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时间:2022-04-12 03:15: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大学语文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浅议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 大学语文 文化素养 心理素质

论文摘要: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近来变得越发的不景气。而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对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德育素养、心理素养,以及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创造有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强化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发挥其育人功能。

一、职业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需要

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就应该与那些没上过职业院校,初高中毕业后便直接就业的学生有所不同,职业院校的学生除了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基本技能外,还要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负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当代民族文化的精粹。众所周知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化,汉语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义务与责任,学学语文课,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使中国传统的、当代的文化得以传承。

(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需要

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推进素质教育,要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题,这次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认为国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的号召没有问题,而是各校在执行的过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要着重推进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德育素质不可忽视而大学语文课在这方面可发挥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往往能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感化学生,使其向善避恶。

(三)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今巨大的就业压力、过快的生活节奏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给许多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几年大学校园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恶性事件,这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这些现象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职业院校的教育同样不能忽略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虽然各高校已经配备了心理教师,但又有谁愿意在众目睽睽下作为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走进心理诊室呢?况且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大学语文课可以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感悟到珍视生命的意义,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奋斗目标。学习型社会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终身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职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也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学生今天就业明天失业的现象的发生。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枯燥,缺乏时代感

目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材并不单一,至少从形式上来说是这样,但真正适合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教材都是新瓶装老酒。为与其他教材区别,一些教材采取了在个别篇目上进行调整的方法,然后在教材的最后加上应用文写作的相关内容,实际上就是把一般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与应用文写作课压缩在了一本书中,并未真正考虑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特点与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强调工学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为了避免职业院校课程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之嫌,一些院校过度地突出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很多人以为大学语文这门课在职业院校是可有可无的,于是大学语文课便成了陪衬,所以各职业院校无暇顾及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同时在科研立项、课程安排上语文教师又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常常是敷衍了事,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

与本科院校相比,职业院校学生的分数要低一些,一般对知识性内容的学习不大感兴趣。而大多数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都比较弱,学生本人又并未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大都认为这门课没有必要,毕竟自己是中国人,汉语是母语,又学了多年的语文,自己还有专业课,与语文联系似乎也不大,或者根本没有联系。然而在写毕业论文或做毕业设计时语文功力不足这一问题就会凸现出来:论文或毕业设计中大量地存在着错字别字、词不达意、句子不通顺等问题。

三、深化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职业院校需要给语文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即大学语文课要得到应有的重视,为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搭建一个合理平台。各职业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情况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酌情增强语文教师师资力量;不要随意删减语文课课时;鼓励教师学生开展各项语文活动,如演讲,专题讲座等;给语文教师科研机会,培养其科研能力。

(二)培养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要有“忘我”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所谓的“忘我”就是要知道无论自己身处何境,毕竟我们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言行将直接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们的学生,我们且不可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自己的学生,一定要以“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少想自己的得与失,少一些牢骚和抱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辨能力,努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将来可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所谓创新就是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中既“备自己”又“备学生”,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会在教学改革中真正受益。我们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不是表面热闹而是让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我们以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师生互动。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和时间。可以让学生针对所学文章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以了解学生对该文章主旨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概括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也可以随时提出意见及建议,针对学生的意见、建议,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教学内容及网页的栏目、内容进行调整,以保证网页的时效性。学生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教师便能够及时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及教改工作积累一定的材料。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献,包括一定的文章和相关的一些文献目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发现的“美文”提交,经审核后可以资源共享。这确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在学生受益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得一些有关学生状况的第一手材料,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要有适合高职院校的教材

我们以为教材应该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乐读爱思,引发学生关于生命、生活、情感等问题的思考,以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与高职院校学生密切相关的人文素质。内容要由形式来承载,因此形式设计也是教材编写的一个重点。我们应该参考当前流行报刊杂志及畅销书的形式,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来确定本教材的形式,力争做到教材的形式既要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乐于读书,又要符合语文课堂教学用书的特点。例如可以适当地使用不同的颜色,运用不同的字体,在必要的地方配上一些插图等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解决以往教材形式单一的问题。

形式上的设计只是教材吸引学生眼球的一个前提策略,要想达到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教材的既定目的,内容的设计上很是重要。依据当今社会的一些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及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我们以为大学语文课教材的框架应该具备如下特点:教材取材的原则是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不单单是新颖)、典型性、可读性,几篇文章不是同一内容的简单累加,每组文章的选择要有一定的立体感。材料的来源:一切符合本类型教材的文字材料均可以作为备选,以材料的内容及语言表达为主要依据,同等条件下考虑作家及出处等问题。应该酌情增加与学生的专业相关的应用文,注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旅游专业的大学语文课便可以增加导游词写作等相关内容。

总之,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地了解一些当今社会与职业院校学生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及现象,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改革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让大学语文在职业院校中呈现出勃勃生机。

大学语文论文:浅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学习评价 问题 改革措施

论文摘要: 用单一的考试与测验方式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有失教育评价的功能, 尤其不利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新观念,改革评定方法,既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又能实现培养现代适用人才的教育目的。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生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生评价体系方面改革的措施。

《大学语文》是高职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其内容既有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又注重专业需要,服务于专业能力的培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也是切合各专业学生所需的基本素质。情感、态度、习惯、方法、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与练就,它依托的是参与、是过程,如果评定语文能力,只看期末考试的“一纸试卷”,那就落入了以分数论优劣的评价误区而无法达成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高职学生本来文化知识基础差, 知识缺乏系统性,成绩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自卑心理较严重,我们还采取普通高校的教学评价模式, 那只能使他们对学习更无兴趣,也更加重他们的自卑感。作为教学手段之一的学业成绩评定,只有切合实际、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才不失它的教育评价功能。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学习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学习评价具有反馈教育信息,促进学生自我反省,改进学习策略,指导教师改进教育实践和教育教学方案的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学生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评价方式和途径单一。如过分迷信回忆式纸笔测验模式,量化和客观化评价成为主观追求,侧重评价学生的知识识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或以少量甚至是一篇小论文为主要评价依据来评定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不高,成为伪评价。

(二)对形成性评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更加注重评价的过程,更加人性化,但操作起来不便利。所以大学语文在选择评价方法时,有限少量的纸笔问答式测验(1—2次)和终结性考试仍被视为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并在学期成绩评定分数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三)评价主体单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仍沿袭中学语文评价传统,教师被视为学生学能评价的主体,学生被视为被评价对象,在评价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四)评价内容较为单薄。如过分重视汉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动机、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这种学习评价模式重结果轻过程、重理性轻情意、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这样做的影响是:第一,可能模糊学生对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的本质的认识。学生会误解学习评价的本质,误以为学习评价是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是为了证明教育结果是否与教育目标一致,把评价结果当作学学语文课程的目的,突出强调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这样,评价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当评价成为学习者之间学习与发展优劣比较时,当评价成为人才预测和选拔的工具时,评价的本质就被曲解了。第二,不能全面深刻地反映学生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活动中所出现的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不能为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和学生改进学习策略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的措施

(一)充分体现学生作为评价的参与者的主体地位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促进人的发展是所有课程的工作中心。因此,大学语文学习评价要围绕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传统的目标评价理论的支配下,大学语文学习评价被认为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反应,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大学语文课程评价一直强调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客体。这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所以,根据现代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大学语文学习评价要求尊重学生解读作品的权利和自由,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容很丰富。就语文知识素养而言,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就语文能力素养而言,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和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就语文情意而言,包括兴趣、情感、态度、习惯。

因此,大学语文学习评价内容具有综合性。从评价领域而言,它的范围不能仅限于知识和能力,即认知领域,还要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也就是说评价既要对产生这一学习的结果进行判断、描述和解释,又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判断、描述和解释;既要看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修养等非智力因素作用的一面。

(三) 注重过程评价,在过程评价中以五个维度考察学生

1、参与状态。在全期语文学习中学生是否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讨论发言能否写出发言稿或者讨论提纲。

2、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灵活应对研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和独创性,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敏捷性与逻辑性。

3、交流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与信息交流,二看交流时能否具备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4、情绪状态。先看学生是否有饱满的热情,除了自己积极表现外能否静心倾听他人的发言,和大家一起体验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再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

5、生成状态。既看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自圆其说, 每个话题的展开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并能取长补短,激发求知欲望,也看学生是否能保持学习的兴趣,在课后自觉地继续探究。

(四)以定性评价方法为主,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大学语文是一门具有公共基础性质的人文素质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不全是一门认知的学科,教材没有明确的内容阈限,知识的系统性也有较大的人为因素,它的教学是多元和综合的。而语文能力是一种智能和技能的综合,因此学生的语文成绩或能力,不能只用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成绩来作量化测定,纯粹的量化和客观化评价难以全面深刻地反映教育现象的真实信息。而定性评价方法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定性评价能较为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在充分肯定进步的同时,又能提出问题;在鼓励和表扬的同时,又能看到缺陷。定性评价重视环境对课程的影响,重视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认为这是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总之,定性评价方法可以通过调查,充分地揭示、描述和解释大学语文课程活动过程中的特质,从而显示其中的意义。

(五)评价方式力求丰富多样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测验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这种方式,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可是,单凭测验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获取信息,但不足以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貌。测验是一种重要评价方式,但评价并不等于测验。很明显,测验评价存在如下缺陷:(1)题目数量、类型有限,评价内容难以全面和详实;(2)数字化结果的内涵模糊,对于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缺乏针对性;(3)仅靠分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具备说服力。所以,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要做到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采用不同的评价形式。如可采用观察、面谈、课堂问答、写作、练习、问卷调查、座谈、典型例子分析、辩论、演讲、表演、展示、写文章、考查、考试等方式或途径,评价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

大学语文论文:浅谈大学语文现状及改革策略

[论文键词] 大学语文 现状 改革 策略

[论文摘要] 《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理应受到格外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受到更多的指责,关于相关的大学语文研讨会也在积极探讨这个问题。本文旨在对《大学语文》的现状与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正以迅猛的态势向我们袭来,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汉语言及汉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边缘化”让人感到担忧和焦虑。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其鲜明特色,专业针对性强,以培养能力为主,基础理论适度,适当反映技术科学领域内的新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是与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而存在的,但大学英语的地位似乎要比大学语文高许多,国家级的英语考试占据了大学生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还要多,学生们为了过级纷纷参加辅导班,购买参考书、耗费时间、精力、金钱,其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

1.无教学大纲,目的性不明确,定位模糊,课时少,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间及周末,授课质量难以保证。以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大学语文》课程并非全校性开设,主要是给艺术类的学生开设。

2.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笔者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所期望的大学语文课应该是有意义的,气愤活跃的,可以畅所欲言的,而不是听老师讲解诗词的作者和内容。

3.教学手段仍显过于呆板,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应经常观看相应的影片,记录片,把语文与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当然,作为体现现代教学技术水平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决不能仅仅以现代技术去置换传统手段,而应自觉革除传统教学观念和手段中不符合现代教育精神的东西,尊重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的潜在需求,以实施全面素质为己任,着意追求这一新型手段的辅读价值。适当延伸大学语文的课外视野,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征文、征稿、成立读书协会、演讲比赛等。毋庸置疑,大学语文所选取的文章所体现的道德,爱国,婚姻理念,则侧重于艺术化的表达,而不仅仅局限于字词句,适当增加讨论,真正体现出作品的人文世界。

4.缺乏一种衡量教学水平的测评机制,个性化教学与规范化管理相互矛盾。国家教委高教司认为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入学以后进行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高教司目前正在着手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之一便是大学语文考试计算机题库的研制。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中心张鼎政老师指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强调语言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文知识的积累。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找工作,不会写简历和求职信,甚至就连自我介绍也不令人满意。所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考核的目的旨在文从、字顺、得体、流畅。

二、《大学语文》教材现状

大学语文教材,大体都是选择本国过去和现当代名家的各体文学作品,根据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目标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对作品加以组合,在一定的教学设计下编成。所选的作品总求能体现高尚的思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教材作为一种中介,通过阅读,思考,共同讨论辨析,导引和潜移默化感染青年学生,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自然也要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本国语文较高水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可谓是杂乱无章,在200多个版本里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导致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无相关的配套参考书,网络课件也是应付了事,体现不出互动的特点,因而也接受不到来自教学一线师生反馈的信息。过多地重复中学语文的篇目,无新颖感可言,致使学生谈到大学语文便认为是“高四语文”。这类尴尬场面值得同行们认真反思。

三、大学语文改革策略

1.从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教育着手深化大学语文的改革。大学时期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假如一个人的价值底线确立算是精神成人的话,那么他的成人过程是需要营养的。而大学应该为精神成人提供真正有效的营养,大学语文教学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职责。要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大学生必须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方可综合体现其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华东师范大学方智范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涵养之神思”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大学语文灌输着人文思想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教学理念的革新。中学语文,更多地受到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无形制约,许多语文教师是以提供对母语的技术分析能力为目标,往往注重从作品主题,表现形式,语法修辞,句形句式等方面让学生掌握“解剖”的本领。而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则更侧重于借重作为文化精髓的文学名著之熏陶,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文化亲和力与价值判断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对生命、人类、社会、自然的尊重和关爱,并最终达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

3.考核形式及教学手段的革新。大学语文课的考核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教师要么采用闭卷的形式,但有要给学生勾划重点,否则会有大量不及格;要么采用开卷的形式,让学生比较顺利地通过。笔者在实践中基本思路在于测评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比如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出勤率、分组论文讨论及课堂笔记等综合组成。至于教学手段的创新则是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现有教材中的语文真正适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的并不多,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某一知识核心,将课内的,课外的,已学的,未学的,不同时空的,不同领域的东西联系起来,在丰富多彩,新鲜活泼,充满好奇的带有自身诸多生活体验的社会语文研讨氛围中形成大单元教学,进而构建语文知识体系。讲解少一点,分析集中一点,多让学生在社会大语文中历练,感悟,内化。在这一点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确实具有无限宽广的拓展性。

4.教材建设的创新。教材的多元化是商业利益的驱动所导致,“合而不群”这是一门学科不断发展的趋势。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是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的方针,不断推陈出新,不断适应新的时代环境,那些落后的观点,与当代大学生年龄,审美不相符合的文章或教材应该逐渐隐居幕后。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那些在内容上表现为开放性与完整性,在体系上注意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向导上重视开放性与启发性的大学语文新教材。简而言之,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应该是人文性、审美性、趣味性、工具性、新经典性的统一。

5.加强师资建设与学术交流,积极营造大学语文健康和谐的氛围。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仍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大学语文教师则是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过来临时客串大学语文的教学,这难免不乏有学历较低,教龄短而且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充斥其中,大多数学校的大学语文课时不稳定且课时量数能减则减。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开阔的知识背景,具备较强的文本意识即分析作品的能力,通过网络课件的应用拓展横向思维模式,应该从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理解联想丰富的内涵。定期举行学术研讨、论文评比、教材评审、精品课建设与推荐等。

大学语文论文: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教育部关于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倡议,推动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其特殊性,确立大学语文教学做为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的地住,深入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考棱教学效果,以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提升人文素质,提高语文能力的需求。

教育部在2006年底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现状、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同时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虽然教育部并未就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做硬性规定,但这一倡议,无疑带来了大学语文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春天。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已开始逐步受到师生的重视,并凸显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更新观念。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

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许多理工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说从行动上开始重视语文教学,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从思想上、从根本上认识到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尤其是它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地位。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大,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也都非常重视专业学科的学习,希望以此立足于社会。但这也导致人们一味地跟着市场走,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我们还要想到市场是变化的,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是受用终身的,这个则是我们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语文教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对于语文的理解不能把它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学科”。要认识到语文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这一点,从学生到教师,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认识到,不太重视,将它等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不对的。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别的东西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语文是一种灵魂依靠,是一种精神依托,是使大学生成长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关键素质。

高职院校的生源往往是高考大军的末班乘客——他们的语文素质相对要差一些,词不达意、语不成句、语文知识欠缺、不能简洁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现象屡见不鲜,所以他们的实际语文水平状况迫切要求开设语文课。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干科学化、合理化,那种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普遍欢迎,为了适应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必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综合素质,在这方面大学语文课程有着其它专业技能课程无法匹及的优势,也就有着其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它是高职高专院校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

2 深入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变革

“语文在教会人识字以及遣词造句以后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80后韩寒的这句话固然有些偏颇,但也同时道出了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尴尬。“要防止将大学语文变成高四语文!”大学语文不能是高中语文的机械复制,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必须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写作能力列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与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写作训练等相结合,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需求。

大学语文课应该是以导读为主,教师应该是个导游员。如果把课文看成一个园林,一个旅游点,教师应是一个导游员,因为教师已经事先进去看过了,已经熟悉一些情况了,然后领着学生去,一路介绍,但是不要找定性的东西,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文学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和终极的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习应是开放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觉自悟,只要他们能够做到言之有理,并能用通畅的语言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活生生的人性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不但学生得到解放,教师自己也解放了,只有学生和老师都解放了,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美国交际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成功15%取决专业知识,而85%则取决于人际的语言沟通能力。”故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母语沟通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的个人发展能力。因而在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搭建探索学习的平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写作、进行专题讨论,主题辩论会,演讲比赛等等,激发学生兴趣,灵活地推动语文教学的延展性和实用性,让他们努力调动自我的独立探索精神和批判创新精神,提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变传统的知识灌输为现代的认知互动,这是新型教学的需要,也是大学语文未来发展的需要。

3 改变方式,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考核办法的多样式

一张试卷考之大吉的考核办法显然无法适应高等职业学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考核制度要尽量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应建立一种合理的考核制度,使其既能尽量体现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只以试卷为准,要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挂钩,结合学生自身的水平综合考虑。

一是进行综合评定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全面表现,比如平时作业有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有记录、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有加分。年终任课教师要从各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力求客观公正。避免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习的信心,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一是要着重提高“说”的考核比例。以往的考核,多是以笔试为主,平时的作文训练,考试时的卷面成绩,口试的方式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为此要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报告会、朗读赛、演讲赛、辩论赛、研讨会、分角色口语表演等等都进行打分,调动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职场竞争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具体的改革方式和方法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的道路。

大学语文论文:论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交融

[摘要]在阐述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大学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与方法,从而在教学上实现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整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思路与方法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拓展学员的视野,丰厚文化底蕴,提升学员辩证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帮助学员树立高远的人生追求、提升爱国情怀与人生境界具有重要作用,为学员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境界和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人文素质支撑。

二、大学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要求学生具备探索精神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形象思维、写作演讲与表达交流等基本应用技能,作为“道器兼容”的学科,大学语文在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丰厚的人文底蕴方面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教材中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读,都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从“独立不迁”的屈原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带给学生的是刚正勇往、坚毅执着的情操;从“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带给学生的是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名士风范;从“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到“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艾青,带给学生的是关心民生疾苦、仁爱深广的爱国情怀,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情感、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的作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基因,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芒,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学习内容和素材。

三、加强大学语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应树立大学语文教学契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具体如下:

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注重大学语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深广影响,深刻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情感健康、情趣高雅以及人格完善的优秀人才。

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念。以青年人成才为目标,以能力素质提升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加强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实现人才培养全面发展。

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和方法。鼓励学员敢于思辨,不仅善于求同,更要善于求异。教学过程中尊重个性、培养个性。

其次,教学内容上要重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重视人文精神的传承,突出课堂人文性,就是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中力求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浓缩在几个选定的经典文化作品中,通过对作品的全面解读,力求带引学生对其篇章所触及的时代和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对于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尔不群的气质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通过语文的教学,去重新以人文情怀认识历史和社会,去继承、传播和积淀中国文学以至于世界文化中那些积极意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从而达到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高度融合与支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导引与教学:

中华民族的贵“和”思想。以和为贵是典型的中华民族文化心态,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体现着宽广仁和的民族文化心理。回溯历史,无论是政治上的“大一统”,文化上的“天下一家”,还是文学上的“大团圆”,美学上的“以和为美”等这些情趣、情怀、情致都无不体现着“中和”思想,而这一思想也正是我们和谐社会至今所重视和传扬的。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亦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修身和做人之道的重要体现。这种儒家推崇的崇高人格也正对于今天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到了重要作用。重视气节操守的民族性格,“喻于义”而“坦荡荡”的君子精神,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仍有裨益。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感染和熏陶了中国历代无数志士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为乐”的儒家士子的大格局胸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丈夫热血与洒脱的

气度,“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赤子忠贞情怀以及“学而优则仕”的学子报国天下的心愿,都包涵着一种兴国利邦的抱负、为民请命的精神和对国家前途命运关心的忧患意识,这些对引导青年传承民族品质都是不无裨益的。

再次,大学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既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又将视角延伸到当代中国、放大到世界文化背景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点、重要地位,对当代中国的双重影响等,体现出历史的流动性,传统的延续性,充分体现了贯通古今中外的开阔视野和多元的阐释思路。另外,大学语文课程要历史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包含对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辩证分析,特别有利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的提升和理性精神的培养。实现以人为本、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

大学语文论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应该致力于大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培养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论文从明晰学科定位、完善教材建设、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设置体系、改革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从而适应于应用性本科高校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面的, 在高等教育已普及化的今天,很多地方院校纷纷结合自身特色,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开始了办学定位的转变。与研究型大学着重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同,应用型高校更强调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强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改革思想观念、改革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行为。大学语文作为我国普通高校课程中的公共基础课,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的重要职责。在其课程性质定位、教学内容体系设计、考核方式、教学方式选择等方面,应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注重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学习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对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一、确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它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方面,而工具性文化素质和观念性文化素质,这两点与大学语文的两个基本特征相互照应。因而,大学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和谐统一[1]。

(一)立足于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强文化修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这门课程具有显著的人文色彩,它必须通过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内容,通过大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来吸取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和精神营养,从而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影响不仅是理性智慧的启迪,也是对感性经验和真情实感的形象体悟。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走出小我而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要使大学生拥有真诚豁达的胸怀;要培养大学生热爱生命、诗意生存的雅趣。

(二)通过对写作要领和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文实际应用水平

大学语文通过文体专项写作训练、语言文字专项训练、文化修养专项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文体写作能力以及文化修养,增设文体写作专项训练,为《申论》考试议论文、评论文章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增设“言语理解”专项训练,为《行政能力测试》中的“言语理解”部分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三)通过语言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口头和文字的沟通能力。

课程定位是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美育性统一的特性。

二、修订教学大纲,编写特色教材

(一) 修订教学大纲

修订《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根据大纲编写新教材。根据应用性教育的需要,重新编写《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突出教学的实践性,重点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根据基础加应用的目的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体现应用性特色,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服务。

(二)编写特色教材

突出专业特点,探索校本教材,提高学生兴趣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院校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编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这样比起大同小异的教材更让学生有亲近感、认同感,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师范院校的教材,除了包括已经选编在大学语文教材的名家名篇外,还可增加具有师范特点的文章,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师范性体验。

突出地域文化色彩,探索本土教材,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我国地域广阔且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北部的燕赵文化,西部的西域文化,南部的湘楚文化,东部的齐鲁文化,中部的中原文化。话说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河南地下文物全国第一,陕西地上文物全国第一。山西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而且众多的文人骚客、名篇佳作在此诞生。作为河南的一所本科院校,其大学语文教材应当涵盖丰富的地域文化,突出河南的人文特色。

(三)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上,增加应用教育板块。《大学语文》的教学是以一篇篇语文课文为范本的。所以,要实现《大学语文》的应用性功能[3],就要在现今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增设应用性教育板块,如:文体专项写作训练、语言文字专项训练等。虽然在以往的教学当中这些内容都有涉及,但没以板块的形式凸显出来,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实战的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注重体现应用性、技术性,积极拓展教学内容,但不能忽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通过学习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修养。在学习语文知识、汲取文化精髓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利于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与人相处。在自编教材基础上,选择一些内容充实的优秀文学作品、应用文范例等。除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和经典文章之外,还要加入实践教学的内容,如将演讲稿和演讲比赛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优势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综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注重体现应用型、实践性,这也要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授课形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如:

讲解篇章时重在引导、点拨,不求面面俱到; 加强思考与讨论环节,注重启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引导学生对关联性作品作平行阅读,从比较和联系中扩展视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在学习应用文时,采用案例教学,选择一个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应用文,让学生进行讲解,全班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让学生在体认中学习。

在参与型学习方面,可以适当的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比如说:诗歌朗诵会、课堂演讲等。 让学生学习制作ppt,查阅相关的资料,彼此间你追我赶,这些活动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力。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开始使用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电子版教案有其显著的特点,信息量大、图文并茂、视听结合,节省板书时间,能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版面的设计美化、视频和音乐链接搭配等都关系到课件制作是否成功,是否真正实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地更新和扩充知识面,不断地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和方法,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处理好多媒体、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四、改革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是以量化考核作为唯一的终结性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只关心课程学习的结果,缺少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的动态关注,缺少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反馈。教学改革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充分发挥考试与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是必要条件。显然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试办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因此应该尝试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一)加大平时成绩比重

这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比如根据平时作业给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有记录,读书笔记、征文、演讲要加分,同时鼓励他们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年终时, 任课教师就可以从平时积累的各方面学分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避免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有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才能激励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改进考试制度

书面闭卷考试是目前通用的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比较有效形式,但也具有片面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制度,可以采取口试、笔试、课堂内与课堂外、闭卷与开卷、论文与答辩等结合形式[5],给学生更多选择余地。根据上述思路,应把学生的成绩核定分为两大部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一半比重。前一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

, 后一部分重在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考试和考核真正为教学改革导航,起到杠杆和导向的作用。

结语:

总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教学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系统构建学生的文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文字表达形式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语文论文:谈通识必修课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

[摘要]通识课是讲授每个公民必备常识的基础性课程,大学语文从人文选修课转为通识必修课是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机遇。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通识教育,即语文能力的训练。大学语文通过走向实践使学生学有所得,是吸引学生来学,发展大学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通识必修;大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

大学语文从人文选修课成为通识必修课,课程性质的改变标志着大学语文在整个本科课程系统的地位在提升,这是历史给予大学语文教学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大学语文将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大学语文作为人文选修课,目的是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提供一种培养人文精神,调节刻板实验对思维能力的束缚,从而塑造完整文化心理结构的选择。在课程体系中,人文选修课程是针对严谨的科学理性造成学生人格单向度异化的一种纠偏,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可以自由选择的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有些学校为了更加强调实用性,用写作课、演讲与口才课、文学鉴赏课等来取代大学语文,造成了近些年大学语文的危机。相对于人文选修课是为了纠偏,通识必修课则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责任。人文课要培养人的精神,通识课则要培养公民的精神,其培养目标是从人到公民的转化。这是大学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实际、迈向实践的结果,也是大学语文大展宏图的好契机。

一、通识必修课是大学语文的机遇

通识课是讲授每个公民必备常识的基础性课程。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学集中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在国家建设起步阶段,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而做出的英明决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自主意识也在加强。在国家从满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再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迈进的时候,人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人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区别。人民意识指的是在国家中每个社会成员作为一名国民所应具有的热爱国家、为国奉献、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意识。在人民意识的指引下,国民的行为才具有很强的集体凝聚力,所以个人利益要完全服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才能体现出人民意识的先进性。公民意识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作为国家建设的主体,应该具有的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选择国家发展的道路、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福利的权利的意识。公民意识的觉醒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对处于社会群体中的人的权利的最大尊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强调人民当家做主,而通识教育是对人民当家做主思想在新时期的新的阐释,也是国家迅速发展和强盛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证明,凡是充分尊重社会成员权利、为社会成员自由发展提供充分机会的国家都蒸蒸日上,凡是限制社会成员的自由权利,将社会成员当做自己行政对象的国家都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而大学语文成为通识必修课正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而做出的选择。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如果错失良机,大学语文的未来难以想象。

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要以通识为主

通识,即公民通用的知识、常识。公民通用的知识是什么?是公民日常生活所必备的科学知识、哲学知识、历史知识等,有了这些知识,公民才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过自由自在而不是感觉处处受限的生活。如果缺乏家用电器使用常识,那么在现代家庭中公民很难生活;如果缺乏辩证思想,公民在遇到问题时就容易钻牛角尖;如果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公民在很多的时候都不能很好地判别事情的真伪。那么大学语文所要讲的通识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即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使用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听说读写的形式训练。

语言是人类从猿转化到人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并形成的。当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为了胜利的需要有些东西不得不说的时候,就出现了语言,语言的历史包含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用语言交流也成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语言从开始最简单的声音发展成为复杂的语法结构,正如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到吐字清晰再到语词成句、妙语连珠,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时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家交流的日益密切,这些都使得人们的日常词汇迅速增加,作为有教养的年轻人的大学生应该具有比前人更丰富

的、更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事实证明,现在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没有与时俱进,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或许不能完全表明表达能力的缺陷,但是日常交流语言的单调、求职面试时的前言不搭后语以及表达个人感情方式的单一化等等,都在证明现在的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低下。我们不能否认有很优秀的大学生在全国大专辩论赛上的极佳表现,然而大学教育在于培养公民,少数的优秀分子并不能代表人数占绝大部分的普通公民的水平。

文字也产生于人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中国汉字更是极富特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国人对汉字充满敬畏,从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的传说再到普通家庭教育中“珍惜字纸”的生活准则,都无疑在表明文字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教养水平的未来公民,不能仅仅满足于识字,还要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字的“三美”,从而进一步通过追求汉字的美发展到用美的汉字来表达美的思想、促进生活的美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大学语文中通识教育的任务,做好大学语文的通识教育工作。把听说读写作为大学语文通识教育内容的原因有三:1.大学语文也是语文,作为母语高级阶段的教育,不能脱离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本质。2.语文不是文学、文章、人文,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运用这些能力去创造文学、撰写文章、提高人文素养。3.语文是人用以交流思想从而共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而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语文就像一列火车,它可以装载很多货物,但它不是货物本身。所以说,语文是道,是用以承载人类所有文明的终极本体。学生掌握了这个道,无论是继承文明还是发展文明都将无往而不胜。

三、大学语文通识教育的关键是语文能力训练

语文能力包括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大学语文作为高级阶段的母语教育,不能仅满足于学生能听、能说、能读、能写,还要通过训练,让学生达到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让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达到听得好、说得好、读得好、写得好的水平。

(一)听的训练

听,是指接收语言信息。大学语文中听的训练主要在教师范读课文或者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听课文范读的过程中进行。声音可以不经过中介直接冲击人的心灵,充分展示语文材料中的音韵之美,是吸引学生关注文本的第一手段。

教师范读文本并不是要求教师将每一篇语文材料都进行范读,对有限的上课时间来说,没必要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只需要将一些短小文章或者诗歌给学生范读,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听到最优美的声音。学生通过倾听材料中或铿锵或柔婉或豪放或温情的音韵,激发起内心相应的情感,从而进入一种与作者“同情”的状态。《礼记·乐记》中说“唯君子为能知乐”,学生通过语文的听力训练以修得君子之风,岂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意外收获”。

听力训练要求教师有标准的发音,有对文本深入细致的理解,要通过朗诵将学生引入到文本所蕴含的意境中去。选取的范听材料也要求音韵标准、情感真挚,有直接触动心灵的冲击力。如在讲《春江花月夜》之前,选用试剑的配乐朗诵,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本身发音不准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听力材料,就不要强迫进行听力训练,以免适得其反。

(二)说的训练

说,是指用语言传达信息。大学语文中说的训练主要在课堂提问、课堂辩论和课文讲解中进行。在课堂上就语文材料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是一种比较直接的说话训练。课堂提问不仅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测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就回答的质量本身现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提问不同于中学生,问题设置要有技巧、有趣味、有挑战性,不能问作者是谁,分几段,中心思想是什么等这些中小学语文课堂常见的知识性问题。不是这些问题不好,只是它们不适合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提问。在讲《贾谊论》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拥有高世之才和遗俗之累的贾谊,在现实社会是否有成功的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再结合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探讨,课后还可以专门与授课老师讨论这个

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课堂辩论是一种很好的说的训练,但是组织起来比较难。一方面教师要事先做好论题和论证过程控制的准备,工作量较大。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太多的大课堂(笔者的大学语文课堂人数是125人)很容易造成混乱,形成有的学生激烈讨论,有的学生置之不理各行其是的局面。所以课堂辩论可以采用分组分阶段进行的方式,先将论题按照小组分下去准备,再由小组长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进行公开辩论。

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最简单的说的训练是老师课堂上对课文的讲解。课堂讲解虽然不用学生自己发言,但是教师对课文深入浅出的分析、幽默风趣的话语、严谨密实的逻辑对认真听课的学生来讲是最现实的模板,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达到自己说的能力的提高。当然,不论是课堂提问、课堂辩论还是课堂讲解,都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师出高徒,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

(三)读的训练

读,是指通过文字来接受信息。在大学语文课堂进行读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读、教学生读、引导学生读。让学生读是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语文材料(学生课前预习文本的并不多),做到能够明白老师在讲什么内容。对一些诗词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使其体会诗词的韵味。教学生读主要是在教师讲解文本的时候告诉学生文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阅读,读什么。尽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阅读中总是有基本的阅读规律在起作用。教师教授的就是这些基本规律在阅读过程中的有意运用,使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掌握自由运用规律进行文本解读的能力。

引导学生读,是要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原典进行阅读。大学语文教材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语文材料,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指导学生从原典中吸取知识,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懂得什么是原典,怎么从原典中汲取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对原典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凝聚了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原典。

(四)写的训练

写,是指用文字传达信息。大学语文中写的训练主要通过课堂作业、完成工作需要、引入课外征文等途径进行。课堂作业布置方式要灵活,检查方式应有效。比如笔者曾经将自己写的一篇日志拿出来和学生交流,很多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开评论,兴趣盎然。完成工作需要指的是对学生在课下提出的日常写作问题在课堂上公开解答,用例文来分析日常文体的写作方法,举一反三。要求学生在请假的时候写假条,有事的时候写申请,课程结束的时候写总结。教师只需要对这些日常写作做例行处理就是,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写作,还教会了学生做事的程序和规矩。

引入课外征文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学生创作主动性的写的训练方式。如笔者曾经引入了一个大型超市做的“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公益征文活动,很多学生积极参与,并拿到了超市20元、100元不等的奖金。学生对这种将学识转化成现实利益的活动非常感兴趣,通过参与活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学好语文的自信心。“?の谋卦谖尘???褐乇卦谌味傲骸保?踣摹段男牡窳?こ唐髌?罚┦欠饨ㄊ贝?潦槿俗非蟮脑洞罄硐耄?1世纪的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让这飘渺的理想束缚自己,一旦不能实现便妄自菲薄。新时代需要的是有文化的公民,能够自由地运用语文能力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大学语文主要针对的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这些同学更没有必要对文学创作有太高的要求。

听说读写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听读是继承吸收,说写是创造传达,共同完成于大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当中。听说读写不能完全分开,也不可能完全分开,往往是听的过程中有说的冲动,读的时间里产生写的欲望。就像身体的成长一样,每天吸收必需的营养成分,每天都进行新陈代谢,是一个有机的活的整体,哪一种营养也不是决定因素,但是哪一种营养都是机体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在语文能力训练中单一地强调任何一种能力训练的重要性都是会犯错误的。

总之,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是大学语文需要传达的根本“通识”,是每个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很好地运用听说读写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应该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四、大学语文教学应具有实践性格

实践性格指的是学生学学语文之后要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要

为学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大学语文教学出现困惑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缺少上进心、没有责任感、缺乏道德义务,我们需要从大学语文教学本身的不足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成效显著,但是过多地关注于文学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忽略语文能力的训练,更多的是知识传授,缺少了技能的培养。教师喜欢授人以鱼而少研究授人以渔,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轻视、厌倦情绪。再加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们精神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学生学习语文不能够像学习外语那样获得及时可见的利益,从而产生了“和外语比较起来,大学语文肯定要失败”的悲叹。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从大学语文的实践性上找出路,下面的三条路径可供参考。

(一)教师钻研业务,授人以渔

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是由文学院的教师兼任,良好的文学理论修养对帮助学生分析文本、文学创作有很大帮助。但大学语文不是大学文学,要想做好大学语文教师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能力,还需要教师自身有较强的语文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专门钻研,从而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专家。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办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不可能全部实现专业化,另一方面学生学学语文又不能停下来等待。为了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大学语文教学急需之间的矛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钻研大学语文教学业务就成了必然选择。

大学语文教师钻研业务途径很多,除了教育部的网络教学、集中培训,还有各级大学语文学会的积极沟通、多方合作,更有大学语文教师群等草根团体的密切交流。涌现出徐中玉、王步高、陈洪等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探索出“回头看”、“语录体笔记” 等好的教学方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每一个热心从事、热爱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进步渠道。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见到学习效果

大学语文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完之后能够比学习之前更好地听说读写。大学生有很多的实践机会,他们也愿意通过实践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语文能力欠缺的问题,他们会向大学语文教师求教。这时候大学语文教师在帮助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树立了大学语文的形象。

美学家刘纲纪先生说过“不通一艺莫谈艺”,即是说文艺工作者至少要从事某一种艺术的实践才能够很好地讲明白艺术的道理。大学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听说读写是大学语文教学艺术的门类,所以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至少修炼一种特长,或者说得好,或者读得好,或者写得好,让学生有明确具体的学习榜样,从而激发学学语文的积极性,树立学好大学语文的信心。

(三)规范语文材料

语文材料指的是在进行大语教学时所依据的教材或资料。近些年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教材市场硝烟弥漫。大学语文教学不是文学教学,不是哲学教学,不是思想政治教学,而是一种能力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能够一学一进、学则见效的参考资料,从而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候都有所依据。这种材料内容必须符合时代背景,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起来好讲,学生学起来好学易用。根据上述标准,很难在现有教材市场上找到完全合适的好产品,笔者认为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由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是比较贴近这一要求的,但因为还缺乏时间检验,不敢妄下结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教材的缺少也是大学语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编写合适的教材也就成了摆在大学语文教学从业者和研究者们面前的一种当务之急。

五、结语

大学语文成为通识必修课是学校重视母语教学,希望提高高级母语教学质量的表现,也是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的一个契机。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从业者和研究者,要抓住这次机会迎难而上,紧紧把握大学语文是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训练课的课程性质,立足于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索提高大学生语文能力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展示大学语文课程魅力、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效用,实现整体提升大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目标。相信在国家政策正确指导下,在全国大学语文从业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学学语文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大学语文的教学

将蒸蒸日上,全国大学生母语应用能力下滑趋势会被遏制,实现大学语文作为学科建设的理想也将指日可待。

大学语文论文:对大学语文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分析

对大学语文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分析

一、在大学语文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大学语文定位的问题讨论声不断,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于大学语文如此的关注,体现出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也体现出了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进行语文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母语的教育,其学生学习的成效能够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的传承问题,所以一定要提高对其的重视度。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似乎更加注重对英语的教育,这样的现状非常的令人担忧。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语文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学的阅读,旨在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所以说在大学中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学语文与传统教育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留下来的,是一笔无法计量的财富,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典籍,还有精彩的文化艺术,智慧的哲学宗教,还有道德伦理等文化,在世界上都是处于前列的。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也为我国在新时代创新新文化提供了基础和依据。现在的社会发展快速,同时“地球村”还有“全球化”加速了世界交流的广度以及深度,但是这样的大环境中也充满了竞争。中华民族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参与世界舞台上的合作与竞争,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身上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大学生多学习和了解传统的文化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现在的大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有很多,但是大多数的教材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古代的经典作品一般情况会是大学语文教材的重头戏。在现在的语文教材中,纳入的知识还是比较多的,像《大学》、《论语》、《尚书》、《 周易》等。还有古典的小说像《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等等,这些作品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大学的教师可以把这些优秀的作品作为授课的媒介,进行详细的讲解,能使学生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怎样在大学的语文教育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

(1)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很多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中小学的时候已经接受了足够的语文知识,没有必要再拿出精力来学习了,但是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再就是,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语文的课堂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枯燥难学,时间长了必然会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语文课上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红楼梦》相关章节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组织情景剧,再现当时的情节,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准备,一定的程度上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增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实力

要想让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真正的领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需要教师有传统文化的素养以及传统文化知识。老师如果没有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无法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产生脱胎换骨的感觉,就没有办法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其实要想拥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但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对文化内容做好深浅的把握。在大学的语文教育中,要尽量的避免学习内容和中学时的学习内容相重复的地方,要深入的讲解,但是不能故弄玄虚。再就是教师本人要有优秀的师德,要有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精神,因为这些精神本身就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教师自己具备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为人师表,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把自己的知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3)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在引导大学生们诵读优秀作品的时候,要尽量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对那些经典名著有更加系统和深入的了解。比如在讲解《大学》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引入《礼记》以及“三礼” 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古代的礼仪。在对《郑伯克段于鄢》 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拓展到《春秋》中,使学生也能了解“春秋笔法”,学生就会对古代史官方面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学生有宽广的视野,肯定会对文化品位的提高产生大的帮助。能让学生对母语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加深。

结语:

在大学语文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加深学生自身对于中古传统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能够使得中国的优秀民族精神以及文化精髓在现代社会中得的良好的传承,促进现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大学语文论文:论“大学语文”古诗文的美学范畴

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自1978年恢复设置以来,古诗文就一直是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教育部高教司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的《大学语文》共67篇作品,古诗文接近50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古诗文占到了52篇。而且大都是脍炙人口、传颂不衰的名篇。这些诗文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本国语文教学、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爱国主义思想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好教材,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其性情、促使他们健康发展的好教材。加强“大学语文”的教学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对这些诗文作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含英咀华。不仅要通过这些诗文了解古代作家所处的时代风貌、政治风云与社会环境,而且要深入作家的内心世界,了解作家的个人遭际,与作家的脉搏共同跳动,和作家的心融为一体。

那么,究竟如何提高我们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呢?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无疑,《大学语文》选择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的具有典范性的诗文,如果我们进行认真的、刻苦的、细致的诵读和玩味,对于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美学范畴”,简略地说,就是美学理论、美学学说的基本概念,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网络上的纽结,范畴(categories)一词出自希腊文,原指表达判断的命题中的谓词。译为汉语,取《尚书·洪范》中“洪范九畴”一语的范、畴二字,有基本分类的意思。笔者认为,《大学语文》中古诗文的美学范畴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思想美与情感美。在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形态各异的美的事物:挺拔雄伟的崇山峻岭,旖旎秀丽的湖光山色,英雄的业绩,壮丽的人生,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思,多彩多姿的艺术作品,……但这些都比不上《大学语文》古诗文的“思想美”与“情感美”。她们的美是博大精深的、是永恒的、是含蓄的、是自然界无与伦比的美。

一、《大学语文》中古诗文的思想美

《大学语文〈庄子·天道〉》篇里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思是说,“道”的可贵之处之所以能够在世上流传,那是因为有这方面的书。书,不过是用语言写成的,可见语言有它可贵的地方;语言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表述了作者的思想。

在我国古典美学概念中,“意”与“志”是相通的。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尚书》就曾明确倡导“诗言志”说;后来,《荀子·儒效篇》也说:“诗言是其志也。”东汉人郑玄给“诗言志”曾作过一个注释。他说:“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说“诗言意”。可见,“志”与“意”在古典美学概念中,是相通的。

“志”,究竟是什么呢?近人朱自清在他的论著《诗言志辨》中曾做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志”的基本内涵就是“怀抱”,也就是人们的思想、抱负、志趣等心灵世界的东西。孔子曾经与他的学生谈论过“志”,《大学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关于“志”的对话。

在大千世界里人各有“志”, 由于人的志趣、性格和文化素养不同,所以抱负、志向也有区别。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中,子路雄心勃勃,想在三年内,把一个“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千乘之国”治理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却只希望治理一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企求也不高,“可使足民”就行了。公西华也想从政,但只是想做个“小相”,操办一点“宗庙之事”。曾皙又不同。他的理想蓝图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幅太平盛世图,毕其生以追求的最高的理想境界,体现了思想美的美学范畴。

《大学语文》中所选择的古诗文的篇目都非常讲究“言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观沧海》,是曹操53岁时,北征乌桓胜利归来,途经河北,登临碣石山,观看波澜壮阔的苍茫大海有感而作的。诗的结尾已标明它是“咏志”,也就是说,是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

碣石山,位于河北昌黎县北,东临大海。当诗人登上碣石山巅时,首先见到的是波涛汹涌、一片青苍的大海。海面上有个像小山似的高耸屹立的岛屿。山岛很美,浓密的树木连成一片,丰茂的绿草覆盖全岛,郁郁葱葱,一派青翠。在苍茫的大海中,竟然镶嵌着一点翠绿。宛如一张青苍色的地毯上,中央缀上一颗绿色的宝石!当时正值,“秋风萧瑟”的深秋;但笼罩着全诗意境的,并不是山川萧条的衰飒氛围,而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气派。

接着,诗人沿着“洪波涌起”的思路,以丰论文联盟//富的想象描绘了宇宙的宏伟奇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大海翻腾,波涛汹涌,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就在其中;灿烂的银河星辰的出没,也仿佛就在这浩瀚深邃的大海里面。这是对沧海的礼赞,也是诗人那叱咤风云、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的象征。它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与统一中国的壮志!它给予鉴赏者的是大海的雄浑之美;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出无限意义的力量之美。这里也表达了思想美的美学范畴。

历史上的曹操,并不像小说和戏剧舞台上的曹操那样奸诈。在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的东汉末年,曹操固然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他毕竟先后平定了盘踞在河北一带的军阀袁术、袁绍,征服了经常骚扰、掠夺边境的心腹大患游牧部族势力乌桓。对稳定北方局势,实现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曹操是一个有节操、有抱负的人,在《大学语文〈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龟虽寿》里,他所说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是他那奋发向上、至老也不动摇不衰减的“思想美”的写照!在他的诗文中,由这种心志焕发出的“思想美”,至今还激励着一代代人。

诗格出于人格。文格也一样,无论是什么时代,也无论诗风、文风如何变化,这一审美准则是变化不了的。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

在《大学语文》的古诗文中,类似《观沧海》的作品比比皆是。李白的《远别离》、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和《老夫采玉歌》等等,读来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思想美,也能感受到作家那崇高的人格美。

诗、文都是离不开思想的。作品的思想美,是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家、诗人们所刻意追求的;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雨果,说:“诗存在于思想中,思想来自心灵。诗句无非是美丽身体上的漂亮外衣。”

二、《大学语文》中古诗文的情感美

《大学语文〈诗经·关雎〉》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窕窈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的大意是:一位娴雅美好的姑娘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不断地摘取,那文静勤劳的姿态,引起了一位美男子的思慕。他“寤寐求之”,不管是梦里,还是醒着,都在思念她。“求之不得”,便焦虑得不得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安稳。后来,他们终于结合了,经常在一起敲钟击鼓,弹琴歌唱,十分欢乐。

这首情歌以“兴”起。“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

转贴于论文联盟 //

‘兴’辞也。”这样的表现手法就是“兴”。诗开头写的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水鸟的雌雄之间感情十分专一,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就忧思不食,直到憔悴死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对雎鸠在河中小洲关关鸣叫,也许就是在那里对歌恋情,这与诗意完全吻合。雎鸠的恋情真挚专一,纯洁健康,那位“窈窕淑女”与“君子”之间,“乐而不淫”,快乐而不放荡,其恋情也是真挚专一、纯洁健康的。赞颂真挚专一、纯洁健康的爱情,诗歌所表达的内涵正是另外一种审美范畴——情感美。

作品的思想美总是离不开情感的。在《大学语文》古诗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是这样,以爱国为题材的作品也是这样,以山水、友谊、社会、登临怀古为题材的作品也不例外。文学作品,既要言志,就免不了抒情,用我国古典美学概念来说,“志”与“情”也是相通的。《毛诗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情感是诗人从事创作活动的动力,情感萌动而形成为“志”,把“志”书写下来,便是诗,所以说“志”与“情”是相通的。

刘勰在他的文艺美学专著《文心雕龙》里说的“情动而辞发”,也是这个意思。刘勰十分明确地指出:“诗者,恃也,持人情性。”他认为诗是熏陶培养人的情性的。尔后,钟嵘在他的《诗品序》里也说诗是“摇荡性情”、“感荡心灵”的,“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诗的功能的,中唐时期著名诗人白居易则以果木的“根”、“苗”、“花”、“实”打比方,形象地说明情感是诗歌创作活动的原动力。他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花声,实义。”

金人刘祁说得更为明白:“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19世纪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也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

凡此等等,其核心都集中在一个“情”字上,可见诗是离不开“情”的。“情”是“根”,没有“情”这个“根”,诗的创作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花。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他的某些诗文之所以能千古传诵,便是因为其中洋溢着诗人的满腔爱国激情。他晚年闲居山阴时填的一首词《大学语文〈诉衷情〉》,就是其中一例。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词的上片忆昔感今。当年,他曾戍守梁州,单枪匹马地活跃在抗金前线。“匹马”二字,再现了诗人当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勃勃英姿。

在南郑的一段军事生活,诗人是经常引以为豪。那时,他和广大战士一起“铁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枕戈待旦,防守敌人的突然袭击。在战争间歇、烽火不举的日子里,他就与战士们出围打猎。有一次射猎南山时,年近50的陆游竟然挺剑刺死一只乳虎,虎血溅满了貂裘。《大学语文〈怀昔〉》诗说,“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就是他这段生活的写照。可是现在呢?“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当年的关塞、河防在哪里?都像梦一样地从眼前消逝了,剩下的唯有自己当年穿过的“貂裘”。这貂裘也已陈旧不堪了,因为多年不用,上面已积满了灰尘,颜色也因而变暗了。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当年边塞生活的眷恋之情,以及因罢黜闲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滋生的壮志难酬的愤慨。

词的下片抒写报国无方的抑郁情怀。外寇尚未歼灭,鬃发已如秋霜。“一事未成老已成”,可有什么办法呢?老泪也只能任其“空流”了。一个“空”字又蕴含着多少慷慨悲痛!

结尾三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一辈子,谁能料到,心还在战斗的西北边防前线,而身却老死在山林水边!这是“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愤慨!这就是一个爱国者的“衷情”!是又一美学范畴——情感美的迂回表达。

陆游生活在南宋前期金兵压境、权奸当朝的时代。早年,他说“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一个战士应该战死在沙场,在家里守着老婆孩子是可耻的。中年,他说“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床头的“孤剑”铿然有声,好像要脱鞘而出似的;金人没有消灭,中原没有收复,心里便像这床头“孤剑”,永远不得平静。晚年,虽退居乡里,可他还表示“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只要有可能,他还会意气风发地奔向战场。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并没有半点衰减。85岁了,临终时,他仍关心着国家、民族的生存安危,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遗嘱。很显然,他是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正是这种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使陆游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表达了至高无上的情感美。

《大学语文〈登幽州台歌〉》的作者陈子昂十八岁才开始读书,独自力学,自己觉得学有成绩了,去首都长安。见有人卖胡琴,要卖百万钱;许多贵人名士都围着观看,陈子昂用一千贯买下来。大家都惊异地问他,他约好明天在某酒楼,大诗人都常去的地方,表演胡琴。第二天大家都到了,陈子昂一口四川土腔,慷慨激昂地说:“在下四川陈子昂,有诗文百首,分赠各位欣赏。胡琴乃是贱工的事,我怎能表演?”当场把胡琴打碎,把诗文分给各人。大诗人们一见陈子昂的作品,大为惊骇钦佩,从此陈子昂名满长安。

那时大诗人有杜审言、宋之问、王勃、骆宾王等等,都作浮华的诗。而陈子昂所作都是古朴高劲,内容深厚的;火候骨力,在当时一般大诗人之上。因此他内心感到很寂寞很苦闷,竟找不到一个同等笔力的诗人做朋友,可以相互倾心吐胆畅谈。建安之后,数百年来,诗风一直走向浮华,往往言之无物,陈子昂最为厌恶,古人既已远不可见,无法相会相谈,而当今之世,只有自己一人。再向以后年轻的一辈看看,却又不见有后起之秀追踪上来。晚一辈的诗人,也多半走向新浮华派。一次,他在北平附近的幽州台上登高,面对着广阔无边的天和地,他触发了自己的感伤:自己一死之后,高古的诗风就将断绝,无人继响。于是他高声吟诵出来一首创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感情激越,气势奔放,意境苍茫,把诗人怀才不遇之感,孤单寂寞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种悲壮的情感之美油然而生。

“思想美”与“情感美”是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前者重思想、理知,后者重感情、情性;但具体到诗文创作活动中,却又是不可分割的。思想美不可能没有情感,否则便成了政治宣言或标语口号;情感美又不可能没有理知,否则就有堕入低级趣味的危险,把创作引入歧途。

总之,在《大学语文》古诗文的篇目中,每篇每首都孕育着“思想美”与“情感美”。只要我们在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认真反复细读每一篇古诗文作品,我们就会受益匪浅。

大学语文论文: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

院大学语文课程中多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既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大学语文课程中应该在教与学相统一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这样才能形成“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学习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为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语文”课程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学生为了获得必要的学分,虽然在形式上选上了“大学语文”的课程,但因在课堂上总感觉学不到更多的东西,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不足,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和学习效果不明显。大学语文是传播价值理性的主要载体,是保障高等教育培养出健康成长、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理应受到重视。

一、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

(一)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认识

大学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价值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认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教师本身认识到位,才能以正确的理念和积极的心态对待这门课程,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课程。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课程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更高的要求上落实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作用,为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发展发挥出课程的最大效能。

(二)优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多是选文型教材,体例和内容与大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导致“教”和“学”两面缺乏互动的动力,教学和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在教材建设中,应该紧抓经典型、专业性和实用性三条主线,精而适度,突出重点,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满足学生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与达到统一的学习标准的完美结合。

(三)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技能

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很多时候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主要是老师在讲,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型。不管是文学史还是文学作品的讲授,讲课的模式往往都是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讲解作家生平思想,最后进行文本分析。方法单一,缺乏变化,时间长了就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从而失去兴趣。我们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倡导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说多维度、多感官的形式,将文学与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形式相融合,丰富课堂趣味,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力提倡因材施教的理念,针对专业和个体差异实施教学和指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能力。

(四)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

大学语文传统的考试方式,导致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甚至逃课,考试前临时突击,短短几天内背会整整一学期的知识点,考试完很快又全部忘掉,既达不到大学语文人文教学的目的,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上,应该把学生的作业成绩和平时的课堂表现都作为考察对象,把过去以考查知识性内容为主改变为以考察语文应用能力为主的考试方式,结合平时考察,提高平时考察的频率和分值,以此作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在平时的作业布置、课堂提问及试卷命题等方面引导学生加强人文修养,改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二、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

(一)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

从我国大学生学学语文的现状来看,除教学的因素外,由于就业的压力和过强的职业目的,大学生的学习普遍存在着功利性的意识倾向,他们的学习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只注重外在的获取,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发展。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来源于外在的功利需要,学习的方式以获取分数和证书为满足,而

不考虑学习对自身的真正发展意义和知识的内化。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文化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和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个大舞台。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的兴趣是可以调整和培养的,狭窄、不稳定的兴趣,很可能要涉及到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改造问题。从这两个方面使学生对待大学语文的课程从被动变为主动。

(二)培养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建构才能获得知识。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很快。如果仅仅把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他们对知识的层面仅仅停留在现在,那么未来呢?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使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要通过方法论教学,介绍学习方法和策略,是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能够卓有成效的学习。

教和学时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和学的统一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统一。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通过教师来教育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便是教学的主体。只有教师和学生的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不仅仅无条件地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没有学生刻苦钻研精神的培养,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样,也只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影响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大学语文论文: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实践,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和优良精神。要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首先必须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传统文化教学平台,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综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就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实现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教学是紧密相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非常久远,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情操,充实学生的人文情怀思想。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必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程度,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基于此,下文就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以期能够把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

一、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大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系统语文知识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当学生具备这些能力之后,才能进入大学学习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内容。如果大学语文教学依然重复这些知识,那就无法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而且也会产生“高四语文”的感觉,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需要在当前的基础上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2.传承传统文化是培养语文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匡亚明先生曾经提到过:“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语文作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期能够培养出道德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大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教育,并且在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全面改革和创新语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从而为大学语文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夯实基础。在中国大学语文课程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学。自此以后,我国的大量高等院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纷纷开设了带有传统文化教学环节的大学语文课程。这种大学语文课程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从而在自己的内心里打下深刻的精神烙印。

3.传承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久远、博大精深,是一代代先辈们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了古人智慧和各种宗教文化思想,同时包含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文化与思想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思想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肩负着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所以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极大一部分内容,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1.打造一流师资团队

受到许多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比较低下。许多高校制定的语文学时比较短,对于教育目标的要求比较高,任务非常繁重,所以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高校为了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实用性,在教学内容上容易发生偏差,教学计划偏向于写作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时比较浮动,半开半停的教学模式。正是由于高等院校教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发生偏差,所以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在一些大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各种代课、兼课的现象,许多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缺乏重视程度,认为只需要教好学生的理论知识即可。不愿意从深层次去进行精确教学、创新教学,缺乏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认识。有一些教师认为传统文化教育非常简单,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穿插传统文化,就属于传统文化教学,这种拼凑式的传统文化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具备传统文化修养和综合性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打造一流师资团队,才能够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说,首先,必须具备系统、完整的语文专业知识;其次,要具备传统文化修养,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再次,必须具备崇高的理想和健全的人格;最后,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对文化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引导学生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从历史发展中了解中华民族先贤们的人格道德品质和思想价值观。

2.选择蕴含中国特色文化的教材

语文教材是实现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基础工具,所以必须用心选择合适的教材。语文教材内容不能一味地偏向于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应该更加偏向于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在选择语文传统文化教材时,尽量选择与传统美德相关的教材,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语文教材还需要包含政治、经济和道德文化方面的内容,并引进现代化环境保护的内容,这样才能适应高校所有学科的学生语文教学需求。

3.大学语文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好积极备课和授课,及时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通过学习《道德经》、四大名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和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著作中,感悟人生哲理,提高人文道德素养。除此之外,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传统文化教育本来就是生涩乏味的,对于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而言,非常排斥学习语文知识,认为语文知识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帮助,而且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所以,为了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法或情境教学法来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语文综合性应用人才。为了促进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必须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队伍,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传统文化教学平台,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才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哈森其木格 单位:通辽职业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高职学生普遍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缺陷,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按说,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能够启发学生们的心智,因为语言本来就是心灵的声音。可是,如果课堂上不问时间、地点,不管面对什么人,都只是凭教师自己的意愿喋喋不休,那就不免会被别人讨厌。

关键词:高职学生;大学语文;人际交往

大学语文是一门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型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与它所要解决的事务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以便顺利地处理实际问题。笔者通过这几年对不同专业高职学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语文》课程这样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也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高职学生毕业后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大部分进入小微企业或者服务性行业工作,这就意味着其交际能力要比其专业能力更为重要。而现在,《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不能受到高职学生的重视和欢迎,主要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学生们不能认识到他们为什么要学习它,学习它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所以,教师就应该一上来就让学生知道,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与他们的个人生活会发生怎样的联系。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大学语文》能让自己学会说话,学会写作,学会交际。应当说,高职学生普遍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缺陷,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按说,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能够启发学生们的心智,因为语言本来就是心灵的声音。可是,如果课堂上不问时间、地点,不管面对什么人,都只是凭教师自己的意愿喋喋不休,那就不免会被别人讨厌。事实证明,高职学生一旦学好了大学语文,就能迅速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利用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开办的大学语文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通过自己这些年的教学体会,以及广泛地征求学生的意见,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本枯燥无味

许多国家的大学里都开办《大学语文》课程,有的大学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程,有的把大学语文列为核心基础课程。所有的美国大学,新生入学,基础的写作教程被列为必修的课程。美国人认为,学生必须精通自己祖国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思考、表现、理解的主要手段。在日本,不论进行什么考试,作文都是必备的科目之一。学习语言文字,不仅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阅读、说话和听话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应该说,应用写作是所有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高职学生学会了写作,不仅给自己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能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高好本职工作,使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前提是要有一本好的教材。按理说,《大学语文》的课本最有条件编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但现在的情况是,课本的编撰者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他们没有把《大学语文》课程视作一门技能型课程,而是作为一门知识型课程。这种编写动机的偏差,直接导致了所有的《大学语文》课本都大同小异,毫无新意。这种偏向于追求理论化、系统化的编写观念,抽空了本来可以通过语言解决事务的创造性过程。这种以知识为核心,从概念到概念的教材编撰思路,使学生通过记忆的方式消化课本所提供的知识后,依然无法洞悉语言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学生不管怎么费劲地学习,也无法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丝毫的改善。甚至可能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学习得越刻苦,他对语言的灵活性的理解越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问题就相当严重。造成课本枯燥无味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教材编撰者还没有搞清楚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严重区别。他们还在沿用《中学语文》的编写思路。殊不知,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已经变为教会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教会每个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语言模式,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鉴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的转变,教材编撰者就要精心地选择那些与此目的相适用的课文。与此目的不相适用的文章,即使语言再漂亮、文字再优秀,也不能进入《大学语文》的课本之中。众所周知,教材与教学关系密切,教材好是教学好的基础。通过使用好的教材,教学才能实现既定的目的。不能教的教材,可教性不强的教材,达不到教学目的的教材,无法调动学习者兴趣的教材,都不是好教材。应当说,理论联系实际,是所有教材编写的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大学语文教材要力求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安排课文、写作知识和写作训练。不仅密切注意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而且要充分体现知识为实际能力服务的新的编写理念。因为课本的枯燥无味,学生们花几十元钱买来的教材根本就不愿意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整个一个学期里也没有看过一眼课本。当学生们不愿意上课的时候,当学生们不愿意看书的时候,我们这些作为教师的,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给学生们选错了课本?

二、教学方式过于拘谨

课本编写的缺陷,本来寄希望于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做一个矫正,但现在的情况是,教师依然是在严格地按照课本讲课。这样的结果自然是错上加错。于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吸引力便直线下降,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次遭受打击。就像物流系的一个学生在打油诗中写的那样:“锄禾日当午,上课真辛苦。一本小破书,一坐一上午。”显然上课已经成了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虽然授课计划里把原先的章节改成了“模块”、“项目”这样的新名词,但这种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表面文章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按说,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能够启发学生们的心智,因为语言本来就是心灵的声音。可是,如果课堂上不问时间、地点,不管面对什么人,都只凭教师自己的意愿喋喋不休,那就不免会被别人讨厌。实际上,教师们不管是按章按节地讲,还是按“模块”、“项目”来讲,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课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旁征博引,加进自己的理解、经验、体会、故事等这些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能对上号的相关内容,那么,情况很可能就有所变化。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把语言的运用与学生们的道德品质结合起来,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实现了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的。众所周知,手机是当代教学过程中的最大敌人。应当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大。手机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危害也最大。一旦课堂的吸引力降低,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拿出了手机。当学生沉浸在手机世界中的时候,教师即使喊破嗓子也是无济于事。既然学生已经离不开手机,那么,教师就应该首先占领手机。本着这一思路,笔者在本学年度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对策是,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手机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课文《论语》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在手机上查找一个有关孔子的小故事,并把这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讲出来。在课文《项羽之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手机上查找与项羽有关的成语。讲鲁迅的时候,让学生从手机上寻找周氏兄弟绝交的原因并做出自己的分析。这样,不仅斩断了学生想利用手机做其他活动的念头,而且还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经过多次类似的训练,学生就会觉得大学语文也不是那么无聊。此时,如果教师再把语言的重要性利用故事讲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们甚至还会喜欢上《大学语文》。有好几个学生在作业中跟我反映,说因为对语文有了兴趣,课程结束以后,他们还会继续学习语言艺术,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所有的教师都不应该忘记一点,就是自己是代替学生的父母担当教育责任的人。让学生的所有思想、情绪都纯洁、正当,这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要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的生活态度,要告诉学生们永远是改变态度胜于学习技巧。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就是教师们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们的孝心。因为国家以人为本,而人以孝为本。孝行是人各种品行的根本。小到个人的生活作风,大到国家的公民道德,没有不是由孝行推演出来的。当一个人对父母的感情越来越丰富的时候,那么,他本人的道德品质就会显著提升。孝的问题解决了,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个孝顺的学生不可能学坏,将来也不可能做贪官或者罪犯,那么治安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孝顺的学生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家长们的期望,那么教育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孝顺的学生毕业后,一定会忠诚于单位,尽心尽力地干活,那么工作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孝顺的学生一定会有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那么感情问题也解决了。一个人一旦建立了孝心,他必然会端正言行,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孩子们变好了,父母们自然万分高兴,内心里自然要感激老师,感激学校。这样,教师和学校的名声就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了。这样一来,学校的招生问题也解决了。由此可见,一个教师上好了一门课,其重要性和影响之大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综上所述,大学语文的授课方法就不该拘谨而是要充分地开放,一直开放到学生们的心里去。

三、缺乏对学生心声的关注

笔者教的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写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很忙。忙着上课,忙着打工,忙着和亲友聊天,忙着手头上的一些事务。入夜,有些疲惫的我们躺在黑暗中发些小小的感慨然后入睡。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目标在哪里。人际交往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情绪常常变得难于控制了,时常感到空虚无聊。”应当说,学生们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想法很多,心理混乱,许多事情不知何去何从,急切地想得到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如果他们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正确地引导,那么,他们在这一阶段所犯的错误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们必须明白,我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正处在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对学生们实施良好教育的话,那么他们就会终生受益。如果我们丧失了这样的一个教育机会,那么我们绝对给社会输送的是一批批“残次品”。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教师们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虽然滔滔不绝地讲着,但很少讲到学生们的心里去。学生们心里的问题从原本寄希望的课堂上得不到答案,他们也就自然地对课堂失去了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对立的局面:一方面教师们自顾自地讲,完全不顾及学生们的感受。另一方面,学生们自顾自地玩,完全不顾及教师们的感受。久而久之,双方就变得麻木了。原本应该欢声笑语的课堂就这样一天天地沉寂下来了。于是,教师们上课就变得无精打采,学生们想尽一切办法开始逃课。笔者不止一次地发现,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对课上所讲的内容、所训练的题目做一些调整的话,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比如,在2015年秋给艺术系14环艺班上课时,笔者从作业里发现班里一个女同学在寒假里要首次拜访男朋友的父母。我觉得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然后我就找机会和这个女同学聊了聊,并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这让她很感动。后来我又觉得这件事情具有普遍性,因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学生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所以,我就又在一次写作训练中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我们系的一个女生,寒假里要首次拜访她男朋友的父母。此行,她需要注意些什么?请你帮她出出主意。”看到这个题目,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提高了起来,讨论的非常热闹,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作者:赵树忠 单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现代语境下的大学语文走向

摘要:随着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具体化,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来讲,应该不仅仅是国学课、传统文化课,它更应该肩负起的是语言文字的传承,是基础的人文素养培育。而在当下大多高校仅仅把它当成一门简单的公共课对待。实际上,就目前许多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社会现状来看,大学语文这门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素养课程的必要性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为发达的语境下,其肩负的使命与现实地位的强烈反差又时刻提醒着我们,教学改革需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现代;通识;技术

从1903年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学科诞生至今,中国语文教育已经走过百年历程。然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却始终莫衷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纷杂的教材内容等都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大学语文这一学科的发展。从必修到选修,从几十人到一百多人,从有到无……无不透露着大学语文这一学科在各高校遭遇的尴尬境地。现代语境下的大学语文不仅意味着它要应对客观对象的时代变化,应对历史与现实的断裂,更要应对随之而来的人们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大学语文的学科内容跨度大、涉猎范围广,但相对教学时数较少,对授课内容、教师等的要求应是极为严格的,然而我们却发现实际情况与此却是相差甚远。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究竟该如何发展确值得我们思考。

1课程性质老生常谈

课程性质对于一门课来讲是基础也是先决条件。大学语文与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等课程统一被划分为教育学下的“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内,过去被称为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即大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并根据要求的不同确定必修的专业。后来随着“通识教育”这一名词在国内高等教育的逐步认可,高校统一改为“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即通才教育,这一名词从命名上给予了过去的公共课以更高的要求——培养通才所必须的课程。而所有通识课程中最为实至名归的实际上就是大学语文。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在之前的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交流表达能力,促进身心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大学生对于汉语这一母语的普遍认知与了解越来越深厚,而与其相比之下的语文课程“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的要求则似乎是给高校的语文教学目标以基础、前提,大学语文对于所有除系统学习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有其存在的极大必要性。无论是作为工具、手段,还是作为一门学科能够贯穿学习的始终,这对于造就一个“通才”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大学语文这门学科于高等教育来讲最理想的结果是通过篇章的赏析,对于古今文学文化的了解、对比、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达到通才的要求。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有多方面的努力,如篇章的选择、教师的能力、学生的自觉等等。但无论如何,大学语文“通才”的教学要求是必要的。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换汤不换药”,基于过去对于公共课程的认识偏差,对于这门课的课程要求、授课人的能力、学生的态度、甚至是学校的重视程度和过去来讲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这种情况严重滞后了其发展。

2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影响颇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板书讲授式加入了科技元素,到MOOC、翻转课堂的出现,乃至浩浩荡荡的2012年MOOC元年的命名……让人们在震惊中享受科技带给教育界的奇迹与便捷。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来说,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而MOOC、翻转课堂等形式则可以一定程度地满足高等教育教学对课程的要求,经分享整合后的各种优质网络工具和数字化媒体资源等内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课外完成对课文的大体了解或是重点的初步探究,课堂上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或以小组讨论或以简单发言的形式对教学重点进行深入的研讨及答疑解惑。当然,这类研讨可依据学生个性及性格选择多种形式,或是课堂现场讨论或是借助网络工具等。现阶段MOOC、翻转课堂的使用由于其作为公共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的性质不同,就目前来讲这些手段使用得并不普遍,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正是因为作为动辄百人的通识课课堂规模才应该使用MOOC,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其评价、考核体系却是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制作的。一是因为文学本身的不确定性,一是它的课外检查反馈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故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考查方式及其内容是极为关键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通才的基础,而大学语文究竟该如何承担起它应肩负的责任,未来之路很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刘侃如 单位: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大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探讨

大学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它以语言表达为重点,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利用语言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传输和交流。语言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水平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对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和特色加以探究,希望能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交流过程,通过语言实践开展,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及其特色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语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思想概括和内容讲解都应体现其言语特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呈现出来。因此,言语特色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的艺术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感染力、动听程度以及学生对语言的接受程度。教师如果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语言生动、特色鲜明,就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更愿意听课。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语言,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循循善诱、步步设疑,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能让学生全面认识周围的事物,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融入教材的意境中,让教材内容呈现出一种“说风闻声,言雨见形,谈花花现,指人人在”的真实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涵。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情感、色彩等方面认真体会,将该诗当作一幅田园风光图来鉴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充分领悟诗中“心远地自偏”“欲辨已忘言”等哲理性诗句,既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充分理解课文大意。不同文章特点各异,教师须采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和适当的教学形式,在讲课时尽量声情并茂,积极转变语言风格,以更好地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为了将学生更好地引入情节中,讲授时可用或高昂或低沉的语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论述类文章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可借用名言警句进行综合表达,使学生对文章的内涵和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至于意义深远、辞藻优美的散文,为了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表述时可加入绘声绘色的描述。例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为了更好地表现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师可用朴实深情的语言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珍惜父母亲情。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激昂深沉的语言令人振奋,动听优美的语言使人愉悦。大学语文教学对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无论讲述课文还是范读,教师都应注重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以及语音的抑扬顿挫。在讲授一些情感细腻的诗歌和散文,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教师可配合乐曲,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为学生范读,使学生在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语音中对文字产生切实感受,加深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对于教材中扣人心弦的戏剧及曲折生动的小说,教师为实现情景再现,可事先进行语言设计。如在讲授杂剧《窦娥冤》时,教师可用激昂悲怆的语调表现窦娥的无奈愤怒之情,用急切的语调凸显窦娥的不甘,使学生对作品做到感同身受。

三、提升语言艺术的措施

1.化枯燥为有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大学生思维开阔、兴趣广泛,但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极具吸引力的语言,即使学富五车,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使枯燥的知识向生动有趣的内容转变,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增强教学的“可听性”。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有趣的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为了配合语言练习,可播放一些优秀影片,为学生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中外名著时,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作品的审美活动,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使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化陈旧为新颖,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通常包括几大版块,即修辞、语法、文字和语音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全面系统地介绍每一版块的内容,或详细讲解本学期课本中安排的二三十篇文章,反复研讨、细致拆解课文。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之一,就是“炒冷饭”。教学方法陈旧,且大量重复中学语文知识;教师语言枯燥,既没有趣味性,又毫无启发性。这样即使遵循量化的标准、科学的教学程序、合理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化陈旧为新颖,创新教学方法,使课程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应增大信息量,补充新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教师在讲课时,不应平均用力,而应立足重点。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新的方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3.引入语言艺术新形式,确保课堂生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进步促进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大量新鲜的句法和词语不断问世。一名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除了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还应尽量掌握“热词”,涉猎新词,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加以关注,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库。教师只有吸收各种新的语言艺术,并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使用,才能使语言表达更加得心应手。例如,在讲解词语时使用一些新鲜的语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和亲近感,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语言讲授从陈旧、枯燥向新鲜、有趣转化,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向主动学习转变。这样既克服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确保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富有趣味,进而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语言魅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和语言特色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教育,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多地感悟语言的魅力,对文学之美有更透彻的感知。

作者:张莹 单位:山东枣庄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大学语文教学体系重构

【摘要】当前,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语文教学遇到的众多问题之一,想要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首先进行教学体系的重构,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开展活动、完善评价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教学体系。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体系;重构

由于课程设置问题,语文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内容关联性较低,大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度不够。当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教材内容老旧,学生到课率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众多,如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学生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重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受到文化熏陶的同时得到相应能力和意识的提升,但当前的大学语文教育很难达到这种效果。审视当前的大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一些选文内容以情感为主,偏向于人文思想教育,对写作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渗透有所欠缺,还有部分内容专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对于情感和思想的渗透不够,二者得不到有效结合。因此,教师必须打破教材的局限,将教材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首先,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应在教育内容中多加入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启发。其次,考虑到学生在毕业后即将踏入工作岗位,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学内容还需要起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作用。总之,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起到指导作用,同时提高语文相关能力。对此,教师应将经典美文欣赏、文字组织训练和情感表达三部分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重构。经典美文欣赏可以包括我国的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欣赏,以及国外的优秀文学欣赏,给学生推荐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受到文学作品中优秀思想的影响。在文字组织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提前练习在工作岗位中可能涉及的公文文件编写,掌握各类文件的书写格式和表达技巧。同时可以举办辩论赛、即兴演讲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不同,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学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将语文完全视做了一门无用的学科。加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难以提高。对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将语文和工作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对步入社会后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2]首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一些游戏活动,或给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丰富教学形式。其次,可以让学生试着设计一些求职简历,让学生在注重简历书写和表达方式的同时也要重点进行封面图案、格式的创新设计。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观看不同设计形式的简历,为学生提供创作参考,同时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样式的简历在求职过程中获得的不同效果。另外,还可以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在班级中进行模拟面试,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临场发挥,让学生了解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积累词句的重要性。在初次的模拟面试中大部分学生会紧张、怯场,表达不清,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开始不再紧张,并能快速理清思路,在能力提高的同时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进而不断深入学习。

三、改变考核和评价方式

基于大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也应对传统的考核和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学生的成绩不应由试卷分数一面概括,应加入其他的考核形式,保证考核的全面性。例如,可以将学生的口语表达成绩、写作成绩和试卷成绩相结合,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形成综合成绩。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专业能力考核。

四、结语

总之,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想要打破当今这一局面就要进行教学体系的重构,让语文教学更加合理化、专业化,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只有搞好大学语文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在毕业后顺利发展。

作者:张伟 单位:江苏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语文论文: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在当今国内高等教育重技能、轻人文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情感教育的缺失已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许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因为情商缺陷而陷入就业困难的尴尬境地,情商的欠缺已成为顺利走向社会的羁绊。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人格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学科优势,尤其是其中的文学名篇能以人文之美唤起学生积极而丰富的情感体验。

一、大学语文教学是大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新生刚刚脱离了管理严格的中学校园,离开父母的关心呵护,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崭新而又陌生环境。环境的改变、心理的落差、学习方式的转变、集体生活的困惑使得这些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十八九岁的大学生有一种失落感与不适感。他们渴望情感的交流,尤其渴望在人生的新起点得到师长的指导。大学语文内容广博,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篇目,又介绍了港台文学、外国文学中的经典名篇,开拓了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师生共同学习这些优秀文学作品,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作品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

二、大学语文学中情感教育的内涵

通过挖掘大学语文教材的情感内涵,情感教育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天生的自然情结,一旦触动这根琴弦,就会感到明朗、舒畅,就会有一种轻松愉悦的亲切感。因此,假日里,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向美丽的海滨,徜徉于绚丽的花海,驰骋于广袤的草原,用心灵去拥抱大自然。在文学作品的世界里,山中的一座古寺,道旁的一株野花,天边一抹瑰丽的朝霞,夜晚一片清冷的月色等,都在作者饱含情愫的笔墨中神韵丰盈,激起我们对神奇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如徐迟的《黄山记》便是一篇别出心裁、写景角度独特的佳作。文章先是居高临下,勾勒黄山的全貌,之后又宕开一笔,回顾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烘托一个“险”字,然后才正面写山景,重点描绘云海、奇松、日出、彩虹……写出了黄山最富特征的雄奇瑰丽的景观。

(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文学表现的常常是作者因为生命意识的觉醒而对社会、家庭、世故亲情等产生的深深的思考或强烈的情感,表现的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人生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遭遇作者那样严重的生理缺陷的人是少有的,但对于作者,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她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活的爱恋。作者在她虚构的“三天”里所集中表现的,是对人类生活的高度礼赞。她赞美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大自然,歌颂了人类往昔的历程与现代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沸腾的生活。

(三)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赤诚

大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充分展现了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炽热的爱国情怀。其中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有对爱国志士的热情讴歌,有民族自豪感的自然流露,也有报国之志、亡国之恨的直接抒发。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诗的开头即点出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至时穷之际,必然会显示出来。随后用典阐明历史人物所作所为,凛然显示出浩然正气的力量。最后联系到自己的命运,自己虽然被俘,处在环境恶劣的牢狱之中,但是由于自己一身正气,各种邪气和疾病都不能侵犯自己,因此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全诗感情悲壮、直抒胸臆,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酣畅淋漓地表现了作者文天祥的忠肝义胆、铮铮铁骨。学习本文时,可结合文天祥的生平,引导学生学习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誓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培养学生对亲友的关爱

亲情、友情是人类独有的美好情感。一个人拥有浓浓的友情亲情,那一定可以使生命之树根深叶茂。亲情和友情永远是人类性灵深处感动的源泉。《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回忆他的母亲所写的一篇记叙文。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突出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与伟大无私的母爱,以及母亲的人格力量对作者思想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而文章的最后一句“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更是以简朴的语句,表现出作者欲言又止,难以尽述的追悔内疚之情和无从说起,没齿难忘的养育教诲之恩,蕴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怀念之情。课堂上,可以以母亲或母爱为话题,让学生简单说说他们和母亲之间的故事,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歉疚,或者是准备怎样孝敬母亲。这一环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又有利于捕捉课堂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使师生对母亲的情感在交流中自然升华。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教师的作用是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自觉乐意地积极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情境,以利于学生自由地发展自身在认知、情感方面的潜能。在教学中,一个好教师要以真诚的情感去营造一种和谐、活跃、民主平等、互动交流的课堂氛围。这是促进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素。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中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火花。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感到自己是主体,能够进行自主选择,为自己是学习的主导而变得日益有主见,有创造性,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从教学方式看,民主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情感教学的重要方式。它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共同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交往的过程中实现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新知的发现。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在课堂上,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设计讨论题。选题过程着力于对学生的研究,讨论主题既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运用与拓宽,又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兴奋点,选择学生熟悉并关注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课堂导入时,认真设计好课文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切入口。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而自学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

(三)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

朗读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教学应以读来激发情感,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朗读是对教材文本的再创作,它把无声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使学生借助声音塑造的氛围感受文章的意境。这种朗读是一种享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沈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须得急读。以上这些规律,都应合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所以依照规律吟诵,最合于语言的自然。”教朱自清的经典之作《荷塘月色》时,可以先由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或默读。学生渐渐进入作者所塑造的意境,体味作者描绘的素淡朦胧、和谐静谧的月下荷塘美景。在朗读的过程中,要舒缓、淡定,令学生感受到荷塘月色那宁静、恬淡、朦胧之美。而读到采莲的段落时,则语调略显轻快愉悦,表达出作者胸中的烦闷在美丽的月色中得到暂时的舒解。通过朗读的情绪调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荷塘、月光、蝉鸣、柳影、热闹、清静、淡淡的喜悦和忧愁等,都通过诵读呈现在学生眼前,用声音描绘出多彩的情感画卷。情感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取材广泛并蕴涵着丰富情感的独特课程,通过情感化教学策略,以情入理、以美启真,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使他们能在复杂多变的人生境遇面前,拥有丰盈的心灵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从而走向更充实、更精彩的未来。

作者:任雁敏 李士明 单位:德州学院 贵州毕节医学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