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译丛》杂志论文格式要求:
①请务必在文章最后注明作者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地址。
②作者是指科研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主要贡献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8名。
③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项目两类。论文若有此种背景,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列于作者单位之下列,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编号。
④文题一般字数不超过25字。正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层次分明,可用至4级标题。
⑤带圈数字与脚注内容之间空一个字符。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出。
⑥论文需有200-300字的中文摘要、3-5个关键词。凡有数学公式、曲线图的文稿,务必字迹清楚、规范,图形清晰。
⑦稿件文字、标点、年代、数字等书写方式均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删改,作者请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⑧计量和计数单位前需使用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上下角标、黑白体、大小写应准确表达,对易混淆的请用铅笔标注。
⑨附录内容较少,与参考文献排在同一页;如出现内容较多,则另起一页。附录的字体为12磅,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附录内容格式要求与正文一致。
⑩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顺序以正文出现的先后为准,文内用方括号按先后顺序标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基本信息
《地震地质译丛》杂志是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管,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79年,是国内地质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权威刊物。
该杂志国内刊号为11-2191/P,现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此外,还荣获多项荣誉,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这些都体现了该杂志在推动地质理论与实践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
栏目设置
《地震地质译丛》杂志栏目涵盖地质领域多个维度,包括:地震成因、地震监测、震源机制、地震灾害防范等等。
作为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地质杂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地质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为地质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探索的平台,对促进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声明:本信息依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若存在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