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统计分析论文

统计分析论文

时间:2022-04-12 06:18: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统计分析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统计分析论文

统计分析论文:统计分析写作知识

统计分析报告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大量统计数据来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成因、本质和规律,并做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统计应用文体。统计分析是统计部门的独家产品,是开展统计服务的拳头产品,通过一代又一代统计人的努力,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品牌,被社会各界所认可,本文就如何写好统计分析,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统计分析的特点:

统计分析报告是对研究过程进行表述的文章,是统计分析结果的最终形式。与一般文章相比,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㈠以统计数字为语言。统计分析报告以统计数据为主要语言,并辅之以统计表和统计图来具体而明确地进行表述。并且,统计分析报告所使用的统计数据不是个别的、简单的、杂乱无章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具有逻辑关系的统计数据。

㈡具有简明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统计分析报告属于说明文,在表述时不使用夸张、虚构、想象等文学表达方式,也不使用华丽的语言和过多的描写去着意渲染。它要求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做到言简意赅、精炼准确,资料与基本观点一致,论点和论据的一致。

㈢统计分析报告具有相对确定的结构。其突出特点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一般是先针对问题亮出观点,然后摆数据和事实进行论证,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

㈣对研究过程的高度概括。统计分析报告是研究过程的叙述,但又不是对研究过程的全盘照搬,而是择其主要论点和论据对研究过程的高度概括。它省略了研究过程中运用多项指标、多种统计方法进行试算的过程,而且也不需要对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推导过程和运算步骤进行过细的讨论,而是通过论点和主要论据的联系直扣主题。

二、当前统计分析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统计分析缺少统计数据。无论是通过研究去认识事物,或通过反映去表现事物,都需要运用统计数据。统计部门拥有着巨大的数据库,为统计分析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

是统计分析具有较强说服力的主要因素,是统计分析报告与其他文体最明显的区别,也是统计分析超越其它经济部门文章的独门利器。可是,现阶段统计部门中出现了这样的文风,整篇文章无统计数据,无数理分析,这类文章丧失了统计分析最基本的属性,其效用和价值自然一落千丈。

㈡统计分析缺少活情况。通篇文章用数字堆砌,统计表格文字化,缺少反映经济动态的活情况,使读者感到枯燥乏味。

㈢统计分析专业性太强。统计分析报告要遵循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是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等,但是需要明确的是,统计分析叙述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经济现象,应用各种统计研究手段是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经济现象,而有的统计分析本末倒置,用大的篇幅描述计算和分析过程,使读者看完文章后,印象最深的是《统计学原理》,对于分析结果却有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㈣常规型统计分析过多。统计部门将统计工作划分为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等等,长期以来,统计工作者习惯于写定期专业统计分析,比如“上半年工业运行情况分析”、“一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等等,很多分析是换汤不换药,年年一个样,大大降低了统计分析的使用价值。

㈤语言的锤炼欠缺。有些统计分析前文说大幅增长,后文罗列的统计数据增速却是下降的;有些统计分析措词不够严谨,对“高速增长”、“较快增长”、“温和上涨”应用混乱;还有些统计分析的语句冗长,或语法存在错误,没有做到精益求精。

三、对写好统计分析的几点建议

㈠选好命题。

统计分析能否写成功,选题是第一位的,选题的主导思想要新,思想不能陈旧,观念不能落后。不能用历史的、陈旧的经验来对待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选题时首先要明确对象,即明确给谁看,然后“换位思考”,选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才是确定内容,针对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㈡实施统计分析“精品战略”。

如果说统计数据是统计生产线上的初产品,那么统计分析就是面对消费者的产成品,是信息使用者直接面对的统计产品。实施统计分析“精品战略”,就是要让统计分析能够体现出统计服务的高水准、能够贴近社会的信息需求,把统计分析报告打造出统计品牌,不但要鼓励原创作品、消灭伪劣产品,还要提高产品执行的技术标准,通过长时间的努力逐步把“统计分析”做成一块金字招牌。

㈢提高统计分析的技术含量。

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依数成理,论据就是统计数据,而统计学的不断发展为统计研究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将各种经济学、统计学知识应用在统计分析中,将经济现象研究得更加透彻,同时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统计科学的博大精深,改变有些人对统计工作就是加减乘除的简单认识,最终赢得社会对统计工作的尊重。

㈣统计数据与经济动态有机结合。

只有把枯燥的数字与活情况结合起来,才能使统计分析有血有肉。因此,统计人员要把握好“四情”,即上情、下情、内情和外情。上情就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下情就是搞调查研究,掌握部门、基层单位的现实具体情况。内情就是本系统、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外情就是外地区、外部门的具体情况。只有把握好了“四情”,写统计分析文章时才能进行横向、纵向分析比较,揭示规律性,增强预见性。

㈤注重准确性和时效性。

准确是统计分析报告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分析报告的准确性除了数字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情况真实,不能有虚假之外,还要求论述有理,不能违反逻辑;观点正确,不能出现谬误;建议可行,不能脱离实际。

统计分析报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实用性,统计分析报告写得再好,也成了无效劳动。要保证统计分析报告的时效性,统计人员要有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敏感,要有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要有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争取雪中送炭,避免雨后送伞,把统计分析报告提供在领导决策之前和社会各界需要之时。

统计分析论文: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

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林业改革发展面临良好机遇、现代林业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面对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巨大影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广大林业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狠抓各项林业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各项林业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生态建设与保护

(一)营造林总体状况

各级林业部门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龙头,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全国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590.99万公顷(8865万亩),比减少5.63%,完成计划任务的99.8%。其中人工造林387.28万公顷,飞播造林19.59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84.12万公顷。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造林面积342.77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8%(图1)。

造林面积较有所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我国特大干旱、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对新造林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第四季度中央扩大内需新增255万公顷造林任务使的造林面积大幅增长,若扣除这一因素,造林仍保持较大规模。

,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由的12个省区市(单位)扩大到27个省区市(单位),全国森林抚育面积持续增长,共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面积666.17万公顷,比增长4.70%,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66.56万公顷,比增长22.48%。

另外,完成有林地造林面积38.80万公顷;更新造林30.67万公顷;四旁(零星)植树24.69亿株。全国苗木产量和育苗面积分别为414.18亿株和66.04万公顷,林木种子采集量为5.09万吨。

造林总体上呈以下几个特点:

1、生态公益林保持较高比重

从林种结构看,在全部造林面积中,用材林80.99万公顷、经济林111.09万公顷、防护林394.34万公顷、薪炭林1.89万公顷、特种用途林2.6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3.70%、18.80%、66.73%、0.32%和0.45%。生态公益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为67.18%,仍保持较高水平。

2、乡土树种占较高比重

从树种类型看,在全部造林面积中,使用乡土树种的面积为340.43万公顷,所占比重为57.60%。使用珍贵树种的面积为10.15万公顷,使用速生树种的面积为74.10万公顷。

3、混交林所占比重有待提高

从结构类型看,在全部造林面积中,纯林面积319.67万公顷,混交林面积216.32万公顷,其他类型55.00万公顷,所占比重分别为54.09%、36.60%和9.31%,混交林比重有待提高。

(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66.96万公顷(图2),比减少20.16%,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2.09%。其中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工程退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造林面积分别为88.55万公顷、98.26万公顷、43.91万公顷、136.06万公顷和0.1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4.98%、16.63%、7.43%、23.02%和0.03%,其他社会造林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7.91%(图3)。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工程区木材产量 工程区木材产量达到1299.48万立方米,比减少12.43%,仅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16.06%。

公益林建设 天保工程完成各项公益林建设面积88.5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6.88万公顷,飞播造林7.33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64.34万公顷(图4)。森林管护面积为10486万公顷。自1998年工程实施以来,13年间工程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83.06万公顷、飞播造林326.6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746.20万公顷。

人员结构及安置情况 天保工程实施13年来,圆满完成一期建设任务,工程区累计一次性安置职工67.20万人,其中一次性安置1668人。天保工程区年末全部在册职工人数为87.0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62.78万人,下岗待安置职工11.09万人,离开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13.1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1.7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6.85万人。

2、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99.65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工程中1.3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0.03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67.48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32.14万公顷(图5)。全年完成种草面积0.49万公顷。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56.34万公顷的退耕还林任务,占退耕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6.53%。

随着先期实施的退耕地补助陆续到期,从起退耕还林工程涉及的粮款兑现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涉及粮款兑现的退耕地面积为812.44万公顷(1.22亿亩)。全年粮食补助资金168.73亿元,生活费兑现金额36.70亿元,全年粮款兑现涉及2753万农户。

自1999年工程试点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906.29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481.2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25.46万公顷。累计粮食补助资金总计1804.23亿元,累计生活费兑现金额总计229.71亿元。

3、防沙治沙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防沙治沙工作全面实行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并继续推进石漠化治理工程和38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比上个监测期年均多缩减43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的省份达到29个。全

国土地沙化防治进入了“整体遏制、局部恶化”的新阶段。,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范围内的75个县共完成造林43.9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39万公顷,飞播造林12.26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20.26万公顷(图6)。草地治理面积17.73万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13.40万公顷,治理总面积达到75.04万公顷。另外,还建设暖棚95.14万平方米;购置各类饲料机械1.13万台;完成水利配套设施1.47万处;生态移民1322人,涉及到324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来累计完成治理总面积达到889.79万公顷,其中林业工程576.76万公顷,草地治理221.22万公顷,小流域治理91.81万公顷。在林业工程中,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91.35万公顷、飞播造林77.84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07.57万公顷。

4、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136.06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9.92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46.14万公顷。分工程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92.83万公顷,长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1.88万公顷,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7.32万公顷,珠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6.68万公顷,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6.92万公顷,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0.43万公顷(图7)。

在全部造林面积中,防护林面积所占比重为83.90%,其中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所占比重最高,分别达到了26.74%和22.53%。另外还完成低产低效防护林改造面积2.04万公顷。

自以来,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82.02万公顷、飞播造林29.1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401.67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29.36万公顷、飞播造林10.12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00.20万公顷。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截至底,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已达2035处,总面积1.24亿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8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7处,面积7597.42万公顷。与相比,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23个,面积增加82.72万公顷。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

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小区4.88万个,总面积1588万公顷。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点351个,总面积为476万公顷。国家划定禁猎(采)区2425个,总面积为8706万公顷。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560个,野生植物种源培育基地503个。野生动物园61个,植物园87个,狩猎场147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5456个,野生动植物科研及监测机构663个,鸟类环志中心(站)148个。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人员达4.87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8万人。

6、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我国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并建立了长江、黑龙江等流域湿地保护网络。截至底,湿地自然保护区达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达14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达37处,面积为391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为251万公顷。全国共有1820万公顷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3%。

7、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荒山荒地造林中速生树种造林74.10万公顷,占全部造林总面积的12.54%。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共造林6230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1777公顷,更新造林4439公顷。另外还完成改培面积8010公顷。

二、林业产业发展

,国家继续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和指导,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林业产业的冲击和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一)林业产业总产值

林业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28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增长30.21%。这是继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在“十一五”收官之年突破的又一大关,实现了五年之内的两次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速达到21.91%,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图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产值8895.21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39.05%,同比增长23.11%;第二产业产值11876.95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52.14%,同比增长36.24%;第三产业产值.86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8.81%,同比增长29.43%。近年来,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逐步调整,不断优化,已由“十五”末期的52∶41∶7,调整为39∶52∶9,林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产业素质实现新的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第一产业中,包括干鲜果品、茶、中药材以及森林食品等在内的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产值为5158.19亿元,所占比重最大,为57.99%;第二产业中,包括锯材、人造板等在内的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制造业产值为4994.43亿元,所占比重最大,为42.05%;第三产业中,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迅速,产值为1310.37亿元,所占比重最大,为65.29%,全年涉及林业旅游和休闲的人数为10.32亿人次。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分别是有木竹浆造纸业、林业生态服务业(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森林水土保持等)和林化产品制造业,增长速度分别为75.45%、52.87%和49.56%。

分地区看 ,东部10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1088.27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48.68%;中部6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为4574.58亿元;西部12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为4648.80亿元;东北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为2467.37亿元。东部省份增长较快,比增长34.98%。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省份共有9个,分别是广东、山东、浙江、福建、江苏、广西、四川、湖南和江西(图9)。

(二)木材生产及林产工业

1、木材产量

木材产量为8089.62万立方米(图10),比增长14.45%。

在全部木材产量中,原木产量7513.21万立方米,比增长16.01%;薪材产量576.41万立方米,比减少2.64%。木材产量按生产单位分,林业系统内国有企业单位生产的木材为1385.99万立方米;系统内国有林场、事业单位生产木材1293.30万立方米;系统外企、事业单位采伐自营林地的木材266.02万立方米;乡(镇)集体企业及单位生产木材产量423.69万立方米;村及村以下各级组织和农民个人生产的木材4720.62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采伐量823.37万立方米,农民烧材采伐量2174.48万立方米。

2、锯材与木片、木粒加工产品产量

全部锯材产量3722.63万立方米,比增长15.26%。木片、木粒加工产品1873.51万实积立方米,比增长45.71%。

3、人造板产量

我国人造板产量是近5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达到15360.83万立方米,比增长33.03%。在全部人造板产量中,胶合板7139.66万立方米,比增长60.40%,占全部人造板产量的46.48%;纤维板4354.54万立方米,比增长24.82%,占全部人造板产量的28.35%,其中中密度纤维板产量为3894.24万立方米;刨花板产量1264.20万立方米,比减少11.66%,占全部人造板产量的8.23%;其他人造板2602.43万立方米(细木工板占63.49%),比增长19.61%,占全部人造板产量的16.94%(图11)。另外,单

板产量为2724万立方米,人造板表面装饰板产量为2.95亿平方米。从分省情况看,人造板生产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图12),山东、江苏、广西、河北、河南、广东、福建、安徽8省(区)产量均超过700万立方米,8省(区)人造板产量共计11921.95万立方米,占全国人造板总产量的77.61%,其中山东首次突破3000万立方米,江苏突破万立方米,广西、河北和河南3省的人造板产量均已突破1000万立方米。

4、木竹地板产量

木竹地板产量达到4.79亿平方米,比增长26.92%。在木竹地板产量中,实木木地板1.12亿平方米,占全部木竹地板产量的23.32%;复合木地板2.68亿平方米,占全部木竹地板产量的55.97%;其他木地板5980万平方米;竹地板3940万平方米。木地板产量最大的省份是浙江省,产量达到8014万平方米。

5、林产化工产品产量

,全国松香类产品产量133.28万吨,比增长19.32%。松节油类产品产量15.84万吨,樟脑产量1.16万吨,冰片963吨,栲胶类产品10925吨,紫胶类产品产量3804吨。

(三)经济林、竹、油茶、花卉产业

,我国虽然连续遭遇特大干旱、严重洪涝等极端天气,但全年各类经济林产品总量与相比基本持平,达到1.26亿吨。从产品类别看,有增有减,其中水果种植面积为1235万公顷,水果产量为11030万吨,比减少1.36%;干果产量为743万吨,比增长10.37%;林产饮料产品的产量为139万吨,比减少2.59%;林产调料产品的产量为50万吨,比增长6.76%;林产工业原料产量168万吨,比增长7.50%;木本油料产量为113万吨;竹笋干、食用菌等森林食品产量为256万吨;木本药材的产量为117万吨。

竹材产量为14.30亿根,比增长5.42%,其中毛竹9.35亿根,篙竹4.95亿根。村及村以下各级组织和农民生产竹材10.84亿根,竹产业产值达821亿元。

,中央财政扶持油茶产业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油茶良种种苗供需矛盾大大缓解,油茶造林良种良法得到普遍应用,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稳步推进。年末实有油茶林面积304万公顷,当年新造油茶林16.43万公顷,低产林改造13.68万公顷。繁殖圃294个,苗木产量5.46亿株,油茶籽产量为109万吨。油茶产业产值达140亿元。

,受上海世界博览会及各地城市绿化美化蓬勃开展的带动,花卉产业发展良好。花卉种植面积76.40万公顷,比增长20.78%;切花切叶125亿支,比增长1.02%;盆栽植物29亿盆,比增长45.86%;观赏苗木57亿株,比增长13.74%;草坪3.23亿平方米,比增长39.69%。具有一定规模的花卉市场4500多个,花卉企业4.06万个,其中大中型花卉企业7700多个;花卉从业人员387万人,花农115万户;控温温室面积和日光温室面积分别为4042万平方米和13886万平方米。

(四)林业主要产品销售价格

全国主要林业工业产品销售价格涨跌互现:木材综合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699元,比提高23.94%;竹材综合平均价格为每根7元;锯材综合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1100元,比提高8.16%;木片综合平均价格为每实积立方米624元,比下降5.60%;木地板综合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25元,比提高3.31%;胶合板综合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1650元,比下降6.99%;中密度纤维板综合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1496元,比提高3.96%;刨花板综合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1130元,比下降1.82%;林化产品中,松香综合平均价格为每吨10587元,比提高57.45%,增幅较大;栲胶综合平均价格为每吨8493元,比提高14.65%;紫胶综合平均价格为每吨15648元,比下降14.04%。

三、林业投资

,中央林业投入再创历史新高,林业公共财政支持制度初步建立,林业金融扶持政策取得重大突破,林区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强林惠林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为兴林富民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林业建设资金到位情况

,林业系统实际到位各类建设资金1662.56亿元,比增长20.66%(图13)。实际到位的各类建设资金按来源分,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额为944.96亿元,占资金到位总量的56.84%;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为176.25亿元、7.02亿元、256.87亿元和277.46亿元,分别占资金到位总量的10.60%、0.42%、15.45%和16.69%,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国内贷款资金,比增长137.84%,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国家林业局会同各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林权抵押贷款工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林业建设到位资金按内容分,用于国家和地方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的资金为753.12亿元,用于种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为202.33亿元,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造林、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等林业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11.99亿元。

(二)林业投资完成情况

,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达到1553.32亿元,比增长14.95%,其中国家投资完成745.24亿元,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47.98%(图14)。林业建设投资从以中央为主、地方参与转向中央、地方投资与社会投资各占半壁江山的态势。在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营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4.29亿元,森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9.03亿元。按建设性质分,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49.19亿元,更新改造资金82.21亿元,其他资金21.92亿元。

林业重点工程投资完成额为477.48亿元(图15),比减少6.14%,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30.74%。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资73.13亿元,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退耕)完成投资292.73亿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投资43.71亿元,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工程投资总额57.09亿元,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投资分别为10.01亿元和0.81亿元。

,林区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林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林业系统全年房屋建筑面积大幅增加,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166.2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27.07万平方米,分别比增长51.46%和78.0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992.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758.82万平方米,住宅竣工价值达88.80亿元。

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分地区看,西部省区林业投资完成额939.23亿元,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60.47%;中部省区林业投资完成额211.71亿元,占13.63%;东部省区林业投资完成额192.96亿元,占12.42%;东北地区林业投资完成额205.91亿元,占13.26%(图16)。

(三)林业利用外资情况

,我国林业利用外资项目个数为339个,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6.57亿美元,比增长18.56%,其中国外借款0.8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5.50亿美元,无偿援助0.23亿美元,分别占林业实际利用外资总规模的12.85%、83.63%和3.52%。林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0.62%。

四、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我国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增长势头强劲、均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分析,全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62.7亿美元,比增长37.1%

,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34.7%的增幅相比,高出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487.8亿美元,比增长34.3%;进口额474.9亿美元,比增长40.1%。(一)林产品进口

从进口林产品结构看,推动我国林产品进口额大幅攀升的进口林产品主要是原木、锯材、纸及纸板纸制品、纸浆、废纸、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等,上述林产品进口额达到391.1亿美元,占林产品进口总额的82.3%。分产品看:

原木 累计进口量3434.8万立方米,金额60.7亿美元,分别比增长22.4%和48.6%。

锯材 累计进口量1481.2万立方米,金额38.8亿美元,分别比增长49.1%和66.6%。

纸及纸板纸制品 累计进口量353.65万吨,金额46.1亿美元,分别比增长1.2%和18.8%。

纸浆 累计进口量1137.0万吨,金额88.2亿美元,分别比减少16.9%和增长28.8%。

废纸 累计进口量2435.2万吨,金额53.5亿美元,分别比减少11.5%和增长41.0%。

天然橡胶 累计进口量186.1万吨,金额56.7亿美元,分别比增长8.8%和101.4%。

棕榈油 累计进口量569.6万吨,金额47.11亿美元,分别比减少11.6%和增长11.7%。

(二)林产品出口

,我国林产品出口主要产品为木家具、纸及纸板纸制品、木制品和胶合板等,上述林产品出口额达到329.5亿美元,占出口额的67.5%。分产品看:

木家具 累计出口量3.0亿件,金额161.6亿美元,分别比增长20.6%和34.3%。

纸及纸板纸制品 累计出口量661.28万吨,金额95.6亿美元,分别比增长10.1%和26.4%。

木制品 累计出口金额38.3亿美元,比增长22.9%。

胶合板 累计出口量754.7万立方米,金额34.0亿美元,分别比增长33.7 %和34.8%。

五、林业系统劳动工资和安全生产

截至底,全国林业系统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共计46396个,其中国有经济单位45950个,集体经济单位191个,其他各种经济单位255个。国有经济单位中,企业2200个,事业单位39952个,机关3798个。

林业系统在册职工共计170.24万人,比增长3.46%。其中在岗职工134.71万人。在岗职工按所属行业分,木材及竹材采运企业、国有林场和林业工作站位居前三位,分别为44.43万人、35.07万人和12.33万人。

林业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0235元(图17),比增长13.44%。从所有制类型看,国有林业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达到20386元,集体经济单位年平均工资为9569元,其他各种经济单位年平均工资为11282元;分地区看,东北地区林业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低,仅为15037元,东部省区林业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达到30390元,两者相差一倍多;分林业行业看,林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和林业教育业年平均工资最高,分别为40007元和37676元,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和木竹材采运业年平均工资最低,分别为12449元和14276元。

,林业系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在林业生产的第一线,林业生产事故伤亡情况比有所增加。轻伤、重伤和死亡分别为875人次、116人次和165人,分别比增长153人次、14人次和58人。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7723起, 为以来的近八年中火灾次数最少的一年, 比近3年(-)平均值下降3031起, 下降幅度达28.2%。其中一般火灾4795起,较大火灾2902起,重大火灾22起,特大火灾4起。因森林火灾伤亡108人,其中轻伤、重伤和死亡人数分别为25人次、18人次和65人。

统计分析论文:市工商局上半年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我局本期末实有私营企业户数为1096户,注册资本111607万元,雇工人数10495人,投资者人数1794人,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23%、32%、22%、25%;本期新开业户数为149户,注册资本15846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7%和32%,注销53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21%,注册资本63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因未参加上年度年检而被吊销执照31户,比去年减少57%;户均注册资本为101.84万元,比上年同期提高2%。以上数字表明,我辖区的私营企业继续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无论是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雇工人数、投资者人数还是户均注册资本、新增户数都呈现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上规模的大中型私营企业增速明显加快,私营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也进一步提高。我辖区的私营企业发展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1.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公司制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占企业总户数的75.6%,其次是个人独资企业占22.5%,再次是合伙企业占1.9%,统计表明,私营有限公司早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但个人独资企业以设立成本低、退出容易、经营灵活等特点仍然为许多私营企业经营者所青睐,尤其是化肥等农资市场放开以后,成为农资经营者的主要经营形式,我辖区的个人独资企业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形式,包括私营有限公司,但由于个人独资企业与有限公司相比,其社会地位、风险承担、管理制度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不可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合伙企业所占私营企业比重不大,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这种经营形式因经营者的需要仍将存在。

2.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不断增多。本期制造业共有30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0%,占私营企业总数的27%,成为私营企业中仅次于批发零售业的主导行业;除制造业外,其他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服务业等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增幅较明显的有建筑业、房地产业,提高幅度分别为36%和70%,主要原因是我市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给我市的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留下了很大发展空间,一些建筑商、房地产商应运而生,使得这两个行业得以较大幅度提高;下降较明显的行业只有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原因是我市的供热企业经过整合,一些分支机构被合并,供热企业功能更加完备和利于管理。

个体工商户期末实有户数为11761户,从业人数27675人,资金数额53037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9.8%、30.8%和46.7%,无论是户数还是从业人数、资金数额在我辖区都创历史新高,其中增幅较大的有农林牧渔等涉农企业,农林牧渔业提高幅度为69%,主要原因是我市今年加大了促进全民创业的工作力度,强化了诸如“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等扶持措施,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尤其是广大农民和妇女的创业热情,种植业和养殖业得,!以大幅度提高;统计表明,个体工商户不仅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也成为人们创业致富的“大练场”,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都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镇发展较快,农村发展较慢,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期末共有19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82.7%,出资额21779.5万元,成员数2358人,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87%、52.75,本期新增51户,新增出资额7213.3万元,新增成员数487人,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分散、规模小、成员受益不明显等特点,一些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的合作联社也尚未形成,合作社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空间。

统计分析论文:探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1、前言

宏观统计经济学是将统计学以及宏观经济统计两个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从而有机结合而成以计量经济学为核心的,并且以宏观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不同的历史意义。在国家计划经济的时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为了计划管理,通过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指导[1]。在现代的市场主义经济的环境下,已经建立起优化管理、量力而行已经统筹兼顾的统计分析思想,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包含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的概念。经过了国民经济重要指标阶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阶段,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已经进入了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一体化的阶段,在现阶段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电算化的功能,为国民经济以及个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指导。现在以及发展成为以统计作为核心以及以宏观经济为轴心的经济学体系,对于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研究以及分析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体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统计测量的理论以及方法,主要对于国民经济进行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于国家的宏观统计进行分析统计,在统计过程中宏观,依照宏观经济学原理以及统计指标,采用计量经济学为主要的研究方法[2]。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挥在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中,主要表现出全面性以及独立性。全面性的表现在于对于国民经济以及个人经济进行综合分析,而独立性是基于统计方法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并不仅仅包含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宏观的经济活动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研究,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研究国民经济、部门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各个层面统计分析方法。广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含有对国民经济每个层面的研究,并且包含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形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指导,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检测与盘提供科学的依据[3]。

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以为既包含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统计学的相关概念,因此在研究中,包含有统计分析的方法、也同时包含对于宏观经济的探索性方法以及统计模型方法。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以统计指数分析、因素分析、弹性分析以及多远时间序列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标准是以科学的统计计量的方法,对于宏观经济进行分析统计,在所选用的宏观经济的指标中,建立宏观经济的模型,同时对于宏观经济的指标进行准确的估计[4]。

在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中,需要采用统计学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中需要相应的统计技巧。在对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中,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建构描述性的统计分析,从探索性的统计分析中,建立直观的分析体系,从而将回归意义多元化应用于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中。而且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从网络化得到的统计分析数据中,可以对统计的变量以及多层次的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中采用“从小到大”的研究思路,通过数理统计,对宏观经济中的多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宏观经济的全面、动态的分析。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目标是针对国家宏观经济、部门经济以及宏观经济的多层面的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经济进行研究,从而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得到相应的研究结论,为国家的经济政策作出指导。作为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含对专题的统计分析以及制度化的统计分析,通过科学化的统计方法,对于宏观经济进行动态以及静态的统计[5]。

在进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通过采用系统化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对于宏观经济的每个层面进行全面性分析。

(2)灵活性原则,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每个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呈现出不一样的内涵。因为研究的对象既包含宏观经济的主体,也包含政府的经济目标。

(3)系统性原则,在研究中,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者进行服务。

(4)多样化化原则,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需要采用多种调查研究的方法,因为宏观经济包含的层面相当丰富,为了保障统计数据的全面性与可靠性,需要采用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以及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结合使用,必要时需要补充调查。

(5)发展性原则,在进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对多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科学性的分析,防止传统研究的不足。同时采用现代化的统计手段,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节约统计分析的时间并且弥补由于调查数据不足的缺陷。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而且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能够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得到良好的应用发展。从国内外的研究以及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向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分析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实践性与科学性,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合理地额分析以及应用,就可以对某一领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发展,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分析方法都呈现不一样的特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中,能够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把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是网络化与公开化,通过实物量统计并且结合科学的核算系统,能够对于关于国民经济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构建出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进行指导统计分析模型,并且预测发展的趋势。

4.2 创新型国家为目标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随着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创新型国家的概念是我国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用于创新型国家的发挥概念中,能够对创新能力等进行定量分析,从而驱动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

4.3 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将地理信息等相关信息纳入到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中,构建出多方面的全面化的分析系统,从而使相关的统计分析更加的科学化。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空间联系起来,使相应的发展与分类更加的有序,并且促进有序化管理。

5、结论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能够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认识,在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下,通过采用科学化的统计分析方法,能够使国际的宏观经济、部门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结合起来,从而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与判断,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策略提供分析基础。

统计分析论文:强化能源统计分析降低企业产品能耗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强度不断加大,能源效率问题已逐步提升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先概述了能源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接着主要分析了为什么要加强企业的能源统计分析,以及降低企业产品能耗的各项措施,对于相关部门和机构更好地把握行业未来的能源消耗特征,制定有效提高企业能源效率的产业和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能源统计分析概述

企业能源统计分析是企业进行能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既是企业编制有效的资源使用计划的重要依托,也是相关部门监督企业是否合理使用资源,进而进行能源审计的基础。准确反映企业集约型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与成本效益、生产能源综合平衡情况等发展变化状况,为企业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充分有效的统计信息及依据。企业能源统计分析是企业进行审核和监控能源消耗的基础。充分利用能源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为用能管理服务,是用能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用能企业加强能源管理的一项日常性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企业强化能源统计分析,降低产品能耗的意义

1.从国家层面上

我国《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能源、原材料、半成品的积压库存,设备厂房等超过生产能力的实际需要,供能与用能环节不协调以及低效率和超负荷生产都是对社会能源资源的浪费。能源统计分析是实现企业能源的科学管理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切实可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2.从企业自身角度

企业的能源统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只有对各部门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地统计分析,才能找出能源过度消耗的原因,从而提出管理上和技术上的改进建议,不断提高节约能源的水平。只有通过此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出先进的合理的能源使用计划,确保能源消费考核的科学严谨性,促进高效节能的集约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三、企业强化能源统计分析的各项措施

1.建立指标体系

建立完备的、切实可行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能量、物料平衡和产销平衡的原理,对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如企业基本发展水平、主要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查、数据搜集与审核汇总、能源与物料的盘存查账等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再者,企业能源统计分析指标诸如:综合产值能耗率、主要用能系统和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消耗指标、单位产值能源消耗率。

2.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析

对企业生产布局与能源供应系统规范搭配、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源转换系统和负荷调整、企业用能设备及工艺系统、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及环境效益的合理评析,以及能源利用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按照能源流程进行合理用热、用电、用水的评价等均是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评价。

3.加强企业能源审计

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各种能源消耗指标的分析,找出节能空间,采取可行性措施,提高企业的节能环保技能。

4.加强生产环节的节能管理

督促职工从身边做起,树立良好的节能意识,号召全体员工厉行节约,减少成本消耗。制定明确的能源消耗数量、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督,从根本上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在部门间合理分配能源,将不同种类的能源用至最合适的地方。减少间接能耗,节省各种物资,实现规模经济。合理组织生产,节约资金占有量,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原料的入库检查,合理扣水扣杂。

5.加强技术管理

通过技术管理实现节能目标,淘汰或改造落后设备,如高耗能的锅炉、变压器等。改进落后的工艺。提高设备操作水平,强化内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能量的分级使用、设备的保温冷却等。

6.优化产业结构

有序进行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取消高耗能产品生产线,强化高档次产品生产,加强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

综上所述,企业强化能源统计分析,降低企业产品能耗,对于国家和企业自身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能源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意义,明确了企业进行能源统计分析的职责,健全能源审计制度,加强能源消耗考核、监督,制定合理的能耗指标,达到节约能源、降低企业产品能耗的目的。因此,相关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加快行业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步伐,推广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此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尽快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型的能源价格体系,充分利用能源价格的杠杆作用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从而全面有效地实现国家的节能降耗目标。

统计分析论文:国库收支统计分析工作的现状及改进

库收支统计分析是国库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财政资金流入、流出和库存的汇总统计与跟踪监测,及时准确地为中央银行提供政府现金收支变化情况及余额信息,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全面、详实地提供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为正确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因此统计分析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财政金融宏观决策。

一、国库收支统计分析工作的现状

1、有关部门对国库收支统计认识不到位,数据的权威性不强。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形成了重财政收支,轻国库统计的观念,在进行管理和决策时,一般以财政、税务机关的报表数据为依据,很少重视国库收支统计。在人民银行内部,国库统计只追求帐平表对,有的业务人员为了统计表平衡,随意更改统计数据,上级国库对下级上报的统计数据,也只停留在监督检查平衡关系是否正确这个较低的水平上。

2、国库收支统计与财政部门报表不一致,数据失真严重。

按常理来讲,国库收支统计应当与财政预算会计出具的会计报表数据一致,但是,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无论是大项还是小项,甚至在决算日,都存在许多的不一致。国库收支统计,是以国库会计核算为基础编制,应当严格遵守会计年度和月度规则,但是,许多基层国库经常提前编制统计报表,并要求财政、税务机关和国库经收处提前结束库款收支,使各有关部门形成大量未达帐项,造成国库收支统计数据不全。另一方面,由于财政与国库核算及统计口径不一致,部分不属于收入和支出的业务,国库核算系统将其纳入收支核算,形成了财政与国库统计数据的偏差。

3、国库收支统计报表利用效率不高。

目前国库收支统计报表,大多往返于上下级国库之间,对外利用极为有限。政府决策一般采用财政部门的数据,虽然近年来有与财政、税务对帐制度,但是,由于财政和国库统计口径存在差异,许多款项连大致相符也难以做到。

4、国库统计分析2.0版中存在的问题。

生成的统计报表,不反映本期发生额,只有年累计数,不便于随时掌握进度和进行比较分析;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做表内科目转帐时,系统无法自动采集相关数据,只能通过修改一般预算调拨支出的金额;相关信息数据库利用率低下,系统构建的宏观经济、金融信贷、金融现金、企业监测等相关数据库,由于数据采集渠道不畅,当期数据不能及时入库,所以多数成了空框架,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加强国库收支统计分析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财政、税务及金融体制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库业务量也随之成倍增加,作为预算资金收入、支出的统计机关,不但与财政、税务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与企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国库资金是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研究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国家信用的变化情况,这就客观上要求国库必须研究财政收支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因此,对国库资金进行统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各级领导和财政机关及时掌握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

国库预算收支统计报表上的数字,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产各部门生产劳动的成果和各项事业的资金需求及发展变化情况,体现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首先通过对税收入库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销售情况和税收政策执行情况,还可以掌握税收入库的进度,预算完成情况等。其次通过对库款支拨的分析,可以反映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掌握财政资金的流向,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再次是通过对财政收支结构的分析、趋势分析,可以为党政领导机关和财税部门随时掌握情况,以便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二)有利于中央银行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和措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国库资金是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它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于中央银行综合信贷计划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央银行要行使其宏观调控的职能,有力的调节国民经济,必须制定正确的货币信贷政策,而制定这一政策,仅仅依靠银行信贷收支情况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财政收支情况,只有这样,中央银行制定金融政策和进行宏观调控才有可靠的依据。

(三)有利于加强国库监管工作,保证国库资金的安全

通过对财政预算收支数据的具体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国库资金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对库款支拨的分析,可以监督财政部门的拨款情况,是否超计划、超预算;对预算收入退库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退库是否符合财政、税收政策,有无文件依据,手续是否齐全,监督财政资金的出口,便于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改进国库统计分析工作的设想

构建央行国库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协调提供有益参考。人行国

库的服务职能不仅体现在核算上,而且还体现在对人行国库数据的分析上。

1、准确定位。国库统计分析和调研工作应结合各级国库的实情和特点,我们现在的国库统计分析实际上是财政、税务、统计部门分析材料的综合和翻版。国库统计分析应准确及时反应国库资金全貌,分析特点,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从国库角度反映、探讨财政、货币、信贷政策的执行状况以及改革中存在问题,切实提高人行国库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政府、人行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2、构建国库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应根据国库统计分析、资金监管的特点,设计一套统一、易于操作的国库统计分析程序,建立相应的模型,这对于提高统计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积极意义。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新的国库统计分析程序,与会计核算程序实现动态的横向、纵向联网,一旦需要可以随时自动采集数据,自动分析,从而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高统计分析工作效率。

3、加强与财政、税务、统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国库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如果“单枪匹马”进行分析、调研,工作难以深入和取得实效,得出的结论出难以准确和全面。应加强各有关部门之间协作,做到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劳动,避免以偏概全,确保分析、调研工作上档次上水平,以达到反应情况、解决问题的目的。

4、加强国库信息管理。制定和规范信息的采集、整理、的制度和程序。新的统计分析系统启用后,国库将面临如何采集信息,如何有效提取国库资金流量信息,如宏观经济科目、企业监测科目、金融现金科目、金融信贷科目数据的采集就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和程序,来保证数据的采集,为有效的预测和防范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提供支持。

5、统一统计支出口径。政府县直机关向财政临时借款、还款时,财政在做统计时不做支出,只是记在了往来上,可是国库在记账时只能记支出,这样就存在支出统计的不一致。

6、不断进行国库统计分析工作创新。国库统计分析创新重点是国库收支信息资料库的建设。统计信息资料库的建设是搞好统计分析的关键,也是一项基础工作。统计分析资料库不仅要录入和保留国库收支及库存的基本情况,而且要搜集和录入当地甚至全国的经济信息,贷款投放信息、本地区的重点税源企业信息等。具体说来,资料库的建设主要包括国库及财税制度资料档案、本辖区国民经济计划档案、地方财政预算收支资料档案、国库对经收处及对下级国库统计分析监管档案、国库调研分析资料档案。完善的统计分析资料库可以为分析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后台支持,从而能够写出高水平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高中生物理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实证统计分析

《物理教师》2008年第一期刊载了丁卫东老师的《物理题的设计应尊重客观实际》一文,在此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观点。丁老师的文章谈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教材《物理》选修3-1的第57页有如下这样一道习题:

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

图1一种是锅内水烧干前的加热状态;另一种是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图1是电饭锅的电路图,R1是一电阻,R2是加热用的电阻丝。

(1)自动开关S接通和断开时,电饭锅分别处于哪种状态?说明理由。

(2)要使R2在保温状态时的功率是加热时的一半,R1/R2应当多大?

丁老师通过解析得知,当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时,R1/R2=2-1。而且指出“当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时,是R1、R2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两个电阻的发热功率与它们的电阻值成正比,R1、R2的发热功率之比也为2-1。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电饭锅的额定功率一般都在750W左右,有的额定功率更大。当R2消耗为原功率的一半时,R2消耗的功率是375W,此时,R1消耗的功率应为(2-1)×375W=155.3W”。

原文中说消耗功率(额定功率)是电阻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技术参数。一般电阻的额定功率仅为几分之一瓦到几瓦,功率为150多瓦的电阻,在常用电器中是不多见的。况且,这150W的功率是白白浪费掉的,丝毫没有得到利用,所以设计这个电路来保证电饭锅达到保温的效果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经济的。

其实,在现实中用这个电路来保证电饭锅达到保温效果的确实有。如万家乐CFXB25-1/CFXB40-1自动保温电饭锅,其电路如图2。保温板不是一般的电阻器,它像电熨斗的发热板一样,但它可以看成是一个电阻。它安装在电饭锅电热盘的底部,发出的热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也不是不经济。那么问题出在哪呢?我认为题设是不符合实际的。处于保温状态时电饭锅的功率哪里需要加热时的一半?而且这种保温电路在保温时是一直工作的,而不是间歇加热。

图2万家乐CFXB25-1/CFXB40-1自动保温电饭锅

实际生活中有一种多功能的电饭锅,它有煮饭和汤粥的功能,如威锋CFXB30A-50自动西施电饭锅。其电路如图3。

图3威锋CFXB30A-50自动西施电饭锅

煮汤粥的时候,通过功能选择开关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二极管,把220伏的电压降为100伏左右,此时的功率是煮饭时功率的1/4左右,由此可见,功率为“加热时的一半”完全可以把饭煮熟,只是所需时间要长一些。如果饭煮熟后,用这个功率来保温,那岂不把饭烧焦,甚至电饭锅也保不住,也存在用电方面的安全隐患。

那么,保温状态的功率究竟是多少呢?按图1电路设计的电饭锅R1一般为1kΩ左右,如万家乐CFXB25-1/CFXB40-1自动保温电饭锅,保温板所标的额定功率是32W,工作电压为220V,则其电阻为R1=U2P=220232=1513(Ω),

而一个750W的电饭锅,其发热盘的电阻

R2=U2P=2202750=65(Ω),

所以保温时I=UR=2201578=0.14(A),

P1=I2R1=0.142×1513=30(W),

P2=I2R2=0.142×65=1.3(W)。

可见功率很小,只有几瓦。其实保温时只要产生的热等于散出的热就可以了。当然保温板R1发出的热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所以原题中第二问是不合实际的,与设计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背道而驰,而且会误导学生。所以我认为在编制这道题时要切合实际,在解答这道题时要善于启发,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

如果在讲解这个习题时或做完这个习题之后能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这个问题,那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个问题,可在本习题的第二问中加上一句:“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电饭锅R1、R2大概是多少?”通过探究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总之,在编制和讲解一些应用型习题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符合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与自然、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统计分析论文:市工商局上半年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我局本期末实有私营企业户数为1096户,注册资本111607万元,雇工人数10495人,投资者人数1794人,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23%、32%、22%、25%;本期新开业户数为149户,注册资本15846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7%和32%,注销53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21%,注册资本63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因未参加上年度年检而被吊销执照31户,比去年减少57%;户均注册资本为101.84万元,比上年同期提高2%。以上数字表明,我辖区的私营企业继续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无论是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雇工人数、投资者人数还是户均注册资本、新增户数都呈现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上规模的大中型私营企业增速明显加快,私营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也进一步提高。我辖区的私营企业发展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1.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公司制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占企业总户数的75.6%,其次是个人独资企业占22.5%,再次是合伙企业占1.9%,统计表明,私营有限公司早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但个人独资企业以设立成本低、退出容易、经营灵活等特点仍然为许多私营企业经营者所青睐,尤其是化肥等农资市场放开以后,成为农资经营者的主要经营形式,我辖区的个人独资企业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形式,包括私营有限公司,但由于个人独资企业与有限公司相比,其社会地位、风险承担、管理制度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不可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合伙企业所占私营企业比重不大,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这种经营形式因经营者的需要仍将存在。

2.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不断增多。本期制造业共有30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0%,占私营企业总数的27%,成为私营企业中仅次于批发零售业的主导行业;除制造业外,其他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服务业等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增幅较明显的有建筑业、房地产业,提高幅度分别为36%和70%,主要原因是我市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给我市的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留下了很大发展空间,一些建筑商、房地产商应运而生,使得这两个行业得以较大幅度提高;下降较明显的行业只有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原因是我市的供热企业经过整合,一些分支机构被合并,供热企业功能更加完备和利于管理。

个体工商户期末实有户数为11761户,从业人数27675人,资金数额53037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9.8%、30.8%和46.7%,无论是户数还是从业人数、资金数额在我辖区都创历史新高,其中增幅较大的有农林牧渔等涉农企业,农林牧渔业提高幅度为69%,主要原因是我市今年加大了促进全民创业的工作力度,强化了诸如“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等扶持措施,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尤其是广大农民和妇女的创业热情,种植业和养殖业得以大幅度提高;统计表明,个体工商户不仅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也成为人们创业致富的“大练场”,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都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镇发展较快,农村发展较慢,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期末共有19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82.7%,出资额21779.5万元,成员数2358人,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87%、52.75,本期新增51户,新增出资额7213.3万元,新增成员数487人,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分散、规模小、成员受益不明显等特点,一些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的合作联社也尚未形成,合作社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空间。

统计分析论文:统计分析关于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增多之分析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广大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案件呈上升趋势。最近,笔者对罗山县法院近三年来土地承包纠纷案件进行了调查,20xx年我院审理此类案件45件,约占当年受理民商事案件的8%,20xx年此类案件53件,占当年受理民商事案件的14%,20xx年此类案件246件,约占当年受理民商事案件的18.6%。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措施和政策,对人民法院解决涉农纠纷案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人民法院更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农村承包责任制中的纠纷和其他与发展农村经济相关的涉农案件,对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为此,笔者就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在发生的原因、特点、立案受理加以分析,并就这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民事责任的承担,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农村承包合同纠纷发生原因

从我县法院所受理的案件来看,农村承包合同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由于国家法律、政策调整而引起的纠纷。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从税费改革到农业税取消的变革,国家并对农民种植农作物进行补贴,农作物价格上涨,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土地承包争先恐后,因此,从前农村土地承包转让、转包等时常会发生纠纷。

2、当事人法制观念薄弱,随意变更合同而引起纠纷。由于这种原因引起纠纷的,从发包方来看,主要是习惯于用行政管理手段来随意处置合同,如村组干部调换,合同尚未期满,新上任村干部就随意取消或改变合同;从承包方来看,认为签了合同完不成任务也无所谓,他们都不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均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合同。

3、合同形式简单,所订条款不完备或有的条款含义不清,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分歧而引起纠纷。农村承包合同在签订时,由于没有经验,加之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合同签订不完备,甚至把必要的条款没有订进去,或者合同条款不具体,含义不清,责任不明确。在处理这一类纠纷时,人民法院应对合同不完善之处让双方重新进行协商,使合同内容明确和完善,然后要双方继续履行合同。

4、承包时盲目投标,造成承包基数高低悬殊。发包前未作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凭着少数人的粗浅体会,或对市场的变化因素估量不足,合同中确定的基数往往过高或过低,高者可能影响承包者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合同难以全面履行;低者易引起“红眼病”,总想提高基数或提前终止合同。

5、合同规定的承包金不科学。许多合同承包金往往以低廉的价格,不管合同长短一包到底,有些村干部签订合同缺乏经验,而且当时地方政府也未制定相关土地承包价格的指导价。如有些几十年长的合同,每亩承包金仅二十元,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价格已大幅升值,由于受利益驱动,无论村民个人还是村干部,都有意收回土地另行高价发包,由此引发纠纷。一些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采取不正当、不公平的手段越权发包,承包金自收自支,而集体组织内的多数村民既不能平等参与承包,又未获得承包人缴纳承包金的收益,直接侵害了集体与村民的利益而引发纠纷。

6、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法律知识及合同意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拖欠承包金、违约进行掠夺性生产及随意终止合同现象时有发生。

7、还有一些情况是当时发包时,土地贫瘠又是荒山荒坡,本村集体成员无人或无能力开发承包,待有能力的承包方承包这些土地并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进行开发,随着农作物长势喜人,经济效益可观后,村民或已更换的村干部开始眼红,往往以承包过程中一些手续上的瑕疵或承包金缴纳上的迟延等各种理由主张合同无效,要求收回承包地。

二、农村承包合同纠纷的特点

1、处理的紧迫性。由于农作物的生长、管理有很强的季节性,如果对纠纷不及时处理,会误了农时,因而对这类纠纷案件,要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执行。

2、当事人之间矛盾的尖锐性。农村承包合同是农户或联户向乡村承包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签订的合同,与农户的利益密切相关,一旦发生纠纷,如处理不好,当事人之间容易因利益的得失而使矛盾激化。

3、当事人认识的片面性。农村承包合同一般以乡、集体经济组织、村为一方当事人,农户为另一方当事人。发包人一方的代表总认为自己是为集体办事,是公事,而对方农户是个体,是私事。有的承包户顾虑到个人总是诉不过集体,为“私事”打官司不理直气壮,因此往往不敢诉集体。

4、纠纷的复杂性。农村承包合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纠纷原因不同,有的还受行政干扰,情况十分复杂。

5、纠纷比较集中。从承包内容看,大多数是果园、茶园、山 林、水面等多种经营生产项目;从发生纠纷的当事人看,主要是承包者和发包者、承包者与非承包者。

6土地承包纠纷呈现出群体性。近年来法院受理的土地承包纠纷案件中开始呈现出群体性,一案涉及的人员少则几十户,多则上百户,而且每户家庭都有数个家庭成员,且这类案件的结果又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影响极大,稍有不慎,就会直接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三、人民法院审理农村承包合同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妥善处理农村承包中出现的纠纷,维护农村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㈠、正确处理此类案件的工作方法

1、人民法院应当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人民法院可以充分利用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的有利条件,将此类案件放到纠纷发生地去审理,通过以案释法,做到办理一个案件,化解一方纠纷的社会效果。同时宣传法律,使土地承包的主要法律规定家喻户晓,广大农民也可以通过自学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人民法院在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时,应当做到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执行。处理该类案件要多做思想疏导工作,尽可能以调解方式结案,以维护社会安定,且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是非分明、责任明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承包合同发生纠纷,在要求解决纠纷方面,时间是很紧迫的。由于农作物、经济作物的生长、管理有很强的季节性,如不及时处理会误了农时,当事人之间会因损失增大而容易引起矛盾激化,扩大事态,同时也会增加审理案件的难度。因此,对这类案件,人民法院要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执行。

3、依靠行政部门,妥善解决纠纷。农村承包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一般都在基层,当地的有关部门对情况比较熟悉。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要依靠他们的协助、配合,共同妥善地解决纠纷。这样做,有利于迅速查明案情,及时处理。有利于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因为这类案件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有时矛盾容易激化,所以要做好思想工作,以利于调解和调处后的执行工作。

㈡、关于对无效农村承包合同的确认

人民法院受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后,要审查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审判实践中,对以下的承包合同应确认无效。⑴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⑵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⑶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⑹承包期内,发包方收回承包地;⑺承包期内,发包方调整承包地;⑻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的,发包方收回期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收回其承包地的;⑼承包期内,发包方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假借省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搞招标承包,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的;⑽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抵偿债务的,应认定为无效;⑾承包方未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证书,即以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请求确认该流转无效的;⑿承包合同中违背承包方意愿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不得收回、调整承包地等强行性规定的约定无效;⒀任何组织和个人强迫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该流转无效。⒁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但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同意或拖延表态的除外。在审查合同的过程中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凡是违背这一原则的都要确认合同为无效合同。

㈢对弃耕、撂荒承包地纠纷案件的处理

在中央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之前,因税费负担沉重,农民种田收益微薄甚至亏本,弃耕撂荒承包地外出务工的现象十分普遍,随着农业税减免及农业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农民返乡要求拿回承包地的纠纷呈现出激增态势。该类案件亦呈递增趋势。对于这类案件的处理,因弃耕撂荒承包地的背景复杂,应区别对待,对于书面提出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视为自动放弃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发包方未将承包地另行发包的,承包方可以请求返还承包地;发包方已将承包地另行发包给第三人的,承包方可以要求返还承包地,而第三人可以向承包方要求赔偿损失。这些规定有力地维护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利益。

㈣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请求支付土地补偿费纠纷案件的处理。

因土地征用补偿而引发的纠纷增多也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此类案件主要集中在城镇边缘建设用地需求较大,征地较为频繁的地区,与其他涉农纠纷相比,其往往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具有矛盾激烈,难于化解的特点。处理不当易引发涉诉上访事件,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三个部分:①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是对被征地农民财产损失的补偿。②安置补助费是对被征地农户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③土地补偿费系集体土地所有权丧失的补偿,其分配主体应当是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所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

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否得到了依法保护

对于家庭承包的流转形式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及其他符合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其它方式承包流转的形式有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家庭承包的流转形式不包括抵押,是因为农村土地承包法始终在农村土地的生存利益和资本利益之间进行权衡较量,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法律是倾向生存利益的。如果承包方将土地经营权抵押给银行后,如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依法行使抵押权,对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处置,承包方就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失去生活保障,搞不好会影响农户家庭的生活,造成社会问题。在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的效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①流转是否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②流转的期限是否超过了承包期的剩余期限,超过部分应属无效。③流转是否违背平等协商、自愿的原则。④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的是否办理了登记,未经登记的,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四、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民事责任的承担

1、对无效农村承包合同的民事责任的承担

承包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对造成的财产损失后果应予以合理解决,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非法转包渔利的,非法所得应收归集体所有或予以没收。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承包相应的责任。如果当事人不愿变更合同,在不违反法律、政策、不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协商一致愿意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如协商不成,可判决解决合同。对于无效土地承包合同的民事责任承担情形如下:①发包方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活经营自主权;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收回、调整承包地;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②发包方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方可以请求排除妨碍,赔偿损失。③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者抵偿债务,对此造成的损失,当事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流转中的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⑴转包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农村承包合同转包纠纷案件比较复杂,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时必然要遇到如何确认诉讼主体和合同的法律关系问题,一般应根据下列两种不同情况分别确认:

a、承包合同转包后,因发包方的原因,致使转包合同不能履行,给转包后的承包方造成损失的,转包后的承包方起诉承包方时,人民法院可以通知发包方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并根据其过错,确定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b、承包合同转包后,因转包后的承包方的原因,致使承包合同不能履行,发包方起诉承包方时,人民法院可以通知转包后的承包方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并根据其过错,确定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⑵违背农民意愿强迫流转承包地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的,流转关系无效,侵害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责任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对擅自截留、扣缴流转收益的行为应予查处并退还款项。乡村组织应将被强迫流转的承包地归还原承包农户,由其自主决定是否继续流转。。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享有的法定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剥夺。

3、关于家庭农村承包合同履行中,家庭成员分户时其民事责任如何承担问题

在承包合同履行期间,承包方分户时,其家庭内部就承包经营的权利义务未能达成协议,或者虽有协议,但是以分户的方式逃避履行承包合同义务,损害发包方利益的,所分各户之间,应对承包合同所确定的义务,承担连带责任。以个人名义签订承包合同,但有证据证明其承包经营收益的主要部分是供家庭成员享用的,应当以其家庭财产承担责任。

4、关于承包方增加或减少合伙人其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农村承包合同签订后,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增加承包人的,新增加的承包人可以作为诉讼当事人。发包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增加了承包人,但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发包方对该事实的认可,新增加的承包人可以作为诉讼当事人。新增加承包人与原承包人一起享有合同约定权利,负有履行合同约定义务,承担约定民事责任。共同承包人中途退出承包的,应当享有和承担共同承包期间承包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因共同承包人中途退出承包,给发包方或者其承包人造成损失,发包方或者其它承包人要求给予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应充分认识农村承包在我国经济制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认识农村承包合同的性质及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把握处理该类纠纷总的原则即及时、快捷、稳妥,多用调解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说理说法工作,这也是司法为民的具体体现。对已形成事实的大范围的承包合同关系,一般不能因为其侵害了个别人的合法权益而因审理造成大范围的波动,从而影响全村和全乡镇的全局工作,对权益方可以采取判决承担违约责任及进行赔偿的方式予以变通妥善处理。

统计分析论文:关于民商事案件司法统计分析

肖文

民商事案件就是适用民商事法律的案件。民商事法律包括民法和商法。民法是调整作为民事主题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指以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没有形式的商法,但存在实质的商法,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商事单行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

简单而言,民法是一般法,商法是特别法,民法对商法具有领导指导的意义,而商法对民法具有补充、变更、限制的作用。商法与经济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商法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主导性原则,经济法则强调国家意志和政府职能的介入,并以国家政策为主导。

当今随着市场繁荣和交往的频繁,从而产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根据我院近三年来民间借贷案件的数据便可看出。继承经济审判传统的民商事审判,应当具有不同于其他民事审判的特色。根据各级法院民二庭主要审理商事纠纷和较多适用商法规范的特点,应当旗帜鲜明地将民二庭的工作特色定位于商事审判。商法的特征和原则要求审判中要引进商法理念,确立商法意识,如重视对经营主体的资格审查、重视维持企业的稳定、重视保障商事合同自由、重视商主体和商行为的营利性特点、重视保障交易简便、迅捷、安全的技术性规范等;商法的特征和原则也为民商事审判如何进一步拓展审判领域和强化司法导向作用指明了方向。

一、北安法院民二庭20xx年的民商事案件数据统计

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份北安市人民法院民二庭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43件,同比上升了2.9%,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xx年的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民间借贷案件、抚养关系案件、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均呈现大幅度上升态势。据统计,今年共受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12件,同比上升了50%;共受理民间借贷案件5件、婚约财产纠纷案件3件,大幅度突破了去年的民间借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0记录;共受理抚养关系案件13件,同比是去年的4倍;共受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6件,同比上升了20%。

(二)、离婚案件、劳动争议案件、财产损害赔偿案件受理数量有所下降。据统计,今年共受理离婚案件21件,同比下降了16%;共受理权属案件1件,同比下降了75%;共受理财产损害赔偿案件2件,同比下降了50%。

(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有所下降。据统计,今年共受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12件,占66.7%;共受理财产损害赔偿案件2件,无道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害赔偿案件;而去年共受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8件,共受理财产损害赔偿案件4件,占到了50%。

二、审理民商事案件中发现的问题

1、情况复杂、法律关系错综,审理周期延长

这些年来,虽然有一些类别的案件收案数有所下降,但由于实际情况和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案件的复杂程度、法官的工作量反而增长。比如过去很简单的借贷案件,现在可能穿插多重法律关系,法律关系越多,主体越多,就容易导致证据真伪难辩,责任轻重难分。借款合同的主体可能包括出借人、借款人、担保人、反担保人,标的所涉及的资金也有多种来源。如何查清这些问题就需要当事人举证,而当事人举证时,有些证据相互矛盾,大部分证人不出庭作证,有的证人证言前后改变,证据的真伪不容易确认,由此需要法院化费大量时间精力依职权调查。又如近些年婚姻家庭、继承类和权属侵权类的收案数量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婚姻家庭纠纷中,外出打工人员多,查找当事人住址困难,公告送达现象上升,夫妻共有财产、家庭暴力认定困难。医患纠纷案件中,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拖延举证时间、提供不实证据,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证据材料,通常需要通过鉴定进行证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车辆及人员流动性增大,责任主体涉及多方,有的医疗期限较长,当事人在医疗终结前诉讼而无法进行伤情鉴定,以及证据认定、责任划分都比较困难,影响了案件审理进度。[1]

2、新类型的案件层出不穷

在近些年的审判实践中,新类型案件虽然数量不稳定,但他们频繁出现。首先是法律没有规定,但在社会生活发展中逐渐带有普遍性的案件接连出现。如有关物权中的空间权、阳光权等纠纷,关系到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引起了学者和立法者的重视。其次是法律有规定,但原先比较冷僻的案件。比如原本数量很少的存单纠纷、信用卡纠纷,虽然而今渐渐具有了一定规模,但这些前些年就属于比较少的新案件。

3、案件涉及的专业知识加深

专业性强的案件在当今法院审判过程中频频露脸。如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股东权益纠纷,证券、信托合同纠纷,专利、技术合同纠纷。[2]这些纠纷无法避免对专业知识的使用,有时候专业知识是判决的决定性因素,给知识背景相对单一的法官带来了很大挑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 新的形势下,法院首先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去统领法院的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履行好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的司法职责。民商事审判工作与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建设联系最紧密、关系最直接,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必须认清形势、统一认识,不断增强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民主、司法文明和司法独立等现代司法理念,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地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法院工作主题,积极贯彻“五个严禁”规定,稳步推进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深入发展,为我县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完善的司法服务和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1、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的各项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确立“司法为民”的工作宗旨。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我们法官的头脑,牢固确立、全面落实“司法为民”思想。每个法官都要为人民掌好、用好审判权,依法公正、高效、文明地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从本质上充分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目前,我们还存在一些工作作风问题,要解决好转变执法观念问题。不能因循守旧,要改革创新,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在各项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2、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注意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全面改进审判工作。强化程序意识,深化审判方式改革。正确认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相互关系,重视程序的独立价值。不能简单地把程序公正理解为工具和手段,程序公正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努力转变民事诉讼法仅仅是法官办案的操作规程的错误观念,切实保护当事人能依法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没有程序公正,当事人的诉权本身就得不到保障,也就谈不上实体公正的问题。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仍然要抓住公开审判这个重心,强化庭审功能。继续探索和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实行庭前交换证据制度和限期举证制度,规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规范庭审质证和认证程序,要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使公开审判真正成为提高办案质量、保护诉讼当事人的权利、防止腐败的重要环节。[3]要不断加大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力度,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发挥审判组织作用和监督环节的关系、举证质证和认证的关系、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的关系。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重合议庭成员特别是审判长的权力和责任,明确承办人、合议庭成员对案件的事实负全部责任,核稿人员、合议庭成员对案件适用法律负责,从制度上促使审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逐步形成符合民事审判工作规律和特点的优胜劣汰的审判管理机制,使民事案件审判质量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