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6 11:45: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政治教学改革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给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高中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明确做人的基本原则,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则,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开发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就成为当代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加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改革困惑的分析,解决措施的开展,才能促进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困惑;措施;创新
高中政治教学,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法律与哲学知识的重要学科,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对于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但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还存在只重形式,不重思维的问题,一味地说教,让高中政治学科的特色不再突出。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被肯定。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才能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期待的活动。
一、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分析
(一)学生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教学改革的进行,使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发生了一些改变。与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相比,新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有真实性。许多抽象的知识点因为教材改革变得具体与形象,一些枯燥无味的内容也因为内容形式的变化而有趣味。新的政治教材中针对一些难懂的问题创设了情境,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将多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但是,许多高中政治教师没有有效利用全新的教材内容,仍然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无论教材内容怎么变,教师都用灌输式的方法给学生讲解知识点,不能发挥新教材的价值。教师一直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找答案,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成为课堂的主体,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忽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启发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较为复杂,要学好政治知识,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思维,提高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高中政治教学上中,大部分教师不会启发学生的思维,只会将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学生思维上。像在讲解《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教师会提出“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答案。却不会针对这个问题深入提问“为什么它们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一句之差让学生丧失了思维能力提高的机会。
二、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创新的措施
(一)加强政治教学观念的转变
要促进高政治教学改革,解决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改革政治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学思想,对于教学活动的实施具有指导性作用。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发现新课程改革内容中与高中政治教学相关的部分,用这些创新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个人头脑,促进个人成长。学校管理者要积极为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条件,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让教师不得不关注学生的成绩,不得不一味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视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肯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付出,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才能让教师有创新教学的自由和精力。除了教育工作者政治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也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政治学习观念。积极发现政治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认可政治学科的地位,会给政治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动力。
(二)丰富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利用丰富的方法实施高中政治教学,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学习。对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进行调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就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高中政治课本中的部分知识是较容易理解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政治知识的内涵。比如在讲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十分钟时间去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再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与归纳,并选出自己认为的重难点。给学生自由,学生就能够有自己的看法,有机会去自主思考,活跃思维,提升政治感知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学习。合作学习法,对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也能提高政治问题的解决效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讨论意义较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发表个人观点。像在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二者的不足,并对课本中的几个例子进行分析。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能够自然掌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特点,也能够促进学生成为政治知识的探究者,让学生体会到政治知识学习的快乐。
(三)加强高中政治教学时代性
加强高中政治教学的时代性,就是要利用时代性的教学内容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政治教学。政治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热点话题帮助学生分析政治知识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更为形象的政治世界。提高政治教学的时代性,能够激发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多彩的消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罗列几个故事,描述主人公的消费行为,让学生去总结他们的消费特点,并对消费形式取一个名字。像“林彩是一名公司白领,生活时尚,逛商场会刷信用卡,到期还款”,这样的描述所对应的就是超前消费形式。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挖掘政治知识,能够促进学生感受政治知识的实用性,促进政治课堂更加有趣。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改革已经成我国的许多地方开始推行,改革政治教学的老观念,老方法,让更多新的元素融入到政治课堂中,才能推动政治教学进步。教学改革的进行,给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解决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奉献自己的智慧,积极挑战自己。只有一线教育者一起创新,才能让高中政治课堂与众不同。
作者:吴胜德 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创新,国家才能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创新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尝试将这些新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同时还要有高深的专业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了研究性的课堂模式,而要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应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政治教师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深的专业素质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这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最后,创新教育方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和主宰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和指导者。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研究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课堂教学模式长期得不到转变,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无法得到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什么问题都感到好奇,探究的欲望比较强烈,喜欢刨根问底。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想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亲自实践。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融入社会和集体。最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运用到了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和深刻。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主要渠道。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高中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以致于影响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把德育有效地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化了政治课堂教学,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了落实。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主动探究、分析、判断、体验等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需要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己获得研究的结果。在高中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写调查报告,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关心人类、关注社会、保护环境。开展研究性课程,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确定研究的课题,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去搜集资料、参与活动,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理想的研究成果。比如在学习合理消费这一小节时,教师根据生活实际设计了几个子课题:“三代人的消费观”“高中生的消费观”“寄宿制学生消费剖析”等,然后选择了几个和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两个专题,一个是“中学生消费之我见”,一个是“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通过丰富多彩的研究方式,学生获得了研究成果。在研究性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要想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创新精神贯彻创新教育理念,从而使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童图新单位: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
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具体表现为:1.与中学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复。经过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中学政治课程的比对可以发现,大学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都与中学政治教学内容中的理论重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内容更是大面积雷同。教学内容的重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枯燥无味且早已熟知的理论观点,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2.公共学科间的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如民主政治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有过详细论述,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也有类似的原理性内容。虽然这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但是完全没有必要重复教学。(二)大学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学科建设还不够完善,这集中表现在:1.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和大学生对我国新课程的设置内涵和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课改的要求和作用并不完全理解,他们只是在任务性地完成教学和学习。教师主导课程,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学生盲目学习,习惯性被动,师生交流和日常联系不足,学生实践性学习少,没有自主体验等。这些都严重削弱了课改的贯彻力度和执行强度,脱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缺少一级学科地位,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加强与改进,更加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三)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失去链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学生就一直在接受思想政治的专业教育。进入大学后,学生的思想政治思维已经基本定型,很难再接受新的思想,这导致他们更加容易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新时期,高校的招生政策改革和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让很多学生选择放弃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使得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失去了链接。(四)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方法依然比较单一,其具体表现为:1.重理论,轻实际。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正确地运用到社会中、生活中,正确地认识与分析社会热点和社会疑难点。而现实中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理解与分析,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来自思想政治理论。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和实证说服力的薄弱,势必将学生误导,导致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重视。2.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目前,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然盛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不明确。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创新性探索。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强制性的教学与学习、没有引导与启发,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下,怎么能够独立思考与求索?(五)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缺乏实践性目前,在课改氛围下,尽管许多高校已经在逐步改善自身的教学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仍严重不足。当代的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激情、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明确、参与性强的一代,面对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如果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持,他们很容易出现理解片面和过激的行为。社会本身就比较复杂,大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阶层,他们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认识本来就不同。因此,要完全强化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需要不断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性,在思想与行动上统一他们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社会。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一)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与教学内容设计在进行大学思想政治学科建设时,要充分贯彻课改方针,加大课改的实行力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课改意识,严格监督教师教学情况,加大师生交流。此外,要针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特点和原则,确定重点学科地位,摒弃统一式教学,对一笔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性学习。对于教学内容重复问题,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将重复内容进行提问式教学讲解,还可以随机进行重复理论知识的抽取式学习,进行跳跃式讲解等,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起步上让学生摆脱厌烦心理,不重复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方法的设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比较多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灵活运用。1.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以学生提问,教师答疑为主,同时将教师的谆谆诱导穿插其中。在这里,教师就是学生的朋友,跟学生是平等的,教师的平易近人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完成教学内容与学习,会得到更多的感受与收获。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是最完美的教学,也是教师应该积极追求的教学模式。2.演讲式教学演讲式教学也是学生参与课堂,师生互动的一种表现。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社会热点等,凝练一个或两个题目,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教学。此法有两种含义,一是由学生自愿报名进行演讲,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二是由教师进行演讲式教学,通过演讲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3.辩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它完全摆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在此,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社会实践进展,选择若干有争议的观点,在教师和学生的综合选择后定下一个可辩论的题目,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和旁观者点评三方。在正反两方辩论后,先由学生旁观者点评,最后由教师评讲。通过辩论,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矫正。4.案例式教学该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课堂上让学生思考案例、讨论案例,由教师分析案例、解剖案例,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5.角色互换式教学在角色互换时,教师可以选取课程中的几个教学内容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制备教案,自己登台讲授,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并在学生教学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该内容的教学进行研讨,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当然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好,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其自信心,更能引起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好与重视。(三)教学手段的设计1.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媒体教学普及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比较丰富,教学信息量巨大,教学直观性强,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板书教学,不同的课堂感受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创作一个思想政治学习的平台,建立较完善的网络课件。如在自己的校园网站上传相关的理论课程课件和课题,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自主答题与测评,这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利用网络资源来弥足自身学习中的不足。
作者:牛娴单位:河南大学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为高中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培养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政治素养以及社会交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与同行进行分享交流。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问题;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改革过程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教师的引导作用难以体现。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教师一直处于课堂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实施教学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重心发生了极大地转变,侧重于对学生的自主性的考核,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且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从而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偏离了正常的学习轨道;其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十分单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尽管高中政治教师都在积极推动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将考试分数主要的考核方法,从而在无形中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实践过程的指导,仍旧单纯的进行理论教学,造成课堂与生活的严重脱节。同时,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违背了时展要求。就些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加以解决,才能切实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
一、合理引Ы萄Ч程,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
高中政治教材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采用灌溉式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脱离教学课堂,应该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一方面,教师必须要合理引导教学过程,坚持主导地位不放松,有意识带领学生突破重难点,强化思想认识。在对考题进行设计时,应该紧紧围绕教学任务,突出重难点,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展开自主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放任学生的课堂行为,应该及时抛出自学线索,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及时的点拨,合理掌握整个教学节奏,有意识的渗透教学任务和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合理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能以积极主动地姿态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过程中,政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从生活实际入手,积极引入时政新闻、历史典范,将学生带入到既定的教学情境中来,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教师也应该有意识的构建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对主观和客观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简述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在举例说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情感上的共鸣。教师通过对这些生活感悟的总结,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能够在和谐良好的氛围中,掌握课本内容。
三、丰富教学评改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阶段,教师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脱离了新课标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中,必须要丰富教学评改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试分数只是一个考核的方面,并不代表学生的全部能力。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增强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手段,打破考试的束缚作用。比如通过调查实践报告、实践论文等方式,从多种维度来考核学生,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四、强化教师的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践行者,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其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最终的教学效率。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方面,教育部门必须要重视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考核,根据其对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程度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及时淘汰不合格的教师;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该积极加强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平台,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同时,及时把握教学新形式,以新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教学活动。
五、重视知识的归纳整理,建立系统性的学习体系
高中政治课本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是比较繁琐的,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对这些内容的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学习框架。可以从课本中结构和形式相近的知识点入手,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使得学生及时疏通存在的问题,触类旁通,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建立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政治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整体把握能力。此外,文科的综合考试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的比例,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是十分严格的。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突破政治学科的束缚,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来帮助学生建立发散性的思维体系,并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主要包括教育理念的改革: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深度;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同时本文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法宝。一直以来,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教育方面同样如此。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也走上了一个新台阶,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亟待改革创新。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破旧立新,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高效准确地进行教育活动的保障,也是教育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和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有着间接的影响。进行教学理念的改革就是帮助教师在思想上作出改变,使其与时俱进,紧跟潮流。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
1、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高积极性
在教育领域,主体和客体是一对基本范畴。毫无疑问,教师作为教育行为的发起者和实施者,理应被作为主体来看待。但是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让教育突破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如果还是把教师作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显然违背教育了的本质。以老师和教材为主体的课堂教育模式已经不再是教育学发展的潮流,它反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什么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自觉提问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符合教育学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尤其是在思想政治领域,教育内容本身比较乏味,如果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是很难出成绩的。所以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开发有趣的课堂教育内容外,还要注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目前大多数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忽视了对理论素养的教育,导致大部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低,从而出现人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进程中,首先必要提高学校各个层面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从上到下地推进思想理论教育的改革进程。
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需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代社会,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训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现状,应该考虑到受教学生的心理因素,构建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在构建这个系统的过程中,主要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概论》等。同时一线的教师还要根据自己所在专业的职业需求,配合开设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课,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成为优秀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搜集与本门课程相关、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实时政治、国家政策等内容,或者与学生未来发展相联系的经验教训等,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改变原先仅仅以满足国家、学校和教师为主的单向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使高职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掌握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3、提高思想境界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特别在意求职者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高职毕业生的思想品质也逐渐成为一种软实力。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充满了稂莠不齐的信息和诱惑,学生们如果没有接受到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极易误入歧途,形成不良的三观。然而,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实行大班教学,压缩思想政治教育课时,教学模式单一,学校不重视再加上学生普遍对这些课程不感兴趣,就造成了毕业生职业素质低下、思想境界不高的现状。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1、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大多是无趣的,因此在课堂上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常出现老师一个人口沫横飞,台下学生无动于衷的现象。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老师要学会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适时地在课堂中穿插自己的个人感悟、相关的奇闻趣事、其他材料举例等,抓住学生的眼球。为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任课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比如课堂问答有奖、小型辩论、七嘴八舌讨论等。这两种方法需要教师学会搭配使用。
2、注重知识框架的搭建
学生是否对一门课程融会贯通主要取决于在他脑中是否形成了系统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帮助搭建一个精确有效的知识框架,从而使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学会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做到难易穿插,高效有序。同时还要注意逻辑上的连贯性以及知识框架的层次性。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和系统性思维方式的训练
那么,教师该如何搭建这么一个框架呢?首先在确定合适的课程主题后,大多数教师一般情况下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主要内容的讲述,在这之后可以举办小型的讨论会,以讲座的形式展开。主题可以多样,角度可以不断变化,让学生感到基于所学课程的基本观点完全可以展开对问题的各种分析。
三、总结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改变过往的教学态度,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对教学理念进行彻底的改革。其次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索创新,这就要求广大的教师团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政治教学的不良现状,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不良状况,政治教师要转变观念,吸收新课改的全新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实施事例分析教学法和信息技术教学法,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改进,教师们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是问题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当前初中政治教学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政治教师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譬如注重传授知识和应试技能,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往往是“一言谈”,缺乏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处于附属地位,教师成了“主角”;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和考试有关的知识点不断枯燥地重复,和考试无关的忽略不计,让政治知识和实际完全脱离;教学手段老套,依旧是用粉笔、黑板、教材三大件来应付学生。面对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这种传统的政治教学方法完全不可取,它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社会发展形势。如对学生一味采取如此教法,将会严重影响其积极性。由此可见,彻底改变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提高国民素质,就要对国民进行政治教育,良好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当前初中政治教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究竟应该对广大初中生实施什么样的政治教学法才能激发其学习热情呢?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考试,而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法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其独立自主地学习,最终激发其创新潜能。具体可如下操作:
一、事例分析教学法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对初中生进行政治教学必须要激发其创新意识。因此在初中的政治课堂上必须实施体现创新思维的教学法,事例分析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创新教学法。该教学法强调对事实的分析和社会情况的评价,而政治课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就是列举实例,分析事实。教师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和解说,把讲解的政治知识蕴含其中,让学生在生动的解说中轻松愉悦地掌握政治知识。譬如,在当今的初中政治教科书中有很多的图片、表格以及细微字样的材料,教师可对此进行发挥、引申,列举大量的政治实例对其进行形象地说明和讲解,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掌握相关政治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别把尊严丢了》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三段材料。第一段材料和维护尊严有关,第二段材料丧失尊严有关,第三段和怎样维护尊严有关。首先我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解了这三个故事,让他们对尊严形成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如下问题:通过这三段材料大家能明白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尊严吗?这个提问因为有了前面三段材料的铺垫,学生能非常轻松地回答出来。对此教师可进一步展示古今中外有关维护尊严的材料,以此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秦王侮辱的情况下维护赵王尊严的事例;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在维也纳时,曾受到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倾慕和照顾,他感激公爵,但并不因此出卖尊严的事例,通过列举这些有血有肉的材料,不但让学生形象、深刻地理解了如何去维护尊严,还能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有效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枯燥的政治理论,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析事例,通过剖析事例可达到深入浅出、激发兴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法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初中生由于受网络的影响大多见多识广, 对时尚、新颖的事物较为感兴趣。如能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上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法,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再完全是以书本为主,而是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丰富的知识。因此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政治课堂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电脑技术的作用,把政治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教学环境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政治理论,并及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媒体去搜集资料,让他们能独立自主地获取更多的政治知识。譬如在教学《诚信是社会发展之基》这一课时,首先我就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诚信的优美图片,通过对这些图片进行声情并茂地讲解让学生了解诚信的真正含义,明白“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道理。然后又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诚信的诗歌朗诵,让学生在美妙的朗诵中感受承诺的魅力。最后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则“诚信”的材料,通过分析这几则具体的材料让学生真实地感觉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进而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样把政治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从形式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容易调动其积极性,更能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形象感知枯燥的政治理论,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结语
初中政治教师如能充分理解新n改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实施上述教学法,定能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刘会员(1969-),男(汉族),湖南祁东县人,湖南省祁东县黄土铺镇中心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
摘 要:由于我国教育工作者长期深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影响,即使我国教育界推出新课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育的不良之处,但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依旧存在着教师综合素质偏低、教学方法仍然沿用陈旧模式、过度利用游戏教学造成反作用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将这些问题逐个击破,就要求各高中政治教师在设置出新型教学方式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并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游戏教学方法的使用力度,以促进学生政治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政治;遇到问题;改进方法
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是我国高中教学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科不仅对于增强学生的政治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更是在强化学生辨别事物能力等方面意味深L。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探讨,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政治教师综合素质普遍较为低下
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这并不代表着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其在学习中完全靠自己自学。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完全靠自己自学,那就教师这一角色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所谓教学,通俗的来说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固然十分重要,但倘若没有教师对其在学习中的指引,学生只会在学习道路上找不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容易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甚至还会在迷茫中偏离学习轨道。因此,这就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作用和教育意义。
(二)教师教学方法依然处于呆板陈旧模式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法较之全球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从综合的角度来说,各方面都显得十分的落后守旧和索然无味。“填鸭式”“我讲你听”“满堂灌”等是我国各教育工作者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一系列方法的守旧性、传统性以及死板性在很大程度上将本该是在教学中处主导地位的学生转变为被动接受者,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尤其是对高中政治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从而使整个教学质量不断下滑。
(三)教师过度利用游戏教学以致适得其反
近年来,为响应我国教育界新课改的要求,许多教师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开始创新并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利用游戏进行教学的方法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最为常见。虽说“寓教于乐”是一种较为先进和有效的教育理念,但这一理念同时又具有两面性,若使用恰当,其就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氛围,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若教师拿捏不好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度,便会造成反效果。而当前因教师未在教学中把控好游戏利用度造成反作用的实例时有发生。
二、针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
高中政治这一学科,实际上包含了道德、思想、爱国主义等多方面的知识,其对学生为人处世有着不可忽视的正面影响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称职的政治教师,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其都应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和储备,还应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以便能够进一步发挥其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例如,各高中学校可派遣各年级的政治教师去旁听优秀政治教师(专业综合素质较高)的课堂教学实践,在整个旁听的过程中,旁听的教师会对优秀政治教师巧妙引经据典并结合生活中大小事务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效率所震撼,并会就自身与其作比较,不断发现自我的不足与缺陷,从而予以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改正与完善。
(二)教师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科学性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用的方法灵活多变却又科学有效,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学生求学需求并顺应新课改指示的教学方法特性。高中政治这一学科,旨在向学生灌输各类正确的思想,本身就较为枯燥乏味,倘若教师依旧沿用“我讲你听”等呆板的教学方式,那么只会造成学生的反感心理,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下降。所以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注重对所用教学方法科学性和灵活性的不断提高,以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强化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教育目的。
譬如,在《神奇的货币》(人教版)这一高中具体教学课程中,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述最早的货币形式以及货币交易的由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向学生展示实物。然后随机选择两名学生为大家演示远古时代的货币交易形式:一位学生拿一支铅笔,另一位则拿一块橡皮,然后两人进行交换。这就将书面知识直接现实化,使学生印象深刻,并还可由此引出等价交换的概念。这便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科学性和灵活性的作用。
(三)教师应将游戏合理化地融于实际教学
“寓教于乐”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好的新型教学理念,将游戏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原本压抑严肃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有趣,还能让学生边玩边学的过程中释放压力,并且对整个课堂效率也起着很大的提高作用。但如果在学习中过度游戏就会将学生玩耍的心性扩大化,完全忽略学习,造成反作用。
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将游戏在教学中的使用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力求做到“见好就收”。比如,当学生们昏昏欲睡时,教师可组织学生适当进行词语接龙等小游戏,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们重新调整好学习状态,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总之,高中政治在改革中依旧存在着多样化的问题,教师应善于发现问题且就这些问题提出并运用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策略或措施,以将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机遇。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政治教学在改革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困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本文在深入分析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困惑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措施,希望对推进初中政治改革M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政治;改革;困惑;对策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并且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效果。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政治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显得比较吃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升教学效率,政治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在进行中,而在改革的进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惑问题,改革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所以,及时解决初中政治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惑问题,对于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惑
(一)没有准确的对课堂教学进行学科定位,无法适从改革要求。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对于政治学科的理解存在一定问题,对该学科的定位不够准确[1]。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一般以记忆政治知识点为主要内容,老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给学生画出政治学科考试的重点,并且这些重点都是根据以往的考试进行总结和提炼而来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完全以应对考试为主,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都围绕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于所学的政治知识根本都不了解,影响了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
(二)陈旧的教学理念,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当前绝大多数的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整个政治课堂的教学节奏完全由老师掌控,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政治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较低。虽然当前课程改革的进程正在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但是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似乎对于初中政治教学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
(三)单一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习兴趣的需要。
在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除了灌输式教学方式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的教学方法,课程改革之后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似乎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导致初中政治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2]。另外,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老师的教学内容完全照搬政治教学大纲的要求,几乎不对大纲进行变通,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这种教学方式下,老师在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降低了初中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有效协调措施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必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加大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力度,使中学生在接受良好政治教育的同时,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道德素质。对此,学校和老师应该在转变教学理念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下功夫。具体来说,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协调: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政治课堂教学评价,使课堂教学得到恰当的定位。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型,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评价机制,分项对于每一堂课进行教学评价,课后根据评价表进行自评,或者让学生根据评价表对老师的课堂和自身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情况和整体性评价的依据。评价不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且应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整合,让教学评价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催化剂。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传统初中政治教学质量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因此,要想对初中政治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首先就应该转变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旋律,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把政治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把通过政治教育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活动的设计也都围绕该出发点来进行,学生的政治素质提升了,考试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三)丰富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传统初中政治教学效率较低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政治学习的兴趣。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灌输式教育很难使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4]。对此,老师应该不断地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政治教学课堂的主体,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说,老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具体来说,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且尽量运用图片、声音以及图像等丰富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展现,提高政治学科的趣味性,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富有乐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政治学科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等。
再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老师在政治教学之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不同的小组通过组内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了充分调动,主动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接下来再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之前的预习过程已经十分充分,老师只需要将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即可,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并且提升了教学效率。通过这种丰富的教学形式,不但提高了政治学科的趣味性,而且对于调动学生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教学内容与设计,强化教学的针对性。
传统政治教学中,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完全照搬教学大纲内容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5]。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整体特点,然后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与设计,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结语
为了促进初中政治的教学改革,提升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对于教学改革中面临的诸多困惑,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和协调。老师应该首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摘要:现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高校中都占领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让他们自身的行为得到规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影响的传播主体,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政策,以此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改革 实效性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都是存在问题的,同时他们的思想逻辑也不够创新和完善,导致在向学生传达相关思想的时候意思不明确,缺乏强制性和实效性,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另外在思想政治的教育结构上面,也存在不完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忽视了实际生活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只停留在基础知识上面,从而导致他们忽视了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这些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教学观念的、教学途径的拓展、教学机制的完善,让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真正的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主要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创新教育理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质是什么呢?主要是提倡以人为本和以人为先的观念。在政治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到首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健康的发展,让他们通过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实现人格品质的健全,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受到洗礼,促进学生更健康和和谐的发展,让学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朝着积极的方向进步对,不会违背社会的道德规范;可是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缺乏实效性,所以整体的教学效果将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受到更深入的政治教育,促进他们的成材。
(二)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德育能够塑造一个人的品质和人格,如果一个人他的行为与道德是相违背的,就算他有再大的权利和地位也不会被人所尊重,这就是德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更好的做人。可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最终可能会影响学生各种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在这种教育理念中发展和成长,实现自身各种优良品质的形成,做一个被社会所尊重的人。
二、改革教育内容
要想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教育内容的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突出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整个教育中的性质和方向都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对政治思想方面的立场、信念和方向进行研究,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对国家重要事件和政治问题的立场、态度。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政治思想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该突出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内容,加强社会主义,让学生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自身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优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以及提高他们的道德自律能力,所以优化思想道德的基础性内容非常重要,做到以下几点能够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优化:首先在教育中,应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对整个社会或者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另外增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价值观念,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与职业素质道德教育。
(三)奠定文化素质的人文内容
人类的发展都是一步一步的,从最原始的基础开始。奠定文化素质的人文内容与传统是分不开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首先得提升学生对人文方面的了解程度,奠定文化素质的人文内容主要从生态道德教育入手,让学生树立比较自觉的意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在教育结构上面也要进行一定的优化,实现人文性蕴含时代的特征。
(四)拓展教育载体的结构内容
在教学过程,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是多样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影响,所以教师为了拓展教育载体的结构内容,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来实现对素质教育的解读。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知识体系是不完善的,各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弱,所以利用网络拓展教育的结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改进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性的表现,基于这个本质,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把学生放在与自己相平的平台上,而不是把他们当成知识的被接受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不了,学生的自身成长也会受到影响;另外改进教育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让他们在主动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得到不断的成长。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改革,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讨论了相关的策略,以此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对教育工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思想理念、正确价值观念培养的主阵地,其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愈加重要。目前,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成为了业界的热门议题。文章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做出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改革路径
素质教育提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要求,并成为了高校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此过程中大受裨益。但是,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整体,虽然取得了不菲成绩,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依然客观存在不少问题,走改革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素质培育的前沿阵地,历经多年的发展已有所建树,并取得了瞩目成绩,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尤其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生态系统的形成,使得高校越发意识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承接着机遇和挑战,具体表述如下:
1.1 机遇
在国家政策方针的主导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着重指出,全国高校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与水平的攻坚战,并就此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从政策、资金以及理念等多个方面努力支持其发展。同时,学术界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优化提供了指导。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致力于创新改革发展,充分集合社会优质资源,积极引入先进理念及技术,采取了诸多有效实践举措。例如,大多数高校现已建成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系,转变理论知识展现形式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时至今日,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的普遍化发展,引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新潮流,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素质教育理念实践搭建了平台,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1.2 挑战
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打造了多元文化生态格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多元文化的冲击,有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扭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了质疑,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推广。然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尚未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紧迫形势,故步自封,依然拘泥于传统知识课堂,加之单一的展现形式,影响了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缺乏高度创新思想与能力,选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呆板,一味地强调自身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发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其成长层次。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略显片面,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2.1 丰富课堂素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再结合当代社会现状,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体系,其本身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抽象性。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单一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从网络中获取生活素材,有机地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重新整合课堂资源,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系统展示出来。如此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及设备,转化知识课堂,将理论知识以图片、影像、视频或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要加强网络素质教育,结合实际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新闻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认知,最大限度地降低多元文化给学生成长造成的困扰与冲击。丰富课堂素材,不单单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对提高教学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2.2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民族发展的灵魂。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较强的抽象性,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扰,进而影响其行为实践。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优化知识构成,降低理解难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引导他们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践。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重新整合资源,设计虚拟教学情景,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生活案例当中,两者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协作讨论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辨别能力等。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根本。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应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搭建应用平台,检验他们学习成果的同时,加深其理解与掌握。在此过程中,高校可定期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如敬老院慰问、文艺性竞赛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生活,还能让其感知美好事物,并督促他们将这些美德继承和发扬下去。
2.3 优化评价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以评价为起始与终结的无限循环,需要长久地坚持下去。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应实现主体多元化、项目综合化,提升其公平性、客观性以及全面性,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工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简单来讲,高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工作,就教师以及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客观评述,及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改善。同时,教师应该关注课堂实时动态,尊重和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理性分析其思想、行为表现变化,认真听取学生心声,协作完成教学优化工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交际平台,在保护学生隐私的情况下,与之进行深度交流,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或问题,并帮助其走出阴影,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态度。
3 结 论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尤为迫切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W实践存在差异,其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大相径庭,本文做出的相关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理性总结其发展现状,综合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促进改革建议,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摘 要: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与推进,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有效地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教育内容 教育资源
一、科学发展观语境中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样,它赋予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新的内涵,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教育观念、目标设定、教育机制、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具体来说,在教育理念方面,构建理性化的教育新理念,即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与时俱进、讲求实效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设定方面,坚持能力培育与人格塑造相统一的理念,使大学生“成仁成才”;在教育机制方面,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原则,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倡导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意识养成;在教育方法方面,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文化引领和内涵承载等方式方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事关教育指向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内容设计和选择上,“既要注重内容在空间上的拓展,又要加强其自身要素的优化;既要注意内容结构内部要素的相对独立,又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融合与协调发展,充分考虑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渐进性和层次性”[1]。
(一)以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为基本内容,突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形势政策、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政治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管道,为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政策、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形势政策事关中国社会发展的国内外政治实践和境况,爱国主义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觉认同,这些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可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彰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世界观决定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立场和观点方法。每个心智正常的大学生都可以形成世界观,但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将其内化于精神深入。正确的人生观是有关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使他们把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价值标志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价值观则是对价值的看法和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未来人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观和奉献精神。
(三)以规范教育为支撑性内容,凸显道德和法律教育。
每个人的成长都必须经历社会化过程。在社会化中不断规范个体行为,形成社会秩序。道德和法律是控制行为的规则和行动规范,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并自觉遵守的规范。道德教化可以培养大学生自我约束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规范行为举止。法律是现代控制社会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正义和理性的精神,每个合格的公民都应该是遵法守纪的好公民。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培养其法治主义意识,有利于他们行为的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四)以和谐个性为目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也就是说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和谐个性是指个人的个性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化的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建立起和谐个性关涉到其以后的人生道路。构建大学生和谐个性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必要的职业规划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干扰、随机访谈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塑型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状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未来目标设定、职业规划、职业设计等教育,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预期,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与形成。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整合多种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由多种教育资源组合的系统。因此,能否有效地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紧扣理论化的精神资源。
思想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是人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思想理论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来对待。为此,思想政治课程必须紧紧围绕教材,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良好的社会生活态度,以便指导其当下和未来的行动。
(二)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人,都是生活、生存于实践中的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育必须把课堂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运用多种社会实践形式。例如,利用假期和国家公共庆典节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感、直观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三)积极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红色资源是党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2]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蕴含的党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等,努力培养实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养成。
(四)积极发挥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中不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情怀、“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见利思义”的义利精神、“言而有信”的诚信伦理,等等。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着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资源,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注重发掘和利用这些瑰宝,为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垫实基础。
(五)主动占领网络的新阵地。
网络是融文本、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符号系统,它可以“极大地激发青年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主动占领网络高地,尽力抑制其负面效应,积极利用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便捷性,以及不受时间、地点和场合的限制等优势,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直达大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触及其思想深处,取得实效。
摘要: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在逐步展开。政治这门课历来被学生认为是枯燥无聊的课程,学生在面对政治课程中的定义和大段论述时很难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这导致了学生的政治学习与生活脱节,这不是政治课程设立的最初目的。因此,高中政治课程的改革十分有必要。本文将着眼现下政治课程中暴露出来的教学问题,并这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让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各科的教学改革的展开,高中政治教学的新课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可是,现行的教学模式教授学生的知识仍然无法很好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一些课堂中还是存在。这让很多学生仍然感觉政治课是枯燥沉闷的。笔者今天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1.现下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下政治教学让人感到沉闷,不是教学中某一方单独导致的,而是在教学中涉及的各方面都有责任。因此,想找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
1.1 教师主导地位的弱化。现在有很多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以为这就是遵循了课改的精神,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政治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讨论知识,而不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不在课堂中与学生合作学习,就会导致二者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学生的自由是得到了实现,可是学习的水平依然无法得到提高,教学的目标也没有实现。这样的情况只可能导致学生最终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从而厌倦了学习。
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教师没弄清楚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导致的。课堂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不能单方面强调学的重要性,而弱化了教的作用。教师应该把握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1.2 考核方法与现实脱节。应试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应试会影响到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方面。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教师把让学生应付高考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只是变更了教学的内容,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依旧和以前一样。政治课被上成了纯理论课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全凭一张卷子来审核。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厌学的情绪,必然会让政治课背上"枯燥、无聊"的名声。
1.3 教学内容不接地气。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以致用"的古训,可是,很多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将知识束之高阁,不够接地气,学生在学习之后也不知道自己学到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说到底,在考试之后不过废纸一张。
其实,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三观养成的黄金时期。而政治课程的内容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三观体系,这对于学生的为人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应试教育的大旗下,很多的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把成绩作为第一目标。大家都忽略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政治的主要方式就是死记硬背,许多的思想和观念甚至脱离了这个时代,完全看不出一个青年应有的希望与朝气。
2.解决政治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上述三种问题在现在很多学习的政治课堂中都比较普遍,很具有代表性。作为教育者,在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就必须要找到相应的策略来改进现在的教学状况,达到我国对于高中生的培养目标。
2.1 让学生对政治学习感兴趣。大家都知道,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认真地投入到政治课的学习中去,政治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现在高中政治课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经济学、政治学、文化生活和哲学。
关于经济学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到的实例很多。学校里的商店、学校门口的小饭店,他们都是什么经济类型,在他们的经济类型中,每个人都扮演哪些角色,这就可以为学生具体地讲解不同经济形态的构成问题。学生在平时的消费中,一定会涉及到货币的交易,那么针对这些日常生活中都会存在的行为,教师就可以讲解市场交易的原理等知识。
政治学主要包含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政府机关的构成,社会契约的形式和重要性。学生了解了这些,就可以对其生活的社会有一个真切的了解和认知。教师在讲课时就可以举身边的例子给大家来理解,比如每年三月份都要召开的两会,两会的委员们在国家权力体系里是怎样的构成,他们都负责哪些事情,他们的提案又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造成哪些影响,这都是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目前教育界很注重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在北京,市民们普遍喜欢听京剧;在苏州,昆曲是当地的本土剧种;在天津,皮影戏和相声是市民常常会接触到的文化表演形式。教师在讲授文化生活课程内容时,让学生从身边的文化现象出发,去理解课程内容,就会事半功倍。
关于哲学,看起来是理论占主导,可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其实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随便就可以找到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就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缺少了任何一方,课堂就不会存在。这种非常具体鲜活的例子,会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
其实,只要用心教研,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很多具体的例子为学生丰富政治常识。
2.2 教师要扩充自身知识含量。教授政治课程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上文讲到,政治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教师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含量,才能在人格上首先具有感染力,然后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进行政治课程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研中,应该时刻扩充自己的知识、关注各个领域的前沿信息,勤于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还应该时刻意识到哪些内容是对教学有价值的,并将有利于教学的内容收集整理,在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开拓视野。这样才是上文所说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正确形式。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政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深入自己对课改的认识、加深对课改的了解,并对于改革做出合理的规划,积极地探索政治课程与素质教育、与当下社会环境相结合能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政治教师,也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3 为学生树立信心。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多新的技术都在快速地发展,在不经意间就会进入我们的生活,然而受到教材更新的限制,很多新技术没能及时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并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尝试将自己感兴趣的新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在今天,全息投影、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可以更快速地获得很多直观的新鲜体验。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如果可以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教师将课堂引向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时,学生对于学习就会产生信心,在这同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看到学生的进步,肯定学生的思考和成绩,这样学生才能够树立足够的自信,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
综上,目前政治教学的改革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教师肯认真教研、相信学生,为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政治教学的目标就可以顺利实现。
摘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态度权威化、模式固定化、内容政治化、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反思,提出在教学中凸显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朝更人性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生命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偏重于“政策宣讲”和“意识形态”的教化,其内容也以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为主;主要通过强制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影响,在教学中弱化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弱化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生命关怀缺位的现实反思
高校实行的是专业化的教育,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无可厚非,但是偏重于政治教化和纪律宣讲,就不符合开展素质教育的本真诉求,不符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目标,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成为只有技能没有德性的机器。概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存在着以下偏离。
1.内容政治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围绕如何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来开展工作的。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标准主要是: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政治觉悟是否高、政治热情是否强等;而不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为标准。事实上培养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或有损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
2.模式固定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模式固定化、层次标准化”的痼疾。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是以“政治”二字为核心,从内容到形式都紧紧围绕“政治”二字,其理论内涵具有时代的合理性,但偏重于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说教,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把握。“在目标层次上受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模式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按社会的需要采取统一模式,生产‘标准件’人才,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内在需要,缺失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1]P49
3.态度权威化。受我国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施教态度上往往强调有序、服从;特别是受“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等级分明的“制度”,如国君对群臣的绝对统领,群臣对国君的无条件忠心,父亲对儿子的严厉管教,儿子对父亲的无条件孝顺,等等。这些封建专制主义残余思想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施教态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只能唯命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处理问题时,教师不是个别谈心就是上大课、讲大道理,找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4.方法单一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块黑板、一根教鞭、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每次授课时间长,教学内容多,尤其在教学中形成了“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令你行”的做法。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要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服务。简言之,在教学方法上,没能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没能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没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能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生命关怀缺位的历史溯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由教育理念模糊、教学模式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功利和课堂教学偏离个体差异性所致。
1.人本教育理念未被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存在着片面强调政治功能的事实,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工具,而忽视了塑造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这一根本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竞争意识、独立意识、自由观念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2.教育方式过于强调灌输。“灌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曾在特定历史阶段起过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在教育实践中,施教者对“灌输”内涵的片面理解,过于注重单向性的“灌输”教育,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学生对知识不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有更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因此,在现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只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加强人文关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素质。
3.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功利。教育目标和内容是教育本质的直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要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优质的人才。然而,由于受西方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过于凸显人才的实用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学置于为其他专业课服务的地位,弱化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意识,弱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不是银行家、企业家的培训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新回到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
4.课堂教学偏离个体差异性。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逐步成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阶段,同时也是个性区别较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在心理上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对大学生的心理矛盾给予及时关注并加以疏导,使其心理向健康的方向转变,不仅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所在。然而,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而且往往是几个班在一起上“大”课,可以说是“整齐划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弱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生命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展望
生命关怀与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以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关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要求教育者善于把握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注重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尤其要注意激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生命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树立人本意识,“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承认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2]P101-102尊重学生,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存在、尊重他们的言行。教师要避免和减少在课堂上或公众场合用过激的方式批评学生;要做到尊重学生,就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协商、交流谈心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避免以教育者、领导者自居;要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凡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都要尽量让他们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受到尊重,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只有在师生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变得有生气、有活力、有吸引力。
2.理解学生。大学生正处在增知识、长见识的时期,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事情。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进行换位思考,不能用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另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只有如此,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趋于实事求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更深、更贴切地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3.关爱学生。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心中要始终装着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不用批评指责、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关爱学生并不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指出错误和进行批评,而是要从学生成长的立场出发进行说理式的批评教育。在批评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度”,要分时间、地点、场合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否则,就很有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明白,批评学生不是目的,教育学生才是目的。特别是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引导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课堂上不只是知识的传递和灌输,也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上的任务和要求,而是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识有所增加,品德有所提高,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懂得爱国手法、明礼诚信,团结互助;引导学生养成勇于直面艰难困苦、勇于担当责任的品质。
5.服务学生。“服务于学生就要切实关心学生的需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学生排忧解难办实事。”[3]P79在生命关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管理学生,处处要求学生服从的观念,树立育人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师要在言行、为人处世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样,学校的管理系统也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社会各界也要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和展示才华的舞台。
总而言之,在生命关怀价值取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既要坚持教育学生、引领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摘要】随着高中生自主独立性增强,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填充,更需要让他们在精神上愉悦的去享受政治的学习,寓教于乐,是最合适与学生这个年龄跳跃而活泼的性格,亦更容易去记忆理解。
【关键词】寓教于乐趣味教学政治教学
正文:
1.引言
在学生中学期间,我们往往发现一个现象,在高中分出文理科后,志在理学的同学对于政治的学习显出了以下特性:忽视,疲惫和缺乏激情。因为在高考中未涉及政治的考核,对于学生,政治的学习犹如鸡肋,学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老师都会缺乏积极性。
2.政治的学习重要性
我们在高中阶段对于政治的学习,其实会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无法将个人与整个社会整体分割开来,其关系密不可分又彼此独立,个人与这个社会的融合离不开我们在高中时期对于政治的学习,法律知识,金融知识,对于自己国家的基本认识,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部分。、
可是,即使这样,政治的学习依然被忽视,我们最近常常从新闻上发现,有高校生取得了非常高的学术成绩,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出类拔萃,却忽视了为人之本,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事情,这本是极不应该发生的事,父母、学校、社会为了培养一个国之栋梁,是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样事件的发生,折射了社会中那些所谓“高材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匮乏,以及对于社会的漠视。
3.政治教育高中阶段的改良
可以假设如果,在高中时期就对其,进行合适的教育和适当的政治法律知识的灌输,我们也许可以减少和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高材生,而不是事后,才开始反思和总结,因此如何对在高中时期的学生进行政治的教育和学习,就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针对学生的三条特性,我认为可以对高中的政治学习作出一些改变,以待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挺高。
4.改良的具体办法
4.1学生厌学严重的情况
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抵触情绪时,就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已经丧失了对于政治的兴趣,我们可以称之为“政治兴趣放弃症”,在这个时候发现基本上可以属于晚期的状态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管老师如何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的头脑中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很难去根除,即使老师举出各种例子,学生在青春期的叛逆性,反而会被放大,与家长老师的矛盾很有可能被激化,造成厌学的极端情况。
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我们要采取的方式主要以诱导为主,暂不去干涉学生自己的主观想法领域,而是循序渐进的在学生休息的时间,来讲述或描绘一个,时文轶事,与时下最热门的话题相联系,其中可以关联到学生所关注的新闻,最好是学生喜欢的明星八卦,将其中的一些八卦消息截取出来,用政治的理论和观点与学生做探讨询问,例如最新的李敏镐上春晚,或者《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一些,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新闻,往往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因为这些本是年轻的少男少女,最喜欢在课余生活中讨论的问题,如果将政治的思想教育融入其中,对之后的转变是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这将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老师及政治课的接受度,使得学生在政治课上的积极性得到逐步的改善,这也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更需要老师在选择范例时慎重,尽量不触及较为敏感的话题,如果不能善加利用,反而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老师们在选择事例时,主要可以从一些影视明星,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谈起,使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的话题,可以更好的交流学习,有助于师生关系的缓和,这种时候一般学生,都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开展一系列的讨论,老师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自己的观点,巧妙的引用政治的一些主要观点,达到共赢的目的。
4.2学生厌学普通的情况
当学生情况有所好转,开始有注意老师说话的倾向时,我们可以将之归为“政治兴趣放弃症”的中期,在这种时候,学生会偶尔注意老师的讲课内容,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听,一般是在听案例,或老师的一些插科打诨的闲聊,并没有办法发现课堂中的重点内容,造成顾此失彼,捡芝麻丢西瓜的局面。
面对此类状况,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气馁,不要将个人的情绪加在学生身上,应该更加耐心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在案例中穿插一些重点的概念,让学生作进一步的了解,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去在案例后去赘述,反而得不到效果,与此同时,老师可以考虑改编一些简短的舞台剧,通过舞台剧的体现,在旁白或人物台词中融入政治基本概念,或可以组织一场小小的辩论会,选择一个浅显而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在辩论中自然而然的使用政治观点。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不仅仅在娱乐和休闲,更可以在课堂活跃的气氛中,感受政治带给学生的魅力,使学生可以更加愉悦在课堂中享受轻松一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亲密,心与心的交流也更加容易。
4.3学生厌学轻微的情况
当我们已经进行了上述改善,学生对于政治课的抵触情绪已经基本消失,部分学生出现积极的态势,但部分还稍有对课程的异议,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基本调动,对于政治课产生了兴趣,但深度不够过关,理解的内容还十分肤浅,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只能领会基本思路,难以涉及根本概念。
对此时,老师的作用应该被加强,不仅仅作为旁观者和引导者,更需要对学生脑内庞杂纷乱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开展模拟法庭,由老师来扮演法官的角色,学生分别扮演原告,被告及双方律师,学生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模拟诉讼,积极调动学生对于法律常识的积极性,并由老师及时指出错误,来进行对学生知识的归纳总结,对于国家及经济的基本知识,老师可以选择模拟代表会议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问答发言,可以是学生自我表达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同时根据课程,有机的调整“学生代表会议”的主题,例如国家的经济体制,社会的矛盾等话题注意对社会热点的导入,才不会使课程的设计呆板乏味。
5.总结
经过这个过程学生大部分,已对症的教育教学,“政治兴趣放弃症”的治疗也基本可以告一段落,学生的政治知识储备,也基本可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对于政治的学习寓教于乐,才是最好的方法和途径,这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更是对素质教育的最佳体现,我们不填鸭式的教学,是为了学生未来更全面的发展,使学生身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