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设备管理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时间:2022-04-12 05:37: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设备管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设备管理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新时期强化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的技术条件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强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通过科学和精心的管理,来实现污水处理设备的高效和安全工作。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涉及到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以及报销的整个过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新时期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 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的内容

污水处理设备管理工作需要设备管理人员对污水设备的精心管理,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设备,并且采用科学的管理与维修方法,进而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效益。

一般而言,污水处理设备管理工作包括如下内容:(1)污水处理设备的组织管理,即确定和展开设备管理工作的目标,建立相应的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制定和实施各项规章制度;(2)污水处理设备的前期管理,即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使用前期的管理及信息反馈等;(3)污水处理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即污水处理设备资产的验收、编号、移装、租借、调拨、封存、报废以及资料管理等;(4)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即制定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操作和维护制度,开展设备的定期和日常维护,进行设备的润滑管理和维护检查评比等;(5)污水处理设备的修理管理,即编制和贯彻实施设备的修理计划,采用新的修理工艺和修理技术,制定修理技术文件和工作定额等;(6)污水处理设备的状态管理、技术改造和更新管理,即制定设备的技术状态完好准备,进行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状态检测管理,确定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的项目;(7)污水处理设备信息系统的管理,即建立设备信息系统,对设备信息进行分类和处理,提高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等。

2 强化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

2.1 构建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强化运维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

污水处理厂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将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确保每个岗位都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技术文件进行设备的操作,从而防止发生不按操作规程使用和超负荷的现象。

除了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要想让污水处理设备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还必须强化运维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污水处理厂要实施定人定机操作、凭证操作和定人定机维修制度,确保运维人员的相对稳定;要强化新上岗员工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本岗位使用设备的原理、技术规范和安全性能,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操作流程,设备的故障处理等。

2.2 提高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仅能够实现设备的良好管理与规划,还能够为污水处理厂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例如通过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企业管理层能够清晰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对现有设备的价值进行正确评估,从而决定何时增加新设备及报废一定数量的旧设备。以中设EAM2008(污水处理行业版)为例,该系统共有现场管理、科室管理和企业管理等三个管理角色,几乎囊括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所有基础信息,这使得它能够实现对设备的多视角管理,对设备运行的每一个状态都能监视并记录下来,并且对设备的生产工艺和地理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将设备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记录在档案中,从而真正实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2.3 树立科学的设备管理思想,使用先进的设备管理工具

设备管理思想是否科学和与时俱进,直接关系着污水处理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因此污水处理厂必须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提供论文和论文服务]明确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运行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确保设备管理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其他方面形成有机的结合。与此同时,企业必须增强全体员工关于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让全体员工都明白设备管理不只是运维部门的事情,是关系到整体经济效益的工作,从而让全体员工都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设备管理中来。

科技在不断进步之中,污水处理厂要不断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以高新技术和设备为基础,结合国家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国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方法进行消化和吸收,确保设备管理工作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接轨;要大力推行现代设备管理,积极学习和推广使用先进的设备管理工具,切实提高自身的设备管理水平。

2.4 加强污水处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污水处理设备的零部件必然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磨损、腐蚀或变形,因此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就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加强污水处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因此容易发生锈蚀的现象,特别是经常在污水和污泥中工作的部件(如某些设备的钢丝绳),要定期对其进行表面污泥的清除和涂油,并且根据锈蚀的情况进行除锈和更换,以免造成设备的故障;(2)污水处理设备中运动和振动较强的部位,容易出现螺丝松动的现象,因此要定期用扳手检要连接部位的螺栓,如有松动要立即拧紧;(3)污水处理设备上有很多零部件是对设备和人员安全起保护作用的(如漏电保护器),因此一旦发现这些部件出现故障,要立即进行维修更换;(4)污水处理设备多在水面上运行,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严防人员和设备落水。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管理工作,不仅关系着污水处理厂的社会声誉、使用价值、服务成本和经济效益,还关系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污水处理厂必须加强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促使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通过先进的管理工具和信息化系统,来确保污水处理厂的高效和安全运行。

设备管理论文:设备管理工作考核制度

目的:

为保证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使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满足使用要求。

范围:

分厂所有设备及工具。

责任:

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

内容:

1 设备日常管理工作考核

分厂设备及工具使用部门负责相关设备及工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应做到:班前有设备责任人及操作人员认真检查设备及工具各个部位,按规定加油润滑,做到润滑 “5定”即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正确、合理使用设备,班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野蛮操作;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下班前认真、清扫擦拭设备,符合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即清洁、整齐、润滑、安全。

设备管理员会不定期检查,检查中发现违反以上规定的视情节严重,按照分厂制定的工作考核制度对操作者及责任人扣分(1分50元罚款)。

2操作过程

2.1如果一切正常即可开启设备

2.2接通电源(1.轴流引风机2.冷冻式干燥机3.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在电控箱内)。

2.3启动操作面板上的红色开关。

2.4启动3-5分钟后观察操作面板上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经冷干机处理后的空气可达到使用要求,而此时冷媒低压表指示在0.3-0.5mpa之间,冷媒高压指示在1.2-1.6mpa范围,漏点温度指示在2-10℃之间)。

2.5进行冷凝液手动排污(排污阀位置:冷干机的右下侧)。

2.6以上操作结束后,如一切正常方可离开。

3操作结束

3.1停机,操作面板上的红色开关。指示灯熄灭。

3.2 关闭进气阀、排气阀,切断电源。

3.3 打开冷凝液手动排污阀,进行排污,排净后关闭。

4注意事项

4.1不得携有毒的气体和易燃气体进入压缩机操作间,设备运行期间,操作间的门应关闭,以免粉尘进入操作间内。

4.2不得玩耍干燥机随机佩带的风压枪,不准将其对准皮肤或人体,不得吹扫衣服。若用风压枪向下吹扫设备时务必谨慎并戴好防护眼镜。

4.3每天早晨开机前要对设备表面进行清洁。

4.4保持操作间内地面的卫生。

4.5为经培训的人员禁止操作设备。

4.6设备运行期间每1小时观测一次设备仪表显示值,如有异常,需切断电源,上报管理人员。

4.7如操作面板上的冷媒低压保护指示灯亮(黄色),说明冷媒低压过低,需反复启动红色的复位按钮(复位按钮位置:操作面板的左下方),直至冷媒指示灯不在亮启,说明已正常。

4.8以上操作规程一经违反,给予相应的罚款处理(1、未进行卫生清洁罚款10元,2、操作间门未关罚款10元,冷媒低压指示灯亮,未进行处理罚款20元),以上违章操作,管理人员会做相应的罚款记录,累计三次或三次以上,罚款金额将双倍罚款。

设备管理论文:石油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路径探讨

目前大多数的油田设备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观念,仍停留在轻保养重维修的传统设备管理理念上,因此对于设备平时的保养和检测,大多数管理人员都缺乏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这样不仅导致企业机械设备在生存过程中故障率增加,也加大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从根本上制约了设备管理整体人员水平的提高,也导致机器无法高效率运转。不少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上没有投入足够资金,也更缺乏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在管理工作不受重视的情况下,职工对设备管理的积极性无法获得有效提升。很多企业仍存在着轻设备、重生产的理念,从而导致设备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也认识不到自己在设备机械管理上的重要作用。

1、建立科学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

在油田设备管理中建设良好的管理模式,首先应建立良好健全的设备管理机制,在规范相关设备岗位员工职责、动用全员管理思想的前提下,采用各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内部应加强日常管理和现场管理,制定出一套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体系,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生产效率,从而保证设备管理的正常开展,在企业内部形成有章可循的制度,督促相关人员加强对企业机械设备管理。

2、进行设备集中化管理

设备集中管理是指:通过将机械设备的调配集中,运用科学合理的安排,使用石油机械设备的计划,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企业中部分设备利用率低的情况,从而达到节省设备资金,降低企业成本消耗的目的。设备集中管理不仅能最大化控制企业购置机械设备的总量,还能达到降低维修资金,提高机械生产效率的效果。另外,通过对设备机械的集中化管理,可实行分批归类等养护维修的设备管理方法,在养护和维修方面形成良好的秩序循环,在保证设备的完好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水平,使石油机械设备得到有效优化,达成机械设备管理井井有条地秩序,也为管理工作减少了不少问题和压力。

3、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

随着机械设备向精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对于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要求也会有所增高,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就需要石油企业人员加强自我学习能力,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把所学到的东西充分运用到操作实践中。再者,石油企业也应开展对员工的培训活动,满足设备更新的要求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不仅要为企业员工传授新的技术和知识,也要让员工有深刻的实践经验体会,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4、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现今的机械设备管理中,仍有部分管理人员存在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如随意浪费、以次充好、维修偷工减料等,因此企业要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工作,要在思想和具体细节上指引员工怎样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不仅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自身个人形象。总的来说,石油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是不仅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力度,也需要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通过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良好控制与实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的利用效率,在降低企业设备投入成本的同时,挖掘出企业的运营潜力,进而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本文作者:张忠建 单位:中石化华北局三普石油工程公司)

设备管理论文:邮政密码设备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密码设备的管理、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性涉密问题,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根据《保密法》和上级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一、组织机构

成立密码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密码设备管理工作的领导。

二、委员会职责

1、及时召开会议学习上级有关密码设备管理工作的文件,总结研究部署密码设备管理工作。

2、定期或不定期对我局密码设备的使用情况、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查找隐患、堵塞漏洞、防范风险,确保密码设备的绝对安全和正常运行。

3、加强密码队伍建设,加强密码设备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保密意识教育,定期地向全局干部职工进行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做到不出现失、泄密事故。

三、具体要求

1、涉密部门应由专人保管密码设备,做到责任到人。

2、涉密部门应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履行密码设备使用手续,按规定权限使用设备,注意保密。

3、涉密部门应加强对密码设备、密押印文及一切有关国家机密文件、电报、函件、资料、统计数字的保密,严禁携带回家或在外出时对外泄露。

4、当密码设备发生技术故障时,设备所属部门应及时与密码设备管理委员会报告,委员会将应及时报告上级行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

5、涉密部门发生密码设备丢失、密码设备被盗失控、密码丢失、密码被窃失控可能造成国家损失的紧急涉密事件发生时,应立即、及时将情况上报密码设备管理委员会,支行密码设备管理委员会通过检查现场、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及时查清情况,并报上级主管单位。

6、本办法所指密码设备为密押机、密押卡、带有转字密码的保险库(箱)、涉及使用密码的电子计算机设备等。

7、本办法所指涉密部门为拥有、使用密码设备的部门。

设备管理论文:对矿山电气设备管理问题探讨

引言 企业要发展,加强管理是关键。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是整个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神经与人体的关系。加强和完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是做好矿山安全工作的保障之一,对避免和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矿山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 矿山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有:一是保

障电气设备正常、可靠运行;二是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发生。电气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选型、采购、入库检验、安装调试、使用、检修、事故调查、处理等生产全过程。该系统由“软件”、“硬件”及“人”三部分组成。“软件”是指《矿山安全规程》等技术法规,各类设备管理,安全用电检修等规章制度。“硬件”是指:①能对电气设备入矿进行安全、性能等综合检验的仪器、仪表;②安装、维修电气装备时使用的各类保安工具;③为避免事故而设置的各类保护器具。“人”是系统工程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系统中的“软件”和“硬件”都要靠人来掌握和使用,一般情况下,人为因素是安全管理系统失败、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2矿山电气设备安全事故易发生的原因分析

进行故障原因分析时,对故障原因种类的划分应有统一原则,要结合本系统(或本企业)拥有的设备种类和故障管理的实际需要。分得过粗或过细,都不利于管理工作,其准则应是根据所划分的故障原因种类,较容易地看出每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或存在的问题。为了掌握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同时间内的故障发展趋势,要对规定时间内的故障频率进行分析。故障频率与设备的负荷强度有直接关系。但是,每个企业生产设备的种类及每台设备承担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很难单纯地以其负荷强度(或生产率)作为分析依据。然而,对于一个车间、一个工区或一个企业,产量与设备运转台时是成正比的。所以,一般以设备运转台时的故障停机时数来评价,叫做故障强度。下面分析设备安全事故易发生的原因:

2.1设备陈旧老化

矿企在购买设备时往往成套购入,一次性投资过大,矿山企业若为追求其经济效益而投入不足,则会导致矿山电气设备的更新速度慢,设备会超年限服役。此外,我国矿山机械制造业其工艺技术、制造、检测手段水平较低,这也导致了我国矿山行业整体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同时也使设备的维护难度与工作量加大。

2.2电气设备设计不合理

我国的矿山生产设备的质量差、水平低且品种少,许多机械及高新技术产品往往是通过从外国进口而来的,因此我国的矿企在采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出现。配套的不完善现象,管理和操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设备与生产条件不相适应的磨合期内,依靠人为的力量避免磨合期事故率的发生。

2.3设备检修不到位

现代的正规矿山已经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变,采矿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投入生产,但是误操作与长时间运行等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这便要求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一定要专业、系统、仔细。但是目前矿企的技术人员相对比较紧缺,日常大量的维护、检查工作难以落实。据权威部门统计,约 75%~80%的电气设备事故是由检修不到位、操作不规范所引起。

2.4电气设备配件的质量不过关

现在矿山自动化程度在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对设备配件的要求也在提高,但因配件生产企业的结构松散,对配件材料及尺寸规格都没统一的标准,配件间通用性较差,而且市场上还存有一些偷工减料的差配件,这些都给设备的平稳运行带来极坏的影响。

3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办法及措施

3.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法规及相关规定、规程,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操作性强的设备台账、采购标准、出入库管理、日常检修及责任明确等等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矿山安全规章》,从观念抓起,从基础管理抓起,提高制度的可执行力。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电气设备从采购到日常维修一整套工作,平日里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并制定岗位责任制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文化及工作水平。

3.2制定安全隐患防范治理

重视和加强生产矿区的日常巡检、维修和检查工作,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测试,对有问题或技术指标达不到标准的要及时更换,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将事故隐患和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监控系统的人员应该具备以下3个特点:政治立场坚定,安全意识强,专业技术知识过硬,安全监控人员应单独培训、选拔,并受专门的 安全监察部门监督。来对工作职责进行监督、检查。做到发现隐患及时反馈,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患、处理措施。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对井下作业安全的认识,确保工作人员学会电气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护措施。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重点要落实在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上来。 3.3避免触电伤亡事故 自动化采掘生产模式伴随着大量的

工业用电线路,为防止由生产环境所导致的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应保证做到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绝不违反《矿山安全规章》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正确用电,安全作业。施工及操作人员不得接触或是靠近带电体,可实施设置闭锁机构与采取栅栏门隔离等措施;所有电气设备都应安装接地保护及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调至低电压等级;而在使用、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应使用保安工具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对所使的过流保护装置、保安工具等定期进行校验和调整。

3.4避免电火灾事故

引起起火的原因很多,如电气设备长时间过负荷运行,导致载流导体温度升高;导体连接部分接触不良,使接触电阻变大,一有电流通过时,可能会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火灾;在生产矿区中,由于环境中可能充实着较多的易燃、可燃性气体,电气设备一旦短路、各种情况引起温度升高、任何电弧作用都可能引起火灾。因此,加强管理,增加日常的安全巡查和日常检修是发现安全隐患的重要方式。

3.5避免矿井的监控系统失控

矿井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很好的保证矿山的安全、高效作业。环境安全监控系统通常用于对某些气体的浓度及温度、湿度、风速及负压等数据进行监控,同时对风门、风窗等主要设备的开停实行 甲烷超限声光报警及断电断风控制等。该技术科技含量较高,是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新技术的应用。

3.6 严格管理

矿山企业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大多为特种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组建一支专门的机电安全监察队伍,监督、检查机电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失控、失效。认真做好电气设备的采购、检测、安装调试、检修、维修等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同时制定岗位责任制。加大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和职业技能。合理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仪表,检修、维修工具和备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对电气设备和电缆的安全检查,每次安全检查和调整结果应计入专用的记录簿内,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重大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致力于上下信息沟通,便于机电设备在安全生产中的正常运转。

结束语

总之,我矿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电气设备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做好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本矿的安全生产。

设备管理论文:安全设备管理部HSE岗位职责

一、部门hse职责实施计划

根据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和路桥市政二分公司的hse工作目标,编制本部门年度hse职责实施计划,确定部门年度hse工作任务、目标,通过落实部门hse职责和每个管理人员的hse“一岗一责制”,为企业hse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1、承诺和目标

1.1承诺

安全设备管理职能部门是推进hse体系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应通过落实职能部门的hse职责和每个管理人员的hse“一岗一责制”。

1.2承诺原则

1.2.1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进行hse承诺;

1.2.2部门负责人应代表部门向分管领导进行承诺;

1.2.3hse承诺应以书面形式予以明确。

1.3承诺内容

1.3.1部门hse承诺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3.1.1坚持hse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集团公司有关本专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的法规、标准、规范、制度和要求,并落实在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

1.3.1.2实现本项目年度hse目标,不发生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各类事故。

1.3.1.3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违章指挥,纠正违章、违纪行为。

1.3.1.4在部门、专业系统、直(托)管单位全面推行hse管理,并确保专业系统、直管单位hse目标的实现。

1.3.1.5采用先进的装备和手段,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

1.3.2部门人员hse承诺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3.2.1履行hse“一岗一责制”。

1.3.2.2不违章指挥,纠正违章、违纪行为。

1.3.2.3熟知hse职责和要求,承担相应的hse责任。

1.4文件控制

1.4.1依据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部门hse管理相关文件的记录、审批、发放、更改和归档管理措施。

1.4.2建立文件修订制度。在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后,及时修订相关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1.5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部门应在所管辖专业和直(托)管单位中,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影响和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

1.6风险评价

有关部门要建立风险管理的程序

1.6.1明确项目、过程和作业管理人员是风险评价工作的负责人。

1.6.2对现有装置和设施在常规和非常规的工作环境及操作条件下、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下和生产的全过程中,明确界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项目、工程和作业等。

1.6.3结合本专业特点选择合适方式进行风险评价。

1.6.4监督检查风险评价的进行情况。

1.6.5检查风险削减措施和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1.6.7总结风险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1.6.8建立项目、工程和作业风险评价及风险削减措施档案。

1.7隐患治理

1.7.1建立项目、工程和作业的风险评价及削减措施档案。

1.7.2部门应按隐患治理“四落实”的原则,对企业的隐患治理提供技术或资金支持。

1.7.3组织对专业系统和直(托)管单位隐患的治理。

1.7.4对已立项或已实施的隐患治理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监督项目的进展和完成情况。

1.8应急管理

1.8.1组织或参加制定应急预案;

1.8.2落实部门管理人员和所管辖专业系统应急处理的责任;

1.8.3组织或参加应急预案的检查和演练;

1.8.4组织或参加应急预案的评估、修订。

1.9检查和监督

1.9.1制定所管辖专业系统的检查考核制度;

1.9.2组织对专业管理情况(如工艺操作指标的执行、设备管理状况等)检查和考核;

1.9.3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落实项目负责人、整改期限、整改要求和整改资金;

1.9.4组织对整改情况的检查验收。

2.0事故处理和预防

2.0.1制定所管辖专业系统的事故管理程序和处理办法;

2.0.2组织对所管辖专业系统事故情况调查和分析;

2.0.3对所管辖专业系统事故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

2.0.4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并负责考核;

2.0.5对所管辖专业系统事故进行通报。

设备管理论文: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

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

一、设备安装和使用

为了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各种业务数据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设备的使用管理,建立严密的设备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

(一)设备的配备。各部门每年根据业务需求,向办公室审报计算机及附属设备需求申请。设备领回后,登记入库,并根据实际领回的数量,分配给各单位或部门。设备下发时,登记出库手续。

(二)设备的安装调试必须严格按照相应设备的安装指南进行,大型及关键设备的安装应在厂商或商的指导下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关键大型设备投产运行,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监视。

(三)运行操作必须按操作手册进行。发现设备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办公室,经维护正常后继续使用。

(四)不得随意变更计算机设备使用地点、增减或拆卸,如必须更改地点和配置,应报办公室并指定专人操作。

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一)各部门每年定期组织两次设备保养活动,即春、冬季各一次,以保障设备的良好状态。

(二)设备的维修保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保证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三)要认真做好设备维修记录,及时记载设备故障修复、部件更换情况。

(四)备件、消耗品由专人保管,建立台帐,完善入、出库手续。

(五)设备文档是设备使用、维护等工作的真实记载。对所有机型的设备文档,办公室均保管一份。

三、设备报废管理

(一)对于使用年限超过折旧期的设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报废处理。不满折旧期的设备原则上不能报废,已满折旧期但仍能使用的设备应继续使用。

(二)设备报废应履行相应手续,由办公室牵头,将报废设备型号、名称、配置、使用年限及报废原因记入设备台帐,会同计财部门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共同提出报废设备实物和帐务处理意见,根据设备报废权限经审批并获批准后执行。

四、设备的环境管理

(一)机房建设应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计算机机房建设规范》要求。

(二)设备的运行环境必须满足产品安装运行手册的要求。应定期对计算机应用环境进行检查(电源电压、地线、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加强机房管理,建立机房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设备管理论文:上海地铁设备管理研究

【摘 要】 设备不仅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赖以正常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技术基础。

设备管理应该包含两个方面:1、对于设备操作、维护、修理和相关人员的管理;2、对于设备本身的规划、制造、使用、维修等等各方面的管理。

自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革命以来,设备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多个阶段。目前,随着设备本身的不断变化,计算机技术和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管理有了许多新的手段。如计算机诊断技术、ERP技术。

上海地铁在引进世界各国先进地铁设备的同时,考察学习国内外相关城市地铁设备管理的方法,依据自身实际逐步形成自身的设备管理模式,基本满足了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的需求。但是,由于人员、技术、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与世界一流地铁运营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设备前期管理、备件管理、维修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几个方面。由于存在这种差距,上海地铁运营的人工成本、物料消耗成本远远高于国外先进城市地铁运营企业。

在上海轨道交通超常规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管理人员正在探索适应上海地铁运营新发展、新设备的管理方法,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本论文也是从分析上海地铁近十年来的设备管理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在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的设备管理实践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的颁布,上海市政府完整地提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战略、任务和措施,并且规划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体系的支柱来发展。即:在“十五”期间,建设200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形成以重要换乘枢纽为核心,联系中心城市重点地区的基本网络;到2005年,轨道交通成为公共客运的骨干;到2010年形成500公里左右,基本完成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使轨道交通成为客运系统的主体。同时,《白皮书》对现有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实现良好的投资效益。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百年大计的建设运营项目。因此轨道交通项目一旦投入运营,就必须保持整个系统日以继夜的正常运营。而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营,必须要以设备安全运行为前提和保障。本文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十多年的设备管理分析入手,与相关城市的地铁设备管理模式相对比,找出存在问题,通过科学管理的手段,提出建议和对策,来应对未来几年的超常规的设备运营管理。

1.3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和相关行业的先进水平比较存在哪些差距,并分析这些问题和差距存在的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措施,有一些建议和措施已经在实践中,还有待实践验证;有一些只是处于理论上的分析,作者希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对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

(1) 设备管理组织结构

(2) 设备前期管理

(3) 维修体系管理

(4) 备件管理

(5) 计算机辅助管理

以上面几个问题为中心,并从经济学等角度来分析一些问题,使问题解决办法尽可能的切合实际。

由于上海地铁运营只经历了十年运营里程,所以本文研究范围为上海地铁运营设备的前期、中期管理。

第二章:上海地铁设备管理现状

2.1上海地铁设备简介

由于轨道交通是一种大容量、运送速度较快的交通工具,其有关的设施、设备具有客流组织、客运服务、运营安全等功能。主要有以下几大部分组成:

(1) 车辆:一号线为德国AEG公司生产的直流车;二号线为德国Adtranz公司生产的交流车;三号线位法国ALSTOM公司生产的交流车28列。

(2) 供电系统:主要有主变、牵引、降压变电站、接触网及电力监控设备。

(3) 机电设备:主要有车站、区间、车辆段的各类低压配电设备、照明、FAS、BAS、自动电梯、自动扶梯、给排水系统、环控系统、售检票系统

(4) 通信设备:主要有传输系统、程控交换系统、无线系统、广播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时钟系统、电源系统、线路设备组成。主要是为运营组织、指挥提供语音及图像信息以及电力监控系统(SCADA)、环控系统(BAS)、防灾报警系统(FA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等信息的传输。

(5) 信号设备:信号系统(ATC)是轨道交通线路上惟一的指挥列车运行系统,主要有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列车追踪运行保护系统(ATP)、行车指挥系统(ATS)系统组成。

(6) 工务设备:主要有轨道、道岔、道床等。

总体而言,上海地铁设备具有自动化、连续化以及量大面广、种类繁多、专业性强等的特点。以上这些特点,加重了上海地铁设备管理的难度,对于上海地铁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也是一种考验。

2.2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体系结构

2.2.1轨道交通管理体制改革

上海市地铁总公司成立于1985年,承担地铁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职能,组织了地铁一、二号线的工程。“十五”期间,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加速,为适应轨道交通大发展的需要,2000年年初,经市政府批准,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的体制方案正式启动。

2.2.2运营企业的维修管理体制

根据“四分开”体制,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归属线路投资方(业主),由运营企业根据委托运营协议的要求开展日常运营工作,也包括组织实施基础设施的维护养护工作。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本部设置设施处和车辆处两个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各种运营设施设备管理及维护、更新等相关工作。

上海地铁运营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合上海地铁运营管理的体系结构(如上图一上海地铁管理结构图所示)。特别是2000年至今,上海地铁运营的设备管理系统进行了多次改革重组,使得我们的设备管理体系更加趋于合理化、效率化。

2.3上海地铁的设备前期管理

上海地铁一号线的运营设备前期管理,是以当时“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之前地铁总公司的建设公司为主线。从工程的决策到设计委托,设备的采购,施工安装委托均采用合同关系。从立项开始就进行运营的前期管理,从人员培训,参加设计联络,进行设备监造,完成管理的方式设计,直到现场组织施工管理,组织单项调试,总体调试,单项验收,总体验收,组织试运营直到正式运营。这种管理方式是在地铁总公司为主线法人合同制,以建设为主体,运营动态参加,各施其责,相互配合。总公司与设计者,设备制造者,施工方案建立合同关系。这种合同也体现了集中一贯管理的原则,设计方,建设者的一贯管理要管到投运后的设备维修,薄弱环节的改造设计,包括投运的设备,施工方的一贯管理要坚持到投入运营。上海地铁三号线的建设运营是在“四分离”改制后,因此三号线的建设和运营分别由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和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承担。

2.4上海地铁的备件管理

通过近十年的运营探索和实践,上海地铁运营的备件管理坚持以合理储备为目标,追求价值最大化。从研究备件供应链入手,面对建设遗留的问题,重点研究存在问题和需要改进的环节,使备件管理工作及时纳入ISO9001质量体系中,围绕内部机制的完善,形成了彼此互动的控制,逐步整合与协调,在整体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2.5上海地铁的设备维修管理

上海地铁运营设备维修模式有:

(1) 操作维修;

(2) 专业维修;

(3) 委外维修。

上海地铁运营委外维修,按“施工方、产品生产方、专业维修”的原则,依据不同专业项目承包给维修单位。同时保留一支2000人左右的设备检修操作人员队伍。从而保障目前三条线65公里的设备运行。

第三章: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存在的差距与改善对策

3.1上海地铁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上海地铁运营管理从建设初期就学习考察了各国地铁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依据自身实际,形成了一套上海地铁运营管理的模式,并在运营管理中实践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无论在管理理论方面,还是从管理实绩来看,上海地铁在国内同行业还是较为领先。但是我们放开视角,而对世界各国先进的城市地铁运营企业的管理。如新加坡、香港、日本、台北等一些城市地铁运营企业管理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正需要也有必要研究分析,从而找出差距,找准对策,不断努力,缩小差距。

3.1.1设备前期管理的差距

设备的一生,可以分为建设期、投产期、稳定期和更新期。地铁运营设备可分为建设期、投运期、运营稳定期和更新期。一般将从地铁设备规划开始,一直到投运这一阶段的管理称为设备的前期管理。

3.1.1.1体制方面的差距

上海地铁自实施“四分开”新的体制改革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经济学的原理,政府必须将地铁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出来。在实施过程中责权的分属并未同时对应权利的划分,导致责权利无法对等分配,造成责权关系的模糊,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海地铁运营管理与投融资的良性发展。

3.1.1.2设备原始设计、制造的差距

上海地铁一号线几乎全部引进国外的设备与技术,二号线、三号线有了一些比例的国产化设备,但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设备和机组,国内还无法生产,还是要依靠引进技术和设备。这一点就决定了上海地铁设备的初期投入非常高,而且运行维护成本也居高不下,一些备件的供货周期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价格也很不稳定。

3.1.1.3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差距

上海地铁在工程项目上的管理,虽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还是在项目管理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含量。往往是几个有经验的设备项目经理,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来管理一个上亿的工程,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运用。

3.1.2备件管理水平上的差距

从近年来各专业分公司备件费用和备件库存等各项指标来看,上海地铁运营的水平处于国内同行的前列,也呈不断优化的趋势,说明备件管理工作卓有成效。但是,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备件管理组织体系的比较

香港地铁公司实行“集中”的管理体制。其备件管理部负责从备件计划生成到备件送至现场整个过程的所有事务。备件管理部统筹整个地铁公司的备件管理,并通过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使得备件管理高效简单。上海地铁公司中每个分公司都有备件管理的部门,“小而全”,机构、功能、人员重复,而且供应商难以统一管理,对于一些通用备件、办公用品、常用耗材等物资不能因为更多量而取得更低优惠,降低成本。

(2)备件计划、采购、物流等流程上的比较

上海地铁运营备件的物流流程如下图二所示:

物流、信息流管理如下图三所示:

依据图三中物流系统分析,需求信息和供应信息(反馈信息)都是逐级传递,信息 传递慢,且互相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共享,信息流无法及时、正确地反映物流情况。在物流规划方面,没有从整体角度进行规划,常常导致一方面库存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当需求出现时又无法满足的现象。

从流程上分析,备件到货后资金没有与仓库及时交接,造成库存资金不能及时反映出来,备件领用后也不能及时进成本,使资金流和物流不同步。

香港地铁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和采购体制。采购部门将备件划分为三个大类,即:通用消耗件、各专业设备备件,这样有利于进行集中管理、保存、采购、降低保存、采购成本。

(3)备件仓库管理的比较

备件仓库管理好坏涉及到物流是否顺畅和资金的有效利用率。香港地铁公司室内仓库也为立体库,高约20米,充分利用空间,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同香港地铁公司相比,上海地铁备件仓库主要是平面放置,空间利用水平不高,而且出入库困难,效率低。

上海地铁的仓储人员比香港地铁的多好几倍。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上海地铁的仓库自动化水平较低,需要多名仓储人员管理一个仓库,另一方面各分公司也各自配备仓库,反映了上海地铁备件仓储管理水平较低,效率不如香港地铁。

3.1.3设备维修管理的差距

3.1.3.1上海地铁维修人员占总定员的比例相对较高(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上海地铁与台北地铁维修人员情况对比

运营里程数(单位:公里) 车站数

(单位:个) 职工总数

(单位:人) 维修人员

(单位:人) 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单位:人) 维修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百分比(单位:%) 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占维修人员总数百分比(单位:%)

上海地铁 65 48 4444 1666 235 37.5 14

台北地铁 66 60 3600 1220 30 33 2.5

资料来源:上海地铁2002年运营报表以及台北地铁2002年来上海地铁交流资料

3.1.3.2上海地铁与台北地铁维修水平相对较低。

上海地铁已经历了十多年运营里程,从运营设备维修角度分析,尤其是核心技术目前还处在委外维修。而台北地铁从1996年3月28日投运至今,已经把所有运营设备的关键技术消化吸收,目前除消防设备以外,所有设备都采用自主维修模式。这表明:

(1)上海地铁在设备系统定员优化问题上还有潜力可挖:

(2)上海地铁检修工作,外协委托项目较多,但系统考虑少,核心技术掌握少;

(3)检修负荷还可进一步控制,工作量具有较大下降空间;

(4)上海地铁的检修工时数据含金量不高,虽然已经逐步推行检修定额工时,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定额工时不能反映实际检修工作量。

3.1.3.3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相对较弱。

目前,上海地铁实施开发EAM设备管理系统,从系统规划设计上讲,在当今设备管理上应该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它其中的设备维修管理子系统的设想非常好。但是由于基础数据不完善及业务流程不明晰,导致推行困难,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3.1.3.4维修方式的相对落后。

目前国外的维修方式已经逐步由预防维修转入状态维修,防止过维修,以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上海地铁也正在推行状态维修的理念,但这需要各个方面的条件,如设备维护人员的观念的彻底转变、操作人员的设备技术和意识的提高、设备诊断技术的提高等等。

3.2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针对3.1提出的一些问题,本节做进一步的分析,以说明存在差距的主观和客观上存在的原因。

3.2.1设备初期管理的差距原因分析

3.2.1.1缺少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目前,对于基础设施维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从经费来源、技术规程、人员配置、质量检测等方面,既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也缺少明确的管理要求。负责维修费审批的投资方受市发展改革委领导,运营企业受市建委、市交通局领导,缺少统一的协调,造成运营企业在试运营中对建设前期遗留的设备缺陷的整改费用无法得到落实。

3.2.1.2没有以运营为中心,导致运营质量指标下降

上海地铁在该指标上与香港差距较大,表现不尽如人意,有以下几个原因:

(1)目前所使用车辆的购买运营方均未参与,无法要求生产方根据运营实际情况对车辆设计进行改动;

(2)线路设计未考虑运营的需求,缺少必要的存车线、渡线以使运营不受故障点的影响,一旦列车发生故障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3.2.1.3法规、标准、规程建设滞后

轨道交通在国内、新兴产业,还没有建成一整套建设和运营的法规、标准体系。国家和地方标准中对于设计、建设阶段的标准比较全面,但还没有运营养护阶段的标准。国家还没有完善规范轨道交通的法规,而《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中对于地铁建设和运营验收也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导致投入运营后产生的问题。

3.2.1.4设备依赖进口

缺乏满足上海地铁生产的高精度技术水平要求的设备制造厂家,部分关键设备还是要依赖进口,这样虽然在单件设备的精度和质量得到了保障,但是价格和周期相对较长,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接口,如果涉及两个厂家,就需要大量的协调管理工作。

3.2.2备件管理水平差距的原因分析

上海地铁的备件库存一直居高不下,过量的备件库存掩盖了许多管理上的不善。减少库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目前迫不及待的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备件库存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备件管理的水平。如果为了设备不能停,确保生产不中断,只是盲目的通过增加库存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往往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系统效率也比较低。

3.2.2.1备件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目前上海地铁的备件管理组织结构是一种职能制结构,即将组织按照职能的不同分成若干个部门,其实质是一种包含很多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实行纵向管理,从下到上是信息传递,从上到下是决策输送。组长或主管又只对主任负责,其优点是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专业化分工使得员工能够发挥业技能。但是,其局限性表现在:

(1)同一性质的业务由不同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分工重叠。

(2)由于各部门员工被严格地定位,工作时一般只与本部门员工或主管接触,相对独立,缺广泛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

(3)由于分工过于专业化,各主管、主任等各级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长期从事某种专门业务的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知识面狭窄,不利于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4)层次众多的垂直式金字塔组织结构,严重妨碍了信息和决策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上高度集权的决策权力,最终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2.2.2需求分析判断不准

客观上设备状态、备件磨损呈随机型、发散型,难以把握;同时设备员工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对设备状态的分析不同,使需求判断不同;在制订备件需求计划时,对设备劣化程度、备件寿命周期、订购周期等技术因素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均不同,仅靠员工技能、素质、责任心、经验等,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3.2.2.3备件管理人员素质仍有待提高

目前备件管理每个成员都负责各自的工作,这样容易产生高效率,管理也比较简单,但当工作涉及多个部门时,部门或人员之间的协调就非常重要。随着前所未有的新产品的大量涌现,使备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速度都大大提高,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大大提高,即:要求备件管理人员从目前单一任务的角色转换成综合功能的角色,能使备件管理长期地与公司策略相一致;并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角色,对国际贸易和各种相关法规都熟悉和掌握,对运输、海关等涉及供应速度的规定都能通晓;成为一个能负责备件成本的角色,懂得在一个备件的寿命周期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成本最低;成为一个能综合相关因素快速做出决策的角色、能对各种供应的风险做出判断和对策的角色。

3.2.2.4基础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1)没有准确的备件基本寿命数据

(2)备件管理号编制混乱

3.2.3设备维修管理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上海地铁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向国铁及国内外相关城市地铁管理企业学习。十多年之后,我们发现,尽管我们在设备维修管理上有进步,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仍在进一步的扩大。上海地铁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2.3.1管理方式和维修方式相对滞后

上海地铁运营十多年来,引进并推行的维修方式主要是计划预防维修方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2000年开始意识到要向状态维修过渡,之后才逐步推出状态维修管理方式。由于维修方式的落后,导致了目前我们维修管理手段的滞后,我们的管理手段基本处于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

3.2.3.2基础管理的薄弱

上海地铁运营以来,在设备维修管理的指导思想上重在现场设备状态的安全稳定、能及时处理或排除设备问题,但由于管理模式变动频繁,对基础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以及前几年维修成本意识较差,居高不下的维修成本掩盖了基础管理薄弱的若干问题。

3.2.3.3检修委外缺乏竞争机制、检修效率低下

因为上海地铁的主要专业设备都引进自国外并集中在若干大的专业厂商,如车辆系统是AEG、Adtranze、Alstom,通信系统是SIMENSE,消防报警系统是Simplex。这些设备开放性不强,技术相对垄断,自身对这些设备的核心技术掌握不够,设备维修时还是必须与原生产厂商合作,依赖其技术服务。

3.2.3.4管理手段和综合维修管理水平落后

目前上海地铁开发实施的EAM设备管理系统,是一套设计比较完善的综合性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目前还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还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当中,还需要不断地去维护。而香港地铁企业早在10年前,计算机系统就已经成熟地应用于设备维修管理领域了。

3.3缩小差距的主要对策

针对上海地铁设备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本节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3.3.1强化设备前期管理,贯彻推行设备一生管理的理念

我们在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系统思考,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技术后盾,以避免或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1)体制完善。通过体制完善,地铁由国家投资建设,属于国有资产。政府应尽快将地铁的运营与建设由国资委统一委托给运营方和建设方,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运营权的分离。

(2)在设备选型时设备维护人员一定要积极介入,提出准确的设备工况条件并严格把关,防止设备在投入运行不长时间内各类消除缺陷、技术攻关项目费用的不正常投入,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关于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对设备安装的环境及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为设计部门提供详细的书面设计要求,并加强跟踪管理。

(4)我们在技术交流、谈判与合同签约过程中,除了认真消化技术资料外,还有将人员培训及参与调试的要求写进合同的有关条款,同时要求外方提供调试资料的最终版本。

3.3.2优化备件管理系统结构、流程优化,逐步降低备件费用

3.3.2.1备件管理系统组织结构调

机构调整需掌握以下五原则:

(1)管理结构扁平,机构简约,运行高效,控制闭环

(2)集中一贯与区域管理相结合;

(3)规范基层备件管理组织结构的原则;

(4)采购部门简化原则;

(5)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支撑的原则。强化管理功能;

3.3.2.2建立物流中心

各分公司的设备备件、物资仓库合并,与管理部门、采购部门分离,成立上海地铁物流中心,担负整个公司供应(仓储配送)职能。

3.3.2.3 ERP环境下的业务流程再造

(1)物料系统业务流程再造

(2)物流与资金流同步

(3)无库存管理

3.3.3加强设备维修队伍建设,推进完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3.3.3.1优化设备维修管理队伍

上海地铁目前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人员素质,要从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两个方面出发。

第一,要避免因为思想上的大意和不重视而造成设备管理的失误。

第二,要从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上提高设备人员的素质。

3.3.3.2计算机系统的充分利用

从设备一生管理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系统在每个环节都能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从设备基础管理阶段各种设备信息、档案的建立,设备在线运行诊断功能,设备维修管理以及备件库存科学管理等等各个方面,计算机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香港地铁自从90年代初,发展计算机诊断、专家系统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上海地铁也应挖掘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发计算机辅助系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章:结论和后续研究方向

通过上述各章节的阐述,本文就上海地铁运营的内外环境,实际管理的情况,依据香港、台北等城市的地铁运营业绩,上海地铁虽具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但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与香港等城市先进地铁还有一段差距,上海地铁设备管理差距主要体现在设备的前期管理方面、备件管理方面及维修管理方面。

上海地铁经过十多年的运营、近二十年的建设,已建成运营三条线,形成“十字加半环”的轨道交通网络。“十五”期间,上海地铁处于集中发展期,每年将有一到两条线建成投入运营。“十五”期末骨架网络形成后,共有400公里运营线路。同时上海地铁一号线已经投入运营10年,各种设备陆续进入大修及更新期,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加强上海地铁运营设备的维修管理,研究开展科学的维修管理方式,保障上海地铁正常运营。尤其在韩国大邱、俄罗斯、香港地铁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设备保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在深入开展上海地铁设备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通过和国外类似城市轨道交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目前运营设备的前期管理、维修管理、备件管理、规程规范、核心人才、维修成本等方面的研究而得出的。针对超常规发展的今天,上海地铁运营设备管理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构架、维修质量评估体系、各项运作规程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加强和提高上海地铁运营的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保证上海地铁运营安全,高效地发挥地铁运营在上海城市交通中的骨干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但由于缺少对专项管理课题研究的经验及有关国内外地铁管理的定量化资料的结果。所以本文局限与上海地铁的前期管理、备件管理、维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没有对地铁设备更新改造进行研究,这主要由于上海地铁运营只经历十年里程。但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当今设备管理的新理念,不断积累和探索上海地铁设备管理这一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跟踪实施状况。对上海地铁建设与运营验收管理进行研究及上海地铁设备维修定额管理研究,以适应上海地铁超常规发展的需求。

设备管理论文:加强施工设备管理保证二期工程建设

摘要:建设一流的三峡工程,需要一流的设备,更需要一流的管理水平。二期工程能否按照预定的目标实施,能否实现2003年第一批机组发电,关键在于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因此可以说施工设备是三峡工程施工的生命线。

关键词:施工方案 设备管理 工程建设

一期工程时,总公司采购了一批大型土石方设备,这些设备在一期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确保了一期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二期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总公司又采购了包括塔带机、缆机等在内的大量混凝土施工设备,二期工程能否按照预定目标实施,能否实现2003年第一批机组发电目标,关键就在于这些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如何!因此,可以说施工设备是三峡工程施工的生命线。

大家知道,三峡厂坝二期工程采用的是以塔带机为主、缆机和高架门(塔)机为辅的施工方案,这些设备不仅规模大、技术先进,而且体现的是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连续式的、工厂化的、高效率的混凝土施工方式。施工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管理思路、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变化,对人员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工人还是干部都要适应这一变革。建设一流的三峡工程,需要一流的施工设备,更需要一流的管理水平。这既是建设宏伟三峡工程的需要,也是我们各施工队伍面向二十一世纪、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需要。只有管好、用好这些设备,充分发挥其潜能,才能保证三峡二期工程建设。

1 厂坝二期工程施工方案的决策过程

1.1 厂坝二期工程的施工特点

施工方案的正确决策是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得以控制的关键,在技术进步的当代,施工方案的核心是施工设备,对厂坝二期工程这样一项重要而且极富挑战性的项目,施工设备的选择是重大决策,历来备受各方关注。从过去论证阶段、初设阶段以及国家“六五”、“七五”攻关,都把它列为重大技术课题。

施工方案的选择必须紧紧把握工程的特点,与其它工程相比,三峡厂坝二期工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混凝土工程量大,仅厂坝二期工程而言,混凝土量即达1238万m3,为已建的巴西依泰普工程的0.9倍,我国最大水电站葛洲坝工程的1.2倍。

(2)混凝土施工强度高、高峰出现早、高峰期延续时间长。预计年最高强度将超过500万m3,最高月强度将超过50万m3,更是远远超过依泰普工程年最大强度304万m3,月强度34.8万m3的水平。

(3)金属结构制作安装量大(11.6万t),以溢流坝段为例,导流底孔、泄洪深孔和表孔三层孔口的闸门和启闭机的安装,必须与混凝土施工基本同步和交叉进行。

从以上特点不难看出,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常规的手段是难以胜任的。在初设阶段,长江委进行过长期论证,曾经做过大型塔机方案、高架门机方案、缆机方案和塔带机四种方案的比较,并在当时条件下,推荐大型塔机(配钢栈桥)方案。

1.2 三峡总公司成立后厂坝二期工程方案的决策

决策既要有科学的态度,又要有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勇气。在厂坝二期工程施工方案的决策问题上,三峡总公司始终遵循这一原则,采取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在初步设计提出的方案的基础上,又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决策过程简单回顾如下:

(1)总公司于1994年、1995年初和1996年中三次组团赴美国、墨西哥、巴西和委内瑞拉的厂家和工地,对塔带机等设备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

(2)为慎重起见,总公司于1994年从美国罗泰克公司购进一台TC2400型塔带机,在纵向围堰施工中应用,以便取得经验。

(3)为了进一步调动供货厂家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了合理降低价格,总公司于1995年进行带方案施工设备采购招标,希望厂家根据三峡厂坝二期工程以及各自设备的特点,作出优化配置。这次招标共吸引了全世界7个著名厂商前来竞标。开标后,总公司立即组织国内知名水电施工专家评标,根据专家推荐意见,初步确定塔带机为主的施工方案。

(4)由于塔带机是一种新型的机械,使用经验少,因此,施工方案上存在不同意见。为此,总公司又于1996年6月,请参与三峡施工的各大水电集团进行论证咨询,经过分析论证,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塔带机为主的施工方案适合三峡二期工程施工特点,是完全可行的。

(5)为了使塔带机及供料线的布置更加优化合理,总公司于1997年底分别聘请曾经使用过塔带机的两家国外承包商法国SPIE公司和美国ATk1NSON公司进行优化咨询。

(6)尽管塔带机具有效率高、覆盖范围大等优点,但是由于它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机械,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合理权衡其利弊,因此,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三峡总公司曾数次向三建委汇报,最后由三建委最高领导层予以原则批准。

(7)上述确定了的施工方案纳入厂坝二期土建、金结安装的招标文件中,各施工承包商都予以积极的呼应。在标书中,我们还特别说明,在大的方案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各施工单位可结合自已的经验,进一步优化。现在实施的方案,实际上是经过各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措施中优化调整过的。

上述过程说明厂坝二期工程施工方案是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确定的。二期施工方案的及早确定和业主对重大设备提前采购,提供给中标单位使用等一系列决策是符合三峡工程特点和管理体制的。它凝结了国内外水电专家及三峡建设者的心血。是民主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3 塔带机为主施工方案简述

以塔带机为主施工方案的设备组合,简单概括为6418227这一组类似电话号码的数字,即6台塔带机,4台胎带机,l台大塔机,8台高架门机,2台缆机,2台履带吊和7座拌和楼。塔带机为主施工方案的总体思路是:①塔带机浇筑为一条龙作业,生产效率高,适宜于连续、高强度的混凝土施工,承担混凝土浇筑的主要任务。②配备缆机、高架门机等作为辅助设备,负责金结安装、备仓、仓面设备转移等任务,避免因塔(顶)带机的工况转换而影响效率。③拌和能力配备留有一定余地,以利塔(顶)带机效率充分发挥。④供料线布置为一机一带,确保塔(顶)带机运行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思路,设备布置如下:

(1)控制工期的最关键部位是溢流坝段和厂房坝段7#~14#,布置6台塔(顶)带机。利用塔(顶)带机自身的不断爬升,l#塔带机控制范围(即溢流坝段17#一23#)可以将大坝浇到185m高程,其余部位的塔(顶)带机可以将大坝浇至155~160m高程。

(2)布置2台摆塔式缆机,形成跨越厂房坝段和溢流坝段、覆盖范围为坝轴线上游15m至下游65m的空中走廊,负责该范围上游部位的金属结构安装、仓面设备的转移、材料转运以及大坝155~160m高程以上部分的混凝土浇筑等任务,并可在塔(顶)带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提供空中支援。

(3)在溢流坝下游布置高程45m栈桥,上面布置1台大型塔机和1台上海港机,主要负责下游面的仓面准备、金属结构安装等任务,同时也可作为混凝土浇筑的一种备用手段。

(4)在坝轴线下游0十60.5m处,布置120m高程栈桥,初期先形成左非12#~18#以及左厂1#~6#坝段部分,并布置2台吉林水工厂 MQ2000型门机,用于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待大坝浇至140~150m高程(约为2001年10月),120m栈桥全线贯通,45m高程栈桥的大型塔机将拆装至120m栈桥上时,与缆机共同负责溢流坝段155~160m高程以上部位的混凝土。

(5)厂房施工采用4台上海港机厂 MQ2000型高架门机,门机轨道布置在厂房下游30m高程。

(6)厂房和厂坝之间设82m高程栈桥,布置MQ6000型门机1台,负责压力钢管以及厂房内蜗壳等吊装。

(7)共设置4个拌和系统,总计7座生产能力为240~360m3/h的拌和楼,分别对应大坝、厂房的三个标段,通过五条输送皮带将拌制好的混凝土运至塔(顶)带机。按此配置,可以满足60万m3的常温混凝土月强度和45万m3以上的制冷混凝土月强度,使塔(顶)带机有足够的混凝土供应。

上述各种设备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各具职能,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施工设备体系,它既以合理的效率与工程总进度、浇筑速度相匹配,又留有较大余地,有充分发挥设备能力的回旋空间。这样的施工设备组成就构成二期施工方案的核心,能够适应三峡二期工程施工的特点。

1.4 通过前一阶段的施工实践,已有力地说明了塔带机方案的选择是正确的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塔(顶)带机都已安装完毕,1#及6#永久供料线也即将形成,葛洲坝集团和青云公司已经用塔(顶)带机浇筑了40多万m3混凝土,其中2#塔带机最高班产量达1270m3,最高日产已超过2000m3,3#机的平均小时生产率达到166m3,月浇筑能力已达4.7万m3。尽管还没有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但是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过去人们担心的一些技术问题,如能否浇筑四级配的问题、漏浆问题等,已经初步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当然,现在使用的临时供料线过渡到永久供料线,在管理上还要有新的突破,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是能够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塔带机为主的施工方案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们说施工方案的选择是正确的,并不是说可以高枕无忧。在看到并充分发挥以塔带机为主的设备体系的优越性的同时,要充分估计到它的风险性,并要有足够的准备。一是塔带机为主施工方案中还有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如混凝土温升问题、混凝土级配、标号的调整问题,设备的安全防撞问题、如何保证设备在高强度施工条件下长期可靠运行等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解决好。二是作为完整的设备体系,还没有最终形成,还没有取得大量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当主要的单项设备出重大故障后,虽其它设备可适当支持,但支持力是有限的;而且“一条龙”配套的设备更是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全局。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1.5 其它部位的混凝土浇筑体系也正在形成

二期工程施工的另一个重点部位永久船闸的清基交面工作也已接近尾声,混凝土施工设备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体系在逐步建立,大规模混凝土施工的局面正在形成。

2 对当前设备运行和管理状况的评价

如何评价当前设备运行和管理的现状?我想既要看到成绩,树立信心;更要正视问题,下决心解决好。

2.1 成绩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设备安装方面到目前为止,承担厂坝施工任务的各施工单位共完成了4台塔带机、2台顶带机、4台上海高架门机、l台大型塔机、1台吉林高架门机、l台MQ6600门机等13台套特大型设备以及若干自带设备的安装,2台摆塔式缆机的安装,l#和6#供料线的安装也已进入尾声。这些设备不仅安装难度大、而且很多属第一次安装,安装过程中,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缺图缺件、缺陷处理多、厂家服务人员不到位等各种困难,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国外也未能达到的纪录,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比如,三七八联总承担的4#港机的安装,不仅安装进度快、质量好,而且能够主动帮助厂家找出缺陷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了良好的技术素质。再比如,葛洲坝集团承担的4#塔带机的安装,前一阶段进度和质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一向比较挑剔的“老外”也很佩服,只可惜一场暴雨,将控制柜和液压马达等淹在水中,致使安装工期有所延长。

(2)在设备手段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率,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施工计划 厂坝二期工程的特点决定了从开始就要求达到较高的强度,因此,操作人员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熟悉设备的运行。在拌和系统尚不完善、采用临时供料线的情况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基本上满足了年度计划的要求,一季度稍差,从二季度以来,月月完成生产计划,混凝土生产稳步上升,设备的使用效率逐步提高,全工地混凝土浇筑的月强度已上升到40万m3的水平,6月份就打破了原苏联古比雪夫水电站的36.5万m3的月强度水平,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在主设备投入前,各施工单位积极主动想办法、采用的一些过渡手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

(3)已初步建立设备管理的良好机制 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大家所认识。各个施工单位都分别建立了运行维护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葛洲坝成立了79系统和90系统两个项目部,专门负责包括拌和楼、供料线和塔(顶)带机的安装和运行维护工作;青云公司也成立了顶带机项目部,选派了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进入项目部,初步形成了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良好机制。三七八联营公司也有较健全的设备统一调度管理的班子和制度。

(4)积累了一系列适应塔带机浇筑混凝土的经验针对塔(顶)带机的施工特点,各单位在仓面设备配套、防止骨料分离、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为下一步塔带机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2.2 存在的问题

(1)安装进度滞后,验收也滞后,障碍着设备体系的完整形成和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设备的投产日期均落后于预定的工期,塔(顶)带机的永久供料线施工更是滞后,再加上验收工作也抓得不紧或有些尚未具备条件,致使完整的施工设备体系未能及时形成。同时,一部分同志对业主采购设备、施工承包单位使用的体制或者不熟悉,或者不理解,或者有一些疑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的验收工作。

(2)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设备管理水平较过去有了提高,但是目前管理仍然是粗放的,对设备的认识和掌握水平还较低,有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不少已经投入运行的设备存在着安全隐患,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设备本身的缺陷,即设计制造不合理造成的,也有忽视维护保养或对设备的认识不深造成的。后者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客观地讲,我们对于包括塔带机和供料线在内的设备的认识和实践还是很有限的,有不少是首次安装和使用,配件的供应和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有些基本的维修工具尚未完全掌握,对于控制系统更是知之甚少。现在厂家服务人员还在现场,出现问题还可请人帮忙,如果再过一段时间,厂家人员撤离后,我们怎么办?不仅进口设备存在上述问题,国产设备也同样存在。

塔带机操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操作不熟练不仅会影响到生产效率,也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还会影响到安全。因此,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其责任心教育,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设备安全运行机制亟待加强

各种设备立体交叉作业,相互干扰难免,设备相撞的事件已经发生多起,幸未造成大的损失。由于塔带机是固定不动的,一旦出现故障,无法相互支援,其它辅助设备的支持毕竟有限,因此,安全问题是塔带机方案的要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设备安全还应包括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前不久其它工地塔带机机房发生的火灾事故,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任何粗心大意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切不可麻痹大意。

3 对加快设备安装和验收,搞好设备管理的几点意见

我重点针对塔(顶)带机、运输线、拌和楼“一条龙”的管理讲意见,原则应当是适合其它设备的。

3.1 加快供料线安装,尽快全面形成完善的施工设备体系

目前,塔(顶)带机的永久供料线正在紧张安装。我们应该看到,临时供料线的使用期是有限的,而且采用汽车转料也不可能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因此,必须加快永久供料线的安装,加速临时供料线向永久供料线的转换。采用永久供料线和采用临时供料线施工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的区别,转为永久供料线后,由于管理的模索和各环节的磨合,也可能会有短时间的生产率下降情况。如果三季度永久供料线还不能形成,到四季度仍然在摸索永久供料线生产的经验的话,那么四季度的高峰强度就难以保证,今年的年度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要求各施工、监理和总公司有关部门等各方加强协调,有问题及时解决,共同努力,加快安装进度。特别提请各有关方面,要注意处理好同设备制造商、进口设备厂商的合作。要本着按照合同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去做工作。尤其要注意对国外引进的先进东西持虚心学习的态度。

3.2 抓紧设备的验收,促进设备的完善

设备的验收分为安装验收和设备采购验收,前者由监理负责组织,后者由业主负责组织。严格讲,没有经过验收的设备是不能投入正常运行的,目前已经投入初期运行的设备中,绝大部分都还没有经过验收,这既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也不利于严格按合同执行,并建立正常的甲乙方及各方的相关责任制。设备采购验收,在安装验收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义务协助业主完成对制造厂家的设备采购验收。现在经过有关各方协商,已经列出了各种设备的验收时间表,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抓紧设备的验收,促进设备尽快完善。少数在验收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遗留问题,限期处理。

3.3 提高对设备维护保养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行强制性保养制度

前面已经讲过,设备是工程施工的生命线。陆总经理也说过:“设备是纲”,纲举则目张,设备好,运行管理又得当,工程自然蒸蒸日上。从当前情况看,最主要的还是设备的管理,没有良好的设备维护作保证,工程就没有保障。我们应当把设备看成是有生命的,与人一样,要吃、要喝、要休息,要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善待设备,自然会得到良好的回报。各单位主管生产或主管设备的负责人,应该以系统的观点全面分析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正确处理好生产与设备维护的关系,一定要把强制性的维护保养纳入到生产计划中,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深入贯彻。不仅仅是业主提供的重大装备,各单位各部位自有设备的管理亦应同样要求。

3.4 建立健全大型设备集中管理、科学调度的机制,加强设备的管理和消化吸收

不论是国产设备还是进口设备,都不可能长期依赖厂家,因此,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必须做好消化吸收工作,建立起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系统。

技术保障体系的建立必须从管理机制上入手。进入二期工程以来,我一直倡议,每个施工承包集团都必须对大型设备集中管理、科学调度,并建立一支人才集中、机制灵活、管理严格、制度健全的专业化运行维护队伍。这支队伍首要的任务是把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特别对运行和管理塔(顶)带机“一条龙”要摸索建立一套“工法”。三峡有如此众多精良设备,建立管理制度和工法的历史责任我们应当担起来。第二,要全面研究消化设备的关键部分。也可以请一些国内的专家或科研机构进行研究。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和设备公司就此已做了一些工作,希望继续抓紧做好。

3.5 关于配件管理

配件管理,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一环,根据合同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可按这样一些原则处理,并纳入到规范的办法中去实施。

第一,根据合同规定,配件供应和管理是承包者自己的责任,业主可以提供协助,但不承担合同中规定的应由承包者承担的责任。业主供应的配件,合同中已列明价格的,将严格按规定的价格收费,合同中未列明的,将在服务为主的前提下,确定合理价格。

第二,尽管合同有明确规定,但是靠施工单位自身的力量做好如此众多设备的配件供应及管理工作,在技术上、资金上都是有困难的,特别是进口设备更难。因此,既要尊重合同,又要实事求是。业主有义务帮助各施工单位做好配件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第三,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如将所有配件工作一下子转移到施工单位,确实有困难,因此,可以考虑一个过渡期,逐步将配件管理的任务过渡到施工单位。在此期间,一方面各施工单位要积极组建自已的配件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提出需要设备公司准备的备件清单,并对此负责。在配件管理工作步入正轨后,施工单位主要负责常用的、易损易耗件的配件储备,设备公司则主要负责损坏机率较小的,重要的备件的储备。

第四,施工单位准备配件所需资金,总公司将采用垫资的办法予以支持。由双方专业人员具体商定备件的正常储备数量及所需的资金,总公司予以垫资。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垫付资金专款专用。对于完工后剩余的质量合格的配件,凡属正常储备范围内的,业主可考虑购回。

3.6 围绕着管好用好设备,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设备管理各方的工作关系

涉及业主采购的施工设备,在工地有两个合同在同时运作。一是二期厂坝土建(含金结安装)合同,是由三峡总公司同各个施工单位所签之合同。合同中已规定了施工承包单位负责安装施工设备的相应条款。此项合同是由总公司工程建设部(项目部)作为甲方代表,施工单位作为乙方,并相应聘请了土建监理(简称);二是施工设备采购合同,是由总公司同各设备制造商签订的合同,该合同中除规定了厂家制造、运输等责任外,还规定了对安装这些设备的指导及售后服务等。此项合同的甲方代表是总公司设备公司,与其相应的,也聘请了设备监理(简称)。两个合同在现场的结合点是安装和验收。我们曾明确,在安装和验收期间,由建设部总协调,具体的工作和责任,设备公司要多承担一些,土建、设备监理的衔接,由土建监理进行必要的协调。

随着设备安装进入尾声,验收逐步结束,设备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生产关系和几方职责的界定上,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下几点。一是施工设备的运行管理纳入到二期土建合同管理中,建设部(项目部)全部承担合同的甲方管理和职责(设备公司接受建设部的协调);二是土建监理和设备监理“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土建监理要全部地承担起土建合同,包括施工设备运行管理的监理职责;三是设备公司要配合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做好设备验收确定的完善工作,经双方约定的配件供应工作,组织制造厂家必要的售后服务等;四是继续用好奖励机制,促进施工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全工地红旗设备评比活动要继续坚持,由工程建设部同设备公司共同组织,而且要扩大范围,施工单位自有设备也可列入评比范围。评比奖励的目的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需要进一步强调几方的合作精神和三峡建设者的“团队”精神,只有把职责明确和加强协调合作两方面都做好了,才会形成一个与设备体系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三峡工程建设进入二期已大半年了,特别是经过今年这7、8个月的混凝土大规模浇筑实践,我们对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施工设备的至关重要性,也有了较深切的体会,应该指出,二期工程中最艰难、延续时间最长、质量要求最高的仍然是高强度的混凝土浇筑,尤其是从1999年至2001年三年中要完成1400万m3的混凝土,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考验,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施工设备。混凝土浇筑能否达到高质量、高强度是实现2003年发电的关键,可见,设备能否管好用好,也是发电的关键,我们三峡建设者应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设备问题,也应该付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设备管理论文:浅谈医疗仪器设备管理体会

[摘 要]医疗仪器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对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的工作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购、订购、验收、资产管理四个环节。

[关键词]仪器设备;资产管理

医院是以解除病人痛苦,救死扶伤为宗旨。而实现这个宗旨除了医护人员具有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护理外,伺时也需要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医疗仪器设备来帮助医生们进行诊断、治疗,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如何让医疗仪器设备在医疗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抓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关键。主要休现在选购、订购、验收、资产管理等四个环节。

1 选购

这是个首要环节,确定了要买何种仪器设备后,面临选择何种型号、规格的产品,要做到:第一,要考虑可行性、适用性、是否适用于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第二,要明确订购的产品应该具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第三,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选购好型号和规格。第四,货比三家,原则上选择3-4个在国内外事有信誉,有生产许可证,有经营许可证及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企业和厂家,向对方发出邀请,进行招投标事宜。首先听介绍,了解报价,医院订购医疗设备的决策人员经过认真论证、比较,做出决定。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合理地、正确地选好所需购的仪器设备。

2 订购

选购好产品的厂家、型号、规格接下来的工作是订购。订购过程必然会产生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订购合同。合同的内容包括品名、型号、规格、生产厂家、价格、付款方式、到货日期、包装要求、售后服务、所购产品的配置和性能要求及其它附加事宜等均要考虑周详。一份有效合同应该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上,公平、透明、合理,明确供需方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体现出订购过程和规范性和严肃门生。

3 验收

到货后是验收,包括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验收要求验收人员认真负责,以本医院的利益为重,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在物资验收过程中原则上要按有效合同和配置清单验收的要求验收。具体包括:(1)外观是否有损坏;(2)物资是否齐全;(3)是否符合订购的配置要求;(4)详细记录,记录其型号、规格、系列号或出厂编号、安装和验收时间;(5)资料收集,随机资料均要登记。

性能验收,是在仪器设备完全安装调试好后进行,由专业人员或操作人员、使用科室领导把关。对仪器设备按性能指标的要求进行逐项测试。

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达到要求后才可以正式验收。

4 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以上选购、订购、验收三个阶段的延续,仪器设备管理中的资产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医院领导、管理人员及设备使用人员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并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完善。我院从1993年创三甲医院以来,医疗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工作开始步人正轨,经近十年的探索,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建立医疗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制度,设立一套完整的账、物、卡,一式两份(设备科一份,使用科一份),同时实行电脑化管理,每月定期增添新购的财产账,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厂家、价格、购置时间、使用科室等;每年对全院的账、卡、物核对一次。

4.2 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效益分析。每月做好在用的万元以上仪器设备的单台效益分析工作,使用科室每月要将仪器设备使用的病人数、时间、收入、支出、机器运转等情况上报设备科,然后用电脑进

行效益分析、对比,报院领导提供参考;通过效益分析,加强了对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及时维护和保养;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

4.3 做到合理、充分利用医疗设备。对一些科室使用率不高的设备甚至个别闲置的设备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调配如呼吸机、常规设备等尽量不浪费设备资源。

4.4 医疗设备的报废。可随时申报。对于使用时间过长,几经维修不好,无使用价值的设备,必须经维修专业人员鉴定,认定没有维修和使用价值的才同意申请报废,经主管设备科科长(1000元以上

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正式办理报废手续,对部分符合报废条件但可用于教学的设备按报废留用处理。

4.5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归档的材料包括从申请购买设备到验收整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材料和设备的随机资料。主要包括:可行性论证表、申请表、招投标事宜、谈判记录、标书或合同、装箱清

单、验收安装报告、随机资料以及办理进出口手续的相关材料等。

归档文件按照国家一级档案单位的建档要求,对全院在用的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进行档案管理。当时,这是一项偿试性工作,因为全国没有一家医院的医疗设备按国家一级档案单位要求立档,所以没有经验供参考学习,在具体立档工作中是走一步、看一步,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经过了:(1)、收集资料;(2)分类,按仪器设备的性能进行分类;(3)、编码,编码在分类的基础上主要的要考虑到计算机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的要求;(4)、整理、装订;(5)、归档等五个步骤。历时半年,于1995年通过了国家一级档案单位的评定。

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有利于管理人员依据原始资料处理一些履行合同中未尽的事宜,方便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查找说明书解决操作上和维修上的难题。如我院购买的通用公司核磁共振仪,2001年6月出现的一次故障,维修工程人员依据档案资料和经验查出故障为控制台一个5V 300A调节器坏,更换需5.683万元人民币,工程人员自己想办法,根据资料的要求,仅仅花费80元人民币买了配件就排除了故障,短时间内让机器运转正常。病理科德国的CNI-1500型的冰冻切片机,2002年3月出现一次故障,经查找为风扇坏,与供方商量,对方报价4000多元,工程师从档案室借出这台机的资料,详细查阅,根据仪器的要求在本地购买了40多元的配件进行改装,排除了故障。机器运转正常等维修事例,为临床工作赢得了时间,为医院节约了资金,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以上四个环节是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使用高、精、新医疗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对管理要求更为突出。现实要求医院从上到下各部门要加强管理意识,管理好设备、用好设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认真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符合医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医院在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