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7 11:16: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德育小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从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努力构建符合时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以相同或相似的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探索中,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 社团-----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
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成为青年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是青年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社团建设中要突出体现一个“自”字。
1、“变官办为民办”,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因此,学生作为社团建设的主体,学校在成立社团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学生的特长,信念,突出学生的需要。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社团极其化身“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组织建设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倒挂,往往是老师组织,学生参加,通过建立“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制度,确保社团的顺利开展。社团类型的确定往往因老师工作和教学的需要而定,学生在这些社团中选择参加学校并进行人员调配以确保社团的“生命”,指导老师提出活动意见,学生只需按要求参与,而往往“获奖”的,“表现”的,“指导”的总还是集中的“特长生”。所以往往使社团形式单一化,大多数同学对社团缺乏积极性,制约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变官办为民办”,社团建设由“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打破原有的老师组织,制定教学计划,发动学生参与的“第二课堂”形式,建立学生“业余社团”。针对学生自身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展示的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建业余社团,变“教师需要”为“学生需要”,从学生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出发,来确定组织合种社团,开展哪些活动,需要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证了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创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2、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社团建设要注意形成社团特点,发掘社员的个人潜能,突出学生的个人特长,为青年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方舞台。因此在社团建设的众多事务中,教师应走回幕后,处于指导位置,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让青年学生担当起处理社团事务,决定发展目标,实施发展计划,总结调整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尝试,让学生感觉到:“以前没有做到的现在做到了”,“经过努力可以有更大的提高和进步”,“成功在于尝试”……使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充满兴趣,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3、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
业余社团的建立,更多的让学生自主的来完成一项“事业”,让青年学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成功与挫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在集体生活中感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确认识“自身成长与集体的关系”;学生更加关心社团的成长和发展,主动的去想办法,出主意,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社团-----青年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服务社会的通道,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
学生社团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通道,是学生适应社会,促进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社团建设的形式和方式上,应注意社团的开放性,向社会拓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接触社会,感受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强化青年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的常青树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棵常青树,在不同的时期都对青年学生的发展起到来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一个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社团建设中,我们应该把握:
1、把握时代性,强化导向性
把握社团建设的时代性特点,强化社团建设的导向性功能。社团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在融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侧重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通过在社团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互助协作精神、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原则性,突出多元性
社团建设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育人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不能改变。在把握社团建设
的学识性,专业性,娱乐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元因素综合考虑,增强社团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增强预见性,具有前瞻性
社团建设之初,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一个社团建团建立的宗旨,要挖掘社团中潜伏的未来性,预见性,社团宗旨的确立要具有前瞻性。注意与未来职业教育相联系,与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把它融入青年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人格健全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新世纪公民德长期任务中,为青年学生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和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引导学生深入分年课文
(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背景知识理解思想内容
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及其在创作文章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和心理状态。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只有还原出作者的真实经历和写作背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作者喷薄而出的情感,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知道朱自清的生平以及他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对他创作的影响。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政变中背叛革命之时,朱自清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和学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写下这篇文章抒发他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心情。同时,可结合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故事,让学生认识朱自清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形象。另外,中职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许多仁人志士的事例本身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典范素材。像屈原行吟江畔,虽屡遭打击,但爱国之心依然的高尚情操;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像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正面人格教育的极好素材。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搜集整理,不断积累,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
(二)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就是文章的整体写作思路。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顺文章的篇章结构,不仅对学生弄清课文的结构方式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有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时布局谋篇的能力。如史铁生《合欢树》的教学,作者以母亲种植的一棵合欢树为象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健康和将来的殷殷期盼之情。文中用三个年代讲述三段经历:母亲种合欢树、儿子先不愿见合欢树、再是难见合欢树,表达了对母亲曾经的不理解、对过去生活的伤感以及对无法慰藉母亲的愧疚,朴素的语言中蕴涵着深沉的感情,余音不绝,催人泪下。学生沉浸在感动中的同时,也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三)引导学生分析并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
一篇好的文章,不但在内容上饱满充实,其抒发的感情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讲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分析出文章中较深层次的含义。分析过程包括分析语段、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的意思、表达效果,其中的情感态度、哲理启示,甚至是文中的语言现象和表达技巧等,最后用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这样做,可以训练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走出课文表达生活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表达生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具体做法有引导学生模仿课内的经典语句造句,根据语段篇章的写法仿写语段、文章,或者依据课文主题抒发自己的情感等。如在《我的地坛》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并写出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在日常生活中的些微细节,体会出他们对自己深切的关爱之情等,这就有助于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并且直接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其感知事物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不断充实自己
阅读,是一个走进文学世界的美妙过程,文学欣赏就是以个性的解放和生命的张扬为目的。一方面,文学欣赏可以培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体悟与反思的能力;另一方面,文学欣赏也构塑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些全部可以作为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提高其文化修养的资源。弄清历史上和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情、理,分析其中的意义价值,思考它们对社会、对个人的利弊,对人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丰富阅历,提高道德品质和整体素质。另外,引导学生选读一些脍炙人口的中外名着,可以使他们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认识自我、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价值取向。
四、适当开展课余文化活动
通过以上的德育引导和渗透,我们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民族情怀。比如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和语文相关的历史话剧表演、爱国演讲辩论以及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发展特长、激发潜能的同时,不但能感受到语言文化的厚重底蕴和祖国历史的源远流长,还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见,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中职语文要把道德教育和人性塑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才能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和价值所在。
一、新时期伦理精神的转换何在? 被誉为“第二次革命”或“第二次解放”(从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意义上理解)的改革开放,给新时期的伦理道德及其精神带来了巨大变化。
第一,拨乱反正中的人性(个人主体性)复苏。原有极左的思潮给人们带来的直接而巨大的创伤,就是以异化了的共产主义精神(天理)泯灭人的个性(人欲)。这里的异化即是指主观上确定是想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试图以共产主义精神超越一切,但在创造中不但偏离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伦理思想,反而自觉不自觉地融进了一些封建主义的伦理观。于是,当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在思想、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立即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以探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为中心的拨乱反正热潮。尽管有些问题至今仍无定论,但至少对一些基本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原始公社时期“原始的丰富”,也不是抽象的观念的发展,而是社会现实关系及其观念关系的丰富;共产主义消除私有制、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是为了消除剥削,而不是消除个人所有制和个人利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对自身的否定,不是重建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即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因此,大写的“人”(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卷帙浩繁的字里行间中突出出来,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成为新时期伦理精神的出发点和支撑点。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新了经济生活中的伦理关系和原则。
勿庸讳言,限于一定时代的环境制约,马克思不可能想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连体或兼容;而且,市场经济形式本身也不是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确实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确实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确实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在这种新型经济关系中,必然会生长出新的思想道德因素。其中的积极因素正如《决议》中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其实,马克思也看出了商品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正面效应,认为它促进了自然经济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的解体,“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总之,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上述积极因素中,突出体现了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的个人或法人的主体性,即在伦理上、法律上具有相对(相互)独立、自由和平等竞争的权利,即“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马克思对此十分强调和肯定:“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矗”显然,这种平等和自由的伦理精神不仅与封建专制、等级特权、人身依附等伦理关系大相径庭,而且也不同于计划经济关系下的人我不分,相互依赖,相互拉平(一种原始的情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平均主义)的伦理观念。当然,新时期的这种伦理精神转换的最大特点,是市场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伦理相结合(尽管目前处于动荡、“耗散”之中,而尚未理顺或规范化)。这里面的深刻意义在于:从消极的方面看,市场经济关系的最简单表现是物与物的商品关系,最直接的价值是交换价值(货币、资源增值),很容易自然产生以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急功近利等为特征的拜金主义伦理观,就会产生劳动及劳动者的异化,如果让其渗透到经济生活之外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甚至教育生活等精神领域,就会造成更为严重的腐败和异化现象;但是,这一消极因素是可以控制的,社会主义的伦理观就是一副最好的解毒剂。
第三,中国传统美德及其精神的认同和弘扬。
在本世纪,代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主流及其精神的儒学,曾遭到“”和“文化革命”两次沉重打击,以致于在字面上已成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主要对立面之一,甚至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拨乱反正也没有给它一席之地。但人们后来发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顾及不到或不那么吃香、不那么灵的地方,例如在日常行为规范、家庭伦理以及爱国精神等等方面,传统伦理道德中有着十分管用的精华;于是,人们将期望的眼光投向了“新儒学”等传统文化的更新,希望从中找到遏止道德“滑坡”或者支撑道德“爬坡”的良方。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新时期所汲取的传统美德及其精神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仁和”?为精神的“礼”?教内容,?其中绝大部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人伦和行为规范;二是以“忠孝”为精神的爱国主义和家庭美德内容,其中也蕴含着改变了意义的集体主义内容。对于这一方面的转换,也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首先,传统美德之所以找到现代的位置,归根到底是现实中仍然存在这种道德的土壤,即与之不同程度地相适应的现实关系。已有学者研究指出,儒学伦理的生长基础有两点: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关系,二是以家庭血亲为纽带的宗法关系。
虽然经历了几次重大社会变革,社会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如果冷静地正视现实,我们就会发现,上述两种关系现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现实之中。这就构成了传统道德的现实基矗其次,传统美德必须适应时代精神,有时还必须脱胎换骨获取新的生命力。息管有些传统道德还有现实基础,但不是有基础就有生命力,有些基础已摇摇欲坠,会使某些传统道德失去内容,但其形式还是可以利用的。再次,从总体上说,这种转换不是对儒家伦理精神的认同。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有两种历史文化,儒家文化也是如此。它既有人民性的一面,也有封建性的一面;它之所以在二千多年中被不同朝代的封建统治者纳为自己的正统意识,除了深厚的封建经济关系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占主导地位的“家族本位主义”代表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伦理精神。
二、“转换”对构建德育新格局有何影响? 伦理精神的转换对学校德育新格局的构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转换”促使人们改变“构建”的观念和视角。无可否认,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已经把德育工作者的眼光引导到适应改革开放上来,大家也齐心协力朝这一方向努
力。但是,也许是原有的德育格局有着巨大的惯性,也许是人们心中存有意识形态相对稳定、不便改革的定势,也许是学校德育肩负着“神圣”使命而不敢轻举妄动,也许是人们误把伦理精神转换的某些现象一概当作了不和谐的“杂音”等等。总之,人们仍然把“构建”的注意力放在修修补补上,而没有关注“转换”将带来整个格局的变化。这一点,与经济体制的重建相比反差尤为明显。其实,与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只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就可以打破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正视社会存在的改革对社会意识的变革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不忽视社会意识变革对社会存在改革的能动作用),改变“构建”只能修修补补的观念,将视角转向以伦理精神的转换为引导的德育变革上来。其次,“转换”是新格局中目标构建的依据和底层结构。德育目标是德育格局中的基础部分,目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内容、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也最终影响到德育效果。它要求德育目标要有指导性、现实性和针对性,也就使目标构建必然受到这一时代的伦理精神的左右。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理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精神结构,并明确学校德育的总体目标结构。直观地看,“转换”的三个方面自然形成了三个板块和三个层次:?(1)马克思主义的伦理精神,即“社会的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辅相成,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个人利益和个人牺牲在人生价值的意义上达到辩证的对立统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即社会主义伦理与市场经济伦理的结合,但这种结合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目的与手段、导向与自控、对立与统一的结合,其基本原则是公平与效益、物质与精神协调一致,?其核心是合理利己,兼顾他人,平等竞争,共同发展。(3)中国传统美德的伦理精神,即扬弃“家族本位主义”,纳入具有时代精神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辩证地看,这三种伦理精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有层次序列的整体,即以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为先导(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为主体,以中国传统美德的伦理精神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伦理精神。
如果上述伦理精神的结构能够成立,就可以相应建立德育目标新结构。其基本思路是,在社会主义精神这条红线的贯穿下,根据不同层次伦理精神的性质、功能和对象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对不同思想道德及其行为的接受规律,探寻切合实际的层次结构。例如,从纵向的时序看,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首先接触的日常生活、简单的社会关系和浅显的国情(包括乡情民俗等);接下来是从形象地感知到抽象地认知所处的社会及其各种关系,其中对未来将要进入、且与生存和发展关系最为直接的部分(如经济关系等)最感兴趣,这也是一种现实层次的实践理性的需要;然后再对自然、社会、个人等关系进行综合、批判性的认识和选择,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可能在一般个人生活理想的基础上形成崇高的社会理想。再从横向的空间看,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家庭、工作中的社会关系等等)不会完全一样,对教育所传递的信息也接受得不一样,一句话,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不同会使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出现差别;所以,在总的目标一致下,德育也要“因材施教”,给不同情况的学生确定适度超前又能够达到的目标。实际上,这种结构在现实中纵横交错,如盐溶之于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值得顺带提及的是,与新的目标结构相应,德育内容也必然会调整、更新,至少三个层次、三个板块既可以相对独立地形成子系统,又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
再次,“转换”对于改进德育途径和方法有着方法论的意义。从新时期伦理精神的转换中,我们得到这样启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那种比较单一的、夸张式的共产主义伦理精神,虽然由于缺乏深厚的现实生产力的土壤而最后失落,但在一段时期内还是真实有效地存在。这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和方法论意义。一方面,缺乏现实关系作基础的思想道德,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维持的都是一种幻象,最终将化为泡影,反过来说,最好的德育途径和方法便是现实生活中的现实关系认识及其把握;另一方面,对于暂时缺乏现实条件,但已见端倪并有现实依据证明为发展趋势(良好前景)的经济关系及其伦理精神,应当大胆采用引导、感染、灌输、宣传甚至纪律要求等强化的途径和方法,以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发挥精神的能动作用。根据这种方法论上的意义,结合“转换”后的伦理精神及其目标内容,可以在德育途径和方法上作这样的初步设想:第一,对于富有传统、现实性很强的日常行为规范(含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应以现实的言传身教为主,“身教”者包括经常接触的教师、家人等等,也包括大众传媒中古今中外的“模范”,通过反复熏陶、感染和训练,?养成知、?情、意、行统一的习惯。第二,对于占居现阶段主要地位(公民必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一是要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使学生(至少初中以上)系统了解有关基本知识;二是配合教学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我组织社会实践(体验),包括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关资源,使学生在现实关系中真实地感受、选择并接受相应思想道德。第三,对于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一是改革、调整现有的相关课程(高中以上),舍弃假、大、空的内容,溶进相关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增设常识性的美学(不是艺术教育)、心理学等选修课,设立业余党校;二是意识形态领域营造百家争鸣的氛围,让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竞争中获得认同和自觉选择(当然要有意识地引导);三是在社会中再塑共产党人的先进形象,对先进分子要有崇仰、奉行社会主义精神的纪律要求,切实在组织上(包括少先队、共青团)采取措施,纯洁队伍,让理想和信念在有共产党人的地方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趋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模式逐步趋向多元化,但生源类型较杂,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使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应认清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和难点,以总书记关于德育教育论述为理论指导,与时俱进、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模式。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从高职学生的年龄状况看,高职学生年龄差别大,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还尚未成熟,还不能把他们完全视为“大人”,对高职学生而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使心理日益成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从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看,他们思想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普遍认同、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爱国主义热情持续高涨。但是,他们又是思维活跃、新颖,个性突出、能迅速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市场经济的背景使高职生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全新理念已把高职生推向了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他们又是一个容易被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价值观念中的趋利性也较为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高职生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影响;独生子女已成为高职生的主体,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在信仰、道德、行为与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德育教育中,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给予回答,或在某些问题上给出的回答说服力不强,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无法正确认识一些原则性问题,德育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不能真正贴近高职生的实际生活。
二、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模式
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要有健康的思想状况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同其他高校一样,既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思潮的集散地,高校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创新德育的模式。
(一)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观念
要更新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德育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一样都是教育主体,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以人为本还要注重人的主观特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在关注人的思想品德与理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人的意志、情感、本能、欲望、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即要塑造完整的主体人格。以人为本,还必须要尊重人的个体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作用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尊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
(二)创新德育教育的载体
第一,以思政课教学为主要载体,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远胜过上个世纪,对许多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要比教师快得多。大学生已经不再是过去“老师教啥学啥,老师讲啥信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对于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他们不满足于照本宣科的大话、空话,不满意只在经典作家的语录里打圈圈,不满意讲故事式的肤浅说教,不满意开玩笑式的庸俗趣味,不满意不负责任的借题发挥,不满意思想偏激地乱发牢骚,不满意蜻蜓点水式的“理论联系实际”,而要求理与趣、情与智的和谐一致。因此,根据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目的和高职生思想成长的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实际,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当前形势下深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坚持六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要坚持理论教学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结合以增加理论教学的现实感及针对性;第二个结合是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阅读原着结合,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帮助他们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个结合是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结合,通过结合提高高职生对德育教育的情感认同;第四个结合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通过结合让高职生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认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第五个结合是课堂讲解与师生共同讨论结合,通过结合提高高职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第六个结合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科技教学手段结合,通过结合让德育教育真正 占领网络这个战略高地。通过以上六个结合,让思政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第二,以网络为载体,创新德育教育手段。互联网以其快捷迅速、实时传输、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20-29岁的网民比重继续加大,达到30.8%。因特网的触角正在伸向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也成了网络社会拓展自己空间的重要目标。互联网给高职院校学生打开了一扇获取信息和习得技能的大门,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素养已成为一个受教育者的必备素养之一。同时在政治、思想等方面互联网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了直接的冲击和影响,同样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新课题。
今年我担任了七年级的英语教学,七年级的学生刚走出小学,在心智上与小学生无异,加之现在的孩子多半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初中阶段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以至于模仿社会上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显然十分>!
记得在上一届学生学习JEFC BOOK I Lesson 30 的时候,我让学生就对话内容练习,表演。之后各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总是将那个警察表演的匪气十足,很明显他们是受了商业性质太重的一些警匪片的影响,同时他们在自己的想象中将那个司机演成了一个的素质很低的泼皮无赖形象,不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是刻意去违反交通规则,更有甚者,在违归后不知悔改还与警察斗狠。在这时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对他们思想上存在的偏颇进行引导,以防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犯同样的错误。
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课本内容,在上课的同时发现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引导。英语课本的课文内容,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在开学初,学完最基本的日常用语 “Thank you! Excuse me! Sorry!”等词后,我就让学生告诉我什么时候需要用这些词,对此,学生自然能够很顺口的说出来,然后我问学生你们平时是否经常用到这些最简单但却最是美丽的词呢?很多学生都开始思考,经过思考,他们回答我说,用过,但是用的并不多。我又让学生自己去设想别人对他们用这样的礼貌用语和不用时的心情差异。答案是很明显的,经过这样的引导、启发,学生明白了这些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在需要的时候运用这些礼貌用语。
新教材第十一单元是生活日常作息的安排,在学生谈论自己的日常安排时,我发现学生不会自主合理安排时间,他们往往早上很晚起床,然后看电视、玩电脑,等到了晚上或者是星期天下午才使劲赶作业。于是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怎样的时间安排才能让我们的周末过得轻松而且充实。学生在小组谈论之后每个小组拟订了一份他们认为最合理的周末计划,然后在全班讨论,经过全班讨论,他们一致通过了一种最好的周末计划,于是我要求他们按照这样的计划来度过你的周末。经过这样的引导和讨论,学生知道了如何去安排时间,开始慢慢得学着去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我们正在使用的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许多课文设计了国情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人口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新课改高举张扬学生个性的大旗,着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多年的努力也使得沉寂的教育悄然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他们顶嘴,他们另类,他们狂妄,他们越来越与其父辈的观念相左。
问题是当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个性化倾向日趋明显,批判欲望逐渐加强之后,我们的教师将如何应对。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的改变没有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甚至还停留在过去,用老眼光老办法来看新问题,因而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有的教师看不惯学生的表现,任由学生发展,显得无可奈何;有的教师则会表现得极不理智,或骂之,或罚之;有的教师动辄请家长或送交政教处处理。师生之间矛盾重重,彼此怨恨。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来发泄各自心中的不满。
新的教育现象,逼迫我们教师作出思考:
1、民主意识的增强,使得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变得空前的强烈,他们觉得教师要求他们做到的,教师也要做到,他们要求自己和教师在精神上应当是平等的。因而,对教师自律的要求也变得空前的强烈。
2、个性的张扬,使得今天的学生变得很难接受批评。教师要由耐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调整心态,不要总按过去的眼光来看今天的学生,要学会宽容,忍让,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3、信息时代的到来,不断刺激着学生对求知的欲望,他们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所以,教师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提高职业技能、专业水平,这里指的专业水平不是指学科水平,而是指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识、教育眼界、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教师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在知识的传播者这一角色上,更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当作了家长的角色。
因此,面对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式,教师一定要研究教育策略,走出德育教育的困境。新课改主张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张扬个性,这些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以放弃教育批评的功能和手段为代价。但需要有相应的批评教育的策略。事实上,我们都十分清楚,成长需要两种力量:一是关爱的力量,一是批评的力量。有时批评的力量比关爱显得更有必要。因此严肃的问题摆在今天的教师面前,我们应当拥有怎样的批评武器?我们是否构建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批评反思的策略?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我们在这方面显得力乏技穷。辱骂、体罚(变相体罚),交给班主任或相关部门领导,把家长请来……诸如此类。于是,矛盾不断激化,形成恶性循环;当自己发现所有的手段用完后,就会感到无奈。教育中的许多悲剧常常就源自于教育行为的简单粗暴、缺乏教育艺术的原因。
现实需要我们教师提高从事教育职业的素养,提高教师个人的行为品质素养。我以为以下策略可供参考。
策略一:身正才能正人。我们要获得学生的尊重,不仅要学会尊重学生,更要思考自己有哪些品质值得学生尊重。如果教师个人素质的不高,很难赢得学生的尊重。谨记道德的教育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不要伤害学生,对学生的利益特别关注。道德的教育意味着教师要身体力行地体现教育的原则。要求考虑学生不同的但合理的观点。
策略二:教学是教师职业的生命,也是保证教师获得学生欢迎的基础。教育的成功常常源自教学的成功。因而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是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的重要手段,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一定要将教育的行为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的。
策略三:习惯造成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德育教育成功的保证。因此,德育教育不能仅从将大道理入手,更多的是要从生活的小事抓起,从他们的衣着、发式、妆饰、坐姿、言语等细小的方面入手。细节决定成败。用生活的事例、学生关注、喜欢的事例教育学生,多从正面讲清道理。
策略四:了解学生的秉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与学生同步成长,不仅仅是指在教学的层面,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认知方式都有必要与学生一同成长的必要;道德的教育意味着要设立一个高标准和预期目标,并激励学生去实现,也催进教师思考实践。
策略五:要研究批评学生的方法。不能不分场合、时机、对象的去批评学生。时刻想到要为改变学生留有空间,给学生一点面子,一点自尊,不能一棍子打死;寻找转变学生的契机,当下不能解决的就不妨等待下一次机会,心急是做思想工作的大忌;性格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不能手段单一,要找到因人而宜的对策。批评的艺术实际上就是交往的艺术,不要夸大批评的作用,而要让批评成为相互交往交流的方式之一。
总之,面对着今天悄然变化着的学生,教师迫切需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这样我们才能担当起引领一代人向前的重任。
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就业岗位。即学生就业岗位的所需,就是我们教育的指挥棒。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具有时代感知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用课堂小游戏比赛,使参与学生承受一定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家知道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不会对健康有帮助,而且影响生长发育。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体育是可以孕育美的,在强化训练中,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健康意识。
一、促进安全意识教育,加强责任感养成教育安全
对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放在头等位置的。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在企业定岗实习的过程中,离开了学校和班主任老师监管,要有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我的课堂经常以比赛和对抗性练习形式出现,通过比赛了解学生体能状况、身心素质、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同时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积极心态。让他们服从裁判、遵守纪律、团结协作、负有责任感等优良作风。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激烈的竞争和运动中要把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贯彻每位学生,平日要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二、讨论与分析
1.用科学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对思想品德教育是很有利的因素。各运动项目、内容不同,达到的教育效果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具有深刻的内涵教学内容,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基本体操内容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但是坚持练习却能培养健美塑体、组织纪律性、文明意识;球类项目需要,需要大家配合才可以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增进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2.用合理的教法去引导学生在高职的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共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未来就业的基本保障。让每名学生明确体育课学习的目的。教师用扼要的讲解、正确的示范、优美的动作、科学合理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辅导吸引学生,让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用教师用自己健康的体魄、过硬的专业素质、阳光的教育去影响和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
3.用就业的需要去鼓励学生职业院校学生都有向往毕业后有个好工作,有个美好未来,都有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使命感,都想有健康的身体、良好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品。在具体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工作,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国家在召唤他们,社会需要他们,教育他们不能虚度青春,要加强学习,不辜负祖国的召唤,不辜负社会和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
三、结论
德育工作是职业院校教育的灵魂,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在高职的体育教学中引入德育为学生就业服务很有裨益。因此在高职的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彰显了一个合格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和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我们国家学校体育的目标要求,是真正的奥运精神和宗旨。
我校从1979年在全国第一家制订并实施《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进行德育实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全国德育先进校。1992年,我们又制订了《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德育实验方案》,回顾和反思十多年来学伎德育的历程,我们察觉和悟出当前学校德育之所以滞后于变革的社会现实,落后于当今学生的实际,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比如,在德育内容方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常常把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内容进行灌输,在德育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要促进入的社会化,被片面地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而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
再如,在德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差异亦得不到合理的承认。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不注重积极疏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将批评与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其结果,我们所培养的人常常表现为处在被人支配的地位,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常常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和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追求循规蹈矩,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大业,现在的小学生再过几年、十几年将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21世纪将要求人的主体性能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更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强烈的竞争意识、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研究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又具有主体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研究其方法问题是我校德育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我们采用的办法举例如下:
一、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学生到了三年级,自我表现欲望增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会画画,想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给大家讲故事等。老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
目前全班46人,都分别担任过班级的小组长、少先队的小队长等以上的干部职务,而且个个干得都很出色。同学发起并组织了一个故事团,他主动与各班联系,利用饭后、活动课时间带领10名团员到各班讲故事,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实践证明,在德育过程中,尽可能支持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逐步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学生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实验班的老师在德育过程中坚持以情为中轴,通过组织学生读我校自编的五爱情感“四字书”,背五爱情感名家格言,讲五爱情感故事等,进而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名言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制订一个实现自己一定理想信念的行动计划,并公布于众,在大家指导、帮助和监督下落实。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实验班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①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②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③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④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再如,在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实验老师不仅向学生提出了字少、句短、易记的行为规范要求,进行严肃严格的基本训练,而且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组织开展“徒步夏收”、“负重远足”、“待命行军”、“山区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
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在活动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下几点:一是自愿选择。教师把选择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指导但不指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可以多项多次选择,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目前,三年级90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36%的学生初步形成了稳定的兴趣爱好,二年级80%的学生也有固定的活动内容和阵地。
二是独立自主。教师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于。
三是实践锻炼。教师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四是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提高。
总之,在德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早放手才能早独创,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只有在当家做主的实践中才能促使学生主体性发展,锻炼未来的“当家人”。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的反思愈来愈深刻,其中大家批判得 最多的是其价值取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因为它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获取高分和高升 学率,教师主动成为不辞辛劳的知识“发生器”与“转换器”,学生则被动成了不知疲倦的“考试机器”和永 不溅溢的“知识容器”。在令教师家长欣慰陶醉的高分、高升学率的表象之下,却掩藏着学生能力羼弱、思想 贫瘠、人格幼稚等真相。人们虽能从思想观念上认清这一弊端,但因未能彻底根除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再加上 人们对这一传统模式的习惯惰性,目前应试教育仍是我国普通教育的主流。受其影响我国中小学存在下述一些 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的弊端。
一、表现为德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
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且评判和选拔这些 人才时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在此社会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应试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 ,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 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于是学校中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盛行 :“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实指标,美育没 指标,劳动教育是附加指标”。(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据报载 某省1989年的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教育学》考试中有一道题为“教学的任务是什么?”的简答题,大多数 (80%以上)的中学教师答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凡此种种,这些轻视乃至抛弃德育的指导思想和实 际行为必然会导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二、表现为德育对象上的“靶子观念”
30年代在西方曾流行一种传播理论——“靶子理论”:宣传教育者手持枪弹(宣传教育内容)向“靶子” (受教育者)射击,只要射中靶子,他就会应声倒地。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奉行“靶子观 念”,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挨打的“靶子”,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 ,采取封闭式、灌输型单向训导的德育模式。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鲍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不良后果:“靶 子是‘顽固的’,它对枪弹试图‘排斥抵抗’”。我们的许多教育者也都尝过这种苦果:“你说的我不一定听 ,你想感化而我却不想被感动”。一位中学政治老师很无奈地讲了这样一席话:“五六十年代,老师讲什么, 学生听什么,信什么,做什么;现在大不一样了,我讲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生指出焦裕禄不是市场经 济时代的好领导;讲《松树的风格》,学生又指出松树四季不变是个大缺点;讲愚公移山,学生竟想到要保护 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不能随意移山,况且搬家要比移山容易得多……”。(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 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当今社会信息量愈来愈大,学生的知识面愈来愈广,主体意识愈来愈强, 对教育者的道德说教,他们自然会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排斥抵抗”。教育者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照搬五六 十年代那个封闭时期的做法,把学生当作毫无灵性的“靶子”和“录音机”,进行灌输训导,还期望着学生能 积极响应,其结果则鲜有不失败的。
三、表现为德育目标上的“标杆过高”
所谓“标杆过高”是指教育者没有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 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制定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如在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 中,统一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并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 求,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对此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机 ,甚至养成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和空话的习惯。这些高“标杆”有些共产党员也未必能达标,学生们尽管能把它 们背得滚瓜烂熟,并在品德课的考试中得高分甚至满分,却难以内化成其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素质。我们的 教育者明知如此却仍非常关心并满足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这种重形式(分数成绩的提高)轻实质(行为品德的 养成)的德育又怎会不低效呢?
四、还表现为德育范围和内容中的“传统型”和“运动式”
“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 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 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注: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 63页。)相应的德育内容则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 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注: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 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第333,334页。)这是教育理论权威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范围和内容的概括 。这种“传统型”德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自主精神和个性心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其审美能力,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全面深入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在个性心理 品质上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不善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 克制自己欲望的自制力,环境适应不良,无法自我消解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并非都属政治、思想、道 德的范畴,而是缺乏良好心理品质的表现。“传统型”德育因忽视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造成学校整体德育的 偏失与低效。所谓德育内容的“运动式”是指学校德育总是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转,一会儿抓这项教育,一会 儿抓那项教育,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某方面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这必然 使德育要求片面化,德育效果短期化,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和失败。
五、表现为德育方法和途径上的“强制性”和“分力式”
所谓“强制性”是指学校德育工作中只重社会要求,忽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只重教育要求的正确性而忽 视其可接受性;只重共性要求,忽视个性指导等不良倾向。“讲一面理”和“警察模式”是其典型表现。为确 保教育要求的正确性,我们的教育者只向学生宣讲正面的道理和形象,如,社会主义制度如何的优越,资本主 义制度如何的腐朽黑暗等。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警察角色”:警察只对违法乱纪 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老师对学生遵纪守规的优良行为却视而不见(觉得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只是拿着 个放大镜,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小题大做严厉批评训斥。有的老师还把那些经常犯错的“捣乱”学生,安排在 紧挨着讲台的“特座”上,就近严密控制,对他们非常吝啬使用微笑和赞扬。这些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 说服力,也不能因材施教地使学生们都能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动力,教育要求很难内化成学 生自身道德的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低效与失败应在情理之中。
所谓“分力式”是指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 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社会 主义教育目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自觉承担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发挥教师的集体教育作用。但在应试教育模式 影响下,“思想品德教育是‘三支队伍’(政治老师、班主任、团队组织)的事”、“专任老师只要专心教好 自己的课程,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行了”等旧观念,极大地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而家庭教育和社会 现实中市侩庸俗没落腐朽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课 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
教师们常说,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可近几年来,在教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和教师在重视教学成绩提高的同时,而忽略了学生思想的教育。使现在很多学生自私自利,缺乏爱心,不懂奉献,只求索取。
给大家举个曾经深深触动我的例子:
在初一年级的国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我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名组长,并负责分配组员轮流带学具。一次,一个组长找到我,提出要把他们组的一个同学调离到别的组,原因是总不带东西。我马上找到那同学,说明轮流带东西方便大家,也给自己减轻负担,希望他能够主动带学具。可那同学却说:“我又没让她们给我带,她们愿意给我用”。听了这话,我呆住了,我不知道,也没有想到,他怎么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我有些诧异,有些茫然,也感到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悲哀!
我们的国家需要人才,作为教师,我们责任重大。我们要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而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所以,在我的教学中,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这几年来,在美术教学中注重了德育的渗透,尝试了不同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在初一教材中有《京剧美术》这一课,课前我做了一些调查:哪些同学听过京剧?(回答听过没有一两个)你喜欢听京剧吗?(回答非常肯定,不喜欢,原因是听不懂)由此可见这一课程的必要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包含了我国很多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外国人都在学唱京剧,他们在学唱京剧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很多中国历史。作为北京人的我们却知道的甚少,我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安排,由歌曲《说唱脸谱》的mtv导入,引发学习的兴趣,从行当、唱腔、舞台表演、戏楼、服饰、脸谱、京剧美术作品欣赏、电脑练习画脸谱等几个环节进行讲授,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争先恐后的上电脑前添色脸谱。课程的最后,我叫起其中一名课前说不喜欢京剧的同学,她说“我现在开始有些喜欢京剧了,没想到京剧还包含着这么多的知识和内容,而且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听到孩子这么说,我心里非常感动。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加深民族艺术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诱导学生对学习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最后我告诉学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该懂得自己民族艺术的特点,我们学习它,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艺术遗产。教育他们要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要以为什么都是外国的好,从而激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爱国热情。
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工艺课在课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里就包含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何教育学生珍惜使用材料的节俭教育。我一般采用谈论的方法,发现生活中材料的美,并利用材料。我提倡低耗佳效,但是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学生花钱如水,在学习手工制作时,购买制作材料,一买就是很多,制作时又不懂得节约,我发现了就及时进行教育,在班上树立勤俭节约的好榜样,指导他们合作购买材料,怎样使用材料可以尽量避免浪费,我还鼓励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多采用一些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珍惜今天的美好的学习生活。
欣赏课的教学,是要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的作品中去感受美、体验美,从而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多采用欣赏法、谈话法、设问法,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是我在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共同合作完成作品,并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和团结相互合作的意识。
三、注意配合节日,从中进行德育渗透
很多重大节日都是喜庆的日子,教师如能抓住此机会,适时推进一些情感教育,既能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沟通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交融,一举两得。如:在母亲节,我让学生欣赏优秀flash短片《猫》,短片记录了猫妈妈为了抚养小猫历尽艰辛,在小猫受到欺侮的时候,不顾一切的保护她的孩子,那时的妈妈象一只凶猛的老虎,后来妈妈被别人陷害,为了救妈妈由什么都怕的胆小鬼,变的异常的勇敢,最后用真情战胜了妖魔鬼怪,妈妈的终于被救了回来。当短篇播放完后,教室里哑雀无声,同学们已经被母子间的亲情深深打动,不用更多的语言,而思想已经渗透进学生的脑海。就此,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妈妈,很多同学动情的回忆妈妈对自己的照顾,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建议学生在母亲节到来之际,给妈妈做一张贺卡,借此,讲解贺卡的制作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家长的关爱。
在3月22日,世界水日,我给学生上了《节约水资源》这一课,通过水知识介绍,节水宣传画和漫画的欣赏,以及节水动画的感染,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世界水资源的缺乏,节约用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应该从爱惜一点一滴水做起,牢固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观念,时时处处注意节约用水。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不断强化学生的节水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传播节水理念,学习水情知识,树立节水意识,从小处做起,共同行动,坚持不懈,努力培养科学、文明、节约的用水习惯。
四、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为了调节课堂气氛和加强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我曾经让学生欣赏一个flash动画《盛夏的果实》,短片描述了一个小孩很小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一只小鹿,并和小鹿有了很深的感情,后来,小孩长大了
,引来一个投资的商人,伐木建场,生产一次性筷子,把家乡的树木都砍掉,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使小鹿无家可归。正当他数着赚来的钞票时,那个商人正用猎枪对准了小鹿的头部,刹那间,鲜血迸出,小鹿身亡。男孩愤怒的撕毁了合同书,抱住受伤的小鹿,泪流满面,后悔不已。看到这里,很多同学都流泪了。而恰恰相反,个别同学居然咯咯的笑了,这让我实在是不可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课下分别找到那几个学生,了解他们“笑”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感觉好玩,我问他们,你们用心看了吗?他们都遥遥头,我又再次让他们欣赏,这次,他们没有笑,其中还有一名学生眼里也含着泪花……有个同学还愤恨的说,那个商人实在是太可恶了,看到孩子们这样负有同情心,我慧心的笑了。
有的学生对我说:“最喜欢上美术课了,平时学习任务紧张而沉重,我们经常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美术课却让我们感到轻松,而且经常欣赏到精美的flash动画,让我们心灵受到震撼,又让我们欣赏美丽的画面,是您给了我们美的知识和一颗更纯更美的心”。我十分感动,我爱我的学生。
学生喜欢上美术课,我感到欣慰,在教学中我尽力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发掘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不放过任何一次德育渗透机会。美术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中学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中学体育课是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 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任务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 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 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同样需要做到教书育人。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将学生的一切行为置于规范的制约之下,使学生乐意接受并自觉服从规范,让他们在严肃、公正、平等的竞技条件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一)体育教学是以“练”为主。这种“练”有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练习,行为关系复杂而频繁,思想与身体活动十分活跃。比如在排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排球的“传”、 “垫”、“发”三大基本技术,教师除了讲解基本技术原理和练习方法以外,采用最多的是练习方法 ,即组织同学互相对传、对垫、对发。在练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会出现过多的失误。对此 ,教师就要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体会相互协作、尊重对方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协作中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能。
(二)体育运动是激烈的对抗运动。这种对抗既是技术的、战术的,也是心理的。在2004年雅典澳运会上中国女排对俄罗斯女排决赛,中国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中国女排们经过奋力拼搏,不负重望,最终已3比2赢得了冠军。这说明,我国运动员除了在技术、战术上胜人一筹外,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稳定心理素质、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顽强拼搏到最后也不松懈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不论能力大小都要积极地去“参与”去“竞争”。在参与和竞赛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畏强手,敢于竞争的斗志让学生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懊丧,以便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无高不攀,无坚不摧,胜不骄、败不馁、坚韧不拔,敢于开拓进取的良好心态。
二、体育教学的过程与德育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一般说来,体育课是由开始阶段,准备阶段,基本内容教学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部分组成。德育内容可以说渗透在体育课的每个阶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计划之内,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如体育课的开始阶段是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内容、任务及要求,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女同学时常借口身体不适而请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加强出勤管理外,还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从生理上心理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度 ,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安排一些游戏活动。这些游戏又往往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的,于是就形成了若干个小集体。由于这些游戏大多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我们除了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德育内涵,对德育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节日是相对于常日而言的特定的日子。它是农耕社会的伴生物,是古代人民通过对天时,物候等的周期性变化的观察把握而逐步约定速成的。从历史长河中看,先秦便有节庆产生,至隋唐时期是古代节日文化发展、定型的时期。最终形成一系列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天人合一,和谐人际关系的祭祀,庆祝,娱乐等的节日活动,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规律。
二、传统节日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有它特有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博大精深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自然观。无论从儒家,道家还是后来传入的佛家,中国哲学思想一直围绕着“天人合一” 而不断发展,节日文化也不例外。节日来源于农耕社会节气的周期性变化,来源自然必反映自然。万象更新的春节,春回大地的清明,百虫滋生的端午,寄托相思的中秋无不体现着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心境。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浓浓人情。不论是春节磕头敬老孝道文化的体现,清明节祭祀先祖的感恩心境,还是游子归来,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不体现人伦亲情。节日文化亲情的挖掘对于现代社会钢筋水泥混泥土层层包裹下的淡漠的人际关系是很好的提醒。
(三)所有的中国节日无不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节日期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盼合家团圆,健康长寿,表达了人们希望未来和谐美好的热切希望,寓意美好,鼓舞人心。
(四)中国传统节日处处体现着民族精神,爱国大义。不论是纪念屈原的端午,祭祀先祖的清明,还是登高思亲的重阳,都深深的体现着民族的胸怀与爱国大义。
三、传统节日的德育教育功能
1、传统节日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
手段。一个节日,一种文化。节日承载的文化,传递的是情感。传统节日体现了一种民族情感,所谓民族情感是指个体成员对自己民族的深切热爱之情。它具体表现为对祖国、对家乡、对故土的热爱和依恋。近年来,不少全国“两会”代表提议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的议案,目的是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文化传统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事实上,传统节日本身包含着珍贵的民族精神养分。譬如端午,形式上虽为划龙舟、吃粽子,但在本源上却暗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缅怀先辈寄托哀思也激励后人,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中秋节人们以赏月、吃月饼为形式,表达乡思、乡恋之情,也蕴含了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的思想内涵。春节是重要和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夜的团聚和年夜饭则是春节最重要的标志,离家在外的游子和在外的人们,每年都要克服一切困难,赶在除夕夜之前到家,为的就是一家人在除夕夜吃团圆饭,团圆表达的虽然是一种情感,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体现。过节是很热闹的,如果让我们青少年充分感受这些节日的氛围,体验每一个节日的寓意,通过群众性活动并参与其中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直接手段之一,又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2、对青少年进行亲情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情伦理,重视家庭,传统节日生活中的人伦传统是其中的核心传统。传统节日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周期性团聚与交流感情的机会,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在节日习俗中得到特别的强调。如春节、中秋都是以家人团聚为主题的。重阳节以及各种节日期间相互问候体现了孝亲敬老的习俗。伦理文化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传统节日自始至终充满着这种伦理情怀。
3、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利时机
作为被人们公认的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理想和主题。在春节这一盛大的综合性节日,人们用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给压岁钱、守岁、互送祝福等形式来表示祝贺,表达心中的美好祝愿与祈祷;七夕体现了对忠贞爱情的追求,蕴含了诚信友爱、忠贞不渝等观念;中秋节以拜月、赏月、吃月饼等活动表达了希望家人团聚,共同过上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尽管节日的意义与庆祝方式随着时代的推进有所改变,但其中蕴涵的理想性特征和共同价值观念并没有变。
如果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把理想信念教育寓于能给青少年带来
快乐体验的活动之中,在节日文化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一定能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多采取空洞的说教的局面,而容易引起青少年逆反心里的局面,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青少年是一个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当今由于受各种思潮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青少年道德品质退化、理想信念淡化,所以抓住传统节日这一有利时机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很有必要。
4、传统节日是对青少年进行荣辱观教育的宝贵素材。
主席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大 学生缺乏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也丧失了对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学习兴趣,他们当中甚至有的人连一些基本的历史和地理知识都没有,更不用说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理解。由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凝练,我们完全可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打造传统节庆文化,塑造大学生的荣辱观、荣辱意识,重塑大学生的文化情结。譬如春节所表现出敬奉祖先、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的“和合”精神;端午节所张扬的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七夕节所蕴含的忠贞不渝、诚信友爱的观念;重阳文化所尊奉的“无论之孝,推家至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的传统美德等,就是“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把握好这些节庆素材,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荣辱观教育,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升华。
5、传统节日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
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积累,它有广泛的群众性,能够流传千古。这些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非常重要,重要之处在于可凝聚人与人的感情。人与自然地交融。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端午、清明均值万物复苏时期,人们可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重阳节时逢秋高气爽时节,人们登高望远,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中秋时节,花好月圆,观花赏月。另外过节期间人们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来往的邻居见了面也会很礼貌的问好祝福,整个社会洋溢着安定祥和的氛围。这些均是人与自然的亲合,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利的环境阻碍制约人的成长发展。因此,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趋复杂,对他们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面临更加激烈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青少年的成长脉搏,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从而做到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
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共青团组织要想在素质教育中有所作为,就必须适应素质教育和青年学生需求发展的变化。在继承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努力加大团的工作力度。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通过共青团特有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方式,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工作是中学共青团的重点工作,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呢?
一、认清形势,找准位置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学校团组织是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联系青少年的纽带和桥梁。团组织是学校中学生的具体组织,团活动是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最好形式,通过团组织进行德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德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入手,使学生知行互动,最终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要学生从做自己的主人,到做集体的主人,将来做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
二、分层教育,循序渐进
教育的结果最终要落实到教育对象上,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实际使目标激励层次化[!],“确立按需施教”的对策,如起始年级养成良好习惯,突出规范教育,注意一个“严”字;中间年级形成作风,突出意志品质的教育,注意一个“紧”字;毕业年级培养信念,突出觉悟教育,注意一个“行”字。
人们思想认识的形成,都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团的工作必须有计划性,有清晰的步骤,做思想工作不仅要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还要讲究系统化,使德育工作环环扣紧,一步步深化下去。
三、立足实践,自我教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中学共青团德育工作的实质,是要帮助中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实践育人是共青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经验和基本途径,在实践中,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开展各种常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统筹安排,加强计划性,避免随意性,各项活动要做到目的明确,中心突出,切合学生思想实际。各项活动要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在实践的感性认识和体验之中理解我们所教授的基本知识、道理和观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今年五月我校团委开展了“校园环保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并进一步把活动拓展开来,与“绿色奥运”主题相结合,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周边社区和服务基地开展了环境清扫、保护绿地活动,进一步深化了环保教育的意义,并通过学生自身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自我教育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学生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引导他们在活动中观察、体验和思考,通过自身的内部因素进行思想转化和培养良好的行为定势。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如自我体验、自知之明、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等。教育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这好比给学生一桶水,不如教给他取水的方法,他就会不断地取到水,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为职业学校,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显得更为重要。我校共青团志愿服务队由校长亲自挂帅,并组成服务队领导班子,各支部也成立了“小分队”,定期活动,并有书面材料。学校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总体格局统一考虑,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在行政会上听取团委就该项工作的想法和计划。学期中,团委利用德育会、班主任会广泛征求意见,协调和疏通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并及时向学校党政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共同分析研究有效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案。学期末和五四期间召开学雷锋志愿服务 总结表彰会。同时学生参与活动情况直接纳入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中,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形成共青团服务社会的一面旗帜,最主要的是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树立起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主人翁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广泛宣传,榜样育人
中学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中要广泛利用广播、板报、橱窗、活动园地等宣传阵地,及时、准确、鲜明、自觉地宣传新人新事、先进典型,创造浓郁的宣传氛围,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加强青年学生自身的美德教育。
学校团组织可以树立各行各业的榜样,既可是社会上的先进人物,也可是校内的先进分子,让信念通过榜样的形象在学生心灵中扎下根来。例如我们每年都评选十佳学生、优秀团员团干部,并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介绍给团员青年,使他们产生榜样意识,从而在校园内形成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实现共青团的育人功能。
五、联系群众,全面渗透
团的性质明确指出,团组织是青年人的组织,是以青年群众为基础的,团员来源于青年群众,团的巩固和发展依靠青年群众。所以团组织的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共青团员,还要重视青年群众。团组织在开展各种活动时,要更多地吸收非团员学生参与进来,体验团的教育氛围和生活空间;同时要依靠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激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工作之中,把团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青年学生的每一个角落。
德育教育包含在任何一种教育活动中,我们中学共青团组织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确立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分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结合学生实践活动以及开展大量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做到情理交融,培养道德情感。
总之,要想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共青团的德育工作。共青团组织在参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锻炼和培养“四有”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以人为本,使青年学生成为满足祖国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教学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把新的教育理念、思路、内容与方法融入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了德育课教学“以人为本、专业起步、重在发展、科学评价”的有效教学模式。调查表明,目前中职德育的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近8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一般甚至是枯燥乏味。中职德育课课堂现状大都是教师认真备课,辛苦上课,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教学“死水一潭”,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可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针对中职德育课的现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每一个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思考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问题。
1挖掘典型生活素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德育要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必须要在挖掘素材上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时能够学以致用。课本上的一些道理学生听起来往往觉得比较抽象、空泛,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就要时常引用鲜活的实例,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选取素材时要精心筛选,不能随便捡几个敷衍了事。很陈旧的例子难以反映鲜活的现实生活,对阐述、理解理论毫无帮助,也很难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信服感。我们要找那些典型的、真实的、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理论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找案例在课堂上阐述、讨论,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提高,教学能够有效进行。如我在讲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时,引入近期发生的多起幼儿园教师严重疏忽而致学生死亡的事例,学生听得很投入,并且深感震惊,他们对这些身边的事例讨论得很深入,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的重要性有了真实的认识,接受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水到渠成。在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采用了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模拟市场的教学模式,以商场的服装随着季节不同价格的变化、当地的液化石油气的价格变化、空调的价格不断调整与生产关系等为例创设问题情境,材料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并且体现地方特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情景游戏,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得到了保证。
2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主动学习
连续三年新生开学时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能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对以往德育课学习的评价是:“最不喜欢”、“实用性最差”“、内容偏多”等。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发言,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分强调趣味或半途而废等不利因素,老师应及时调控和引导,自主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将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学习实践中,学习效率会显着提高。例如在讲述“把握现实机遇,发展职业生涯”时,我让学生分组收集比尔盖茨各个年龄阶段的素材,参考已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如职业生涯的特点、职业理想的作用、职业生涯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立足本人实际,发展职业生涯等,分组讨论比尔盖茨各个阶段的特色,教师关注每个小组讨论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最后各小组汇报成果,学生认识到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的道理,同时也意识到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己应该为将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要好得多。
3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传统的侧重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明显不适合中职学生,教师应该想办法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中我发现“小课堂、大社会”的实践课比较受学生欢迎,实践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达到既巩固理论知识又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实践课的具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主题辩论、模拟法庭、职业生涯设计、社会调查、志愿者行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会拉近他们和德育的实际距离,学生不再觉得德育课是空洞的高高在上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课既要重内容又要重形式,既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例如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内容比较抽象,靠老师灌输式的说教效果肯定很差。于是我就组织一场辩论,先确定辩题,明确正、反方观点。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辩论的规则,然后自由分成正方反方,推荐辩手,围绕本方观点寻找材料。学生的一系列准备及时告知教师,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在自由热烈的辩论中,学生以自己认为有人生价值的人物作为材料证明本方观点,感悟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最后教师就整个过程做出点评,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在准备、辩论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目的水到渠成。通过辩论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自信、口才、胆识和个性得到训练和培养,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德育实践也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宪法、民法和刑法为基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相关案件的庭审过程,采访庭审法官和有关当事人,这对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法律条文非常有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实践的结果检查和评估,及时
总结经验和教训。 4建立有效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
改进德育课的考评方法也可以促进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构建科学的考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既能增进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德育课程服务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要求。有效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笔试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口试、答辩等多种考核方法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不仅仅是德育课老师、班主任,还包括学生自己。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班主任的参与也是德育课评价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意识进行评定。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体现考核的全方位、统一性、独立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3)评价范围广泛化。德育的评价范围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渗透到学生所有的德育范围,通过对学生知识、情感、意识、信念、行为等多方面的评价,实现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知识到行为,从行为到情感,从情感到心理,从心理到意志的综合评定。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价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肯定,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共同成长
发挥德育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教师是关键。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严谨的教风、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课教师更是如此,在学生面前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你课堂上讲要文明礼貌,不能随地吐痰,刚下课,你出了教室门就是一口,好了,你所讲的其他内容,学生也不信你的了。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来自于他高尚的品格、精湛的技艺、高尚的道德素养赋予教师以责任心和爱心,只有在责任心和爱心的推动下,教师才会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进而追求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创新,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以上是我在德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艰苦的、复杂的劳动,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和模式可以套用,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反思。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民族素质与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力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实现祖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面对现今社会发展的急速变化,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公民的品德修养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灵魂,尤其是在校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一段时期里,德育工作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过分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忽视现代人格的塑造,一是完全抛弃过往的传统道德教育,注重抄袭西方文化道德形式。两种片面的德育行为都过于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而忽略了道德产生的特质。
一、校本德育课程的意义
道德具有本源性、社会性、继承性。道德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精神实践方式,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往往会反映一个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一种认同态度。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进步对人类道德发展的必然制约性,并且肯定在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继承性。因为新型的道德标准正是在保留了旧道德历史类型中的一些合理因素,通过在新的社会基础上改造、丰富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实际上,我们今天的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成为人们完善自身、完善社会内在需要的道德,正是萌发于旧道德之中。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化和进步而发[!]生、发展和完善的。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道德体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体系,不同的国家、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其道德要求不尽相同。根据时代、社会的特点,根据道德教育对象的特点,我们应该在承传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同时又给道德教育赋予现代良好人格培养的目标,使我们新的一代能在继承与扬弃中得到新的道德教育。即培养具有乐于进取、敢于创新的现代人才素质又具有明礼守信、友善谦逊、孝义宽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新生代。
随着教育改革纲要的颁布,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越来越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德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把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品德学科教学、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社区德育实践活动等进行优化整合,对学校、社区、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使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科学化。
二、校本德育课程的特征: 教客网,,提供免费课件,免费教案,免费试题,免费论文,舞蹈视频,幼教资源,版报大全,公文大全,剧本下载!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观
现代社会要求以人为本,对学校教育来说,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自主人格和独创精神。必须改变过往那种不以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而是把道德教育视作对人的约束,驯化、被动地服从的陈旧道德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人性化的现代道德教育观念。着眼于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育目标上,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在教育方式上,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个性特殊,品德偏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体验和实践道德生活。
(二)、大德育理念
德育,应该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只关注学校内部的道德教育,忽视了德育工作应该贯穿学生整个生活之中,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德育资源也随着学生的活动范围而拓宽。因此,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关注一切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培养的资源,优化整合,使其能服务于学校的德育目标。
(三)、生活化的德育原则
过去的德育工作远离学生生活,脱离学生实际,其教育方式往往是灌输概念,讲大道理,形成假、大、空的现象,实际效能不强,使得学生的行为与认识脱节,学生往往是有道德的认识,缺少道德的情感(认同),难以实现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教育,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而不应是从观念出发。通过对话,关怀,活动实践等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接近学生生活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实践,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校本德育课程的目标
所谓校本,应植根于学校的需要,本校学生的需要。着眼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学生团体的特性、学校附近社区的德育环境特点,拟定适应本校校情、生情的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的设定应有其一定的序列性。在校学生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的学生,认识事物与是非判断能力均由不同。学校德育工作应形成梯度、螺旋上升,形成序列、整体
设计。 我国具有传统的道德文化,尽管当中有不少糟粕,然而,“孝悌与亲”、“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教育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该继承与发扬。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物质文明的提高,更需要年轻一代具有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实干精神,因此把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人格的培养融合一起,构成具有本如特色、校本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是开拓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考。
三、校本德育课程实施途径: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过去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过份强调德育政治功能;德育作为一门科学,以知识性的学科教学形式进行德育工作,注重了“讲理”而忽略了情感的认同与体验;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德育视作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忙起来忘掉,没有把教育摆正位置并有足够的措施保证;观念滞后,信息滞后,方式方法不当,师生关系定位不当,缺乏沟通和了解等。此外,还与德育工作处于被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敲碎打也不无关系。
要提高德育实效性,除了提高认识、摆正德育位置外,应该采取主动应对方针、运用系统理论整体优化原理。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到课程计划的层面上来,纳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轨迹,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力求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管理人性化、德育途径多元化,德育方式方法多样化。要从内容上扩充、途径上扩展,方法上整合,措施上落实,开辟学校德育工作新天地。
(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任务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者身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包含行政、教师和职工,都是学校德育工作者,都是为落实日常教育方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学校应是实行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策略,学校班主任、班队干部、辅导员、思品课教师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骨干力量。必须重视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选派有爱心的、童心、责任心、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给予充分肯定和给予表彰奖励。引导班主任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学习的导师,生活的朋友、心理的护士和家长的参谋。健全学校德育研究会,班主任研究会,充分发挥这些德育群众学术团体的作用,为我们德育工作提供经验和德育队伍发展的平台,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
(三)、健全德育工作组织,开展实践研究。
抓典型,树榜样,以点带面也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提高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把德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与课程改革同步。
邀请专家深入学校了解情况,分别在低、中、高年级中挑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班主任,品德学科的教师,大队辅导员等组成科研小组,由学校领导主持,定期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分析情况,确定方针,统一实施,确保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全程性。
与此同时,进行学校德育工作版块功能研究,如班主任工作、品德学科教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学生社会活动实践、家长与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探索德育改革的路子,取得经验然后推广,创出德育特色,以此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四)、开发德育资源,整合德育途径
对过去的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反思中,德育内容的空泛与拔高,德育途径的狭窄和不协调,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不协调,各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多个管理环节之间不协调,各行各素,形不成合力,还会出现内耗情况。随着德育内容的扩充,学习资源的扩大,网络传播、网络文化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必须积极应对,努力开发德育资源,尤其是本土、本区、本校有利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师生前往参观、考察、实践面对家庭结构社区功能的变化,努力探索学校、探索家庭、社区教育这种“三结合”的新模式。探索在学校中品德教育课,班、团、队活动。各种的教学渗透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育人环境营造等多种德育途径、方式的整合,开展德育科研,发挥各个德育研究学术团体的作用,运用系统理论整体优化原理,形成合力,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德育实效性。
当今社会已经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学生已经不再是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子,他们好奇心大,接受能力强,接触事物纷繁复杂。现代社会人才观需要学生具有灵敏的触觉、广阔的视野,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成为了必然。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不可能闭门造车,现代信息渠道多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灵活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工具,收集广泛的信息资源,更新知识,开阔视野,跟上时代步伐。
利用信息网络,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利用校园网站,开设道德教育的网页、专栏,进行心理辅导,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六)、建立和完善德育保障和激励机制
为了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提高对新时期德育工作认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学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新的课题。必须克服“德育是软任务,智育是硬指标”的思想,排除“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德育工作真正摆正位置。学校有人抓,各层级有人管,有针对性的学校德育科研,进行案例的分析与掌握,有计划、有活动、有交流、有总结、有检查,克服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只知耕耘不计收获的做法。给学校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团队辅导的老师提供较为宽松的工作条件,对他们工作的辛劳,工作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成绩优异班主任、团、队辅导老师以及优秀的德育科研成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广大老师积极投入德育工
作中,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学习以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人性的形成作出我们的努力。 四、学校德育课程评价: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的作用是什么?可以这样说,评价是一种价值的判断,道德评价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催生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同,从而使之道德习惯的养成与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可以经常看到道德评价的方式与道德目标分离,用纸笔测量学生的道德认识,忽略了道德体验,也难以形成学生对道德的真正践行。因此,我们应该提倡一种关注主体、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道德评价。
(一)多主体评价:
这里所说的主体,不仅是被评价者本人,还有教师、同伴、家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注)
评价者的自我评价,侧重于反省性的自我剖析,自我意识、自/:请记住我站域名/我体验,是道德内化的重要过程;同伴评议,侧重于激励性的他评,了解学生的休息、生活与人际关系状况;班主任评价,侧重于学生对集体的态度以及道德人格状态;任课教师评价,侧重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责任感与合作性;家长评价,侧重于评定爱心、责任感与劳动态度。
(二)重视质性评价与过程性的评价:
道德形成的复杂性不可能用简单的数字、分数可以衡量,运用形式丰富的评价方法如:回应性评价、解释性评价、教育鉴赏与教育评论等质性评价更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道德水平。同时,在评价中注重过程,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达致相互教育作用。
德育是我们时代的当务之急,德育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学校是国家实现人才培育的场所,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更感到这一份凝重的使命感。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学校德育课程的研究将焕发出无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