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时间:2022-03-30 05:46: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分组协作式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摘要】

中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恰恰是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中职的计算机教育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难度大和成绩不均衡的现象,基于此,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方法被适时提出。同时,分组协作式学习在教学中也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教学方法也应当在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注重分组技巧,强调师生配合并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希望本次研究能对这一学习方法的推广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育;分组协作;问题;推动作用;注意事项

分组协作式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分组的形式和协作的手段都是为学习的目的服务的。适时提出这一学习方法是因为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

1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属于难点,一方面它的理论枯燥乏味脱离实际,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性较强,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同时,计算机教学又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在网络高度发达、计算机应用及其普遍的今天,教不好计算机的中职教育是失败的。现阶段中职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

现阶段的计算机教材大多重理论轻实际,教学过程更加脱离实际。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计算机更主要的是一门应用学科,他们学习的目得更多的是为了应用,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阶段的计算机教材更多的强调了理论研究,教材脱离实际,导致教学过程更加脱离实际,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1.2学生学习的难度大

由于教材内容过偏过深,学生的基础又普遍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导致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即使有的学生深知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希望学好这一学科,也因为它的高难度而却步。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反应是“看不懂,学不会。”

1.3学生学习成绩不均衡

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计算机学的相当好。这些学生或者是出于对计算机应用的特别喜爱,或者是由于长期应用计算机而操作熟练,理论理解深刻,当然,其中也不乏计算机学习的“天才”。但不论怎样,这些学生的存在加大了计算机学科中学生学习成绩不均衡的现象,使“大学水平”和“幼儿园水平”同处一室,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2分组协作学习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推动作用

相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的提倡正是针对这一现象的。具体而言,这一学习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主观意识方面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性的提高不可能依赖于老师和学校的“填鸭式”说教。分组协作式学习将学生分成人数较少的小组,让每个人都能在小范围内得到更充分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多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可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2.2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分组协作式学习变一个人学习为一组人学习,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了集体优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便于查缺补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本来僵化、刻板的教学变得活跃起来,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3平衡学生的学习成绩

如前所述,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一部分计算机水平较高,但是大部分学生这一学科的成绩不理想。由于这一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书,这一学科是很难学好的。分组协作式学习将可以充分组合各种学生,让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和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带动另一部分学生,又因为是小范围学习,可以减少部分学生“不好意思问,不好意思操作”的现象。总之,这一学习方法有利于克服个别学生成绩“畸低”的现象,平衡学生的学习成绩。

3分组协作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组协作式学习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但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方法也因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教学结果。为了使这一教学方法发挥更大做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1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毋庸置疑,分组协作学习的目的是“学习”,把学生分成小组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学生们更好地发挥集体的优势,可是学生毕竟是十几岁的孩子,这就不可避免地面对某些学生分组是为了“一起玩儿”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更加重要。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教材熟悉大纲要求,明确哪些课程适合分组学习,要掌控学习的进度,及时考察学习的成果。例如在Word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演示添加表格的操作,然后不限制表格内容,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学习添加表格的技巧,最后以组为单位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2科学有效的分组技巧

由于计算机学习难免枯燥乏味,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又各不相同,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分组教学中的分组技巧尤为重要。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比如说,尽可能保证每组有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安排一个善于组织协调的组长……总之,让每个小组成员尽可能多的发挥自己的优点,同时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

3.3强调教师与学生的配合

分组协作式学习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试想如果一节课的时间只允许五个学生动手实践,那么四十个学生一起上课,每八个学生才有一个可能得到实践机会,如果把这四十个学生分成八个小组,那么一节课的时间足够每个同学去动手实践了。当然,分组操作学习必然面对个别学生脱离学习范围,教师难于掌控学习进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更加强调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要求学生积极配合,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4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分组协作式学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是它绝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对于许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并不适用,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选择适合教学要求的方式教学。分组协作式学习要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4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的技术人才,计算机课程在中职教育中极其重要。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应用分组协作式教学意义重大。

作者:何磊 单位:开封技师学院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驱动任务计算机教学应用

摘要:

驱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驱动任务教学法的意义出发,分析与探讨了驱动任务教学法应用存在问题,并为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驱动任务;中职;计算机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阶段,在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一方面给社会与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另外一方面给现代就业市场带来严峻的压力。许多用人单位更加青睐中职学生,与大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具有更加强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动手能力方面更胜一筹。中职教育的发展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中职教学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纵观现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很多教师采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为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就要加大力度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驱动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将学生安排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的名义去完成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干预学生的任务,任务结束之后,小组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并进行简要点评。驱动任务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题重点探讨了驱动任务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并为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本课题进一步丰富了驱动任务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并为中职教学提出实践性的参考价值。

二、驱动任务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提升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经常采用填鸭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充满活力的中职学生来说,十分枯燥无味。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教师布置相关任务,学生以小组方式去完成任务,课堂上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讨论,与呆板的课堂相比,充满挑战与快乐,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就业压力非常巨大,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历上具有一定的劣势。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要通过日常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以及通用能力的提升。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给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名义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自我总结能力。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三)驱动任务教学法有助于降低中职计算机教师的压力

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年轻教师的生存压力依然非常巨大,特别是房价、物价的持续上涨。不少民办中职教师,待遇比较差,工作压力较大,一些中职计算机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有承担机房的维护工作,甚至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让计算机教师非常疲惫不堪。驱动任务教学法,能够减少教师课堂的授课时间,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加强师生感情交流,有助于教师组织课堂纪律。

三、加强驱动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措施

(一)布置合理科学的任务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有尝试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辅助教学,但是效果不明显。出现很普遍的现象,刚开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后面就逐步失去兴趣,甚至有学生感觉到课程乏味,没有意思。深入了解,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难度不合理。例如有教师给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布置编程等任务,很多学生都没有计算机基础,因此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感觉难度较大,容易失去信心。也有部分教师,为了应付教学,给计算机专业学生布置的制作节日贺卡等任务,很多学生觉得任务比较简单,缺乏挑战性,不需要怎么进行讨论即可完成。

(二)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与组织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而且纪律性不强,比较难以管理,这个群体的学生通常不爱学习,比较贪玩,课堂中甚至喜欢捣乱。部分教师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的时候,一些好动的学生经常趁讨论的机会讲话,甚至有逃离课室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一些计算机教师,形式上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实质上直接放任课堂不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好,长时间下去并未学习到专业知识。因此,计算机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以及课堂纪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严格的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三)加强对学习任务的总结与评价

驱动任务教学法的运用,有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同时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简要的点评。首先,教师要鼓励各小组要派代表主动对本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尤其是对其他组员的表现也进行点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例如让A组同学对B组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辅相成。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俗话说“英雄是赞美出来的”,对于学生做的好的要给以肯定,做的不足的教师应该以婉转的方式进行点评。

四、总结

总的来说,驱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驱动任务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要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教师还要布置科学合理的任务,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与组织以及加强对学习任务的总结与评价。

作者:张宁宁 单位:淄博市职工教育培训中心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分析

一、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内涵

一般而言,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主要是指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以国家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强化学生应用处理医学信息的能力,实现同医学应用有效结合,进而培养市场需求型人才,拓展学生就职空间,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服务。

二、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可以说是培育中职卫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最重要平台。然而,当前中职卫校的计算机教学尚存在多种问题与挑战,情况不容乐观。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当前知识经济形势下,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应以培养能同医学应用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医学信息应用处理能力为教学目标定位。然而,在现有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失明确,过于注重应试考证,忽视基本能力培养,造成与就业目标相脱节,难以适应社会与时展要求,致使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并未真正达到既定目标,计算机难以成为学生真正的一技之长。这样,学生面对残酷的竞争环境,难以很好地适应技术层面的更高要求。

2.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彰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原则,提高教学效益。然而,在现有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培养,且常常脱离实际,语言晦涩,缺乏可操作性;教学方法往往单调枯燥,。满堂灌”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计算机教师多缺乏必要的操作经验和专业责任心,教学偏呆板老化等等。这样,教学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偏弱。

三、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参考性建议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改革,以便提高教学效益。

1.以就业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市场规律,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而,在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以国家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通过网络了解、实地调查、市场调研等方式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情况,合理地明确教学目标,培养能同医学应用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医学信息应用处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制定与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努力做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进而培养市场需求型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地服务。

2.以就业为导向,抓实技能培养

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即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处理医学信息能力。因而,在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抓实技能培养。优化教学内容。要注意提升教学内容设置的社会适度性,强化计算机教学服务职业岗位本位的设计原则,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软件实际应用能力及职业素质,尤其是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处理医学信息能力,如电子病历、入院记录、出院小结、检验报告单、医药费用明细清单等基本技能,为学生就业并胜任岗位奠定坚实基础。灵活教学方法。要注意依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不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技能培养,提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主,辅以分组竞赛法等,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任务驱动教学法即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自身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2)案例教学法即针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产生的相关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总结解决,使学生在过程学习研究中获得认知长进和操作技能提升;(3)分组竞赛法即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任务化,以竞赛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带学。健全教学评价。要注意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多层次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倡导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师评、自评、互评、网络教学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意义建构程度,组内协作学习等),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包括适宜的考试时机,上机与非上机与相结合,适当的非考评价等),以便及时完善教学模式。开展课外活动。要以医学计算机应用为主,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如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技巧、建立典型病例诊疗库、远程会诊、医学计算机信息检索及病患隐私的保密等,以便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与技能。

3.以就业为导向,打造高质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益的关键。因而,在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通过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吸收各种相关知识,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学识水平、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多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并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在医院挂职以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以便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人格魅力、知识涵养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四、结束语

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应以就业导向为目的,通过采用实践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明确教学目标,抓实技能培养,打造高质教师队伍,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处理医学信息能力,实现计算机教学同医学应用相结合,培养市场需求型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服务。

作者:黄妮妮 单位:昭通卫生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创新教育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1.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第一,学生相关知识技能的基础较为薄弱。相对而言,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对生源的文化课基础要求比较低,不少学生对文化知识掌握不多,在学习复杂的计算机课程时会感觉吃力。同时中职学校的生源中有一部分来自不太发达的地区,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制约,学生平时接触到电脑的机会较少,对计算机知识缺乏了解。第二,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文化基础是学习水平的保障。中职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在种种因素影响下,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第三,计算机课程比较复杂。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丰富,实际操作教程繁琐复杂,学生想要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需要日复一日的知识积累和技能锻炼,如果学生不够用功,很难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2.创新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展现

2.1创新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是培养人、影响人、改造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起到传授课本知识的作用,而且会深刻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在向学生灌输知识时常常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长此以往就很容易造成沉闷压抑的教学氛围,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致。在进行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努力创新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2.1.1教师将计算机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计算机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应用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多为学生展示计算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努力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欲望。例如,老师可以在指挥学生电脑操作时,谈论如今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电脑技术为人类生活提供的诸多便利,比如办公软件的应用就大大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

2.1.2教师在计算机课堂上与学生展开互动。

刚接触到计算机知识时,学生常常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问;在熟练掌握一些计算机技能后,学生也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可以及时为学生解答疑惑,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在结束一堂课的时候,留下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并对课堂知识进行自己的梳理和总结,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2.1.3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游戏比赛环节,组织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电脑操作,互相竞争、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学习。

2.2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十分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能时只关注眼前的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旧的知识只能解决一部分旧的问题,每个人都应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固步自封拒绝学习新的知识。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终身习惯。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吸纳更多的知识、提高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时刻关注计算机知识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其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宜照本宣科,而应积极扩充自己的知识量,走在科学的前沿,向学生更新更科学全面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其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学习,而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涉猎相关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学习、结合自己的思考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其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时,不应仅仅重复讲授方法和演示操作的过程,应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想法、新的实践。例如,老师在教学生编程序的时候,特意留一些技术漏洞,让学生去挖掘问题,并鼓励学生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学生只有养成积极探索、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创新能力。

2.3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3.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下常常会出现一种情况:老师在计算机操作课上向学生耐心地演示了电脑操作过程,并详细地指出其中的难点和重点,然而学生在认真听完之后,很容易就忘记了之前听过的内容,为此老师不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已讲过的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老师为学生设置任务,限制完成任务的时间,让学生边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新的知识。这种方式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将知识点牢牢记住,基本杜绝了边学边忘这中状况的发生。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突破了传统教学习惯,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3.2教学互换模式。

在开始新课程前,老师让学生结合课本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控课堂进行传授,老师再对其授课的内容进行提问。这样师生互换位置的模拟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锻炼自学能力。

2.4创新教学手段,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2.4.1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教师在指导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应为学生留下足够的上机练习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

2.4.2完善考评制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重视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局限,给学生正确的反馈。当学生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时,老师应予以表扬;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老师应耐心指导,不能盲目批评指责;当学生在学习时会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应明确肯定他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4.3利用多媒体教学。

以黑板为主要教学工具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现代多媒体的发展让老师在教学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计算机教学本身就覆盖了多媒体技术,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方式让学生融入课堂,并鼓励学生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门智宴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技术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项目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研究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是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相互协作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模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学习设置一定的教学计划,并将这个计划“项目化”,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并通过项目学习,最终达到获得“学习产品”的目的。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经济社会需求、基本教学大纲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前提。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

真实世界是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基础。因此,项目教学法具有较强实践性,并体现出不同企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企业要求,为学生创造多种实践机会,并鼓励其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习过程,达到锻炼动手能力的目的。

2.活动

活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进行的某些行为,这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与传统教学相比,活动具有较强的构建性,学生通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框架,并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呼应。

3.结果

结果是学生接受教育后,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认知情况,主要体现在所得的技能水平、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现阶段,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职业态度也是教学结果的重要表现。

二、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应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基本学习特点,合理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是整个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对整个项目教学起引导作用。为保证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项目设计应体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对既定学习问题进行思考;二是以提升学生独立思想能力为教学目标;三是制定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评价本次教学的教学效果。以FLASH教学的项目设计为例,对项目设计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FLASH设计背景。例如:为庆祝即将到来的帆船锦标赛,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有关帆船比赛的活动简介。在此背景下,教师制定若干个学习效果评价标准。比如:项目一,当进入动画界面时,学生能够利用各帧完成动画制作,记录2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减1分;项目二,能根据既定流程,利用渐变动画显示“帆船锦标赛”的题目,记录1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减1分;项目三,利用引导层介绍帆船锦标赛的航线与相关器材,记录1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减1分;项目四,利用遮罩层,介绍参赛帆船的基本构造,记录1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减1分。教师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可带领学生进行操作,并根据标准评价本次教学效果(大于40分优秀;30~40分良好;小于等于30分差)。在项目设计结束后,教师根据既定标准完成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得知学习成绩后,也能激发相互之间的竞争心理,为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奠定基础。

(二)项目示范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示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示范能够清晰地向学生展示某项具体计算机知识中的关键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部分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差,导致其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重难点知识,此时,项目示范的作用更加明显。以Photoshop教学为例。在Photoshop基础训练中,截取人物图像是教学难点,学生在截取人物图像的过程中,受操作技巧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图像缺失的现象。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进行项目示范,并在示范过程中,介绍相关操作技巧。例如,教师可先向同学介绍图像缩放的作用,并介绍不同操作工具的应用方法。在简单介绍之后,教师开始演示,并重点介绍人物头发、手指等难点部位的截图方法,通过应用不同操作工具,帮助学生掌握操作工具的具体功能。最后,教师示范结束后,可要求学生根据所讲述的知识,独立完成一次人物图像截取。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其操作流程,及时指出操作中的错误,直到学生完成Photoshop操作。经过项目示范的教学指导,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快速发现计算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教师操作,也能逐渐提升自学能力,为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分析教学效果的关键,对教师而言,在项目评价中必须认识到:项目评价的内容明显区别于项目设计中的效果评价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项目评价更倾向于长期的教学效果评价,其包括期末计算机考试成绩、学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特定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毕业入职之后的职业素质等,都可以用来作为项目评价的标准。例如,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能够独立完成遮罩层的操作,并且在计算机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那么就可以认为,教师开展的项目教学法是有效的,反之亦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对待项目评价结果,并根据结果所反映的内容,制作表格,以真实的数据分析学生表现,再总结学生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在未来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对中职计算机教师而言,项目评价的主要作用不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通过具体的数据查缺补漏,为未来开展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项目评价的作用。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创新

为进一步提高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应对其具体流程进行创新。结合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分析如何利用“微技术”实施项目教学法。

(一)“微技术”简介

所谓“微技术”,是指当前热门的微信、微博等,通过合理操作这些数字通讯工具,实现其与计算机教育的结合。

(二)具体应用方法

1.项目设计

在微信群中,教师先告诉学生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并制作Word文档,上传学习内容的基本体系结构,标明下节课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基本拓展内容与纵向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该知识点的操作技巧。最后,告知学生该知识点在期末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并通过朋友圈,分享相关操作视频,要求同学在视频的指导下进行自学。

2.项目示范

在上课时,教师先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并根据表现记录成绩;进行现场演示,教授学生操作技巧;要求学生实际操作,及时改正不足。对于一些课堂上表现较差的同学,通过微信实现一对一沟通,询问其学习情况。

3.项目评价

根据学生表现,分析“微技术”的应用效果。

四、结语

通过分析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得出结论:只有重视计算机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才能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奠定基础。

作者:芮晓艳 单位:福建商贸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实用型计算机教学论文

1.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现状和就业形势方面的分析

1.1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现阶段,中职院校中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老师大多只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而由于课本陈旧,因而,学生最终所学到的知识从根本上就是落后的。除此之外,从具体的教学形式上来说,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形式大多是以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为主,即使有所谓的上机课,也只是换个地方接着学习课本知识,根据时下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不是照着课本步骤可以解决问题的人而是面对着问题,依靠自身所掌握的技能,能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人,但是由于就目前教学的现状而言,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显得有点不切实际。

1.2中职院校计算机就业形势分析

计算机专业度是最炙手可热的专业之一,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要更是供不应求,对于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讲,找工作不是难题;但是随着高校以及中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比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从现阶段的调查情况来看,市场已经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而这,则造成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困难,特别是随着大学院校的扩招,进一步增加了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压力。

2.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举措

上面笔者对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通过上述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意识到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为社会所用的人才,改变目前“用工荒”的尴尬局面,才能真正推动中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下面,笔者从如下几方面阐述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举措。

2.1选用更具实用性的教材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仍然在沿用数年前的教材,而这些教材早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难以满足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广大中职院校必须加快更新自身所用教材的步伐,真正为学生的长远着想,选择紧跟时代步伐的教材,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才能真正的满足社会需要,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

2.2促进中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

能否能够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已经拥有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教材之后,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教授的好,学生更加容易掌握,那么就能更多的掌握专业知识,甚至能举一反三;反之,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根本不能理解和吸收,最终还是无法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的专业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必须促进自身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老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将教材上的知识真正的吸收和理解,才能真正的培养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推动中职院校的不断发展。

2.3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是一个需要自己动手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学科。书本知识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培养实用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因此,广大中职院校必须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课外实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实用型人才,才能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2.4要完善考核体制,督促教师和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广大中职院校中,对于学生的考核大多是以期末成绩为主,而关于老师的考核最主要的也是看中其所教班级的期末成绩。而这种做法,往往会使老师和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成绩,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课外实践等,而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广大中职院校必须完善原有的考核体制,更多的增加课外实践所占的比重,只有这样,广大师生才会对课外实践引起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实用型人才,才能为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时代已然悄然来临。毋庸置疑,计算机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计算机重要性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对计算机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广大中职院校只有通过以上措施不断完善自身才能真正培养出为社会所用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张灵健 单位: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计算机教学最易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我探索。例如,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教师在简述Word软件各项功能的基本操作后,让学生制作个人简历,学生利用互联网主动搜索优秀简历,主动发现问题及难点,通过老师的讲解,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2.互联网未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运用

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因为担心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对互联络参与计算机教学的重视不够,存在学生机房不开放网络的情况。但是,没有互联网的计算机教学是与中职学生重在实践的教学理念相脱节的,致使教学沦为纸上谈兵。互联网上有极为丰富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Photoshop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学习互联网优秀的案例,收集丰富的视频、图片等,创造性完成操作训练。

二、互联网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利用学生对互联网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特别是手机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中职学生已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局限于聊天及游戏,对计算机知识接触少、认识不深,同时又对计算机这门学科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鉴于以上情况,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把游戏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及设计课堂任务时,穿插游戏实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学与玩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把学生在互联网上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纳入到教学中来。例如,利用互联网上通过Photoshop对照片进行处理案例,将学生从游戏、聊天中解脱出来,在日常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互联网切入为契机,改变教学方式

计算机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怎样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是传统课堂教学能解决的问题。互联网为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计算机教学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迫在眉睫。改变计算机教学思路应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探索,形成学生提问、互联网找答案、教师辅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互联网与计算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无论是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认知,还是对计算机基本功能的应用,脱离实际的课堂教学及固定的实践操作难免会让学生厌学,如果将互联网应用其中,把互联网上学生感兴趣的与时代接轨的实例运用到教学中,就能够很好地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侧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技工人才,把计算机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及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要求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结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为改变传统的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利性,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中职院校教研教改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必将融入计算机教学。

作者:张森 单位:杭州技师学院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实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实战化”要求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

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应结合社会需求和生产实际。举个例子,学生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能方面,掌握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了企业需求标准呢?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一是参加全国、省级市级的中职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目前,技能大赛的测试及评价体系有效地结合了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及企业的岗位培训标准,得到了企业界的认可。所以,学校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技能大赛,并通过这个平台向企业展示自身的技能水平。二是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相关专业等级合格证书。不少企业在员工招聘过程中,除了学历要求,还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所以,学校也要引进这一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三是校企合作,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计算机各专业《技能通用标准》,每年都做适度的微调。以此为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逐步达到企业的技能标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实战化”需要和教学内容精炼化

“实战化”的教学不是按照课本原封不动的系统讲解,而是,选择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学习和训练。而且,要不断吸取课本上没有的、在实际工作中用得到的内容,也要灵活增加到课堂教学中。这种对接式的、实战化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重点,增加了实习实训的经验积累。从“实战化”角度来说,《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内容更新发展较快,所以,校企之间的交流沟通应更为及时舒畅,对《技能通用标准》做及时调整,使其能代表企业的技术改革升级和社会的主流技能评价标准体系。在这个问题上,专业课教师也要跟上社会及专业发展的脚步,通过自学和培训的方法,都进入企业生产和工作实践一线,了解专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战化”的重点

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以一个“实战化”的工作任务的中心,在实战化的情景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其中,提出明确而适度的“工作任务”是前提条件,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是基本保证。例如,在Photoshop教学中,设定的任务是“为家电销售企业制作宣传彩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合理分解任务是教学法的关键,分解任务是通过分析任务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经具体的操作或执行为止。再如,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实战化”很强的教学手段。在实战化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梳理概括后的教学大纲,拿出真实的工作案例作为教学道具。比如以教学内容“Excel电子表格公式和函数”为例,传统的教学设计以“制作全班期中考试成绩总表”为“任务”,练习内容包含:班级成员各科成绩、班级成员平均成绩、各科的平均分、班级总分和平均分、总分最高/最低的个人、平均分90以上的人数、不及格的人数等。这种任务设计过于老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战化”程度不高。实际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公司财务主管的身份,上报年终员工奖励报表,具体任务中涵盖了上述各种函数的使用,比如Sum(求和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Max(最大值函数)、Min(最小值函数)、Countif(统计函数)、if(条件函数)等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四、在学生的技能评价考核上也要注重“实战化”

比如,由用人企业(广告公司)来安排测试项目,形成试题库,学生通过抽题,上机实际完成要求的任务操作。测试项目一般应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环节或流程。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减少了对书面理论的考核,更加侧重了对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同时,测试学生的过程反过来也会促进教师在自身专业学习上、在对企业技术规范了解上不断下工夫。

五、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熏陶和培养

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同样也是”实战化“教学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因为企业需要技能过硬的员工,更需要忠于企业、爱岗奉献、认真负责的员工。从这一点上讲,学校在学生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化上的工作上所做的努力,也是“实战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保障。

六、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要根据社会需要,定位专业内容;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战能力;强化思想品质的培养,增进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多角度的合力,力求让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事业起步点,达到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孔祥超 单位:河北省涿州职教中心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情景教学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1情景教学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1因人而异,创设学习情景

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看,他们的成绩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学习情景的创设。首先,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情景。计算机教师应该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引入日常的素材。比如:在学习“制作密码表单”章节,老师可以通过QQ聊天工具的登陆界面为案例,让学生找出如何用VF制作密码表单,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问学生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学习内容;其次,可以通过直观演示,创设学生的美感情景。美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比如在Dreamweaver章节中,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个人主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会给学生一个问题“如何做出这样漂亮的页面来呢?”依托学生高涨的情绪,抓住时机导入新课。

1.2积极引导,强化师生互动

计算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一方面,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在课堂中设置各种情景问题,加强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且要进行正确的指导,要帮助学生及时克服问题,打消学生的消极心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都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势。在互动中,计算机任课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对问题进行提纲式指导。另一方面,还应该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讨论中强化所学知识,比如在学习五笔输入法的章节,老师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比赛,通过这种方法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计算机教师组织各个小组进行最终评比,通过学生的自我演示、方法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快乐的计算机教学。

1.3概括总结,深化情感体验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通过主动学习和实践获取知识往往比单纯的理论学习和记忆更加深刻、更加牢固。在情景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概括中介,进而深化情感体验,这样以来,学生所学的知识才更加的有条理,记忆的更加深刻。计算机任课教师应当有目的地为学生准备实践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内化,享受解决问题后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并最终经过自己的总结和概括,成为一套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体系。这时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才能够更加深刻。

2结语

总而言之,把情景教学方法引入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够启发学生的心灵,深化学生的情感,点燃思想的火花。通过情景引入,将计算机课程中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过程,让学生们在愉悦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获取真理。因此,把情景教学方法推广和应用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势在必行,能够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马慧卿 单位: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德育教育中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教师以身垂范,从培养学生习惯入手

习惯养成品格,中专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养成习惯和品格形成的黄金期。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细节做起,具体包括教育学生遵守机房规定,爱护机房设备,维护机房卫生等。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引申出教材中的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给一年级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时候,我特别强调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只有在屏幕上出现“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时,才能关闭电源。并帮助他们分析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寿命,保护数据的安全。通过这样的一些训练,学生们慢慢意识到,良好的上机习惯不仅是对自己有益,也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体现。教师的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也体现在计算机使用习惯上。比如,不少人课件和资料杂乱地堆积在电脑桌面上,不美观不说,而且也会影响电脑的使用效率。但是如果一位教师,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很注意对文档进行整理和分类,那么这种良好的使用习惯会给学生一种美感和秩序感,会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定期整理和归档文件的良好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引导学生参与,创设体验式德育模式

(一)开展话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长期以来,德育教学往往限于教师独白,缺乏师生对话。但德育必须激活师生对话,引发学生参与。以网络德育为例,这些年出了不少青少年由于网络交友遭受网络侵害的事例。中专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渴望友谊,渴望与人交流,网上聊天给他们带来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中专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往往容易受骗上当。有些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随意向他人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而客观上使自己处于受伤害的境地。对于这些问题,以我的教学经验来看,如果仅仅限于口头的讲授,学生理解和体会也不会深刻。但是如果是精心设计的课堂讨论往往效果较好。例如在学习到网络伦理相关章节时,我设置了一个讨论环节:“应不应该向网友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交朋友应该真诚相待、如实相告,有的认为不应该随便告诉陌生人个人信息。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的气氛很热烈。最后,由我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总结。通过这样的讨论形式,学生们加深了认识,增强了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二)以任务为驱动,创设体验式德育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进行体验式德育。我在担任中职计算机专业班的班主任时,在班会和相关课程上,注意设置任务驱动,通过情境体验,提高课程的德育渗透效果。例如“黑客”是不少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对黑客的行为充满好奇,甚至向往。对此,在上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进行了一次主题教育。首先,我播放了一些青少年黑客犯罪的视频案例,并引出了如何约束网络失范行为、营造网络文明空间的话题。然后布置了一篇调查任务:“我校中职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收集相关素材,完成报告的撰写。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一万多字的报告,在报告里列出了本校学生的上网行为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最后,由我班学生发起的“校园网络文明公约”在校园引起了一定的轰动。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网络不良行为的认识,并增强了对黑客行为、网络攻击、窃取他人隐私等行为的自觉抵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活动任务中获得了体验,增强了认识,有利于道德教育成果的内化。

三、挖掘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计算机教材内容中有很多德育的素材。计算机发展史的介绍,让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操作系统、芯片基本上都是外国开发的),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当然,也要让学生们看到我国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例如我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深圳华为的异军突起,文字处理软件WPS的独树一帜,联想集团的海外业务拓展;在讲到病毒防护的时候,重点介绍国内著名杀毒软件公司的代表人物,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这些案例,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此外,结合一些当前网络热点和时事动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8年奥运会,我们学校进行了相关的宣传活动。恰好我带了中职班的Photoshop课程。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和奥运有关的主题设计活动,结果一些学生的设计作品还参加了学校的展览活动。这样的一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在查找、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增进了爱国主义情怀。

四、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面是极其宽广的,期盼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摸索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拓展德育的新渠道、新局面。

作者:陈蕾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计算机教研组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分层教学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1小课题研究的概念

小课题研究主要是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小问题,研究切入点小。比如,如何进行课堂导入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实验课学生不愿动手操作怎么办,学生上课时经常玩手机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具体、很细小,无法立项,但它们恰恰是众多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最具体、最真实的问题。教师研究这些小问题,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可谓两全其美。小课题研究的投入相对较少,一般由个人独立完成或两三个人共同研究,所以人员投入少;小课题研究的都是课堂中常见的小问题,所以一般不需要额外支出,花费的财力、物力较少;小课题研究主要是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马上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研究周期较短;采用的也都是基本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案例研究、读书和文献查阅等;研究成果也较灵活,不需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可以是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精品课例等。

2小课题研究的实践

教师在每天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以解决,比如查阅资料、与同行探讨或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等。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解决问题方案。这些工作我们经常在做,但如果我们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好好梳理、总结一下,就是一项有针对性和成效性的小课题研究。要想有效地将我们经常做的这些工作转换为有价值的小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知道如何将“小问题”转换为“小课题”;其次,确定好研究的课题后,制定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在实践中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办法;再次,梳理、总结研究的心得体会;最后,展示研究成果,并与同伴分享、应用研究成果。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2.1发现问题

小课题的选题源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平时教学中要特别留意所遇到的问题。笔者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时发现,教师布置了操作练习后,有小部分学生很快完成练习后就睡觉、玩手机、和同学说话,使得没有完成练习的学生也加入了聊天的行列,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

2.2将“小问题”转换为“小课题”

出现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对部分学生而言过于简单。受生活环境、个人兴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就会出现有的学生觉得较难,有的学生觉得过于简单的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教材内容简单,也很实用,非常适合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学习。如何让计算机水平不同的学生都有兴趣上这门课?如何充分发挥基础较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带动全班学生一起学习?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选择教学内容非常重要。虽然使用的教材是规定好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学大纲要求的,但教师可以针对知识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让学生感到学习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挑战性,使没有基础的学生“吃得好”,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由此确定课题———分层教学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2.3做题

2.3.1确定研究方法

在确定好研究课题后,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对小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本次研究内容,笔者选择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各班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水平;文案研究法,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教学内容“分层”,并通过网络等途径搜索相关内容,增加拓展内容;行动研究法,在教学中采取边实践边研究、改进的方法,以获取最佳教学效果;课堂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上课时的眼神、表情、回答问题及完成练习情况等,及时获取本节课的各种信息,比如知道本节课的情境导入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是否适合等,以便适当调整。

2.3.2制定实施方案

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了解各班学生原有的计算机水平。以笔者所教授的2012级护理9~15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7个班95.8%的学生用过计算机,但由于条件限制,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只有18.5%。学生用计算机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聊天、听音乐、看视频、看小说、购物、查资料等,而对上网之外的其他功能知之甚少。可喜的是96.7%的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愿意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其中部分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明确提出通过学习想要掌握的内容和达到的水平。这些资料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加工,尤其是对确定课外拓展内容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其次,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并结合问卷调查情况,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知识、飞跃进阶和课外拓展3个层次。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设为基本知识,基本知识是全班学生都要熟练掌握的内容。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将一些操作小技巧以及教材上没有但又很常用、很实用的知识作为飞跃进阶内容,把一些高级的操作技巧和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作为课外拓展内容。比如Word中可以把给文档加密设为飞跃进阶内容,把插入尾注和脚注设为课外拓展内容。对教学内容分层的同时,设计与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案例和练习。教学中,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挑战自己,进一步掌握飞跃进阶内容,突破课外拓展内容。

2.3.3反馈

观察学生上课时的反应,并通过提问和展示、评价学生作品等途径了解教学效果;课后根据教学效果结合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中职生大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动手操作的欲望很强,而且有股不服输的精神。教师要正确引导,抓住他们的好奇心,让其把这种不服输的精神用到学习上,在班级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上课时,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后,展示、点评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运用飞跃进阶和课外拓展知识完成练习后的效果,都很羡慕、好奇。于是他们不甘心只掌握基础知识和完成几个简单的练习,遇到不会的操作时,他们自然而然会问同学或老师。一次次提问、一次次讨论的结果不仅仅解决了某些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习能力,增加了自信,逐步提高了计算机水平。而且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讨论,课堂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厚,玩手机和说话的学生明显减少,教学秩序明显改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2.4结题

结题就是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这一过程既是教师反思的过程,也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根据确定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最终小课题研究成果为:问卷调查的调查研究报告;编写飞跃进阶和课外拓展教学内容与相关练习题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课堂的教学反思;以案例形式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优秀的教学案例。

2.5成果推广

将总结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运用到教学中,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可以完成理论到实践的二次升华。本次小课题研究所编写的飞跃进阶和课外拓展的教学案例及练习题集,为教学提供了书面资料,方便了今后的教学;教学反思及时总结了教学中的不足与成功之处,及时记录了处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偶发事件的灵感和闪光点,对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本次小课题研究,解决了现有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和点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就感。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拓展内容的同时,引发了其他学生的关注,进而带动其他学生一起探究,“先进”带动“后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合作过程中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进一步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小课题研究解决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于一线教师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科研方式。每一个小课题研究的过程都是教师不断沉淀、积累的过程,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研究成果整理、归纳、应用、推广,对提升教师自身理论水平、实践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对同行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聂玮 单位:茂名卫生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目标的改革

计算机技术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当前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而使计算机成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从目前就业市场看,计算机平面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动画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师、数字视频合成师、网页设计师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的改革

在教学计划方面,中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为主。以培养学生对“一个方面学精、学通”为主导思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般采用三年制,那在这三年中,要合理地安排三年的学习。在前两学年中,每学期既要适当地安排一些基础课的学习,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计算机专业方面专门化学习实践,最后一个学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专长提高训练,安排学生到不同的地方进行实践实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学习得到专业性的提高。具体安排为:

(一)第一学年:

1.进行办公软件、文字排版方面的加强提高,使其能适应各种办公自动化的需求,具备电子文档的管理能力。

2.进行计算机平面图像设计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提高观察力和鉴赏力,加强平面设计创作能力;通过使用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软件能够完成一些平面设计。如广告的设计、标志的设计、包装的设计等。

3.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简称CAD。

(二)第二学年:

1.进行动漫设计的学习。动漫设计是通过现代艺术之理念和现代艺术之能力实践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理性思维和创作鉴赏能力;能使用三维动画软件工具进行三维影视动画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够独立完成动画设计、动画编辑、动画创作等创意任务。培养影视动画领域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2.进行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学习。

3.进行网页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网页设计的软件应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网页设计人才。

4.进行网络的安装和维护,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使其能掌握Internet网的接入技术及局域网的安装和维护。

(三)第三学年:

1.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提高训练。

2.学生进行社会实习实践,提高自身能力。

三、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社会需求是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决定因素,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就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我们就培养哪一方面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对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的不断更换变代,我们不能停留在老地方,固步自封,要大胆尝试,开设一些实用操作性的课程。可以适当地去掉一些理论较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理解能力的课程,如:BASIC,C++,VB等。

四、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职学校很大一部分还采取传统的教育课堂教育学模式,但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中职学校,需要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一些改变。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进行教育教学,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现正在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自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是新型的科学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充分地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三)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实践教学的特点。教师应采用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之路。综上,我相信,经过我们不断努力,中职计算机专业会向着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中职计算机专业会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适用型技术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会丽 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黄金工业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学前教育计算机教学探究

1强化学生计算机功能性认识

幼儿学生对于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具备深刻的记忆掌握和模仿学习能力,因此,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则是幼儿教学的核心部分,所以学习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制作和使用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内容。相较于只靠教师的口头传授,计算机课件的使用则能更加的调动幼儿的专注力和模仿力。所以加强计算机功能性的认识和学习是中职幼师学前专业学生职业属性所要求的,只有加强了计算机学习,才能在职业领域内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科学实施计算机课堂教学策略

在端正了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认识和态度了,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和就业属性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科学地实施计算机教学活动,使计算机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就业的需要,做好幼儿基础教学工作。

2.1扎实理论知识

理论基础知识是实施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础,中职学生可能会粗略地熟悉计算机的使用,但是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功能性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缺乏,所以教学需要规范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系统化,按照学习和工作需求,有步骤、有计划的完成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更熟练地运用于实践,所以说,理论知识是构建计算机实践的必备基石,中职学生要制作出适合幼儿年龄需求和个性特点的精美课件,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比如,包括基础的word、excel的使用、PPT的制作等各项办公软件的学习使用,中职学生以前可能会简单的使用word、excel,但是对于其中的细节或技术方面的内容还不熟悉,而这些内容则是必备的工作使用范畴,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信息内容逐渐想向深层化的内容的学习。

2.2加强上机实践训练

上机实践是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必须步骤。所以,教师不能只强调基础知识和口头的使用方法,而是要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实践操作过程中,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再加上,学生对于上机实践的积极性远超过课堂上的纯碎性的口头讲述,上机实践对于知识的掌握、记忆和使用情况会更加熟练和持久。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技能,即熟悉各项软件的使用技能,进而很好地为辅助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

对于上机实践,教师也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而是要求学生正确的使用目的完成操作步骤,比如根据制作课件的需求,制作PPT,动画或声音等等;同时,在上机实践中,学生也可以自主模式计算机操作程序,看看不同操作步骤和工具使用下的制作结果,这样可以有效发挥计算机的使用功能,拓展学生的实践思维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另外,应试教育下的中职学生,常常是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书面考试技能,而对于上机实践则缺乏坚硬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师活动的时候,应多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上机实践时间和机会,另外,在考核学习结果的时候,也应该综合学生的书面分数和上机实践分数,这样在考试的压力和驱动下,才能实现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使用能力的共同提高。

2.3实施任务分配,拓展计算机实践技能

对于计算机的熟悉和使用,不能只依靠上课时间,教师可以实施任务分配形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机房制作系列完整的教学课件,也可以进行自主的多形式、多角度的设计,便捷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幼儿教学的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另外,计算机的功能性是不具局限性的,它对于教育教学的辅助性功能也是多元的、强大的,而学生作为计算机的使用者,要善于挖掘和使用这些功能,使中职幼师学前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更加事半功倍、受益匪浅。

3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中职幼师学前专业学生而言,要加强计算机教学,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既要创新教学方法,也要拓展教学实践,强化上机实践技能,同时开放学生计算机的使用程序,突破思维局限,加强讨论交流,享受计算机给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便捷,实现计算机对于教学的辅助性功能以及强大的驱动功能。

作者:苟弘仁 单位:甘肃省甘南师范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计算机教学法研究

本文作者:单智峰 单位:浙江省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朝着多功能化、工业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之相应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为学生专业课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以计算机应用理论知识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教学

结合到计算机教学来讲,提醒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虽然班里大部分学生对电脑很熟悉,但是电脑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由那些配件组成?各自又有哪些功能?对于这些知识,他们却浑然不知。因此,在教授该内容时,我将课堂移到机房,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每组一台电脑,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结合实践操作,把所学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出发,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

计算机纯理论知识教学枯燥,因此在授课时可用比喻法、故事法进行教学,这样既可贴近生活实际,又可把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事物。比如在讲到计算机处理信息过程时,可将电脑处理信息的过程比作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电脑通过输入设备从外界获得信息,正如人通过耳朵、眼睛获取信息;电脑用存储器存储信息相当于人脑记忆信息;电脑用中央处理执行各类运算和命令,相当于人脑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电脑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运行结果,就相当于人通过手势、嘴向外界传递信息;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通常我们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1)定义: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2)具体实施形式:①讲解教学方法;②谈话教学方法;③讨论教学方法;④讲读教学方法;⑤讲演教学方法。(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①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②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③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1)定义: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包括: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2)运用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②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③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3)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基本步骤:①创设问题的情境;②选择与确定问题;③讨论与提出假设;④实践与寻求结果;⑤验证与得出结论。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1)定义: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2)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中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①示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并重,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②模拟教学法在模拟情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通常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实践操作前进行。③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注重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是对其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由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强化过程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促进其主动学习。教师也应该由课程评价的裁判者逐步转变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鼓励者。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法。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强、抽象、更新快的特点,但不同的内容对教学法有不同的要求,并不是某一种教学法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理念的运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的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中职计算机的教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是因为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存在很多的缺陷,所以该文主要是运用了创新的教学理念来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培养创新思维来实现,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巧,将学生培养为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分析

现代社会所需要计算机人才是专业型的计算机人才,掌握着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而中职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为较强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该运用创新的理念,教学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一个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工作。而且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中职计算机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采取措施进行分析。

1创新的教学理念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意义

1.1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创新的理念对中职计算机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长远的健康发展。当今社会是个需要人才的社会,而这些人才应该具备一个灵活的头脑,具有创新意识和多项思维的能力。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培养技术型人才,那么,创新的教学理念就显得格外重要,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2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变,中职计算机教学也发生了大的变动,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制度,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的思维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而且还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以及促进学校长远发展[1]。

2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以及不足

2.1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1)与实际操作相比,学生更缺乏理论知识。中职计算机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还不太成熟,爱动,爱玩,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走神、小动作多、睡觉等现象,这样容易导致对理论性知识缺乏兴趣。而计算机网络往往比较能够吸引中职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也往往表现在实际操作的能力上,所以学生无法真正的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知识和技巧,不利于长远的发展。2)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为主导。创新教学理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探索,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而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根据学生们的爱动,爱玩,以及思想并未完全成熟、缺乏对理论性知识的兴趣等,创新的教学理念在中职学校还有待提高。而对于教室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仍是他们的主要教学方法和理念,教室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理念想要与时俱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2]。

2.2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不足

1)脱离社会的需求。大部分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脱离社会的需求,教学的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脱离,学生没有真正的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技巧和实际应用能力。中职学校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一味的高度模仿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却忽视了与高等院校学生之间的差别。其次,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简单,不细致,而课堂的讲授方式也便捷、方便,不能深入去讲解,最后导致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掌握差,可能会导致毕业面临着失业的情况。2)教学违背实际应用。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教师讲课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堂课枯燥乏味,讲课内容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对课堂的听课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低下。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差,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对能力,最终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工作难找和面临着未找工作已失业的现象。3)专业设置不合理。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学生的知识也都大同小异,知识水平整体比较低,大多数都从事一些工资低的、专业水平较低的工作。如:从事计算机的维修与销售等职业,而不是从事一些软件开发、网页设计等工作。这种问题的局限性也与学校的办学条件、老师的教学水平、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关系,最终导致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差[3]。4)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低,资历不够,虽然对于计算机的学习不需要要求较高的学历,但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师应该具备的责任心。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这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职计算机学校的老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想禁锢,缺乏创新能力,也没有跟上时代的需求与时俱进,导致教学速度慢,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方式落后,最终导致学生计算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掌握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3解决中职学校计算机问题的对策

1)教学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改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理念和方法,首先应该改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就业的导向,教学的模式也应适应社会的需求。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变的社会,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该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改变。中职计算机在开展专业的知识教学时,应以就业为导向,在培养目标、技能操作以及课程设置方面,以适应社会需求为主,关注计算机市场的变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综合型计算机人才[4]。2)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能力。中职计算机教学在运用创新的理念同时,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论性的计算机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实践能力,增强实践操作的能力,学生也应该学会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操作能力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操作的实践中去不断地深入挖掘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真理,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自己实践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激发以后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自身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完善学校自身的基础设施,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去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3)改变传统模式。要想中职计算机更好地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首先就是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全新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技巧,将学生培养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教师也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应该寻求有趣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提高对课堂听课的效率,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4)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计算机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教学方向应适应社会的需求[5]。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该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立足于社会的需求,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另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技巧,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作者:陈平 单位:广东省阳江市卫生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计算机教学对任务驱动法的应用

[摘要]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当中,对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重点分析与研究了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法

中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知识与技能,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因此在教学当中,中职学校的主要目标应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职场的工作。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引入任务教学法,可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任务驱动法概述

任务驱动法即为在教师向学生教授完课堂知识之后,安排给学生与教学知识具有关联性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最终完成任务的全过程,学生在接受教学任务之后,应用所学知识来完成教学任务。即在整个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师生都是作为教学的参与者,教师作为教学指导者,学生则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当中,任务驱动法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并在任务当中融入教学课程与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积累经验,达成既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此种教学法注重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并由浅入深进行推进式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层层递进地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

二、对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分析

(一)采用任务的课题

想要在计算机教学当中最大化地显现发挥任务驱动法的作用,首先即应有侧重点地采用计算机教学的任务课题。第一,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层次。第二,所采用的任务应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计算机知识,并在现实生活当中去发现与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具有关联性的生活现象。例如,一本小说中的文字必须运用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文字排版,彩页与插图也必须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中的图片编辑与处理。

(二)导入案例并进行总体任务的细分

在开展任务教学时,教师应借助现实当中的案例,来指导学生执行具体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PPT文本当中插入图片此任务时,教师可先播放相关教学视频,首先让学生对PPT文本当中插入图片具有基础认识,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求知欲,将总体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小任务,教师应指导学生相互评价各自的作品,并认真细致地进行检查,告知学生其作品的不足之处,并让学生思考进行自主修改,让学生能够持续提升,并指导学生创新作品,并依据学生所学知识,来设计制作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作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师应持续总结学习要点

有效地应用任务驱动法,其核心在于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注重于指导学生应用好学习方法。教师借助于每一个具体任务的安排,使学生亲力亲为地完成学习任务,那将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习优等生,由于其能够较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因此也可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较快的完成任务;而部分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未能在较短时间内理解与掌握知识,因此会对完成任务的进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针对此情况,教师应适时总结好每一节课的知识要点,以促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适应教学进度,并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三、应用任务教学法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课题的可操作性与趣味性

在教学当中,教师采用的任务应体现出其趣味性,可在任务初始时,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关注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地达成学习任务,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持续深化理解计算机知识。在任务教学法当中的相关任务必须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学生在接受任务之后通过发散性思维来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法,并按照计划来实践,最终完成任务。如果教师安排的任务较为简单,就难以让学生较好地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而任务较难则会使学生感到无从入手,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有效开展任务教学法。

(二)建立与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

由于班级当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应依据不同的情况,客观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可按照学生所达成任务的效率与质量、学习态度来作为整体评价,让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到自身在学习当中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持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引入任务教学法,是中职计算机教学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并将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层次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既使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知识技能,又使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赵海霞 单位: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教学理念分析

摘要:所谓“创新教育”,其实就是以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人格为其教育目的,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故在现代教育中,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对中职生而言,因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有着较高的要求。文章以中职计算机教学为例,简要谈谈其创新教育的展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教学理念

0引言

近些年来,伴随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国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态势。以中职教育为例,其计算机教学在长时间改革、完善下,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因新时期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学生生源的多样化与部分中职院校硬件设施的相对滞后,致使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整体素质较低、教学方式较单一、考评手段较传统等。为此,紧随时展脚步,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积极引进创新教学理念,显得很有必要。

1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想法与理念。故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理念的创新,就要求教师加大对学生个性的观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展开差异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1]。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加大对学生的观察,重点挖掘出每个人学生的个性,并给予其相应鼓励。如出于个人偏好,有学生喜欢动画制作,有学生喜欢软件编写,这并没有好坏之分,更多体现的是学生个性与多样性。为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一味地强求学生,而是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在对应领域中充分挖掘出自身潜能。因为即便是玩游戏,若是能努力钻研,也是能成为职业选手,也是能闯出自己一番天地的。同时,教学中,教师还需具体结合学生个性特征,给予其针对性教育与指导。比如,有的学生,性格较内向,在课堂上也不是很活跃,对这类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尽量也不要对其提出太高要求,可以选择在课下多同其交流、互动,以获得更好教学效果;又如有些学生好胜心较强,平常喜欢钻研有些有技巧的制作,以此来获得满足感。故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就可适时为其布置一些尚未解决问题让其钻研,以此来加深其对计算机知识的把握,并满足其好胜心,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积极落实创新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一个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以此来大大创新学生思维,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2]。

(1)主动设疑,引领创新。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多是从问题开始的,故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需主动设疑,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创新学生思维。如在讲解“操作系统”内容时,笔者就向学生提出了相应问题,“IBM公司虽然看不起比尔盖茨的微软,但最后却被微软超越;而微软也看不起互联网,结果被谷歌超越。你们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问题抛出后,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探讨,并将学生讨论重点循序渐进引入到教学关键点上,以此来打开学生的思路。又如,在讲解“Excel排序”知识点时,笔者就先引导学生进行用Word来对班级某次考试成绩加以排序。但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完成对男女生最好与最差成绩的排序;对此,笔者就适时引入了“Excel排序”知识点,并详细讲解数据分类汇总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更好把握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2)创设矛盾情境,开发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争辩也是创新学习的一种,只有对问题有了争辩,认识到问题的矛盾处,才能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而且在矛盾、争辩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空间,进而在相互探讨、相互评价中,创新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时候,笔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想买一台电脑,是不是应该买配置最好的呢?”对此,多数学生都表示“应该买配置最好的”;这时,笔者又顺势提出,“但是,根据摩尔定律可知,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商品性能只会越来越好,而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

3革新考试办法,科学评价学生能力

因职业教育特殊性,对中职毕业生来说,只有那些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技能到位,方能适应岗位需求。对此,在创新教育理念引导下,除了对教学手段加以改进之外,还需对课程考核办法加以革新。如在考试中,加大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评,在试题选择上,需尽量迎合生活实际,具体结合就业岗位需求,设计一些真实案例来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对学生综合能力加以评价,适当增加一些用人单位所提供的项目实战,在每个环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考核项目,并要求学生在最后环节上交一份综合项目设计,以此来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如对网页制作类课程,在考核过程中,笔者就具体结合企业需求,要求学生借助所学的Dreamweaver软件、photoshop软件与flash等软件来展开自主创新,并要求学生在网页制作中,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最大限度搜集所需创作素材。通过这样一种考察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综合考试中,让学生综合利用多个软件来进行创作,也可使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紧随时代与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教师需主动形成创新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革新考评方法,以此来逐步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更好迎合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

作者:徐杰 单位: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计算机教学分组协作式学习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对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要想更好的提高中职教学的发展就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分组协作式学习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更多的优势,本文将对分组协作式教学进行简单的介绍再提出一些应用的方法促进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分组写作;概念;应用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当代生活处处都有计算机技术的参与。中职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还能够更好的适应职业的需要,提高职业竞争优势,具备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素之一,中职计算机技术显得更加重要,教学方法的应用也至关重要。在中职教育中使用分组协作方式学习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1.分组式学习的概念

分组式学习就是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分组协作是一种组织方法和管理手段。教师先通过对学生成绩和性格的一定了解之后再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是协作式学习的基础是个架构,学生之间能够团结协作的学习是这个方法的精髓。协作式学习就是要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师要想办法将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提升探索与发现计算机技术的意识,在提高他们内部之间的协作意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小组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也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发展。通过对学生的整体进行分组,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与自己小组的人团结、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分组协作式学习还能够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任何的教学中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分组协作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平等性和发展性,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具有自发性、合作性、高效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的发展,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2.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应用

2.1分组

分组是分组协作式的基础,学生分组学习效率的高低基本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质量决定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的基本成绩和学习能力和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程度以及个人的性格要有大致的了解,进而考虑哪些学生适合分配在一块,哪些人不适合分在一起。这样才能提高分组学习的效率。教师要考虑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大致分配成几组,每一组多少人,学生数量要合理。太少了,学生分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讨论时没人发言,太多了,学生就容易聊天也不便于管理。所以要分成合理的人数,4到6人较为合适的,不多也不少便与管理。将计算机技术成绩较为优秀的和较差的合理分配在一个组中再分配一些成绩中等的或者对计算机技术有较大兴趣的。将一些在课堂中较为积极的人、性格较为开朗的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和性格较为内向的分配在一起,互相带动弥补这样才能够形成同学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之后还要选择一位学生担任小组的组长,组长必须是自身的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都较为优秀的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带领大家学习,为组员解决问题。另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管理和协调能力,给组员分配适当的任务,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采用以上方法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才能够得到最佳的分组效果,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2.2制定小组目标和任务

分组之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依据整体情况制定小组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充实不至于将分组协作式学习落于形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小组之间进行一些竞争,给予他们一些适当的奖励,组与组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能够有效提升组员之间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比于传统的学生自顾自学有很大的优越性,对于学生与老师来说在学习中都能够更加轻松有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计算机教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给小组制订了学习任务之后就要给予他们适当的空间,既不能不管不顾也不能干涉太多,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加强巡视,当学生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及时的给予指导。在给小组安排问题时最好也按照分组的情况来安排,如果一个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较好就可以安排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如果有较差的学生就安排较简单点的问题,尽量保持一个相对难度的平衡,这样成绩好的组不会因为题目太简单而散失讨论的兴趣和耐心。成绩较差的也不会因为太难而散失解题的信心。在题目完成之后就是要对小组进行考核,查看每个完成的情况,如果学生对一些问题没有弄清楚,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提问,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这样才能够确保计算机课的课堂效果达到最佳。当出现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成绩下滑现象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和关心了解。可以通过组长了解该学生的近期学习情况再与学生进行交流,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也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2.4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任务

再对小组安排课堂任务时教师要先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制定教学任务,安排给小组的任务既要符合小组的实际情况也要依据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讲授一部分教学内容时都需要先将这部分教学内容科学的分解成若干份,小组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自身的实践或者对下一课题进行预习,在面对问题时小组之间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在解决问题时确保每个同学都有任务,在完成之后确保每位同学都已经明白。分组协作式有着众多的优越性,在教学实践中也较为常用,但是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加强在中职院校中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形成系统化、科学化、可考核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技能需求,这对中职学生尤为重要。

作者:孔繁杰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技术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教育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合作学习的观念也慢慢的引入到我国现代的教育体系中来,中职等职业教育的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体系发展的日益完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等,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在组织内部以相互依赖、沟通以及合作达到他们共同目的的学习方式就是合作学习。为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现代的中职教育以合作学习为基础,拥有重大的现实效果。

1.1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原来的被动转化为现在的主动接受学习的状态,不再过分的依赖老师的要求,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创新自主能力,最终实现提高自身的综合成绩的目的,这些最终归结于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观念、集体意识

水涨船高,只要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互相团结,才可以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分组学习这个是合作学习方法中的典型例子,它有异于我国的传统教育习惯,提高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从而实现他们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实现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拥有好的计算机技能,适应不断信息化的社会现状,与社会接轨。

2、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1合作学习的优势无法在计算机全部教学中得以发挥

计算机的教学大多以计算机基础应用为开端,它具有简易性、基础性的特点,难度比较低,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另一方面,教学中难度较高的阶段,如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学习就很难完成自身小组的任务,也无法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因此,教师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筛选自己的教学内容,正确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

2.2合作学习的典例分组不合理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分组不得当,会严重影响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得优势充分发挥。合理的划分小组,可以严重的影响学生的专业计算机技能的掌握,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学习分组的关注。

3、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以学生为本,是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之一

学生是合作学习得以发展的根本,教师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教学核心,让学生得到合适的分组,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优点,例如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克服学习中得问题。

3.2合作学习需要学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是学生得以发展的主要地方,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不仅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水平的整体的提高,同时也会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提高自身技能的基础,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

3.3教师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应该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应用的基础。首先,选好适当的计算机教育内容。具有操作性的计算机课程,是体现合作学习教育方法优势的很好的平台,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都不利于合作学习优势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其次,教师要给学生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任务,合适的学习任务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把握学习任务的难以程度,充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研究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研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最后,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采用奖励制度。教师要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研究学习计算机技能过程中的困难,同时采用奖励制度,肯定学生小组的学习研究成果,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与奖励,从而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动力,也促进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得更广泛的应用。

4、总结

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家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关注。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中国,计算机教育至关重要,培养与现代信息化社会接轨的专业人才的任务异常艰巨。而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得应用,大大的促进了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迅猛发展,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做出巨大的贡献。当然,现代的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得应用依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它仍需我们去探讨分析研究。

作者:刘莹 单位:鲁中高级技工学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摘要: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加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把握自身学习情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讲授者,更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教练。但随着微课的引入,中职计算机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微课;实际应用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导致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微课是极富数字化学习的一种资源,它具有微小、便捷等众多优势,在获取知识方面可提供给学习者更多便利,基本上能够满足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可以说它对教、学产生着强烈的积极影响。

一、微课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一)微课教学的概念

随着教学体系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异军突起,逐渐在各个阶段教学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它的载体为教学视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并优化教学内容,再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最后将教学重难点和易错点在视频中解决。微课教学以微型化教学为显著特点,即教学视频时间较短,通常为7min左右每节课。尽管微课教学时间不长,却是教学内容的精华,一般是以视频化解教学易错点或难点。且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课方式选择余地更大,教学形式可随时进行改变,有利于教师讲解重点内容。同时应用微课教学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促进教师正确认识微课作用,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极为关键。

(二)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的特征包括:微时间,即时间短,通常在5~8min左右,最长不超过10min,有利于学习者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微内容,即从极小的立足点选材,每个视频仅限于单一知识点讲解,且集中于教学易错点和重难点,选材新颖讲解清晰,学习者学习起来更轻松;主题情节相对清晰和完整,俗话说“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微课并非多节课的混合体,所以它的主题、目标以及体例更具体、明确、完整,基本上包括正常课所必须具备的环节,包括目标、策略、评价等各方面。

二、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计算机传统教学模式以说教为主,绝大部分教学时间都用在计算机知识讲解上,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无趣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而这种教学形式不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反而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微课教学的内容却以视频为主,主要依附于多媒体实现网络化教学。微课教学以相关教学视频具体化枯燥乏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能规避计算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而微课教学利用教学视频有效融合和浓缩了相关教学重点内容,既有利于体现课堂重点,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针对教学形式来说,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直接在网络上讨论相关问题,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其学习兴趣提高。所以就整体而言,中职计算机应用微课教学在提高和丰富课堂教学质量与内容的同时,又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的观念

虽然近年来教改在不断深入,但仍然避免不了传统教学观念。中职计算机传统教学观念与普通教学形式并无差异,教师仅重视详尽地讲解计算机知识,以学生最终掌握计算机相关操作知识并能够操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以及主体地位,严重制约着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微课教学则以网络视频教学为主,教师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讲解教学内容,学生也需要在网络课堂中针对疑难问题与教师和同学间展开相应的讨论即可。可见微课教学不仅能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也能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微课教学是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互动式、自主式教学观念的实现途径。

(三)师生间互动增多

中职计算机相关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完成的活动和作业占大部分。但学生学习进度差异较大,小组活动难度较为凸显。而引入微课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展开小组学习,且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互联网+”时代更加严格的要求着个体间相互协作的能力,传统学习则以个体竞争为主,合作学习却将整个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也就使得个体竞争朝组间竞争转变。教学实践中要实现对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就必须使其通力合作解决问题。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间相互促进,互补长短,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合作,也有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教练”

人们对于微课的认识多限于视频教学。而直面互动的学习,教师从讲解传授知识技术的内容呈现者,向更深层次的设计指导和学习教练的转变,却是微课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学习。中职计算机教师只有制作精致的微课,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知识传授者的转变,进而面对面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其针对性指导意见,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利用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以任务为中心开展学习,将完成任务视作学习目标的实现,势必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的设计

精心设计微课必须做到三各方面:①新颖性,既要新又要快,建议最佳为教学重难点和易错点。以《Flash动画设计》为例,学生普遍认为遮罩或引导层动画等为教学难点,教师便可以此设计微课,以帮助学生在课后反复进行观看,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难点,最终实现化难为易。②既然微课也是课,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微课的观看学到知识,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所以,教师在微课设计时必须要全面掌握教材,以学生认知情况和课标要求为依据,对脚本进行合理的组织撰写。③注意创新,微课的授课时间相对较短,要使得学生对微课内容产生兴趣,并将其记牢,创新教学模式及手段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应积极摸索与学生心理相符合的教学方法,然后应用到微课设计之中。

(二)微课的制作

以《Flash遮罩层动画制作》教学为例,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①选择主题。在Flash动画教学中遮罩层动画是教学重难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有效掌握这一内容,故而该主题的代表性极强。②合理设定目标。以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为依据,设定教学目标掌握并理解制作遮罩动画的基本步骤和原理。③制作内容。首先体现微课主题及相关知识点,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接着由浅入深地讲解知识点,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演示,包括图层图形的设置和绘制,以及难点部分遮罩层的设置等相关内容,大致用到4分钟左右,最后回顾梳理知识点。④制作工具。制作微课并不深奥,只要教师合理利用身边一切制作工具都能实现微课视频制作。通常PPT、照摄像机和计算机等均可用来制作微课,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三)微课与常规课的融合

微课教学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氛围活跃,使得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结合微课教学和传统教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主动将微课教学内容加入相关教学内容中,促进传统课程实现微课化。这种相互结合教学的形式有利于具体化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有效结合常规课程和微课教学,是解决传统教学难点的关键途径。

(四)微课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中职计算机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教学,学生要具备良好的上机操作能力,才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微课教学结合实践教学是其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利用微课讲解计算机上机操作知识,以视频形式展示具体流程,让学生在整体上认识上机操作。同时利用微课教学形式进行角色演练,对学生操作流程利用相关网络化中心进行实时监控,以便能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代表性问题,而教师只需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即可。这种相互结合的教学形式,更能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使得其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结束语

教学视频是微课教学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视频是开展微课教学的核心,教师既要转变自身角色,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教学,即必须实时参与其中。更需要进一步提升微课资源,整合微课内容建立相应的微课课程群,才能保证微课的深广度,增强微课教学品质,使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得以满足。

作者:龚磊 单位:四川省蚕丝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