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基础科学 > 天文学 > 地震 > 南北地震带地震震源机制解和现今应力特征 【正文】

南北地震带地震震源机制解和现今应力特征

崔子健; 陈章立; 王勤彩; 李君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6; 中国地震局; 北京100036;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陕西西安710054
  • 南北地震带
  • 震源机制
  • cap方法
  • 应力场

摘要:基于CAP方法,使用地震波形资料,计算得到了2009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南北地震带及周边区域466个3.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在补充收集1976年1月~2017年8月GCMT公布的259个4.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北地震带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应力特征。震源机制空间分布显示,不同断裂带、块体间表现出不同的震源机制空间分布特征,该特征与南北地震带不同段落活动构造性质基本吻合。作为青藏高原东边界的南北地震带,由于动力环境复杂,其内部P轴方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地震带北段P轴呈NE向分布;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除NE段P轴取向为NW-NNW向外,其他地段P轴近EW向;川滇菱形块体内部P轴呈NNW向,而其西边界以西呈NNE向,东边界以东呈NW向,应力方向转换带的与川滇菱形块体边界基本一致。整体而言,南北地震带及近邻P轴方向由北到南发生了顺时针转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