。

3.听力策略缺失。听力学习策略在听力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帮助听者控制整个听音过程。然而,调查发现仅三名学生表示熟悉常见听力学习策略并能主动应用。问卷及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听前不能制定计划,听中不能灵活运用预测、推理、总结、联想、判断、做笔记等策略,听后也不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听力策略的缺失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听力学习的困难。

4.心理情感障碍。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主动配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如态度、动机、目的等)直接影响学习效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听力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信心、没有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易焦虑等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阻碍听力理解。

四、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对策

调查发现学生听力学习困难存在于语言及非语言两个维度,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本节针对学生听力中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夯实语言基础知识。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标准英语发音,克服基本语音障碍;提供不同口音、语调及语速的听力材料,让学生习惯不同的语言韵律,增强语感。其次,教授词汇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正确记忆,增加词汇积累。再次,引导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形成自己的语法知识库,巩固语法基础。

2.积累文化背景知识。首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文化讲解及导入,将文化背景知识渗入所讲知识点,寓教于乐。其次,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通过大量输入扩大知识面,积累相关背景知识。再次,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民俗风情、历史文化、日常习惯等,掌握相关图式知识。

3.教授听力学习策略。首先,教师应辅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听力学习计划。其次,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听前明确目标,激活图式;听中提供不同类型听力材料和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推测、总结、讨论、联想等多种策略,对这些策略进行总结归纳并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听后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复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4.克服心理情感障碍。首先,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听力学习目的和必要性,使学生意识到听力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学习;其次,通过创设积极的语言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听力材料等激发学生听力学习兴趣;再次,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克服焦虑心理,提高学习信心。

五、结语

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也是一个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更是听者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构建会话意义的综合过程。它涉及语言、文化、语用、认知、心理等多方面。诸多因素共同决定听力水平的提高不能速成,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注重非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提高。

初中力学论文: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反思

摘 要:中学物理知识内容是物理学的初级层次.严格地讲,它的科学性、系统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只是阐述了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并不是十分严谨的物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的教学法谈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力学教学法

近几年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对力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来谈谈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要以生为本初中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较难的部分。

近几年中考中,物理力学分值也占据较多,同时它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的铺垫和基础,也是学习一些专业技术知识的必备知识。然而现在初中学校学生在学习这部知识内容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在进入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学习畏难情绪、茫然、学习兴趣下降;学生没有学到应掌握的物理力学知识或学生没有有效地学好相关的物理力学知识学,教师教得辛苦而成为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初中物理新的教学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科学思想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这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的重要要求。分析初中物理力学新教材编写体例,其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强调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变化的观点,与原教材相比,都十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因此,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力学教学应当是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出发点与根本的要求。

二、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以生为本的理性思考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和人文由分野走向整合的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恰如人类文化的双翼,科学精神是人类探索自然的条件和动力,人文精神则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法宝,也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一是要切实重视演示实验, 从“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要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是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四是要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教师要从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以生为本的实践探索

1、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现在初中学生学习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没有时间安排时间阅读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三方面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要要求学生整章节的阅读,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给予分析解释。教师可通过谁是受力物体,浮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浮力等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理”的实质,而不致于去死背条文。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在初二开始上物理课时,要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读书,还要特别向学生提出预习时应注意了解的内容:①看完一节(或一段)课文后要了解这节(段)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段)讲了几个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③在阅读课本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④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带着问题学,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如上《摩擦力》这一节课前列出以下提纲:①什么叫做摩擦力?什么叫做滑动摩擦力?是否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摩擦力?②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木块在木板上要做匀速运动?为什么由弹簧秤读出拉力,就知道了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帮助他们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了解课文的中心要点,并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从而不断的提高阅读能力。

3.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静态变为动态生成,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把备课意图,即静态设置,通过教学手段动态生成为现实的每一堂课,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于学生中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这是提高物理“力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4.教师教学可采用“双激励反馈式程序教学”。“双激励反馈式程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一要经常用“双激励因子”,即稳定有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使之始终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地接受和加工教学信息,并通过积极的思维使之内化;二要及时从高效运转的反馈网络中获取学生学习反应中的反馈信息,依次调整教学信息输出的强度和方式,使教学作为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始终稳定于高效的运转态,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5.教师要让学生在物理力学活动中学习。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改变基本上由学生听、教师讲的格局和程式,代之以由教师精心设计,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多种教学活动。这里说的“活动”,就是由教师精心设计,有预定目的,有点拨功能,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它按照预定方案要求学生不断地听、看、想、讲、做、练,以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最佳效果。

总之,以知识学习与智能训练融合于一体,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框架,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力学体系的清晰图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攻克学习难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