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药产业论文

医药产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1 23:38:31

医药产业论文

医药产业论文篇(1)

关键词传统医药产业传播途径发展研究

1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及战略定位

2006年10月17日,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披露:近些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另外还签订20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与42个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274项中医药合作项目。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中医医疗(针灸)机构达5万多所,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人,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中医药保健治疗。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出口的主要产品,出口总额呈不断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8.2亿美元。目前英国约有中医诊所3000多家,每年约有250万人采用中草药、按摩、针灸等传统的中医疗法。法国有中医诊所2600余家,有针灸师8000人左右。荷兰有中医诊所1500多家,接受针灸治疗的人数约占荷兰总人口的15%。美国有中草药专营公司400余家,每年有100多万人接受中医针灸疗法。中医教育和学术活动也发展迅速,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关注中医药,在与我国卫生部的双边合作协议中,有50多个协议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中药出口创汇最高的1995年,出口贸易额达7.7亿美元,当时世界天然药市场约为150亿美元,约占市场份额的5%。1996~2001年,中药出口贸易额一路下滑,徘徊在4~5亿美元之间。与此情形相反,进口草药却呈上升趋势,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中药进口总额达6.51亿美元,出口4.6亿美元,逆差1.91亿美元。这种现象与我传统中医药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介绍,我国的中医药只是“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我国每年7.2亿美元的中医药出口额,仅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量的0.3%;而作为药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药,至今还一个都没有。如果仅从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份额看,我国的中医药的确面临被全球化和现代化“边缘”的危机。

中医药是我国少有的核心的原创性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核心的少有的原创性软实力之一。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四,但是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还比较大,而能够站得住脚的能和西方国家相抗衡的软实力之一就是中医药。所以,仅仅认识到中医药是原创性的文化遗产还不够,应该再加一个定语,即中医药是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文化遗产。很多文化遗产是不具备生产力性质的,只能保存,但是很难发展,而中医药不同,它的生产力性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竞争力,中医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的,作为核心文化遗产,不但要保存,还要发展。所以要使中医药发展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软实力。

2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传播

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还牵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传统文化自身的延续和发展,这是文化产业在转型时期的一个特点,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目前学界对此展开了全面地研究和深入地探讨,这也是在文化产业化时代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在传统医药文化领域其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文化传播的问题,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大众化传播有很大的差别,我国政府针对这一问题曾经专门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中医药境外传播资料编译系列项目”于2004年10月18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中医药卫星电视传媒网在京联合举办的“中国中医药境外传播项目工作会议”上启动,会议提出:第一,要从思想上重视中医药对外传播工作,对外传播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战略行动,中医药对外宣传,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第二,要全面正确地宣传中医药,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对外宣传的每个专病电视片,每份专病临床资料都能反映我国中医药的真正水平;第三,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对外传播的每一项工作,使观众喜闻乐见,国外医生才愿意使用我们介绍的中医方法诊疗疾病。“中医药境外传播资料编译系列项目”将编译一批适合国外传播要求的中医药对外宣传示范资料,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资料和中国中医药年鉴境外版、中医药法律法规汇编、中医药专科专病最新经验及科研成果的电视片和资料汇编、中医药基本知识介绍及科普宣传材料、全国中医院校、中药厂及著名中医介绍手册等。资料编译后,将通过国内外媒体对外传播,或通过代表团互访、驻外使馆、国际组织等途径对外赠送。显然这一举措是在对国际文化交流讯息做出充分研究后作出的正确决定,这为传统医药产业化的国际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也为配套的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传统医药产业传播中注意的问题

中医药传播不是为了传播而传播。在传播的同时,要在立足发展中医药的基础上,发挥媒体优势,做一些调查性的、研究性的报道,反映中医药在发展中切实可行的疗效和实用价值。为此,在发展传统医药产业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医药产业论文篇(2)

内蒙古、辽宁、吉林、青海等蒙古族聚居地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水草肥美、气候和地理环境独特,蒙古族人民长期狩猎、放牧、逐水草而居的马背生活,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蒙医药学并创造出了寒热理论、滋补理论、三根学说、七素学说、脏腑理论、六基症理论等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了防治风湿、心脑血管病、妇科、肝病、肾系疾病等类疾病的特效方法。蒙药品种多达2200余种,甘草、黄芪、麻黄、肉苁蓉等药材驰名中外。蒙医药学在实践中积累了近10000余种疗效显著的蒙药方剂,具有“生、猛、简、廉、绿色”的特点,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经验和显著疗效,是中医药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医药产品的消费理念和其他需求因素的变化,中蒙医药等民族医药产品的消费市场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同时,由于中蒙医药等民族医药具有药食同源、毒副作用低、疗效确切等特点,因而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这也为中蒙医药等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专业蒙药生产企业6家,另有数家中药企业同时生产少量蒙药产品。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等地,其中内蒙古最多,有5家专业蒙药制药企业。这些企业的设立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最新的在2005年建设完成。从产出收益情况看,除内蒙古奥特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金山蒙药厂在2005年建设并取得生产许可证,尚未生产及产生效益外,其他5家专业蒙药制药企业全年总产值不足2亿元;其中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1家,产值1000万元以下的1家;年利润过1000万元的1家。但是各家企业均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速度,行业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30%,其中内蒙古奥特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近4年来保持了10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蒙医药治疗方面,内蒙古各个盟市及多数旗县、辽宁、吉林、青海等省的许多地区都有蒙医医院,其他综合性医院中也多开设了蒙医科室,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蒙医药教学方面,内蒙古医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院都开设了门类齐全、学科丰富的蒙医、药专业及课程,大批拥有博士、硕士学位及各种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在两校中授课。两校均具备了蒙医药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授予资格。

蒙药研究方面,以内蒙古蒙药技术研究工程中心为代表,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成为蒙药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生力军;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代表的国内著名药学高等院校已与内蒙古有关蒙药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内蒙古各个盟市及辽宁、吉林、青海等省的许多地区设立了蒙医药研究所,专业进行蒙医药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及传统理论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中国药科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大专院校,也在人才储备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蒙药的发展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形势。

二、蒙医药产业的优势

虽然蒙医药的发展基础还非常薄弱,发展的程度还很低,在全国的医药产业中只占据很小的市场份额,甚至与其他一些民族医药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蒙医药拥有非常完善的理论体系

蒙医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结晶,是蒙古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蒙医药吸收了中医药、天竺医药、波斯医药等各民族医药的精华,加以融合与吸收,形成了独特、严谨的理论体系、治疗方法和用药理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了寒热理论、滋补理论、三根学说、七素学说、脏腑理论、六基症理论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成为我国民族医药中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少数医药体系之一,这为蒙药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蒙医药产业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蒙医药的历史非常久远,但是直到“十五”期间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研发机构的角度上说,2000年以前,蒙药产业几乎没有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机构仅限于各地的蒙医研究所及几所大学的研究力量,多年没有新产品推出,研发工作进展缓慢。2002年以后,内蒙古蒙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天骄奥特奇中蒙药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相继成立,极大地活跃了蒙药的研究开发工作。内蒙古蒙药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天骄奥特奇中蒙药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仅2004、2005两年申报的蒙药新技术、新品种获得国家SFDA受理就达37种,大大超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其他研发机构获受理品种数量的总和,加快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提高了研发层次,同时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原通辽蒙医学院在联合了其他几所院校的基础上,在“十五”期间扩大为内蒙古民族大学,招生数量大大增加,专业类别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内蒙古医学院的中蒙医学院和药学院均开设蒙医药课程,学科门类不断健全,2004年刚刚投资改建了蒙药综合实验室,2005年又新建了蒙药教学楼,教学能力和实验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蒙药企业与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的紧密合作,更是为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从生产的角度看,200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全部4家专业蒙药厂的年总产值仅4000多万元,产业规模非常小。2001年后,蒙药产业开始进入加速期,各个蒙药生产企业的年增长速度均超过30%,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更是达到了每年超过100%的增长速度。2005年,几家蒙药生产企业的总产值已经接近2亿元,内蒙古奥特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全国蒙药生产能力最大的金山蒙药厂也正式竣工,并于2005年底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蒙药产业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三)蒙医药已经得到了全国市场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从天然药物中分离、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新药研究是我国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蒙药属天然药物,疗效显著、毒副作用低,符合未来药物的研发方向和目前市场的需求,因此,蒙药的市场占有量不断扩大,目前已经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并且在俄罗斯、日本、东欧等地也有很大的需求。在蒙古族聚居省区以外的北京、天津、武汉等省市也开设了蒙医医院,就诊患者非常多;蒙药的销售已经得到了全国各地市场的广泛认可,主要销售市场为长江以南的经济发达地区,并且创造出了“红城”“丹神”等一批蒙药知名品牌。蒙药产品“冠心七味片”更是在全国中药OTC市场销售中占有重要份额,证明了蒙药产品确切的疗效和市场对蒙药的认可。

(四)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十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生物医药列为自治区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将蒙药列为重点支持的领域大力扶持。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内蒙古生物技术和中蒙药产业化科技开发领导小组”,由自治区主席亲自牵头,办公室设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全面领导和协调蒙医药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同时,各地方政府对本地的蒙药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了蒙药产业的发展。

(五)蒙医药产业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方面的原因,内蒙古及其他蒙古族聚居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蒙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蒙医药已逐步成为所处地区的支柱产业。蒙药材种植基地对于解决当地的土地使用及农牧民脱贫致富问题,蒙药研发对于提升当地的医药文化水平问题,生产型企业对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等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些企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以及由于各个企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外部资金等,也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蒙医药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药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蒙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蒙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

蒙医药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药、西药甚至是其他的一些民族药比较,还面临着一系列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除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缺少产业化人才、缺少资本融通渠道、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普遍性问题外,一些现实状况也严重制约了蒙药产业的发展,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基础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理论创新工作薄弱,从事本领域工作的人才缺乏

作为民族医药的一支,蒙医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蒙医药的特色,也是蒙医药产业发展的源泉。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对继承和发扬蒙医药理论及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开展得还很不足,没有挖掘和整理就不能很好地继承,不能继承就更谈不上发扬和创新。目前主要是缺乏资金及人力的投入,使得此项研究工作举步维艰,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制约蒙医药发展的“瓶颈”。在蒙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由于缺乏蒙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骨干人才和在国内及国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影响了蒙医药的快速发展。

(二)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的应用比例还不高

蒙医药是特点非常明显的医药科学,其指导理论、用药机理和制备工艺都具有鲜明特色。在世界医药行业技术、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蒙医药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应用。但是,由于基础理论的挖掘、整理及创新和突破不到位,在理论基础方面尚存在着一些学术争论与技术空白,这就造成了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比例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比例也不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开发,这就在根本上限制了蒙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三)蒙医药资源保护性开发工作不力,质量标准低

由于部分蒙药的有效成分没有明确的定性、定量指标,含毒性的药品、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的检查不规范,加之分析手段落后,先进分析技术利用不够等原因,质量控制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我国地域广阔,有着丰富的蒙药资源,但存在对其资源分布、储量、生态状况了解不足的问题,加之蒙药所处自然环境的破坏、药材滥采滥挖现象严重及“重药用开发、轻药源培植”的急功近利思想,加剧了这类医药资源的破坏,需要尽快开展蒙药材的标准化完善和GAP基地建设工作。

(四)蒙医药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流

许多蒙药制药企业生产方式落后,产品的质量、疗效、稳定性缺乏保证,也缺乏原始的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目前,蒙医药企业还没有出现跻身国家500强和天然药物全国6O强的大型企业。多数企业尚未对产品的后续开发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结合体,缺乏根据自身市场反馈而进行自主开发新药的能力,无法真正构建产品的知识及技术壁垒,产品结构单一、雷同,必将加剧蒙医药市场的不正当竞争状况,极大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五)蒙医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蒙医药的科研基础良好,研发人才层次、研发机构数量、在研品种类别等方面都不缺乏,但是由于蒙药地区跨东西范围极广,又分处几个省区,文化背景及地区差异较大,导致了蒙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需要一个机构最大限度地集约蒙药资源,引导其有序发展,形成合力。

(六)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有待改善

蒙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保障,需要有特殊的融资渠道。近年来,尽管内蒙古等地政府对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蒙医药产业的历史也很长,但是蒙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时间不长,促进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完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蒙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计划的总体思路

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强调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大力提升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制订目标,重点突破,以蒙药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战略联合,集成各方优势,利用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在高起点上促进蒙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化层次,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蒙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基础难题、填补蒙医药学术空白,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使蒙医药产业成为蒙医药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亮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支撑。

医药产业论文篇(3)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产业化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作为一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实施。我国政府一直将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有效措施,以往各种城镇化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利弊日益明了。中医药文化作为无可争辩的中国自主创新民族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积淀,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国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今时代,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探讨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具有经济、文化和战略多重意义。

一、小城镇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模式

在我国,小城镇建设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为逐渐消灭城乡差距,促进社会更加均衡发展所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工程可以说与新中国同行,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主要是以行政的方式批准建制城镇,将其作为工业的基地,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基本思路。1995年4月,由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国家计委等11家单位联合发布《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提出了关于小城镇综合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及其组织实施。1998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战略;之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又再次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计划。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小城镇建设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行政指令设立的城镇模式,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小城镇建设模式,如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温州模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模式”,等等。总之,不论何种模式,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带动人流量和物流量的增长与集散,以及这种集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

新一届政府一如既往地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强国富民的有效措施。李克强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这表明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的方向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摒弃了过去那种偏重经济成效的指导思想,将发展经济与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有机融合。为此,在已有各种小城镇模式之外,引入中医药文化带动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中医药文化具有引导产业发展的功能

1、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及其产业化空间

文化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在学术界至今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定义。广义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物质文明、认知方法和思想体系的总和。中医药物质文明则包括承载中医药思想和技艺的一切器物载体,如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针灸刮痧拔罐器具、推拿按摩手法、中草药植物、中药材饮片、丸散膏丹制剂和工艺、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等。认知方法、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生命观、疾病观、健康观、治疗理念等。在这里我们之所以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做一个界定,旨在表明本文所阐述的中医药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中医药文化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而不是单指其狭义的疾病观、诊疗方术。

小城镇建设的驱动轴必定是某种经济体,小型产业是启动小城镇建设的引擎。中医药文化既有产业化的空间,又有可行的实现路径,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带动小城镇建设,必定可以为小城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中医药学在发生学意义上是一种实用性的经验医学。当今天我们拥有医学影像、基因分析等高科技手段与成果之时,可能会认为中医药过于古朴,缺少现代医学科学的精细。但是,当我们面对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的困苦,呼吁遏制抗生素滥用之时;当各国政府的卫生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却没有换来发病率、病死率相应的下降之时;当世界卫生组织为世人重新界定的健康标准超越了现代医学报告单的检验数据之时,中医药便成为了古朴外表的和氏璧玉,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中医药除治病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康复、预防、调理、保养,符合社会大众对延年益寿的普遍诉求。中医中药很多技艺是原生态应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中医主张药食同源,中医单方、验方大多以食材入药,并经过实用验证安全有效,餐饮业加入中医元素,可改造为药膳食疗馆。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方法大多从我国古代传承下来,可通过展示法、体验法开发成文化旅游资源。

由上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不外乎两条路径:一是产品培育,二是市场推广。具体而言,就是为某种治疗理念、技艺、方药,研制一套完备的操作方案,以便移植和推广,并为其配设相宜的使用场所,同时对其相关的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培育是中医药文化知识点的有形化过程,市场推广是中医药文化社会传播普及的过程。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过程,实质上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过程。

三、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1、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构建生态型小城镇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无论是早期的指令性划定,还是后来城市工业化的带动与激发,无一不与发展经济有关,有所不同仅是被动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差异。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金逸民教授总结出了9种小城镇主导产业的类型,分别是:特色农业、一般工业、食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加工业、电子产品加工业、建筑业、流通业、旅游业、边界贸易业。金逸民教授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档次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缺乏聚集力……多数小城镇的产业与农业关联度弱,缺乏对农业的后向效应,如缺乏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能力等……小城镇的污染工业比重较大。近几年,城市许多污染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小城镇在接受城市工业技术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污染的转嫁,导致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环境设施不完善,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上述种种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虽然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模式也不能完全避免,但却能够自我化解上述较为重大的问题。以农业的后向效应为例,中医药治疗必然需要中医用具和药材,药膳、药茶、药浴也都需要原药材,而通过小城镇中医药文化的耳濡目染,以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的宣教,势必能培育中医用具和药材的消费群体。当地农民不但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种植中药材。这样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又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能提高当地的绿化率,提升空气的质量,使当地的环境得到改善,并且不会发生污染工业或作坊对当地水土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即使不专门种植中药材,农户的山林竹木亦可加工足浴、火罐、刮痧用具,亦有促进竹木种植养护的积极意义。在经历过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的整齐划一后,人们又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个性和体贴,中医药用具这类带有深深历史沉淀印记的实用性产品,既有实用性,更有观赏性,散户手工制作汇集进入流通渠道,还可规划培育为当地的文化景观。

总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发展,以生态理念指导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城镇建设的方向。正如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先生所言:“中国现在根本不缺大城市,不缺钢铁城市,不缺石油城市,就是缺青山绿水,缺土地没有污染、蔬菜新鲜的居住型小区。逆城市化已经在相当大一批城市的有钱人和高档的白领当中开始出现,对绿色、健康、生态小城镇的需求非常大,这是一个市场空白,需要开发。”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不失为开发方法之一。

2、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小城镇精神文化

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作为一种人居环境,也必然需要自己的精神文化,否则,单纯经济活跃的小城镇,只会是个产业园而已。现代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影响人们判断是否宜居的一个重要权重。

中医药学广泛地汲取古代的各种思想学派和文化成果,将儒家、道家、释家等养心修身、净心调息、保全性命、和谐调适等养生修行理念都融会在医学体系之中,还融汇了天文、历法、地理、哲学等多学科知识。以中医药文化产业作为小城镇的引导实业,客观上可以提示人们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养生的角度接受传统文化的理念。如前所述,中医药文化体系有多元的产业开发价值,可以构建一座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在局部地域规划一组中医药文化产业,开设医疗、康复、亚健康调理、情志调适、药膳、药浴、中药材生产种植、中草药庭院种植品种培育、中药饮片加工、中医药文化传媒、中医药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等,城区绿化乃至社区绿地,也选择具有药用价值的乔木、灌木、草本等,并在相应的宣传墙辅以对应的性味、药用方法介绍,打造一种衣食住行都有中医药文化指导的宜居小城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器物化,变得可视、可触、可及,应用中医药道法自然规律、药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居民增强保健意识,学习保健方法,将调适身体和爱护家园变成一种自然习惯,久而久之,中医理法方药所蕴含的哲理和多学科知识将成为小城镇的主流文化。而且这种模式在各地都可用。一是人人都需要医疗保健,二是中医药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整体上可以看作由众多个性化的地域文化集合而成,如山东阿胶、宁夏枸杞、北京同仁堂、浙江胡庆余堂。而且这种地域性是可以流动或可以移植的。比如有医圣美誉的张仲景,其原籍为河南南阳,南阳市建有医圣祠堂;据说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早在清代湖南长沙就有纪念张仲景的张公祠,1947年长沙中医界捐资重建后命名为仲景堂,这些都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医药文化集包容性与开放性于一体,如果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来引导小城镇建设,既可以多元开发而具有个性,又可以多地呼应,集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普及应用,让中医药学这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多地发挥开启功能,使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共荣。 四、发展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的积极意义

1、建设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途径

健康产业历来被誉为朝阳产业,不仅人人需要,而且人人都终身需要。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概念早已不是单纯的由医学检验指标异常所诊断的疾病,还包括心理、生理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人们也重新审视医学的职能,“最好的医学是让人不生病的医学”,这一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这与2000多年前中医学“上工治未病”之说不谋而合。近年来,“亚健康”得到广泛关注,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如体质辨识、冬病夏治,都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效。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结合当地的中医药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个或多个中医药特色专科项目,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产业,如治疗与康复调养衔接,康复调养与药膳食疗衔接,药膳食疗与保健旅游衔接,保健旅游与中医药文化欣赏衔接,中药文化欣赏与中药庭院种植衔接,中药庭院种植与单验方日常家用科普宣教衔接,多元中医药服务园区与健康地产衔接,将有助于缓解大城市高端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比如中风后漫长的康复期调理、癌症患者放化疗后体质下降无法接受继续治疗,都迫切需要中医药及时介入,这些疗程长达数月、数年,甚至延续终身的疾病后遗症,占用了一定数量的高端医疗资源,家庭和政府医疗保险因此都有不菲的支出,这些患者所需要的医疗服务与现有的高端医疗资源并不匹配,过度医疗于康复意义不大,而散在的单一中医中药门诊又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则具备这样的潜能,因为中医中药在维护健康和健康式养老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加之小城镇一般地处城乡结合部,更加贴近大自然,有益于调养身心,还能带动“银发时代”迫切需要的健康养老业,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偏老带来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医药产业论文篇(4)

关键词:中药产业;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6-0034-05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国粹,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子行业,也是我国少数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产业走向国际的步子越来越快,通过多方位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既为国家提供了外贸收入,又大大提升了自身的未来国际竞争力。

一、中药产业国际化的理论依据

我国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中药产业被我国政府认定为加入WTO后可以有所作为的产业。中药走向国际不仅仅是中药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和人类健康的需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中药产业国际化主要依据以下两大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和比较生产费用学说”,它是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该理论认为,各国的产业或产品存在着相对或比较的效率差异,为提高效益,取得比较利益,各国进行专业分工,从事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交换,可以从中取得比较利益。该理论诠释了国际贸易给贸易双方带来的好处,但并没有说明国家比较优势的来源。于是在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简称H-O理论)。H-O理论从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考察一国的比较优势,它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应利用它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比较优势源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禀赋是贸易产生的基础,决定了贸易的类型。

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优势、传统中药生产经验的积累以及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因此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看,我国中药产业在国际上是具有比较优势的,我们也可以把这看作为先发优势。这也是我国中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所在。由于该理论主要是从外贸方面解释一国产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该理论建立相应的外贸竞争力指标来评价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二)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自然资源通过技术进步可以被改良、人工合成或被新材料所替代,人力资源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以质量上的优势弥补数量上的劣势,因此仅仅依靠先发优势无法给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推动力,而那些资源相对匮乏的“穷国”,则可能通过高效的转换过程(如通过合理资源配置,使产业结构优化,或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升级,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形成颇具优势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如日本的汉方药产业就创造了许多竞争优势,在药用植物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诸多环节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1]。

我们需要依靠更为全面的理论来评判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在这一领域最为成熟的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他提出的波特菱形模型是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工具[2]。该理论认为,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行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还有两大辅助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作用。这六大因素共同决定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实力和持久性等。

二、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行业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1.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近十年来(1997―2007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不断增长,从1997年的277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704亿元,增长了约6.2倍,其年均增长率(19.96%)超过整个医药工业平均增长率(17.58%)。中药工业的销售收入从1997年的253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1 637亿元,增长了约6.5倍,这个发展速度也超过了整体医药工业的发展水平(5.1倍)。中药工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率分别达到了10.31%和11.33%,超过了医药工业平均水平(8.14%和8.87%)数据来源:SFDA南方经济研究所数据。这表明中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所取得的收益高于同期医药制造业、中药工业相同耗费取得的收益,反映了中药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较高,同时也反映中成药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较高。中药产业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现已成为整个医药产业中除化学制药业外的第二大利税来源,这为我国中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中药企业的竞争实力是中药产业竞争力核心。截至2005年年末,我国共有中药企业1 636家,占全国医药行业企业(5 053家)的32%。其中,中成药企业1 283家,中药饮片企业353家。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呈金字塔形分布,小型企业为绝大多数,约占整个中药行业的4/5,产业集中度较低。

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渊源。我国中医药学院校的毕业生人数与在校人数由1998年的9576人和45 848人增加到2007年的86 296人和377 475人,分别增长了9倍和8.2倍。但分析其人才结构后可以看出: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学生的构成比例分析,高学历人数明显不足。以2005年为例,在毕业生构成中硕士和博士毕业人数仅占5%,人数仅为3 202人;而招生中,硕士和博士人数为6 710,占总体招生比重为7%;在校学生中,硕士和博士17 177人,占在校生比重为6%。不论是从人员的绝对数目上,还是从高层次人才的比重上,都体现出中医药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不够,这有可能会制约我国的中医药产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中医药统计年鉴。

(一)中药外贸竞争力

中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是反映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因此我们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建立以下两个指标,从中药外贸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中药产业贸易专业化水平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对当前中药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的分析,可以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来说明。

贸易专业化指数=(A国对B国产品出口额-A国对B国产品进口额)/

(A国对B国产品出口额+A国对B国产品进口额)

对于中药产业贸易专业化,我们可以将上述产品替代为我国对世界某国的中药产品某年或某一阶段进出口额来计算。指数为正,表示该产业为出口专业化;指数为负,则表示该产业为进口专业化。指数越大,表示专业化程度越高。

根据海关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得出,近年来我国中药产品的贸易专业化水平(如表1所示)。

就贸易专业化指数来看,平均保持在0.51左右,这说明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处于相对比较优势地位,出口专业化程度较高。但近年来该指数也出现了小幅度的波动,说明中药出口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据印度Exim银行估计,全球市场上每年高达600亿美元的中医药交易额中,中国仅占到6%―8%,日本、韩国则占到50%以上。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90%的中医药专利申请都来自国外企业,与我国天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反映了我国中药企业对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准备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形象[3]。

2.中药外贸竞争力指数评价

目前,我国的中药产品出口主要分为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及其保健品和植物提取物三大类。为此,我们采用外贸竞争力指数法来评价各类中药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

外贸竞争力指数法,又称TC值法,是指一个国家某类产品进出口差额所间接反映出的比较优势,用于揭示我国中药外贸在流通领域的相对优势。它由于计算简便、包含了外贸净出口数值和联系到产业内部贸易指数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TC值(TC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CI表示第i类商品的外贸竞争力指数,Ei为产品i的出口总额,Ii为产品i的进口总额。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i分别代表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及其保健品和植物提取物这三大类中药产品,用于衡量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数为正,表明该类商品处于比较优势,取值越大则比较优势越大;该指数为负,表明该类商品处于比较劣势。

首先,我们分析中药类商品的分类出口情况。中药产品的出口额近年来逐年增长,2006年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9亿美元,2008年更是达到了13.1亿美元。分品种来看,中药材出口始终占据较大比重,并逐年增长。我国虽然存在明显的中药资源优势,但持续高增长的中药材出口可能威胁到我国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植物提取物出口异军突起,并在2006年开始其出口额开始反超了中药材出口额,达到4.8亿美元,成为拉动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品种。2008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植物提取物出口增幅仍达到11.12%,出口额达到5.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比重的40.47%,位居中药类产品出口榜首。但反观中成药及其保健品出口情况,虽逐年递增,所占比例仍然较低,2008年其出口额只占到中药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19.6%,中成药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其次,我们分析中药产品进口情况。中药产品的进口也逐年增长,2008年中药类商品进口总额达到4.4亿美元,其中进口中药材占18.6%,植物提取物占16.1%,中成药及其保健品占51.8%,中成药及其保健品进口的高比例也显示了我国该类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相对劣势。

最后,我们通过对中药进出口这三大类产品的TC值计算,可以看出这三大类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中药材和中成药及保健品的TC值稳中有升,并保持在0.4―0.9之间,显示出一定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但是,中成药及保健品的TC值近年来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并在2005、2007年出现了负值,说明该类商品出口处于比较劣势,我国中药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令人担忧。

(二)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为更全面分析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

首先,从生产要素角度上看,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据20世纪80年代全国最大的药物普查表明,我国拥有中药资源种类12 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 146种,动物药1 581种,矿物药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进行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中医药应用历史悠久,我国拥有大量的处方资源,在二次开发和研制现代中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这些都为中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前提条件,奠定了先发比较优势。

其次,从需求状况来看,化学药品新药研发成本及研发难度不断增高,加上人们不断追求绿色自然的浪潮,而中医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恰好符合了这一潮流,这使得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据Freedonia Group公司估计,天然药物的市场需求将按每年13%的速度成长,联合国也认为增长率在10%―20%之间。就国内市场来看,中药工业的产销率情况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产销率反映了工业产品生产实现销售的程度,可以用来说明产品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程度。长期以来,我国中药工业的产销率水平是低于医药工业总体水平的,但近年来其产销率增长迅速,并在2007年超过了医药工业总体水平(94.8%),达到了96.1%。数据来源于SFDA南方经济研究所。

再次,从中药相关及支持行业状况来看,中药产业的发展涉及从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再到中药知识产业的全过程。中医产业、交通运输、金融等相关支持产业也得到发展。随着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中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群都得到相当大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推动,从整体上提高了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从企业经营状况与竞争对手角度来看,中药企业经营状况是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虽拥有一批较大规模的中药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产业集中度仍徘徊不前,中药小企业占到了整个中药企业的4/5,相比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来说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不强。目前,国际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日本。日本现已成为除中国之外,开展中草药研究历史久、范围广、水平高、从事人数多的国家。日本的中药企业以大企业为主,产业集中度高,以津村为首的10家企业销售额就占到了日本中药企业总销售额的97.8%[4]。日本汉方药制剂生产的机械化、连动化、自动化以及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科学管理体系,使日本汉方药制剂生产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此外,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体现在外部的机遇和政府的推动。当前,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使得各国政府纷纷开始接纳和重视传统医学和天然植物药。2001年美国FDA 出台了《天然植物药品研究指南》(草案),对中药开发的管理模式开始区别于常规的化学药品,使得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植物药的市场准入前景有了很大改观[5]。欧盟2004年了《传统草药产品简化注册程序》,为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草药产品作为药品在欧盟注册提供了特殊注册程序,这使得中药在欧盟市场上获得药品的合法地位成为可能。另外,我国加入WTO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医疗卫生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广泛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知识,展示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中药产品,为中医药在全世界的普及推广铺平道路;中药企业可以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普惠制待遇,出口的市场准入程度也得以提高;中药产品在自由贸易政策的许可范围下,将增加更多的贸易机会,有望不断拓展出新的国际市场;关税的降低也有利于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更快地改变目前中药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从而加快我国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医药的主流市场。

我国政府也为推动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1996年开始,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开始推行并实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扶持力度,。1999年,国家科技部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以“中药科技产业”为切入点,以“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为战略目标,制订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由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共同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中药现代化更加详细的实施方案,较为明确地制定了中药产业链上各行业的发展战略,为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宏观指导。2007年,国务院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通过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来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但近年来也有数据表明,作为中药大国的中国其中药销售额仅占到国际中药市场份额的5%左右[4]。面对以技术、知识为产业发展推动主因的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拥有绝对比较优势的中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不显著。

三、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我国中药产业在生产要素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比较优势,然而中药出口也存在挑战,综合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

(一)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积极发挥政府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协调外部环境,对增强企业活力、保证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对中药产业进行鼓励和引导, 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工业产值、产值增长率、销售利润率及成本费用率等方面均超过了医药工业总体水平,并呈现出较快发展趋势,体现出较好的政策效益。除中药工业发展之外,中药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还带动了“三农经济”发展,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政策上继续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巩固并强化现阶段中药产业的发展成果,为提高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政策保障。

(二)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目前出口的中药类产品大部分为中药材和低附加值的植物提取物,而中成药出口比重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随着有形与无形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大规模的跨国境流动,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稀缺程度显著下降,中药产品的出口结构也亟需优化调整。

一方面,我们应努力增加技术密集度高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加大对中成药、标准化植物提取物的研发力度,在生产中建立竞争地位。只有不断积累技术要素,实现产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才能避免在国际市场上被挤出的厄运,才能确保中药出口的持续增长和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我们在出口中药材的同时,应建立并完善国内的药用资源全面保护体系,保护濒危中药材资源,实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巩固并提升中药产业的生产要素优势

无论是比较优势理论还是竞争优势理论,都强调生产要素在产业创造竞争力过程中的作用。我国的中药产业在生产要素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优势,但不可盲目乐观。我们应在保持我国中药材资源和产业初级生产要素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并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的能力。

高级生产要素包括高级人力资本、高新技术等方面,其创造途径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方面的持续投资。例如,我国在培养中医药人才时应注重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增加中医药高学历人才比重,为提升中药产业的高级生产要素提供高级的人才保障。

(四)支持中药企业兼并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我国国内的中药企业普遍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这使得我国的中药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时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低。日本的汉方药企业通过兼并和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也可以采用日本的经验,针对国际医药产品的发展趋势,支持企业兼并和强强联合,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抗衡。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可以利用品牌、资金、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优势,抓紧兼并、重组和改造其他企业,以提高中药产业集中度,使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样既可以增强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信贷和融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通过中医带动中药出口

中医药在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一套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这既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因其理论的独立性和厚重的人文色彩及浓烈的个体感受,使之成为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文化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我们应主动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传统中医药的接受程度[5]。

中医产业作为中药产业的主要支持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必将推动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0多个国家都设有中医诊所、研究所、院校等;世界各地开展中医药相关活动的国家和地区的从业人员已达30万人以上,这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我们应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帮助国外市场发展中医产业,进而带动中药出口和中药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国忠,罗赛男.从日本汉方药的成功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J].中国药房,2006,17(20).

[2] Michael E. Porter. On Competition[M]. 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63-64.

[3] 韦晟,李俐.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11).

医药产业论文篇(5)

中医药文化创意人才训练构思 中医药文化创意人才训练构思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中医药文化创意人才训练构思 文 章 来 自 3 e d u 教育 网

一般来说,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员都应该具备持续不断的组织学习能力、高超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等。创新所指向的对象必须是原创的,独特的,未被前人发现或提出的,要想创新就要不拘一格,不被现有的专业和门类所束缚,能够利用一切相关的现有知识去挖掘探索。旺盛的求知欲正是创新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无数科学理论的创立和发明创造的诞生无不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结果,而定位于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业更是如此。中医药本身还有很多理论和现象需要继续去探索、解释和更新,如何将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这是中医文化创意人才不可回避的重大命题。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把中医药文化定位于创意产业,其目的是通过一种市场化的运作实现中医药及其文化元素的经济价值。仅凭专业的、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这些元素纳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遵循价值规律,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当今社会消费需求紧密结合,才能使中医药文化体现出其应有的市场价值。

中医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的摇篮,面对现代西方医学的挑战,必须寻找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医药发展模式。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创建具有前瞻性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中医药在新的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建立综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中医药创意人才的特点,中医院校现有的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其要求。首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对于中医药这种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专业和学科应引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改革教学手段,要重视实验课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实验课和实习课比重、改革实验课实验设计、增强实习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要发挥院校现有各学科的优势,进行整合互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创新专业和课程设计,根据创意人才培养要求,创设适合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交叉学科专业和课程,打通学生各学科之间,特别是医理与哲理、科学与文化、经验与理论之间的壁垒;还应加大选修课的开设力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创意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制定非量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逐步改革以应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教学绩效评价机制。要从课堂讨论、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在学生成绩考核评定中,增加对课堂参与度、实验设计、新课题的开发等创新能力的考核。结合中医药文化的特性,探索更多的非量化指标衡量人才的标准。同时,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与教师考察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自身技能方面创新能力的提高。融合人才培养的文化、市场多元导向,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新的方式高度融合了中医药文化元素和市场元素,相关人才的培养既要保持中医药文化的传统特色,又要遵循价值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能够使文化导向和市场导向相融合,才能真正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的结合在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平台有着深厚的文化理论积淀,企业平台则有着资金和市场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靠企业的资金支持和灵敏的市场反应,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市场价值,使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使文化与市场的融合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

不同院系之间在教学内容安排、专业设计和课程组合方面应加强联系,特别是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之间应加强联系,帮助学生打通学科之间的隔阂。同时在师资培训上也应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师资力量配置要引进更多的创新型和交叉学科人才。中医药创意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知识面的拓宽,实现校内资源的整合,苦练内功之外,还要能够积极走出去,开放是创新的必备要素。与兄弟院校、政府、企业、公益机构、媒体加强联系,通过电视节目、媒体报道、公益活动、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和老师都能走出去,真正的参与社会互动,才能为创新提供更多的活力和素材。

医药产业论文篇(6)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中医药产业;国际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072

1“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

2013年在外出访问中首先提出要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提议,同年总理提出要抓住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的重大机遇,打造海上丝绸之路,以带动内地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顺应了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趋势,契合了包容共赢、合作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仅有利于沿线国家跨区域经济合作,提高资源流动和配置效率,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民生就业提供便利,也让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发展迎来了契机。

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对中医药产业如何借力“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具体的发展部署及目标原则进行了详尽阐述。由此可见,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辽宁省中医药产业国际发展,既是响应党和国家政策的现实要求,也是顺应时展、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

2“一带一路”战略对辽宁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21推动中医药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众多,为中医药产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我国中医药产品贸易出口额的一半以上是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20亿美元。除此之外,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省份,辽宁省与沿线其他国家在中医药领域也签订了众多合作f议,这些协议将极大地推动辽宁省中医药领域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发展。

22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打开了各国文化交流的通道,而中医药作为文化交流的新载体,受益匪浅。沿线中亚国家本身具有较好的中医文化基础,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医诊疗的方式、作用、疗效、价值得到了更深程度的认可,而中医药文化和治疗理念本身也与全球老年化趋势和亚健康状态相吻合,这进一步加速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医药已经替代武术成为中国文化元素的代表。

23中医药产业投融资环境的变更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各地之间互通有无,为辽宁省中医药进出口贸易和投融资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也相应消化了省内过剩产能,推动了辽宁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促进实现经济结构再平衡。《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要放宽市场准入,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要广泛向社会资本开放。中医药行业金融环境的良性变更将大大推进中医药产业化进程。

24推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合作机制的建立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辽宁段的建设,辽宁省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全方位对外开放、“走出去”发展的重大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人才、技术等各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提高了资源活跃度和配置效率,而活跃的资源流动性恰恰是国际化合作机制的必要条件。目前,辽宁省政府已经组织开展国际医疗机构合作,通过组建中医药服务贸易跨国公司,为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合作机制提供便利,加快中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

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辽宁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31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理念的推广和认可。辽宁省可利用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借“一带一路”战略与各国加强文化交流之机,结合中医药开展中医药特色旅游服务贸易,创办中医药养生文化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基地,提供药膳、药浴、针灸、推拿等服务项目,以此带动省内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可以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向各国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打造中医药品牌。

32加强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是联合周边国家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的伟大举措,辽宁省政府可借此机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互动,通过签订相关协议,加强文化交流,联合创办医院,共同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同时鼓励人才交流,推动智库建设和项目合作,加快中医药领域的研发步伐。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各国民间中医药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借助论坛、会议等形式,加强中医药理论信息的沟通与探讨,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全方位推广中医药理念文化,丰富中医药国际数据系统。

33构建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

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不受认可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医药从种植到生产很难实现标准化,因此辽宁省政府可借“一带一路”战略之机,明确中医药标准化原则,规范中医药产业管理,健全中医药标准相关法律体系,重视中医药质量安全,全面构建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接轨国际标准,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

34创建区域性协同创新中心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医院构建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多学科交叉互补、人才互通、资源共享,提高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效率,加强产业孵化器建设,引导官方“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也同时重视中药资源的项目对接,加强各方合作,突出专业优势,加深研究深度,凝练专业方向,形成完善的中药研究系统。建立开放的中药资源数据库和决策系统,药材基地数据库和网络系统,通过数据化管理提高中药研究和收集整合效率,以此为辽宁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4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做出的迎合国际新形势的伟大决策,是迎合了沿线各国提高本国经济、政治、文化水平需求的重大举措,它符合我国构建和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诉求,对于提高中医药产业地位、推广和传播中医药理念文化也具有重要作用。辽宁省应借“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完善丰富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推动创办区域性协同创新中心,以此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也为省内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经济整体跃增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李玫姬“ 一带一路 ” 战略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6(4).

医药产业论文篇(7)

关键词:中药产业;动态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030-02

中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民族产业之一。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同时也是中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的30年。在国家《中药科技现代化发展战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指导下,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现代中药是我国唯一能够冲破西方国家技术优势发展起来的医药品种,现代中药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战略性产业。

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简介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向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新的理论视角对同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福利效果等进行阐述和分析,特别是从动态的角度或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格局变化。他们放松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考虑多种因素和多种变量,特别是加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因素,住更宽的理论框架和更接近现实的条件下,探讨贸易的动态利益或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问题,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形成。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就是指在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下重新配置资源国际化和主导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科技条件和自身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二、中国中药产业现状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众多行业遭受“寒冬”,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具有刚性需求的独特产业,虽然同样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但总体发展依然乐观。

中药进出口在这一年中同样经历了几次高峰低谷的洗礼,全年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进出口额达到17.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08%,增速高出2007年3.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46%,比2007年同比高出5.2个百分点;出口1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4%,比2007年同比高出2.8个百分点,中药产品贸易顺差达到8.66亿美元。

三、要素积累方面的动态比较优势分析

根据中药国际贸易现状中国是中药大国却不是中药强国。第一,我国具有独特的、完整的中医药医学体系。第二,我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大的、具有垄断性的中药生产国。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瑰宝,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文化与经济资源。但是,由于诸多的原因,中药在国际大舞台上远远落伍了,没有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

我国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使我国培育、发展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权威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其栽培面积达40万公顷,年产量30万吨,约占常用药材品种的30%,栽培年产量占年收购总量的近50%;野生药材收购品种400种,年收购量40万吨,品种约占常用药材的70%,年收购量占收购总量的50%-60%。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1200多种,中药材年收购总值160亿元左右。

不仅在中药的资源上,在配方上我们也有世界上最大的优势-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中药临床应用经验,有记载的配方就有6万余张,被国际上称为人种药理学的原始资料。中医药学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医学,总结临床经验,形成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保存了多达30余万个的秘方、验方。中医药理论适应了世界开始兴起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要求,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悠久的中医药理论与文化优势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和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拥有一支具有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中药科研队伍。其中(全国)中医院2552所,中医药院校30所,独立的医药科研机构77所,以及上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截至1998年,我国共拥有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514380人,其中中医类为350743人,中药类为163637人,这些技术人员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同时,每年还有1万余名高等中医药人才踏向社会和科研机构。近年还欢迎、鼓励非中医类大学本科生报考中医院校的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一批能运用其他院校所学的计算机、生物、化学等知识来发展中医药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医药的现代化、高科技化注入新的力量。

四、技术创新方面的动态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中药的现代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中药的基本理论得到了系统、全面整理;在中药鉴定方面除一般来源、性状鉴定外,还普遍采用显微、理化等手段;通过中药炮制技术与原理的现代研究,中药炮制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对许多中药的炮制作了改进和规范,并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提高了饮片质量;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多数常用中药明确了主要有效成分,部分弄清了化学结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药物筛选,药物中的多糖类、鞣质、氨基酸、多肽等已发现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阐明中药功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统一制定药品标准,卫生部成立了中国药典委员会,出版发行了1995年版药典。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中药新药的开发和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是中国中药和医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优势。

但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经营模式仍然是医药产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特征,其关键环节在于强化研究与开发,强化营销体系。然而,目前我国中药产业仍然存在创新投入薄弱等问题,广告仍是竞争主体谋求产品差别化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最主要手段。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研发强度指标可以近似地反映和评价对“哑铃”两头的关注程度。对比中药产业近年来的各项指标可见,销售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研发费用。这说明:在目前技术创新与动态比较优势紧密联系的时代,我国的许多中药制药企业却远未能跟上这种两头并举的战略模式的转型。

五、从公共产品角度进行的动态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各方面要积极发展中药产业,推进中药生产现代化。1999年,国家科技部等部委经过长期调研,确立了“中药现代化”和“中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选择“中药科技产业”作为切入点,全面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2000年4月份在上海成立了中药创新中心,并拟定把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让中医药通过上海和香港更快、更好地走出国门。

近期,国家计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了2002年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要点。专项以培育我国中药产业的大品种、大企业、大市场为宗旨,有目标、突出重点地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示范工程、现代制药先进工艺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提升我国中药产业内在竞争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2002年1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中医药局、中科院八个部门联合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提出了2002年至2010年我国中药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这将对推动我国中药现代化步伐产生极大的作用。

六、从规模经济角度进行的动态比较优势分析

截至2005年末,我国共有中药企业1636家,占全国医药行业企业(5053家)的32%。其中,中成药企业1283家,中药饮片企业353家。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呈金字塔形分布,小型企业为绝大多数,约占整个中药行业的4/5。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中药行业GMP认证,同时鼓励中药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这一举错淘汰了相当一部分劣势企业,经过近几年的重组,我国中药企业数目已经大大减少,行业内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然而中药行业上规模的大型龙头企业仍为少数。2005年,我国中药工业大型企业共有1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总计达240.82亿元,约占整个中药工业总产值的1/5。

业内专家认为,进一步推动中药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做大中西成药经营,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形成多元化、互促互荣、集群发展的大市场格局。积极适应现代新型物流业态变革,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以规范化、法制化手段强化市场管理。

聚力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基地。为壮大中药产业集群,提升药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需瞄准三大定位,即中药产业化龙头基地、科技创新交流平台、中药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继承与创新并重,提高中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倡导尊古炮制和一丝不苟的配方操作,积极扶持饮片生产企业开展传统饮片规范研究;另一方面要适应现代化中药产业发展趋势,坚持有所改良、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原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饮片、中药剂型进行改造升级。推进现代中药复方筛选技术研究,开发与国际接轨的精量化、质量高、药效好的现代精制小复方中药,提高中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