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II > 教育综合 > 当代教育科学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课堂教学结构的演变 【正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课堂教学结构的演变

黄盼盼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课堂教学结构
  • 新中国成立70年
  • 教学改革

摘要: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的筋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课堂教学结构的演进之路,概括其发展总体特点,有利于教学改革沉心静思,积淀优秀经验,攒聚改革信心,明确前进方向。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课堂教学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移植模仿期(1949-1977年)、本土实验期(1978-1999年)、变革创新期(2000年至今)。教学结构多样化、师生地位平等化、教学步调差异化、课堂时空扩大化是课堂教学结构演变的总体特点,这亦体现了课堂教学向着活力、民主、个性与自由演进。展望未来,课堂教学结构的完善将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依赖高校科研、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三方紧密联动,不仅追求结构之效率,更追求结构之优美。创新课堂教学结构,使之与智能化的教学技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