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思想教育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29 11:23: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一篇思想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思想教育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中专部学生思想教育浅论

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期。不仅关系到中专合格人才的培养。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新观念。心理素质,中专部学生思想教育浅谈。

关键词:思想教育,合格人才,培养目标,心理素质,更新观念

职业道德,净化心灵,转变,调整。中专生是处于初中生与高中生之间的过度群体,兼具两者的特征, 在思想观念上还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并未形成一定的模式,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各类院校都极其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经常深入学生中,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动向,探索思想教育的规律,研究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思想教育方法。赏识教育作为一种用关怀来造就成功的教育方法得到教育界和社会界的大力推广,同样也将适用于思想尚未成熟的中专生群体

中专生能否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到中专合格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和未来。为此,中专生思想教育工作应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立足于提高中专生的素质,以新的思路调整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充实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在观念上、方法上实现思想教育工作向开放转变,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应有作用。

一、 调整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完善思想教育的内容。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工作。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当代中专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新的问题,加大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如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方法刘思雨,来教育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人是有感情的,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是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要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主动地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切实解决他们的合理要求与实际困难,处处为学生着想。但是在爱护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放任自由,否则将适得其反。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期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内容,在新形势下,环境变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变了,教育对象的特点也变了,中专思想教育也必须随之转变。这种转变可从两方面着手:

教育目标要由以单纯政治教育为目的的单一规格,向更明确、更全、多层次要求的方向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因此,高校思想教育目标,必须按着世纪人才需求来确定。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表现,还要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观念,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课堂和课外相结合实现教育目标。如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课、国情、法律课、党团课、主题班会等是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它的讲授,可以使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面,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与此同时,在其它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把思想教育窝于教学中,发挥德育功能。实践证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一嗽而就,急功近利,应利用各种场合、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长时期不娜的教育工作,才能起到潜移软化的教育效果。

紧承时代步伐,加宽教育内容。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内容,要更好地体现时代特色,具有针对性,要将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的内容吸呐近来,增加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内容。除了要继续抓好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主与法制外,尤其要重视加%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同时,还要根据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开展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美育在提高人们审美素质的同时,能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而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能增%调控能力,塑造健康人格。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思想教育方法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意识。中专思想教育工作要树立为经济服务,为培养人服务的意识,要确立开拓创新的观念,要敢于冲破旧思想传统的束缚,打破旧的不合时代要求的工作模式。要增%效益观念,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要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掌握中专生的思想脉搏和思想特点,摒弃思想教育中无效或效果不大的形式主义做法,把我们的思想教育真正做到学生心中去。可以通过整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进行思想教育。如通过观着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革命歌曲大合唱、组织参观纪念馆、听取英雄人物事迹报告会等途径,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觉悟。但由于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参差不齐,其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精神状态各有差异。因此在注重整体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个别教育,因人而异。毕业论文,心理素质。毕业论文,心理素质。对后进学生应开展个别谈心的对话活动、注意疏导;重视情感交流、抓两头带中间;引导学生摆脱思想上的困惑;帮助学生辩别是非;启迪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毕业论文,心理素质。

毕业论文,心理素质。

在教育方法上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交流。毕业论文,心理素质。过去,我们在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受旧工作模式的束缚,习惯于用指令性%制性办法,却忽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不否认灌输教育的重要性,但一味的搞单纯灌输,学生反感,效果不佳。因此,要改变这种状态,应坚持平等民主的原则,以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世纪的大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和自我意识较%,他们对社会、对自身的成才目标,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要实行对话制度(范文),定期与学生交流。通过平等对话和交流,达到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使学生主动的、愉快的接受教育。

3、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分层次教育,克服盲目性。具体方法是:一要坚持分层次教育。从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思想教育,各年级分层次建立思想教育方法。在教育中,既要考虑形势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学生个人素质起点高低及年龄、专业的不同,分别施以个别教育。二是要改变教育内容空洞乏味的状况,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引导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4、在教育形式上,要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承的。教育为管理创造思想条件,管理使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学校要使各方面的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就必须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范文)来保证。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范文)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毕业论文,心理素质。如思想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贯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以理服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系统的工程。单一的号召、说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做到以导为主,导中有禁,禁中有导,使教育与管理一体化。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生活秩序,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 在思想教育实施途径上,要形成学校各级人员齐抓共管格局

建立健全科学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调控体系,以学工部(处)、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为主干,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网络。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是一个综合体系。要充分调动各部门、党团组织及所有教职员工的力量,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诊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作用,培养其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学生会、团组织、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现在中专任课教师与学生脱离,这种现象必须扭转,要通过建立导师制或任课教师分工负责制等形式,使教师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转变思想中发挥作用。

发挥中专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中专生正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能力,有分清是非的能力,有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积极性。因此,要培养中专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使他们由被动走向主动,从而发挥中专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也就是依据中专生自身特点进行教育。正确认识当前中专学生的特点,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中专生的心理、生理正处于成熟又不完全成熟阶段,他们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思想活跃,但情绪波动大;他们感觉敏锐,求知欲强,获得信息快,但知识面窄,经验局限,辩别力差;他们独立惫识强,自尊心强,勇于探索,但往往带有盲目性,易冲动;他们勇于冲破旧观念,接受新生物能力强,但缺少抵御腐朽思想的能力;他们追求物质利益而淡化精神追求,追求享受而抛弃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所有这些特点,都是现阶段中专生的普遍现象,应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四、在教育广度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随着当今信息传播的多渠道,学生的思想状况不仅来自学校的正面教育,还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帮助。家长、同学、朋友;电视、广播、名种书刊、网站等都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及时给家长反俊学生的思想动向及在校的学习情况,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同时通过举办各种有益活动,创造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净化学校周围的育人环境,使学生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

综上所述:根据中专学生不爱班级体,自私自利,目无尊长,不爱劳动等现象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以上建议和措施供各位同仁借鉴和参考。

思想教育论文:完善安全体制,加强思想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安全逐渐的成为不可忽视的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但是我国随着一部分民营企业的崛起,中小企业的壮大,新的安全问题凸现出来.我们从媒体上可以看见各种事故的报道,有的是伤亡惨重,很多都是因为人为方面的原因,从中也看出了,安全人才的缺乏和一部分人的安全意识和态度,做为学安全的一名学生有这个责任和必要来思考,如何解决各种现存的和隐在的安全因素.

这门课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大部分学的还是理论的知识,当然没有理论的指导有些行为就会不科学,不理性,同时实践又可以加深我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思考的具体方向,有了一个创建新思想,方法的载体.我们老师就带我们去参观了一个厂家,这也是学这门课程以来的第一次的实践和观察,使安全在脑子里更加的具体,现实,不是自己凭空想象的东西,同时厂家出现的问题,还有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这毕竟是实践中出来的经验,随着新的生产,也有新的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与时俱进的.我参观的是下午的哪个汇众汽车生产的厂家,哪个安全主管,给我们讲了安全的重要和他们主要的应对措施,基本上还是和我们学的有一致的地方.

他们厂也是责任到人的制度,同时是分级管理,这是比较的科学的,普遍行使的方法.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主要安全目标和隐患,他们的这个主要是防火,听完了哪个主管的介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地的观察了那里的主要防火区,从外表上看并看不出什么危险潜在点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形式,因为这种安全和生产流水线不一样,那是机动的有时是紧张的,员工的安全是必要的考虑,而这里的安全一般是少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影响面大,它不是哪个员工的安全问题,而是形成整个厂家的停产和可能极其严重的伤亡事故,我问了老师他们的起火致因,和起火的危害,老师说主要是爆炸和对这个周围的影响和生产的影响,这里对明火的监管非常的严格,特别是一级的防火区.我们通过这次的参观看到了管理安全的严肃性,和一个合格的安全人员必备的心态,和态度,是马虎不得的,这 是对我们将来工作的一个提醒和自我要求的思考方向.

如果做为还不是广为人知的新专业,没有能够新的东西和令人信服的理由以及让他们感到你的价值的宣传,就业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随着安全的重视程度或许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在这个注重人才的时代,有自己的思维,新思想,新观念有创意是必不可少的,老师要我们写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意见,就某个问题也可以.我觉得我们对实物的了解还是少的,写出很专业的某个解决措施还是很难的,因为很多的生产过程,工作原理和机器的危险聚焦点还是不很了解,毕竟我们还是处在理论和感性的理解方面,仅靠我们的思维和电视上的一些画面的理解是不够的,既然说到自己的想法,自己有的可以说也只有在体制上发表以下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改革和从组,新的企业制度和企业行政和生产的方法形式的出现,新的安全问题也出现了一些隐患,也可以说是行动指南的盲区.我们走访的那个主管就说了这个问题,因为在这个企业的下面很多小的民营的企业是他们的企业分支是制造零部件的,也是企业系统的一部分,但是相应的它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在安全的管理方面,它们不是完全的听命于你,所以主管为了这个 事情很为难,说句白话,就是很难搞.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国家已经了很多的法律和规章,每个企业要有安全的责任人.据很多的媒体报道现在的企业是注重经济发展,安全似乎还处于次要的地位,安全一定要贯彻生产的全过程,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当然现在的很多企业开始重视这个问题、随着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体制也是逐步完善的.其实我认为不必为了行政的领导而担心,应该的是都重视起来,个为主体,都有自己的安全人员,切都是负责,高效,也是责任到人,同时加强教育,把以前的"要我安全"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安全"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举报的机制.主体企业和受顾企业不不必是象法律那样,下位法服从上位法,而应该从实际出发个有个的不同,加强协调交流,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是更好的,也可以是主体企业代为检查和指导,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小企业要善于接纳和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更加细致和合理的规章,配备相应的安全员.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形式只是达到目的的行动方式,当然如果可以从法规的角度找到好的切合实际有利于安全的那是最好的.因为通过法律定下来的具有明确性,强制性,合理度强,为各种企业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了依据,高效,简洁,安全也有了保证.

面对新的企业组合和新的运作方式,新的问题也体现在安全上,比如很多东西的社会化,原来很多的服务类的都是企业内部的员工,比如,清洁工作,这个是比较典型的,还有外来的施工单位和人员,这是新的安全需求,当然整个社会的安全还要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外来的,只好是严格把关,不合格者禁止作业,加强监督,群众和员工举报,在本单位施工本单位为了自身的安全和企业利益的考虑,有监督,督促,指导的义务和权利,也是合情合理的。

看到过一个论文总结了事故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客观的如下:

(一)经济发展、生产环节增多使事故发生的机率增加

(二)安全投入少,劳保条件差使事故隐患增多。

(三)危险源破坏力的增强使事故危害后果加剧。

影响事故的主观原因如下:

(一)管理缺陷是事故隐患中受人影响的活动因素。

(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下是造成管理缺陷的直接原因。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彻底是造成管理缺陷的深层次原因。

(四)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触发事故的导火索。

造成主观和客观现状的社会原因是当前安全生产活动中的突出矛盾就是经济飞 速发展所提出的较高安全管理水平同相对滞后的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和安全管理良性的互动尚未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滞后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顺、法律制度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和惟利是图的情况严重,安全文化不普及、安全意识淡薄,事故预防和处置机制不成熟等方面。可见,事故的发生主要是还是人为作用大,在新的社会条件和新的行政制度,经济发展新局面情况下,需求新的制度和理念,要我们去探索,研究,这也是我们搞安全专业的的责任。同时安全人员的心态,态度,热情,以及积极度都影响者安全与否,我们走访的那个主管就说过,原来是没人注意的一个工作,只有发生了事故才想到你,其实经常引起人们的注意,不是好的现象,就象警察破案数目的增多不是好的标志,说明犯罪的人数和次数增多了,同理安全人员也是一样。

安全做为新的专业,应该是属于灰领的职业吧,很多人可能兴趣不在这里,当然白领的高收入,优厚条件是很多人追求的方向,但是社会需要各种人才,需要各种不同的角色,有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谨慎守业,这方面应该是西方发达国家做的比较的好,希望我国的职业制度完善,就业心态平和健康,让自己也有社会责任感,敬业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做为安全管理的学生希望安全在社会生产,生活,生存领域都有个光明的未来,同时为了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我价值。

思想教育论文: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的讨论

我们的思想教育常常为国外人士所诟病。他们把我们这套东西看作是一种思想控制,是一种思想不自由的表现,甚至是什么思想上的专制主义。与此同时,他们也总是表白在他们的“自由国度”里没有这类的思想教育。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我们的思想教育是不是剥夺了人们的思想自由权利?或者说,我们对人们进行这样的教育有没有合法性,它有没有可靠的依据?

这个问题其实是十分尖锐的。它不是针对我们的思想教育的某些方面提出问题,而是就我们全部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提出问题。这对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利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追求并尊重人的思想自由

平时,我们总是讲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重要,并用一些论断性的话作为证据。似乎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天经地义的,这项工作不存在依据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虽然我们在这方面的许多论断都很重要,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为此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但它并没有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违背了思想自由的原则,并没有在与思想自由的关系上阐述它的合理性。比如,我们讲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时往往说,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它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等。这些论断可以看作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依据的阐述。但这里面确实没有从它与人的思想自由角度来阐述问题,因此应该探讨一下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说明思想教育并不是对人们思想自由的剥夺,而是以人们的自由思想为前提的,是在思想自由的基础上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思想自由,包括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科学研究的自由,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取得的文明成果,可以说也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方面。对于资产阶级取得的积极成果,共产党人是承认并加以批判继承的。在井冈山时期,就努力废止军队中的肉刑,提倡军事民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统治下,中国共产党人争取自己思想信仰的自由。在《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中提出:“信仰为人人之自由,而思想乃绝非武力所能压制者。”[1]从更广泛意义上讲,共产党是闹革命的党,它领导人民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争取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而所谓解放,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获得自由。建国以后,在讲到比较理想的政治局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2]当然,也写过《反对自由主义》,但那并不是反对自由,也不是反对思想自由。事实上,所反对的是革命队伍中的小资产阶级自由散漫性,而不是全面清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遗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产业资本家是很少的,他们并不能像西方资产阶级那样提出系统的自由主义理论主张,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革命军队来说影响并不大。其实,在革命队伍中大量存在并起着涣散组织消极作用的是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写道:“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3]他还列举了自由主义的11种表现,比如因为是熟人,就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以求得一团和气;或不负责任地提出批评,当面不说,会后乱说;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人身攻击;不做宣传群众的工作,办事不认真,无计划,等等。从这些可以看到,所讲的自由主义有明确的含义,是小资产阶级的东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当然,作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自由主义从本质上讲也是错误的,是脱离社会讲抽象的自由,而且也与个人自私自利的立场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有相近之处,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与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毕竟有许多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在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遗产中,也曾引出具有正面和积极意义的思想,比如尊重个人的自由,特别是思想自由,承认个人的利益等。因此,如果说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没有什么积极因素的话,那么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中却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中国共产党人在从根本上反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地继承其中的合理因素和积极因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从反动的专制统治下争取人民群众的思想言论自由。在自己领导下的根据地,对人民实行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宪法中也有相应的明确规定。总之,我们党和国家是承认并尊重人们的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遵循宪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是以尊重人们的思想自由为前提的。从根本性质上讲,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更为自由的社会,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发展阶段越高,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自由就越多,而且社会成员的自由思想和行为就越加符合社会发展本身的规律和要求。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在这里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是一体而不可分割的。没有自由发展就谈不到全面发展,而且没有自由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当然,我们对“自由”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从哲学上讲,没有绝对的自由,事实也确是如此。任何自由,都必然会遇到自己的界限。构成对自由根本性的不可避免的限制的,并不是人为设置的障碍,而是客观规律所带来的必然限制。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自由与必然才会形成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我们认识到规律性和必然性并不是对自由的取消,而是自由实现的必要条件。当我们没有认识规律或不能自觉遵循规律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规律的限制和惩罚,因而感到不自由。当我们认识到了规律并能比较自觉地遵循规律办事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或者使客观规律为实现我们的自由来服务了。我们从哲学高度讲自由,从客观规律与自由的关系上讲自由,并不是用高深的理论来为我们处境的不自由做辩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感到的许多不够自由的情况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客观规律性所要求的一种限制,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人为设置而并不必要的障碍。我们并不把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限制都归结于客观规律的高度,而是承认有些是当前条件下的需要,有的则可能在当前也是不必要的。为了实现更充分的自由,我们的任务并不只是去认识客观规律,而是要做许多包括取消一些人为限制在内的工作。

二、思想教育着力于思想自由基础上的引导

那么,一方面尊重人们的思想自由,另一方面又要进行思想教育,是否矛盾?应该说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因为我们所进行的思想教育是一种思想引导,而不是思想控制或思想专制。思想引导与思想控制有着根本上不同的性质。思想引导是建立在思想自由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思想上的民主和自由,人们没有进行自由地思想问题的权利,那就谈不上思想引导。而思想控制则是思想自由的一种对立面,它从根本上是要取消思想自由的,是取消人自主思考的能力的。思想控制的原则就是力图对人的自由实行完全的控制,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努力。在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形态占据强势的统治地位,社会处于思想僵化状态,人们缺少思想的自由,自由思想家往往受到社会体制的压制。资产阶级打着追求自由的旗号登上社会舞台,建立起所谓的“自由社会”。这里面不乏虚伪的方面,但我们也承认资产阶级确实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向前推进了人类的文明。无产阶级从不否认资产阶级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并把尊重人的自由思想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起点。当然,资产阶级在实现社会统治的过程中,也并非像一些表面现象所表现的那样,完全放弃了对思想的领导和控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资产阶级实现了思想领导方面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基本上放弃了对思想直接控制和行政干预,而是通过间接的思想引导来实现思想领导。这其实是一种更为成熟的统治策略。比如西方的媒体,看起来是自由的很,但里面贯穿着很明确的思想导向。而人们对此并不持反感的态度。这正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策略的成熟和成功之处。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工作,至少在策略方面可以而且需要借鉴资产阶级的经验。就是说要在思想引导上下工夫,在加强和改进思想引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思想领导。当然,我们之所以把思想教育定位为思想引导而不是思想控制,还不只是从意识形态策略上来讲的,也是从意识形态的本质上讲的。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并不是一种思想控制,而是一种思想引导。思想的控制往往有另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其特殊目的而采取的方法。而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党,是向着人民开放的党,它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外并不存在自己特殊的利益。它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或利益,而对人民实行思想控制。虽然它的使命要求它有严格的组织和统一的思想,但它不是少数密谋者的组织,不是封闭团体。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当然包括在思想上自己做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人民自己的意识形态,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是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教育。

可以说,党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它的根本的合法性在于党的人民性和先进性。一方面,共产党来自人民,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它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外并无自己特殊的利益,因而它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是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是一家人内部的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在人民当中最有进行教育的资格和能力。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最根本的,它解决了思想教育的利益问题。党对人民进行教育,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种价值取向不是一套说词或伪善,而是真诚、真实的东西。这种利益的共同性是不值得怀疑的。也许党在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某些时候,方式方法不够恰当,但人民不怀疑党的动机。在此基础上,才有一个提高党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

以上谈的是党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合法性问题,此外还有一个国家对公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合法性问题。一个一般性的问题是:国家,不论什么国家,是否有必要和合法的权力对自己的国民或公民进行思想教育?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在什么地方?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国家具有阶级性本质,它实质上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一个简单化的理解是,既然是“暴力”机关,那么它就应该而且只能用“暴力”的方式和手段来治理国家,也就是说不必用非暴力的方式如思想教育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因而统治阶级的国家不必对国民进行教育,只靠法律解决问题就行了。中国历史上的法家就是这样的观点,认为治理国家,维护统治,只需使用严刑峻法就行了。事实证明,治理国家不能仅靠法制,还要靠思想道德的教育,要靠意识形态的力量。中国儒家文化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中外历史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意识形态,不能不发挥意识形态的力量,但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宣传教育。由于意识形态是一种群体意识,因而如果没有宣传和教育,意识形态就无法形成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历史上所有的统治阶级都比较注重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的宣传和教育,而且把这种宣传教育纳入国家的法律体系中,作出法律的规定,因为毕竟法律也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但是,这种合法性还只是从统治者本身的需要出发来论证的,它可以证明对国民进行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灌输具有国家治理的合理性或合法性,证明治理国家不能没有意识形态宣传,而且历来的统治者也都是这样做的。但是,为什么只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讲这种必要性,为什么不从公民的角度、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讲这种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呢?难道人民群众自身就需要接受教育吗?难道人民群众就没有权利拒绝接受那种违背自己根本利益和意愿的宣传说教吗?如果说历史上人民群众没有说“不”的权利,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政治文明的发展,这个问题就应该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加以审视。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具有两个方面的权利:一是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接受思想教育的权利;二是拒绝教育的权利,主要是拒绝某些方面的宣传教育的权利。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这是一种获得的权利。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讲过:“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这个影响现在还是很大的,并将在长时期内存在着,不能很快地消灭),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导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关于反动阶级和反动分子,人民的国家“也对他们做宣传教育工作,并且做得很用心,很充分……但这是我们对于原来是敌对阶级的人们所强迫地施行的,和我们对于革命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不能相提并论”。

三、不能用抽象的思想自由来否定思想教育的合法性

现代西方有人对国家对公民进行思想教育的权力和合法性提出质疑,认为国家有权力制定和实施法律,并用法律来治理国家,但没有权力干预人的生活,包括人的思想活动。因而认为以国家的身份和权力来对公民进行思想教育,就是违法的行径。这个事情怎么看?我们认为,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因为单个的公民在国家面前是弱者,他们往往难以保护自己所应享有的权利,包括思想自由方面的权利。因而对国家所采取的行为,人们有权利提出质疑和审视。由于从历史上看国家的权力往往有膨胀的自发趋向,特别是我们国家封建社会很漫长,人民在封建专制统治面前没有多少自由。因此,限制国家对公民个人生活的干预,对于维护公民权利是有意义的。但是,至于国家是否有对公民进行思想教育的权力或义务,我觉得是另一个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国家对公民的思想教育等同于思想干预或思想控制。

我们的看法是:国家当然没有干预公民思想自由的权力,但国家却有对公民进行思想引导的责任。这里关键是要搞清这两者的界限,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两者的界限确实不那么容易划得清。国家在运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思想引导时,有可能越过适当的界限,而成为对人们思想的干预。同样,国家为了避免干预公民思想自由的嫌疑,也有可能放弃思想引导的责任。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在西方国家,人们的自我意识和人权意识比较强,思想家们的取向也多在如何防止国家对人们生活的过多干预, 而且西方国家没有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思想理论上比较强的起核心作用的政党,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多是在人们的思想道德方面采取放任的态度。这倒不是说西方国家不搞意识形态,而是说他们不搞像我们这样公开的比较集中的思想教育,而且也缺乏像我们这样的条件。他们在搞政治意识形态方面花了很大本钱,但在对人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方面则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一方面使西方人士可以自我标榜是生活在“自由国度”,另一方面也向世人表明,国家放弃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引导,尽管在许多情况下避免了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干预,但也在许多情况下带来了相应的消极后果。在西方国家,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好比一个动物生活在自然界中一样,很自由,但也很无奈。似乎社会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没有人为这种状态负责,也不必指望这种状态给自己指出正确的人生之路。所以,人们主要是从宗教中,从一些民间组织中,寻找生活的指导。西方国家中传统宗教的影响仍然很大,而且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宗教或准宗教团体,以及一些民间的成人教育或培训机构,所有这些都在向人们提供价值观上的指导。而且,人们也自发地从各种大众媒体中吸取一些思想的营养。但是,不用说,所有这些思想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它们所能提供的东西是很不相同的,有些甚至是危险的。比如邪教组织,他们也打着信仰的旗号,也向人们提供和灌输一套特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但却很可能把人们引向邪路。当自杀事件发生后,或类似的其他事件发生后,国家才开始出面处理,但是悲剧已经发生并无可挽回了。如果事先对人们进行适当的引导,也许不至于发生这样的悲剧。但这似乎又容易侵犯公民的信仰自由。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从古代起我们就有注重道德和政治教化的传统,我们党也一直重视宣传和组织群众,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使我们始终认为党和国家负有教育和引导群众的责任。党和国家从来没有怀疑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责任,人民群众也没有怀疑党和国家是否有这种权力。简言之,这是一种共识。对于这样的体制,这样的传统,一些西方人是大摇其头的,认为这是一种可怕的专制。国内也有人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过程中,这种教育过时了,成为历史了。本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认为,不能因为这样的体制和传统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就一下子否定它的价值。我们的传统当然可以反思,正像对西方的传统也可以反思一样。在这种反思中,我们可以客观地把这两种不同的体制和传统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它们的功用。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像我们国家这样以执政党和国家的身份出面,公开地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从根本上说是正当的,是社会有机性的表现,为人类社会及其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领导着国家建设事业,也引导着人们的思想潮流。于是,旧中国一盘散沙的情况结束了,国家和人民空前地团结起来,迈开大步向着现代化迅跑。在这个新的国家里,中国人找到了归属感,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喜悦的面貌。20世纪50年代那样的社会风气,那样的精神面貌,在中国历史上可曾有过吗?从没有过,在世界各国中也是不多见的。尽管后来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那么突出了,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党和政府对社会对人民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仍然是我们社会同一性的重要纽带。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个领导人民去追求和实现这个目标的政治核心,有一种主导的价值观,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幸运吗?看一看世界上那些陷入种族矛盾、教派冲突和思想混乱的国家的情形,我们就会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当然,任何一种体制和传统都会有它特定的问题。我们这样一种体制和传统,也是如此。我们不必讳言,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搞得不好,没有体现出我们的优势和本质,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比如,党和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的恰当位置,把它放在不适当的冲击一切的位置上,或者在教育内容上安排不当,在教育方式上选择不当,都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特别是“”时期,由于思想上犯了“左”的偏向,搞了许多政治运动,把思想教育搞过了头,使人们的思想自由实际上受到限制,使人们感觉到思想压抑和痛苦,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或厌恶。这无疑是一种偏向。这当然是一种特定时期的特定现象,但也提出一种值得重视的一般性的问题,即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在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选择和思想自由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多样化的价值观念环境中进行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包办代替。

在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尊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选择,并不必然导致取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实行拨乱反正,特别是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的自由空间更大了,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人们在思想方面有更多自由选择的余地。但这并没有取消党和国家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事实上正是由于人们在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中进行选择的难度增大,也就越来越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这样,人们思想进步的追求,思想选择的需要,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支点和生长之点。

以上所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但事实上这一教育首先是面对党员的,它首先是一种党内的教育。面向党员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可能有许多方面,我们这里主要讲在思想自由这个方面的不同。这里涉及到信仰自由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思想自由有不同的含义。对普通群众来说,他们有信仰的自由,并不要求他们一定要相信马克思主义,也并不一定必须达到某种道德标准。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5]但对共产党员来说,则不能如此说,如果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道德要求,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共产党员。因此,在党内的教育中应有更严格的要求。当然党员也有一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信仰自由,而是党内民主生活所规定和所要求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建立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的,是在共同遵守党的纪律的前提下,为党章所规定了的自由。在谈论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关系的时候,这一点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思想教育论文: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初探

一、渗透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更需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同学校工作中最大量、最经常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化学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渗透的可能性

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思想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其它书报上收集相关材料,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渗透的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观点。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认识物质的基本性是无限可分的,但就其各个层次来说又是不可分的。这种可分与不可分,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2.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化学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3.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已纷纷建立有权威性的国家环境保护机构,制订环境保护法律和进行庞大的治害投资。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环境保护事业已经走向了法律化。在众多的环境污染因素中,由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因此,在化学课上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与环境污染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通过介绍化学与振兴家乡经济的关系,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等,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并教育学生,这些美好的未来,必须依靠同学们扎扎实实地从现在做起,努力去开创,坐享其成是等不来的。使同学们明白自己肩负着重任,从而树立起为振兴家乡经济,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的远大理想,以促使他们自觉并努力地学习。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

思想教育论文:谈怎样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要搞好一个班级,必须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这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谈何容易?那么怎能样才能抓好学生的思想呢?根据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耐心加细心教育,使之转化

小学生的天性是天真活泼,爱动贪玩,好奇心特别强。在他们的活动天地里,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加以分析,取优去劣,使他们从小就有健康、求学、拼搏、上进的思想品质。每个班都有尖子生、中层生和后进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教师应当给子表扬鼓励,激发他们要不骄不躁,力求更进一步的精神。对于缺点不能置之不理,要及时给予指出,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并努力克服改正自己的缺点。例如:本班的李卓玲同学,在学期初,思想、纪律、学习各方面都比较好,经常受到学校老师的表扬。但在学期中段,出现了经常不完成作业,不专心听课、有迟到、早退的现象,成绩明显下降,对父母、老师撒谎。我发现情况后,就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表扬她尊师有札,爱劳动作业清洁这些优点,然后就指出她的不足之处。教育她作为一个学生,就应该要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鼓励她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缺点。通过多次的耐心教育,李卓玲同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克服了缺点。做到了专心听课,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不再有说谎的现象了,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个涂站的学生,他因为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没人管教,养成了偷东西的坏习惯。一次,同学说他偷了别人一支钢笔,事情被发现了,许多同学议论纷纷,要让他检讨。当我听到此事后,虽然又气又急,但还是平心静气地找他谈心,先肯定他的成绩,然后指出他的不足,进一步帮助他提高是非观念,教育他要彻底克服偷摸的行为,从此之后,他真的改正了自己不良的行为,再没有偷摸了,各方面也有了进步。

二、坚持家访工作、与家长密切配合

教师除了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之外,还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好。学生在学校时,教师可以全面管教,但回到家里就不那么容易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才能把学生管教好。平时,我经常通过家访、信访,或打电话等形式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转化教育方式,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我平时特别留意明查暗访,深入了解好班中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如果发现某个学生思想有波动,我就迅速找其谈心了解情况,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如果学生家有电话的,就及时打电话告知,如果学生家里没有电话或路远的学生,我就亲自进行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例如:吴磊林同学,学期初经常带零食回校,还分给其他同学,这样既违反了学校的卫生制度,也影响了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进行了耐心的说服教育,但是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把事情弄清楚,我进行了家访,把他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汇报,希望家长与老师配合好。其家长得知情况后,也非常乐意协助老师,把孩子教育好。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反复教育,吴磊林同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决心把缺点改正过来。后来,吴磊林不再带零食回校了,而且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成绩不断提高。因此,坚持家访,与家长密切配合,也是抓好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为了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把班集体搞得更好,教师必须要细心观察班里的各种情况,把班中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做好登记,把不良现象作出批评教育。还要定期把班中的好人好事向学生宣布,看谁的好人好事做得多。同时教育学生要向全面发展的同学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用实际行动去克服缺点,经过努力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约思想认识,班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此外,教师还要选好班干树立榜样。班级的小干部是班集体约核心力量,因而创建优良班集体,班主任要从选好班干和培养小干部做起好耸爪平欲能带领蔺学们积极做好事,带领班级蓬食二止他位是音衍全界书助手一同学们处处都以班干为榜样。比如:班长张嘉怡同学勤奋好学、守纪、团结、尊师有礼、关心集体、热心助人。我就要求同学们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学生在学习当中看到样板,可以充分发挥了榜样的教育力量。同学之间就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我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不久的将来,小学生们必定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思想教育论文:建立国有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机制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在充分理解国有企业政治工作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即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激励机制及动态管理机制。

【关键词】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新机制

1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涵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功能,以组织和协调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特点,即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政治、经济和塑造人格方面的功能,既要对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加以汲取,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将塑造人格的过程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体现出时代的特点。

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

2.1思想认识上陷入误区

对思想政治工作,目前主要有三个认识误区:一是“无用”论。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经济效益好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自然做好了。二是“无为”论。有的企业领导认为,调动职工积极性主要靠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大甚至无所作为。三是“无关”论。一些行政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处理问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认识上的偏差,使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忽视。

2.2体制与制度安排上缺乏一致性

具体表现为缺乏法规性和可操作性规范,导致人为性、随意性问题突出,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缺乏制度性安排,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应有的条件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内在结构、自身素质方面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结构有待优化,素质有待提高。

2.3创新意识与传统教育上缺乏统一性

国有企业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时间较长,传统观念浓厚,在改革深化中职工的思想情况更为复杂。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所导致的思想磨擦和观念撞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新变化,从观念、内容到运行机制、方法,都明显表现出滞后性、不适性。

2.4思想政治工作上缺乏有力的指导性

这些年来,我们对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而相比之下,上级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前瞻性、预测性和战略性的理论研究,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认识不清,有针对性的指导少,下任务、定指标多,用行政手段推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还很明显,缺乏引导式、提倡式的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3 建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3.1建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管理机制

动态管理是管理学因应信息时代的信息快速流动、环境数据高强度高频率变化的新形势,而提出的一个旨在提高组织管理活动反应灵敏度和时效性的新概念。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动态管理机制意味着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伴随企业运行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发展,加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工作,特别是在涉及到成员的心理动态、波动的领域,要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掌握成员的心理诉求,做到在业务工作展开的过程中伴随对心理因素的考虑和衡量,使得整体的事业局面中有一个心理上的疏导和调节。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管理机制,就是要建立起党政领导和党群政工部门对人员的思想动态定期有意识的分析的制度,然后有针对性的确立一些基本的应对动态变化的工作预案和反应举措。同时,在一项重大的决策产生实施之前,做最充分的预测和分析工作,使得企业的每一个步骤以及它们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和反馈问题都可以在全部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

3.2建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机制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机制是指: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渠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责,并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网络,从而保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使新功能与教育内容保持一致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机制本质上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明确教育者的教育职责;第二,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第三,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

毋庸置疑,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国有企业自身组织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工作主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激烈竞争,也要求企业自身要注重对成员和员工素质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在这个背景下,建立科学合理又务实有效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机制,就获得了一个新层面的工作命题,即如何构建针对干部和职工进行再教育和巩固思想认识立场与水准的机制的问题。由于思想教育工作特殊的属性和要求,这个机制必然要求一种区分层次、明确类型、注重内在结构的系统思路。一方面,从层次上讲,

包括政治信念、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三个不同层次上的素质培养。另一方面,从类型的角度,包含有行业管理、经营知识与组织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配合相互呼应的内容。在现代社会的组织理念里,结构的优化是最根本的优化,内在结构的合理、清晰和流畅,根本的决定着系统整体的效能和运转,因此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下的教育工作,最终还要从层次与类型的完善完备中,找到内在结构优化的归宿。这些要求,完全可以经由专业化的务实操作,体现在实际的思想教育工作流程中。

3.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是指:在进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党政干部在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借助现代化的教育载体,调动国有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投身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努力向目标前进的制度体系。

激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和领导艺术,在组织系统的内部,可以造和谐高效的整体工作氛围和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首先包括有形的激励措施和激励制度,也包括无形的激励制度和相关管理理念的抽象内容。通过制度和理念的渗透灌输,在企业内部员工中间确立起典型性、标志性的共同的目标感、责任感和成绩观,并以这种共同观念生活中的氛围和心理作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得团队的工作和共同的事业获得每一个成员最深刻最由衷的认同和参与意识。

4 总结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它通过发挥意识主导和思想创新、政策研究和信息聚集、价值实现和文化认同、人际融合和氛围营造等功能,为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政治保证和智慧支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有企业应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机制、激励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全力保证国有企业内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充分发挥。

思想教育论文:加强青少年反分裂思想教育论文

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加紧了对青少年的渗透,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企图对青少年施加影响。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全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增强各族青少年维护祖国统一和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与民族分裂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确保新疆的团结稳定,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新疆地处反分裂斗争前沿阵地。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始终把新疆作为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把对学校的影响和渗透作为重点,与我争夺教育阵地和下一代,因此学校越来越成为“三股势力”关注的焦点,越来越成为“三股势力”渗透的重点。这使学校的稳定工作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敏感,更为重要。近年来,新疆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把维护教育系统稳定作为突出、重要的任务来抓,统一师生员工的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打击和防范“三股势力”向学校的渗透,加强学校的管理,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连续保持了学校的总体稳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做出了贡献。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加紧向学校渗透,学校的安全稳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工作中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这些年来,“三股势力”向自治区学校的渗透不断加剧,一些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的分裂宣传渗透直接针对学校;一些地方地下讲经点屡打不绝,而且讲经点网络的对象多数是青少年学生;一些地方非法出版物猖獗,不断向校园和师生传播扩散;一些分裂组织特别是“伊斯兰解放党”把大中学校的学生甚至小学生作为发展培养的重点对象;一些教师宗教意识强烈,极端思想严重,利用讲台公开向学生宣传宗教思想。这些都说明了自治区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稳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教育系统的持续稳定。

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发展科技的重要职责,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和社会创新活力的重要园地,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学校,就是要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就是要把学校建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窗口。没有学校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学校的和谐稳定,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就不可能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以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加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学习,全面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强化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引导青少年深入揭批“三股势力”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段上的欺骗性。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高度认同”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于学校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学校工作方方面面。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各学科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将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机地同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切实做到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的宣传教育活动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只有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反分裂思想教育,才能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确保新疆稳定、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反分裂斗争基础,才能在思想上筑牢反分裂斗争的钢铁长城,才能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新疆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想教育论文:如何开展有效的多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深层问题逐步不明显,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政府机制、运作模式及公务员干部职工的活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新时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以新情况、新特点、与时俱进开展有效的各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促进质监系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企业需要、服务社会稳定(三服务)是当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探讨的主题。海珠分局党支部围绕“三服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路子,在工作创新上做文章,在服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了适合单位实际,讲求实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新特色。一、深入分析研究新形势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特点

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外延日益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企业经营活动融入社会市场越深、涵盖广。政府机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外延就越强。外延的扩大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向市场经济领域发展;另一方面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向实际工作各个环节渗透的过程中,推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深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加广泛,开展有效的多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紧密地与实际工作结合一起。

二是政府改革新举措不断出台,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难度日益明显。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政府新的改革措施纷纷出台,政府体制和职能调整,编制机构减少,必然带来有一部分人员工作岗位的调整或下岗分流,收入分配的重新调整,人们的困惑和顾虑增多等情况,改革越深入,旧体制弊端、思想痼疾和传统积习就越深,涉及的困难就越大。如养老、住房、医疗制度的改革,触及到深层次存在问题和干部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在当前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变得复杂多样化,如何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是现代科技信息快速发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渠道形式多样性日益明显。如今是信息时代,网络、影视、广播,拓展了干部职工的信息渠道,干恐肮せ疃占涓憷酝饨绲牧私飧妫娑愿髦中畔ⅲ刹恐肮さ募壑等∠颉⑺枷牍勰睢⑿形绞较缘酶丛踊褂行У亩嘀中问秸嗡枷虢逃ぷ鳎欢显诠愣壬稀⑸疃壬涎芯浚拍苡Χ孕畔⑹贝赖亩嘌浴?ANlang=EN-Ugt;

四是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由过去单一型走向多种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这一经济体制的确立导致政府机制改革,职能调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走向多元化。政府机构设置工作制度、工作方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形式等,打破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思想政治工作单一模式,使新形势政治教育工作走向多种型

五是经济利益驱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向深层次、宽领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思想意识变化,经受不起金钱引诱,把党和人民权力变自己谋私专用工具,利用手中职权“吃拿卡要”,工作态度“生冷硬推拖”,在经济上走向犯罪的道路,如茂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谢计奖索贿和案、原贵州镇远县质监局副局长兼稽查队长马昭君与制假贩假同流合污案等,严重影响我党的形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更需要深层次、宽领域开展有效的多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二、开展有效的多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从上述是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来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对象、任务和形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迫切需要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灵魂,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适合本单位的实际,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开展有效的多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实现“三服务”。

(一)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重在素质上提高。

有效的多种形式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要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主体具备一定的高素质作为前提,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形式多样化直接关系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效果。素质的提高是以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创造能力为表现的一种高层次品质结构,它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善于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新路子、探索新经验,能够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新的理解、新的突破,创造最佳的成绩。分局成立伊始,如何开展有效的多种形式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探索中求发展。分局人员来自不同单位,有技术机构、区政府推荐、军转干部、企业公招、应届 大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各异。针对现况,分局党支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二是把政治思想教育融入于各种活动中,加强沟通、化解矛盾,开展有效的多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素质。认真研究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新方式,使分局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具有独特的感召力和强劲的战斗力。

(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有新思路

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凝集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作创新就要以人为本,进行换位思考。当前干部职工队伍思想文化素质较高,加上社会上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他们的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思维方式活跃,旧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对干部职工的作用有所减弱,这就要求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灌输强化“说教”式。在政治思想教育上要有新思路、新突破,就是要一种尊重人、信任人、关心爱护人、教育培养人、鼓舞激励内在动力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重要手段。

1、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注重疏导调节。政治思想教育就是做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的工作。分局工作的好与坏,取决于干部职工、骨干的热情和主动,没有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再好目标计划都没法完成。在去年质量、压力容器普查过程中,分局人少、人新,各科的压力非常大,分局党支部从抓中层干部职工着手,开展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工作上进行上下思想交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各科室之间联动,把日常工作、应急工作协调发展。对个人的思想问题支部书记做工作,对带倾向性、集中性的思想或意见党支部在每月的办公会议摆出来,及时研究解决的对策。针对干部职工的思想特点。及时疏导调节气氛、缓解人际关系和心理压力,较好的解决思想问题、信念问题、信任问题、信心问题。

2、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注重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

由于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差异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认识能力、行为表现等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必然会出现一部分比较先进的和一部分比较后进的,更多得人则处于中间状态。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宣传和推广,以鼓舞干部职工的奋发向上,选择反面典型进行剖析,引导干部职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精心选择和确立典型,如抗非典英雄,在生与死面前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终点,鼓舞、激励一个时代。开展反面警示教育,对《茂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谢计奖索贿受贿和有关情况的通报》、《打假先锋沦为售假局长》原贵州镇远县质监局副局长兼稽查队长马昭君与制假贩假同流合污牟利的案例剖析,分析讨论了德庆县质监局在执法过程中乱作为的事件,围绕这些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作到警钟长鸣。运用正反两方面教育典型形成鲜明对比,在新时期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3、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注重实效。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既讲道理,又办实事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就能将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实处,解其所难,帮助其需。这种入情入理,潜移默化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往往能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分局党支部在干部职工遇到困难主动靠前、主动帮助,干部职工生病,分局领导亲自去医院看望,了解治疗方案,帮助干部困难时渡过难关。干部职工感激不已体会到党组织关怀,为干部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引起巨大的反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起到“帮助一人,暖了一片心”效果。

(三)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形式多样。

1、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以政治理论学习作先导。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重要途径。一是健全中心组和干部理论学习制度,促进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突出学习重点,增强学习的计划性,中心组学习每月安排一次,干部职工学习每月安排两次,每次学习安排一人重点发言,使大家对专题学习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三是集中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政治理论与其他学习结合起来;四是紧跟形势,深入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坚定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根据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公务员公共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理论水平。

2、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以班子建设为重点。班子建设是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重点。领导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干部职工的信任度,干部职工对领导的信任度又取决于领导的自身形象。分局党支部抓班子建设,政治思想教育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身先士卒、以礼待人,作风正派坦诚相待给人以安全感,豁达大度给人以宽厚感,使干部职工体会组织温暖;二是领导关心他人要热心,关心体贴帮助干部职工是领导的责任,党支部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挂心上,使干部职工深深体会到组织的温暖;三是领导换位思考,交心帮人要诚心,讲出话来,干部职工听了亲切,容易接受,干部职工也敢讲真话,领导帮助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会取得好的效果,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3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超前引导。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实质就是从“声势”向实效型转交,如果还停留在依靠行政命令、报告、大会的老套路上,很难收到预期效果,超前引导,就是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渗透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其导向引路激励和保证作用,发展到分局决策,统一部署,及时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前介入。一是领导干部职工从质监系统职能相结合分析问题要一专多能,提高干部职工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二是分局编制人数少,到位人数少,工作压力大,利用中心组、党纪政纪法纪教育、科务会、办公会、工会、小组会引导干部职工看清有利条件,看到目前困难是暂时,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超前引导,超前营造气氛,提高干部职工认识,有效地引导干部职工理解、支持并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4、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高科技含量。知识经济建设发展时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决定力量。借助现代科技技术途径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宣传途径,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形式多元化提供现代化,提高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现在网络媒体快速的优势,把对方针政策、政府信息、工作目标及工作相关的最新信息传递到干部职工中去,通过局域网,建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调研信息网络,进一步增强网上宣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思想沟通的平台。 为分局开展有效的多种形式政治思想教育、拓展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拓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和新途径。

思想教育论文:从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编者按:从前“老师”是一种权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学时代,学生更是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社会规范的解体,老师权威的偶像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的角色遭受到严厉的挑战。在大学校园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向来平静无波的中小学,亦有风声鹤唳之势,校园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此一现象与问题值得关怀与深思。

是经师也是人师是老师也是朋友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 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 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二、加强办理生涯辅导。学校辅导学生的层面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生涯四个层面。前三项属补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辅导是预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预防甚于治疗”,生涯辅导遂成为辅导工作的主流。

三、规划“璞玉”、“朝阳”、“春晖”、“携手”四项专案措施。辅导学生少年及有吸食安非他命、自杀倾向、对学校适应困难情形的学生,使其充分就学、就业。

另外,教育部本身也设立咨询顾问小组,提供咨询及支援服务,且针对有自杀倾向、自我伤害及性暴力、性侵犯等情事,预设自我伤害危机处理小组及两性教育咨询小组,以防止这类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并进一步防患于未然。郑崇趁相信:辅导计划再加上发展改进国民中学技艺 教育计划,将能使校园问题获致改善。

思想教育论文:将思想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

提到思想教育,有人或许会认为这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师的工作,与我们英语老师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言道出了教师的双重责任,“教书、育人”。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既要懂得如何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也要懂得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英语课堂教学有机地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爱国爱乡,珍惜亲情,关爱他人,热爱生活,长大后奉献社会。

思想教育最忌讳的是空洞的说教,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因材育德”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灵活多样地渗透思想教育。

一、入门教学时的思想教育

刚开始学英语,内容较浅,只是字母和一些常用的问候语,教学时我就教育学生要讲礼貌,见面时主动说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How do you do?/How are you?打扰别人时要说Excuse me.问问题时用 “Please”。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Thank you”。

二、词语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新的单词、词组时,结合词义选好例句,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教育,如教polite, helpful时,举例 Han Me is polite and helpful. We should learn from her. 教Work hard时,举例We should work hard for the people.教each other时,举例We must help each other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关爱他人,互帮互学。

三、课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英语教材中的每一篇对话、每一篇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成的结合体,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吃透大纲,积极钻研教材,根据英语学科的语言特点,利用这些教材将思想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其中。这样不但能增加英语学科教学本身的内涵和能力,而且可以扩充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如学完Ann’s Birthday后,我就问学生:Do you know your mother’s birthday? How do you celebrate her birthday? What do you often do for your parents? 以此培养学生敬重长辈,珍惜幸福生活的良好品德。学完Miss Evans后学生知道了Evans的伟大之处,在于她能为救他人而勇于牺牲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从而懂得了如何做人的道理。教学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时,结合课文,利用投影仪和挂图,让学生知道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是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进而使他们明白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人类的繁衍生存,为了社会的繁荣昌盛,严格要求自己,摈弃陋习,提高素质,长大后做一个有良好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

四、写作时的思想教育

英语新课本、新教材要求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写作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我精心挑选作文题材,使之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高尚的人格。

总之,将思想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是每个英语老师的职责,我们只要做思想教育的有心人,就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思想教育方法,就能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的高素质的人材。

思想教育论文:高雅音乐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崛起的重任,是现代化建设的脊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繁荣。高雅音乐以其音乐作品的创作者、表演者所倾注和渗透的思想情感、政治态度、伦理道德,可以极大地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激发大学生追求正义事业、美好事物和进步思想,在润物细无声中不知不觉教育大学生。高雅音乐教育由于有着丰富细腻感情、增强心理健康以及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特殊功能,以古今中外优秀声乐、器乐曲目进行高校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顺应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特点,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了新的立足点。因此,高雅音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起到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雅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通过“晓之以理”来实现的,即通过逻辑严密、有说服力的观点,生动形象的恰当举证,使大学生明白善恶正邪,是非曲直。而高雅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是一个“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对象诱发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使受教育者在自由自在的审美体验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情感共鸣中获得个体心灵的满足与升华。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象《命运交响曲》这样具体可感的形象以及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情感的感染都是服务于思想政治观念的确立的,即“动之以情”是方法和手段,“晓之以理”才是目的和意义,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而美育过程始终体现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和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在审美感受中,受教育者获得审美体验、感动、顿悟的时候,也获得了收益,“动之以情”既是美育的过程,也是美育的目的。

二、高雅音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困境

三、发挥高雅音乐在高校思想教育中作用的措施与对策

1.用高雅音乐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2.让高雅音乐走进校园

3.让高雅音乐融入校园文化

高雅音乐教育的功能效应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存在一致性。高雅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加强,不仅能够有效地活跃高校校园文化气氛,增强其凝聚力、感染力,而且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内驱力,能够把学校发展目标转化为个体自觉行动,从而有效地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在校园文化中促成完善的价值体系形成不仅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校园文化的基本要求。高雅音乐教育的影响有很强的潜存性,我们应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客观环境,使学生在美好的生活环境中,不断接受陶冶和滋养,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比如,学校通过建立各类师生文艺团体,在校园舞台上展示艺术成果;组建大学生艺术团合唱队、铜管乐队、交响乐团等使学生提高技能,提升身心素养;组建各类文艺社团,如吉他协会等,广泛吸收有兴趣爱好的同学,各类活动都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作为审美教育的高雅音乐教育启发审美主体对自身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把审美主体的生命热情调动到极致,自觉追求生命的自由,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思想教育论文:论新时期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一、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特点 新时期的地理思想教育与以往相比较,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环境与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主题,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如何协调人 地关系,以保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一时代背景正好为地理 思想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时机和广阔的空间。因此,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适应时展的潮流,表现出鲜明的时 代特性。

2.全球性 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也具有 鲜明的全球性特点。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把增强环境意识作为当今地理教育的 最主要内容。许多国家在地理教科书中更加突出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并着手进行地理教育的国际合作。例如: 目前正在实施的全球环境教育计划,旨在促进世界各国的青少年都来关心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环境。这项计划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实现,我们只要借助这个网,就可以在计算机屏幕 前获得全球环境状况的信息,也可以把我们自己的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传送到世界各地。我国已加入到全球 环境教育计划之中,准备在每个省会城市选择一所中学作为实施这一计划的基地,藉以向全国的中学生进行环 境教育。

3.现实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华大地百业兴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因此,在结合地 理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时,就要不断更新和增加新内容,跟上时展的步伐,及时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 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此外,还应及时向学生宣传国家经济改革的措施和重大决策,增强爱国意识和时代责任 感。“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总书记一再强 调“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1997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 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要求把耕地问题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来抓。总之,突出教育内 容现实性特点是地理思想教育的重要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有必要加强。

二、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地理思想教育主要包括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 教育等内容,这些都应继续坚持和发扬光大。在现阶段,为适应地理思想教育的新特点,在教育内容上应侧重 于以下三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如何协 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992年巴西 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思想,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地球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不应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子孙后代的生 存需要,而必须正确处理好人类—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珍惜和爱护人类唯一的家园—— 地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1世纪议程》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行动纲领,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广大中学生 作为祖国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 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优势领域,在地理思想教育中贯穿这一战略思想,比其他学科更具优越性。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地理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 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充分利用'97香港回归这一世纪盛事,更加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洗雪中华民族 百年耻辱,振奋民族精神,将来报效祖国。同时,要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让学生深信,随着香 港和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台湾问题也必将最终解决,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3.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经济必须走向世界,融入到经济全球 化的大潮之中,与世界经济接轨,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应结合世界 地理和中国地理教学,讲清楚由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等原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只有实行经济互补 ,才能使各方受益。同样,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间联系,实现自然、人文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

三、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实施 针对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特点和内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学生 实施思想教育。

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寓思想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 地理思想教育必须紧扣地理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地理 教学另搞一套,要走出简单、生硬的思想教育的模式,让学生在地理教学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地理 教材中蕴藏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实施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重要素材。例如:在讲授高中地理有关可持续 发展问题时,可以珠江三角洲生态农业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实正反对比加以论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桑 基鱼塘发展生态农业,池塘用于养鱼,塘泥用于培植桑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借助这样一个高度集约化的、 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取得农业稳定高产,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相反,黄土高原地区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究其原因是人与自然环境之 间不协调发展的结果。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从当地自然特点出发,不能违 背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必 须建立起符合当地条件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意义和内容的认识。

2.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外活动 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在建立地理园、组织 地理知识竞赛、举办地理墙报、举行地理演讲等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前,可结合“国际海洋 年”活动,举行“爱我,‘海洋国土’,保卫我神圣海疆”主题报告会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结 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3.社会实践是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 通过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让学生在社会这一大课堂中经 受锻炼,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例如:可以进行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当地环境质量以及经济社 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本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还可以开展诸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如何适应 市场需要求得发展等内容的调研,以加深对市场经济的理解。

思想教育论文:浅谈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总是把一定的观念、思想和感情灌输给学生,这就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统一,即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德育和智育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人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面前。一篇课文本身就起着德育和智育两种作用。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

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主导者,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观念:首先,语文教学一定要进行思想教育;第二,思想教育一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的。特别是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在进行语文知识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前途教育等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培养共产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语文教学一定要进行思想教育

作为基础课、工具课的语文,其主要的任务便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诸如认字识词、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言表达、语法修辞等等。但是,由于语文课本身的因素,使它又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这就是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情感,无不反映着创作者所处的时代的特征,这就使学生在学习其文学艺术的同时,必然地受到作者意识的熏陶。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取的文章,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思想境界。如果语文教学只进行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那么势必削弱语文在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中的重大作用,同时也使语文这门学科变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进行思想教育。

《七根火柴》是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讲述全文以七根火柴为线索;只是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只是理解象“挤”呀、“捧”呀几个准确而又传神的词……那么就无法体现在革命战争的艰苦环境里有着不寻常意义的七根火柴,就不可能理解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七根火柴的价值和意义,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远大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集体主义感情。只有在课文分析中适宜地渗透思想教育,无私奉献、革命事业至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强烈的责任心等教育,才能使无名战士这一光辉形象站在学生面前,并被学生所理解、容纳、敬佩。也只有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才能使学生正确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贴切、生动的比喻的效果。也只有在分析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不仅理清全文脉络,把握情节的发展,了解人物的性格而且提高认识、学习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甘做革命火种的精神,进而继承先烈遗志,珍惜今天美好生活,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事实上,课文由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在进行语文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必然要进行思想教育。

魏巍的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集记叙、议论、抒情于一身,融典型材料表现中心、多角度反映中心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只是教授通讯的写作特点,更不可能撇开中心思想而只讲授如何选材、组材。只要进行通讯写作知识的教学;运用典型材料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教学;记叙、议论、抒情综合方式的教学,就必然要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而且也只有在语文知识教学之时渗透这些教育,才能讲活本文,讲透本文。

二、思想教育一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是依托于语文教学而进行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的载体,思想教育不能离开语文教学而独立存在,否则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想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良好的道德风尚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时,离开具体的语文教学,那么就是空口教育,或是穿靴戴帽,意义不大,效果不明。如果我们教学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竞选州长》,在理清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资本主义假民主之后,举出发生在我们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一两件典型事件,赞扬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那么效果自然会好。比如某学生得了白血病后,全国各地的男女老幼、工农商学兵纷纷伸出友谊之手给这位并不认识的学生捐钱献物,挽救了这个垂危的生命的例子;人民代表共商国家大事的政体的例子等。通过鲜明的对比,使同学们对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具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印象深刻。

把思想教育巧妙地融汇于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天衣无缝,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得到潜移默化。相反,离开语文教学或偏轻语文教学而进行思想教育,那就会歪曲语文教学的本义。

我们在听德育渗透教学的实验课时,观摩了一位同行的《苏州园林》的教学实验课。从教学目的来讲有三,一是学习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二是学习本文的准确用词。(此二者为语文教学内容)。三是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此乃思想教育范畴)。这位同行的导入还是简明扼要的。转入分析之后,却发生了变化。当教学进行到第二段“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时,这位同行开始旁引博证,从苏杭开始,南下漓江,北至颐和园;从北京的故宫到沈阳的故宫;从万里长城到长江黄河;从三山五岳到蒙古草原,从洛阳牡丹到园林建设……历数我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奇花异草,还不时插入对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称颂、对祖国秀美河山的赞叹,并且交流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落脚在:我们应当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我们应由衷地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经济翻番、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勤奋学习。

整个一节课,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具有浓厚的感情;学生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具有极大的兴趣。这节课教师的“讲演”,确实使闻者顿首,听者动容,从德育的角度来说学生受到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从智育的方面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则是失败的。因为这位同行把德育和智育割裂开了,使这节语文课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课,更恰当地说是变成了“导游课”。这就使语文失去了它应有的功效。这位同行所犯错误就是没有把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而是偏轻了语文教学而进行单纯的思想教育。

显而易见,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不仅关系到德育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智育的成败。所以,思想教育一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这是很有道理的。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与智育是辩证统一的

在语文教师队伍中,有人主张德育与智育应该分开,只进行智育;有人担心德育和智育结合会降低语文质量;有人热衷于单纯的德育说教。

有人主张语文就是语文,思想教育是政治课的事,否则何必有政治与语文的区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了“文道统一”的原则,人们无法也不可能把作家的思想、观念、感情与他的创作截然分开。纯纯粹粹的文学是没有的,所以语文教学也不可能把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分开,况且教师还是有思维、有感情的呢!

不要耽心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会忽视或削弱语文学科的特点,会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那种丢开语文形式,不引导学生切实阅读课文,只做空泛议论,穿靴戴帽的所谓“思想教育”,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掌握篇章结构的谋划和领会思想内容是统一的。只有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才能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反之,也只有在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的运用理解更加深刻。

语文教学中的“德”与“智”的关系处理得当了,会收到互相促进的效果。思想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有正确的观点作为指导,这对迅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阅读范围扩大了;理解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高了,又有利于提高思想觉悟,加深和扩大思想教育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各年级、各单元、各课文的实际情况,正确把握、运用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整体上、实质上体现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定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律诗《春夜喜雨》中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雨”不正是思想教育吗?这“风”不正是语文教学吗?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雨”也完全应该随着“风”,在那恰如其分的“时节”“发生”,“细无声”地滋润满含希望、理想的花蕾、绿叶及其细根,当我们“晓看红湿处”时,那自然是花重“神州地”。

思想教育论文:试论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

我们的思想教育常常为国外人士所诟病。他们把我们这套东西看作是一种思想控制,是一种思想不自由的表现,甚至是什么思想上的专制主义。与此同时,他们也总是表白在他们的“自由国度”里没有这类的思想教育。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我们的思想教育是不是剥夺了人们的思想自由权利?或者说,我们对人们进行这样的教育有没有合法性,它有没有可靠的依据?

这个问题其实是十分尖锐的。它不是针对我们的思想教育的某些方面提出问题,而是就我们全部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提出问题。这对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利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追求并尊重人的思想自由

平时,我们总是讲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重要,并用一些论断性的话作为证据。似乎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天经地义的,这项工作不存在依据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虽然我们在这方面的许多论断都很重要,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为此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但它并没有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违背了思想自由的原则,并没有在与思想自由的关系上阐述它的合理性。比如,我们讲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时往往说,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它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等。这些论断可以看作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依据的阐述。但这里面确实没有从它与人的思想自由角度来阐述问题,因此应该探讨一下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说明思想教育并不是对人们思想自由的剥夺,而是以人们的自由思想为前提的,是在思想自由的基础上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思想自由,包括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科学研究的自由,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取得的文明成果,可以说也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方面。对于资产阶级取得的积极成果,共产党人是承认并加以批判继承的。在井冈山时期,就努力废止军队中的肉刑,提倡军事民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统治下,中国共产党人争取自己思想信仰的自由。在《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中提出:“信仰为人人之自由,而思想乃绝非武力所能压制者。”[1]从更广泛意义上讲,共产党是闹革命的党,它领导人民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争取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而所谓解放,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获得自由。建国以后,在讲到比较理想的政治局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2]当然,也写过《反对自由主义》,但那并不是反对自由,也不是反对思想自由。事实上,所反对的是革命队伍中的小资产阶级自由散漫性,而不是全面清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遗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产业资本家是很少的,他们并不能像西方资产阶级那样提出系统的自由主义理论主张,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革命军队来说影响并不大。其实,在革命队伍中大量存在并起着涣散组织消极作用的是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写道:“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3]他还列举了自由主义的11种表现,比如因为是熟人,就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以求得一团和气;或不负责任地提出批评,当面不说,会后乱说;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人身攻击;不做宣传群众的工作,办事不认真,无计划,等等。从这些可以看到,所讲的自由主义有明确的含义,是小资产阶级的东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当然,作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自由主义从本质上讲也是错误的,是脱离社会讲抽象的自由,而且也与个人自私自利的立场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有相近之处,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与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毕竟有许多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在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遗产中,也曾引出具有正面和积极意义的思想,比如尊重个人的自由,特别是思想自由,承认个人的利益等。因此,如果说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没有什么积极因素的话,那么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中却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中国共产党人在从根本上反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地继承其中的合理因素和积极因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从反动的专制统治下争取人民群众的思想言论自由。在自己领导下的根据地,对人民实行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宪法中也有相应的明确规定。总之,我们党和国家是承认并尊重人们的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遵循宪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是以尊重人们的思想自由为前提的。从根本性质上讲,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更为自由的社会,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发展阶段越高,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自由就越多,而且社会成员的自由思想和行为就越加符合社会发展本身的规律和要求。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在这里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是一体而不可分割的。没有自由发展就谈不到全面发展,而且没有自由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当然,我们对“自由”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从哲学上讲,没有绝对的自由,事实也确是如此。任何自由,都必然会遇到自己的界限。构成对自由根本性的不可避免的限制的,并不是人为设置的障碍,而是客观规律所带来的必然限制。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自由与必然才会形成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我们认识到规律性和必然性并不是对自由的取消,而是自由实现的必要条件。当我们没有认识规律或不能自觉遵循规律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规律的限制和惩罚,因而感到不自由。当我们认识到了规律并能比较自觉地遵循规律办事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或者使客观规律为实现我们的自由来服务了。我们从哲学高度讲自由,从客观规律与自由的关系上讲自由,并不是用高深的理论来为我们处境的不自由做辩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感到的许多不够自由的情况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客观规律性所要求的一种限制,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人为设置而并不必要的障碍。我们并不把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限制都归结于客观规律的高度,而是承认有些是当前条件下的需要,有的则可能在当前也是不必要的。为了实现更充分的自由,我们的任务并不只是去认识客观规律,而是要做许多包括取消一些人为限制在内的工作。

二、思想教育着力于思想自由基础上的引导

那么,一方面尊重人们的思想自由,另一方面又要进行思想教育,是否矛盾?应该说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因为我们所进行的思想教育是一种思想引导,而不是思想控制或思想专制。思想引导与思想控制有着根本上不同的性质。思想引导是建立在思想自由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思想上的民主和自由,人们没有进行自由地思想问题的权利,那就谈不上思想引导。而思想控制则是思想自由的一种对立面,它从根本上是要取消思想自由的,是取消人自主思考的能力的。思想控制的原则就是力图对人的自由实行完全的控制,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努力。在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形态占据强势的统治地位,社会处于思想僵化状态,人们缺少思想的自由,自由思想家往往受到社会体制的压制。资产阶级打着追求自由的旗号登上社会舞台,建立起所谓的“自由社会”。这里面不乏虚伪的方面,但我们也承认资产阶级确实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向前推进了人类的文明。无产阶级从不否认资产阶级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并把尊重人的自由思想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起点。当然,资产阶级在实现社会统治的过程中,也并非像一些表面现象所表现的那样,完全放弃了对思想的领导和控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资产阶级实现了思想领导方面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基本上放弃了对思想直接控制和行政干预,而是通过间接的思想引导来实现思想领导。这其实是一种更为成熟的统治策略。比如西方的媒体,看起来是自由的很,但里面贯穿着很明确的思想导向。而人们对此并不持反感的态度。这正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策略的成熟和成功之处。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工作,至少在策略方面可以而且需要借鉴资产阶级的经验。就是说要在思想引导上下工夫,在加强和改进思想引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思想领导。当然,我们之所以把思想教育定位为思想引导而不是思想控制,还不只是从意识形态策略上来讲的,也是从意识形态的本质上讲的。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并不是一种思想控制,而是一种思想引导。思想的控制往往有另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其特殊目的而采取的方法。而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党,是向着人民开放的党,它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外并不存在自己特殊的利益。它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或利益,而对人民实行思想控制。虽然它的使命要求它有严格的组织和统一的思想,但它不是少数密谋者的组织,不是封闭团体。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当然包括在思想上自己做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人民自己的意识形态,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是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教育。

可以说,党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它的根本的合法性在于党的人民性和先进性。一方面,共产党来自人民,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它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外并无自己特殊的利益,因而它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是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是一家人内部的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在人民当中最有进行教育的资格和能力。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最根本的,它解决了思想教育的利益问题。党对人民进行教育,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种价值取向不是一套说词或伪善,而是真诚、真实的东西。这种利益的共同性是不值得怀疑的。也许党在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某些时候,方式方法不够恰当,但人民不怀疑党的动机。在此基础上,才有一个提高党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

以上谈的是党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合法性问题,此外还有一个国家对公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合法性问题。一个一般性的问题是:国家,不论什么国家,是否有必要和合法的权力对自己的国民或公民进行思想教育?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在什么地方?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国家具有阶级性本质,它实质上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一个简单化的理解是,既然是“暴力”机关,那么它就应该而且只能用“暴力”的方式和手段来治理国家,也就是说不必用非暴力的方式如思想教育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因而统治阶级的国家不必对国民进行教育,只靠法律解决问题就行了。中国历史上的法家就是这样的观点,认为治理国家,维护统治,只需使用严刑峻法就行了。事实证明,治理国家不能仅靠法制,还要靠思想道德的教育,要靠意识形态的力量。中国儒家文化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中外历史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意识形态,不能不发挥意识形态的力量,但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宣传教育。由于意识形态是一种群体意识,因而如果没有宣传和教育,意识形态就无法形成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历史上所有的统治阶级都比较注重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的宣传和教育,而且把这种宣传教育纳入国家的法律体系中,作出法律的规定,因为毕竟法律也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但是,这种合法性还只是从统治者本身的需要出发来论证的,它可以证明对国民进行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灌输具有国家治理的合理性或合法性,证明治理国家不能没有意识形态宣传,而且历来的统治者也都是这样做的。但是,为什么只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讲这种必要性,为什么不从公民的角度、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讲这种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呢?难道人民群众自身就需要接受教育吗?难道人民群众就没有权利拒绝接受那种违背自己根本利益和意愿的宣传说教吗?如果说历史上人民群众没有说“不”的权利,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政治文明的发展,这个问题就应该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加以审视。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具有两个方面的权利:一是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接受思想教育的权利;二是拒绝教育的权利,主要是拒绝某些方面的宣传教育的权利。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这是一种获得的权利。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讲过:“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这个影响现在还是很大的,并将在长时期内存在着,不能很快地消灭),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导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关于反动阶级和反动分子,人民的国家“也对他们做宣传教育工作,并且做得很用心,很充分……但这是我们对于原来是敌对阶级的人们所强迫地施行的,和我们对于革命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不能相提并论”。[4]

三、不能用抽象的思想自由来否定思想教育的合法性

现代西方有人对国家对公民进行思想教育的权力和合法性提出质疑,认为国家有权力制定和实施法律,并用法律来治理国家,但没有权力干预人的生活,包括人的思想活动。因而认为以国家的身份和权力来对公民进行思想教育,就是违法的行径。这个事情怎么看?我们认为,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因为单个的公民在国家面前是弱者,他们往往难以保护自己所应享有的权利,包括思想自由方面的权利。因而对国家所采取的行为,人们有权利提出质疑和审视。由于从历史上看国家的权力往往有膨胀的自发趋向,特别是我们国家封建社会很漫长,人民在封建专制统治面前没有多少自由。因此,限制国家对公民个人生活的干预,对于维护公民权利是有意义的。但是,至于国家是否有对公民进行思想教育的权力或义务,我觉得是另一个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国家对公民的思想教育等同于思想干预或思想控制。

我们的看法是:国家当然没有干预公民思想自由的权力,但国家却有对公民进行思想引导的责任。这里关键是要搞清这两者的界限,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两者的界限确实不那么容易划得清。国家在运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思想引导时,有可能越过适当的界限,而成为对人们思想的干预。同样,国家为了避免干预公民思想自由的嫌疑,也有可能放弃思想引导的责任。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在西方国家,人们的自我意识和人权意识比较强,思想家们的取向也多在如何防止国家对人们生活的过多干预,而且西方国家没有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思想理论上比较强的起核心作用的政党,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多是在人们的思想道德方面采取放任的态度。这倒不是说西方国家不搞意识形态,而是说他们不搞像我们这样公开的比较集中的思想教育,而且也缺乏像我们这样的条件。他们在搞政治意识形态方面花了很大本钱,但在对人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方面则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一方面使西方人士可以自我标榜是生活在“自由国度”,另一方面也向世人表明,国家放弃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引导,尽管在许多情况下避免了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干预,但也在许多情况下带来了相应的消极后果。在西方国家,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好比一个动物生活在自然界中一样,很自由,但也很无奈。似乎社会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没有人为这种状态负责,也不必指望这种状态给自己指出正确的人生之路。所以,人们主要是从宗教中,从一些民间组织中,寻找生活的指导。西方国家中传统宗教的影响仍然很大,而且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宗教或准宗教团体,以及一些民间的成人教育或培训机构,所有这些都在向人们提供价值观上的指导。而且,人们也自发地从各种大众媒体中吸取一些思想的营养。但是,不用说,所有这些思想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它们所能提供的东西是很不相同的,有些甚至是危险的。比如邪教组织,他们也打着信仰的旗号,也向人们提供和灌输一套特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但却很可能把人们引向邪路。当自杀事件发生后,或类似的其他事件发生后,国家才开始出面处理,但是悲剧已经发生并无可挽回了。如果事先对人们进行适当的引导,也许不至于发生这样的悲剧。但这似乎又容易侵犯公民的信仰自由。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从古代起我们就有注重道德和政治教化的传统,我们党也一直重视宣传和组织群众,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使我们始终认为党和国家负有教育和引导群众的责任。党和国家从来没有怀疑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责任,人民群众也没有怀疑党和国家是否有这种权力。简言之,这是一种共识。对于这样的体制,这样的传统,一些西方人是大摇其头的,认为这是一种可怕的专制。国内也有人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过程中,这种教育过时了,成为历史了。本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认为,不能因为这样的体制和传统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就一下子否定它的价值。我们的传统当然可以反思,正像对西方的传统也可以反思一样。在这种反思中,我们可以客观地把这两种不同的体制和传统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它们的功用。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像我们国家这样以执政党和国家的身份出面,公开地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从根本上说是正当的,是社会有机性的表现,为人类社会及其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领导着国家建设事业,也引导着人们的思想潮流。于是,旧中国一盘散沙的情况结束了,国家和人民空前地团结起来,迈开大步向着现代化迅跑。在这个新的国家里,中国人找到了归属感,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喜悦的面貌。20世纪50年代那样的社会风气,那样的精神面貌,在中国历史上可曾有过吗?从没有过,在世界各国中也是不多见的。尽管后来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那么突出了,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党和政府对社会对人民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仍然是我们社会同一性的重要纽带。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个领导人民去追求和实现这个目标的政治核心,有一种主导的价值观,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幸运吗?看一看世界上那些陷入种族矛盾、教派冲突和思想混乱的国家的情形,我们就会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当然,任何一种体制和传统都会有它特定的问题。我们这样一种体制和传统,也是如此。我们不必讳言,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搞得不好,没有体现出我们的优势和本质,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比如,党和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的恰当位置,把它放在不适当的冲击一切的位置上,或者在教育内容上安排不当,在教育方式上选择不当,都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特别是“”时期,由于思想上犯了“左”的偏向,搞了许多政治运动,把思想教育搞过了头,使人们的思想自由实际上受到限制,使人们感觉到思想压抑和痛苦,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或厌恶。这无疑是一种偏向。这当然是一种特定时期的特定现象,但也提出一种值得重视的一般性的问题,即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在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选择和思想自由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多样化的价值观念环境中进行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包办代替。

在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尊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选择,并不必然导致取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实行拨乱反正,特别是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的自由空间更大了,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人们在思想方面有更多自由选择的余地。但这并没有取消党和国家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事实上正是由于人们在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中进行选择的难度增大,也就越来越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这样,人们思想进步的追求,思想选择的需要,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支点和生长之点。

以上所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但事实上这一教育首先是面对党员的,它首先是一种党内的教育。面向党员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可能有许多方面,我们这里主要讲在思想自由这个方面的不同。这里涉及到信仰自由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思想自由有不同的含义。对普通群众来说,他们有信仰的自由,并不要求他们一定要相信马克思主义,也并不一定必须达到某种道德标准。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5]但对共产党员来说,则不能如此说,如果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道德要求,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共产党员。因此,在党内的教育中应有更严格的要求。当然党员也有一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信仰自由,而是党内民主生活所规定和所要求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建立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的,是在共同遵守党的纪律的前提下,为党章所规定了的自由。在谈论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关系的时候,这一点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思想教育论文:论新时期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一、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特点 新时期的地理思想教育与以往相比较,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环境与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主题,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如何协调人 地关系,以保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一时代背景正好为地理 思想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时机和广阔的空间。因此,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适应时展的潮流,表现出鲜明的时 代特性。

2.全球性 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也具有 鲜明的全球性特点。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把增强环境意识作为当今地理教育的 最主要内容。许多国家在地理教科书中更加突出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并着手进行地理教育的国际合作。例如: 目前正在实施的全球环境教育计划,旨在促进世界各国的青少年都来关心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环境。这项计划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实现,我们只要借助这个网,就可以在计算机屏幕 前获得全球环境状况的信息,也可以把我们自己的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传送到世界各地。我国已加入到全球 环境教育计划之中,准备在每个省会城市选择一所中学作为实施这一计划的基地,藉以向全国的中学生进行环 境教育。

3.现实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华大地百业兴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因此,在结合地 理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时,就要不断更新和增加新内容,跟上时展的步伐,及时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 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此外,还应及时向学生宣传国家经济改革的措施和重大决策,增强爱国意识和时代责任 感。“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总书记一再强 调“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1997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 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要求把耕地问题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来抓。总之,突出教育内 容现实性特点是地理思想教育的重要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有必要加强。

二、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地理思想教育主要包括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 教育等内容,这些都应继续坚持和发扬光大。在现阶段,为适应地理思想教育的新特点,在教育内容上应侧重 于以下三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如何协 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992年巴西 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思想,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地球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不应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子孙后代的生 存需要,而必须正确处理好人类—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珍惜和爱护人类唯一的家园—— 地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1世纪议程》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行动纲领,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广大中学生 作为祖国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 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优势领域,在地理思想教育中贯穿这一战略思想,比其他学科更具优越性。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地理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 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充分利用'97香港回归这一世纪盛事,更加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洗雪中华民族 百年耻辱,振奋民族精神,将来报效祖国。同时,要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让学生深信,随着香 港和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台湾问题也必将最终解决,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3.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经济必须走向世界,融入到经济全球 化的大潮之中,与世界经济接轨,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应结合世界 地理和中国地理教学,讲清楚由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等原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只有实行经济互补 ,才能使各方受益。同样,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间联系,实现自然、人文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

三、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实施 针对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特点和内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学生 实施思想教育。

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寓思想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 地理思想教育必须紧扣地理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地理 教学另搞一套,要走出简单、生硬的思想教育的模式,让学生在地理教学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地理 教材中蕴藏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实施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重要素材。例如:在讲授高中地理有关可持续 发展问题时,可以珠江三角洲生态农业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实正反对比加以论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桑 基鱼塘发展生态农业,池塘用于养鱼,塘泥用于培植桑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借助这样一个高度集约化的、 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取得农业稳定高产,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相反,黄土高原地区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究其原因是人与自然环境之 间不协调发展的结果。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从当地自然特点出发,不能违 背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必 须建立起符合当地条件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意义和内容的认识。

2.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外活动 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在建立地理园、组织 地理知识竞赛、举办地理墙报、举行地理演讲等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前,可结合“国际海洋 年”活动,举行“爱我,‘海洋国土’,保卫我神圣海疆”主题报告会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结 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3.社会实践是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 通过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让学生在社会这一大课堂中经 受锻炼,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例如:可以进行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当地环境质量以及经济社 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本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还可以开展诸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如何适应 市场需要求得发展等内容的调研,以加深对市场经济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