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8 02:31: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02年5月25日至6月8日,中国农业部赴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代表团一行5人,应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的邀请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访问和交流。考察团受到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等单位的热情接待,先后赴墨尔本、阿得蕾得、堪培拉、悉尼和布里斯班等地,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南澳州植物园、阿得蕾得大学WAITE和ROSEWORTHY两个校区、澳大利亚国家科工组织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公园、澳大利亚国家标本馆、CRC热带植物保护中心、澳大利亚热带遗产中心、悉尼皇家植物园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和交流,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考察计划,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概况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在大西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间,领土包括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澳洲大陆地广人稀,四面环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占据一整块大陆的国家。国土面积约76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6700公里。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平坦的大陆之一,拥有许多独特的珍稀动植物种类。按照气候带的划分,澳大利亚的北部为热带,中部为辽阔的干旱和沙漠地带,南部为温带。澳洲的气候比较温和,全年温差不大。澳洲的四季正好与北半球相反:夏季由12月开始,3至5月份是秋季,6月份是冬季的开始,9月份进入春季。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3--26度,回归线以南地区温差略为明显,冬季平均气温约14度,夏季平均气温约26度。
澳大利亚有六个洲: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西澳、塔斯马尼亚及二个领地(首都领地和北领地)组成。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很小,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2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现有人口18,426,900人,其中土著人口约占2%,英国和爱尔兰血统在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总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出生于海外。居民来自100多个国家,主要少数民族包括意大利裔,希腊裔,越南裔及华裔等。
二、澳大利亚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提高公众意识等工作非常重视,联邦政府近几年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科技活动项目,各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机构均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促进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和认识。政府的支持、各界的参与和设施的健全,使澳大利亚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得生机勃勃,卓有成效。
目前,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认真履行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已出台了《澳大利亚生态和可持续利用发展国家战略》(Australia`sNationalStrategyforEcologic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1992),《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NationalStrategyfortheConservationofAustralia`sBiologicalDiversity1996),各州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本州的相关法规,例如,维多利亚州出台了《维多利亚植物和动物保护法案》(Victoria`SFloraandFaunaGuaranteeAct1988),以保护本州的特有植物和动物生存、繁衍和保留它们在野生条件下的进化趋势;保护这些特有动植物的群体;保证人类对这些特有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持这些特有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等。同时该州还出台了《维多利亚生物多样性战略》、《维多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生活财富》和《维多利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我们的生活财富》等技术性文件。
三、澳大利亚的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
目前,澳大利亚国家保护区总共有6664个,包括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土著土地所有者、私人土地所有者和森林保护地等,保护面积共有6353076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24%,各州(领地)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澳大利亚保护地区概况
州/领地 个数 面积(公顷) 占州/领地%
首都直辖区(ACT) 8 123032 52.8
新南威尔士(NSW) 518 4953217 6.18
北领地(NT) 92 5125556 3.8
昆士兰(QLD) 470 6938764 4.02
南澳州(SA) 1780 24895127 25.53
塔斯马尼亚(TAS) 490 2201962 32.42
维多利亚(VIC) 2089 3378021 14.85
西澳州(WA) 1217 15915081 6.3
总计 6664 63530760 8.24
在澳大利亚,所到之处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环境和植被好,到处是地毯似的草坪,把地面覆盖得严严密密。即使是城市宽广的街道两旁,也是两三排并列的观赏林木(不适宜种草的树下用碎木片覆盖)。例如堪培拉人均绿地面积达70.5平方米,仅次于华沙居世界第二位。城市的空气新鲜,绿荫蔽空,绝少尘埃。在堪培拉和阿得蕾得的住宅周围,一律不加围墙,院外一般以桉树、合欢花树作为绿色花篱笆。堪培拉设有不同类型的植物园,除澳大利亚本土上的植物外,还引种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树木花草,如中国的银杏、水杉、杜鹃、蔷薇、天竺葵等。堪培拉周围大部分地方都是国家公园的范围,包括诺马治国家公园(NAMADGINATIONALPARK)和狄宾布拉自然保护区(TIDNINBILLANATUREKESERVE)。在宾馆饭店的房间特别是公园和其它公共场所都可看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告示标志以及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增强全民的意识。
四、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
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水平和生态水平,而在遗传多样性水平开展的工作相对较少。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以保持和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主,一旦某一个生态区域被列为保护地,科学家和政府首先从土地和水资源的管理入手,通过限制放牧、退牧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的原始性,对生态区域内所有的动植物物种进行调查,建立资源档案,确定该生态区的环境指示物种,根据指示物种的动态变化规律,随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物种水平上,经过长期的资源调查,已经查清了澳大利亚所有物种的资源状况,编制了澳大利亚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名录。对于已列为保护计划的濒危物种,科学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详细调查,不仅明确其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确定每一个分布区的具体地点和面积,还要彻底查清其种群数量和生存繁育特点,了解其危害因素并掌握其动态变化规律,根据所掌握的上述信息,制订相应的保护策略。
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主要采用异生境保护的方法,即将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作物如棉花、苜蓿、橄榄等种质资源收集起来,统一进行种子库保存。种子库保存的种质不仅具有详细的农艺性状、抗性性状、品质性状的综合鉴定结果,而且还利用分子标记、DNA测序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了指纹图谱鉴定,每一份材料所具有的重要基因都非常清楚,不仅如此,对于收集量较大的作物还进行了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作物改良选择亲本奠定了基础。对于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如野生棉花等,科学家利用GPS系统对每一个居群进行了定位,将每一个居群按照统一的取样原则进行了取样,并对其进行了重要农艺性状如棉花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鉴定,然后统一保存于种子库中。
由于澳大利亚人口稀少,人们保护野生物种的意识较强,目前除各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心外,对野生物种的保护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居民的自觉行为,即科学家将已列为濒危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等通报给地方政府,这样,在地方政府进行道路建设或其它设施建设过程中,避免破坏其生态环境。到目前为止,这种简便易行的野生物种保护方法在澳大利亚取得了预期效果。
五、澳政府加强对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初级产业(primaryindustries)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年中,澳大利亚的农渔林产业取得了很大成绩,2000-2001年出口有关农产品达到330亿澳元。为了抵制世界经济增长变缓对澳初级产业的影响,澳政府将要加强对有关方面的支持,包括内容如下:(1)盐碱与水质量国家行动计划,(2)国家粮食和病害仿真监测行动计划,(3)澳大利亚政府环境基金--自然遗产托管新项目,(4)国家粮食工业1024百万澳元的5年计划。
六、澳大利亚对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和借鉴
澳大利亚在生物多样性保存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针对我国目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现状,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其中重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管理的相关配套法规建设,加强并规范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
(二)增加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费支持。突出加强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原生境保护设施建设。不同地区的保护区既要扩大规模,又要合理规划,连成一体,增强保护的效果。在增加中央投资的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和部门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资力度。
(三)提高公众意识。及时启动并组织实施我国的“提高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意识计划”,加强政府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参与程度。
(四)加快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专业队伍的培养,提高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人关注的议题,旨在重新考虑农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排除障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探索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即墨市人口多、耕地面积少,发展可持续农业势在必行。本文就即墨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展可持续农业进行了初步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前言
中国1994年了《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建立可持续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对农业可持续进行了规范与引导。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依托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以持续增长的土地产出率、土壤肥力为目标,同时兼顾保护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开发并进,走现代化经营方式,走集约化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
即墨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780km2,耕地面积74104hm2,人均占有耕地0.07hm2,建成区面积42.65km2,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2011年,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组织342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到2.8万户[1]。即墨市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应看到在快速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环境破坏、空气的污染、资源的浪费等等。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可持续农业变得刻不容缓。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在18世纪前后就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目前已经变成全球性的目标,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并称为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农业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农业格局。不仅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主旨。
农业发展可持续性是概念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3个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生产持续性,即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的能力;经济持续,即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程度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生态可持续性,即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开发、保护、改善资源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整个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常规式的现代农业就会陷入困境之中。
2 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2.1 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
全市农机化投入资金4600万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0.4万kw;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87%,机耕作业面积11.5万hm2,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10.8万hm2、9.3万hm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万hm2,增长1.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77%;地膜覆盖面积2.1万hm2,下降2%。农用拖拉机3.9万台,增长2.4%;农用运输车1.4万辆,增长3.8%;全年化肥施用量12.8万t,增长1%;农村用电量7.1亿kw.h,下降2.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组织342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到2.8万户[7]。
2.2 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建设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众多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要把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国务院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农民作为科学素质提高的重点人群之一,并明确由农业部与中国科协共同牵头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农业部要围绕《纲要》精神,加强与中国科协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搭建工作平台,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实施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了大面积的培训与提高,使得农村现有的劳动力明显提高。例如喷灌技术滴管技术大棚技术都能在农村很好的实施说明农民素质已经很好的提升上来了。
3 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资源浪费,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近年来,即墨市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质,造成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农药、农膜等污染,这些污染不
仅影响农业生产环境,也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农业资源是21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农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在土地因为自然原因导致的流失之外还有部分是因为大量的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在原始开垦土地的过程是以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
3.2 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
即墨市80%的人生活在农村,经营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科技贡献率低,科技在农业增产中贡献份额只有40%,这主要是由于即墨市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与经济水平低、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差所致。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民从事种植业的收入不能增加,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还很普遍。虽然国家采取了敞开收购粮食和实行保护价格等措施,遏制了粮食市场价格的下跌,但农民从粮食增产中得到的纯收入增加不多。
3.3 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即墨市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在告别短缺之后,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随着温饱问题解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消费支出中所占份额稳定下降,这表明农业增长开始面临需求约束。目前即墨市各地都在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或种果树或种蔬菜,一窝蜂追逐利润高的行业,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山地可以种植果树,但是在盐碱地种果树是不可能存活的。农林牧渔发展不全面,农业产值33.4亿元、林业产值0.4亿元、牧业产值21.3亿元、渔业产值3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7亿元。
4 促进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协调人口与农业资源的关系
尽管农村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但人口问题远未“终结”,谋求人口与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我国漫长的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为艰巨的优先关注事项。
为了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高度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基本国策。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也进一步强调,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这一切无疑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未来方向
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搞好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由来已久,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得不到控制环境与资源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落实不到实处。
4.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即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并实施全过程标准化运营。因此,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牛鼻子”。农业产业化通过合理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把千家万户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让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的利润,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3 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合适的经济结构应该充分考虑到即墨市各县镇的实际情况,像鳌山卫镇有自己的特色经济粉条就应该合理保持与发展,同时可以考虑发展副业。在现在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经济结构是需要充分考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加深对结构调整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深
次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立足青岛市实际,在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上下功夫。
4.4 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民从根本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可,真正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和倡导。提供外部支持,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向农民提供优良品种,改进栽培和饲养方式,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推行节水型农业、生态型农业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他们大有好处,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1958年成立,作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其职责任务是:承担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承担黑龙江省一、二、三积温带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育种研究工作;承担蜜蜂繁育、病虫害防治和蜂产品加工等技术研究工作;承担果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工作;并承担优质米开发、系列农化产品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等。建院以来,累计获得科技成果奖176项,育成大豆、玉米、水稻、果树、晒烟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83个。多年来,通过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通过实施科研项目服务地方农业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共承担科研项目9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通过实施星火计划、成果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服务企业等项目,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将30多个先进的农业科技新成果直接用于生产,加强示范与展示,带动了地方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如近年来实施的科技服务企业“寒地苹果基地建设及加工技术开发”项目,为大庆隆赫达公司林口分公司果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和培训果农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企业生产工艺改进,企业2008年当年投产即获利润20多万元,2011年企业获利近500万元。
二、通过科技合作共建服务地方农业
2004年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积极参与全省农业科技共建工作。先后有四名科技骨干通过省委组织部派往宁安、安达、延寿、饶河和克山等5个县(市),担任科技副县(市)长,带着科技项目、科研成果、良种及技术,为全省科技兴农工作贡献力量。一是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引进熟化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示范和展示,方便农民参观学习,为农民打造学习农业科技的田间课堂;二是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配备电脑、多媒体系统、图书、挂图、标本、农技光盘,设立了农技“110”热线电话,实现了农业专家与农民零距离接触和经常性培训指导;三是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需要,实施实施了“有机蜂产品基地建设”、“白浆土综合治理”、“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示范”、“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和“优质大豆品种示范及繁育基地建设”等多项致富项目。为农民提供良种良法,专家跟踪指导,确保优质增产。产品由指定企业高于市场价5%~10%订单回收,项目惠及600余农户,户均增收2500多元。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激发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设科技平台服务地方农业
一是建设原种繁育基地。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和省级农作物原种繁育基地的建设,每年生产作物原原种、原种近100余万公斤,满足了地方种子企业和农业生产对作物种源的需求,为优质作物品种的更新和利用提供保障。二是建设中俄农业示范园区。遵照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兼顾科研攻关和指导农业生产的要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建设了黑龙江中俄农业高新技术合作示范园区,园区面积3000多亩,集聚科技创新、示范展示和科技培训等八大功能。示范展示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700多项,接待了5万多农民观摩体验,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的作用。三是建设农民大学牡丹江学院。2011年初,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承建了中国农民大学牡丹江学院。采取注册式教育与非注册式教育、长期培养与短期专项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担任教师,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年来,举办短期培训班45期,培训农民24600多人次,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10余类200多个。并成立了宁安果树、渤海水稻、林口蜜蜂和三道关食用菌四个教学基地,招收苹果、水稻、蜜蜂和食用菌四个专业的二年制长期班学员146人,在农闲和生产关键时期,开展更系统、更深入的培训与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知识水平。四是建设综合试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承担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水稻、蜜蜂、食用菌综合试验站和东北寒地苹果综合试验站的建设任务,每个试验站设立五个服务基地市县,集中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并通过产业体系联系国内最知名的专家,为地方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为产业发展把脉献策。
四、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科技服务工作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结合科技入户工程、农业标志性示范工程、阳光工程、科普之冬、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农民科技节活动及外向型星火产业带建设,按照地方党委、政府服务三农的工作部署,近三年共办各类培训班276期,科普大集13次,田间博览22次,录播电视专题及新闻片76次,培训农民9万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3万余份,科技咨询2万余人次。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农业科技,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出了总体要求。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彻底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顶天,就是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按照这一要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将举全院之力,坚决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创造出更加符合生产和市场需要的一流成果,发挥好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引领作用,深入实际做好服务三农的各项工作,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 近年来,都市农业旅游成为都市旅游和都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本文选择旅游主题单一的城市——延安为对象,在明确都市农业和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及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延安发展都市农业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为实现延安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都市农业旅游 延安市旅游 可持续发展 发展策略
都市农业旅游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的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吸引游客,实现旅游行为的新型旅游方式。
一、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优势
1.特色的黄土高原农业文化优势。首先,山地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农耕方式以及农民生活方式。其次,具有黄土高原中的陕北地区农业风光,表现在随山地变换的农业格局和相应气候条件下的特殊农作物景观优势。
2.革命圣地的“红色农业”优势。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更是延安“红色农业”的源头;杨家岭革命旧址亲手耕种过的菜园,枣园故居参纺线比赛用过的纺车是伟人参加劳动生产的真实写照,更是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和“红色农业”的传承;枣园幸福渠等等,都是丰富的独特优势资源。
3.独特的农业物产景观。首先,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出产丰富多样的农副土特产品。其次,高原地貌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山区耕作模式,两者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物产景观。
4.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家乐及农家饮食优势。陕北黄土高原区依靠其特有的农作物和风俗文化在农家乐及饮食文化上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有丰富的农家乐资源。其次,有独具陕北特色的农家饮食,具有自然性、保健性等特点,形成了多种特色风味食品,已经成为农家乐及农家饮食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规模普遍小,缺乏规模效益。由于受短期效益的支配,延安都市农业旅游规模狭小,项目规划粗糙,缺乏文化和教育内涵,形象不佳,营销落俗,大多数以小户个体农家乐为主,多分部在旅游景点周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2.缺乏合理规划,发展无序。目前,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缺乏必要的政策领导和合理规划,农业旅游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扩张现象普遍。
3.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形态创新。延安都市农业旅游产品模式单一,缺乏有突出特色的拳头产品,吸引力度不够,并且创新意识不够,缺乏在农业旅游模式和形态上进行创新,难于持续发展。
4.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服务特色。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项目品位不高、品牌意识弱、品牌项目不多、不重视长线投入、服务缺乏特色。
5.都市农业科技含量低,缺乏旅游文化内涵。延安市农业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内同类城市的差距逐步扩大,农业生产未能充分利用都市农业高科技化、现代化等多种功能将都市农业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项目科技文化含量低。
6.都市农业旅游管理水平低,经营效果欠佳。延安都市农业旅游处于兴起阶段,多数旅游项目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从管理法规到开发管理者、旅游者素质等均未真正到位。从经营效果看,农业旅游开发弱,产业带动性不强,开发的层次水平和综合效益均不高。
二、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设计
1.设施农业旅游模式。以蔬菜园、果园、枣园等基地来实现农业工厂化,开展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连锁项目,开发建设形成“公司+庄园+农户+游客”的产业链布局,这些既符合提高土地利用率,缓和延安用地紧张,又可以常年开放,户内户外旅游项目有机互补。
2.园艺农业旅游模式。农业旅游向高产新奇的观赏性农业发展,具有食用、观光、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着力开发高科技园区,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同时配套发展相应的旅游设施,兼顾观赏农业景观、度假休闲活动,开发以高科技参观学习为主的旅游项目。
3.体验参与农业旅游模式。增长农知、科学考察农业场所,发展体验参与型都市农业旅游。在游览红色旅游的同时增添一些田园乐趣,调节延安乏味的人文旅游气氛。
4.休闲度假农业旅游模式。延安应结合自身优势开发休闲度假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窑洞群,借助陕北特殊黄土文化,进行剪纸、腰鼓、编织等农家活动来吸引观光旅游者;将生产项目较为单一的农业生产基地,结合旅游观光活动形成度假区。
5.农家乐旅游模式。农家乐属于体验型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以各地民俗文化、种植养殖场地为依托,农作物生产多考虑观赏性和可参与性,同时庄内配备娱乐设施及乡村小饭馆等。
三、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
1.合理设计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格局
(1)内圈层农业商贸休闲区。本文内圈层指距延安市区半径100km以内的区域,这里串联着最具特色的旅游地,并使热点和冷温点交错分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外圈层观光度假区。本文外圈层指辐射层——黄陵县、黄龙县、吴旗县,距延安市区半径100km以外200km以内离延安市区较远的区域。
(3)城郊田园休闲体验区。主要指市区郊区田园,如南泥湾、万花山等,适合进行休闲体验、观光娱乐的区域。
2.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1)倡导绿色生态旅游,变革旅游观念。(2)城市工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和谐推进。
3.树立品牌意识,突出产品特色。特色和品牌是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独特的有形、无形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深化、活化等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活动,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牌产品。
4.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对各县区旅游业整体规划、统筹开发、联合营销,进行县区间整合,形成规模效应,形成线路景观的优化布局,推行和打造各县区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打造产业链条或在原有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
5.树立城市形象,挖掘特色都市农业文化
在保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进现代都市农业文化的发展,注意避免出现唯“农”而“农”及项目内容趋同,重点突出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6.体现创新,实现生态农业旅游与红色旅游并重发展
首先,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要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其次,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道路,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来保护和培育红色旅游资源,改善红色旅游环境,保护红色旅游产业,同时为都市农业旅游特色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生态农业,降低生态赤字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着手,提出了宝鸡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关键词】生态赤字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由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二者共同决定。生态承载力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系统资源的丰富程度,生态足迹反映人类活动的强度,二者的差值即为生态盈余(赤字),反映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脆弱性)。如果一个地区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就出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
《
第三,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宣传力度,向农民公布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让广大民众真正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2.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第一,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减少非农业占用耕地,促进土地复垦,种植农田防护林带,积极引导 农民使用有机化肥,减少化肥对土地的侵害。保护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污染,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当用污水灌溉农田。合理开发和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情节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学产品对土壤、水质、大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减少农膜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提高粪便还田和综合利用比例,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2.3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首先,龙头企业是关键,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和带动基地发展的任务。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一种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种养加销综合经营;一种是“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组织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就应给予扶持。
其次,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经营,都必须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努力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有了规模,才能造就出产业,种养加工销售才会配套,龙头企业才可发育出来;公司与农户和基地才会逐渐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公沾”的经济共同体。寿光的蔬菜、诸城的肉鸡就是靠市场和规模发展起来的。宝鸡农村也应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努力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有新突破。
第三,要在培育本地主导产品基础之上,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要抓紧建设一批大型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突出高附加值产品、精深产品开发,加强特色产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开发。建立高效的绿色农产品产业政策扶持体系,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第四、要加强合作意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经营能人组建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材料并销售产品;依托基层供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场地和经营优势;依托基层农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技术和服务优势;加快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的中介和流通。
2.4 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科技进步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中要素的利用率,没有科技进步,就无法深入挖掘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内在潜力,就不能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很难迅速提高农村各类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无从谈起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目前,农村传统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地区间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新科技在农业中很快得到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有些生物技术和产品已经用于实践,大大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越来越高。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向农业领域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使农业投资变得有利可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要素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中的种子、化肥、土壤、工具、饲料等各个要素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渗透和推动。要实现农作物、牲畜、鱼类、林木的良种化,就必须利用现代育种学、遗传学的科学成就;要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就要采用现代改良土壤的先进科学和技术;通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抢农时,提高作业质量;通过先进技术和手段的使用,有效地对森林、草原、山地等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技术还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及其素质来推动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业各生产要素的改变,达到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其次,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生产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沙化,促进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社会化;在加工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开发出多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发展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建立多功能、多渠道的市场信息网络;在服务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为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各个环节的改变,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最后,科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法人转变。一旦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经营,农业就会获得综合性开发效益,农林牧、产加销更加紧密配合,形成一条龙。合理的农业结构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水、气候和生物资源,提高资源的集约化经营程度,把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5 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摘 要]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 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对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中部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各个省份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不平衡。 我们通过提高中部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农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培育新型农民,可以建立起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机制,以促进中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性动态评价;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
一、引言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 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 1999年至 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 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 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 0? 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 27? 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 28? 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57? 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 13? 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1%)、东部地区(6? 30%)和东北地区(10? 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 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0? 6%、27? 89%和 43? 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 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509? 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 01元)和东北地区(6434? 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 8543hm2/人)[13]。 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 1? 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 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35%。 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 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 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 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 1所示。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 3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 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 4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 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 =100 -乡村文盲人口占 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 =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 =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 =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 =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
三、实证分析
(一) 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 2可以看出,2001年到 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 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 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 2? 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 1? 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 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 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 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 39? 93万人。 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与 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 2010年的 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1177人上升到 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 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 比如,2009年和 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8? 59个百分点和 4? 16个百分点;除 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 (四) 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前言
由于历史上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我国现在是一个森林覆盖率十分低的国家。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如建造三北防护林等,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所上升,但我国少林的局面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最近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出现的雾霾天气足以说明这一点。不仅如此,我国自然资源对人民生产生活的支持力也越来越下降,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了。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使经济难以持续发展。
在此情况下,大量植树造林是治理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森林一般分布在山区,这些地区往往是经济十分贫困落后的地区,再加上管理不善,人民为了生存往往滥砍滥伐,甚至是掠夺性砍伐,只伐不种,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经济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经营、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要探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道路,要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
二、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演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结合的发展模式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包括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林业经济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又称为森林工业阶段,以提供林木为主,很多森林就是在这一阶段遭到破坏的。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10年,这一阶段人们看到了滥砍滥伐的恶果,开始痛定思痛,谋求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著名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纲要》,《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1998年对天然林开始进行保护,2000年重新定位了林业,2002年提出六大工程、五大转变,2007年开始建设现代林业。这些措施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又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三阶段从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明确指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建设、林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和前面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提出的如出一辙。
三、我国林业经济经营管理存在的弊端
我国当前林业经济经营管理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影响着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构单一。
我国现在的林业生产采用的模式大部分还是粗放型、密集型生产,林业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十分低,对原材料的利用率低,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
森林资源总量下降严重。
当前全球的森林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我国也是如此。本来我国的森林资源状况就堪忧:总面积不到世界的百分之四,森林蓄积率百分之三,人均森林面积占不到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人均森林蓄积率更是低至世界的八分之一,我国森林覆盖率约是世界森林覆盖率的百分之六十。在如此堪忧的情况下,我国由于疏于管理,很多天然林木还是被乱砍滥伐,老林、老树的比例越来越小,在中幼林当中,人工林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这些人工林大部分只有一种树木,特别容易死亡。我国森林正处于低产期,而我国林业却还是低效益,这对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危害很大。
我国林业体制改革进程缓慢
我国对林业经营体制早就开始了改革,但进展十分缓慢。林业经营体制基本上还是处于传统经营模式阶段:产权和经营权不明确,职责不分明,政企不分,缺乏竞争的意识。另外,政府对林业的支持也不足,林业经济总体上还是处于弱势,用于林业的资金十分少。
四、通过改变经营管理来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兴林
依靠科技来发展林业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进行发展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林业经济的科技含量,这是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一、在林业经营模式上进行科技创新。建立起的经营模式应该是效益为目的,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核心,企业为主体。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利用现代化的科技与信息手段,推动林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精细化。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林业科研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科研路线。林业方面的科研成果要用来指导林业生产,科研与生产建设绝不可脱节。鼓励林业的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甚至独立或合作创办林业企业的形式,加快林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第三、加强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首先,改造传统的木材生产、加工、制造业,通过高新技术提高木材生产、加工、制造的技术含量,增加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增强我国林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培育良种壮苗,并进行推广,改变森林树种的结构。再次,对森林生态系统加强研究,完善对森林生态系
统的检测。
(二)鼓励发展生态产业
我国林业生产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利用市场机制是无法调节这一矛盾的:我国虽然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多年,但我国人口依旧在膨胀,而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却一直没变,生态系统依旧很脆弱。这些因素已经在越来越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发展生态产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生态产业是基于科学的生态原理和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产业。生态产业既顾及了环境的承载力,又顾及了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业。生态产业往往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生产系统进行糅合,从而使能源可以多层次高效率的使用,使资源和环境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生态产业的企业通过控制两个生产系统的速度和稳度,实现生态负效益转化为生态正效益,变废为宝。应发展四个方面的生态产业。一是绿色食品。为市场提供各种无污染、原生态、少人为影响的瓜果以及以瓜果为原料的副食产品。这主要是针对林业中的果树林而言。二是生态城镇建设。充分利用本地的林业资源,发展能耗低、废物能够当地资源化的生态旅游村,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管理。三是对废弃地进行生态垦殖。在荒山、荒坡、矿区废弃地等未被开发或已经被破坏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利用一定的生态技术进行植树造林、种草,其后发展林业或牧业,然后进一步发展相应的庄园。四是建设生态旅游工程,既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有经济效益,一举多得。
(三)对林业经济在政策上给予宽松和优惠。
对林业经济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这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动力
保障。要保持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资金上要进行长久的支持。一是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植树造林,开发荒山一定要坚持谁开发就归谁所有,谁开发利益就归谁的原则,使农民造林能够得到经济利益。这样一来,不但林业经济得到发展,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也使农民生活变得富裕,一劳多得。二是对森林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改革。对适宜种林的四种荒地的经营权,要加快拍卖。实行分户承包、分户经营、分户治理。使农民多劳多得,不致于多劳而不得。要坚持林场的产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现明确。让林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对于国有林场,也应走向市场,甚至可以承包给私人,建立林场公司。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植树造林活动。推广股份制造林、合作造林等形式,鼓励农户与农户、农村与农村、乡镇与乡镇、乡镇与农村、单位与单位之间进行联合,组成联合体,联合进行植树造林。使植树造林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工具、树苗等进行合理流动、整合,以达到最佳配置。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一起开发荒山,让农民利益和机关团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样既密切了干群关系,又可以促使干部行政作风的转变。同时,试行富裕乡镇带动贫困农村的政策,使植树造林的资金(在富裕乡镇手里)和劳动力(在贫困农村手里)进行优化组合。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民增收难等等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业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涉农企业,在推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当前,中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也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然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滞长等等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而在农业产业链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涉农企业,对于破解这些困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家在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农业食品价值链相关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全球性企业,杜邦于2011年6月在中国加入了“金蜜蜂2020社会责任倡议”,牵头发起了“农业项目”,矢志将促成跨界合作、推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这一中长期项目的追求目标。
为了深入推动涉农各界的关注与合作,全面探讨如何通过中国农业建设中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环境价值的最大化,2012年6月5日的农历芒种日,杜邦中国联合本刊《中国农业价值链发展白皮书》之后,又召开了“共同行动提升中国农业综合价值”分论坛,邀请相关专家及企业代表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而这些交集着希望与畅想的文字、思想与言论,成为了当日第六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的最大亮点之一。
“农业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所谓农业价值链,是涉农企业、农户、农业协会、金融机构、政府、消费者以及其他农业利益相关方,通过农业研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消费等环节活动的参与,共同创造经济价值、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三重综合价值的过程。
对于《中国农业价值链发展白皮书》提出的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理念,出席论坛的众涉农企业以及专家对其中的三重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表示了肯定。
“这个理念非常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介绍道,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来农业的多功能性的问题,明确地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他认为,此次论坛突出农业价值链的概念,让农业的所有的相关者都参与进来,并且将从整个农业生产一直到消费的全部过程联系起来,强调此过程中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责任来实现农业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意义重大。
“农业始终是发展的基础。”北京洛可可国际创意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达飞说,“我们的社会无论怎么样发展,农业始终是基础,有了农业的支点,我们才可能进行社会化的分工,才可能有工业和信息产业的革命。以往我们对农业关注得太少,而且对农业的界定范围也比较窄,这样一个白皮书的倡议,非常及时。”
“《农业价值链发展白皮书》可能给我们一个清楚的画面,当你想解决某些农业问题的时候从哪几个方面,哪几个节点来解决这个问题”。联合利华中国战略沟通总监吴亮说,“探索农业的社会价值可以真正使得每一个人,不管是学者、专家、企业家,还是一个普通的市民、消费者都能够知道自己跟农业息息相关。”每次一说到农业,人们概念中认为,这些都是农村的问题或者是农民的问题。在吴亮看来,其实农业跟每个消费者都是相关的,人们所用食品都是来自于土地。每一个消费者都应该热爱农业、热爱食品、热爱我们的土地,否则大家就会觉得食品安全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企业主导提升农业综合价值的实践
“单纯提出这个价值的概念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个价值的概念通过大企业来影响整个社会,通过企业来影响到我们整个的政府决策层,自然也包括消费者也行动起来,同心合力发展中国农业。”著名农业经济和农产品市场问题专家胡定寰认为,行动将比白皮书更为重要。
事实上,在开展“农业产业链发展”项目中,杜邦对这一承诺不遗余力:不仅着力于提供更前瞻、安全、高效而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农业科研技术和产品服务,也通过开展农业生产培训、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设立农业专业奖学金等举措激发中国农业的生命力。
“让我们携手,依据‘白皮书’所探索的路径,开展切实合作,为中国的农业食品价值链增添价值;让我们用行动感染更多同业的参与,集聚智慧,创造大价值,为民众撑起食物保障的天”,对杜邦在会上的这一倡议,来自中化化肥公司、联合利华中国、北京洛可可国际创意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的代表,处在农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分享了各自在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
专注于有种子、农药、化肥、农业投入品业务的中化化肥着重于农技推广,以帮助农民减少劳动负荷,提高产量收成。
作为拥有一般食品业务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处于农业产业链的终端,通过与中粮合作,对农民知道科学种植,对供应商要求可持续的农业准则,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管理,带动农业、农民的发展以及提升自身的责任竞争力。
北京洛可可国际创意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引领着中国创意农业的发展,通过帮助整个农业产业设计全面价值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服务型农业,将农民变成产业农民,实现产业循环、融合与互动。
摘要: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大田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从土、水、肥三方面分析了大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大田农业;土;水;肥;可持续发展
大田农业是大多数农民经营的生存之业,是农业的主体,它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质量提高的需要。我国农业经过十几年的结构调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下,产业化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大田农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1]。
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部署了“由亿万农民挑大梁完成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任务。因而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大田农业就成了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基地,大田农业的发展目标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与安全,表现在四大功能上,即农产品必须具备解饥功能、健体功能、慧智功能和贮藏功能。
大田农业的发展要从发展生产上进行[1],大田农业是原生态农业的延续,其主要特点是正确利用太阳能,因此对于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必须是以正确利用太阳能为主体,而设计新鲜的劳动行为更要以利用太阳能为先导,只要生产关系的配置合理并呈最佳状态,且有新鲜的劳动行为,才必然使农作物的生长达到标准状态,而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与安全是在其中的。
生产关系的配置是指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所需的有用物资和有利条件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劳动行为,这个相关方面概指水、土、肥、光[3]。根据现代文化科技水平及试验实况,设计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和新鲜的劳动行为,应当说现行农业生产关系中的配置是不尽合理的,而使用化学物资的任何劳动行为都是产品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建立正确利用太阳能的生产关系和新鲜的劳动行为[4],具体设计如下。
1土
土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农作物生长对土的要求是有肥力、有水分、有温度、无虫害、无病害、无草害,结构既合理疏松又合理密实。传统农业对土壤耕作是一年一度的春季种地,结合施肥和播种,木制铁铧犁种地,虽然能取得墒情,但其效应并不大;即使是现行的拖拉机种地其功能也等同于铁铧犁,所以木制铁铧犁应在创新之列,尤其在功能方面必须有突破。而设计一种太阳能种地机(太阳能土壤蕴化器),能将普照阳光集束成长2m、直径10cm的光柱,其阳光温度为320℃,在大田地的开沟垄内,结合施底肥,使土壤均匀地翻动,接受束光照射,并以适合的速度运行达到蕴化的目的。以此阳光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草死苗活地发暄”。良好的土壤结构就能呈现这一状态,而良好的土壤结构就来源于阳光处理。
2水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现行农业方式生产关系的配置不是合理的,而真正合理的配置应当是“雨露滋润禾苗壮”,因此劳动行为必须要促进雨露的形成,其中急需要做的是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小流域水系概指跨县疆域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的正常运作,这些水资源在太阳能作用下蒸发成致雨云,直接成为风调雨顺的一部分。可现在这些小流域水系由于水库的拦坝而切断了下流的运作,原来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都干涸了,没有致雨云的形成,而中流域水系和大流域水系的致雨云又不能短期运作于小流域疆土上,因此,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是促成雨露的一个有效行为。由此看来,水库不经常排水是一个功能不到位的基础设施。设计调整方法为:尽快地将“百里一库”拓展为“千里一塘”,水库常年排水,流经渠塘后,进入小流河、季节河,充沛沟、汀、泉、井等水资源蒸发点。与此同时,要在水库排水的末端(一般为沿海)修建回水提水站,用风力和浪力将水、暗渠提回至水库,以确保水库常年排水(暗渠为防涝而设计),这样就加强了自然界水的运作,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从而有利于雨露的形成。
3肥
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食粮,而向农作物供应养分的方式在传统农业是厩肥、绿肥,现代农业是化肥,其实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不仅表现在土壤中有多少氮、磷、钾,而是有多少有效态的氮、磷、钾,设计阳光养分有效态机械是实现“阳光光化有效态”这一目标的新鲜劳动行为。土壤中存在100多种因素,即使是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也超出所需量的几倍,但是这些元素大多数以无效态存在于土壤内,要提高肥力就必须将土壤中大量的无效态元素转化为有效态。阳光处理土壤是土壤转化的最佳方式,它的第一作用力是光解作用,光解作用将土壤中的结晶物质裂解,有机物质降解,复合物质分解,从而使土壤显现大量的单质无机元素,并在标准阳光下呈现有效态,这样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摘要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大田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从土、水、肥三方面分析了大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大田农业;土;水;肥;可持续发展
大田农业是大多数农民经营的生存之业,是农业的主体,它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质量提高的需要。我国农业经过十几年的结构调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下,产业化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大田农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1]。
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部署了“由亿万农民挑大梁完成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任务。因而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大田农业就成了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基地,大田农业的发展目标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与安全,表现在四大功能上,即农产品必须具备解饥功能、健体功能、慧智功能和贮藏功能。
大田农业的发展要从发展生产上进行[1],大田农业是原生态农业的延续,其主要特点是正确利用太阳能,因此对于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必须是以正确利用太阳能为主体,而设计新鲜的劳动行为更要以利用太阳能为先导,只要生产关系的配置合理并呈最佳状态,且有新鲜的劳动行为,才必然使农作物的生长达到标准状态,而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与安全是在其中的。
生产关系的配置是指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所需的有用物资和有利条件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劳动行为,这个相关方面概指水、土、肥、光[3]。根据现代文化科技水平及试验实况,设计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和新鲜的劳动行为,应当说现行农业生产关系中的配置是不尽合理的,而使用化学物资的任何劳动行为都是产品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建立正确利用太阳能的生产关系和新鲜的劳动行为[4],具体设计如下。
1土
土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农作物生长对土的要求是有肥力、有水分、有温度、无虫害、无病害、无草害,结构既合理疏松又合理密实。传统农业对土壤耕作是一年一度的春季种地,结合施肥和播种,木制铁铧犁种地,虽然能取得墒情,但其效应并不大;即使是现行的拖拉机种地其功能也等同于铁铧犁,所以木制铁铧犁应在创新之列,尤其在功能方面必须有突破。而设计一种太阳能种地机(太阳能土壤蕴化器),能将普照阳光集束成长2m、直径10cm的光柱,其阳光温度为320℃,在大田地的开沟垄内,结合施底肥,使土壤均匀地翻动,接受束光照射,并以适合的速度运行达到蕴化的目的。以此阳光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草死苗活地发暄”。良好的土壤结构就能呈现这一状态,而良好的土壤结构就来源于阳光处理。
2水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现行农业方式生产关系的配置不是合理的,而真正合理的配置应当是“雨露滋润禾苗壮”,因此劳动行为必须要促进雨露的形成,其中急需要做的是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小流域水系概指跨县疆域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的正常运作,这些水资源在太阳能作用下蒸发成致雨云,直接成为风调雨顺的一部分。可现在这些小流域水系由于水库的拦坝而切断了下流的运作,原来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都干涸了,没有致雨云的形成,而中流域水系和大流域水系的致雨云又不能短期运作于小流域疆土上,因此,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是促成雨露的一个有效行为。由此看来,水库不经常排水是一个功能不到位的基础设施。设计调整方法为:尽快地将“百里一库”拓展为“千里一塘”,水库常年排水,流经渠塘后,进入小流河、季节河,充沛沟、汀、泉、井等水资源蒸发点。与此同时,要在水库排水的末端(一般为沿海)修建回水提水站,用风力和浪力将水、暗渠提回至水库,以确保水库常年排水(暗渠为防涝而设计),这样就加强了自然界水的运作,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从而有利于雨露的形成。
3肥
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食粮,而向农作物供应养分的方式在传统农业是厩肥、绿肥,现代农业是化肥,其实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不仅表现在土壤中有多少氮、磷、钾,而是有多少有效态的氮、磷、钾,设计阳光养分有效态机械是实现“阳光光化有效态”这一目标的新鲜劳动行为。土壤中存在100多种因素,即使是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也超出所需量的几倍,但是这些元素大多数以无效态存在于土壤内,要提高肥力就必须将土壤中大量的无效态元素转化为有效态。阳光处理土壤是土壤转化的最佳方式,它的第一作用力是光解作用,光解作用将土壤中的结晶物质裂解,有机物质降解,复合物质分解,从而使土壤显现大量的单质无机元素,并在标准阳光下呈现有效态,这样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今后15年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首先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继续把发展农业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约占世界22%人口的举世瞩目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农业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低,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多。虽然我国粮食总产1994年与1952年比,增长了3倍,但人口增长多,就增的粮食被新增人口所消耗,1994年人均占有量379k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农业的任务艰巨。
为了摆脱我国农业的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投入,从根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首先,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提高防洪能力。我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河流中下游地区、分布着我国1/3耕地,居住着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可是,这些地区地面高程一般在江河洪水位以下,是历史上的洪涝地区,历次洪灾,都会给这里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1991年淮河大水,大片农田受淹,粮食减产2×1010kg,直接经济损失70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40年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和。随着经济的发展,洪灾损失虽不像贫穷地区闹水灾出现的灾荒现象,但损失会更大。因此,必须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在加高加固堤防、清除行洪障碍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的同时,兴建必要的骨干枢纽工程。提高防洪能力,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造安全稳定的条件。
其次,努力发展农业灌溉面积。我国灌溉面积49330万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3400万公顷,大面积的商品粮基地,吨粮田和经济作物高产区都分布在这里。每年实际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2/5,但提供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灌溉是确保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条件。从统计资料分析,1990~1994年,5年平均冬旱面积达1330万公顷多,特别是北方冬春连旱,而现有灌排基础施设老化失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在维修现有灌排设施,提高效益的同时,根据我国水土资源条件,适当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并发展节水灌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供水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峻。
第三,加速中低产田改造。据统计,全国共有易涝耕地约244600万公顷,盐碱地约73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黄河中游和西北内陆河流域,南方地区共有渍害低产田733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滨湖圩区。我国高中低产田之间粮食单产平均每公顷约相差1500kg,如果每公顷增产375kg,全国可增产1.5×1010kg~2×1010kg,如东北地区,对低洼易涝地进行整治,打井种稻,以稻治涝,生产优质大米,产量即可翻番,效益十分显著,因此,结合除涝改碱、治渍,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潜力很大。
第四,大力依靠科技兴农,我国农业生产要具有后继能力,更多地要靠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向现代农业迈进,一方面应注意研究和推广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各种优良品种和作物栽培技术,使农艺科学化,另一方面,必须继续发展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状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我国农业发展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阶段。
可持续发展应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浙江乐清滨海农业资源最有发展潜力。
乐清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农业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海域辽阔,滨海农业资源丰富。位于瓯江口北侧,北纬27°59′~28°23′、东经120°57′~121°16′的乐清湾从南到北纵贯乐清全境,海岸线总长125千米。全湾面积427平方千米,其中乐清占一半以上,拥有滩涂1.15万公顷,浅海水域1.2万公顷。资源丰富的海岸带和滩涂区,一向被誉为天府之地,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为振兴农业经济,加速对滨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就要树立“在海靠海,管海吃海。”的观念。乐清湾内水域辽阔,滩涂面积广,生物资源丰富,起步的产业应当是滩涂养殖业。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湾内水域农牧化,同时相应地发展加工工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建立符合滨海地区特点的大农业生产体系,作为当地今后的发展方向。
明确了方向后,就要进行具体的滨海资源开发利用。我们认为三大区域(即围垦段、滩涂段、港湾段),有利于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利用。
一、围垦段开发。乐清已围涂2700公顷,围涂利用率达70.86%。而且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7.7℃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在7℃以上,≥10℃积温在560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因此,应实行“果基鱼塘”的开发模式。即以“两水”(水果、水产)为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发展以柑桔为主的亚热带经济果木,并辅以防旱措施,在低洼地深挖塘沟,扩大淡水养鱼面积,既确保柑桔产量的稳定和丰收,又发展了养鱼业。
二、滩涂段开发。滩涂是陆地的延伸。乐清现有乐清湾滩涂面积1.15万公顷,其中高、中涂面积8066公顷。分布在沿海的湖雾、大荆、雁荡、清江、南塘、南岳、蒲岐、天成、翁洋、黄华等11个乡镇的潮间带。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必须从滩涂高潮位直到低潮位的潮下带,建设好不同的生产基地:
1.对虾养殖基地:重点应放在半开放型的外湾高潮位滩涂区,即从蒲岐山头以北,总面积8200公顷。这里涂宽数千米,潮涨为海,潮落为滩。高潮位中段以上涂面(全市约2000公顷)不宜于贝类养殖,长期荒芜。把这些荒涂利用起来,分期分批进行围垦建塘养虾,将可建成700公顷以上集中连片的对虾养殖生产基地,近期可围垦的有胜利塘(从慎海至盐盆)面积569公顷(现正在围垦的胜利塘南片面积为267公顷)、翁洋塘(从海屿至黄华)面积约800公顷、蒲岐娄岙外塘40公顷、天成外塘34公顷等及其它小片面积合计约1470公顷。随着养虾事业的发展,相应地建立生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业,发展外向型产品,为国家出口创汇作贡献。
2.贝类苗种增殖基地:适于养殖和附苗的涂面积1.13万公顷(其中高、中涂面积8066公顷,是后备的土地资源)目前已利用面积为5733公顷,重点应建设清江以北,即内湾中潮线附近和低潮区下段滩涂为贝类苗种集中增殖区。该海区水产饵料非常丰富,平均每立方米的海水中有浮游生物量达50.83毫克,有利于多种贝苗繁衍增殖。据调查,海涂养殖面积5766公顷,占农业可利用滩涂面积的58.14%,海水贝类养殖总产量年达22252吨。其中养蛏3216公顷,占海涂养殖面积的54.70%,养蛤1236公顷,占21.41%,养牡砺477公顷,占8.14%,其它851公顷,占14.74%。今后应继续采劝封、育、改”相结合的措施,严格封涂育苗和全面改造附苗涂面,将该海区滩涂作为重点贝类苗种资源增殖保护区,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3.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乐清湾有许多值得开发的鱼、虾、甲壳类生物资源。据温州市水产研究所调查资料,鱼类资源有60多种,贝类有40多种,甲壳类有60多种。内有不少珍贵产品,如质优味美的锯缘青蟹(又名蝤蛑),三疣梭子蟹、刀额新对虾。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脊尾白虾,以及名贵品种鳗丽、香鱼等市场畅销的水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量不断增长,市场价格不断提高,在乐清湾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更为重要。
三、港湾大水面开发。乐清湾有270平方千米可供开发的水域。自然条件优于象山港,可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优良品种和过去有基础的品种发展起来,并大力加强人工放流(如对虾放流增殖)的研究,使乐清湾成为乐清养殖业生产量和高产值的重要基地。
为此,应从乐清海水水域辽阔、滩涂面积广、生物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滨海农业的发展蓝图。我们建议社会投资,招揽渔业和生化研究的科技人才来参加创建海洋生物研究所,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捕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采取引种和筛选并重,捕捞与养殖并重,充分发挥乐清湾滨海农业资源的作用,创造、培养更为丰富多彩的生物新种群。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和保护海洋与滨海工业区的生态环境。
总之,要根据乐清的特点,对滨海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利用,把乐清湾沿岸带建设成金色地带,促进乐清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乐清成为生态良好,经济发达,城乡互利,文明富庶的乐园。
1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发展的情况
1.1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由于我国地域面积较大,跨越的纬度较多,因此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主要受到气候和地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如果地质条件较差,那么只能种植一些抗旱、耐旱等作物。在我国不同地区,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也存在一定差异,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不同,农业生产的特点也不同。如在北方的农业生产中,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通常只有1季,而南方通常都是多季种植,每年最多可以种植3次。而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北方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而南方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此外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具有一定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在研究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尤其是生产设备的使用上,如果在一些山区中进行使用时,对设备性能的要求较高,相关的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由于地形不适应,导致无法使用等问题。
1.2我国农业现代化情况
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机械制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大量的机械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但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使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据最新的调查发现,发达国家使用的农业生产设备,已经在种植、除草、收割等每个环节中,都能够进行很好的应用,而且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和收割,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即可。目前我国使用的机械设备,显然无法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就是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很多设备还处于半自动的水平,如在种植的环节中,需要多个人员配合机械使用,同时受到我国工业水平的限制,生产的机械性能较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对机械进行维护,如果所在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那么机械就很难进入到田地中,进行实际的生产工作。
2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
在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英国作为2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现在的英国首都被称为雾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当初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人们看到了破坏环境的后果,工业虽然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如果环境受到污染,那么人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生活方式更是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人们想在发展工业水平的同时,尽量的保护环境,最大程度上减少工业等对环境的污染。近些年,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工业化肥,这些肥料进入到河流后,对河流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人们不得不重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各种措施,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影响我国的民生问题,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显著。通常情况下,农业经济具备其特殊性,不同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济与金融经济。农业经济是建立在我国民生与农业的基础之上的,农业发展的方向与现状,对于农业经济的整体协调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具体情况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农业经济有以下几点作用:
3.1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农业经济更加完善,具备经济活力与经济基础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现状息息相关,农业基层运行良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农业经济以强大的支持。例如,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农业经济就有了相对长久和稳定的经济基础。由于农业经济的基本要素为农业发展与农业开发,那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农业经济以基础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3.2农业经济依靠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市场经济中得以发挥优势,稳步发展
农业是国家之根本,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方向。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容易对某一行业造成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但是,对于农业经济而言,由于其构成的因素相对简单,以农业相关元素作为农业经济的市场动态影响元素。因此,作为一种经济形势,农业经济依托现有的农业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意义上对于农业经济有着非凡的意义。对于稳步农业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发展
从两者的关系上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农业经济的基础,只有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才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稳步前进,相反,通过农业经济也可以带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农业的结构进行产业细化,从而将不同的农业因素结合到农业经济中。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将更多的农业因素转接到农业经济之中,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惠互利的发展状态,保证两者一直处于协调协作的关系。
4结语
农业作为人们息息相关的第一产业,一直都是重点发展的产业,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可耕地面积比较少,如果要想保证人们有足够的粮食,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袁隆平就从水稻的品种上,研究出了杂交水稻,极大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通过全文的研究可以知道,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等一样,要想长期、稳定的进行生产,首先应树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于现在的农业生产来说,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通过机制生产制造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昊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一、制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农业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够。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资金投入,然而现阶段农业资金投入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较低,难以在农业经济生产方面提供相应的资金。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现代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农村网络建设不健全,人们无法迅速获取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最新信息,制约了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1、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时候,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乡镇领导应该增强生态环境观念,制定相关的规定,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号召广大群众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并在农业生产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保护耕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加快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益。
2、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丰富农作物种植种类,种植经济效益明显的作物,以提高农业作物的种植效益。要注重挖掘农作物的附加值,最好对农作物进行深加工之后再出售,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合理分配不同产业的比例,适当增加林牧业的比重,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优化农村产业布局。第三、积极开辟新型的第二、第三产业,挖掘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
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人力、物力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留住农村劳动力,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应该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的资金支持,让农民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农业技术水平,转变农作物种植观念和方法,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配备技术人员,提高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留住劳动力,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重视现代信息资源的利用。
要加快农村网络建设的步伐,让农民能够通过网络技术获得相关信息资源,及时了解农业发展的动态。同时,借助网络还能够加快对农产品的推广力度,获取最佳的销售方式和销售地点,增强农产品生产、销售的效益。同时,通过网络信息资源,还能够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或者农业项目,以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加强政府的综合管理工作。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工作,因此,政府必须履行相关的职责,制定和完善的相关的规定,加强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工作,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好综合管理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识其制约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冷赟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