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文艺理论 > 长江文艺评论 > 先锋文学的回顾与猜想 【正文】
摘要:“先锋文学”在我这里是一个成长的概念。但它在中国文坛却是专指,专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批具有先锋姿态的文学作品。我开始从事写作的时候,先锋文学在中国如日中天。我注意它,主要是注意它的姿态,也就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写作方法。那些眼花缭乱的写作方法,对一直接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训练的我来说,确实具有吸引力,以至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只在乎方法而不重视内容,甚至某些作品的写作动机,仅仅就是因为想到了一个方法,至于主题、人物塑造、对话的生动等等都暂时不予考虑。也就是说,在文学品种单一的事实面前,年轻人极其渴望新的写作方法,渴望打破一些写作规矩。非常奇怪,我们这一代怎么会自带“文体意识”?想想,和当时的“改革开放”大环境不无关系。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